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传》读后感(最新篇)
《武则天传》精选读书心得范文700字5篇

《武则天传》精选读书心得范文700字5篇听起来很像大字报。
书中还有一段把唐太宗和武则天做了一番比较,原文是:“ 太宗、武后之间,有若干点可以比照,举来也甚为方便。
太宗为男,武后为女,二人都竭力开创一个朝代。
太宗雄才大略,众望所归;武后在才略方面,堪与太宗比肩。
唯太宗之伟大具有道德之崇高价值;若以伟大二字之常义论,武后实不足以当伟大二字之义,可是她的罪恶却非常伟大,不比寻常。
这样的写法让我看了之后非常的糊涂。
是作者别有深意,发人深思,让广大群众意识到男权思想的毒害?武后样样都可比太宗,唯一的区别是她是女的,身为女子行男子之事,实乃罪恶滔天?这样的结论是运用了修辞手法中的反讽?我搞不明白。
但整整一本书里,作者就显然是个口沫横飞的卫道士,恨不得自己就是道德的化身,口诛笔伐武则天这个杀人不眨眼的老淫妇。
在谈及武氏晚年立储问题上的困境时,大有嘲笑武氏愚蠢,最后无计可施之意。
我想象武则天同志这样企图以一己之力抗衡整个权利机制,权利架构,实在是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只是她最终没法让她的儿子把她当爹除非她彻底采取民主选举制来配合女人也有权成为总统侯选人。
靠,又开始满口跑船。
总之是看不懂!以我之心,总觉得像林语堂这样的一代大师,又处于那种社会革新的时代,总不至于连这点公正之心都没有,而是个彻底的迂腐之愚夫。
但也有可能有知识、有技能是要和有智慧严格区别开的。
这只能在更详尽的拜读其书,了解其人之后方能解答了。
《武则天传》读后感(通用8篇)

《武则天传》读后感《武则天传》读后感(通用8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武则天传》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武则天传》读后感 1这本传记记录了武则天一生的成长历程,以及怎样到达权力巅峰的相关故事,对此,我只能以传奇称之。
武则天的一生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从出生到14岁,这是她的童年,在父亲的保护下,她快乐的成长至12岁。
父亲病逝,由于母亲是后嫁的,所以她的两位哥哥便对她们有所欺凌,这让幼小的武则天感到人情冷暖。
第二阶段为14岁至28岁,她被李世民封为才人,一直过着宫内寂寞的生活,这一时期对她后来的执政风格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她受李世民政策的影响,渐渐对宫中大小事务颇为熟悉,为她日后的权力争夺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是她被册立为后,28至66岁,这期间展示了她的权谋以及各种手段,王皇后被她整倒,唐高宗李治也与她并称“二圣”,她不断地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以致高宗后期就是她一人说了算。
第四阶段是66岁至81岁,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对皇权发起总攻,这一阶段集中体现了武则天心狠手辣,她对李唐宗亲的迫害可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她任用周兴、来俊臣等酷吏大批量迫害李唐,可谓杀人不眨眼,这实在是让人胆寒。
她采用高压政策,使朝臣敢怒不敢言,而这一时期做官的'随时有可能被告密致死,人心惶惶。
这一系列措施均是她一手操办,这个人实在是厉害。
但话说回来,武则天时代,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较高,军事上也是长盛不衰,可谓颇有政绩,她不拘一格任用贤才,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的盛世也打下了牢固基础,这一切也都是武则天的功劳,这个女人的一生太值得人回味了,功过是非不好说,她是个传奇,我也只有这样评价了。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武则天胜了,所以她可以书写历史,让今人参读。
这一点是伟大的,但她的毒辣,亲手杀掉三个亲生孩子,也是令人咋舌的。
武则天传读后感

武则天传读后感《武则天传》是一部描写唐代女皇武则天一生的传记,作者是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
这部传记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描写,展现了武则天作为一位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斗争和成就,让人们对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读完《武则天传》之后,我深深地被武则天的坚韧和智慧所折服。
作为一个女性,她在一个男权社会中,不仅成功地登上了皇位,还统治了中国长达15年之久。
她不仅仅是一个女性的典范,更是一个杰出的统治者。
她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榜样。
在《武则天传》中,作者对武则天的描写非常生动,使我仿佛置身于唐代的宫廷之中,亲眼目睹了她的才智和胆识。
她不仅有着出色的政治才能,还有着非凡的文学天赋。
她善于诗词,擅长书法,对文学艺术有着极高的鉴赏能力,这在当时的女性中是非常罕见的。
她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才能,让我深深地感到惊叹和敬佩。
与此同时,武则天也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女性。
她对待身边的人,不计前嫌,不分贵贱,以宽厚的胸怀和仁慈的态度,赢得了人民的爱戴。
她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女性统治者,更是一个有着温暖心灵的女人。
这种独特的魅力,让我对她产生了更深的兴趣和敬意。
通过阅读《武则天传》,我对武则天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的智慧和胆识让我深深地感到敬佩。
她用自己的一生,向世人展示了女性的力量和魅力。
在这个男权社会中,她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在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
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女性,让她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总的来说,《武则天传》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荐的传记作品。
通过这部传记,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武则天这位杰出的女性统治者的一生,更可以从中汲取到许多宝贵的人生智慧。
她的一生,是对女性力量的最好诠释,也是对历史的最好诠释。
她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部传记,从中受到启发,不断前行,追求自己的梦想。
林语堂《武则天传》读后感

林语堂《武则天传》读后感林语堂《武则天传》读后感范文林语堂《武则天传》读后感范文1悠悠五千年,中国——一个茁壮成长的泱泱大国,不乏果断英明的皇帝,更不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明君,而你,却是那众多须眉中横空出世的巾帼。
在小学时看电视《至尊红颜》中,知晓你的名字“武媚娘”,那时以为你就只是活在剧本下的人物。
而当我步入中学,你的名字从历史老师口中再次得知,原来你不仅在历史上真正地存在过,并且你还用你的智慧书写了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华丽篇章。
尽管你从此在我们心中有了个坏坏的形象,你残忍,你无情,你卑鄙。
但是哪个成大事的人不是如此,即便千万人说他冷酷无情,他也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这便是我钦佩和学习你的地方,正是那种不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但只要一如既往地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有一定的价值,我便去。
是的,多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在漫漫人生路上,有很多人会阻碍自己去实现自己最初那个不可思议的梦想,但是做到无所畏惧,正如你,小小的身体存在大大的帝王梦。
我也相信,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前进着的步伐。
那段辉煌的历史有你的足迹,巍巍华夏有你的身影。
你是我的偶像,我的神。
我不知道为何会对你的一切如此好奇,或许我看见了你身上的坚韧,倔强,感受到了你的谋略与智慧。
在图书馆,我会去搜寻你的名字,找寻相关的记载,一遍遍地阅读,一遍又一遍,恐自己会错过你的滴滴点点。
在那本陈旧的《武则天》中,有一股股霉臭,但也有你的香气,那种香,或许就是常说的一种依恋吧,也使我在无形中,不自觉地成为你的粉丝,你的徒。
“五尺之童耻不言文墨”,效仿你的才华横溢。
“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借鉴你的有胆有识。
谁的眉心被画出江山的模样?谁的指尖被梦涂上娇羞浓妆?媚娘,是你,是你奇相共偃的美貌。
武曌,是你,是你“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的霸气。
一个不问世事曾经倔强的姑娘,从手刃狮子骢初试锋芒到女主武氏预示唐朝的灭亡,从宫斗大戏到权力角逐。
一个女孩成熟了,在一次次的惊险与挑战面前,你意识到只有权力越大,铲除异己,丰满自己的羽翼,自己才不至于在一次又一次的陷害中丧命。
武则天传读后感

武则天传读后感武则天传读后感武则天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你看过武则天传吗?有什么感受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武则天传读后感,欢迎参考借鉴。
武则天传读后感一武则天,曾经是我颇为崇拜的一个女人,原因很简单:她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
记得小时候看过电视剧《武则天》,那时就觉得她的一颦一笑都充满了一个帝王应该有的气度和威严。
初中历史书上对她的描写也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然而,历史书上讲她当皇帝的过程时只说:“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替他处理政事,逐渐掌握了大权。
高宗去世几年以后,武则天做了皇帝。
”这一切看起来多么顺理成章,轻而易举。
事实上,这却是一种误导。
武则天原名武媚,原是太宗的才人,但不知怎地被太子即后来的高宗看中。
太宗死后,高宗把从感业寺接入后宫。
武则天14岁入宫,因为太宗喜欢有才的女子,所以她在宫中读了很多史书,深知宫廷险恶。
论智谋,论经验,她都比王皇后,萧淑妃强太多,因此略失小计就当上了皇后,代价是她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小女儿。
掌权后,她极力剪除异己,一切对她有威胁的人都难逃厄运,这其中不仅有皇氏宗亲(姓李的),还有武后的异母兄弟和亲姐姐,亲侄女。
高宗即位十年后,高宗身体越来越差,诸事都由武后决定,武后与高宗并称为”二圣“。
太子弘年少有为,对武后的做法经常不满,为了自己日后掌权不受威胁,武后竟毒死太子。
后来的章贤太子贤(武后二子)也被她幽禁后杀掉。
高宗死后,她将三儿子李哲贬为庐陵王(其实这也不能怨武后,李哲还不如不当皇上呢),流放在房州。
又立四子李旦,而后代子执政。
然而这还不是武后的终极目标。
几年之间,武后以广开言路为借口,在全国广设检举箱,致使告密之风四起,武后也逐渐组织起了自己的间谍网络。
我想,当时的阴森恐怖应该一点也不亚于法西斯统治时期,因为那个时候,人人都可以成为盖世太保。
即使被告无罪,但只要武后想杀,或是和酷吏们有过节,亦或是仅仅为了制造恐怖气氛,他们都在劫难逃。
读《武则天传》有感

读《武则天传》有感
《武则天传》是一部描写唐朝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生平的历史小说。
这部小说通过对
武则天一生的描写,展现了她作为一个女性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如何奋起反抗,
成为统治者的艰辛历程。
读完《武则天传》,我深感武则天是一位极具魅力和智慧的女性。
她以自己的勇气和
智慧征服了一个个男人的心,最终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
在那
个封建时代,作为一个女性,她面临着无数的阻挠和压力,但是她并没有被打倒,而
是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意志坚定地征服了世人。
通过阅读《武则天传》,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女性如果有足够的才智、坚持和勇气,是可以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中发光发热的。
武则天的故事告诉我们,女性不应被固
有的观念所束缚,应该有勇气追求自己的梦想,做一个自信、坚强、独立的现代女性。
武则天传读后感

武则天传读后感《武则天传》读后感。
《武则天传》是一部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为主题的传记作品。
作者通过对武则天一生的描写,展现了她作为一位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坚强与智慧,以及她作为一位统治者的政治智慧和勇气。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对武则天一生的史实还原,更是对中国古代女性地位和权力的探讨,是一部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作品。
在读完《武则天传》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武则天作为一位女性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女性被束缚在家庭和婚姻之中,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地位。
然而,武则天并没有被这种社会压迫所束缚,她凭借着自己的才智和勇气,最终登上了皇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的一生是对封建社会对女性地位的挑战,也是对女性力量和智慧的展现。
除了对武则天个人的探讨,这部作品也对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作者通过对武则天在政治上的决策和行动的描述,展现了她作为一位统治者的智慧和勇气。
她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选拔的标准,改善了社会秩序,使得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繁荣。
她的治国理念和政绩,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阅读《武则天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女性在历史上所承受的压迫和歧视,也更加坚信女性的力量和智慧。
武则天作为一位女性统治者,她的一生是对封建社会的挑战,也是对女性地位和权力的探讨。
她的坚韧和智慧,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鼓舞,她的一生是对女性力量的最好诠释。
《武则天传》是一部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作品,通过对武则天一生的描写,展现了她作为一位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坚强与智慧,以及她作为一位统治者的政治智慧和勇气。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对武则天一生的史实还原,更是对中国古代女性地位和权力的探讨,是一部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作品。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女性在历史上所承受的压迫和歧视,也更加坚信女性的力量和智慧。
武则天作为一位女性统治者,她的一生是对封建社会的挑战,也是对女性地位和权力的探讨。
《武则天》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武则天》读后感《武则天》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武则天》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她是我曾经颇为崇拜的一个女人,因为她的沉着、冷静、坚韧不拔;她还是我曾经一度厌恶的女人,因为她的残忍、狠毒、心狠手辣。
她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
她一丝一毫的举动,与她的命运紧紧相连。
武则天本是唐太宗的才人,又名武媚娘,但不知怎的被庆子李治看中,因此,太宗死后,唐高宗李治便把她从感业寺接回宫中。
武则天的年龄、勇气、智谋、经验比王皇后,萧淑妃强太多,所以,武则天便笼络人心,小心翼翼,步步惊心的走过一步又一步,最终,用自己的心狠手辣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来当上了皇后。
凡是对她有威胁的人,一个不留!每当我读到这里,心口一颤:武则天的凶狠,残忍是无人能比。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可武则天杀死自己的小女儿,是什么,是谎言吗?我受到了感慨,陷入了深思中……但仔细想来,她心狠手辣的行为,不只是为了在后宫中生存下去,扬眉吐气一把?由于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武则天从小就无法得到公平、公正对待,进入宫中,又不受唐太宗之喜欢,因此,武则天再回宫中,不得不狠下心,面对后宫争斗。
她不怕输,不认输、不想输,她很霸道,只允许皇帝属于她,她很倔强,不顾一切的实现,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或许,只有这种女人才能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帝吧。
她的一颦一笑,都充满了一个帝王应有的气度和威严。
或许我们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不再追求,奢侈了,但武则天不,她还要追求,她要追求当皇帝的梦想!武则天便要扩大外戚势力,使自己能有一个强大的“保障”。
另外,唐高宗的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不可按时上朝、退朝。
更重要的是太子李弘神秘死亡,李贤被贬。
最终,由唐中宗李显即位,尊武则天为皇太后。
可是,武则天会善罢甘休吗?当然不,武则天的一颦、一笑,都有着深刻蕴意,她会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她的手段,快、准、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则天传》读后感
《武则天传》读后感
武则天,曾经是我颇为崇拜的一个女人,原因很简单:
她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
记得小时候看过电视剧《武则天》,那时就觉得她的一颦一笑都充满了一个帝王应该有的气度和威严。
初中历史书上对她的描写也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然而,历史书上讲她当皇帝的过程时只说:
“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替他处理政事,逐渐掌握了大权。
高宗去世几年以后,武则天做了皇帝。
”这一切看起来多么顺理成章,轻而易举。
事实上,这却是一种误导。
读完林语堂的《武则天传》,我终于把我对武则天的种种“事迹”连了起来:
武则天原名武媚,原是太宗的才人,但不知怎地被太子即后来的高宗看中。
太宗死后,高宗把从感业寺接入后宫。
武则天14岁入宫,因为太宗喜欢有才的女子,所以她在宫中读了很多史书,深知宫廷险恶。
论智谋,论经验,她都比王皇后,萧淑妃强太多,因此略失小计就当上了皇后,代价是她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小女儿。
掌权后,她极力剪除异己,一切对她有威胁的人都难逃厄运,这其中不仅有皇氏宗亲(姓李的),还有武后的异母兄弟和亲姐姐,亲侄女。
高宗即位十年后,高宗身体越来越差,诸事都由武后决定,武后与高宗并称为“二圣”。
太子弘年少有为,对武后的做法经常不满,为了自己日后掌权不受威胁,武后竟毒死太子。
后来的章贤太子贤(武后二子)也被她幽
禁后杀掉。
高宗死后,她将三儿子李哲贬为庐陵王(其实这也不能怨武后,李哲还不如不当皇上呢),流放在房州。
又立四子李旦,而后代子执政。
然而这还不是武后的终极目标。
几年之间,武后以广开言路为借口,在全国广设检举箱,致使告密之风四起,武后也逐渐组织起了自己的间谍网络。
我想,当时的阴森恐怖应该一点也不亚于法西斯统治时期,因为那个时候,人人都可以成为盖世太保。
即使被告无罪,但只要武后想杀,或是和酷吏们有过节,亦或是仅仅为了制造恐怖气氛,他们都在劫难逃。
在武后登基的前几年,大屠杀一拨接一拨,因唐朝几位王公大臣的一次叛乱(武后逼出来的),唐室贵族几乎被灭门。
听起来真让人毛骨悚然。
附送:
《死水微澜》读后感
《死水微澜》读后感
《死水微澜》是李劼人先生写的一部反映1900年左右四川乡土风情的小说,也是他最受推崇的一部小说。
小说描写了甲午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的几年间成都郊区天回镇袍哥和洋教两股力量的起落消长,以及古城死水微荡的历史波澜。
作为一名四川成都的文学家来说,李劼人先生的这部作品以故乡四川为背景,作品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氛和地方色彩。
比如:
小说中对于妇女的描写就非常有特色。
当时巴蜀地区道德文化积淀相对浅薄,贞操观念的淡薄为四川女性的种种“出轨”创造了社会
环境,形成了女子们的“川辣子”气。
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因子,使得川妹子既叛逆又现实。
在蔡大嫂生活的天回镇,就有很多同样不守规矩的小掌柜娘,她们也并未遭到过多的道德谴责。
蔡大嫂当然不是什么新女性,她只是一个为生活所累的女人,在她身上自然谈不上个性解放、妇女独立的命题,但是,正因为有了蔡大嫂这样的大胆叛逆的女子,才能在这沉寂的川西坝搅出波澜,正因为有了这反抗的气魂,才能有打破“死水”的希望。
又比如:
小说在环境的勾画上,具有浓烈的地方风味,里面描绘的赶场、东大街花灯火炮、赶青羊宫等,都是蜀地鲜活的民俗风情的写照,方言、行话的使用,更给小说增添了几分活的生命力,但是,这种浓郁的地域性特点,并没有影响到小说宽广的时代视野。
从这些细节中,我们不难看出李先生对于四川的文化是非常了解,有研究的。
而这一切又说明李先生非常热爱自己的故乡——成都。
作为一名以李先生的故居“菱窠”来命名学校的老师,我觉得首先就应该培养孩子们这种热爱家乡的情感。
比如那次世界文化遗产日,我带着孩子们去参观了李劼人爷爷的故居——菱窠博物馆。
孩子们如饥似渴的仔细阅读着李劼人爷爷的资料,并不时地做着笔记。
有孩子在回来后的作文中写道:
“李劼人爷爷真是太厉害了,他不仅是咱们成都人的骄傲,更是咱们中国人的骄傲。
以后我一定要以劼人爷爷为榜样,努力学习,将来为成都争光,为中国争光!”
因此,作为一名成都的教师,我们有责任要引导孩子去了解成都,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让他们成为新时代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成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