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鉴赏(终审稿)
儿童文学赏析

优秀儿童绘本点评○《疯狂星期二》点评:大卫·威斯纳具有惊人的想象力,他的绘本总是充满了神奇的色彩,能够充分激发孩子的幻想。
威斯纳的代表作有《海底的秘密》,《7号梦工厂》、《1999年6月29日》等等,多次获得凯迪克金奖和银奖。
儿子最爱的是《疯狂星期二》,他特别喜欢青蛙撞到床单上那一页。
平淡的生活是否让你感到厌烦,那就也来一次超级刺激的疯狂之旅吧。
套用一句话就是:“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鸭子农夫》点评:伴随着嘎嘎的鸭子叫声讲出来的绘本,很幽默,也很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书的最后一页很有意思,赶跑了农夫,所有农场动物一起劳动,可是你看,鸭子竟然叉着腰指挥起大家来了,以后会怎么样呢,结尾真的是意犹未尽。
○《三只山羊嘎啦嘎啦》点评:三只山羊的名字很有意思,三段故事在重复中体现细微的差别,适合家长声情并茂地朗读。
○《我们要去捉狗熊》点评:文字有节奏感,适合大声朗读。
当读到大家被狗熊一路追着跑回家时,孩子总是高兴得手舞足蹈。
○《阿秋和阿狐》,《我爱洗澡》点评:林明子的绘本清新细腻,具有童真童趣。
《阿秋和阿狐》讲述的是阿秋第一次乘火车旅行的经历,因为儿子坐火车去过几次姥姥家,所以感触很深。
到现在他还总嚷嚷着要去姥姥家,问他去姥姥家干什么,他说“看电视”,好简单的理由。
书中的小狐狸天真可爱,是小朋友们都喜欢的玩伴呢。
《我爱洗澡》让孩子认识了许多海洋动物,也让孩子爱上了洗澡,现在儿子每次洗澡都要在澡盆里玩够了才出来。
○《小狐狸买手套》点评:喜欢绘本中朦胧温馨的气氛,虽然画的是雪景,还有田野,但一点儿也不感觉冷清。
街道、窗户、门缝里黄澄澄的灯光,帽子店老板的善良,人类妈妈和小宝宝的对话,驱散了严冬的寒气,让人的心底始终暖暖的。
这是一部发掘人性中的美好、引导人向善的绘本,结尾处狐狸妈妈发出的疑问“人真的有那么好吗”,值得我们深思。
○《彩虹色的花》点评:这是一部关于给予和感恩的绘本,画面随意涂抹,稚拙可爱,富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儿童文学作品赏析

儿童文学作品赏析
儿童文学是一种专为儿童读者而创作的文学体裁。
其目的是通过有趣的故事、生动的角色和深入的主题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并传达积极的价值观。
儿童文学作品通常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以便于儿童理解和掌握。
它们经常包含许多图画和插图,以增强儿童的阅读体验。
这些作品涵盖了各种主题,包括友谊、勇气、家庭和成长等。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通常活泼有趣,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作者利用想象力和创意来创造各种有趣的角色和情节发展。
通过儿童文学,孩子们可以打开想象之门,探索无限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文学作品并非仅供儿童阅读。
许多成年读者也欣赏并受益于这些作品的多样性和深度。
它们不仅提供娱乐,还传递了许多重要的人生价值观,在成人读者中引发共鸣。
儿童文学作品赏析是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的过程。
通过仔细阅读和思考,我们可以发现作品中隐藏的细节和隐喻,探
索作者的意图和主题。
赏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并从中得到启示和思考。
总结一下,儿童文学作品是一种专为儿童而创作的文学体裁,具有简洁明了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主题。
通过儿童文学作品赏析,我们可以深入探索作品的内涵,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
_以上是对儿童文学作品赏析的简要概述,目的是介绍该主题并引发读者的兴趣。
进一步的赏析将涉及具体作品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儿童文学作品。
_。
儿童文学赏析

儿童文学赏析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作品,它以孩子们的观点和利益为中心,通过各种文学形式来传达教育、娱乐和启发的目的。
儿童文学赏析是一项对这类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理解和评价的过程,旨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作品,同时也提供一种方法来识别和鉴赏高质量的儿童文学作品。
本文将从故事情节、主题和人物描写三个方面对儿童文学进行赏析,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故事情节是儿童文学作品的核心,它承载着故事的发展和情节的推进。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通常具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让他们沉浸其中。
例如,路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讲述了一个普通小女孩的奇幻冒险,通过描述她在梦境中与各种奇怪的生物互动的经历,展示了她的勇气和好奇心。
这个故事采用了奇幻的背景和离奇的情节,融入了幽默和想象力,能够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除了情节,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也是赏析的重点之一。
主题是作品所试图表达的核心思想或意义,它可以是关于友谊、爱情、成长或其他儿童生活中的重要话题。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通常通过精心构建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来传达主题,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和探索。
例如,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以一个男孩的冒险故事为背景,深入探讨了友谊、勇气和正义的主题。
这个故事通过描述主人公汤姆·索亚的成长历程和他与好友哈克的冒险经历,传达了勇敢面对危险、追求正义的重要性。
除了情节和主题,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也是赏析的重要方面之一。
通过塑造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作家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认同故事中的角色,并从中获得启发和教育。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能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来塑造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例如,埃尔·弗兰克的《安妮日记》通过描述主人公安妮在二战期间隐藏在阁楼上的生活,展现了她智慧、坚强和乐观的一面。
这个作品通过安妮的日记记录了她与家人和同伴们的互动,呈现了她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她的内心世界。
儿童文学的阅读鉴赏

质朴之美 ——
亲爱的老虎: 我现在告诉你,我很好,你怎
么样,也很好吗?我不在的时候, 你有没有把洋葱皮剥好,有没有 把土豆煮好,也许我能钓到鱼呢。
给你一个亲吻。 你的朋友小熊
三、儿童文学美学特质例析
[作品一]下雨了(胡秀幸)
下雨了, 花和树都哭了, 小鸟也不见了。 是雨把小乌赶走的? 是雨把花和树弄哭的?
6.语言
(1)可接受性:也就是要适应幼儿 的理解水平。例如《鹅》。
(2)超前性:还要稍超出幼儿的实 际理解水平,这样才有可以提升孩子语 言水平的空间。
那么在语言上怎样做到这两点呢?
(1)浅显而丰富
浅显是最基本的特征,但是不代表单调。 如:《小人鱼的故事》
(2)语言有音乐性、节奏感
孩子天性好动,这其实是对动态美的追 求。
用孩子的方式和孩子一起阅读:
听读启蒙法 讲述提问法 重复阅读法 想象阅读法 角色扮演法 移情法 改编情节法 延伸想象法 猜猜、认认法 改错法 随即引导法 游戏法
听读启蒙法
方法: 父母抑扬顿挫、饶有兴致地朗读文学作品,引导孩子听和 看的阅读导形式。 作用:
集中儿童注意力,诱发儿童阅读兴趣,丰富词汇、激发想 象、萌发情感、拓宽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孩子逐渐领悟 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为孩子今后的广泛阅读打下基础。
看一眼,直到我安全地上到床上,我才敢偷偷地 看一眼。 • 有一天晚上,我决定永远地摆脱我的噩梦。 • 我关了灯,噩梦从壁橱里钻了出来,悄悄地向我 走来。我飞快地打开灯,看到它正坐在床的另一 头。“滚开!不然我就开枪了!”不管三七二十 一,我就冲它了一枪。 • 可是想不到,我的噩梦开始哭了起来。我气得要 命,“噩梦,安静点,不然你就把我的爸爸妈妈 吵醒了!”可是它还是不肯停下来,我只好去拉 它的手,把它塞到床上,然后关上了壁橱门。我 猜我的壁橱里还有一个噩梦,可是我的床不够大, 睡不了三个了。 • 我们睡着了,又一只噩梦从壁橱里钻了出来。
儿童文学诗鉴赏

儿童文学诗鉴赏一、儿童文学诗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孩子们想象的大门。
你看那首,“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简单的几句话,就像带着孩子坐上了月亮船,在浩瀚的星空中遨游。
这哪里只是一首诗,分明是一场奇妙的星际旅行啊!你难道不想跟着一起去看看那美丽的星空吗?二、儿童文学诗是充满魔力的糖果,每一首都有着独特的甜蜜。
就像,它把风在四季的样子描绘得活灵活现。
春天的风像温柔的妈妈,轻轻抚摸着大地;夏天的风像调皮的孩子,跑来跑去带来清凉;秋天的风似勤劳的小使者,吹熟了果实;冬天的风像严厉的老人,带着寒冷的气息。
这诗就像把四季的风都变成了小伙伴,在孩子身边陪伴着,多么有趣呀!你能不被这样的描写吸引吗?三、儿童文学诗如同明亮的星星,在孩子的心灵天空中闪烁。
拿来说,“雨滴雨滴,你为什么像断了线的珠子?是不是天空妈妈在哭泣,你是她的眼泪滴。
”这诗充满了孩子般的好奇和想象。
就好像一个小朋友站在雨中,仰着头跟雨滴对话。
这样充满童真的对话,就像我们小时候跟小伙伴互相问着那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一样。
你不觉得这特别可爱吗?四、儿童文学诗是一座梦幻的花园,里面开满了各种各样绚丽的花朵。
中,“蝴蝶蝴蝶,你真美丽,穿着五彩花衣。
你是从花的国度飞来的吗?能不能带我一起去。
”诗人把蝴蝶比作从花的国度来的仙子,这就像孩子心中那最美好的幻想。
仿佛自己真的能跟着蝴蝶,去到那满是鲜花和惊喜的神秘国度。
你是不是也渴望这样一场奇妙的旅程呢?五、儿童文学诗像一位亲切的小伙伴,时刻陪伴着孩子成长。
像那首诗,“小种子,小种子,你睡在土里。
春风吹,春雨下,你快快发芽。
”这就像是孩子之间互相的鼓励。
小种子就像一个小朋友,周围的春风春雨就像其他小伙伴在给他加油打气。
这感觉多温暖啊!你难道不想拥有这样一位诗歌小伙伴吗?六、儿童文学诗是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窗。
读,“森林的夜,静悄悄,小动物们都睡了。
月亮姐姐洒下银辉,守护着每一个小巢。
儿童文学赏析

儿童文学赏析儿童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以儿童为受众,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形象的人物塑造,传递着美好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本文将从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以及作者的创作手法等方面来进行赏析。
儿童文学作品的首要特点是富有想象力。
通过对奇幻世界的构建和角色的创造,儿童文学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无限想象力,使他们进入一个可以超越现实的幻境之中。
例如,安徒生的《小人鱼》、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中,都充满了神奇的元素和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故事情节是儿童文学作品的核心。
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情节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并激发他们对故事的好奇心和阅读的兴趣。
故事情节要有起承转合,有紧凑的结构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发展,让读者始终保持对故事的关注和期待。
例如,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托尔斯泰的《伊万的儿子之死》等作品,都以精巧的情节设计吸引了无数读者。
人物塑造是儿童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家能够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并引导读者对人物的理解和认同。
人物形象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生动的形象,让读者能够与之产生共鸣。
例如,安徒生童话中的小人鱼、小红帽等形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作者可以运用各种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例如,运用夸张、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运用描写、对话、反思等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具情感共鸣力。
此外,作者还可以运用音乐、韵律、色彩等元素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
例如,通过运用押韵、节奏感等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优美动听。
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形象的人物塑造,传递着美好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
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作者需要注重故事情节的设计、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创作手法的运用,以吸引读者的关注和共鸣。
通过精心创作,儿童文学作品能够为孩子们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并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儿童文学赏析

儿童文学赏析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读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童话、寓言、儿童诗歌、儿童小说等形式。
这些作品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富有童趣的情节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给儿童读者带来了愉悦和启发。
本文旨在对儿童文学进行赏析,探究其独特之处和为儿童读者带来的益处。
首先,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简单、明了,具有良好的可读性。
作者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通常会使用简单易懂的词汇和句式,以便儿童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并吸收其中的内容。
例如,童话故事中的语言常常色彩丰富、形象生动,通过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这种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儿童在阅读中能够快速掌握情节,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其次,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节曲折多变,吸引儿童的阅读兴趣。
无论是童话故事的奇幻冒险、儿童小说的成长探索,还是儿童诗歌的婉转动人,这些作品都以独特而吸引人的情节故事为儿童读者展开了美妙的想象空间。
通过各种有趣而传神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儿童文学作品能够引起儿童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儿童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
虽然儿童文学的故事情节看似简单,但通过这些故事,儿童读者可以接触到世界各种各样的人物和情境,了解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儿童文学作品常常以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主题为基础,让儿童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善良、努力、友爱等价值观的力量。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儿童的道德素质,还能够塑造他们的积极人生态度。
此外,儿童文学还有助于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儿童能够接触到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语言能力。
同时,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还能够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
研究表明,儿童文学阅读能够帮助儿童提高语文成绩,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对儿童读者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精彩纷呈的情节、丰富多样的人生智慧,吸引儿童读者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儿童文学作品鉴赏

儿童文学作品鉴赏儿童文学作品鉴赏儿童文学作品鉴赏篇1我的壁橱里有个噩梦(梅瑟·迈尔)我的壁橱里有个噩梦。
睡觉前,我总是把壁橱的门关上我都不敢回头看一眼,直到我安全地上到床上,我才敢偷偷地看一眼。
有一天晚上,我决定永远地摆脱我的噩梦。
我关了灯,噩梦从壁橱里钻了出来,悄悄地向我走来。
我飞快地打开灯,看到它正坐在床的另一头。
“滚开!不然我就开枪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就冲它了一枪。
可是想不到,我的噩梦开始哭了起来。
我气得要命,“噩梦,安静点,不然你就把我的爸爸妈妈吵醒了!”可是它还是不肯停下来,我只好去拉它的手,把它塞到床上,然后关上了壁橱门。
我猜我的壁橱里还有一个噩梦,可是我的床不够大,睡不了三个了。
我们睡着了,又一只噩梦从壁橱里钻了出来。
鉴赏:作品突出表现了变幻美和欢愉美。
在这个由小男孩第一人称自叙的幻想故事里,一切的孤独、不安与恐惧都被推到了那扇壁橱门的背后,在这本书的扉页上我们已经瞥见了,门里杂乱地丢着一堆玩具和衣物。
是门通向另外一个黑暗的世界,一个噩梦的世界。
只要一关灯,噩梦就会破门而出……小男孩不但幻想门背后有一条长长的隧道,最让人叫绝的是,作者还赋予了噩梦一个形状——一个丑陋到了极点的大怪物!这个怪物刚一出来时还挺疯狂,张牙舞爪,可灯一亮它就原形毕露了,原来像小男孩怕黑夜一样,它怕灯光。
于是,情节就急转直下了,害怕的不再是头戴钢盔、手持长枪的小男孩,而是胆小的“噩梦”自己了——“噩梦”害怕得失声痛哭。
最后小男孩不但不怕“噩梦”了,还和“噩梦”亲热地睡在一起,甚至还得意地发出了这样的心声:“我猜我的壁橱里头还有另外一只噩梦,可我的床不够大,睡不下三个了。
”在儿童的幻想世界里主体与客体、现实与幻境之间没有界限,想象显得丰富而奇妙。
孩子都惧怕黑夜,可梅瑟·迈尔却把孩子的这种恐惧心理别出心裁地写成了一个让人捧腹的故事。
梅瑟·迈尔对“噩梦”这个形象的描绘活灵活现,天底下从来也没见过这么丑陋的怪物,龇着两粒大牙不说,还长着一个塌鼻头和一对翅膀一样的大耳朵,身上满是绿斑,尾巴像一个流星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文学鉴赏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儿童文学鉴赏儿童文学鉴赏。
具体谈以下三个问题:一、“儿童文学鉴赏”的章节脉络;二、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三、思考与练习的解答要领。
关于“儿童文学鉴赏”的章节脉络第一节,阐述了什么是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各年龄段的儿童阅读,有助于儿童身心健康,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和审美要求的表现形式创作的文学。
其主要特点有:思维的幻想性和想象性;主题的明朗性与目的性;形象性格的鲜明性与可模仿性;情节的故事性与完整性;语言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第二节,阐述了童话的概念、特征和鉴赏。
其本质特征是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其他还有情节完整、结构模式化,常用夸张、象征、拟人、假定等。
鉴赏方法是,把握童话的幻想本质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进入童话情境,主动体验童话世界;对作品进行丰富与补充,创造性地“重建”艺术形象;情理结合,深入开掘作品意义;重视朗读,品味语言之美。
第三节,阐述了寓言的概念、特征和鉴赏。
寓言的本质是以故事的感性形式来表现思想的理性内核。
文体特征体现为结构的双体性,比喻的故事性,情节的虚构性与单一性,语言的凝炼性。
鉴赏方法是:凭借喻体,深入本体;咀嚼故事,领悟喻义;联系生活经验,深入思考哲理。
第四节,阐述了历史故事的概念、特征和鉴赏。
历史故事是以史实材料为依据,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为叙述对象,用通俗口语写成的故事。
其文体特征主要包括:内容的史实性和借鉴意义;采用传统的叙事模式;语言通俗易懂。
其鉴赏方法是,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把握故事情节的主要内容;运用理性思考,对故事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做出评价和判断。
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1.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关于儿童文学,教材的界定是:“儿童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具体范畴。
儿童文学的划分标准,是以读者对象来区分的,即划分为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
‘儿童’性与文学性的结合,使儿童文学具有了独特的文体特征和文学品质。
”首先,儿童文学是文学。
其次,它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儿童,它是为儿童创作、编写,为儿童服务的。
“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各年龄段儿童阅读,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和审美要求的表现形式创作的文学。
其中包括部分有益于儿童成长、受儿童喜爱并富有童趣的成人文学作品。
”再明确一点说,儿童文学是用儿童视角,选用儿童熟悉的社会生活题材,采用适合儿童欣赏趣味和接受心理的文学表现手法而创作的作品。
儿童文学同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在于,艺术视角、文学趣味以及作品深层的思维方式和创作心理。
儿童文学常常是从儿童的视角和心理去观察和体验现实世界的,它往往采用形象的、直觉的艺术手法,尤其是孩子十分喜欢的拟人、比喻、首尾完整的故事情节等。
作品主人公常常是儿童,题材则是儿童们十分熟悉的生活内容。
其母题经常是歌颂正义、勇敢、友爱、无私等。
而成人文学则是从成人视角去观察社会生活,题材更加广泛,艺术手法更加多样化,作品主人公则是成人,作品主题不仅歌颂光明,而且还揭露社会矛盾和黑暗丑恶,有的作品还显示出浓厚的悲剧色彩。
但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并没有截然的界限,它们之间可以说是犬牙交错、相互渗透。
比如说儿童文学中的精品,像《安徒生童话故事集》、《伊索寓言》、《格林童话故事集》、《希腊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拉封丹寓言》、《木偶奇遇记》、《世界阿凡提笑话大全》等,也是成人文学欣赏的佳品,为成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看世界的方式。
而成人文学中的一些作品,由于采用了儿童熟悉的生活题材,或者运用了儿童十分喜爱的拟人、讲故事的方式,或者作品的艺术趣味十分接近儿童的心理状态,也会受到儿童们的注意,并尝试着进入这个对儿童来说是十分新奇的世界。
比如成人文学中的我国历代笔记故事、传奇小说,以及《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外国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罗宾逊漂流记》、《十日谈》、《白马王子》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人文学是儿童们渴望进入的世界,一个十分神奇、今后将生活其中的世界,对不断成熟的儿童来说,它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2.幻想性和想象性:儿童文学的最基本特征幻想和想象,有着内在的联系,又有着一定的区别。
想象是在生活中以一定的事实根据为基础,然后进行想象和补充。
而幻想则是更多地依据作者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而进行的艺术虚构。
前者带有一定的现实性,后者则体现出浓厚的理想色彩。
比如想象的例子,王春花《女儿与诗》中的一段:我惊叹女儿的想象。
有时她会慌慌张张拉我向厨房:“妈妈,快!”“怎么了?”“你看锅哭了!”锅里的水开了,水溢出锅外。
看到天空下雨。
她会点点下巴,忧心忡忡地说:“天又出汗了。
”月亮没出,她说“月亮吃饭去了。
”傍晚,我和女儿到野外吹风,女儿在黄昏的背景下,周身镀上了一层眩目的金黄,胭红的月亮高挂西天。
“快看,红月亮。
”我希望看到女儿的惊奇。
“如果用枪打下来,摸摸一定烧手。
”女儿肯定地说。
我说“这个问题,妈妈没试过。
”家里喂了个小狗睡觉呼呼噜噜,女儿给小伙伴认真地介绍说:“这是条男狗,像我爸,睡觉也打呼噜。
”又比如幻想的例子,如谌容的微型小说《总统梦》,全部运用了对话描写,原文如下:“胖胖,快起来!”“天还没亮呢!”“你昨晚保证了,早晨起来把作业做完呀!”“嗯——嗯,人家刚作了个梦……”“别说梦话了,快穿衣服,看你爸打你!”“妈,我真的做了个梦嘛!”“好,好,好孩子,听妈的话,快着,抬胳膊!”“我梦见呀,我当了总统了!”“算术不及格,还当总统呢?伸腿儿!”“不骗您,我还下了一道命令呢?我……”“伸脚丫儿!”“管学校的大臣跪在我面前,我坐在宝座上,可威风啦!我命令:给老师的孩子作业留得多多的!”这段生动、具体的对话描写,传递出了当代少年学生的强烈心声:作业负担太重,我们快要不堪忍受了!作品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出学生对现实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的不满和反抗。
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梦境正是社会现实的一种光谱折射。
3.儿童式的哲学:儿童文学的深层文化底蕴儿童文学的深层文化底蕴,常常表现为一种儿童式的哲学理念,一种儿童应该树立的正确价值观。
但是,这种哲学理念和价值观的表达,则是借用了儿童乐于接受的文学表现形式。
这种儿童式的哲学,是非好恶,倾向鲜明,价值取向十分明了。
比如《拉封丹寓言》中的“农民与蛇”:伊索寓言里说,有个农民心地善良而不大聪明。
冬季的一天里,他在自己的地里走着,看到雪地里有一条冻僵了的蛇,蛇体冰凉,一动不动,好像马上要死了似的。
农民把它拣起来带回自己家中,没想到这一善举会有什么结果。
农民把蛇放在火炉旁,给它温暖,让它复苏。
冻僵了的蛇稍稍有些温暖,生命的复苏使其邪恶也抬了头。
它把头抬起了一些,并吐出舌头发出咝咝声,接着把躯干向后摆动,试图扑跳咬它的救命恩人。
“忘恩负义的东西!”农民说,“原来你就是这样来报答我的!让你去死吧!”说着他满腔怒火,举起斧子,砍向这条可恶的蛇。
两斧下去蛇已断成三截,蛇头、蛇尾和躯体早已分离。
身首异处的蛇想恢复原状那是枉费心机。
善举固然好,但要选择对象,这是关键。
至于忘恩负义之徒,是注定没有好下场的。
作品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作者要传递的哲学理念和价值观。
不过它是通过形象的故事来艺术地表达出去的。
这是儿童文学主题表达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已经对原作伊索寓言进行了改变。
原作是农夫被蛇咬死,表达了“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道理。
还有《龟兔赛跑》,也是通过一个故事,表达了“跑也不顶用,关键是要及时出发。
龟兔赛跑足以说明此理”的道理。
4.童话的艺术表现手法童话一般不注重人物性格的描写,主人公都是善良的人们,而对手往往是邪恶的化身。
主人公需要经过艰苦的历程,完成艰巨的任务,才能得到圆满的结局,而在困难中又常常得到善良的仙子、精灵或小动物的帮助。
结尾几乎都是好人得救,邪恶者遭受惩罚。
情节曲折离奇,语言生动浅显,是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
让我们阅读一段《格林童话》中的《极乐世界里的故事》:我在极乐时代旅行时,看见一根丝线上挂着罗马城和教皇的宫殿;看见一个没有腿的人跑得比飞马还快;看见一把锋利的剑切断一座桥;看见一头银鼻子的小毛驴在追赶两只飞奔的兔子;看见一株菩提树上长着熟面包;我看见一头又老又瘦的山羊背上驮着一百桶油,还有六十车盐,还看见过一个周岁的孩子从特里尔飞到了斯特拉斯堡;还看见过一只大鹰在莱茵河上游泳。
我听见鱼儿在相互嬉戏,欢叫声直达天空;还听见过一道甜蜂蜜像水一样从一条深谷流到一座高山上;看见过两只乌鸦在割一块草地;我又看见两只蚊子合力建造一座桥,两只鸽子拔一只狼的毛,两个男孩扔了两只羊,两只青蛙在一起打五谷;我还瞧见过两只小老鼠在加封一位大主教,两只猫在把熊的舌头往外拉。
那里有蜗牛跑到莱茵河上游泳并打死两只狮子;那里站着理发匠在给一位妇女刮胡子,两个吃奶的小孩叫他们的母亲别作声。
我还看见两只猎犬从河里拉出一座磨坊,听见一匹老马站在一边说话,说得很好。
还看见院子里立着四匹大马,用尽力气在打谷;看见两只山羊在生火炉子;一头红母马把面包推到炉子里;一只公鸡突然叫起“咯咯咯嘟!故事讲完了!咯咯咯嘟!”这则故事至少可以体现出儿童文学的两个特点,即一是神奇的幻想。
二是采用孩子喜爱的拟人、夸张的文学手法。
还有就是情节的离奇和完整。
如《中国童话百篇》中的“月亮掉进烟囱里”:冬天的夜晚,月亮也冷得受不了啦:突然,他看见不远的地方有个小烟囱。
“快去那儿烤烤火吧!”月亮一下趴到小烟囱边上。
这会儿,小烟囱不冒烟了,只冒出暖暖的热气。
月亮鼓着圆圆的身子坐在烟囱边上,这边烤烤,那边烤烤。
他觉得比刚才暖和多了。
“我找到了多么好的地方呀!”月亮正在得意,一不留神,掉进烟囱里,把烤火的老奶奶吓了一跳:“哟,该不是雪球掉下来了吧?可别把火压灭了,外面好冷呢!”老奶奶往灶膛加了一把柴,接着拉起了小风箱。
“呼噜噜,呼噜噜……”灶膛里吹起了好大的风,火苗儿、火星儿还有星星的烟都被吹了起来。
月亮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一股热气托着升呀,升呀,又跑到了烟囱外面。
月亮没有受伤,可那烟熏火燎的滋味儿也不好受呀!咕噜噜,咕噜噜!月亮赶紧转着圆圆的身子回家去了。
5.寓言的象征性寓意寓言大都使用借喻,向读者暗示它所蕴含而未直接表露的思想。
其人物和故事是虚构的,往往以动物或无生命的自然物为角色,使之拟人化,具有讽刺、教谕和劝戒的意味。
我国先秦时期的《庄子》、《韩非子》等书中,包含着丰富的寓言,如《画蛇添足》、《守株待免》、《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等。
世界着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解读象征性寓意,是我们欣赏寓言的一个重点。
我们要通过寓言意象,来开掘其内在的思想寓意。
比如我国《韩非子》中的“买椟还珠”、“狗恶酒酸”,在浅近的文字中就蕴涵着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