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看图形按标记记录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看图做标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看图做标记》
一、活动目标
1. 视觉辨别:通过观察图片,辨别出物品的特征,识别物品。
2. 图形认知:通过看图做标记,认知常见的图形,并掌握正确的图形名称。
3. 数量概念:通过数出图片中的物品数量,提高幼儿的数量概念。
4. 解决问题:在操作过程中,能够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 一套有关相同或不同、数量和形状图形的图片。
2. 笔和不同颜色的圆形或正方形贴纸。
三、活动过程
1. 教师给每位幼儿发放一张图片,鼓励幼儿把他们看到的物品数出来,然后用贴纸作标记,如:用红色贴纸标记出苹果,用绿色贴纸标记出树。
2. 提问:这张图片中有几个公园的符号?请数一数并用蓝色贴纸标记出来。
3. 教师出示两张不同的图片,请幼儿标记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
4. 提问:请你们数出这张图片中的人数?请在这些人的头上用黄色贴纸标出。
5. 教师提供一些图片让幼儿思考:在这张图片上,挑选出一些物品,如果它们是可食用的,请用绿色贴纸作标记;如果它们是用来打破物品的,请用红色贴纸作标记。
四、活动总结
1. 教师指出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优点,并肯定他们取得的进步。
2. 通关总结并答疑:教师在通关总结中,总结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以及幼儿们通过这项活动所学到的内容,对幼儿在活动中可能有的问题进行答疑。
3. 家园联系:通过科学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兴趣,同时引导家长选择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游戏,组织家庭亲子学习。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看图做标记》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看图做标记》教案标题:看图做标记教学目标:1.认识和使用数字标记。
2.锻炼观察力和记忆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使用数字标记。
教学难点:将图像和数字标记进行联系和使用。
教学准备:图片、数字标记卡片、白板、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1.和学生一起观察一张包含多个物品或图像的图片,并提问:“这张图片有哪些物品?你们能一一记住吗?”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收起图片。
引入:2.教师出示一个数字标记卡片,问学生:“这个纸牌上有什么?”学生回答:“是数字1。
”教师解释:“数字标记是用来表示具体物品或图像的方法。
数字1表示第一个物品或图像。
”展示:3.教师再次出示图片,然后指着其中的一个物品或图像说:“这是我们要标记的第一个物品或图像。
”教师将数字标记卡片1放在该物品或图像旁边。
然后教师继续指着另一个物品或图像说:“这是我们要标记的第二个物品或图像。
”教师将数字标记卡片2放在该物品或图像旁边。
依此类推。
练习:4.教师将之前展示的图片收起,然后出示一张新图片。
教师指着其中一个物品或图像说:“这是我们要标记的第一个物品或图像。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找到对应的数字标记卡片1并举起来。
教师再指着另一个物品或图像说:“这是我们要标记的第二个物品或图像。
”学生找到对应的数字标记卡片2并举起来。
教师继续指示,学生跟随教师的指示找到对应的数字标记卡片。
拓展:5.学生可以尝试互相出题,看看对方能否正确找到对应的数字标记卡片。
归纳总结:6.和学生一起总结使用数字标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综合练习:7.教师提出一个假设问题,如:“当我们标记多个物品或图像时,应该如何使用数字标记?”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或提出建议。
板书设计:- 数字标记- 图像1:1- 图像2:2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和使用数字标记,并运用数字标记进行观察和记忆。
同时,通过练习和拓展部分的活动,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看图形选标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看图形选标记》教学目标•能识别常见几何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梯形等。
•能在多个图形中辨认出指定的图形。
•能理解和运用标记符号:√和×。
教学重点•认识和辨认几何图形。
•识别和运用标记符号:√和×。
教学难点•辨认不规则图形。
教学准备•彩色纸张,制作几何图形模板。
•幼儿小座椅,小板凳。
•标记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步:回顾教师可以先引导孩子们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关于几何图形的知识,让孩子们通过问答形式形成基础概念。
第二步:示范引入教师依次展示三角形、圆形、长方形三个不同的几何图形,并要求小朋友们分别喊出图形的名称。
第三步:图形分类将三种几何图形展示到小朋友面前,让小朋友们通过比较和观察,认识并区分这三种图形。
第四步:模板制作教师发几个不同颜色的纸,让小朋友们根据三种几何图形制作模板,并将模板贴在板子上,展示出自己的作品。
第五步:游戏引入将几何图形混合并展示到小朋友面前,让小朋友们自由辨认。
当教师发现有的孩子或多或少出现了混淆,就可以发现孩子的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
第六步: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将多组不同几何图形展示到小朋友面前,让孩子们自由观察,然后给出一定的标记标识自己觉得正确的物品。
认为是对的用√ 符号表示,认为是错误选择用 × 符号表示。
第七步:交流分享显摆完之后,教师建议大家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看图片的方法和思路,让孩子们能够互相借鉴提供改进建议。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掌握了辨认几何图形的方法,并学会了如何使用标记符号√和× 来表示自己的选择。
教师还鼓励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谈论多讨论,极大程度上扩展孩子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师建议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们多观察周遭事物的形状和基本结构,并带着孩子们玩耍和生活周围的图形联系和区分。
中班数学活动《看图做标记》

中班数学活动《看图做标记》看图做标记是中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活动方式,通过观察图片内容,进行简单的标记或计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数学意识。
下面是一个5500字的中班数学活动《看图做标记》的设计。
活动名称:看图做标记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通过观察图片内容进行标记或计数。
2.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和计数。
3.培养幼儿的数学意识,通过数图形或数物体的数量。
活动准备:1.准备一些与幼儿熟悉的事物有关的图片,例如动物、水果、交通工具等。
2.准备一些标记工具,如彩色笔、贴纸等。
活动过程:1.引入(3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幼儿观察并问:“你们看到了什么?”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并与他们一起讨论图片中的内容。
2.示范(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如动物园的图片,然后示范给幼儿看,说:“老师用红色标记了一只狮子,请问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动物?”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并找出图片中的其他动物进行标记。
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思考,例如:“我们能不能用其他颜色标记其他动物呢?”3.练习(15分钟):教师逐一出示不同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进行标记。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图片,如水果篮子、风车、公交车等,让幼儿通过观察并标记,巩固对形状和数量的理解。
4.延伸(10分钟):教师准备一些带有数量关系的图片,如水果篮子里的苹果、车站上的人等。
教师拿出两张图片,问幼儿:“你们观察一下这两张图片的区别在哪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找出差异,例如:“这个篮子里只有两个苹果,那个篮子里有四个苹果。
”然后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哪个篮子里的苹果更多?为什么?”鼓励幼儿进行思考和表达。
5.总结(2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活动内容,提问:“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鼓励幼儿回答,并与他们一起总结标记和计数的方法。
活动评价与建议:这个活动能够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并能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数量和形状的概念。
通过观察图片并进行标记和计数,幼儿能够锻炼自己的分类能力,并逐渐培养自己的数学意识。
幼儿园看图按特征分类记录

幼儿园看图按特征分类记录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感知同事物中的不同数量关系。
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讲解分合。
活动准备:
教具:苹果标记、数字1—5若干。
活动过程:集体活动。
老师请五位幼儿站成一排(有三位男的,二位女的,有戴帽子、没有戴帽子的,有扎辫子,不扎辫子的等等)。
提问:“老师请了几位小朋友?”“谁能把5位小朋友分成两队,分好后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特征来分的。
"
小组活动:
交待操作规则。
第一组:看熊猫特征图记录。
第二组:看鸟的特征图记录。
第三组:看纽扣的特征图记录。
活动评价。
请一位幼儿说一说看特征标记分苹果的事情。
教后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孩子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感知同事物中的不同数量关系,对这节课掌握的较好。
小班数学记录表孩子形状和数量认知的观察记录

小班数学记录表孩子形状和数量认知的观察记录观察日期:________观察者:________孩子姓名:________观察目的:本次观察的目的是记录孩子们在形状和数量认知方面的发展情况,通过观察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到他们对不同形状和数量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思维方式。
观察项目:1. 形状认知: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2. 数量认知:1-5之间的数字观察内容:时间孩子姓名形状认知数量认知【观察结果填写示例】9:00 Tom 识别正方形会数1-3个9:15 Lucy 能辨别圆形还未掌握数量9:30 Jack 分辨长方形能数1-5个9:45 Emily 识别三角形能数1-3个观察分析:通过观察孩子们在形状和数量认知方面的表现,可以得出以下分析和结论:1. 形状认知方面,大部分孩子已经能够识别并分辨常见的几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然而,仍有个别孩子在识别某些形状上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训练。
2. 数量认知方面,孩子们在数1-3个物品时较为熟练,能够正确地进行数数。
然而,在数4-5个物品时,一部分孩子还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教育引导。
3. 孩子们在形状和数量认知方面的发展水平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的孩子在某个方面可能具备更强的能力,而在另一个方面可能较为欠缺。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和教育。
4. 在后续的数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游戏、故事情境和手工制作等方式,加强孩子们在形状和数量认知方面的训练和巩固,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提高认知水平。
观察总结:本次观察记录了小班孩子们在形状和数量认知方面的表现情况。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孩子们在形状和数量认知上的发展水平各有差异,需要针对不同孩子的需求进行个别辅导和教育。
通过持续的观察和评估,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孩子们的进展和困难,并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和促进他们在数学认知方面的发展。
数学图形的重点标记

数学图形的重点标记一、平面几何图形的重点标记1.1 点:直线的交点、圆心、角的顶点等。
1.2 直线:垂直、平行、斜线、对称轴等。
1.3 圆:圆心、半径、直径、弧、扇形等。
1.4 三角形:顶点、底边、高、中线、角平分线等。
1.5 四边形:对边、对角、邻边、对角线、高、中线、角平分线等。
1.6 梯形:上底、下底、腰、高、中线等。
1.7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等。
1.8 矩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1.9 菱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四条边都相等等。
1.10 正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等。
二、立体几何图形的重点标记2.1 点:球心、圆心、立方体顶点等。
2.2 线:球面上的纬线、经线、立方体的对角线等。
2.3 面:球面、立方体的表面、圆柱面、圆锥面等。
2.4 三棱锥:顶点、底面、高、中线等。
2.5 圆柱:底面、顶面、高、母线等。
2.6 圆锥:底面、顶点、高、母线等。
2.7 球体:球心、半径、纬线、经线等。
三、图形变换的重点标记3.1 平移:方向、距离、轨迹等。
3.2 旋转:中心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轨迹等。
3.3 轴对称:对称轴、对称点、对称图形等。
3.4 中心对称:对称中心、对称点、对称图形等。
四、图形性质的重点标记4.1 角度:内角、外角、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同旁内角等。
4.2 弧长:圆心角、半径、弧长等。
4.3 面积:三角形、矩形、圆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公式。
4.4 距离:两点间的距离、线段的长度等。
4.5 比例:相似图形、全等图形的比例关系等。
4.6 比例尺: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五、数学符号的重点标记5.1 集合符号:集合、交集、并集、补集等。
5.2 函数符号:函数、自变量、因变量、函数图像等。
5.3 关系符号:大于、小于、等于、不等、包含、包含于等。
5.4 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
中班数学:看图形标记记录

数学:看图形标记记录活动目标:1.在操作过程中,用标记记录图形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2.观察、比较、判断图形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特征。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自制课件,操作纸、笔。
活动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出图形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特征。
难点:用标记记录图形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活动过程:一、学习给图形做标记。
1.出示图片。
师:图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把它们不样的地方记下来,应该怎么记呢?(出示事先放好的各种标记,并请一名幼儿上来送标记。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给红三角形送标记,送标记的时候要变送边说:xx图形我送给你xx标记,其他小朋友看看他送的对不对?师:红色三角形,他送的是什么标记?谁来给绿色的圆送个标记呢?1.出示图片。
师:图上有什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把它们不一样的地方记下来,应该怎么记呢?谁来给他们送标记?大家一起说说他是怎么送的?这些标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红三角形,绿圆形。
形状、颜色不一样)3.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形状、颜色、大小的不同特征,并用完整地语句说一说(黄色正方形、蓝色长方形。
形状、颜色不一样。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形做标记师:这个活动刚才我们都学过了,小朋友想想,应该怎么做?2.看标记画图形师:看清标记,再贴上相应的图形。
做完后说说你是怎么做的?2.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幼儿自己动手给各种图形作标记。
二、活动评价。
1.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给图形做标记的?你又是怎么看标记画图形的?延伸活动:幼儿根据师幼介绍的方法更改自己错误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