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区分讲解

合集下载

如何区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

如何区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

四、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表达自已的感情。
表达方式(5种)
学的解说和介绍。如说明文。
五、说明
说明:就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平实的、科
说明的特点是“解说事物 , 剖释事理”时 , 进 行冷静的静态介绍和解说;它不进行动态的 叙述、描绘、论证。
表达方式(5种)
叙述 描写 议论 抒情
说明
练一练
如“豆子发芽”一句,就有五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 1、豆子发芽了。 叙述 2、豆子长出了瘦弱的小芽。 描写
3、豆子发芽很重要。 议论 4、啊,豆子发芽了! 抒情
5、豆子发芽需要水分。 说明
如何区分?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5种)
叙述 描写 议论 抒情
说明
表达方式(5种)
一、叙述
叙述: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 表达方式,就是叙述人物的经历、活动,事 件发展的经过。如记叙文。
例子:星期一的早晨,我和小明一起 去饭堂买早餐。
表达方式(5种)
二、描写
描写:就是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
环境,作细致入微的描绘,给人以真切的感
受。
如: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神
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表达方式(5种)
三、议论
议论:就是讲述道理,表明作者的观点和态
度。

例子: ⑴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这 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 ⑵小花是我家的宠物,它长得很可爱。
表达方式(5种)
特征:!有感叹号 例子:妈妈!谢谢您! 老师,谢谢您!

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及作用

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及作用

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及作用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修辞手法具体有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装,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仗(又名对偶、队仗、排偶),反复,反问,反语有互文,借代,设问,排比,夸张,双关,用典,引用,移用,象征,镶嵌,通感。

1 常用修辞作用特点:1.比喻: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2)拟物①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荷塘月色》朱自清)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辨别 在语文考试中常有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具体辨析与作用分析的题目,其实这三者的概念是较难区分的,一是因为这些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专家用语与教育用语之别,二是从来也没有一部权威性的著作对这些问题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并辨析过。

以下所述也只是个人的理解及一般的说法。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这四者之间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表现手法要比写作手法来得宽泛,可以说两者之间是领属关系,因为表现手法可以是戏剧中的表现手法,美术中的绘画笔法等等,而写作手法仅仅是在写作中运用的一些手法。

而描写手法也要比修辞手法范围大,不过它们两者之间是交叉关系,即描写手法中有许多是借助于修辞手法的,而修辞手法中有一部分则不属于描写手法。

而至于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应该是前两者中包括了后两者。

然后我们再来分别逐一简要介绍一下这四种手法。

一、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

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

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
修辞手法:
1.修辞排比:利用一连串以相似方式结构的句子,把语气加强,表达出一定的情思、强调某些观点或感情。

2.拟人手法:把上帝、物体或其它事物比作一个人来描述,使文章生动而有趣。

3.比喻:把一种事物或状况描述为另一种概念、动物或其他形象,使文章形象生动。

4.讽刺:通过反语来表达现实中某种失望或不满。

描写手法:
1.直接描写:把一个物体的实质内容形态直接呈现出来,使文章简明朴素,表达灵活自然。

2.间接描写:以物揭人、以人揭物的形式,穿插一定的抒情之言,使文章富有感情色彩。

3.对比描写:以一种物品的特征以配他另一物品的特征,使文章情节变化,烘托出不同empasi 的效果。

4.过渡描写:运用油然而生的语言,把矛盾或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使文章看似紧扣,实质上有一定的跨越性。

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技巧之间的区别

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技巧之间的区别

表达方式,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技巧之间的区别(一)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①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②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二)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四个方面: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三)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表现手法主要有: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叙事抒情、顺叙、倒叙、插叙、卒章显志、想象、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四)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辨别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辨别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辨别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辨别在语文考试中常有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具体辨析与作用分析的题目,其实这三者的概念是较难区分的,一是因为这些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专家用语与教育用语之别,二是从来也没有一部权威性的著作对这些问题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并辨析过。

以下所述也只是个人的理解及一般的说法。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这四者之间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表现手法要比写作手法来得宽泛,可以说两者之间是领属关系,因为表现手法可以是戏剧中的表现手法,美术中的绘画笔法等等,而写作手法仅仅是在写作中运用的一些手法。

而描写手法也要比修辞手法范围大,不过它们两者之间是交叉关系,即描写手法中有许多是借助于修辞手法的,而修辞手法中有一部分则不属于描写手法。

而至于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应该是前两者中包括了后两者。

然后我们再来分别逐一简要介绍一下这四种手法。

一、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描写方法是为了表达人物、事件、景物等,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感受。

而修辞手法则是为了使描写更加生动、有感染力、具有艺术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
1.象征:用一个事物的具体形象来暗示一种意义,比如用蜜蜂来象征勤劳。

2.对比:用两种相反的事物并置,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别,比如黑夜和白昼、生与死等。

3.比喻:使用某种事物来比拟另一种事物,使被比喻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海洋是一朵巨大的蓝色花。

4.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生命、意志和行为,使之更加真实动人。

比如花儿在微笑,月亮妩媚地挂在天空。

5.夸张:对事物的某些方面进行夸张处理,以强调其特征和效果,比如满脸皱纹,头发老长老长等。

6.意象:用某种形象的事物或景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引起读者共鸣和感受。

比如清晨的阳光,绿树成荫等。

7.对景:在叙事或描写中,将事物和自然环境相融合,以体现出它的感情色彩和情境效果,比如在雨中思念。

8.排比:在修辞中,用重复、追随和修饰等手法,突出语言的情感,加强感染力,比如“闻到花香,看到绿草,听到梅雨声,感觉到真情,这就是生活的美好。


9.反问:用反问句表达强烈的语调、情感和感受,以强调其特点和效果,比如“难道不是很美吗?”
10.夹叙夹议:在叙述主题内容的同时,夹杂着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和态度,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比如“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啊,只可惜人们总是那么容易失去。

”。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语文阅读要点归纳1.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

要求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设问和反问:设问是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2.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3.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拟人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
△啄木鸟在给树治病.( 拟人 )
△啄木鸟像医生在给树治病.( 比喻 )
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比喻)
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拟人)
读成语、辨修辞 岁月如流,归心似箭,冷若冰霜( 比喻 )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百花争艳( 拟人 )
• 读下面的句子,用“√”确定它用的修辞手法。
荷叶下几条小鱼在游来游去。
荷叶下几条可爱的小鱼,在 捉迷藏。
荷叶下几条顽皮的小鱼,在快 活地游来游去。
月亮在云中出现了。
月亮姑娘悄悄地从云彩里走 出来,露出了半个笑脸。
害羞的月亮姑娘,揭开脸上薄 薄的纱巾,展露出迷人的脸蛋。
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蝴蝶在花丛中辛勤地劳动。 蝴蝶在花丛中玩捉迷藏。
啄木鸟专心致志地给大树伯伯看病,他那 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我们尊敬。
高大的白杨树,整齐地排列 在路旁。
高大的白杨树,像一队士 兵一样整齐地排列在路旁。
高大的白杨树,不知疲倦 地在路旁站岗放哨。
每天一大早,老牛就会在河 边走来走去。 每天一起床,老牛就会悠闲 自在地在河边散步。
沙漠中的仙人掌,在太阳下 生长。 沙漠中的仙人掌,在太阳下挺直 了脊背,顽强不屈地生长。





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拟人 ) 2、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比喻 ) 3、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排比、拟人) 4、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比喻 ) 5、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 来。 ( 拟人 ) 6、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 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 开始新的生活。( ) 排比、拟人
岸边的柳树在迎风摆动。 岸边的柳树在向我们招手。
岸边的柳树跳着婀娜多姿的舞蹈。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鸣叫起来。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弹琴。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平台上开 演唱会。
1、细雨如丝,一棵棵果树在吸收水 分。 2、小船猛地一摇摆,差点把我们抛 到河里去了。
3、大海里有许多浪花。
种类 赋予语言 赋予动作 赋予神态
赋予心理活动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兔子摇摇头,惭愧地低下了头。 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他想到自己 是万兽之王,神气极了!
赋予性格 赋予品质
乌鸦不服气地想:“凤凰只是长得漂亮, 不见得有什么真本领。” 倔强的小草 不畏春寒,勇敢地从地下钻 出头来,迎接春天。
4、一大群鸡在稻田里寻找着谷粒。 5、月光照耀着山川和田野。
仿写拟人句,要求:描写你喜欢的一 种小动物。(植物、景物)
1、夏天的树林真热闹!蟋蟀在 这里弹琴,蚂蚁在这里乘凉,连 知了也在没完没了地歌唱。
2、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保 护着小麻雀,顽强地抵抗着恶 狗的袭击。
3、小猫在桌子底下追打吵闹,就算 是撞疼了也不会哭!又在院子里抱 着花枝荡秋千,太顽皮了!
比喻:
就是打比方,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 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 运用比喻这一方法,可以在描绘一事物时,使 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被比喻的 事物,叫做本体;作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 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做比喻词。这三部 分不一定在所有的比喻句中都同时出现.
粉红色的外套衬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2.动作描写(行动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侧 面的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迈着步子,大踏步向前进。 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 谈)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诚恳的说:“对不起, 是我伤害了你。”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心理活动、意向、 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
拟人:
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 思想感情。运用拟人这一方法,可以使 文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使人觉 得亲切,有利于作者抒发感情。 拟人有两种类型: 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写。 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拟人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 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赶集"是 有人才会有的动作,用到了草 叶 和花的身上 这样的句子就叫做拟人, 例如:风中,小树在快乐的舞蹈. 公园里花儿向我微笑. 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 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 也抓不住。 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 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 妈笑。 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 耳朵,向两边拉。 她似乎感到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 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比喻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 的头。 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 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 地欣赏着属于它们的王国。
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钱, 那就可以买车了!
5.神态描写:是与外貌描写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 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他皱着眉毛,一种厌恶的神情。神态 描写也叫表情描写
二、常见的修辞手法
A、比喻 C、借代 E、对偶 H、设问 B、拟人 D、夸张 F、排比 G、反问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 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 ,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 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 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一、常见的描写手法
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描写(含神态描 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分为: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 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 触觉、嗅觉
描写:按内容分,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按特征又可分为白描、细描、 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情景交融等 人物描写 1.肖像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姿态、服饰、音调 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她有着乌黑的头发,
注意:同类事物不能比喻。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是( F )句 A、江上的轮船像一叶扁舟。 B、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C、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 D、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E、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F 、小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 球儿。
5、白帆好像一张巨大的蝴蝶的翅膀。 ( )比喻 6、他一动也不动,好像真的睡着了。 ( )不是比喻 7、霞光照在地面上,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 ) 8、那棵茂盛的大榕树,真是鸟的天堂啊! ( ) 9、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膀的声音。 ( )不是比喻 10、天空中的火烧云色彩绚丽,仿佛一幅 美丽的画卷。 ( )
非比喻句的五种“像”字句:
二、表示举例
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穷人能买得 起汽车。
2、像你身体这样柔弱的人,是干不 了重活的。
非比喻句的五种“像”字句:
三、表示猜测
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 好像想表示感激。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非比喻句的五种“像”字句:
四、表示联想
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看见 了波澜壮阔的大海。 2、母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地板, 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 吧!”
比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 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 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③表达感情。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 上“乌鸦”(飞机)成阵。
比喻要贴切——判断下列是否合适
①在崎岖的道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 似的轻快。 (没有相似点) ②人民群众的工作干劲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 里,豪情奔放,势不可挡。 (喻体不当) ③大水一来,可真比老虎还厉害,庄稼、房子、 家俱一扫而光,今天,我们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和这 只老虎拼一拼,非制服他不可。 (前后不一致,前 面把大水比作比老虎更厉害的其他事物,后面又比 作老虎,前后不一致)
4、沙滩上一只贝壳寂寞地躺在那里, 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5、公鸡挺着高高的胸脯,神气地在 院子里散步,傲慢地看着地上的蚯 蚓。
非比喻句的五种“像”字句:
五、表示说明
1、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 不能像个客人,要像个主人。” (用“像”来说明一种道理。不是比喻) 2、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 狗,所以有些像狼。”不是比喻 (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1、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 它才站起来似的。 ( )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 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 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 ) 3、一排排搭石像忠诚的仆人为我们服 务。 ( )比喻 4、卡罗纳脸色苍白,像是生了一场大 病似的。 ( )
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 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 头。拟人
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 者的特点和区别: 1、比喻句,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性打 比方。比喻的基本结构为三部分:本 体、比喻词、喻体。 2、拟人是指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 化,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 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 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