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毛豆脱荚损伤研究
5TD60型青大豆脱荚机性能试验研究

工作原理 :T 6 型青大豆脱荚机工作时 , 5D 0 将未
脱荚的豆秆一端置于输送链和夹持压板构成的夹持 输 送机 构 中 , 随输送 链 的运 动逐 渐进 入 上 、 下两 脱 荚 辊之间, 在交错的脱荚翼旋转的拍捋作用下 , 豆荚纷
秦 广明 , 宋志 禹 ,肖宏儒
( 农业 部 南京农 业 机械化 研 究所 )
摘
要: 对连续式青大豆脱 荚机的性能进行 了田间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该机 能够完成青大豆脱
荚作 业, 各项指标均达到 了设计标准 , 实测的各项指标为生产率 32 gh 脱净率>9%, 1 / , k 1 8 破碎率≤ 3 清洁度I9% %, > 0 。设备 工作性能稳定, 用方便 , 使 对推动我 国青大豆的机械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总 第 15期 6
农 业 装 备 技 术
表 1 主要性 能指标和技术参数
212 实验条 件 . .
参 数
配 套 动 力 , W k
数 值
21年 6 0 1 月在武汉市蔡甸区进行青大豆脱荚机 性能试验。 试验共进行 4 分别取青大豆质量为 l 、 次, 0
2 、04 。青 大 豆品种选择 “ 宝石 ”其 全生育 期 03 、0 绿 , 15 , 高 10 1, 2 株 d 0 T 分枝 5 7个 , CI ~ 花多荚 密 , 荚 高度 结 1~ 5 m, 0 1 单株结荚 10 20个 , 20 30 左右 。 c 5~ 0 重 5 ~ 0 g
如表 1 所示。
上、大豆枝叶与豆荚的分离 ,是一种非常专业的
专用机械 。在提高劳动生产力 、 节省劳动力 、 降低成 本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经过脱荚后的青大豆可常 年供应市场 , 亦可 以出口创汇 , 为人们提供安全 、 方 便 的食物源 , 丰富人们 的菜篮子。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者:王旭姚广慧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年第10期近年来,大豆落花落荚现象的大面积频繁发生,轻者减产,重者造成绝收,严重影响了我国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大豆落花落荚及荚而不实是影响大豆产量难以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其发生落花落荚的原因,根据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期望对今后的大豆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大豆花荚脱落发生的主要原因1、品种选用不当。
一般来说,偏晚熟品种和综合抗性较差的品种,容易出现落花落荚和秕粒、空粒现象。
原因是偏晚熟品种其花期较长而不集中,灌浆期正好处在每年降雨的高峰期,由于灌浆时光照差,温度低,使灌浆速度变慢,灌浆成熟期延长,因而会出现空荚、秕粒。
一般有限结荚习性或生育不繁茂的品种脱落率较高。
2、养分供应失调。
大豆落花落荚阶段是需要养分最高的时期,如果养分供应不足,就会造成花荚脱落。
如果施用氮肥过量,不仅抑制固氮作用,而且往往造成大豆营养过度,植株徒长,郁闭和倒伏,致使花荚脱落。
3、密度不合理。
如果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拥挤,植株间水分和养分竞争激烈,个体发育受阻,节间加长徒长,生长细弱,过早封垄,枝叶荫蔽;湿度大,光照低,植株下部光照条件更加恶化,致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少,逐渐黄化,营养物质积累减少,造成花荚脱落。
4、土壤水分供应不适宜。
大豆从开花到结荚是大豆一生中吸水最多最快的时期,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土壤和空气湿度特高或骤然降低,白天强烈的日照使蒸腾骤增等不良的气候条件也会造成花荚脱落。
5、田间管理和不良环境的影响。
机械和人工的田间作业对植株造成的损伤引起花荚脱落。
大豆开花结荚正值7、8月份的高温季节,而大豆的开花期的适宜温度为20℃~25℃,超过35℃雄蕊就会死亡,花荚因无法受精而脱落。
6、病虫危害。
在重迎茬的地块,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引起花荚脱落。
花荚期遭受紫斑病和豆荚螟的危害,也会引起落花落荚。
二、预防大豆花荚脱落的措施与方法1、加强育种研究,努力选育高光效品种选用抗倒伏高产优良品种,中等肥力的地块应选用耐肥、抗倒伏的中晚熟品种,选育光合效率高即光能利用率高的大豆品种。
棚栽毛豆秕荚率高的原因及对策

且 降低 了产值和效益 。现将大棚毛豆 秕荚率高 的原因 及对 策介绍如下 :
原 因
品种选择不 当 :由于设施棚 内小气候环 境变化较
毛豆 花 荚发 育所 需养 分主 要 依靠 所在 部位 的 叶 片提 供 ,所以有的花荚 会因叶 片早衰 而得不到及 时的养分
大 ,春栽早期低 温 、高湿 、光照弱 ,中后期 晴天 中午
烂 种 。苗期过分 干旱可适量浇 水 ,促发根 ,开花结荚
磷 、硼 、锌等营 养元素缺 乏 ,缺素 严重时会 引发植株
生长缓慢 ,植株 矮小 ,叶片畸形 、失绿 、卷 曲或枯死 等生理性病 害 ,有时虽然 能够开花 结实 ,但往 往鼓不 起粒 ,而大大增 加秕荚比率 。 病虫为 害 :棚栽毛豆 由于处于 密闭弱光 、温暖多 湿状态 下 ,较 易发生 霜霉 病 、白粉病 、锈病 等病 害 , 这些病害多发生 在毛豆生 长的 中后 期 ,易 引起 功能 叶 片枯 黄早 衰 ,甚 至脱 落 枯死 ,造 成 籽粒 营 养供 应 不 足 ,产生秕荚 ;由于棚 内温暖又无 风雨影响 ,也易发 生豆蚜 、白粉 虱 、斑潜蝇 等虫害 ,豆蚜和 白粉 虱不仅 可直 接为害毛豆茎 叶 、吸食 汁液 ,还可 传播病 毒 ,导 致 植株叶片畸变 、生长衰 弱 ,豆荚 因缺少营养 供应而 造成 秕荚增多 。
前 期主要是及 时盖棚保暖 防冻 ,后期应加 强通风防高
温 、徒长 。一般 出苗 后棚 温 控制 在 白天 1 5~2 5 ℃、 夜间不低 1 2 ℃ ;开花结荚期 白天 2 0~2 8 ℃ 、夜 间不 低于 1 5 ℃ 。对于 可能遇 到高温 天气 的情况 ,要 在棚 温2 5 ℃左 右 时及 早 通风 降 温 。当夜 温 达 1 5 ℃ 以 上 时 ,大棚 可昼 夜 通风 ,若 此 时植 株 已进 入开 花结 荚 期 ,应揭掉棚膜 ,充分满足通风透光 的需要 。 科 学供水 :毛豆是需水 较多的作物 ,对水分的要 求 因生长时期不 同而不同 。出苗 前不宜浇 水 ,否则易
青毛豆剥壳机质量影响因素

青毛豆剥壳机质量影响因素
骆娅君;陈新华;缪明;何瑞银;刘敏
【期刊名称】《农机质量与监督》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青毛豆剥壳机的研究开发》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提出的。
目前该机在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已成功研制出首轮样机.经试验其漏剥率、破碎率及清洁度均好于同类鲜豆类剥壳加工设备。
【总页数】2页(P20,16)
【作者】骆娅君;陈新华;缪明;何瑞银;刘敏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相关文献】
1.全自动青毛豆剥壳机的研制 [J], 何春薇;钱仔健;顾雄磊;吴福忠
2.小型全自动青毛豆剥壳机设计 [J], 柳国光;楼婷婷;姚爱萍;王涛;陆丹丹
3.青毛豆自动剥壳机试验与优化设计 [J], 楼婷婷;陆丹丹;姚爱萍;柳国光;王涛
4.青毛豆自动剥壳机轧辊剥壳机构技术特点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J], 陆丹丹; 楼婷婷; 翁晓星; 傅剑
5.青毛豆自动剥壳机轧辊剥壳机构技术特点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J], 陆丹丹; 楼婷婷; 翁晓星; 傅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毛豆脱荚机的豆荚损失和豆荚损伤比较研究

青毛豆脱荚机的豆荚损失和豆荚损伤比较研究青毛豆脱荚机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机械设备,用于将青豆中的豆荚去除,以便后续的加工和销售。
然而在使用青毛豆脱荚机的过程中,豆荚损失和豆荚损伤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对青毛豆脱荚机的豆荚损失和豆荚损伤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青毛豆脱荚机的工作原理青毛豆脱荚机是一种专门用于去除青豆中豆荚的机械设备,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输送带和筛选系统,将青豆中的豆荚进行分离,然后通过风力或振动力将豆荚从青豆中完全分离出来,最终得到纯净的青豆产品。
青毛豆脱荚机的工作效率和去除豆荚的效果与机器的设计、运行状态和操作方式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1.青毛豆脱荚机的设计参数对豆荚损失的影响青毛豆脱荚机的设计参数包括机器的结构、筛选系统、输送带速度等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青豆被脱荚的效果。
一般来说,设计得合理的青毛豆脱荚机,其豆荚损失会比较低,因为机器能够更好地适应青豆的特性,避免豆荚在分离过程中被损坏、丢失。
青毛豆脱荚机的运行状态对豆荚的损失也有很大的影响。
机器长时间运行可能导致部件磨损,进而影响豆荚的脱离效果,导致豆荚损失增加。
合理地进行机器的维护保养,对于减少豆荚损失是非常重要的。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方式对青毛豆脱荚机的豆荚损失也有很大的影响。
熟练的操作者能够更好地控制机器的运行状态,防止过度振动或者加速度冲击造成豆荚的损失。
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对于减少豆荚损失是非常有利的。
青毛豆脱荚机的筛选系统能够将豆荚和青豆有效地分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会造成豆荚的损伤。
如果筛选系统设计不合理,会导致豆荚在分离的过程中受到挤压、碰撞等,增加豆荚的损伤比例。
在青毛豆脱荚机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力的作用,豆荚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可以通过优化振动力的大小和频率,来减少豆荚的损伤比例。
青毛豆脱荚机的风力也会对豆荚的损伤比例产生影响。
收获方式对菜用大豆机械损伤的影响研究

害。 4 )两 种收 获方 式对 菜用 大 豆造成 的机 械损 伤 都 比较严 重 。但 相 对来 说 , 割 晒机 + 脱 粒机 收 获 比联 合 收 获造 成 的机械损 伤严 重 。割晒机+ 脱 粒机 收获 方式 程 序繁 杂 , 损 失浪 费严 重 , 收获劳动 强度 大 , 劳 动环 境 差, 需 要人力 多; 而联 合 收割机更 加方 便 、 快捷。
第 2期 总第 2 2 4期
2 0 1 3年 2月
农 业 科 技 与 装 备
c u l t ur a l S c i e n c e & Te c h no l o ̄ ' v a n d Eq u i p me n t
NO . 2 T o t l a NO . 2 2 4
影 响发 芽质量 和有 效苗 数 , 进 而造 成减 产损 失 。通过
沈鲜 特早 和 日丰 1号 。 均选 自辽 宁省开 原市 。菜 用 大 豆脱 粒采用 2种 方式 :一 是分段 收获后 机 械脱粒 ; 二 是用 联合 收割机 脱粒 。菜用 大豆脱 粒后存 放 3 0 d , 测
定其 含水率 、 籽 粒外部 特征 及性状 , 结果 见 表 1 。 主要 试 验设 备 有 体视 显 微镜 、 数码 相 机 、 谷 物 品 质分 析仪 、 电子天平 、 游标 卡尺 。
作者简 介 : 刘 畅( 1 9 8 6 一) , 女, 硕 士, 从 事 农 产 品 收 获 与 加 工
机械的研究。
2 8
农业科 技 与装备
2 0 1 3年 2月
纳 为子 叶碎裂 、 子 叶裂纹 、 胚轴 与胚 芽损 伤 。 2 )种 子 的外部 机械 损伤 程 度和 内部 机械 损伤 程 度是 一致 的。在相 同力 的作用 下 , 外部 易损 伤种 子 的 内部必 然也损 伤严 重 , 这 与种 子 的品种特 性有 关 。 3 )由于菜 用 大 豆种 子 的 内部损 伤 有 种 皮 包裹 , 因此 不容 易 引起 农 民重视 ,存 在 十分 严 重 的潜 在危
如何根治毛豆荚枯病

成功案例三:农民自发组织的防治经验分享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农民自发组织的防治经验分享,可以促进农民之间的 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毛豆荚枯病的危害。
在一些地区,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分享他们的防治经 验和技术,共同应对毛豆荚枯病的危害。他们互相学 习、互相帮助,提高了防治效果,也增进了农民之间 的友谊。
03
毛豆荚枯病的预防措施
种植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不同品种的毛豆对荚枯病的抗病性有差异,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有效减少荚枯病 的发生。
轮换种植
避免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同一品种的毛豆,可以轮换种植不同品种的毛豆,以降低荚枯病的发生风险 。
合理轮作
避免重茬
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毛豆会使土壤 中的病菌积累,增加荚枯病的发生概率 。因此,需要避免重茬种植,最好能与 不同科属的作物进行轮作。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经验教训
选种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是关键,应优先选用已 经经过抗病性鉴定的品种。
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清除 病株,减少传染源。
种植环境
改善种植环境,采取轮作制度,避免重茬, 减少土壤中残留的病原菌。
肥料施用
合理施用肥料,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料,提 高植株抗病能力。
适时播种
在毛豆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残体 ,并集中销毁,以减少病菌的传播源。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适 宜的播种时间,尽量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 境下种植毛豆。
04
毛豆荚枯病的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
科学使用药剂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 药,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 ,按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过
青毛豆机械剥壳现状与发展趋势

青毛豆机械剥壳现状与发展趋势作者:楼婷婷柳国光姚爱萍等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9期摘要:青毛豆剥壳是毛豆产业深加工过程中重要工序,复杂且耗费工时。
随着毛豆产量的增长,毛豆相关产业在国内外迅速发展和推广,毛豆加工行业对毛豆剥壳效率和剥壳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
已有的青毛豆剥壳方法不仅剥壳效率较低、破损率高、能耗高,而且需要人工辅助喂料,严重影响了剥壳自动化程度。
为精简机械结构、缩短工艺路线、提高剥壳质量和效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进行了青毛豆自动剥壳机技术研究,成功研制了青毛豆自动剥壳机。
阐述了青毛豆机械剥壳的常见技术,根据青毛豆机械剥壳设备的研究现状,剖析了剥壳的机械结构和技术方法,并提出了机械剥壳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青毛豆;机械;剥壳技术0引言青毛豆是一种新鲜可食用的植物性大豆,被剥出的籽粒通常称为毛豆仁,不仅美味可口,还营养丰富,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随着健康食品的大热和对大豆保健功能的不断了解,大豆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和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机械化水平相比,青毛豆生产机械化水平尚处于发展阶段,在青毛豆深加工生产过程中,最复杂和费时的工序就是剥壳。
用传统的手工剥壳方法虽然可以剥出优质的豆仁,但耗时耗力、效率低、不卫生、成本高,给生产者带来了各种不便。
因此,传统的毛豆剥壳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难以进行大规模和批量化的生产。
若采用机械剥壳,实现剥壳的自动化,那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研究了青毛豆剥壳机械的现状,剖析了剥壳的机械结构和技术方法,并提出了机械剥壳的发展趋势,对加快青毛豆剥壳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青毛豆机械剥壳技术青毛豆的豆荚大致形状呈长圆形,中间豆仁处肥大,两端扁窄,长40~75mm,宽8~15mm,厚5~7mm,表面长有褐黄色长毛;每个豆荚有籽粒2~5颗,形状为椭圆形、近球形,卵圆形至长圆形,长约10mm,宽约5~8mm;籽粒在豆荚壳内成一字排开,中间有一定的距离,若受到外力挤压会移动;荚壳较为柔韧,上下两片荚壳粘结地较紧,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不能剥出毛豆仁;毛豆豆荚整体的含水率较高,剥壳时豆仁容易受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毛豆脱荚损伤研究作者:刘刚于威刘欣高占文
来源:《农业科技与装备》2019年第05期
摘要:青毛豆脱荚机械化水平较低制约了我国青毛豆产业的发展,亟需研制青毛豆脱荚装置。
在机械采摘过程中摘荚装置对青毛豆的损伤率是一个重要指标。
介绍青毛豆脱荚损伤的形式,分析影响脱荚损伤率的主要因素,以期为青毛豆脱荚装置的研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毛豆;脱荚;损伤;形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S225.9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4-1161(2019)05-0060-02
青毛豆又称菜用大豆、鲜食大豆,是指豆荚饱满、荚及籽粒呈翠绿色、籽粒尚未达到完全成熟(即生理上处于鼓粒盛期到初熟期)、籽粒填充达到荚长80%~90%时采收的大豆类型。
青毛豆富含植物蛋白、矿物质、维生素及膳食纤维,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不仅在国内备受青睐,还远销日本和欧美。
目前我国青毛豆机械化采摘收获技术尚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
在机械采摘过程中,摘荚装置对青毛豆的损伤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机械摘荚损耗过多会影响青毛豆摘荚机的推广,而出口标准中对青毛豆豆荚的长度、宽度和损伤也作了相关的规定。
1 青毛豆脱荚损伤形式
1.1 表皮擦伤
青毛豆的表皮擦伤(如图1所示)是由于青毛豆豆荚外部受到外力而产生的损伤,主要是由摩擦造成的。
表皮擦伤不影响青毛豆的食用功能,但对外观成色影响比较严重,在储存销售活动中需要剔除。
表皮擦伤在青毛豆脱荚损伤中所占比例最高、影响最大。
1.2 表皮损伤
青毛豆的表皮损伤(如图2所示)也是由于青毛豆豆荚外部受到外力而产生的损伤,主要是由挤压造成的。
表皮损伤对食用会产生影响,受损的部位不能食用,在储存销售环节中必须剔除。
表皮损伤在青毛豆脱荚损伤中所占比例较低。
1.3 折裂损伤
青毛豆的折裂损伤(如图3所示)是由于青毛豆豆荚在长度方向受到外力而产生的损伤,是由脱荚时偶然因素造成的。
折裂损伤降低了青毛豆品质,影响储存销售。
折裂损伤在青毛豆脱荚损伤中所占比例最低。
1.4 缝线开裂
青毛豆的缝线开裂(如图4所示)是由于青毛豆豆荚在缝线方向受到外力而产生的损伤,是由挤压或受力位置不理想造成的。
缝线开裂不影响食用,直接销售影响不大;但对清洗有要求,如果浸泡时间过长,会因缝线开裂导致毛豆从豆荚中脱出,影响储存销售。
缝线开裂损伤所占比例较低,尤其在人工脱荚中少见。
1.5 缝线脱落
青毛豆的缝线脱落(如图5所示)是由于青毛豆豆荚的缝线受到外力脱落而产生的损伤,是由受力角度不理想造成的。
缝线脱落不影响食用,对品相有一定影响;同样影响清洗,浸泡时间过长会加大缝线脱落,导致缝线开裂,导致毛豆从豆荚中脱出,影响储存销售。
缝线脱落在脱荚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所占比例仅次于表皮擦伤。
2 青毛豆脱荚损伤影响因素
2.1 脱荚方式的影响
脱荚方式与损伤密切相关,采用不同的脱荚方式对豆荚的损伤形式有所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机械结构对脱荚的损伤形式也有差别。
由于人工脱荚手动操作,可控性强,其损伤远低于机械脱荚。
囿于青毛豆豆荚的物理性征,无论采用人工脱荚还是机械脱荚,青毛豆的表皮擦伤和缝线脱落占总损伤的比例都是最高的。
2.2 采收期的影响
青毛豆的采收期视品种不同有所不同,多为半个月左右。
不同采收期豆荚物理性征不同,所表现的损伤形式差异较大。
采收前期豆荚表皮较嫩,成熟度稍差,但韧性较强,表皮擦伤及表皮损伤较高,而缝线开裂及缝线脱落损伤较低;采收中期表皮擦伤及表皮损伤比例较
低,缝线开裂及缝线脱落比例同样较低,是最佳的采收期;采收后期豆荚成熟度过高,表皮擦
伤及表皮损伤比例增假,縫线开裂比例增加。
2.3 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傍晚和早晨气温较低,此时采收青毛豆品质最佳,且损伤比例相对较低。
机
械采摘时,梳刷式结构的表皮擦伤及表皮损伤比例较高,而双辊式结构的表面擦伤及表皮损伤比例较低。
3 结语
青毛豆豆荚损伤率是青毛豆脱荚机械的关键参数之一,也是影响青毛豆脱荚机械推广的
重要问题。
今后需在减少豆荚损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实现青毛豆豆荚机械化收获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秋英,杨文月,李艳华,等.中国菜用大豆研究现状、生产中的问题及展望[J].大豆科学,2007(6):950-954.
[2] 朱建锡,郑涛,陈长卿,等.毛豆机械化收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J].时代农机,2018,45(7):75-77.
[3] 吴伟谊,郑微波,吕建华,等.青毛豆收获机试验及应用[J].现代农机,2018(2):51-52.
Research on Pod Removal Damage of Green Soybean
LIU Gang1, YU Wei2, LIU Xin1, GAO Zhanwen1
(1. Liaon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Shenyang 110161, China; 2. Lingyuan City Lingbei Street Office Agricultural Service Station,Chaoyang Liaoning 110161, China)
Abstract: The low mechanization level of green soybean pod removal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soybean industry in China,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develop the pod removal device of green soybean. The damage rate of green soybean is an important index in the process of mechanical pick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orm of pod damage of green soybean and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rate of pod damag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d removal device of green soybean.
Key words: green soybean; pod removal; damage; form; influencing fa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