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课件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精品课件

变革 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贤才,重视农业生产,
降低赋税,使晋国国力大增。
城濮大战 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
进行了争夺中原霸权的大战,楚军大败。
称霸 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的第二位霸主。
晋文公
(前697-前628)
姬姓,名重耳, 晋国第22任君主。 春秋第二位霸主。
吴王阖 闾
越王勾 践
4、小结: 春秋霸主
难点解析 请你思考,东周王室衰微的根本原 因、表现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1)王室衰微的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使得原来公田以外大量开
垦荒地成为可能,导致不向国家纳税的私田大量出现。
诸侯国不再分封土地,而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致使
分封制逐步分解。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
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人物,他协助勾践彻底击败吴王夫差而雪耻复国,继而 助勾践北向称霸中原。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务农经商,创造了人生的辉煌,为历史发 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把握行情,“人取我予”
范蠡商业经营的最主要目标是“人取我予”,即满足人们生活与生产的需求,这种需 求不仅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且与时令、季节的关系也很密切。他能把握时机,能提供 市场最需要的东西,当然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难点解析
2、齐国率先强大基于哪些因素?
地理优 地势处山东,盛产鱼盐。
政治优 势
尊王,贤才管仲执掌国政。
经济优 发势展生产,重视工商业。
外交优 势
亲邻、攘夷。
山东临淄春秋殉马坑 反映出齐国国力强盛
3、一代霸主——晋文公
逃亡 骊姬之乱时,重耳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一路上
吃尽苦头。前636年在秦穆公支持下回晋夺权。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优质教学课件

夫差矛
勾践剑
春秋争霸的实质:奴隶主 的掠夺战争。
5.争霸利弊 观察两张地图,春秋时期的争霸有何利弊?
春秋初有170多诸侯国
春秋末年数量大幅减少
有春利秋初于期形国势家图 走向统一,促进春秋民后期族形交势图融 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本课小结
铁器、牛耕使用 生产力提高
王室衰微
分封制瓦解 诸侯崛起
王室衰微
目标导学二:王室衰微
阅读东周和西周王室实力对比表,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名称
土地
兵 力 财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关系
直辖 西周 方圆千里
直辖 14万人
人口众多, 资源丰富
天子在政治上 有最高的地位
直辖 东周 方圆百里
直辖 几千人
人口所剩无几, 天子成为傀儡,
财力减少
依靠强大的诸侯
结论 面积缩小 兵力下降 经济薄弱 政治地位下降
霸首。”“他”是春秋五霸中的( B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王嬴政
2.对诸侯争霸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
项是( C )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C.加剧了民族分裂的趋势
D.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3.我国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不包括( D )
A.铁农具的应用
B.牛耕的推广
王室衰微
西周—分封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层层分封土地和人口 向周王进献贡物
没地 没臣 没权 没钱
东周
今昔对比
周天子仅管辖洛邑一带
分
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封 制
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
逐 步
瓦
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勾践剑
春秋争霸的实质:奴隶主 的掠夺战争。
5.争霸利弊 观察两张地图,春秋时期的争霸有何利弊?
春秋初有170多诸侯国
春秋末年数量大幅减少
有春利秋初于期形国势家图 走向统一,促进春秋民后期族形交势图融 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本课小结
铁器、牛耕使用 生产力提高
王室衰微
分封制瓦解 诸侯崛起
王室衰微
目标导学二:王室衰微
阅读东周和西周王室实力对比表,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名称
土地
兵 力 财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关系
直辖 西周 方圆千里
直辖 14万人
人口众多, 资源丰富
天子在政治上 有最高的地位
直辖 东周 方圆百里
直辖 几千人
人口所剩无几, 天子成为傀儡,
财力减少
依靠强大的诸侯
结论 面积缩小 兵力下降 经济薄弱 政治地位下降
霸首。”“他”是春秋五霸中的( B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王嬴政
2.对诸侯争霸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
项是( C )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C.加剧了民族分裂的趋势
D.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3.我国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不包括( D )
A.铁农具的应用
B.牛耕的推广
王室衰微
西周—分封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层层分封土地和人口 向周王进献贡物
没地 没臣 没权 没钱
东周
今昔对比
周天子仅管辖洛邑一带
分
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封 制
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
逐 步
瓦
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31张PPT)

吴越争霸:
三苦 千心 越人 甲, 可天 吞不 吴负 。, 卧 薪 尝 胆 ,
你从越王勾践身上 学到了什么?
树立理想、明确目标、 发奋图强、坚定意志、 越王勾践剑 永不言败
百有 二志 秦者 关, 终事 属竟 楚成 。, 破 釜 沉 舟 ,
合作探究
材料: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请 你说说春秋争霸战争的利与弊?
D.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
春秋列国图
原因 1、王室衰微,
无力控制诸侯; 2、各诸侯国政 治、经济发展 不平衡,为了 自身利益相互 斗争; 3、民族矛盾 的发展。
口号:尊王攘夷
春秋首霸——齐桓公
公元前7世纪中期(公元 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 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 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 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合作探究
3.我国分封制逐步瓦解开始于 ( ) A.战国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商朝时期
合作探究 4.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天子朝贡7次, 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仅有3次,同时鲁国却 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天子依附于诸侯
看
城濮之战 1. 重耳流亡
图
说
史
2. 楚成王的礼待
3.晋军“退避三舍”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关于楚庄王,同学们知道哪 个成语故事和他有关?
楚 庄 王
晋楚两国争霸持续百年有余。 公元前6世纪初期,楚庄王终 败晋军,问鼎中原。成为了 春秋时期又一位霸主。
诸侯争霸
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 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 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 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周襄王时出兵攻 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 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 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34张PPT)

铁锄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5:32:57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22021/8/122021/8/12Aug-2112-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2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越王勾践
春秋末年,吴越经常交锋,互有胜负, 到吴王夫差时,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 吴王称臣,越王勾践为报国耻卧薪尝胆,终 灭吴国,成为春秋末期最后的一个霸主。
吴越争霸
吴 王 夫 差 矛 越王勾践剑
极消: 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积极
利于局部地区的统一 促进了民族融合 推动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越齐
主要霸主:
王桓公 勾
践
齐
楚
桓 公晋文Biblioteka 庄 王秦 穆公
公
吴 王 阖
闾
齐桓公首霸原因:
• ①齐国位于今山东北部;近海,盛 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 大国。(资源优越)
• 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 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 国很快就国富兵强。(实力雄厚)
•
③提出“尊王攘夷”口号,号
从春秋霸业兴替的探究, 对我国在当代的国家生存和 大国崛起有何启示?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精品课件

天子政治上有 最高的地位
东周 东周初年王室直接 平王东迁后,还有3 直辖的人口所 天子在政治上
管辖的土地方圆约 万人,后来逐渐减 剩无几,财力 成了傀儡,不
600里,往后越来越 少到几千人
、物力急剧减 得不依靠强大
少,最后只有方圆百
少
的诸侯
里的土地
(2)从表格可看出周王哪些势力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 【唯物史观——看正反两面,悟历史进步】 (3)有人说,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阻碍了社会发展;也有人说,春秋时期的争 霸战争推动了社会发展。那么你是如何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的?我 们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9.春秋时期,诸侯并起,争霸战争连绵不断,国家剧烈动荡。下列不属于诸 侯争霸原因的是 ( ) A.周王室衰微 B.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 D.为了增强周王室的势力
答案 D 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 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所以A、B、C 属于诸侯争霸的原因,D不是诸侯争霸的原因,符合题意。
——《左传》 史料二 王(周桓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 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中肩,王亦能军。
——《左传》
(1)史料一中“平王”和“庄公”是什么关系?“周郑交质”说明了什么 问题? (2)两则史料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答案 (1)“平王”是周天子,“庄公”是诸侯,两者是君臣关系。周天子 权威尽失;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缺乏信任。 (2)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尊崇周天子。
答案 (1)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 和推动社会发展。 (2)土地、兵力、人口、财力、物力等。周王室衰微,大的诸侯势力崛 起。 (3)春秋争霸战争是诸侯争夺土地和人口的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 难和痛苦;但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融,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一分为 二、全面客观。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ppt课件

农业:可以从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等方面去了解; 手工业:可以从各个具体的行业去了解; 商业:可以从商业城市、货币等方面去了解。
可编辑课件PPT
5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上:劳动工具改进
春 秋 后 期 , 铁 制 农 具 出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可编辑课件PPT
《管子》记载:春秋时 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21
三、诸侯争霸
3.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取得政治上的优势,以什么为 口号,进行争霸?
“尊王攘夷” 4.从这个口号,你可以解读出哪些历史信息?
可编辑课件PPT
22
三、诸侯争霸
5.你知道春秋时期有哪些霸主吗?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
公齐 桓
公晋 文
他们当中,谁 成了春秋时期第一
分封制瓦解,制度变化
可编辑课件PPT
19
二、王室衰微
被迫迁都到洛邑后的周王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周王室衰微的表现:
1、周王室势力大减 2、诸侯崛起,竞相称霸 3、分封制瓦解,制度变化
周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可编辑课件PPT
20
三、诸侯争霸
阅读下列资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17
二、王室衰微
材料一:
材料二: 过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
地位。平王东迁后,“政令征战自诸侯出”,诸侯根本不 听天子的命令,政令征战自诸侯出。
这两则材料又反映了周王室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诸侯崛起,竞相称霸
可编辑课件PPT
18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共16张PPT)

分组讨论: 伴随着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你认为哪些诸侯国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富裕?
导致他们富裕的原因是什么?
周 王 室 实 力 变 化 表
名称
土地
兵力
人口财力 物力
西 周
直辖从镐京到洛邑 直辖军队14 方圆约500公里的土 万人以上 地 东周初年直辖约300 公里的土地,往后 越来越少。最后只 有方圆约50公里的 土地。
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 之煮。 ——《管子·轻重甲》
(晋国)沃饶而近盬(盐), 国利君乐,不可失也。 ——《左传》
煮盐示意图
河南侯古堆一号墓 出土的漆器 (楚吴文化交融)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 琴,斗鸡、走犬。六博、跆躏者;临淄之途,车 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史记·货殖列传》
分封制瓦解
燕
秦
晋 楚
周
齐 鲁 吴
越
(公元前649年, 襄王四年)夏,扬、 拒、泉、皋、伊洛 之戎同伐京师,入 王城,焚东门,王 子带召之也。秦、 晋、伐戎以救周。 秋,晋侯平戎于王。 ——《左传·僖 公十一年》
春秋争霸形势图
诸 侯 争 霸
春秋首霸——齐桓公 晋楚争霸——晋文公 楚庄王 称霸西戎——秦穆公 吴越争霸——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课题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篡夺
公 元 前 7 7 0 年
争 霸
公 元 前 4 7 6 年
公 元 前 4 7 5 年
称 雄
公 元 前 2 2 1 年
公 元 元 年
春 秋 时 期 经 长沙楚墓出土铁口锄、铁臿 山西浑源晋墓出土的春秋牛尊 济 的 发 石器 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 时代 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共18张ppt)

材料 研读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 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 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诸侯各自为政、相互攻伐、国家处于分裂 割据状态。
诸侯争霸
1、背景:
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经过: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 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 北上争霸。(春秋时期的的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4、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 界。——(外交)
7、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影响:
消极影响: 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积极影响:(1)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
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加快了统一的 步伐。 (2)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问题 思考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 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 诸侯国被消灭,国家出现了走向统 一的趋势。
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导入 新课
学习 目标
1.知道春秋和战国分期。 2.通过学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了解春 秋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周王室的衰微。 3. 认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利弊。
讲授 新课
东周的历史分期
东 周
史 《因 春鲁 秋国 》孔 而子 得编 名年
得订 因 名《 西 战汉 国刘 策向 》整 一理 书校
齐 桓 公 晋 文 公
越 齐 王 桓 勾 公 践
编写一 则春秋 时期的 小故事。
楚 庄 王
吴 王 阖 闾
4.你知道春秋时期有哪些 霸主吗?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秦穆公、夫差、勾践
5.谁成了春秋时期第一个 霸主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 穆
2、 公
春 秋
霸 主
楚 庄 王
晋 文 公
齐桓越 公王 勾 践
齐 桓 公
吴 王 阖 闾
3、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首位霸主:
1.自然条件优越,盛产鱼盐; 2.管仲改革;根本原因 3.“尊王攘夷”号令诸侯,扩充疆土
管 仲
何为“尊王攘夷”? 齐桓公借助周天子的权威来
震慑和威服诸侯,并帮助天子
树立威望打击不臣服的四夷。
结合课本30页内容归纳分析周王室衰微的表现:
1.制度方面:分封制瓦解; 2.王室:周王室势力大减; 3.诸侯: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目标导学三:诸侯争霸
1、思考:诸侯为何要进行争霸?
(1)周王室衰落; (2)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 国的支配权;
(4)民族之间的矛盾。
春秋时期 牛耕、铁农具的使用
动 荡
的经济发 展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 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的
春 秋
王室衰微:原因、表现和结果
时
原因及口号
期
诸侯争霸
齐桓公首霸诸侯
影响
周平王东迁
公元前770年,周 平王东迁洛邑,中 国历史步入东周时 期,东周前期被称 为春秋时期。(公 元前770年至公元前 476年)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学习目标导航
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
1
的深刻变化、诸侯争霸及其影响。
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
—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 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青
铜
器 莲 鹤 方 壶
楚 国 漆 器
《管子·地 数》载齐国“ 聚庸而煮盐” ,成为齐国重 要经济收入之 一。
—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 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齐桓公“宫中 七市”。
——《战国策 ·东周》
越王勾践剑
结合材料思考: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一些小国备受战争之苦,如郑国 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 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
与此同时,华夏族在同周边的少数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 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2
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
自学目标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回忆所学知识说说学过了哪些生产工具? 2、结合图片和课本29页内容,归纳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 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石器
骨耜 耒耜
青铜铲
作用: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 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春秋争霸的利弊(影响):
1、消极影响评:价给历社史会事和件人的民基本带方来法巨:大的灾难;
1、评价历史事件,要学会用辩证的观点,从正反两
2、积方面极思影考响。:诸侯国数量减少,有利于实现局 部统一2、,把促历史进事各件民或族人物经放济在发特展定的和历民史族环交境中融思,考大。一 统趋势出现。
课堂小结
内容: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训练军认。
影响: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
吴越争霸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1)吴王阖闾任用楚人伍子胥和齐人孙武为将,一举
攻破楚国都城郢。
孙
伍 子
武
胥
吴越争霸
“ 吴 王 夫 差 自 作 兵 器 ”
(2)吴王夫差时,吴国大败越国,越 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
归纳: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 1、农业: 上的深耕细作。 2、手工业: 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众多 3、商业: 商业活动活跃,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金属货币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 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目标导学二:王室衰微
材料一:周平王死后,王室竟然拿不出钱来办丧事。 材料二:周襄王贵为天子,却狼狈地连一辆自己乘坐 的马车都置办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