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的讲解
修辞手法讲解

修辞手法讲解
修辞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使用的一些特定的语言手段,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强作品的表达力、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1. 比喻: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特定的意义。
例如,“他的眼睛如同一汪清泉。
”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
例如,“大地
在微笑”、“风轻拂我的脸庞”。
3. 借代:用代替原指的词语进行表达。
例如,“白发苍苍的长者”中的“白发苍苍”代指老年人。
4. 并列:将同样地位、程度或性质的词语用并列结构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表达的力度。
例如,“高山、长河、广袤的森林”。
5. 反问: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义,常用于修饰或强调。
例如,“难道你不知道吗?”、“这难道不是人才?”
6. 夸张:夸大语言的程度或从数量上的增减来表达特定的感情色彩。
例如,“天空中无数的繁星”。
7. 对仗:用音、义、词、句等方面的对应或呼应来增强表达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例如,“青葱的花丛,白净的花篮。
”
8. 排比:在句子中重复运用类似的或相同的结构,以增强表达
的力度。
例如,“我想幸福,我想快乐,我想自由。
”
9. 倒装:将句子中的主语与谓语的语序颠倒,以意外的方式表达。
例如,“在空中飞翔的是一只红雀”。
10. 象征:通过物品、动作、人物等的象征意义来表达一种更深层次的含义。
例如,“白鸽象征着和平”。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修辞手法的讲解

修辞手法的讲解
修辞手法是一种文学和语言技巧,用于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讲解:
1. 比喻: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用一个事物来描述另一个事物的特点,从而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
2. 拟人: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风在呼啸,树枝在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
3. 夸张: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例如:“他的声音响彻整个山谷。
”
4. 排比:将相同或相似的语句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
例如:“我们要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5. 对偶:将两个相对的词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言的对比和对称感。
例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6. 借代:用一个事物来代替另一个事物,以达到简化语言的效果。
例如:“白宫发表了一份声明。
”
7.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例如:“难道你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
8. 双关:利用语言的多义性或谐音来达到双重含义的效果。
例如:“我喜欢吃鱼,不喜欢吃‘驴’。
”
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力,增强表达的效果。
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精彩,更容易引起读者或听众的
共鸣。
修辞手法的讲解

小升初修辞手法★小学阶段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对偶、引用、双关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成了宛如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的未来展翅飞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如: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3)超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如: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馒头的香味来了。
4作用:5、反问:??例句:难道数学真的这6、设问:例: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7、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
作用:准确运用对比,能鲜明地显示出事物间的差别或者能突出说明某一方面,从而增强说服力。
两种类型:(1)两体对比,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一体两面对比: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已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8、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一修辞方法。
作用:对偶能鲜明地提示事物内在联系,反映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形式整齐,结构匀称,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例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各种修辞手法的详细讲解

接关系到作文这一重要的知识,所以绝不能忽视。
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拈连、象征、寄寓(寄托),呼告等。
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一、比喻:1、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2、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3、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4、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二、拟人:1、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2、判断要点: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3、拟人的作用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

一、什么是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二、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大、排比、反问、设问、对偶等。
(一)比喻1、概念: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构造:比喻一般由三个局部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把〔本体〕比喻〔喻体〕,把〔喻体〕比作〔本体〕。
例子:1、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2、听了这个消息,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练习一:1、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2、听了这个消息,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把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3、一轮明月宛如一个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夜空中。
把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4、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镜子。
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5、小兴安岭真是一个绿色的宝库啊!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6、小姑娘有一颗金子一样的心。
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练习二:以下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9、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10、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讲解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讲解运用了对比、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在语文中是最基本的能力,也是重点训练的内容。
要求掌握常用修辞格。
一、对比1。
正衬:作者写小山没有荷花美,不仅写出了“莲”的高贵,更写出了“小山”的贫贱。
正衬与反衬相比较,突出了“莲”的不屈不挠、高洁脱俗。
2。
反衬:夏日的骄阳似火,热气逼人,写出了小山被晒得滚烫的感觉,而莲花却“出淤泥而不染”。
这种以“热”衬“冷”的方法,让读者看到小山虽然被炙烤着,但它的生命力极强。
3。
前后照应:荷花在石缝中,显得娇小可爱,随风飘动,好像在欢迎游客的到来。
荷花给人以清新自然、优雅宁静之感。
二、拟人1。
本体(花朵)拟人:用比喻、比拟、象征、夸张等手法,使描绘对象具有人一样的言行或思想、感情,能够用自己的一些典型特征、行为去打扮和装饰自己,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例句:小草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吮吸着甜美的乳汁,它们在微风里摇头晃脑,互相说着悄悄话。
桃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慢慢地长出嫩绿的叶子。
草坪上,小草宝宝伸展着四肢,欢快地跳起了“舞蹈”。
她的眼睛亮得吓人,闪闪发光,像两颗小星星。
一位老师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进教室,同学们都用关切的目光望着他。
那里摆着一把大火钳和几个大碗,里面盛满了水。
同学们围坐在那儿,埋怨火钳太小。
我不怕同桌,也不怕老师,就怕不文明的人。
爸爸回家时,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那风里夹着一股烟草味儿,闻到这味道,我就觉得舒服。
2。
人格化拟人:赋予某一物品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使其人格化。
例句:青蛙的皮鼓鼓的,肚子圆圆的,可爱极了!第三单元,我背诵了很多诗歌,像静夜思、小池、早发白帝城、回乡偶书、山行等等。
我还读了《坐井观天》这篇寓言故事,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人们往往因为贪心,而想占有尽可能多的东西,结果适得其反,吃亏的总是自己。
三、排比1。
抒情的需要:在文章中适当加入排比段,既可增强气势,又可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如: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哪个不是我的兄弟姐妹?……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用最美的语言,写出心中的激动。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讲解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讲解一、比喻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多重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常见的比喻方法有: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
2、暗喻。
3、借喻。
二、用比喻描写景色、景物或事物的作用:三、用比喻描写物体的外形作用:四、夸张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比喻夸张。
用水把物体一分为二,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进行比喻。
作用:五、夸张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比喻夸张。
夸张:对原有事物加以提炼或引申,突出其本质特征。
作用:六、对偶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对偶比喻,使文字简练,节奏和谐,结构严谨,有音乐美。
作用:七、排比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排比的修辞手法。
排比:连续三个或三个以上意思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
作用:八、对比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对比。
对比: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作用:九、设问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设问。
作用:十、反复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反复。
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作用:十一、对比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对比。
对比:把两个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成两个方面并列出来。
作用:十二、借代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借代。
作用:十三、比喻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比喻。
“拟人”的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具有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它的感情。
“夸张”的作用: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突出事物本质。
十四、反问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反问。
作用:十五、排比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排比。
作用:十六、反复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反复。
作用:十七、顶真的定义和作用,掌握顶真。
作用:十八、对比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对比。
作用:十九、引用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引用。
作用:二十、呼告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呼告。
作用:二十一、分类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分类。
作用:二十二、双关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双关。
作用:二十三、反语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反语。
作用:二十四、对偶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对偶。
作用:二十五、排比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排比。
作用:二十六、反复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反复。
常见11种修辞手法的定义与作用讲解课件共24张PPT

好像、像、仿佛、似、宛如......
• 暗喻:甲是乙 本体+喻体+比喻词 是、变成、构成........
• 借喻:甲代乙 喻体
一、比喻
说出下列句子的具体作用:
他长得像他爸爸。 小明是奶奶的掌上明珠。 他还是像过去一样爱打篮球。 一个麦穗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他好像出去了。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山东有很多特产像花生、大枣、木耳等。
二、拟人
定义: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事物人的感情、动作神态等。
树上的小鸟在高声歌唱。
樱花舒展了笑脸。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 我来分一分~
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柔。 每条岭都像慈母那样的温柔。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 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打扮自己。
三、夸张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教室里静得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见。
• 这地方只有巴掌大
•
妈妈在炒了一大桌的菜,我馋的口 水都要流出来了。
四、对比
花生长在地下,不像苹果那样高挂枝头。 苹果比李子更甜。
夸张:突出特征、语言生动
六、设问
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 的细微的声音。 他的成绩为什么会进步?当然是因为 他勤奋努力。
七、反问
•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 不是真理吗?
修辞手法
比喻、 、夸张、 、 设问、 、 、 、
一个小姑娘, 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 坐在绿船上.
荷花
修辞手法
比喻、 、夸张、 、 设问、 、 、 、
一、比喻
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易懂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特点:
三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
两个事物有相似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修辞手法★小学阶段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对偶、引用、双关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
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仿佛像……似的如同成了宛如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例句: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比喻一般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
(1)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
如:共产党像太阳。
(2)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如:弟弟成了泥了。
(3)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有趣。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拟人有两种类型:一是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描写。
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二是人直接同事物说话。
如: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如: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3)超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如: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馒头的香味来了。
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
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增添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有力渲染艺术形象,充分抒发思想感情,可以使句子节奏鲜明,气势磅礴,使情感的表达有痛快淋漓之感。
例句:是您,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
5、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1. 难道我会不知道2.难道我有这么笨吗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例:作为一个小学生,怎能不努力学习呢6、设问:设问也叫设疑、提问。
是为了突出强调、启发引导或反悔感情而有意提问的一种修辞方法。
设问自问自答,也可以只问不答,引导读者深入探讨,实际上在文中已做了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富有变化。
例句: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例: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7、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
作用:准确运用对比,能鲜明地显示出事物间的差别或者能突出说明某一方面,从而增强说服力。
两种类型:(1)两体对比,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一体两面对比: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已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8、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一修辞方法。
作用:对偶能鲜明地提示事物内在联系,反映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形式整齐,结构匀称,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例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引用包括两种:一是直接引用,如:鲁迅先生有两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他自己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二是间接引用,如: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0、双关:双关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使表达委婉含蓄、幽默风趣而耐人寻味。
例如:“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在这段对话中,鲁迅先生用“碰壁”这个词语,指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及与黑暗斗争的艰难,语言生动而发人深省。
用词品味:在我们学过的词语里,有些词意义完全相同,如爸爸、父亲;妈妈、母亲;衣服、衣裳;玉米、苞谷等。
还有些词主要意义相同,但有种种细微差别,如优秀、优异;爱护、爱惜;保护、保卫等。
以上这些词,我们叫它同义词。
同义词在汉语词汇中非常丰富,我们在作文或说话时,就要进行辨析,注意选择,掌握好它们的细微差别,准确、恰当、灵活地运用,使文章表达得更贴切、更严密。
例如:"激烈"、"热烈"、"猛烈"、"剧烈"、"强烈"五个词的意思基本相同,都是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但是在运用到具体的句子中就不同了。
用在战斗中,就说"激烈",如"激烈战斗"。
用在情绪上,就说"热烈",如"热烈欢迎"。
用在性质上,就说"猛烈",如"药性猛烈"。
用在光度上,就说"强烈",如"光线强烈"。
用在体育运动上,就说"剧烈",如"剧烈运动"。
一是要注意语意轻重的差异。
错例:(1)蝴蝶在花丛中翱翔。
(2)东风号万吨巨轮,是我们自己制作的。
二是要注意范围大小的差异。
错例:(1)我们的教室门前有两棵树林。
一棵是白杨,一棵是梧桐。
*(2)我爷爷参加了解放隆化的战争。
三是要注意应用对象的差异。
错例:(1)我表弟长得又肥又高。
(2)爸爸有时对我很凶,但心里很爱戴我。
四是要注意感情色彩的差异。
错例:(1)中国与古巴的那场女子排球赛,打得十分残酷,争夺了好几个小时。
*(2)入场式开始了,运动员们趾高气扬地迈着雄健的步伐走进运动场。
课堂作业第一部分:一、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欣赏其精彩的地方。
1、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4、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6、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7、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10、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二、自己动手,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用比喻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用夸张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用拟人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品味用词,用心体会下列词语(1)读一读下列句、段,想一想,括号里填哪个词最恰当。
①探索开采无穷无尽思索开辟无边无际1、()的原野里的矿藏,有待我们去()。
2、()的宇宙中的奥秘,有待我们去()。
②悄悄轻轻厚厚慢慢微微默默紧紧渐渐他()地坐在那里,手里捧着一本()的书。
我不好意思去惊动他,便()地推开门,()地来到他的身旁。
后来,他一抬头见到我,便()一笑,()地握着我的手。
③顾客游客乘客观众读者现在,社会风气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商店里的(),列车上的(),影院里的(),图书馆里的(),风景区里的(),人人都讲文明,讲礼貌。
④亲爱亲切亲近亲热亲密亲情1、几年来,他俩总是互相帮助,()合作,取得重大科研成果。
2、周总理那慈祥的笑容,()的话语,至今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3、()的老师啊,将来,无论我们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您对我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4、毕业了,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在一起,()地谈着,笑着……课堂作业第二部分:1、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2、井冈山的毛竹多,有的修长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山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3、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唱歌,都在演奏。
()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5、桃花、梨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
()6、我的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7、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8、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9、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10、百灵鸟在果园里欢乐地歌唱。
()11、桂子开花十里香。
()12、春在哪里春在操场上,春在教室里。
()13、他家的房子可小呢,只有豆腐干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