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商品学第一阶段作业
高职高专大一商品学概论习题集

⾼职⾼专⼤⼀商品学概论习题集《商品学概论》习题第⼀章:绪论⼀、填空:1、交换产⽣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和。
2、判断劳动产品是商品的两个满⾜条件是和。
3、商品应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是、和。
4、商品⾃然属性包括、、、等。
商品社会属性包括、和等。
5、现代商品整体构成要素是、和。
6、商品学研究的对象是,商品中⼼内容是,基本内容是。
⼆、简答题。
1、试述在经营中,如何利⽤⽆形附加物提⾼市场竞争能⼒。
2、商品学的任务有哪些?三、选择题。
1、商品的使⽤价值就是商品的A、功能B、有⽤性C、价值性2、商品使⽤价值的⼤⼩是⽤来衡量的。
A、消费者需求B、商品属性C、商品质量3、商品学研究的中⼼内容是A、商品使⽤价值B、商品质量C、商品标准四、判断题。
1、消费者购买商品,本质上购买⼀种需要。
2、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3、库存积压卖不出去的产品,也算作是商品。
4、产品成为商品的条件是劳动分⼯和产品私有。
五、案件分析。
1、中⼭服原来为我国的“国服”,⽽现在流⾏的是休闲服、西服等。
2、为什么⽆氟冰箱,可降解塑料等越来越爱⼈们青睐?第⼆章商品组成与性能⼀、填空题。
1、天然纤维包括和,化学纤维包括和。
2、晴纶纤维突出特点是,锦纶纤维突出特点是。
3、棉纤维燃烧时的⽓味为,⽺⽑纤维燃烧时的⽓味为。
4、脂溶性维⽣素有,⽔溶性维⽣素有。
5、要延长⾷品储藏期,就要设法减少⾷品中的冰。
6、不能在⼈体内合成或转换的8种必需氨基酸是。
7、脂肪在⼈体内的消化吸收率与其有关。
8、织物在使⽤过程中经摩擦,其青层呈现许多⽑茸,称之为。
9、肥皂液呈性,故适合于洗涤织物。
10、聚氯⼄烯塑料⽐重 1。
⼆、选择题。
1、强度最⼤的天然纤维是A、棉纤维B、⿇纤维C、⽺⽑D、蚕丝2、有合成棉花之称的纤维是A、雉纶B、锦纶C、丙纶D、涤纶3、有卷曲、光泽柔和,⼿感温暖,弹性好的纤维是A、棉B、⽺⽑C、蚕丝D、粘胶4、综合性能最为优良的合成纤维是A、锦纶B、涤纶C、丙纶D、晴纶5、织品的服⽤性能有A、抗起⽑起球性B、刚挺度C、透⽓性D、缩⽔性6、属于热塑性塑料的有A、聚⼄烯B、聚氯⼄烯C、聚丙烯D、酚醛7、可制成⾷品包装袋的塑料有A、聚⼄烯B、聚丙烯C、聚氯⼄烯D、脲醛8、直接被⼈体消化吸收的糖有A、双糖B、单糖C、多糖D、三者都能9、属于完全蛋⽩质的⾷品为A、⽜⾁B、⽟⽶C、⾁⽪D、鸡蛋10、呈酸性的⾷品有A、蔬菜B、⾁性C、鱼D、⽔果三、判断题。
商品学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1.如何理解商品的概念?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这里包含着以下三层含义:第一,首先要有用;第二,是劳动产品;第三,通过市场进行等价交换。
三个方面实际上就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的体现。
第一和第三是讲商品的使用价值,这个使用价值不是对某人的,而是对社会的使用价值,是通过商品交换而实现的使用价值;第二是讲商品的价值,即由人类的一般劳动耗费的凝结而形成的价值。
也即是说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性2.依据商品的二重性,分析商品价值、使用价值的含义?商品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是一个抽象的并掩藏在商品和商品交换现象背后的范畴。
人们在商品交换中,首先看到的是商品的有用性和商品交换的比例或商品价格,而很难发现商品生产中耗费的劳动量以及劳动量与商品交换比例或价格之间的联系。
交换的比例或商品价格就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而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决定基础和实际内容。
商品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效用或物的效用,即商品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物的有用性,也就是物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如,面包可以充饥,衣服可以保暖。
任何商品都具有某种(或多种)满足人们需要的有用性。
理解使用价值需要把握以下要点:(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首要因素。
一个物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人要,也就不能用于交换,不可能成为商品。
(2)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物的有用性是通过它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来体现的,不同的物理或化学性质能够满足不用的需要。
例如,水可以喝、粮食可以充饥等等都是由这些物的化学成分、物理特性等决定的。
因此,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3)使用价值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商品往往也有多种不同的使用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物的认识会逐步深化,可以从一个物上发现多种使用价值。
(4)使用价值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是构成一切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3.现代商品由几部分的构成?以具体商品为例,分析商品的构成,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商品构成有:核心部分,形式部分,延伸部分。
商品学作业

商品学作业第一篇:商品学作业关于商品分类的调查报告对兴福兴超市的调查:一、调查目的:了解学校超市商品分类和商品摆放的优劣性,并对其不足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调查对象:学校商业街的超市。
三、调查方式:调查人员在超市进行实地考察。
四、调查时间:2010年11月13日五、调查内容:商品分类是如何细分的?分析其有哪些缺陷。
六、调查结果:兴福兴超市的商品按大的分类分为:水果、饮品、食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和电器六大类,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和电器在二层。
按中分类,食品又分为熟食、冷冻食品和一般食品,并将食品按用途分类摆放;饮品分为豆制品、奶制品和饮料;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则按功能用途进行了分类摆放。
按小分类,每个中分类又被细分成多个类别,如饮品和食品按口味划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按品牌或价位划分。
兴福兴超市商品分类摆放的不足:1、某些商品的数量很少但品牌种类很杂,胡乱的堆积不便于顾客选购。
2、商品布局不合理,分类不明显。
如将调味品与零食摆放在一起,将软糖和硬糖、口味和品牌混淆放置等。
3、二层的生活用品摆放很杂乱,有的甚至在货架拐角处堆放,没能及时整理。
4、整个超市的商品摆放很拥挤,没有设置收容类目,没有给以后新出现的商品留有空位。
提出合理化建议:该超市的大分类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中分类和小分类没有明确分类标准,应尽量按商品分类原则分类:1、系统性的将统一规格的饮料摆放在一起。
2、酸奶和牛奶分开,并按袋装、盒装和桶装划分。
3、根据兼容性原则将面包与牛奶并排摆放,有利于消费者搭配购买,并将香肠与面包、方便面等摆在一起,然后再摆放饼干类再过渡到薯片等零食。
4、对于一些小食品也要定期整理,由于品种多,顾客可能翻看打乱其秩序,应该时常整理,给消费者干净整洁的印象。
5、在添置货物时,应选顾客流量少的时间,以防给顾客带来不便。
6、根据可延性,应设置收容类目,留有足够的空位,以便安置新出现的商品。
七、调查体会:通过本次对超市商品分类的调查,让我对商品细分有了更深的了解。
商品学记分作业单选1-2-3教学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
C、没有使用价值的事物就不会有价值2、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
B、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3、只有在( )过程中,产品才能转化为商品。
B、交换4、消费者购买商品,是购买商品的( )。
B、使用价值5、某手机具有通话200分钟、待机300小时、充电仅10分钟、可以收发彩信、能摄影、象素200万等性能,这属于商品的( )。
A、自然属性6、某商店的金首饰造型美观,符合流行风格,时尚,具有保值性。
这属于商品的( )。
B、社会属性7、商品整体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是( )。
A、核心层8、苹果作为商品,其核心部分是( )。
B、能给人们提供营养素9、作为商品,波轮式洗衣机的核心要素是( )。
C、洗衣服10、商品的质量属于商品的( )。
B、形式层11、商标品牌是商品的( )。
B、形式层12、商品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商品的使用价值13、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 )。
B、有用性14、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体的( )决定的。
A、属性15、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一个( )的概念。
D、动态、综合16、( )是商品学研究的核心。
C、商品的质量与品种1、在商品品种的多次分类中,就使用价值来说,起决定作用的是( )的分类。
C、消费需求2、将工业产品分为重工业品和轻工业品是按( )对商品进行的分类。
A、生产分工3、大米属于( )商品品种。
B、简单的4、将商品分为日用商品和非日用商品,是按商品品种的( )对商品进行的分类。
C、重要程度5、( )也称规格。
D、商品细目6、在线分类法的分类体系中,( )范围内只能选择一个分类标志。
A、同一层级7、商品分类标志实质是商品本身的( )。
D、属性8、按( )可将纺织品分为棉织品、毛织品、丝织品、化纤织品和混纺织品。
B、原材料9、按( )可将茶叶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紧压茶。
C、加工方法10、按( )可将碳钢、锰钢、不锈钢等。
商品学作业

1.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鞋类生产、消费、出口大国,年制鞋总量超过60亿双;是事实上的世界最大鞋消费生国,其消费量为25亿双,占全球总销量的22%。
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消量并不高,仅为1.97双;鞋类中的“四鞋-皮鞋、布鞋、胶鞋、塑料鞋”的款式、用料、制作工艺和消费结构日趋变化,消费的重心逐步向皮鞋转移,皮鞋在“四鞋”中的比重由原来的9%上升到35%;销售重心也由原来的城市转移到农村,销售旺季已不再明显,消费由低档向中、高档发展。
消费者更注重是鞋的款式、用料、W帮工、质量和价格。
近年来,鞋的款式变化很快,用料考究,更新期缩短,皮鞋已成为服装配套的主要鞋种,因此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皮鞋的销量在鞋类中独占鳌头。
对鞋业的需求有增无减。
人们对穿着的讲究,对鞋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鞋品要求与服装匹配,同个人气质相称,并随气候季节变化而改变,越来越注重放在流行与时尚。
市场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鞋的品种结构变化越来越大,逐步向舒适、美观、新颖发展,以促进鞋类消费。
尤其是生产者和经营者稍不留神,就有“压库”的可能。
国内制鞋企业生产的鞋类产品绝大多数仍是中低档产品,尤以皮鞋和胶鞋最为突出。
中低档皮鞋的市场占有率为85%以上。
有关人士对国内市场进行分析后认为,国内市场皮鞋售价在300元/双以上的,销售就会出现困难;售价为100元至300元/双的,消费者普遍可以接受;沿海大城市较畅销的是200多元/双的国产名牌皮鞋。
国内一双皮鞋的成本可以占到价格的6,0%。
进口皮鞋虽然在用料、做工方面优于国内产品但由于价格昂贵,大多在一千多到一万多元一双,市场占有率并不高,所以国产鞋仍占市场的主体。
2.对于各种真皮,主要是观察皮革上的毛孔:1)仿革皮主要是毛孔和底板,可从皮革断面观察识别.2)绵羊皮革面在半圆的弧上排列二至四个毛孔,周围且有大量细绒毛孔.绵皮革板薄,手感柔软,毛孔细小,呈扁圆形,由几个毛孔构成一个组排列,毛眼相距较远.由于皮革表面不平整,革面显得粗糙,柔软性差,一般都经过修面后使用。
商品学练习一

商品学练习一一、单项选择1.商品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劳动力;b、人类社会生产力;c、工业化;d、农业化2商品具有使用价值()。
a.劳动产品;b.社会产品;c.工业品;d.农产品3.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
a.功能;b.有用性;c.价值性;d.价格4.商品学是研究()的科学。
a、商品质量;b、商品品种;c、商品消费;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商品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商品使用价值;b.商品价值;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d.微观、宏观管理6.商品学起源于()。
a.美国;b.英国;c.意大利;d.德国7.商品学的创始人是()。
a、贝克曼;b、达尔文;c、陆宇;d、李时珍8商品分类是商品研究的重点。
a、前提;b、条件;C.基金会;d、精髓9.根据()不同,可将商品分为生活资料商品和生产资料商品。
a.用途;b.原材料;c.加工工艺;d.化学成分10.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的关系是()。
a.分类在先;b.编码在先;c.不分先后11.商品条形码是一种()条形码,用于表示商品识别码,机器可以快速读取和处理。
a、数字型;b、字母型;c、模块组合式12.ean/ucc-8代码用于印刷面积()的商品零售包装。
a.较小;b.较大;c.不分大小13.制造商条形码是由()直接打印在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
a、供应商;b、制造商;c、卖家14.商品只有通过()才能进入消费领域,实现其使用价值.a.生产;b.消费;c.交换15.商品品种的多样性不是随机的,它必须以人们的需求为基础。
a、生活水平;b、兴趣爱好;c、消费需求16.许多商品都有其(),从增长到兴旺乃至萎缩,最后退出市场。
a.生产周期;b.销售周期;c.生命周期17.商品品种的代谢规律意味着()将被淘汰。
a、旧货;b、没有需求的商品;c、高价商品18.生产的()不合理,势必会造成商品滞销和积压,从而使生产效益下降。
a.商品品种;b.商品数量;c.商品质量19.如果一种商品想要满足特定和隐含的要求,通常需要几个()才能实现。
《商品学》练习册及答案Word版

第一章商品学概述1 、解释商品的概念2 、商品的特征有哪些?3 、商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第二章商品质量与商品标准化1 、解释商品质量的概念2 、商品质量构成的内容是什么?3 、商品质量属性的表现在哪些方面?4 、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5 、商品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 、商品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7 、产品质量认证是如何分类的?第三章商品品种与商品分类1 、解释商品品种的概念2 、商品品种划分标准有哪些?3 、商品分类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4 、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5 、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 、常用的条形码有哪些?第四章商品检验与监督1 、解释商品检验的概念。
2 、商品检验的种类有哪些?3 、商品检验的方法主要有哪些?4 、商品质量监督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5 、商品质量监督的种类有哪些?第五章商品的包装与商标1、商品包装主要功能有哪些?2、按商品流通过程的需要划分商品包装的种类有哪些?3、运输包装技术主要有哪些?4、商品包装标准化的内容主要有哪些?5、商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包装推行标准化的原因有哪些?7、包装标志的要求是什么?8、商标及其特征是什么?9、商标的作用有哪些?10、按商标结构组成划分时,商标的分类有哪些?11、商标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第六章工业原材料类商品(茶叶钢及钢材)1、钢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哪些?2、什么是钢的组织结构?3、钢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哪些?4、简述钢的热处理及其分类。
5、钢的基本性能主要有哪些?茶叶习题:1.茶叶的主要成分有哪些?2.解释茶叶的陈化性3.如何按制造方法对茶叶进行分类?4.简要说明绿茶的初制过程?5.茶叶外形审评与内质审评的内容有哪些?第七章农产品商品(饮料酒)1、说明酿造酒及其特点。
2、简述酿酒基本原理。
3、白酒的原料主要有哪些?4、简述酒的分类5、白酒的质量鉴定的主要指标有哪些?6、啤酒的原料有哪些?7、啤酒的分类有哪些?8、啤酒的的质量鉴定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第八章电子电器商品1.如何正确鉴别电子电器商品?2.家用电器是如何分类的?3.电声器具的质量鉴别主要包括哪些内容?4.彩色电视机的质量鉴别主要包括哪些内容?5.手机的质量鉴别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商品学概论》模拟试题1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广义的商品质量:2. 商品分类:3. 商品标准化:4. 微观检验:5. 联合商标:二、填空题:(每题1.5分,共15分)1. 商品标准按性质可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_______三种。
商品学作业

11.6.2 有机食品
• 1.概念: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 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 准生产加工的,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 认证机构,如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 (FOAM)认证的食品。 • 2.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概念:在生产中 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 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 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 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 需求的养殖业。
•
Hale Waihona Puke 另外还要必须要符合绿色食品的卫生标准。绿色食品在具备 其他同类食品质量的同时,号应该达到比其他同类食品更为严格 的卫生标准,绿色食品标准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农药残留、有害重 金属和细菌等。农药残留通过检测敌敌畏、马拉硫磷、六六六、 DDT、二氧化硫等物资来衡量的。
他的认证程序分下列几步: • a、认证申请,就是想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认证 申请。 • b、受理及文阅。省绿办受到申请材料后,会在五个工 作 日内完成申请认证 材料审阅。 • c、现场检查及抽样调查、 • d、环境监测 • e、产品监测 • f、认证审核、认证评审, 最后是颁证
• 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 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 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 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 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 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 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 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 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 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 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 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 标准要求。 • 产生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和日 本等发达国家在工业现代化的基 础上,先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这一方面大大地丰富了这些国家 的食品供应,另一方面也出现了
• 严重的问题,就是随着农用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大量地向 农田中输入,造成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土壤和水体在生物体内 富集,并且通过食物链进入到农作物和畜禽体内,导致食物 污染,最终损害人体健康。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无污染的安 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 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 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学概论第一次作业
一、选择题
1、(BC )是交换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它们使产品转化为商品。
A 货币
B 社会分工
C 产品私有
D 价值
2、商品的基本特征包括(ABC)
A商品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B商品是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的劳动产品
C商品是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到达别人手中的劳动产品
D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物质形态的劳动产品
3、下列劳动产品属于商品的是(B)。
A 库存积压滞销产品
B 技术成果
C 农民自用的农副产品
D 股票
4、从目前的文献记载来看,世界上第一本包括有商品学内容的商学书籍是(A)编著的《商业之美和识别优劣与真伪商品指南》,记述本人的经商经验。
A 阿里·阿德·迪米斯
B 佩戈罗蒂
C 波那费德
D 萨文里
5、早期的商学书籍中包括大量的商品知识内容,以便商人在经商过程中认识商品的品种、产地,鉴别商品质量的优劣和真伪。
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 A )阶段。
A 商品知识汇集
B 商品学的诞生
C 商品学的发展
D 商品学的成熟
6、目前人们认为商品学产生于18世纪末,即是以(C)书的出版时间为依据的。
A 《博学商人》
B 《全面商人概论》
C 《商品学导论》
D 《商业大全》
7、商品使用价值动态系统包括(ABC )要素。
A 需要
B 商品
C 效用
D 交换
8、商品学是研究(B)规律的科学。
A 价值
B 使用价值
C 交换
D 消费
9、商品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是围绕(C)这个中心内容来进行的。
A 商品属性
B 商品交换C商品质量 D 商品用途
10、(A )是将分类对象按照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分为若干类目,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A 线分类法
B 面分类法
C 混合分类法
D 线面分类法
11、(B )是把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划分成彼此没有隶属关系的若干组独立的类目,每个类目构成一个“面”。
再按一定的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列。
A 线分类法
B 面分类法
C 混合分类法
D 线面分类法
12、(B)是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商品分类或标志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
A 商品编码
B 商品代码
C 商品条码
D 商品标志
13、商品代码的类型主要有(ABC)几种。
A 全数字型商品代码
B 全字母型商品代码
C 数字—字母混合型商品代码
D 字符型商品代码
14、商品标志代码的编制原则包括(ACD)
A 唯一性原则
B 层次性原则
C 稳定性原则
D 无含义性原则
15、EAN/UCC-13代码由13位数字组成,该代码有三种结构形式,每种代码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ABC)。
A 厂商识别代码
B 商品项目代码
C 校验码
D 国家代码
16、根据商品目录适用范围的不同,商品目录可归纳为(ABCD)
A 国际商品目录
B 国家商品目录C行业(部门)商品目录D 企业商品目录
17、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食品可分为(ABC)
A 初加工食品
B 再加工食品
C 深加工食品
D 流通加工食品
18、下列属于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的是(BD)
A 糖类
B 蛋白质
C 脂类
D 维生素
19、(D)是机体内每个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分,是维持生命、保持细胞外形和构成各种体液所必须的物质。
A 糖类
B 蛋白质
C 脂类
D 水
20、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有(ABCD )
A 通过水污染
B 通过空气污染
C 通过人污染
D 通过动物污染
21、天然纤维可分为(ABD)
A 植物纤维
B 动物纤维
C 化学纤维
D 矿物纤维
二、名词解释
1、商品使用价值
答: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效用,即商品的有用性。
2、商品分类
答:商品分类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满足商品经济活动或其他相关活动的全部或部分要求,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总体,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志或属性特征逐次归纳成若干个概括范围更小、特征更趋一致的局部集合体,知道划分成最小单元集合体的过程。
3、商品条码
答:商品条码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PI)规定的,用于表示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参与方位置等代码的条码标识。
具体地说,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组合及其对应的供人识别字符组成的标记。
三、简述题
1、简述商品的属性。
答:商品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可概括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商品的自然属性有:商品的成分、结构、形态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等。
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商品形成后商品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商品的社会属性有:商品的经济属性、文化属性、政治属性和其它社会属性。
商品的社会属性不是商品生来就具有的,而是人们后来赋予它的。
2、怎样理解价值的普遍概念?
答:(1)价值作为一种关系必须有其特定的主体和客体。
(2)价值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
(3)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作用。
3、怎样理解使用价值的概念?
答:使用价值通常指的是物的价值,也就是物对于人的有用性。
使用价值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际上表示物为人而存在,人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觉能动地发现和利用现有的自然物或者将其加工改造成符合目的的人工物,这样就使得物本身具有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
4、商品分类有何作用?。
答:(1)商品的科学分类为政府、行业和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奠定了科学基础。
(2)商品的科学分类有利于商品标准化的实施和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3)商品的科学分类便于对商品的经营管理和顾客选购、消费商品。
(4)商品的科学分类有利于开展商品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5、简述在商品分类实践中,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
答:(1)商品的用途(2)商品的原材料(3)商品的加工工艺(4)商品的化学成分(5)商品的产地
6、简述农药残留对食品的污染途径。
答:(1)喷洒于农作物后渗入植物体内。
(2)散落在土壤中后通过农作物的根部被吸入到植物体内.(3)污染农作物茎秆和牧草,再作为饲料喂养家畜和家禽。
(4)通过水源进入农作物或人体内。
7、简述食品的卫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答:(1)食品在其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消费等生命周期各环节中受到有害的生物性或化学性污染。
(2)因食品生产、加工方面的技术发展所引发的不安全问题,如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等。
8、简述织物的形成过程.
答:(1)纺纱工程,把短纤维加工成纱线的过程。
开松、数理、牵伸、加捻。
(2)制造工程,通过织机的机械作用,把纱线按一定规律交织或成圈串套形成织物。
(3)染整工程,对织物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赋予其色彩、形态、优良手感或特种性能。
前处理、染色、印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