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美学
数学中的美学发现数字之美

数学中的美学发现数字之美数学中的美学发现:数字之美数学是一门独特而博大精深的学科,它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还透露出一种独特的美学。
在数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发现数字之美,这种美学体现在数字的形态、规律和意义等方面。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索数学中的美学发现,从而带领读者进入数字的美妙世界。
1. 数字的形态之美数字作为数学的基本元素,具有丰富多样的形态,每个数字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美感。
在数形结合的角度上,从1到9的每个数字都可以通过直线、弧线或曲线的组合来表达,形态各异。
比如数字1的笔画娟秀而简洁,像一根直线向上延伸,给人以稳定和秩序的感觉;数字8则以圆圈的形状组成,具有循环和连续的感觉,呈现出一种美轮美奂的形态。
数字的形态之美不仅让我们在书写和设计中受益,更为我们的视觉艺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2. 数字的规律之美数字之间存在着丰富多样的规律,这种规律也是数学美学的重要体现。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如0、1、1、2、3、5、8……这种规律的美感在于数字之间相互关联,彼此呼应,而这种关联具有一种简洁而深刻的内涵。
数字的规律之美不仅体现在数列中,还存在于几何形状中的对称性、图形结构中的等比关系等各个方面。
这些规律给我们带来了解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也使我们对数字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
3. 数字的意义之美每个数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象征意义,这也是数字之美的一部分。
在宗教、文化和哲学等领域中,数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例如,数字0象征无限、无穷,也代表着新的开始;数字7在许多文化中都被视为神圣的数字,有着平衡和完美的意义。
数字的意义之美虽然不是数学本身的研究范畴,但它在数学所蕴含的深刻思考和文化积淀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总结:数学中的美学发现让我们在数字的世界中感受到无穷的魅力。
数字的形态之美让我们对书写和设计有更高的追求;数字的规律之美让我们深入探索数字之间的关系和内涵;数字的意义之美让我们感受到数字背后的文化和象征的力量。
数学的美学揭开数学背后隐藏的艺术之美

数学的美学揭开数学背后隐藏的艺术之美数学的美学:揭开数学背后隐藏的艺术之美数学作为一门学科,除了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计算和分析工具外,实际上还有着深邃的美学内涵。
数学的美学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公式、符号和定理中,更潜藏在它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中。
本文将从数学的不同领域中,揭开数学背后隐藏的艺术之美。
1. 几何学的美感几何学在数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描述了我们周围的空间和形状。
在欧几里得几何中,尺规作图的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在平面上构造和研究形状的方法。
而在非欧几里得几何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距离、角度和面积的概念得到了拓展和改变。
几何学的美学在于它的对称性和对比性。
对称性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美感。
例如,黄金分割比例广泛应用在建筑和艺术中,它能使得形状更加优雅和舒适。
而对比性则能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视觉体验,例如黑与白、大与小之间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戏剧性的美。
2. 代数学的美感代数学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数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代数学中的公式和方程式往往是数学美学的具体表现形式。
例如,欧拉公式e^(iπ) + 1 = 0 将五个基本数学常数联系在一起,展现了数学的统一和奇妙。
代数学的美感在于它的简洁和普适性。
数学家们通过抽象和符号化的方式,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符号间的关系,使得问题更易于描述、解决和理解。
代数学的普适性则在于它适用于各种领域和问题的研究。
它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也有助于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
3. 概率论的美感概率论是数学中研究随机事件和可能性的分支。
在概率论中,数学家们通过统计和分析大量数据,来研究和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概率论的美感体现在它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中。
概率论的美感在于它的变化和无常。
通过概率和统计的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事件的发生,这种变化和无常给了我们探索和发现的机会,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审慎决策的思维模式。
4. 数论的美感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分支,它对整数的性质、关系和结构进行研究。
初中数学美学教学教案

初中数学美学教学教案1. 了解数学美的内涵,感受数学的和谐、简洁、对称、奇异等美学特征。
2. 提高对数学问题的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3. 学会运用数学美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数学美的内涵与特征2. 数学美的表现形式3. 数学美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美,如建筑、艺术作品中的几何图案等。
2. 提问:你们认为数学美是什么?数学美有哪些特征?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数学美的内涵:和谐、简洁、对称、奇异等特征。
2. 举例说明数学美的各种表现形式,如黄金分割、勾股定理等。
3. 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美的作品,如数学绘画、雕塑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经典数学问题,如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理等,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美的魅力。
2. 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数学问题,从美学角度进行分析。
四、实践环节(10分钟)1. 让学生运用数学美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展示成果,分享解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数学美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审美能力,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数学美的内涵和特征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运用数学美的能力。
3. 学生对数学美的兴趣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教学资源:1. 数学美学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数学美的案例作品。
3.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2. 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体验数学美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美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的美与奥秘从一到无穷大的数学美学

数学的美与奥秘从一到无穷大的数学美学数学,这门看似枯燥的学科,却蕴含着无比的美与奥秘。
从一到无穷大,数学美学贯穿于整个数学的世界,让我们领略到数学的魅力与深邃。
一、数学中的对称美学对称在自然界和人类的艺术作品中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美学。
数学中也不例外,对称应用于数学中的图形和方程,产生了一种精确而完美的美感。
比如,镜像对称、轴对称等都是数学中常见的对称形式。
例如,在几何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图形进行镜像、旋转或平移等操作,来研究它们的对称性质。
这种对称美学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深入展示了数学的内在结构与规律。
二、数学中的黄金比例美学黄金比例是指一条线段分为两部分,较长部分与整体之比等于较短部分与较长部分之比。
这种比例被广泛运用于建筑、绘画等艺术领域中,也被广泛认为是最具美感的比例之一。
而这种美感实际上源于数学中的黄金比例,也就是数学中的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是从1开始,后面的每一个数都等于前面两个数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具有惊人的特性,比如相邻两个数的比例会无限接近黄金比例0.618。
这种数学的美感犹如艺术作品中的完美构图,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和美好的感受。
三、数学中的无穷大美学数学中的无穷大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它却展现出了独特的美学之美。
无穷大既包括正无穷大,也包括负无穷大,在数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微积分中,无穷大可以用来描述函数的极限,表达函数在某些点的趋势。
无穷大常常和无穷小相互关联,构成微积分中的重要概念。
无穷大不仅仅是数学上的一个符号,更是数学世界中的探险家,带领我们走向未知的边界,发现数学中的奥秘。
数学的美与奥秘不仅仅限于以上三个方面,数学的世界广阔而深邃,每个领域都蕴含着精彩纷呈的美学。
数学的美学给人以享受和启迪,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于数学的探索和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去感受数学的美与奥秘。
透过数学的窗口,我们看到了世界的秩序和美丽。
总结起来,从一到无穷大的数学美学贯穿了整个数学的世界。
数学学习的迷人之处探索数学中的美学

数学学习的迷人之处探索数学中的美学数学学习的迷人之处——探索数学中的美学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常常被人们认为是枯燥乏味的。
然而,如果我们真正深入探索数学的本质,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种迷人的美学。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数学学习的迷人之处,展示数学中的美学。
一、数学的逻辑严谨性数学是一门符合严谨逻辑的学科,它的基本原理构筑在严格的推理和证明之上。
在数学中,每一个推理步骤都要经过严密的逻辑推断,确保每一个结论都是准确无误的。
这种逻辑严谨性给数学增添了一种优美的韵律,使得数学的推理过程看起来非常合理而美观。
二、数学的美丽公式数学中有许多美丽的公式,它们像是大自然赋予给人类的礼物。
例如,欧拉公式(Euler's formula)是个饱受赞誉的例子:e^ix = cos(x) + isin(x)。
它将五个最重要的数学常数(自然对数的底e、虚数单位i、圆周率π、正弦函数sin和余弦函数cos)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简洁而美丽的等式。
欧拉公式展示了数学中的简洁和优雅,让人们感受到了数学的美学价值。
三、数学的几何美几何是数学中最为直观且美丽的分支之一。
几何研究空间中的形状、结构和变换,这些元素构成了我们周围的一切。
例如,黄金分割比例出现在自然界中的很多事物中,如螺旋形状的贝壳和植物叶子的排列。
黄金分割比例具有美学上的完美性,它在数学中的应用展示了几何学的魅力。
四、数学的对称美对称是数学中另一个引人入胜的方面。
对称可以在几何图形中看到,也可以在代数方程中体现出来。
例如,正方形是一种具有完美对称性的几何图形,它的四个边和四个角都具有对称性。
对称在代数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对称的代数方程可以帮助我们简化问题,发现隐藏在复杂背后的简洁美学。
五、数学的创造力数学是一门追求创造力的学科。
尽管许多人对数学的第一印象是一堆公式和定理,但数学的核心在于思考和创造。
通过数学,我们可以探索各种问题、提出新的猜想,并通过逻辑推理和证明进行验证。
数学之美探索数学中的美学元素

数学之美探索数学中的美学元素数学之美:探索数学中的美学元素数学是一门充满奇妙和美丽的学科。
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工具,还蕴含了许多深刻的美学元素。
本文将探索数学中的美学元素,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展示数学的魅力所在。
1. 对称美:对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和艺术中的美学元素,而数学中的对称更是完美而精确的。
例如,正多边形的对称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设计中。
它们具有吸引力和和谐感,让我们感受到对称美的力量。
2.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一个数学常数,它以1:1.618的比例被认为是最具魅力和美感的比例。
它在艺术、建筑和自然界中被广泛运用。
例如,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中的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它们之间的比例越往后越接近黄金分割。
3. 几何美:几何是一门探索形状、空间和结构的数学学科。
几何的美学元素体现在它的简洁性和对称性上。
例如,圆是几何中最简单的形状之一,它具有完美的对称性和平滑的曲线,让人感受到无限的美好。
4. 曲线美:曲线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艺术和设计中常见的元素。
不同类型的曲线拥有各自独特的美感。
例如,抛物线给人以温柔和优雅的感觉,而双曲线则充满了复杂和神秘的魅力。
5. 色彩美:颜色在数学和艺术中都是重要的表达方式。
颜色的组合和运用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情绪和氛围。
例如,色彩的对比和平衡在绘画和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让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6. 数列美:数列是数学中的一种序列,在自然界和艺术中同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以前两个数之和来构造的数列,它呈现出一种渐近趋近黄金分割的美感。
7. 对数美:对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在科学和工程中非常常见。
对数的美感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指数运算转化为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极大地简化了计算的过程。
8. 概率美:概率是数学中研究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分支,它在统计学和金融中有广泛的应用。
概率的美感在于它能够揭示事物背后的随机规律和趋势,让我们了解到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数学中的美学认识数学与艺术的结合之处

数学中的美学认识数学与艺术的结合之处数学中的美学:认识数学与艺术的结合之处数学是一门充满美感的学科,它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数学的美学表现在抽象的概念、精密的逻辑、优雅的证明和深刻的内涵等方面。
通过对数学中的美学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并进一步发现数学与艺术的奇妙结合之处。
一、数学的抽象与艺术的表现力数学的抽象性是其与艺术的共同点之一。
数学家和艺术家都要将问题或观念抽象为符号、图像或形式化的表达方式。
例如,数学中的方程可以通过符号来表示,而艺术中的抽象绘画可以通过色彩和线条来表现。
无论是数学还是艺术,都追求表达出特定的意义或情感,通过抽象化的方式传达给观众。
二、数学的逻辑与艺术的创作过程数学的逻辑性与艺术的创作过程存在相似之处。
数学家在研究问题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逻辑规则,进行推理和论证。
而艺术家在创作时,也需要展现出一定的逻辑性,通过组合、变化和呼应等手法来达到艺术作品的内在结构和谐。
无论是数学还是艺术,逻辑的严谨性都是其美学价值的重要体现。
三、数学的证明与艺术的表达数学中的证明过程与艺术作品的表达有着相似之处。
数学家通过一系列严密的推理和推导,从基本的公理和定理出发,逐步演绎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同样,艺术家也通过细腻的表现手法和独特的创作构思,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传达给观众。
无论是数学证明还是艺术作品,都需要有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内涵,才能给人以深刻的触动和感受。
四、数学的美学与艺术的审美数学中的美学与艺术的审美息息相关。
数学家通过对数学结构和关系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美丽而优雅的定理和规律。
同样,艺术家也通过观察和感悟生活,创造出一个个艺术品,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数学的美学和艺术的审美都需要对形式、比例、对称等方面有敏锐的感知力和独特的创意,从而给人带来视觉和思维上的愉悦。
结语:数学与艺术的结合为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通过数学中的美学认识,我们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内涵和价值,还能够更加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科学和逻辑。
数学的美学欣赏数学的美妙之处

数学的美学欣赏数学的美妙之处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常常被视为枯燥和晦涩的领域。
然而,如果我们用心去感受,并深入探索数学的内涵,我们将会发现数学中隐藏着许多令人惊叹和美妙的元素。
本文旨在欣赏数学的美学,展示数学之美。
一、几何之美几何是数学中最能直观展示美学价值的分支之一。
在几何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形状的对称、曲线的优美以及空间的谐调。
例如,黄金分割点便是几何之美的一种体现。
它的比例关系简洁而优雅,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绘画等领域中,赋予作品以令人心醉的美感。
此外,曲线也是几何学中展现美学价值的重要元素。
斯皮罗曲线、费马曲线等都因其独特的特征而成为了几何中的艺术品。
这些曲线的优美性质,引发了无数数学家的探索与研究,同时也打开了了解自然界中曲线形态的大门,让我们对于世界的美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代数之美代数学,强调的是符号和数的抽象运算规律。
在代数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数学推理的优雅与美妙。
比如,数学家对于方程的理解和解决方法,常常精巧且优雅。
方程的变形与运算,在数学家的手中,宛如一曲交错的乐曲,旋律动听、精彩纷呈。
此外,代数学中的数学公式也展现了它的美学价值。
著名的欧拉公式e^(iπ)+1=0,被认为是数学中最美丽的公式之一,将五个最基本的数学常数联系在一起,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揭示了数学的内在联系,彰显了数学的美学之美。
三、概率与统计之美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应用广泛且实用的分支,它们对于理解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性与变异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概率与统计的美学之处。
概率的美学体现在它能够揭示事件发生的规律与趋势。
通过统计数据和分析方法,我们可以预测大规模事件的发生几率,从而指导我们的决策和行动。
这种能力是深深迷人的,它赋予了我们对未来的洞察力,让我们能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统计学中的抽样和推断也包含了美学的要素。
通过从样本中获取信息,并将其推广应用于整个总体,我们能够获得对全局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积分形式:当 内,则 在
x a
(45)
( x) f (t )dt
上连续时,若 在 x f (t ) [a, b] 在 上可微,且
[ a, b]
( a, b)
x
a
f (t )dt (a) (b)
微积分的伟大意义 1、对数学自身的作用
(46)
(1)牛顿、莱布尼兹17世纪创立的微积 分存在明显的逻辑缺陷; (2)18世纪的数学家在微积提供的思维 和工具的基础上阔步前进,迅速创立了 许多数学分支; (3)微积分的严密逻辑基础也在19世纪 完善地建立起来。
(43)
(二)解析几何与微积分
1. 公元16世纪笛卡尔创立了解析 几何. 2、 解析几何的精华在于把几何 曲线用代数方程来表示,同时又 利用代数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几何。 3、许多复杂的几何问题可以通 过解析方法解决。
(44)
由蜘蛛网产生灵感的笛卡尔
笛卡尔创造的解析几何为天文、 航海等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621年笛卡尔退役后,他就移民荷 兰,开始潜心思考数学和数形结 合的问题。 笛卡尔为什么能对数学产生浓厚 兴趣?
(39)
(二)、映射法
(40)
运算可以视为一种变换或映射,映 射之后再映射过来。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 现:
关系—— 映射——定映—— 反演
——得解
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程序
(三)、抽象方法
(41)
A 具体化与抽象化是相伴存在的,只 有对具体的深入认识才能更好地抽象。 B 去掉的东西越多,表面抽象程度 越高,就越能反映问题的本质。
数学家对欧拉的评价
(7)
拉普拉斯:读读欧拉,他是我们每一个 人的老师。 高斯:欧拉的工作研究将仍旧是对于实 现的不同范围的最好的学校,并且没有 任何别的可以代替它。 克莱因: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多产,像 他那样巧妙地把握数学;也没有一个人 能从采集和利用代数,几何分析的手段 去产生那么多令人钦佩的结果。他是一 个顶呱呱的方法发明家,又是一个熟练 的巨匠。
外国学者对数学美的评价(二)
(5)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实现,如果正确 地看他,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 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 我们无性脆弱的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者 音乐那样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地崇高 的 地步,能够达到只有伟大的艺术才能谱写的 那样完满的境地。
中国学者对数学美的评价
(五)许多有趣的数
(36)
A 魔术数: 如果一个数接写在另一个 数的后面,所得到得新数 能被这个数 整除,则这个数称为魔术数。 B 缺8数 C 史密斯数:如果一个合数可以表示成 几个素数的积,这些数的各位数字之和 等于这个合数的各位数字之和,称具有 这种性质的数为史密斯数。
(六)多边形数
三角形数:1,3,6 正方形数:1,4,9 五边形数:1, 5, 12
三、数学史上的几大奇观
(一)尺规作图
2i
(42。 n k k B 正 边形尺规作图的充要条件 2 p1 p2 ps n2 p1 , p2 , ps 是 或 , 其中 是费马素 数 C 几何作图的三大难题: (1)化圆为方 (2)倍立方体
3、好恶不同的“四”
(21)
固有四书 四大古典名著 民间四大传说 汉字书 法四体
(22)
4.吉祥与魔鬼数字“六” 全国统一后定为6郡 咸阳建270宫殿 皇车用6 匹马拉
5.
最神秘的“七”
(23)
佛教认为:万物皆七种 原: 地、水、火、风、空、 识、根
6、吉祥幸运的“八” (24)
第一章
数学美学
(1)
赞美诗
我赞美那与我日夜相守的 数字、字母、符号、式子和图形, 像浮在可知轻轻飘荡的五色花瓣 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 像一个个流动的金属音符, 碰撞发出一串串清脆丁冬之声; 像钢琴上的键盘, 弹奏出悦耳的谐音; 像一道划破长空的闪电, 将我的灵感的引线接通。
( 3)
教学要点
数学美
( 2)
数学美不同类型
数记趣
正整
第一节 数学美
外国学者对数学美 的评价(一)
( 4)
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美就是和谐,整个 天体是一种和谐,宇宙的和谐是由数 组成的, 因而构成整个宇宙的 美。 英国数学家怀特海:作为人类精神最原始的 创造,只有音乐堪与实现媲美,只有取得过 实习财富的少数人,才能尝到数学的“特殊 乐趣”。
n n
n m
n 1 0 n c1 ab c b n n
n
n
杨辉三角形 (15)
1 1 1 1
1 1 1 1 6 5 4 3 2 3
1
1 1
6 4 1 10 10 5 20 15 6
15
和 平面上过点
x x1 x2 y y1 y2
谐 和美
( x1 , y1 )
2 命题变换: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效,逆命
题与否命题也等效。 3数学概念上也存在对偶关系 : 任 lim x 存在 何 0 有某个 N 0使得对任何 n, m N 有 x x lim x 不存在的对偶说法是只要将上述表述 中的任何改换为某,同时将某改换为任 何,不等式中将不等号改向。
1.欧拉公式 : 2 i e 1 (8)
2.卓越而奇妙的等式: e 1 0
3、问题:
ii
i
这个数是虚数还是实数?
( 9)
五猴分桃
5只猴子一起摘了1堆桃子,因为太累了,它 们商量决定:先睡一觉再分。过了不知多久, 来了一只猴子,它见别的猴子没来,便将这 一堆桃子平均分成5份,结果多出1个,就将 多的这个吃了,拿走其中的1堆。又过了不知 多久,第2只猴子,它不知道有1个同伴已经 来过,还以为自己是第一个到的呢。于是将 地上的桃子堆起来,平均分成5份,发现也多 出1个,同样吃了这1个桃子,拿走其中的1堆。 第3只,第4只,第5只猴子都是这样,……问 这5只猴子至少摘了多少桃子?第5只猴子走 后还数多少个桃子?
(37)
二、数学方法的优美
(38)
数学归纳法是数学方法之一。这种通过有限 步骤去认识无限的方法确实是意味深长。 观点与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方面,密切相关又 相互影响。 数学方法影响数学观念。
(一)、反证法
首先假定结论不成立,其 次通过一定的推导得出矛盾, 从而说明:结论不成立时不 可能的。
若正整数M的全部正因子(去掉其 本身)之和,恰好为自然数N,而N 的全部正因子(去掉其本身)之和 恰好为正整数M,则称M,N为一对亲 和数。 “我中有您,您中有我”的亲密无 间的“相亲数”。
(二)亲和数 (33)
(三)、勾股弦数
2 2 2
(34)
1. 把满足不定方程 a b c 的正整数a,b,c称为勾股弦数。 2.许多的勾股数可由以下公式求 得:
2、对其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 作用
(47)
(1)“数理不分家”这句话在有了微积分 之后就有了真实的意义; (2)微积分的创立得到了天文学的启示; (3)微积分成了物理学的基本语言,许多 物理学问题要依靠微积分来寻求解答。
3、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影响
(48)
(1)从机械到材料力学,从大坝到电站的建设, 都要利用微积分的思想和方法; (2)有了微积分和万有引力原理之后,人们就 预见了人造卫星和宇宙分行的可能,利用微 积分计算宇宙速度; (3)今天人类广泛的经济活动中,微积分也成 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49)
(4)、对人类文化的影响
(1)微积分不仅影响哲学的方法,也影响 到世界观; (2)辩证唯物主义更关注数学; (3)马克思:“有空我也研究微积分”。 (4)恩格斯:“数学中的转折点是变数。 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 辩证法进入数学, 有了变数,微分学和 积分学也就立刻成为必要”。
(6)
• 现代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所谓数学美得含义是 丰富的。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 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 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通性。还有数学中的奇异 性等,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 • 香港旅美数学家、菲尔茨奖获得者丘比桐:数 学家寻找美的境界,讲求简单的定律,解决实 际问题,而这些因素都是永远不会远离世界。 即实现有取之不尽的源泉。
横写的“8”为无限大, 意味着事业成功、生活幸 福、爱情美满。
7.中华民族崇尚 的“九”
(25)
“九天”“九州”“九重” “九庙”“九巅”“九 河”“九泉”“九陌” “九品”
8.索洛图城偏爱 的数“十一”
(26)
教堂、喷泉、塔楼、 消防水龙头、博物馆、 银行、饭店、高级议员
9.受人青眛的“ 十二”
十二地支、十二生肖、十二
(27)
时辰。
十二金钗、十二平均律。 十二个月、十二小时。
13.风靡西方的 十三恐怖症
(28)
1970年4月11日发射的 美国“阿波罗13号” 宇宙飞船的爆炸
14.吉祥神秘的 “百零八”
(29)
人生有108种烦恼,为清除 这些烦恼,规定贯珠108颗, 念佛108篇,晓钟108声。
2 2 2 n n n
n 3, 4
三、正整数记趣
(19)
1.“从无到有”与“黑暗的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 地,天地生阴阳,阴阳生万物。 1万称为黑暗,1万万则是黑暗的 黑暗。
2. 走向成功的“三”
(20)
戴布劳格林的三大原则:广见闻、 多阅读、勤实践 陈景润的学习要有三心:信心、决 心、恒心 卢俊把读书分为三个步骤:储存、 比较、批判
第二节 数字美
毕达哥拉斯说: 数统治着世界。 伯克霍夫说:整数的简单构成, 一直是使数学获得新生的源泉。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