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基础知
质量体系内审员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

质量体系内审员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ISO9001质量体系内审员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ISO 9001内审员,除了标准条款,你还必须掌握哪些专业知识?内审员的全称是“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拿到一张内审员资格证书,并不能够万事无忧。
除了标准条款,一个合格的内审员还必须掌握哪些知识呢?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一、具备比较广泛的管理学基础知识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立在组织管理体系框架内,作为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必须服从一个组织总的管理原则。
所以,审核员要完成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首先必须了解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对管理学的发展趋势有所认识,具备运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管理基本职能,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包括设备、研发、人力资源、战略、风险、财务等管理和领导力方面知识,对具体管理行为在提高生产力水平方面也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充分认知组织整体经营管理对质量管理体系方针、目标及其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从整体的角度把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及其适宜性。
否则,在审核中只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把握质量管理体系与组织整体管理与运行的关系和作用。
二、通晓质量管理学科基础知识和运用质量管理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作为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必须较为全面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包括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统计和可靠性、设计和过程质量控制、抽样检验、供应商和顾客关系管理、质量信息和改进、质量经济’生以及计量管理等知识,才能对ISO9001标准中的相应条款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对具体的条款做出准确的评价和判断。
同时,对质量管理体系理论基础的PDCA和过程方法要有充分理解,掌握一些质量管理工、方法、技术(如“五图一表一法”的七大手法、新七项工具、6σ、5S、统计技术、抽样方案、精益生产等)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三、掌握特定技术领域专业及法律法规知识特定技术领域知识主要包括行业及其技术特性、产品特性和实现过程及其质量影响要素、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等,认证机构根据审核员具备的特定技术领域的知识水平来确认其专业类别。
内审员培训审核知识

第四节 内审的时机和频次
❖ 内审按照审核的时间分为例行性审核和 特殊审核(临时审核)
❖ 例行性审核—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的审核 ❖ 特殊审核—针对突发性事件临时增加的审核。
❖ 内审的时机:
❖ 一般,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组织可以考虑增加 内审:
1. 进行第二方、第三方审核前 2. 当组织组织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3. 当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初期或范围发生变更时 4. 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 5. 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发生变化时 6. 组织产品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或客户有严重投诉时
2.作用(尤其适应于无经验的审核员) :
保持审核目标的明确;
保持审核内容的周密和完整;
确保审核时间的控制;(节奏性和连续性)
减少审核员的偏见性和随意性
可减少重负工作。
3.检查表的内容:
完整的审核项目和要点----明确查什么
明确审核步骤、方法和抽样量---明确如何查
15
第六节 内审工作流程
6.4检查表:
内审不符合 跟踪及验证
第六节 内审工作流程
内审报告内容: •审核目的、范围、依据、时间 •审核组组成 •审核情况分析综述 •审核结论 •附录 •备注(必要时) •分发范围
一般情况下由内审员或组 进行跟踪验证 验证包括纠正和纠正措施的效果 不符合事实、原因、纠正措施 三者是否相互对照
9
第六节 内审工作流程 6.1审核组的成立:
时间
受审核部门
审核内容(项目)
审核员
陪同人员
9:30-17:00
业务部
8.2/8.5.3/9.1.2
张三
受审核部门主管
9:30-17:00
采购部
8.4
张三
受审核部门主管
体系内审员培训内容

体系内审员培训内容一、内部审计基础知识1. 内部审计的概念: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查评价的工具,用来持续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和合规,以及协助管理层准确完成业务目标的过程。
2. 内部审计的方法:内部审计应包括审计规划、结论性建议和证据收集的过程,以及审计总结报告等。
3. 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能够发现风险,减少企业因为控制缺失而闯出的风险,改善内部控制,提高业务绩效,确保法律法规的遵守,及时发现错误,增加资源的效率利用。
4. 内部审计的原则:内部审计需要符合独立性、诚实客观、可靠性、合法合规、及时效率等5个原则。
二、审计准则及技术知识1. 重要审计流程:内部审计应当建立一个严谨认真的审计流程,包括审计计划、证据收集、访谈、建议性意见和实施跟踪等。
2. 理解和识别企业风险: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熟悉企业不同业务环节的风险,识别这些风险所存在的方向和程度,并挖掘其起因及影响,有效控制或解决这些风险。
3. 内部审计的技术:针对不同的内部审计核查项目,应有效地掌握审计、数据处理、调查分析、假设推断等技术,以有效识别企业的管理问题和风险。
4. 文书技巧:内部审计人员要掌握文书写作技巧,包括文书结构、书写格式、公式使用、信息组织和叙述技巧等。
三、内部审计工具1. 风险控制审计:内部审计把审计实施集中到企业的重要控制环节,以促进控制设计、实施和管理,对增强企业控制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2. 监督审计:监督审计是通过检查管理层的实施情况、结果和及时处理情况,以评估管理层的能力、采取的行动有效性,结果呈现及处理等各方面,以检验管理有效性。
3. 众多实践:内部审计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特定情况,拟制合理实践方案,以促进审计质量更高,企业管理更有效。
四、审计沟通技能1. 沟通技巧:内部审计人员在与管理层或者不同岗位人员进行沟通时,要注意语言礼仪,采取清晰、客观、有说服力的表达方式,更好地交流审计思想。
2. 抗压性: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内部沟通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能够在批评和尴尬的环境中保持冷静,以便保障审计目标,同时实现沟通过程的顺利进行。
实验室内审员培训基础知识

实验室内审员培训基础知识基础知识1.常用术语和定义按相近名词术语比较式介绍2、法定计量单位复习性介绍3、数据处理重点讲解,掌握处理方法4、量值溯源重点讲解,理解溯源有关内容5、测量误差掌握基本概念6、测量不确定度尽可能(初步)掌握评定步骤能力验证(比对)结果评价7、抽样技术自学- 2 -一、常用术语和定义1.认证、认可(P161)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
(符合规定要求的第三方证明)CCC认证就是强制性产品认证、ISO9001标准为依据开展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认可:是指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人员的能力和执业资格,予以承认的合格评定活动。
(具备工作能力的第三方证明)2.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P161~P162)●实验室间比对:按规定条件,对同一被测物进行检测(组织、实施、评价)●能力验证:利用比对方法确定检测能力(组织、实施、评价)3.测量(P166)、计量(P167)测量: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计量: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的活动- 3 -4.校准(P162)、(示值误差)检定(P165)、(法定要求)(表1)检验(P166)、检查(P162)、检验:符合性评价-观察、判断、测量、试验检查:符合性活动-审查、判断、确定(必须有符合或不符合的结论)检测(P162)、测试(技术操作)(只有结果)5.测量结果(P167)、[测量结果]重复性(P168)、复现性(P168)(表2)实验标准差(P168):测量结果分散的量6.[测量]误差(P169)、偏差(P169)、修正值(P170)(表3)7.测量设备(P171)、测量仪器(P170)、量具(P170)、标准物质(有证)(P174)、基准(P172)、标准(P172)测量设备:所有计量器具(包括基标准、标准物质)、与测量结果有关的辅助设备及其资料8.测量范围(P171)、示值范围、标称范围、量程(见表4)- 4 -分辨力(P171)、分度值、稳定性、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示值误差(P172)、引用误差(P172)9.纠正措施(P164)、预防措施(P164)已出现的不合格与潜在的不合格(包括体系文件的修订)- 5 -检定与校准的异同点(表一)比较项目检定校准相同点对象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目的均属于量值溯源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都是要实现量值的溯源性,确保量值准确可靠不同点性质1强制性(强检器具)非强制性有更多灵活性(非强检器具)2.政府行为(是政府实施法制管理和监督的一种行为)单位行为(一般是企业内部实施管理的一种行为)3.是一项按法定程序确认符合性的活动是给被测对象赋值或确定示值误差(修正值)的一组操作评定内容评定全部计量特性和管理特性可以确定量值或修正值等,不评定管理特性技术依据法定技术文件(检定系统、检定规程)推荐性指导文件(校准规范)执行机构法制计量机构或授权机构自行选择校准机构结论体现标记和(或)检定证书(或通知书)(有法律效力)校准证书或检测报告(一般无法律效力)- 6 -[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与复现性的比较(表2)比较的项目重复性复现性相同点1.反映的内容都是反映同一被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2.表示方式都是用反映测量结果分散性的标准偏差(或区间)定量表示不同点1测量时间间隔短时期内重复测量测量时间间隔相对较长2测量结果内涵单次测量所得示值,未修正测量结果已修正测量结果(各次测量已取平均值,并均已修正)3测量条件重复[测量]条件测量程序、观测者、环境条件、测量仪器、测量地点、短时期内复现条件(重复条件不是充分满足)4用途用于反映固定条件下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般用于反映改变了测量条件(特别是不同的人或不同的实验室)下,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7 -- 8 -误差、偏差、修正值关系表(表3)量具测量仪器测量结果标称值示值真值实际值实际值参考值标称值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真值误差=标称值-实际值误差=示值-实际值偏差=实际值-参考值偏差=实际值-标称值偏差=实际值-示值结论误差= -偏差误差= -修正值偏差=修正值误差——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偏差——一个值减去其参考值[一个值是指真值(实际值),一般用约定真值来代替]修正值——用代数方法与未修正测量结果相加,以补偿其系统误差的值。
ISO9001-2008内审员培训教材之--基础知识培训

吴炳金 2013-8-8
目
一、ISO简介
录
二、ISO9000族标准由来
三、ISO9000族标准发展历程 四、ISO9000族标准(08版)构成 五、基础和术语(重点质量术语介绍) 六、ISO9001标准条文简介 七、八大质量管理原则
一、ISO简介
三、ISO9000族标准发展历程
1979年出版的BS5750(BSI英国标准协会) 1987年出版ISO9000系列标准 1994版 2000版 2008版 (要求)
四、ISO9000族标准(08版)构成
2008版ISO9000族标准的文件结构
核 心 标 准
ISO9000:2005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五、基础与术语(重点质量术语)
3、要求 requirement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注1:“通常隐含”是指组织的惯例或一般习惯,即考虑其顾客 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注2: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 顾客要求。 注3:规定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 注4: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4、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注:关于质量的指导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 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ISO由来
ISO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翻译成中文就是“国 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 ISO负责除电工、电子领域和军工、石油、船舶制造之外的很多重要领域的 标准化活动。ISO现有163个成员。ISO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 会”,其日常办事机构是中央秘书处,设在瑞士日内瓦。中央秘书处现有170名 职员,由秘书长领导。 ISO通过它的2856个技术结构开展技术活动,其中技术委员会(简称TC)共 有185个。直至目前为止,ISO已经发布了9200个国际标,如ISO公制螺纹、ISO的 A4纸张尺寸、ISO的集装箱系列(世界上95%的海运集装箱都符合ISO标准)、ISO
16949内审员基础知识试卷

ISO/TS16949:2009基础知识培训试卷部门:姓名:得分:第一部分:是非题(20%)1.ISO/TS16949同ISO9001一样,都是保证质量的体系标准。
()2.管理者代表的作用就是协调项目小组、内部沟通和对外代表。
()3.总经理必须亲自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
()4.现行使用的材料的批准权限,由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决定。
()5.多方认证小组是由多部门的专业人员组合的脱产工作小组。
()6.质量管理体系就是通过文件和实施来评价有效性。
()7.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是一个长期不变的企业方向。
()8.培训工作应做到有需求、有计划、有实施、有评价。
()9.企业的组织机构图是一个随机构变化的动态图表。
()10.抽样计划的接收标准ISO/TS16949规定为零缺陷。
()第二部分:填空题(30%)1、APQP SPCFMEA MSAPPAP PPM2、ISO/TS16949:2009版中文全称3、ISO/TS16949:2009版是建立在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基础上的;主要综合了美国的、德国的标准。
4、顾客在公司内部是指、、;外部是指、。
第三部分:简答题(25%)1、ISO/TS16949的文件结构是:2、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应包含哪些?3、特殊特性是指哪几个方面?4、文件资料控制分为哪几部分?5、内部审核要包含几个审核?第四分部分:问答题(25%)1、ISO/TS16949的目的、目标和基础工作(载体)?2、ISO9001:2000版与ISO/TS16949:2002版的异同点?。
内部审核知识

9
c) 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
30
编制检查表应注意的事项(续)
8、检查表应反映过程方法,体现PDCA循环,并列出相 应的标准条款; 9、检查表中涉及的部门和过程应与审核计划中的部门 和过程相对应; 10、检查表编制后,由审核组长审定确保其覆盖面, 接口的协调和审核方法的适当
31
合理抽样
1、明确总体; 2、分层; 3、抽样有一定数量,每层3—12个样本; 4、适度均衡; 5、独立抽样; 6、随机抽样; 7、覆盖全部范围; 8、不同类别不能抽样; 9、以事实为基础,以准则为准绳;
内部文件 注意保密
19
2、审核组长确定
审核组长的确定应在提出申请过程中予以沟通; 审核方案管理人员为特定的审核指定审核组长。 审核前将组长权限达成一致。 审核组长必须具备内审员资格; 审核组长应在内部审核计划中明确提及; 审核组长应能够:
内部文件 注意保密
23
编制审核计划应注意的问题(续)
4、要覆盖审核范围中的所有部门、过程(集中式) 5、审核组成员的分工,应考虑其专业能力,对受审核 部门熟悉的审核员应安排审核作业现场 6、在制订审核计划时,如采用按部门审核时,应列出 该部门所包含的主要过程,如采用过程审核时,则应
列出该过程所涉及的主要部门。
7、部门、过程审核时间的分配要合理
41
调查方法
倾听:倾听时精神要专注,要尊重对方
SER内审员的基础与稽核知识(精)

ISO14000 ISO14000 條款 要素 範圍 引用標準
SA8000條款要素
要素 範圍 引用標準
條款
三 定義 定義 四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 4.1 4.2 4.3
總要求 策劃
總要求 策劃
4.1 4.2 4.3
一 二 定義 定義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 三 概述 概述 四
OHSAS18000︰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ssessment Series
職業健康與安全的評估體系
ISO14000︰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207制訂的國際環境管理體系 要求及
使用指南,目前最新版本為2004版
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物質安全資料表 EHS 因素︰Environment • Health & Safety aspects環境健康安全因素
EA Tupic
法律法規
客戶要求
7
SER涉及的三大管理系統
Environment: Safety and Health: Social: ISO 14000 OHSAS 18000 SA8000
Social
Environment Safety
8
EA Tupic
OHSAS18000--ISO14000—SA8000
4
EA Tupic
SER的要求內容 一 .勞工 1.1 自由擇業 1.2 童工 1.3 岐視 1.4 粗暴待遇 1.5 最低工資 1.6 工作時間 1.7 自由結社
EICC要求
二 .健康與安全 2.1 機器安全防護 2.2 工業衛生 2.3 安全 2.4 應急準備與響應 2.5 工傷與疾病 2.6 體力勞動 2.7 宿舍和食堂 三 .環境 3.1 產品物質含量限制 3.2 化學品和有害物質 3.3 廢水和固體廢棄物 3.4 氣體排放 3.5 環境許可和報告 3.6 預防污染和節約資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审基础知识
一、审核的分类
1、产品审核
2、过程审核
3、管理体系审核;分为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其作用分别为自我改进、评定批准和注册认证。
二、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
1、内审目的:
1)评价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2)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及时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和预防
3)为第二方、第三方审核做好准备
4)作为一种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机制,使管理体系持续地保持其有效性。
2、审核范围;
管理体系覆盖的要求条款、产品和部门,包括公司管理层。
3、审核的依据
1)选定的标准
2)公司管理体系文件
3)有关的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
4) 客户的合同及要求
三、内审的时机、频次和方式
1、时机:管理评审之前,特殊情况可追加审核
1)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时,工艺发生重大调整时。
2)发生严重问题或客户重大投诉时
3)进行第二方、第三方审核之前
2、频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覆盖所有产品、要求、部门
3、方式:集中内审和滚动内审两种方式
四、内审的策划
1、领导重视,管理者代表要亲自抓
2、内审工作应明确一个职能部门负责管理
3、组建一支合格的内审员队伍
4、制定一套内审程序
五、内审的准备
1、编制内审计划,内容包括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审核组成员,审核日期和审核日程安排。
注意审核员不要审核自己所在部门。
2、审核员分工并收集、阅读有关文件
3、编制审核检查表:分按部门编制和按要求编制两种。
六、内审的实施
1、首次会议
2、现场审核
1)按检查表为主线进行审核,注意掌握审核的节奏
2)顺向审核与逆向审核相结合,从文件到实施、从前工序到后工序,逆向从结果查依据,如采购的例子
3)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如审核管理层、审核监测设备
4)抽样要亲自抽样,随机抽样、注意代表性
5)要注意控制审核的气氛,不要争的脸红脖子粗
6)发现不合格时,要深入调查到必要的深度,获取充分的客观证据
7)不合格事实要与被审核方或陪同人员共同确认
8)内审中开不合格项的窍门,如检验记录
的缺失、检测设备、采购合同等;有些不能开不符合的例子。
3、审核组内部会议
1)通报内审情况,为审核结论提供依据
2)确定不合格项,开具不合格报告:描述、理由、条款、性质
4、末次会议
七不合格报告的关闭,原因分析,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
八内审报告的编制
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内审概述;不合格项汇总分析;内审结论及下一步体系运行的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