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新人教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容究【节目目录】(一)诸侯:帝国的梦魇(二)流亡的故事…………(五)问鼎中原(六)秦的霸业(七)吴国崛起(八)卧薪尝胆【问题探究】 (1)目录(一)《诸侯:帝国的梦魇》中,介绍了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
结合教材内容,请你说一说争霸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目录(二)《流亡的故事》介绍了春秋时期齐桓公回国登基的过程,他是如何称霸的?(3)目录(五)(六)分别介绍了哪国称霸的史实,当时的君主是谁?(4)目录(七)(八)中,分别介绍了吴、越称霸的史实。
这两个诸侯国位于哪一大河流域?两国在何时北上争霸?(5)春秋争霸为什么使用“尊王攘夷”的口号?(6)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用这句话来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否恰当?为什么?答案:(1)原因: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2)齐桓公当政后,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发展生产,改革内政,训练军队,使齐国实力大为提高,最终正式确立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3)楚国:楚庄王。
秦国:秦穆公。
(4)长江流域。
春秋末期。
(5)周王室虽然衰微,但仍具有天下共主名分,打着“尊王”旗号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当时少数民族势力发展,威胁中原诸国,打着“攘夷”旗号充当保护者角色,能赢得中原诸国的认同。
(6)不恰当,孟子的说法太绝对了。
从消极方面看,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起了破坏作用,延缓了历史的发展进程;从积极方面看,因为争霸的需要,各诸侯国进行改革,发展生产,推动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同时战争又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国家趋于统一。
结束语:春秋时期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剧烈动荡时期和社会变革的转型时期的开始阶段。
这一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争霸战争连绵不断,国家剧烈动荡。
板书设计动荡的春秋时期当堂达标1.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的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本节课主要内容涵盖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主要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情况以及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具体内容包括: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春秋时期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春秋时期的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拓展阅读材料:
1.《春秋左传》:《春秋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书,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让学生阅读其中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以更深入地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事件。
2.《史记·春秋列传》: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包含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记载。可以让学生阅读其中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以拓宽视野,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变迁。
重点题型整理
题型一: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时间线
题目:请简要概述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时间线。
答案: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时间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主要包括周王室的衰微和诸侯国的崛起。周王室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控制,诸侯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霸战争。
题型二:春秋时Hale Waihona Puke 的重要事件2.教学活动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新人教版(1)(new)

动荡的春秋时期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6 动荡的春秋时期导学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6年秋季版)广西北海市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6 动荡的春秋时期导学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广西北海市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6 动荡的春秋时期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广西北海市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6 动荡的春秋时期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学习目标】1.知道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说出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列举出春秋五霸。
2.概述春秋大国争霸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树立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3.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预习导学】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逐目阅读课文,分别回答下列问题)(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7页“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
东周的建立者是。
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
2.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________、________和商业都不断发展。
尤其是________(时期),________和________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是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王室衰微(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8页“王室衰微”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3。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_____ ___制逐步遭到瓦解.周平王东迁后,________的统治势力大减,诸侯国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大的诸侯竞相________,实际上取代了________的地位。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新人教版

①春秋时期的社会特点:分封制的衰落、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等。
②春秋五霸的成就: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
③春秋五霸的争霸过程:齐桓公首霸、晋文公称霸、楚庄王问鼎中原、吴越争霸等。
④春秋时期的历史影响:为战国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融合等。
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例如,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春秋时期的社会特点、春秋五霸的成就等以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词语呈现,使学生在观看板书的同时,能够直观地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此外,还可以采用色彩鲜艳的字体和背景,增加板书的视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板书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春秋时期的历史知识。
然而,我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讲解春秋五霸的争霸过程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复杂的历史事件的理解存在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通过更加生动的例题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历史事件。此外,我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另外,我还注意到在课堂小结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够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以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主要讲述了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和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特点,掌握春秋五霸的相关知识,认识这一时期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新人教版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动荡的春秋时期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动荡的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人物。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我们可以将知识点概括如下:
3. 在处理课堂纪律问题时,要更加灵活和适度,既要维护课堂秩序,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4.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 春秋时期的外交和联盟: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间通过外交手段和联盟关系来维护自身利益,如齐桓公的葵丘会盟、晋文公的践土之盟等。
5. 春秋时期的文化特点:春秋时期的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注重礼仪、道德和人伦关系。春秋时期的文学作品如《诗经》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6. 春秋时期的重要人物:春秋时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历史人物,如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他们通过政治、军事和文化的手段,影响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发展。
答案:A
(2)春秋时期,哪个战役是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转折点?
A. 崤之战 B. 城濮之战 C. 桂陵之战 D. 马陵之战
答案:B
3. 判断题:
(1)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答案:错误
(2)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间只有争霸,没有合作关系。
答案:错误
4. 简答题:
(1)简述春秋时期的社会特点。
知识拓展:
介绍与动荡的春秋时期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学案新人教版(版本二)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学习目标】1.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认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政治的变革。
2.知道东周王室衰微,了解西周制度的逐渐瓦解。
3.讲述春秋大国争霸战争的情况及其影响,培养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2、难点:春秋争霸战争产生的历史影响。
【自主学习】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上,出现了________农具和________,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出现了________。
2.王室衰微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_______的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
_______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所能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________一带。
诸侯国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天子甚至要依赖________的经济支持。
周王室地位_______,大的诸侯势力崛起。
3.诸侯争霸(1)原因:由于政治、经济发展_______,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_______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
(2) 争霸:一些强大的诸侯以“”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晋文公、、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
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国和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3)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使一些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同时,也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
【合作探究】1、归纳先秦时期我国劳动工具的革新过程。
3.什么是“尊王攘夷”?诸侯打出该旗号的目的是什么?2.春秋时代,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王室衰微、王霸迭兴。
春秋争霸的背景是什么?4.春秋争霸的实质是什么?评价其影响?【当堂达标】1.如果西周的一位平民在田里劳作,他肯定不可能()A.用铁制的犁耕地B.用青铜工具进行生产C.用骨器、角器开垦土地D.用穿有木柄的骨耜翻地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最主要的是因为( )A.分封制的推行 B.百家争鸣的活跃C.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D.合纵连横的开展3.《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新人教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1.把握铁耕具、牛耕的推行和利用。
2.明白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春秋时周王室衰微的表现、齐桓公第一称霸等史实。
进程与方式:1.引导学生试探“齐桓公什么缘故能第一称霸”,从而提高学生明白得、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帮忙学生分析“诸侯争霸的作用”,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看和分析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成绩霸业的学习熟悉到国家壮大需要改革,需要人材,需要发奋图强的精神,教育学生明确远大的目标,培育自己坚持不懈的毅力,为以后建设祖国、振兴民族作预备。
重点难点:重点:铁制耕具和农耕;齐桓公称霸。
难点:诸侯称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教学预备:《春秋争霸形势图》;“围魏救赵”故事资料,;“烽火戏诸侯”故事资料;晋文公的故事资料.;“退避三舍”故事资料;“卧薪尝胆”故事资料;《三十六计》相关内容PPT 课件。
教学大体进程:导入新课: (课件展现“烽火戏诸侯”的画面)你明白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吗?(请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学生讲述后,教师总结: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显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
不久,西周衰亡,东周成立。
东周的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
在这一时期,社会在政治、经济各个领域都急剧转变。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板书)感知明白得:一、春秋时期的经济进展1.铁制耕具和农耕。
(1)引导:请同窗们依照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一些铁耕具的名称。
铁锨、铁镐、铁钯、铁犁、铁锄、铁铧……提问:专门好。
那么,咱们今天所接触到的这些铁制耕具最先是在何时显现的呢?春秋时期,我国开始显现铁耕具。
讲解:《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耕具耕种土地,这是我国有关利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的最先文字记载。
在湖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曾发觉一批铁耕具。
(2)提问:请同窗们动脑筋想一想,铁耕具什么缘故能较快推行?能够先讨论,然后再回答。
总结:我把大伙儿说的内容归纳一下。
一、铁耕具与石耕具和青铜耕具相较,具有专门大的优越性;二、那时的冶铁工业已经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铁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学习目标
1.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
2.了解春秋争霸的原因。
3.分析春秋争霸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及历史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1)背景:春秋时期出现了农具和,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2)表现: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
2.手工业
(1)特点:的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
(2)表现:、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3.商业:随着产品的增加,活动逐渐活跃。
(二)王室衰微
1.背景:社会动荡,逐步瓦解。
2.表现
(1)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
(2)周王名义上是天下“”,但已无力控制诸侯。
(3)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4)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
(5)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的经济支持。
3.影响:诸侯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背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措施:以“”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3.霸主:、晋文公、、秦穆公等先后称霸,号令诸侯。
4.影响:出现了大规模的。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
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材料二春秋无义战。
——孟子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
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2)根据材料一历史上把“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这一阶段称为什么时期?请列举此时期称霸、号令诸侯的著名国君。
(3)孟子用这句话来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否恰当?为什么?
三、课堂练习
1.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A.兴修水利工程
B.各诸侯国的重视
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人口增多
3.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征战激烈、加剧分裂趋势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周王室中兴,推广分封制
4.关于春秋争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击了奴隶制度
B.加剧了周王朝的统治
C.阻碍了社会进步
D.促进了局部统一
四、达标检测
1.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
该时期始于( )
A.国人暴动
B.周平王东迁洛邑
C.齐桓公成为霸主
D.韩赵魏三家分晋
2.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从④处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进入( )
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3.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发展。
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4.《史记》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 )
A.周平王在当时的威望较高
B.诸侯们听从周天子命令
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5.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诸侯争霸,战火连年,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②诸侯争霸加快了统一步伐
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
④在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交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
此事说明东周初年( )
A.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
B.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
C.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
D.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诗经·国风·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材料二春秋无义战。
——孟子
(1)据考证,材料一的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这一诗歌印证了齐桓公的哪一政治策略?
(2)请你列举发生在春秋时期的著名战争一例。
参考答案
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
(一)铁制牛耕手工业青铜业商业
(二)分封制周平王共主纳贡诸侯国周天子
(三)尊王攘夷齐桓公楚庄王民族交融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为了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春秋时期。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3)恰当。
因为春秋时期各国发动的战争,目的都是争夺霸主地位,双方均无正义可言。
三、课堂练习
1.A
2.C
3.C
4.D
四、达标检测
1.B
2.C
3.D
4.C
5.A
6.A
7.(1)“尊王攘夷”。
(2)城濮之战。
(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