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件 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件 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共19张PPT)

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
2、作用: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可知道有机物里含有氢 原子种类以及不同种类氢原子的数目之比。
核磁共振 氢 谱信息
A.吸收峰数目=氢原子类型
B.不同吸收峰的面积 不同氢原子
之比(强度之比)
的个数之比
思考:CH3-_O-CH3 、CH3CH2-OH各有几种吸收峰? 不同氢原子数目为多少?
( B)
练1:某有机物的结构确定: ①测定实验式:某含 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经燃烧分析实验测 定其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 13.51%, 则其实验式是( C4H10O ) .
②确定分子式:下 图是该有机物的质 谱图,则其相对分
子质量( 74 )
分子式( C4H10O)。
对称CH3
对称CH2
C—O—C
[练2].下图是分子式为C3H6O2的有机物的红外光谱 谱图,推测其结构。
O
CH3—C—O—CH3
不对称CH3
C=O
C—O—C
2.核磁共振氢谱(HNMR) p22-23
1、原理:在不同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电
磁波的频率不同,在图谱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
各类氢原子的这种差异被称作化学位移;而且,
【例1】 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A,经燃烧分析
实验测定该未知物碳的质量分数为52.16%,氢的 质量分数为13.14%,试求该未知物A的 实验式。
【思路点拨】 (1) 先确定该有机物中各组成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 (2) 再求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实验式:C2H6O
若要确定它的分子式,还需要什么条件?
三、分子结构的鉴定:
1.红外光谱 p22第一段
原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1.4.2元素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共104张PPT).ppt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1.4.2元素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共104张PPT).pptx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第二课时 元素分析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自主学习 规律技巧 典例导析
随堂演练 课时作业
目标定位
知识 与技能
知道现代物理方法在测定有机物的元素 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中的重 要作用。
过程 与方法
通过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 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实验中测得N2的体积为V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 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得到的数据有(填字 母)________。
A.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B.生成水的质量 C.通入氧气的体积 D.该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用燃烧法测定氨基酸的分子组 成的方法。在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H2O,盛浓硫酸 的洗气瓶增加的质量即为H2O的质量;碱石灰增加的质量 即为CO2的质量;通过铜网完全吸收O2后,利用排水法测 得N2的体积。再根据质量守恒求出氧原子质量,这样便可 求出氨基酸样品的实验式,如果再知道氨基酸的相对分子 质量,便可求出其分子式。为了保证实验测定的准确性,
(4)方程式法 利用燃烧反应方程式时,要抓住以下关键:a.气体体 积变化;b.气体压强变化;c.气体密度变化;d.混合物平 均相对分子质量等,同时可结合适当方法,如平均值法、 十字交叉法、讨论法等技巧来速解有机物的分子式。
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基本方法可做如下归纳
2.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 (1)根据价键规律确定 某些有机物根据价键规律只存在一种结构,则直接根 据分子式确定其结构式。例如C2H6,只能是CH3CH3。
(2)卤素质量分数的测定:将样品先与NaOH溶液反应 后,再与AgNO3溶液及浓硝酸混合加热,此时卤素原子转 变为卤素离子,并与AgNO3溶液作用产生卤化银沉淀,根 据沉淀的量,计算出样品中卤素的质量分数。

元素分析ppt课件

元素分析ppt课件

光度与其试样浓度C成正比关系。
整理版课件
17
元素分析方法简介
分析方法
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主要作用: 对未知样品进行微量、痕量元素的定量 分析
优点:定量误差小 缺点:单个元素分析,部分元素不能测试
整理版课件
18
元素分析方法简介
分析方法
5. 等离子质谱分析
概念
质谱分析法是通过将待测物质的原子或分子在高速
原子吸收光谱位于光谱整理的版紫课件外区和可见区
16
元素分析方法简介
分析方法
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分析测试原理
透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比值对数lg(I0r / Ir)称为 原子吸光度(A),简称吸光度。
在一定浓度范围和一定原子蒸汽层厚度时,理
论推导可得吸光度:
A = lg(I0r / Ir)= kC 所以在一定实验条件下,k是个常数,则原子吸
整理版课件
1
元素分析方法简介
分析要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确定样品中有哪些元素(定性分析)? 2. 确定样品中各元素的含量(定量分析)?
元素含量级别:
常量、少量、微量、痕量
1 % ‰ ppm ppb ppt ppq
1
10-3 10-6 10-9 10-12 10-15
整理版课件
2
元素分析方法简介
分析方法
1. 化学分析
元素分析方法简介
分析方法
3.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
主要作用: 对未知样品进行元素的定性、半定量、定 量(常量、少量或微量)分析
优点:定量精度较高 缺点:谱线较复杂,分析需要一定的经验。
整理版课件

1.2.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课件 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2.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课件  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思考与讨论】
5、温度越低,苯甲酸的溶解度越小,为了得到更多的 苯甲酸晶体,是不是结晶时的温度越低越好?
不是。若温度过低,杂质的溶解度也会降低而析出杂质; 另外温度低于0℃,水结冰,给实验带来不便。
仪器: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漏斗 步骤: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注意事项:为减少热过滤过程中损失,一般再加入少量蒸馏水 降温时应慢慢冷却,不能骤冷,否则形成的结晶会吸附 更多的杂质
【思考与讨论】
1、重结晶提纯苯甲酸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操作步骤? 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通过重结晶可以使它与 杂质分离。 主要步骤: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产物 二氯甲烷 三氯甲烷 四氯化碳
沸点 40℃
62℃
77℃
分离提纯它们的方法就是蒸馏法
萃取
液-液萃取:利用待分离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 同,将其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溶质
溶剂1
互不相溶 互不反应
溶剂2
固-液萃取:是用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待分离组分的过程。
用CCl4从碘水中提取I2
边加热边搅拌, 至固体溶解
(缓慢冷却结晶, 晶形好)Fra bibliotek洗涤、干燥
溶剂要求:
杂质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者很大,易于除去。
杂质在热过滤时被滤去
杂质留在母液中,不析出
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能够 冷却结晶。
重结晶所得的晶体纯度不能达到要求,可以再次进行重结晶以 提高产物的纯度
重结晶
使用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温度计
蒸馏烧瓶
石棉网 酒精灯 铁架台(带铁圈、铁夹)

2020版化学人教版选修5学案:第一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分子结构的鉴定

2020版化学人教版选修5学案:第一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分子结构的鉴定

第2课时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分子结构的鉴定[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现代仪器测定、探析有机物的分子组成、结构,揭示有机物结构的异同;能认识仪器分析对确定物质微观结构的作用。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从官能团的鉴别,构建不同有机物的结构模型,结合官能团的性质,推理出各类有机物的特性。

一、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1.元素分析(1)定性分析用化学方法鉴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

如完全燃烧后,一般情况下:C→CO2;H→H2O;N→N2;S→SO2。

(2)定量分析——确定有机物的实验式(最简式)①测定原理将一定量的有机物燃烧并测定各产物的质量,从而推断出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计算出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元素原子的最简整数比,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

②测定步骤(李比希法)③实验式(最简式)与分子式的关系:分子式=(最简式)n。

2.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1)原理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

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各自具有不同的相对质量,它们在磁场的作用下到达检测器的时间将因质量不同而先后有别,其结果被记录为质谱图。

(2)质荷比:指分子离子、碎片离子的相对质量与其电荷的比值。

质谱图中,质荷比的最大值就表示了样品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如,由上图可知,样品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例1 某化合物6.2 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 g CO 2和5.4 g H 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B .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C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2H 6D .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答案 D解析 n (CO 2) =0.2 mol ,n (C)=n (CO 2)=0.2 mol ,m (C)=0.2 mol ×12 g·mol -1=2.4 g ;n (H 2O)=0.3 mol ,n (H)=2n (H 2O)=0.6 mol ,m (H)=0.6 g ;n (C)∶n (H)=0.2 mol ∶0.6 mol =1∶3;m (C)+m (H)=2.4 g +0.6 g =3.0 g <6.2 g ,所以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6.2 g -3.0 g =3.2 g ,其物质的量n (O)==0.2 mol 。

第四节(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分子结构的鉴定)-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提升讲义

第四节(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分子结构的鉴定)-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提升讲义

第2课时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分子结构的鉴定【学习目标】1.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能根据其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3.了解确定有机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些物理方法;一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1.鉴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定性分析)(1)将某有机物在O2中充分燃烧后,各元素对应的燃烧产物:C→;H→;N→;S→。

(2)若将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H2O(使无水CuSO4变蓝)和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可能含有的元素是。

(3)判断是否含氧元素,可先求出产物CO2和H2O中两元素的质量和,再与有机物的质量比较,若两者相等,则说明原有机物中氧元素,否则有机物中氧元素。

2.测定有机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定量分析)(1)有机物中元素定量分析原理(李比希法)①先用作氧化剂将仅含C、H、O元素的有机物氧化,然后分别用无水CaCl2和KOH 浓溶液吸收生成的水和;②根据吸收前后吸收剂的质量变化即可算出反应生成的和的质量,从而确定有机物中和碳原子的质量,剩余则为的质量;③最后计算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从而确定有机物的最简式,即化合物分子中所含元素的原子数目的式子。

(2)实验式(最简式)与分子式的关系:分子式=(最简式)n3.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1)原理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

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各自具有不同的,它们在磁场的作用下到达检测器的时间将因质量不同而先后有别,其结果被记录为质谱图。

(2)质荷比:指分子离子、碎片离子的相对质量与其电荷的比值。

质谱图中,质荷比的就表示了样品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如,由上图可知,样品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课堂练011.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列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

(1)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到右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

高中化学课件《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分子结构的鉴定》

高中化学课件《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分子结构的鉴定》
之比。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1.有机物的实验式和分子式有何异同?能否由有机物的实验式直接确定 分子式?
提示:实验式是表示化合物分子中所含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最简整数比 的式子;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一个分子中的原子种类和个数。某 些特殊组成的实验式,可根据其组成特点直接确定其分子式,如实验式为 CH3,其分子式为 C2H6,氢原子已达到饱和;实验式为 CH3O,其分子式 为 C2H6O2(乙二醇)。
举例 变成 □03 CO2 ,氢 根据 CO2 的质量确定有机物中 C 的质量, 元素变成 □04 H2O 根据 H2O 的质量确定有机物中 H 的质量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
质荷比:指分子离子或碎片离子的□05 相对质量与其电荷的比值。 质谱图中, □06 质荷比的最大值 就表示了样品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 B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答案
解析 由 C、H 的质量分数可推出 O 的质量分数,由各元素的质量分 数可确定 X 的实验式,由相对分子质量和实验式可确定 X 的分子式。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解析
2.将 3.24 g 某有机物装入元素分析装置,然后通入足量氧气使之完全燃 烧,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 CaCl2 管(A)和碱石灰管(B),测得 A 管增重 2.16 g, B 管增重 9.24 g。已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200,求其实验式并推测 其分子式。
1.元素分析
分类
定性分析

元素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和分子结构的鉴定 课件

元素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和分子结构的鉴定 课件

二、分子结构的鉴定 1.红外光谱: (1)原理: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 谱图中处于不同的位置。 (2) 作 用 : 初 步 判 断 某 有 机 物 中 含 有 何 种 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如下图是一种分子式为 C4H8O2 的有机物的红外光 谱图,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根据有机物的分子通式和化学反应的有关数据求分子通 式中的 n,得出有机物的分子式。
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基本方法可归纳为下表:

1.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且其氢原子数之比为 3 2 的化合物是( )
2.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 ) A.2,2,3,3-四甲基丁烷 B.2,3,4-三甲基戊烷 C.3,4-二甲基己烷 D.2,5-二甲基己烷
三、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基本方法 1.根据有机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有机物的实验式, 再根据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 2.根据有机物的摩尔质量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 1 mol 该有机物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从而确定出该有机物的分子 式。 3.根据有机物的燃烧通式及消耗 O2 的量(或生成产物的 量),通过计算确定出有机物的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和分子结构的鉴定
一、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元素分析: (1)定性分析:用化学方法鉴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如 燃烧后,C 生成________、H 生成________。 (2)定量分析:将一定量的有机物燃烧转化为简单无机物, 并定量测定各产物的质量,从而推算出各组成元素原子的 ________,然后推算出该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元素原子________, 即确定其实验式。
2.核磁共振氢谱: (1)作用: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
用无水 H2O CaCl2吸收
得前后 质量差
CO2
用KOH浓 溶液吸收
得前后 质量差
得出实验式
计算O含量
计算C、H含量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例1] 5.8 g 某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 13.2 g, H2O 5.4g 该有机物含有哪些元素?
含氢0.6g(0.6mol) 含碳3.6g(0.3mol) 能否确定含有氧?如何确定? 含氧1.6g(0.1mol)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例2]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A,经燃 烧分析实验测定该未知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52.16%,氢的质量分数为13.14%。(P20)
(1)试求该未知物A的实验式(分子中各原子
的最简单的整数比)。C2H6O
(2)若要确定它的分子式,还需要什么条件? 1、归纳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步骤是什么?
对称CH3 对称CH2
C—O—C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2.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 为3∶2的化合物是( )

• 答案: D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例2 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 验:
(一)分子式的确定: (1)将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 测得:生成5.4 g H2O和8.8 g CO2,消耗氧气6.72 L(标准状况下),则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是________。 (2)用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 量,得到如图①所示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 为________,该物质的分子式是________。 (3)根据价键理论,预测A的可能结构并写出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解析】 (1)据题意有:n(H2O)=0.3 mol,则有n(H)=0.6 mol;n(CO2)=0.2 mol,则有n(C)=0.2 mol。据氧原子守恒有n(O) =n(H2O)+2n(CO2)-2n(O2)=0.3 mol+2×0.2 mol-2×=0.1 mol, 则N(C)∶N(H)∶N(O)=n(C)∶n(H)∶n(O)=2∶6∶1。(2)据(1)可知 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C2H6O,假设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6O)m, 由质谱图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46m=46,即m=1,故其分子 式为C2H6O。(3)由A的分子式为C2H6O可知A为饱和化合物,可推 测其结构为CH3CH2OH或CH3OCH3。(4)分析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可知:A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CH3OCH3只有一种类型的氢原 子,故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结构式 (确定有机物的官能团)
利用官能团的特 征性质,通过化 学实验确定。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四、分子结构的鉴定
1.红外光谱法
(1)作用:初步判断某有机物中含有何种化学键
或官能团。
(2)原理:不同的官能团或化学键 在红外光谱图中处于不同的位置。
吸收频率不同,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2.核磁共振氢谱
[方法一]有机物的分子式 ← 有机物的实验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
原变作理成用:带下用正,高电由能 荷 于电 的 它子 分 们流 子 的轰 离 相击 子 对样和质品碎量数片,不据离使同质表子分而荷示,子使比未在失其最磁去到知大场电达物的的子检A 测器的时间也先后不同,其结的果相被对记分录子为质质谱量图。。
(1)作用: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 类型 和数目 。
(2)原理:处于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在谱图上出
现的位置不同,而且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 成正比。
(3)分析:吸收峰数目= =氢原子数目比 。
氢原子种类
,吸收峰面积比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练习1]有一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确定分子结构,请 写出该分子的结构简式 CH3CH2OCH2CH3
相对丰度 乙醇的质谱图 CH2=OH+
100%
31 乙醇
相对丰度(RA)——以图中最强的离子峰(基峰)高为100%, 其它峰的峰高则用相对于基峰的百分数表示。
60%
CH3CH2+
29 27
CH3CH=OH+ 45
15
20%
CH3CH2OH+ 46
0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20
30
50 m/e
[例2].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之一是发 明了对有机物分子进行结构分析的质谱法。其方法 是让极少量的(10-9g)化合物通过质谱仪的离子化 室使样品分子大量离子化,少量分子碎裂成更小的 离子。如C2H6离子化后可得到C2H6+、C2H5+、C2H4 +……,然后测定其质荷比。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 如右图所示(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号 强度与该离子的多少有关),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二)结构式的确定: (4)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 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 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例如:甲基氯甲醚(Cl—CH2—O—CH3)有两 种氢原子如图②。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 振氢谱示意图如图③,则A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
A 甲醇 B 甲烷 C 丙烷 D 乙烯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二)分子结构的测定
分子式
推测可能的 官能团
写出可能的 同分异构体
当化合物结构比较复杂 时,若用化学方法,时 间长、浪费试剂,因此 科学上常常需要采取一 些物理方法。与鉴定有 机物结构有关的物理方 法有质谱、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谱等。
能否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实验式和分子式有何区别?
C3H6O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思考
某有机物的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如何 判断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思考·提示】 首先求出产物CO2中 碳元素的质量及H2O中氢元素的质量,然 后将C、H的质量之和与原来有机物的质 量进行比较,若两者相等,则原有机物只 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否则原有机物的 组成里含有氧元素。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
一般步骤和方法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有机物 分离 (不纯) 提纯
有机物 (纯净)
元素定 量分晶
萃取
化学性质 波谱分析
确定分子式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二、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元素分析: 定性分析——有机物的组成元素分析; 定量分析——分子内各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
原理:将一定量的有机物燃烧,分解为简单的无机
物,并作定量测定,通过无机物的质量推算出组成 该有机物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然后计算出该有机 物分子所含元素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即确定其实 验式(又称为最简式)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李比希氧化产物吸收法”的原理:
取定量含C、 加氧化铜
H(O)的有
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