浅谈城市立体绿化论文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城市立体绿化

浅析我国城市立体绿化

浅析我国城市⽴体绿化2019-10-28摘要:在分析了我国城市环境与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发展城市⽴体绿化的必然性,从室内绿化、屋顶绿化、墙体绿化、⽴体花坛等⽅⾯探讨了发展城市⽴体绿化的途径。

关键词:⽴体绿化;墙体绿化;途径1引⾔我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均占有绿地极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次突破50%[1]。

这意味着城镇⼈⼝正逐渐超过农村⼈⼝,由此带来的⼤量⼈⼯环境的建成以及环境污染、城市疾病等将直接威胁我们的⽣存和发展。

因此,⼈们逐步认识到建设⽣态低碳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建设“城市中的森林,森林中的城市”成为都市⼈的共同梦想,提⾼城市绿化率成为⼈们共同的追求。

为了在城市有限的空间内获取较⾼的城市绿化率,发展城市⽴体绿化⽆疑是解决这⼀问题的最佳途径之⼀。

2发展城市⽴体化绿化的必然性2.1城市⽴体绿化的概念⽴体绿化是相对平⾯绿化⽽⾔的。

平⾯绿化是以草坪为主的地⾯绿化,占有的绿化⾯积较⼤,但却不能实现绿地⽣态效益的最⼤化。

⽽⽴体绿化则是充分利⽤三维空间进⾏绿化,最⼤限度的增⼤绿化量。

城市⽴体绿化既可以利⽤绿地的上部空间,也可以利⽤城市内⼀切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所形成的再⽣空间进⾏多层次、多形式的绿化,如墙⾯垂直绿化、建筑室内绿化、建筑屋顶绿化、城市⽴交和道路绿化、⽴体花坛等,都是绿⾊向空间发展的绿化⽅式。

2.2城市⽴体绿化的优势2.2.1扩⼤绿地⾯积联合国⽣态与环境组织明确提出:衡量⼀个城市的绿化⽔平,主要是看⼈均公共绿地,以城市绿地达到⼈均60m2为最佳环境[2]。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通过不断努⼒,2013年北京⼈均公共绿地从2000年的9.66m2增⾄15.7m2 [3],但是依然距离⼈均60m2的要求相距甚远。

现代城市所强调的⽣态城市在新型城市中容易达到,可在城市规划定位时提前预留⾜够的绿化空间,从⽽保证城市绿地率。

城市立体农业绿化的探讨

城市立体农业绿化的探讨

城市立体农业绿化的探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绿地资源逐渐减少,空气质量逐渐恶化,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城市立体农业绿化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方案之一。

本文将探讨城市立体农业绿化的意义、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城市立体农业绿化的意义1. 缓解城市绿地资源紧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绿地资源逐渐减少,绿化空间变得越来越紧张。

传统的地面绿化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

而立体农业绿化则可以充分利用垂直空间,扩大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的绿化率,缓解城市绿地资源的紧张状况。

2.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城市立体农业绿化可以通过种植各种绿色植物,提高城市绿化率,净化空气,改善环境。

绿植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3. 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城市立体农业绿化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

在城市中引入立体农业绿化项目,可以增加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4. 增加城市农产品供应城市立体农业绿化可以在城市内部就地取材,种植各种有机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供应城市居民。

这既可以缓解城市农产品供应的紧张局面,还可以提高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认知和信任度,促进城市农产品的消费和流通。

5. 鼓励城市居民参与农业生产城市立体农业绿化将农业引入城市,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农业生产的机会。

在城市内部种植蔬菜、养殖鱼类等,不仅可以增加城市居民对农业生产的认知和了解,还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农业参与性和获得感,增强城市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责任感。

目前,城市立体农业绿化已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新加坡、日本、荷兰等国家已经建成了一些城市立体农业绿化项目,通过屋顶花园、立体农业大楼等方式,使得城市的绿化率和农产品供应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1. 技术创新将成为主要驱动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城市立体农业绿化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

浅析城市立体绿化设计

浅析城市立体绿化设计

浅析城市立体绿化设计摘要:上海世博会过后,我国各大城市掀起了大力发展立体绿化设计,主张营造生态城市的热浪。

本文主要介绍立体绿化的概念、形式,在我国实施立体绿化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上海世博会中立体绿化的成功应用案例。

关键词:城市;立体绿化最近,在我国出现了一股“营造绿色城市,大力推广立体绿化”的热潮。

打开谷歌、百度等搜素引擎,输入“立体绿化”四个字,会发现许多诸如--西安:1700栋建筑将实现立体绿化;广东:东莞重点发展“立体绿化”;北京拟奖励补贴立体“绿化”;河北邢台建园林城市推行“立体绿化”等为标题的新闻报道。

那么什么是立体绿化,为什么近期会如此受追捧呢?一、立体绿化的概念、形式1.立体绿化的定义。

立体绿化是与地面绿化相对应,在立体空间进行绿化的一种方法,指在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立面、屋顶、地下和上部空间进行多层次、多功能的绿化和美化,以改善局地气候和生态服务功能、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美化城市景观的生态建设活动。

也可简单的理解其是利用除地面资源以外的其他空间资源进行绿地的方式。

2.立体绿化形式。

立体绿化主要包括地面、墙体、阳台、露台、廊架、门庭、坡面绿化等。

地面绿化指在城市中植树造林、栽花种草,把裸露的地面覆盖装扮起来。

墙体绿化即垂直绿化,一般是在建筑物的外墙上,栽种一些吸附或攀缘能力强的植物,使它们的茎叶攀附在墙体表面,逐渐给建筑物披上一层绿色的外衣。

也可是在阳台或屋顶上种植一些向下垂吊的藤蔓植物,逐渐覆盖墙面。

屋顶绿化指在建筑物的顶面进行绿化。

一般在房顶(多为平面屋顶)铺上一层20至30厘米厚的土,种上花卉、草皮和低矮的灌木,形成一个个"空中花园"。

二、城市建筑运用立体绿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着城市化趋势加剧,城市人口猛增和大量人工环境的建成,带来了环境污染、土地资源紧缺等负面影响,这些都给人类带来了较大的生存危机,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城市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探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立体绿化

探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立体绿化

探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立体绿化关键词:绿化概念;城市;幸福指数;绿色系统城市绿化是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进行的,是为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优化城市工作和生活环境、协调城市生态、创造优雅城市面貌、使其在一种健康和谐的基础上持续发展的种植植物的行为。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筑的不断推新,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人们周围的“绿色”也渐渐失去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钢筋混凝土森林”。

一、我国城市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1.城市园林规划不规范目前,我国少数地区还没有编制城市园林规划,大部分编制了城市园林规划的地区由于缺乏长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城市园林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不协调,城镇内人口稠密的地段缺少公共绿地和城市广场,供居民游憩的地方少,对城市绿色景观景点缺乏精心设计,急需增加绿地和公共绿地面积。

城市园林规划应当在大量科研分析和相应技术的基础上,使园林在整个城市拥有合理的分布和均衡的比例,形成园林绿地系统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不健全我国城市园林管理体制建设相对落后,目前,许多地方园林规划、建设、管理洛自为政,如各开发区、各开发商及企事业单位等有关部门的园林管理,自成体系,缺乏全局性、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体制。

又如城市园林管理的监督机制薄弱,尽管已实行政务公开制度,但监督制度本身具有缺陷和信息不完全透明是客观事实。

在我国,很多城市园林管理部门都未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没有把城市园林工作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监督和考核,也未列入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之中。

一些城市的园林管理工作,在政府工作议程上排不上号,造成城市园林管理工作后劲不足。

3.缺乏文化品味,难觅历史文脉城市园林绿化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

应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l等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建设之中,烘托出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从而体现出城市特有的人文底蕴。

探讨城市建设中的立体绿化

探讨城市建设中的立体绿化

探讨城市建设中的立体绿化摘要:随着社会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人口逐渐密集,高层建筑集中增多,造成绿化用地紧张,为了更好的加强城市中的绿化,美化环境,立体绿化已经成各大城市绿地建设的一项新的方向。

本文阐述了立体绿化的概念及设计原则,讲述了建筑物壁面、屋顶、挑台、柱廊绿化等等几种立体绿化形式、植物品种选择,其立体绿化对改善城市环境、绿地面积、促进节能减排具有关键意义。

关键词:城市建设;立体绿化;设计原则;绿化形式0 前言我国当前城市中的用地非常紧缺,城市用地与绿化用地的矛盾逐渐突出,可用于绿化的拓展空间有限。

然而,需要把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起来,以增加人均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1 立体绿化的概念及设计原则1.1 立体绿化的概念立体绿化是指根据立体条件,选择各种适宜攀援及附着生长的植物,利用植物自身器官的攀缘特性、缠绕特性和悬垂特性,使其覆盖于城市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表面的一种绿化形式。

1.2 立体绿化的设计原则1.2.1 选材恰当立体绿化的造景形式多种多样,在选择植物品种时应依据其功能要求、生态要求、观赏要求和绿化方式的要求,充分考虑植物攀援习性、攀援能力、生态特性、观赏特性的差异,处理好植物与被绿化物在色彩、形态等方面的对比和协调、层次和背景、起伏和韵律、主题和衬托等关系。

如:秋叶如火的五叶地锦最适于配置在灰色或白色的墙面上,而在红色的砖墙上则较难展现其风采。

1.2.2 合理搭配单一物种在观赏特性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在立体绿化造景中,应尽可能利用较多物种进行合理配置,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进而提高其观赏价值,营造出四季有景可观的环境。

在考虑种间搭配时,重点应利用植物本身的生态特性,如阴性与阳性、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草本与木本、深根与浅根之间的搭配。

同时还要考虑观赏期的衔接,如爬地柏和常春藤栽于五叶地锦下,既满足了他们喜阴的生态特性,又可在冬季弥补五叶地锦观赏性的不足。

城市园林绿化论文范文3篇

城市园林绿化论文范文3篇

城市园林绿化论⽂范⽂3篇城市园林绿化论⽂⼀、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园林绿化是城市经济建设、精神⽂明建设和改善⼈民⽣活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物多样性因素,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具备环境效益,同时具有休闲娱乐、美学、⽣态和社会效益。

从功效上看可以防⽌⼟壤侵蚀,滞尘、涵养⽔源并保持地下⽔不受污染,调节温度,减少声、光、视觉污染等,园林绿化可以使环境更加优美,更有吸引⼒,能促使⼈们⾝⼼健康,提⾼⼯作效率,缓解精神压⼒,充分体现城市活⼒和城市风貌。

所以要在城市开展⾼标准园林绿化带,在近郊建森林公园、风景林、防护林、公益林,以此提⾼城市森林覆盖率。

合理布置稳定的⼈⼯植物群落,是提⾼城市森林覆盖率的有效措施。

要以⾼⼤的落叶乔⽊或常绿乔⽊为上⽊,以半耐阴的⼩乔⽊或常绿灌⽊为中⽊,以耐阴的⼩灌⽊作下⽊,由下⽊过渡到地被植物,这样就可以最⼤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态效益了。

⼆、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1.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掌握,致使⼀些绿化⼯程不达标,如住宅⼩区内绿化,开发商为了达到规划部门30%的绿地率的要求,同时⼜为了迎合⼈们现今“择绿⽽居”的时尚要求,必须要绿化,但为了节约资⾦,降低成本,就请⼀些个体户,胡乱种上⼏棵树,铺点草,算是绿起来了。

整个⼯程未经正规设计单位设计,景观效果差,品位低。

2.绿化施⼯队伍参差不齐,难以充分体现⼯程的设计思想。

绿化⼯程不同于建筑⼯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这让许多⼈误认为绿化施⼯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已,再加上其可观的利润,致使许多素质不⾼的个体队伍纷纷涌⼊绿化施⼯⾏业,不结合实际,机械地照搬图纸。

殊不知:“三分设计,七分施⼯。

”⼀个良好的景观⼯程需要设计者与施⼯者共同完成,⼀个有创意的设计更需要精良的施⼯。

3.“重建设,轻管理”是园林绿化⼯作中存在较为普遍的现象。

⽬前,政府主管部门对园林建设环节加⼤投⼊,对后期管护投⼊微乎其微,致使⼀些园林景观达不到预期效果。

城市立体论文绿化现状论文

城市立体论文绿化现状论文

城市立体论文绿化现状论文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壮大以及城市居民的需要,城市的绿化必然要向立体空间发展。

城市的环境日益恶化,只有增加绿化面积,加大绿化力度,才能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但中国城市化的步伐突飞猛进,城市的土地非常紧张,人均绿地面积甚至不足五平方米,改善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立体绿化。

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城市化的进程也逐步加快。

城市人口的增长,一方面对能源的需求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城市的扩张必然要占用城市周边的农田以及绿地,导致城市的绿化用地越来越紧张,人均绿地占有面积严重不足,由此引发出一系列城市问题。

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织表示:在城市居民人均绿地面积超过60平方米后,方可营造出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1]。

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交错的城市这样的背景下,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途径就是保证现有平面绿化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园林的要求,使绿化向立体空间发展,构建城市立体绿化体系[2]。

在城市立体建筑上建立绿化系统,有助于缓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尽可能的改善我们生存环境。

1 城市立体绿化的国内外现状立体绿化最早始于2000多年前巴比伦空中花园的建立,而立体绿化真正的发展是在20世纪中后期,一些欧洲的发达国家开始筹划建设,将城市立体绿化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工程。

德国是最早研究现代城市立体绿化的发达国家之一。

从20世纪中期,德国就率先提倡屋顶绿化,并且世界上大多数关于立体绿化的专利和先进技术都来自于德国。

在德国,新建建筑如果没有屋顶绿化设计是不允许批准建设的,可见德国政府对屋顶绿化及立体绿化的重视程度。

德国超过1300万m2的屋顶拥有绿色系统,这是其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扶持的结果[3]。

日本,一个人多地少,寸土如寸金的地方,在地面上增加绿化面积几乎成为了不可能,但日本的人均绿地面积却超过了其他发达国家,并且,日本的立体绿化技术也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早在1994年4月东京都政府首先颁布了城市绿色法律,规定在设计大楼时,必须提出绿化计划书,没有屋顶绿化方案的建筑不予审批[4]。

浅谈立体绿化在城市园林中的重要性

浅谈立体绿化在城市园林中的重要性

浅谈立体绿化在城市园林中的重要性摘要:立体绿化就是指充分利用建筑物上部及外部的空间,用植物对建筑进行绿化,进而美化环境的一种绿化种植方式。

通过这种后天人为创造的特殊植物生长环境,把植物种植在建筑物的不同层次空间上。

随着现代城市化建设不断更新发展,每一个城市几乎都面临建筑用地紧张,绿化用地紧张的局面。

同时,由于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大,间接的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这种大环境的背景下,使人类开始考虑如何更高效率的利用城市建筑土地。

立体绿化理念便在这种背景诞生了,也迅速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立体绿化的主要理念是在减少占用土地的前提下,增加园林绿化面积。

通过增加种植在建筑物不同部位的植物,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效果,进一步使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平行进行,相得益彰。

关键词:城市园林;立体;绿化现代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每座城市的人口都在不断的增加,而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和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最近几年,各地政府都加大了在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不断的改善城市绿化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但是城市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打破这一束缚,立体绿化概念应运而生。

立体绿化就是指充分利用建筑物上部及外部的空间,用植物对建筑进行绿化,进而美化环境的一种绿化种植方式。

建筑物的上部及外部空间往往指建筑物的屋顶、阳台、窗台、以及建筑物的外表面等。

通过在建筑物上述部位增加植物的种植面积,来补充地面绿化面积不足的问题。

有利于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

同时,立体绿化通过在建筑物不同层次、不同空间的绿化,使建筑物增加了美感,增加了艺术效果。

使得原本冰冷、单调的混凝土建筑变得和自然环境更加的和谐一致。

比如,据不完全调查统计,仅仅屋顶绿化一项立体绿化,就能使建筑物顶楼夏天的温度下降3-4度,如果一座城市的屋顶绿化率能达到10%左右,那么这座城市的气温将下降2度左右。

大气的质量也会显著提高。

从而可见,立体绿化是对城市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立体绿化杭州格林绿化工程服务公司金春松摘要立体绿化是充分利用空间优势,利用植物进行绿化、美化环境的一种方式。

通过人工创造的特殊环境,使园林植物出现在建筑物的墙壁、阳台、窗台、屋顶和城市各类建筑物的表面,借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关键词:城市立体屋顶绿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与日俱增,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投资建造绿地,见缝插绿,以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但是,城市可供绿化的用地紧之又紧,尤其是向杭州上城区这种老城区,土地资源非常紧缺,而立体绿化充分利用空间优势,利用植物进行绿化、美化环境的一种方式。

通过人工创造的特殊环境,使园林植物出现在建筑物的墙壁、阳台、窗台、屋顶和城市各类建筑物的表面,借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来弥补地面绿化的不足,在丰富植物景观、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绿化、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绿量,软化城市建筑的硬质景观,充分发挥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作用,立体绿化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就此对城市中的立体绿化谈点浅见。

一、发展历史基于立体绿化在改善城市景观和生态方面的多重意义,自上个世纪中期起,平台园林屋顶绿化就已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绿化形式,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改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二、立体绿化特点1.见效快。

攀缘植物生长速度快,许多藤蔓类植物如地锦、长春藤当年生长即可达2米至3米,如果加强管理,两到三年即可获得绿荫满壁、枝繁叶茂的效果。

攀缘植物占地面积小,能见缝插绿,只有几十厘米见方或1平米的空地,就可栽植,易于扩大绿化面积。

2.空间利用率高。

种植攀缘植物、藤本植物等空间占有大,覆盖率高。

三、立体绿化作用1.降低温度,增加湿度。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在炎热的夏季,有爬山虎覆盖的墙面比裸露的墙面表面温度要低3℃至5℃,可以降低室内温度2 ℃至4℃。

2.减少辐射,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用于立体绿化的植物能吸收大气污染物、增湿、滞尘、降噪,缓解热岛效应。

此外,还在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局部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四、立体绿化形式1.墙体绿化高大建筑物、居民楼两侧,只要条件允许的可进行垂直绿化。

在建筑物的外墙根处,栽上一些具有吸附、攀缘性质的植物,数株藤本就可起到遮荫、覆盖墙面、改善环境的作用,形成苍翠欲滴的绿色屏幕(杭州市湖滨、清波等街道部分社区都有载植,较有代表性的如中国美术学院等单位绿化附左图)。

应用植物常见的有爬山虎、地锦、络石、薜荔、凌宵等具有吸盘或气根的藤本植物,沿墙面、石壁、篱笆攀爬。

这些植物不需要任何支架和牵引材料,栽培管理简单,其绿化高度可达五、六层楼房以上。

应用葡萄、紫藤、金银花等具有缠绕性能和蔓性月季、木香等长蔓性藤本,在略加牵引扶持下,攀爬在园林花架、简易棚架及与墙面保持一定距离的垂直支架上,点缀装饰小游园和庭院等(复兴立交公园、古树公园等紫藤花架)。

用茑萝、牵牛、丝瓜、扁豆、观赏瓜、葫芦等草本的蔓生植物,在铁丝、绳索、枝条的牵引下,绿化墙面或攀援简易棚架等。

这种方式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藤本植物生长迅速,容易见效,并可根据喜好每年更换绿化材料。

2.屋顶绿化在世界七大奇观中有巴比伦王国的空中花园,为世人所羡慕。

在当今许多园林绿化先进国家或一些建筑密度过大的城市,除了尽量扩大绿地面积进行高标准的园林建设外,还利用广大的楼顶面积,进行精雕细刻的园林布置,以优美的园林植物和精巧的亭廊、花架、假山、喷泉、水池等园林建构物和雕塑小品,构成美丽的空中花园。

在杭州也元华商场屋顶绿化一角有不少屋顶绿化,施工养护情况较好的如上城区元华商场(附下图)、涌金广场、五洲大酒店、浙一医院、浙二医院等等,也有一些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的建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用盆景盆栽花草等合理摆设,形成盆景观赏园。

(二):采用以草坪为主,适当配植喜阳耐旱矮生植物;(三)结合场地情况,设置固定的种植坛和藤架,种植为攀援植物和花木、全面铺垫种植土,植树、栽花、种草、参照地面小型庭园、游园的布局,修筑水池,堆叠山石,设置喷泉、亭廊花架、雕塑小品和其它技术装饰,并开辟小径,安置桌凳,供人们在楼顶花园观景、交往、休憩。

植物配置做到疏密有致,色彩、季相富于变化,造成小游园的型式。

(四):大规模地采用先进技术,营造似温室可采光的室内绿化空间。

屋顶花园的建设不同于其它两类垂直绿化形式,在建筑设计和结构上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事项:(1)在建筑设计和结构上,必须将屋顶绿化的总体重量计入,得出屋架承重。

如原建筑设计未考虑绿化荷载,则不宜进行绿化,否则会引起建筑安全问题。

一般的被式绿化土层需6-10cm,荷载达200kg/m2,如种植草皮、地被植物等,种植式绿化土层需20-30cm,荷载达到200-350kg/m2,如种植花卉等、花园式绿化土层需30-50cm,局部达到70-80cm,荷载达到750kg/m2。

(2)防水渗透措施需周密设计,一般植床底应铺一层直径2-3cm,的陶粒或石砾、焦碴等,陶粒上铺玻璃纤维层,以便通气和渗水。

(3)屋顶花园绿化种植床内的土壤必须人工调配,主要考虑轻质原材料,常用的土壤配比一般以一份园土、一份塘泥、两份砂土为宜,并适当配有机肥料。

经验证明,这样配置土壤的透气、透水、肥力效果好,有利于植物生长。

(4)屋顶绿化树种,包括一些乔木树种的矮化种,要选用苗圃培育的树干矮小、树冠较大、水平根系分布广的乔木、花灌木等浅根植物。

草皮应选用适应性强、管理方便的草种。

(5)堆石、桌椅、花台、亭廊花架、雕塑小品等,宜选用轻质材料制作,尺度不宜太大,亲切可人为佳。

总之屋顶绿化种植区构造层由上至下分别由植被层、基质层、隔离过滤层、排(蓄)水层、保湿毯、隔根层、分离滑动层等组成。

种植区的基本构造见图:附植物生长的土壤深度示意图:3.阳台、窗台绿化城市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其阳台和窗台是楼层的半室外空间,是人们在楼层室内与外界自然接触的媒介,是室内外的节点。

在阳台、窗台上种植藤本、花卉和摆设盆景,不仅使高层建筑的立面有着绿色的点缀,而且象绿色垂帘和花瓶一样装饰了门窗,使优美和谐的大自然渗入室内,增添了生活环境的生气和美感。

阳台绿化不同于地面,由于其特殊位置界定,形式上有凸、凹、半凸半凹三种,日照及通风情况各不相同,具有种植营养面积小、空气流通强、墙面辐射大、水份蒸发快等特点,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因此,需要做种植箱和盆景架等。

阳台绿化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将绿色藤本植物引向上方阳台、窗台构成绿幕;可以向下垂挂形成绿色垂帘,也可附着于墙面形成绿壁。

应用的植物可以是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如牵牛、茑萝、豌豆等,也可用多年生植物,如云南黄馨(右图中是我区银江宾馆窗台就很好运用云南黄馨,近年来长势较好)、金银花、蔓蔷薇、吊金钱、葡萄等;花木、盆景更是品种繁多。

但无论是阳台还是窗台的绿化,都要选择叶片茂盛、花美鲜艳的植物,使得花卉与窗户的颜色、质感形成对比,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4.围栏绿化精巧的铁艺围栏或笨拙的混凝土栏杆,可用藤本月季、金银花、牵牛花来装饰,这点有待大力开发和运用。

5.桥体、桥柱绿化立交桥两侧设立种植槽或垂挂吊篮(中河高架上挂箱种植云南黄馨),桥下栽植地锦、扶芳藤、八角金盘、东赢珊瑚等绿色耐荫抗干旱的植物,桥柱下栽植凌霄、爬山虎等绿色攀爬植物,来增加绿视率,起到吸尘、降噪的作用。

我复兴立交桥体、桥柱绿化6.立体花坛在开阔的广场、小游园矗立几根用五色草、扶芳藤装饰的绿柱,或用钢铁、竹木等材料制成骨架,外部用攀缘植物覆盖会产生不错的效果。

7.停车场、人行道绿化在停车场、人行道等地利用紫藤、葡萄、牵牛、丝瓜、扁豆、观赏瓜、葫芦等攀爬能力强、夏季遮阳率高的藤本植物,来增加绿化率、减少夏季阳光直射、降温,防止紫外线直接辐射人体,保护汽车等。

这点有待大力开发和运用。

五、立体绿化————城市绿化的又一发展趋向立体绿化占地少,充分利用了空间,大大提高了城市绿量、覆盖率,增强了绿化的立体效果。

通过美化光秃的墙面、土坡等,提高了环境质量。

由于蔓性攀援植物随着物体外型变化而变化,从而软化了建筑生硬轮廓并与城市绿化融为一体,会创造出多种生动的装饰效果。

通过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和庇荫效果,可缓和阳光对建筑的直射,使夏季墙面温度大大降低。

有关资料表明,受阳光西晒时,绿化覆盖的墙面比无覆盖墙面的温度低,13~15度。

冬季落叶后,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的辐射热,其附着在墙面上的枝茎又成了一层保温层,起到了调节室内气温的作用。

垂直绿化还可以减低墙面对噪音的反射,并在一定程度上吸附烟尘。

大力提倡垂直绿化,搞好垂直绿化,对提高绿视率和绿化覆盖率,综合利用城市空间,绿化美化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改善人居环境是二十一世纪各国共同关注的主题,而创造舒适、优美的绿化环境则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关键,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我们应当从每个城市的客观实际出发,积极努力地做好垂直绿化工作。

参考文献1. 张宝鑫,城市立体绿化 2004。

01 中国林业出版社。

2. 黄金錡,屋顶花园设计与营造 1994.2 中国林业出版社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98)第10602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