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大豆生产现状及品种推广应用情况简介

合集下载

大豆生产情况汇报材料

大豆生产情况汇报材料

大豆生产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国大豆生产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
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为此,特向各位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大豆生产情况的汇报。

首先,就大豆种植面积而言,我国各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均有所增加。

在北方主
产区,如黑龙江、辽宁等地,大豆种植面积增长较为显著,而在南方主产区,如湖南、江西等地,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对大豆种植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推广,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

其次,大豆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豆产量已连续多年
保持着增长趋势,尤其是北方主产区的大豆产量增长较为明显。

这与农业技术的进步、品种改良以及农民种植积极性的提高密不可分。

最后,大豆产值也在不断提升。

随着大豆产量的增加,大豆产值也在逐年增长。

大豆产值的提升,不仅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也为大豆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我国大豆生产情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
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大豆生产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种植结构不合理、生产成本偏高等。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大豆生产技术研发力度,优化种植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大豆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希望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能够关注大豆生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大豆产业
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大豆生产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大豆生产情况汇报范文

大豆生产情况汇报范文

大豆生产情况汇报范文
大豆生产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大豆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仅产量稳步增长,而且品质和品
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以下是我国大豆生产情况的汇报。

首先,从产量方面来看,我国大豆生产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最新统计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大豆的总产量达到了X万吨,比前几年有了显著的增长。


主要得益于政府对大豆生产的政策支持和农民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

同时,大豆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为大豆产量的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大豆品质和品种的提升也是我国大豆生产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我国在
大豆品种改良和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为大豆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大豆的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口感更加鲜美,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此外,大豆生产的科技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大豆生
产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现在,许多农民已经开始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比如精准农业技术、智能化设备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减少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最后,我国大豆生产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大豆的种植面积虽然在不
断扩大,但是与我国的大豆需求量相比还存在一定的缺口;同时,大豆生产中还存在一些病虫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治措施。

总的来说,我国大豆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也面临一些挑战。

希望未来
能够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为我国大豆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圣豆43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

圣豆43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

圣豆43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圣豆43大豆是一种优质高产的大豆品种,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在大豆种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要求的提高,圣豆43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圣豆43大豆品种特点、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实践经验、效益分析和应用前景展望等方面,探讨圣豆43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圣豆43大豆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抗逆性。

通过对该品种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生长特性和适应环境,为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圣豆43大豆品种在抗病虫害方面表现优异。

研究该品种的抗病虫害机制,可以有助于培育更具抗病虫害能力的大豆新品种,减少农药使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圣豆43大豆品种在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均表现出色。

通过深入研究其种植适应性,可以推广其种植范围,提高大豆产量,促进我国大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对圣豆43大豆品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开展圣豆43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2. 正文2.1 圣豆43大豆品种特点1. 优良的生长习性:圣豆43大豆生长势强,茎秆粗壮,叶面积大,能充分利用光合作用,快速生长,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2. 高产稳产:圣豆43大豆在适宜生长环境下,结荚率高,每株结荚数多,每荚粒数多,粒重大,单株产量高,且稳定性强,不受环境变化影响。

3. 优良的品质:圣豆43大豆的种子色泽鲜亮,大小均匀,质地饱满,豆质细嫩,口感好,烹饪后容易煮熟,且营养丰富,是优质的大豆品种。

4. 抗病虫害能力强:圣豆43大豆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能有效抵抗大豆枯萎病、蚜虫等病虫害,减少病虫害给大豆产量带来的损失。

2.2 高产栽培技术高产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圣豆43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湖北县级种业情况汇报

湖北县级种业情况汇报

湖北县级种业情况汇报湖北省作为我国的重要农业大省,种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在县级层面,种业的发展情况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直接关系到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下面,我将对湖北县级种业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从农作物的种植情况来看,近年来,湖北县级地区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传统的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依然是主要种植品种,但随着市场需求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些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也逐渐受到农民的青睐,比如杂交水稻、优质小麦、甜玉米等。

这些新品种的推广种植,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其次,畜禽养殖方面,湖北县级地区的畜禽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养殖场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型畜禽养殖模式如生态养殖、循环养殖等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同时,畜禽养殖业的科技含量也在不断增加,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饲料营养等方面得到了更好的解决,为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另外,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湖北县级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设备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从耕种、施肥到收割等环节都得到了有效改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

最后,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也在加强。

湖北县级地区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了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不断涌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总的来说,湖北县级种业情况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资源利用不合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仍然需要加强解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仍面临一定的阻力。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种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湖北县级种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湖北省大豆生产现状及品种推广应用情况简介

湖北省大豆生产现状及品种推广应用情况简介

湖北省大豆生产现状及品种推广应用情况简介湖北省是我国高蛋白大豆生产区,近年来大豆生产发展势头良好,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总产45万吨左右。

大豆生产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目前种植的主要是蛋白质含量超过45%的高蛋白大豆品种,主要用于传统的豆制品加工。

二是大豆上市早,属畅销产品,我省大豆价格的涨落成为我国大豆市场关注的对象。

三是我省大豆产区集中,主要以江汉平原和鄂西山区为主,且生产上形成了与多种作物间作套种的栽培模式,效益较高,江汉平原是我省大豆集中连片产区,钟祥和洪湖等县市大豆连片种植规模也很大。

四是我省大豆主要分为春大豆和夏大豆两种类型,但江汉平原地区夏大豆有用春大豆品种代替的趋势。

五是近年菜用大豆生产也发展较快,仅武汉周边地区菜用大豆种植面积就超过了30万亩。

我省菜用大豆生产以满足内需为主,除供应武汉等市场,还远销全国各地。

五是主产区大豆种子市场快速发展,农民逐渐形成了年年换种习惯。

在大豆加工上,形成了传统的豆制品加工和现代的油脂加工业相映成辉的局面。

如湖北钟祥市大豆制品加工业已基本形成产业化链条模式,产、供、销、加工一体化。

生产的豆皮、豆腐、豆干等传统豆制品在全国闻名,在全国及周边国家1000多个城市,6万个钟祥“豆腐郎”在从事豆制品加工。

湖北云梦植物蛋白厂则是技术先进的大豆蛋白加工企业。

近几年,湖北油脂加工企业也发展迅猛,大豆采购量明显增加,主要用于压榨豆油,如武汉华泰、中植新元、湖北天发、湖北艾森等油脂加工企业,大豆加工能力都在10万吨以上。

截止目前,湖北省共审定了15个大豆新品种,仅2005年就审定通过了4个大豆新品种,是自1985年以来审定品种最多的一年,说明我省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力度在加强,也缓解了生产与育种之间的矛盾。

我省育成的大豆品种多数为优质品种,其中高油品种3个,分别是中豆29、中豆30和中豆32,其它品种多为高蛋白品种,如鄂豆4号、鄂豆6号、中豆8号、中豆24、鄂豆7号和中豆30等。

种植大豆年度总结

种植大豆年度总结

一、前言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步提升。

本文将对2023年度我国大豆种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种植面积与产量1. 种植面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稳定在1.5亿亩以上,与上年基本持平。

其中,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大豆主产区,种植面积约为7000万亩,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46%。

2. 产量2023年,我国大豆产量达到2000万吨以上,较上年略有增长。

其中,东北地区产量约为9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5%。

三、种植结构及品种1. 种植结构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结构不断优化,高蛋白、高中油产量品种逐渐成为主流。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高蛋白大豆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高中油产量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40%。

2. 品种在品种方面,我国大豆品种繁多,主要分为黄大豆、黑大豆和青大豆三大类。

其中,黄大豆品种适应性广,产量较高,是我国大豆种植的主要品种。

四、存在的问题1. 单产较低尽管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长,但单产水平相对较低,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主要原因包括: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存在不足。

2. 质量参差不齐我国大豆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区大豆品质较差,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

这与种植者对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有关。

3. 病虫害防治难度大大豆病虫害种类繁多,防治难度较大。

部分病虫害如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蚜虫等对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需加强防治。

4.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国际大豆市场的不断变化,我国大豆市场面临较大压力。

一方面,进口大豆价格波动较大,对国内市场产生一定冲击;另一方面,国内外大豆加工企业竞争激烈,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带来挑战。

五、改进措施1. 加强品种选育加大对高蛋白、高中油产量大豆品种的研发力度,提高大豆品种的适应性、抗病性和产量。

九台市2012年大豆生产情况报告

九台市2012年大豆生产情况报告

九台市2012年大豆生产情况报告2012年九台市的大豆不论是产量还是种植面积都是一个丰收年。

种植面积达10000hm2左右,平均单产达2200kg。

由于今年大豆开花期雨水大,致使大部分大豆出现倒伏现象,但倒伏轻微的或只斜不倒的并没造成减产,因此大豆产量普遍较高。

下面把表现好的几个品种简介如下:1.长农12种子黄色,圆粒有光泽,无色脐,百粒重18—20g,品质优良,亚有限结荚习性,尖叶,紫花,灰毛,四粒荚较多,株高90cm。

出苗至成熟120—125d。

抗倒伏,抗病性好。

品质好、油份含量高。

公顷产量3500kg左右。

公顷播种55-60kg,公顷保苗20-22万株左右。

2.长农13生育期130d,株高95-100cm,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19个节,分枝2-3个,百粒重18-20g,粗脂肪含量22.31%,公顷产量3600kg 左右。

公顷播种55-60kg,公顷保苗20万株左右。

3.吉育47亚有限结荚习性,植株高度中等偏上,茎粗壮,分枝少,株型收敛,底荚中,叶片形状圆形,花白色,3粒英多,成熟时荚皮呈褐色,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黄色,中大粒,叶椭圆形、灰色绒毛,脂肪含量22.16%。

产量表现为3600kg/公顷。

密度20万株/公顷。

今年凡喷施抗倒伏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大豆田均长势良好,不倒伏或轻微倒伏,产量提高15%左右;测土施肥的大豆田不徒长,增产5%左右;合理密植的大豆田增产6%左右;大豆食心虫防治好的增产8%左右。

当前大豆品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真正好品种太少,已种植多年的老品种太多,品种更新换代太慢。

种植技术上主要存在田间管理粗放的问题。

一般是只种上就不管了,一些关键性技术不到位。

比如种子包衣技术、测土施肥技术、合理密植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

明年要多引导一些更好的大豆品种上市,以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要进一步提倡大豆田的精细管理问题。

大豆主要集成技术1.大力推广高油大豆品种,进行种子包衣,防大豆根腐病、孢囊线虫病以及地下害虫,当土壤有效钼含量小于0.15ppm时,每千克种子用0.5%钼酸铵溶于20ml水中,然后洒在大豆种子上,混拌均匀,阴干后播种。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新品种筛选试验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新品种筛选试验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新品种筛选试验一、前言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种植区之一,该地区平均年降水量适中,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宜大豆生长。

由于气候和土壤状况的多样性,以及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生产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传统大豆品种的抗病性和产量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次试验旨在通过筛选试验,选育出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的新大豆品种,以改善该地区的大豆生产水平。

二、试验目的1. 通过筛选试验,选育出适应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条件的新大豆品种,提高大豆产量和抗病性。

2. 探索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的大豆新品种的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

三、试验地点和时间试验地点:长江中下游地区若干县市,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等省份。

试验时间:种植季节开始前后进行试验,全程覆盖大豆生长周期。

四、试验内容1. 选择品种:从国内外优秀大豆品种中选择适应当地生产条件的种质资源,组建试验品种。

2. 品种鉴定:通过对试验品种在当地的生长表现、产量、抗病性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测定,对其进行初步鉴定。

3. 种植试验:在试验地点选择数个典型的大豆种植区进行品种试种,观察并比较试验品种的生长情况和产量。

4. 抗病性评估:对试验品种进行主要病害的抗病性评估,包括大豆轮斑病、大豆根腐病等。

5. 产量评估:通过试验田间的定位调查,对试验品种进行产量评估,比较不同品种的产量差异。

6. 品质检测:对试验品种的大豆种子品质进行检测,包括蛋白质含量、油脂含量等。

7. 技术推广: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和座谈会等形式,向当地农民推广试验品种的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经验。

五、预期效果六、试验方案1. 选择优质种质资源,并组建试验品种。

2.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种植区进行试验田选址,预留足够试验用地。

3. 种植试验品种,根据当地种植条件合理施肥、灌溉和植保。

4. 对试验品种的生长情况、抗病性、产量进行定期观察和采样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大豆生产现状及品种推广应用情况简介湖北省是我国高蛋白大豆生产区,近年来大豆生产发展势头良好,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总产45万吨左右。

大豆生产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目前种植的主要是蛋白质含量超过45%的高蛋白大豆品种,主要用于传统的豆制品加工。

二是大豆上市早,属畅销产品,我省大豆价格的涨落成为我国大豆市场关注的对象。

三是我省大豆产区集中,主要以江汉平原和鄂西山区为主,且生产上形成了与多种作物间作套种的栽培模式,效益较高,江汉平原是我省大豆集中连片产区,钟祥和洪湖等县市大豆连片种植规模也很大。

四是我省大豆主要分为春大豆和夏大豆两种类型,但江汉平原地区夏大豆有用春大豆品种代替的趋势。

五是近年菜用大豆生产也发展较快,仅武汉周边地区菜用大豆种植面积就超过了30万亩。

我省菜用大豆生产以满足内需为主,除供应武汉等市场,还远销全国各地。

五是主产区大豆种子市场快速发展,农民逐渐形成了年年换种习惯。

在大豆加工上,形成了传统的豆制品加工和现代的油脂加工业相映成辉的局面。

如湖北钟祥市大豆制品加工业已基本形成产业化链条模式,产、供、销、加工一体化。

生产的豆皮、豆腐、豆干等传统豆制品在全国闻名,在全国及周边国家1000多个城市,6万个钟祥“豆腐郎”在从事豆制品加工。

湖北云梦植物蛋白厂则是技术先进的大豆蛋白加工企业。

近几年,湖北油脂加工企业也发展迅猛,大豆采购量明显增加,主要用于压榨豆油,如武汉华泰、中植新元、湖北天发、湖北艾森等油脂加工企业,大豆加工能力都在10万吨以上。

截止目前,湖北省共审定了15个大豆新品种,仅2005年就审定通过了4个大豆新品种,是自1985年以来审定品种最多的一年,说明我省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力度在加强,也缓解了生产与育种之间的矛盾。

我省育成的大豆品种多数为优质品种,其中高油品种3个,分别是中豆29、中豆30和中豆32,其它品种多为高蛋白品种,如鄂豆4号、鄂豆6号、中豆8号、中豆24、鄂豆7号和中豆30等。

其中,中豆8号、鄂豆7号、鄂豆6号、鄂豆4号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均超过47%,这些优质品种已成为我省大面积推广的品种,种植面积较大,2004年我省主推品种鄂豆6号种植面积40万亩,中豆30为40万亩,中豆8号为30万亩,鄂豆7号为25万亩,中豆32 为15万亩。

湖北省高度重视大豆品种的选育、审定和推广应用工作,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大豆从科研到推广的效率。

一是加强大豆区试管理工作,为适应结构调整,优化品种需要,每年安排春、夏大豆两组正式区域试验,表现优异的品种,第二年区试与生产试验可同时进行,品种从试验到审定最少仅需两年,提高了品种审定效率。

二是加强新品种宣传,通过安排新品种展示,实施主推品种筛选与公告制度等措施,引导农民购种,促进了新品种推广。

三是加大新品种示范力度。

每年在主产区安排一定面积的新品种示范与展示,重点是良种良法配套,扩大新品种的影响度,带动农民种植新品种。

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大豆良种的普及率,促进了湖北大豆生产的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大豆湖北生产现状品种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