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和运用 考点3 仿写(含对联和修辞手法)专项限时练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仿写对联》专题讲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仿写对联》专题讲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仿写对联》专题讲练(含答案解析)中考复习专题四:仿写对联【解题指津】考点一:仿写仿写题并不是单纯地仿造句,它有着需要遵循的规则和解题技巧。

要做到“四看”。

一看话题。

看需要沿用原来的话题,还是需要变换话题。

如2013年山东临沂卷仿写题,沿用原来的话题“读书”,2013年甘肃定西卷仿写题,则需要自选“彩虹”等话题。

二看句式。

仿写题的一个特点是仿写时必须严格按照例句的句式特点去造句,做到句式的统一。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例句的结构特点,看看它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祈使句、感叹句。

要弄清楚仿写时例句中的哪些词语需要保留,哪些词语需要替换;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是转折、递进、并列,还是因果、条件、假设等。

如2013年四川乐山卷仿写题: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这个例句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仿写时要保留“无论是”“还是”“都是”等词语。

三看内容。

要看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何联系。

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内容上保持一致,情感色彩上保持一致,主题上保持一致,能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做到语意连贯。

尤其是续写式仿写,更要与前后句语意、色彩保持一致。

如:“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使软弱的性格变得坚强,,,。

”这道仿写题,主题内容必须是写“读书的作用”,换成其他的内容就不对了。

四看修辞。

看题目对修辞有无限制和要求,看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一般常考的修辞有比喻、排比、对比、对偶等。

因此,对这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我们不仅要做到了解,而且要做到会运用。

例1:(2014·湖南岳阳)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

欣赏是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

欣赏一封短短的家书,会让你想起故乡的亲切与温馨;,;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会让你享受生命的清雅和悠扬……【解析】这道题既是仿写又是续写。

答题时要先分析例句,仿写时要把握仿写的句式,即“欣赏XXXX(数量词+形容词)的XX,会让你XXXX(动词+名词)的XX(形容词)与XX (形容词),根据自己平常的积累,选择与前后句相类似的话题进行仿写。

中考语文复习案《仿写句子及拟写对联》专项训练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案《仿写句子及拟写对联》专项训练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案《仿写句子及拟写对联》专项训练题考纲要求:1.仿写句子,变换句式。

2.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方法。

一、什么是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

要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

二、仿写的基本要求:这种题型,看似容易,觉得都能做出,其实很难,得分率不高,所以,只有把握住仿写的要领,才能仿写成功。

一般说来,要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

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

内容协调一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仿句和被仿句(或称例句)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

二是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一致。

(感情色彩、正反对立关系、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性等方面。

)一定要结合被仿句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前后呼应是指如果被仿句前边的句子与后面的句子在语意上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那么仿句也要在语意上体现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关系。

2、句式要统一。

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

句式要统一,是指仿句与被仿句的结构要一致。

这就要求考生仿写前仔细观察。

观察从整体到局部,试题往往给出了句式,或要求与某一画线语句句式相同。

这样,句式的一致就成了所造语句是否符合要求的关键。

有时要仿写的是一个短语,那就要首先考虑到短语结构一致,如例句是主谓结构,仿写语句也应如此。

3、修辞要相同。

修辞要相同。

是指仿句和被仿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要完全相同。

仿写前要仔细审视,看被仿句用了哪种或那几种修辞方法。

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三、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

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要有创新。

2、修辞要恰当。

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3、用词不能重复。

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仿写、补写、对联(含练习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仿写、补写、对联(含练习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仿写、补写、对联1、仿写句子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句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相似描写。

具体方法:(1)仿修辞,求相同。

仿句要与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符合句子的意境。

(2)仿结构,求统一。

仿句要与例句的短语类型、单句成分、复句关系、句式等一致,字数相近。

(3)仿内容,求高雅。

要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做到文脉相通。

(4)仿意脉,求协调。

要求与例句前后语义连贯,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和风格协调一致,主题统一。

(5)仿思维,求创新。

仿句要做到有创新、有个性。

2、补写是将提供的成分残缺的句子,按要求补充完整。

具体方法:(1)主题要“从一而终”,防止中途易辙,偏离主题。

(2)修辞要“依葫芦画瓢”,防止修饰不当,运用失真。

(3)结构要“循规蹈矩”,防止盲目随意,结构不一。

(4)内容要“百花齐放”,立意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要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中考例题如下:1.(2019湖南长沙)综合运用(共6分)建国七十周年来临之际,学校准备举办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1)“经典诗词”朗诵会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介绍,选配最恰当的一项是()(只填序号2分)①《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

②《十里埋伏》,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

③《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

④《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⑤《渔樵互答》,旋律悠然恬静,节奏轻快。

(2)“爱国人物”故事会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2分)杜甫闻一多邓稼先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仿句:(3)“为国奋斗”演讲会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

(2分)。

2020届中考语文总复习限时训练仿写修辞对联

2020届中考语文总复习限时训练仿写修辞对联

限时训练(九) 仿写、修辞、对联(时间:15分钟)班级: 姓名:1.仿写:要求句式一致,内容连贯。

若要有明亮的眼睛,请多看到别人的长处;若要有姣好的面容,请多展露真诚的微笑; , ;若要有宽广的胸怀,请多接纳别人的忠言。

2.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

一生的时光,该由多少个温馨串织?那些虽然一纵即逝却潮润眼眸的感念,那些纵然久远亦不能淡忘的故事,都会在心中渐渐沉淀成一份隽永的温馨。

温馨是放假时外婆精心准备的一桌佳肴;温馨是困惑时老师情真意切的一次长谈; ; 。

3.仿照加点部分,在横线上补写语句,使语意完整。

每个季节的风都给人不同的感受。

春天的风是灵动的.............;...,.轻盈的身姿惊醒了沉睡的大地夏天的风是, ;秋天的风是, ;冬天的风是, 。

4.仿照加点部分,在横线上补写语句,使语意完整。

阅读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精彩的故事情节令人难忘:孙悟空斗战二郎神..........,.法象多变展神通..;青面兽, ;杨德祖, ;痴香菱, 。

5.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思想好像一盘琴键,它静止着,等待着敏捷手指的撩拨,通过一片奇异的颤动而响出一串乐音。

用手指轻轻触动你思想的琴键,弹一曲“羽毛之旅”吧。

你将感觉到阳光在你的翅膀上微笑,白云在你的左右陪伴,和风在你的毛羽间呢喃,而大地带着它的欢乐在你的脚下眩晕。

朋友,请你记住,请你记住!思想这盘琴键,只在敏捷的手指下才能有神奇的和鸣。

不要让你的手指因怠惰而变得僵硬。

难道你不想在思想的琴键上,弹出清秋与寒冬的春之和鸣,奏响黄昏与黑夜的黎明鸟声吗?A.选段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思想比作一盘琴键,生动地写出了手指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B.选段中将“阳光”“白云”“和风”“大地”赋予人的行为,写出了琴键乐音的美妙,进而表现了思想活跃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欣悦与飞扬。

C.选段中运用“请你记住”这样的反复句式,提醒读者要始终让自己的思想保持活跃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提高训练及解析

初中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提高训练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生活处处有语文。

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

小林要参加某社区的“语文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帮小林完成以下任务。

(1)社区里有一家中医馆即将开业,有人给写了一副对联,被家中的宠物咬碎了,只能隐约辨别出以下词语:妙手回春灵丹济世乐医百病千家请你帮忙恢复这副对联,为中医馆做宣传。

(2)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商家们的促销手段不断翻新,然而一些商家靠赠品、打折等手段向消费者索要好评。

请根据下面的语境完成问题。

小林和父母在某餐馆就餐后,对菜品质量很不满意,结账时服务员表示:如果写好评发朋友圈可以打折。

小林母亲准备照做。

如果你是小林,该怎样劝说母亲?(50字左右)(3)中考结束后,小林跟父母去北京旅游。

他们首先来到故宫。

走进故宫,一眼千年,那些精美绝伦的文物经历岁月风尘神韵犹在。

爸爸说:“故宫中这些修复文物的工匠真了不起!”小林听后深受触动,看起来平凡的工匠,却有着伟大的价值。

请你帮助小林设计一段赞美工匠的诺。

(50字左右)【答案】(1)妙手回春医百病灵丹济世乐千家。

(2)妈妈,这样做不好。

做人要讲诚信,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帮助商家做虚假宣传,这样会误导别人,您说对吗?(3)你们用专注的眼神发现文物的精神,用双手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收藏在故宫里的文物因你们才鲜活生动起来,文化传统因你们的精心呵护得以传承。

【解析】【分析】(1)根据对联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同的要求,“妙手回春”对“灵丹济世”“医”和“百病”组成医百病,“乐”和“千家”组成“乐百家”都是动宾短语,“医百病”对“乐千家”。

根据对联上仄下平的要求,这幅对联为:妙手回春医百病灵丹济世乐千家。

(2)此题要求劝说母亲不要为了一点钱就为不讲诚信的商家写好评。

劝说时语气要委婉,要阐明母亲这样做的坏处,语言要连贯、得体、简洁。

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如:妈妈,这样做不好。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语言表达和运用 仿写(含对联和修辞手法)题题组训练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语言表达和运用 仿写(含对联和修辞手法)题题组训练

语言表达和运用仿写(含对联和修辞手法)题题组训练一、修辞手法专练1.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

②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③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反语借代借喻通感B.反语借喻借代通感C.对比借喻借代比喻D.类比借代借喻夸张答案 A2.(2011·重庆)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喻体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黑墨②黑钻石③黑夜④黑葡萄(1)此刻,她那________般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带着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

(2)透过墨镜望去,姑娘的脸呈平滑的褐色,眼睛像________似的,闪烁着奇异的光亮。

(1)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④理由:女子深情地注视着“他”时,眼睛必定是黑而圆的,这与“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吻合(2)②理由:姑娘的眼睛“闪烁着奇异的光亮”,这与黑钻石晶亮的特点相似解析(1)抓住女子眼睛黑而圆的特点,(2)抓住姑娘眼睛闪烁光亮的特点,即可正确作答。

二、仿写3.仔细揣摩下面例句的内容和写法,另写一个句子。

例句: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还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谢谢知识给你财富,但是不要忘了那传授知识的人,他还坚强地生活在清贫之中呢。

初中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专题训练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仿写续写对联专题训练1.语言表达建国70 年,祖国日新月异,人民当家做主,生活蒸蒸日上。

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祖国河山竞秀;下联:________【答案】示例:人民天下长春【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对联的知识分析作答。

对联的要求实际上是运用对偶的修辞格: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

尤其要注意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还有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等等。

结合“人民当家做主,生活蒸蒸日上”可用“人民天下长春”来对,或:天下百姓庆生。

故答案为:示例:人民天下长春【点评】本题考查对联知识。

首先要通读语句掌握对联使用的语境,然后结合对联的基本要求进行作答。

2.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

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②避恶遍插茱萸枝③几处笙歌留朗月④角粽投江祭诗魂(1)元宵节上联:________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2)端午节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下联:________(3)中秋节上联:________下联:万家萧管乐中秋(4)重阳节上联:延年畅饮菊花酒下联:________【答案】(1)①(2)④(3)③(4)②【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形式与内涵的了解,以及修辞手法的日常运用。

(1)“银花火树”指的是元宵节的烟火。

(2)“角粽投江”是为了凭吊屈原,指的是端午节。

(3)“几处笙歌”对“万家箫管”。

(4)“插茱萸枝”是重阳节的习俗。

故答案为:⑴①;⑵④;⑶③;⑷②【点评】考生对文化常识在平时要有理解,首先是传统节日考生都不陌生,熟悉每个节日的内涵和相关的特点,其次考生要理解对了的知识,注意其上下联讲究对仗的特点。

3.《傅雷家书》是充满真情、流露真意的家书,读后感人至深。

请你用一副对联表达父子之情。

【答案】略【解析】【分析】上联与下联均应围绕父子情感,注意对仗要严密。

2020中考语文复习:语言运用考点---仿写、补写、对联

2020中考语文复习:语言运用考点---仿写、补写、对联

2020中考语文复习:语言运用考点---仿写、补写、对联1、仿写句子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句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相似描写。

具体方法:(1)仿修辞,求相同。

仿句要与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符合句子的意境。

(2)仿结构,求统一。

仿句要与例句的短语类型、单句成分、复句关系、句式等一致,字数相近。

(3)仿内容,求高雅。

要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做到文脉相通。

(4)仿意脉,求协调。

要求与例句前后语义连贯,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和风格协调一致,主题统一。

(5)仿思维,求创新。

仿句要做到有创新、有个性。

2、补写是将提供的成分残缺的句子,按要求补充完整。

具体方法:(1)主题要“从一而终”,防止中途易辙,偏离主题。

(2)修辞要“依葫芦画瓢”,防止修饰不当,运用失真。

(3)结构要“循规蹈矩”,防止盲目随意,结构不一。

(4)内容要“百花齐放”,立意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要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中考例题如下:1.(2019湖南长沙)综合运用(共6分)答案:(1)②(2分)(2)评分说明:共2分,其中语意关联1分,语言表达1分、答案示例:“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

“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

“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3)评分说明:共2分,符合串场词特点(承上启下)1分,语吉表达1分。

示例:感谢肖非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702班李强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2.(2019山东潍坊)三、(7分)9月10日快到了,班级组织庆祝教师节活动。

(7分)10.下面是两幅庆祝教师节的宣传画。

请任选-幅,从文字设计方面作简要说明。

不超过60字。

(2分)11.同学们给老师制作了一张教师节贺卡并题赠首小诗,请你补写小诗的后两句。

(2分)人们常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却希望12.下图中,你的两位同学正在构思小诗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他们此时的情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仿写(含对联和修辞手法)(建议用时:30分钟)一、修辞手法专练1.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与例句中的桃花喻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

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

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C项与例句中的“桃花”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桃花比喻美丽的女子。

]2.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②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③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④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A.①中秋②除夕③端午④元宵B.①中秋②元宵③重阳④七夕C.①重阳②七夕③端午④元宵D.①重阳②除夕③元宵④中秋C[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这些诗句要和特殊节日联系起来,就要借助比喻、借代、象征、用典等手法。

第一句有“登高”“菊花”等信息,容易让人想到重阳节;第二句从“金针”(乞巧)“佳期”等信息,可以看出是七夕;第三句中“生前恨”“没后踪”“沅湘”对应屈原,可以看出是端午;第四句中“火树银花”说明灯笼多,结合“明月”可想到元宵节。

]3.下列诗句中,景物描写的角度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54012043】A.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D.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B[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A项,“海浪如云”从视觉的角度描写海上风浪如云,“数声雷”从听觉的角度描写北风劲吹,视听结合;B项,仅仅从视觉的角度描写“落霞”“孤鹜”“秋水”“长天”;C项,从听觉的角度写傍晚秋声万壑起,从视觉的角度写数峰默默伫立在斜阳里,视听结合;D项,从听觉的角度写数里外的水声,从视觉的角度写人烟稀少,视听结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黄山松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

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

远远望去,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

B.夕阳下的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畅直的线条流泻着,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尘滓,像用巨大的筛子筛过。

C.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忧伤的音符。

D.一笔而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这近乎癫狂的画作包孕了天地间的灵气。

B[B项,虽然有“像”字,但无比喻手法。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那田头的一棵箭杨树,孤傲挺拔地竖在路边上,仿佛是竖着的乡村人心中的一杆旗,望着这世界,读着世界的变幻和人心。

B.我的师傅就像刘半农在《铁匠》中所塑造的那位粗犷、刚健的劳动者一样,凭借手中铁锤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服务远近乡亲。

C.那晚,我美美地睡了一觉,梦到那草地上仰面躺着两个人,看着闪闪烁烁投下来的金币般的光斑,四周堆满了鲜花。

D.俯对我们的孩童,我们是他们最初的宇宙,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我们是至高至尊的唯一,假如我们隐去,孩子就永失淳厚无双的血缘之爱,天倾地陷,万劫不复。

B[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B项是同类事物间的比较,不是比喻。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人际交往中,巧妙的沟通、机智的表达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用拳头代替舌头..的愚蠢行为则常常葬送一切。

B.中央开展的专项巡视工作,直面问题,落实问责,这把切除腐败毒瘤的手术刀...,使反腐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C.随着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学校里的“小眼镜...”越来越多,近视已经成为学生健康方面的大问题。

D.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被替换一事引发社会争议,“我们这个时代是否还需要鲁迅..”的话题也被炒得沸沸扬扬。

B[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B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中央开展的专项巡视工作比喻成“手术刀”。

A、C、D三项均为借代。

]7.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D.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A项,把“余霞”比喻为“绮”,把“澄江”比喻为“练”。

B项,以“浮云”比喻游子的“意”,以“落日”比喻故人的“情”。

D项,把“愁”比喻“东海水”。

C项,写月光“随人”,使用的是拟人手法。

] 8.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

B.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A[本题考查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A项,“青山三百叠”,“快马”只“一抹”而过,这里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项,以“别恨”“肠断”来写山,以“离声”来写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项,“护”和“送”本是人的行为,现用来写水和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项,以“不归”写明月,“愁色”写白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9.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C.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D.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A[本题考查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A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B项,写宫漏好像接通了大海似的,水永远滴不完,夜长得好像没有了期限,以海水的巨大容量来夸张长门的夜长。

C项,将“别意”与“东流水”相比,是夸张。

D项,乐曲如此美妙,应是“天上有”的东西,是夸张。

]10.下列四句本为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中的一副对联,请依照句意与对联的一般原则,选出最恰当的排列方式( )【导学号:54012044】甲:江阔天高乙:鸢飞鱼跃丙:识此心之分量丁:见斯道之流行A.甲、乙,丙、丁B.乙、丁,甲、丙C.甲、丙,乙、丁D.丙、甲,丁、乙C[首先,对联应在形式上相同,上下联字数相同,句法结构相同,对应词语词性相同。

据此,排除A项。

其次,音节上,对联讲究平仄相对,音韵和谐。

一般说来,上联尾字大多为仄声字,下联尾字大多为平声字。

据此排除B、D两项。

]11.下列春联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 )A.福羊衔草辞旧岁金猴舞棒踏春来B.紫气东来山明水秀冰消北岸鸟语花香C.羊阵聚云天降玉猴足踏雪露星云D.兴邦有道江山不老治国有方九州永春D[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项,“辞旧岁”为动宾结构,“踏春来”为连动结构。

B项,“紫气”与“冰消”不对仗。

C项,“天降玉”为主谓宾结构,“露星云”为动宾结构。

]12.下列诗句中,与“时雨点红桃千树”对仗最为工整的一句是( )A.秋草藏青风万里B.春风吹绿柳万枝C.有闲春色燕双飞D.悲风吹乱绿杨丝B[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项中的“里”不符合诗歌“仄起平收”的原则,并且A项所写的是秋天的景色,不符合情境,可排除。

“点红”是动宾搭配,而C项中的“春色”是偏正结构,据此可排除C项。

“桃千树”是宾语加补语结构,D项中的“绿杨丝”是定语加宾语结构,故排除D项。

]13.除夕那天,父亲让李明贴对联,依次贴在厨房、书房、卧室三处,下列对联对应正确且符合贴对联要求的一组是( )【导学号:54012045】①粒米皆从辛苦得,寸薪不是等闲来②厨中妙手调美味,只凭巧手煮清羹③汉石周金鸿文永宝,林风山月雅兴长留④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⑤菱花光映纱窗晓,杨柳春风拥画图⑥窗前草色侵吟席,帘外花香入睡轩A.②④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⑥D[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鲜明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对联的上下联必须严格对仗。

几组对联中,②⑤上下联不对仗,首先排除。

①中“粒米”“寸薪”是厨房中的物品;③中“鸿文”和“雅兴”与书房有关;④是歌咏祖国大好河山的;⑥中的“席”“睡轩”与卧室相关,因此①对应厨房,③对应书房,⑥对应卧室。

]14.下列诗句与“倚槛苍茫千古事”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 )A.天开美景风云静B.过江多少六朝山C.爽气西来两袖青D.座揽清辉万川月B[对仗讲究字数、词性的相对应,诗句中的“倚槛”为动宾结构,只有B项的“过江”符合。

]二、仿写专练15.(2014·浙江卷)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弯月落在湖水中;鱼儿游去了,碎得月影半池——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

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

本题可就近联想与“弯月”相似的事物,如“残花”“飞絮”“晨霜”等。

【答案】(示例)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16.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

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

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

例句以“人生的扣子”为中心,写了一个比喻句,先是作比,后是总结说明“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重要性。

另选话题时,也要照此顺序,用此形式。

【答案】(示例)就像盖高楼打地基一样如果第一处地基打不好后面的地基就不稳固人生的地基从一开始就要打好17.根据上下文,拟出楹联的下联。

惠州西湖丰渚园内的多对楹联使游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陶冶性情。

大门楹联“门倚东江遥接罗浮紫气,__________________”,寥寥二十字,把丰渚园的地理位置和惠州的主要名胜古迹概括其中,上联写罗浮山,下联叙泗州塔,一“遥”一“近”,一“倚”一“依”,写出了物华天宝聚惠州、紫气彤云映丰渚的特色。

【解析】须根据上下文的提示拟下联。

下联中要有“近”“依”“彤云”“玉塔”(泗州塔,又称玉塔);“园”可换用“庭”“榭”“轩”“廊”等单音词,“荷淀”可换用“西湖”“平湖”等表示地物、景色的双音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