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1课时 年、月、日
2021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1 第1课时 认识年、月、日

25 26 27 28 29 30 31
班里还有哪些同学的生日也是在这个月?请把他们的生日 记录在这张月历卡上。
三、巩固反馈
你知道吗?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三、巩固反馈
练 习 观察2021年的年历。
(1)一、二、月一共有( 90 )天。 (2)六一儿童节是星期( 二 )。 (3)四月份有( 4 )个星期零( 2 )天。
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
2012年
1月
日一二三四五六 123456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月
日一二三四五六 123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一般指农历的十二月,在这里代表公历的十二月。
二、学习新课
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
歌诀记忆法②
七月前的单月(包括7月)和七月后的双月都是大月
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三、巩固反馈
在下面的空白月历上,填出你生日的月份和今年这 个月的各个日子,并圈出有特别意义的日子。
年、月、日
1 年、月、日 第1课时 认识年、月、日
一、情境引入
地球
太阳
月球 地球
地球
地球绕太阳一周是一年
月球绕地球一周是一月
地011年的每一 年历卡。 天都印在上面。
1_9_4_9_年10月1日 10月1日国庆节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年、月、日和24小时计时法》教案

《年、月、日和24小时计时法》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掌握24小时计时法。
2.培养学生对时间管理的意识,珍惜时间。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年、月、日的关系及定义。
2.24小时制的特点及使用。
3.时间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年、月、日的关系,24小时制的特点。
•难点:时间的计算,以及与12小时制的区别。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黑板•投影仪•教学软件:时间转换工具•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表、日历等实物展示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以前学过的时、分、秒的概念。
2.教学策略:通过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3.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制作自己的日历。
教学过程:1.导入: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关于时间旅行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授新课:详细解释年、月、日的关系,以及24小时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通过投影仪展示时间转换工具的使用。
3.巩固练习: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月的日历,并标注重要日期。
然后使用时间转换工具进行时间计算的练习。
4.归纳小结:总结年、月、日和24小时制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并强调时间的计算方法。
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小组报告,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通过作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指导他们如何改进。
作业布置:1.制作下个月的日历。
2.写出五个你喜欢的一天中的时段,并解释原因。
3.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年、月、日和24小时制?写出你的想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年月日PPT新课件

课堂 总结
课后 作业
年、月、日是常用的时间 你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 单位,关于年、月、日你 都知道什么? 你们知道今天的日期吗?
点击播放主题图动画
探究点
认识年、月、日
观察2011年和2012年年历卡,试着解答下面的问题。 1. 完成统计表
点击播放例题动画
2. 小组交流:观察填好的统计表,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1)
将上面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分别是( B )。 A.8:30和14:30 C.20:30和16:30 B.8:30和16:30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小明每天18:00起床 B.12时就是0时 C.小刚和小飞一般在17:00去踢足球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我知道在一日(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 两圈, 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 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3)爸爸是在4月31日出差回来的。 日是10月30日。 ( )
(
(
) √ ) ×
× ( × )
(4)明明的生日是11月9日,红红比明明早9天,红红的生 (5)一年有12个月,除了大月,就是小月。
3.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下列月份中,( C )月是大月。 A. 6 B. 4 C. 8 D. 9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31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2. 2011、2012年全年分别一共有(365 )、( 366 )天。
(写出计算过程)。
365 (天) 28 = 366 31×7+30×4+ 29
你知道记住它们的好办法吗?
2022-2022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课时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

重点4: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6 .某服装店4周卖了840件服装,平均每天卖了 多少件服装? 840÷4÷7
= 210÷7 = 30(件)
答:平均每天卖了30件。
重点4: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1.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要根据已知条件找中 间量,确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同一个问题,思路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 不同。我们要寻找多少方法,运用最简便的 方法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2.笔算下列各题(带☆的要验算)。
33×13 = 429 27×36= 972
33 ×1 3
99 33
429
27
× 36 162 81 972
重点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被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 1.先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 再将余下的数与下一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 除; 2.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注意:每次除后余下的数都要小于除数。
几十几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除尽)的口 算方法 先把几十几分成几十和几,再分别除以一位 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商加起来。
重点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几百几十数、几千几百数(可转化为表内 除法)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然后 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个数 的0。
重点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 相同数位对齐; 2. 从个位乘起; 3. 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 和谁乘,积就和谁的末位对齐; 5. 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重点3:用估算解决问题 3.丁小林家到学校有50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 8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几十米?
4×2 = 8(台) 48÷8 = 6(天)
【学霸笔记】第6章 年、月、日 第1课时 年、月、日-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 人教版(含解析)

【学霸笔记】三年级下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第6章年、月、日第1课时年、月、日1、年、月、日: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有31天的月份),4个小月(有30天的月份),2月28天或29天。
2、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方法:(1)拳头记忆法。
(2)歌诀记忆法。
3、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
4、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1)每四年中就有一个闰年,其余三个年份是平年。
(2)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年的2月份有28天,全年有365天.【分析】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首先判断出2009年是平年,然后根据平年的特征:全年有365天,2月有28天解答即可.【解答】解:2009÷4=502 (1)所以2009年是平年;根据平年的特征,可得2009年的2月份有28天,全年有365天.故答案为:28,36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特征掌握的熟练程度.月1日前一天是4月30日,8月30日的后一天是8月31日.【分析】根据一年内的大月和小月可知,大月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小月有:四、六、九、十一月,所以4月份有30天,5月1日的前一天是4月30日;8月有31天,8月30日的后一天是8月31日,由此解答.【解答】解:5月1日的前一天是4月30日;8月有31天,8月30日的后一天是8月31日.故答案为:4;30;8;31.【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年内的大月和小月各有哪几个月份.年=24月49天=7周晚上8时也是20时时13时是下午1时.【分析】把2年换算为月数,用2乘进率12;把49天换算为周数,用49除以进率7;把普通计时法化成24时计时法,上午小时数和分钟数都不变;下午和晚上小时数加12,分钟数不变,即可得解;24时计时法改写成普通计时法,凌晨和上午的时间不变,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减去12即可.【解答】解:2年=24月49天=7周晚上8时也是20时时13时是下午1时;故答案为:24,7,20时,下午1.【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还考查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24时计时法改写成普通计时法,凌晨和上午的时间不变,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减去12即可;普通计时法改写成24时计时法,凌晨和上午的时间不变,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加上12.3年=36个月6日=144小时36个月=3年180分=3小时1星期=7日120秒=2分.【分析】(1)把3年换算成月数,用3乘进率12得36个月;(2)把6日换算成小时数,用6乘进率24得144小时;(3)把36个月换算成年数,用36除以进率12得3年;(4)把180分换算成小时数,用180除以进率60得3小时;(5)把1星期换算成日数,用1乘进率7得7日;(6)把120秒换算成分数,用120除以进率60得2分.【解答】解:3年=36个月6日=144小时36个月=3年180分=3小时1星期=7日120秒=2分故答案为:36,144,3,3,7,2.【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例5.连一连.【分析】儿童节是每年的6月1日,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10日,国庆节是每年的10月1日,植树节是每年的3月12日;然后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普通年份是4的倍数,整百年份是400的倍数,即是闰年;据此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1900÷400=4…300,有余数,是平年,2000÷400=5,没有余数,是闰年,1983÷4=495…3,有余数,是平年,1564÷4=391,没有余数,是闰年,画图如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常见节假日以及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下面月份不是小月的是()A.3月B.4月C.9月2.今天是星期四,再过7天是星期()A.三B.四C.五3.2020年第一季度(1~3月)共有()天.A.90B.91C.924.下面的节日中所在月份的正好都是30天的是()A.元旦节、教师节B.国庆节、儿童节C.教师节、儿童节5.小明妈妈今年36岁,请估计一下,()接近小明妈妈的年龄.A.1900分B.1900周C.1900时D.1900日6.下面的节日在小月的是()A.劳动节B.六一节C.国庆节二.填空题(共6小题)7.2021年全年有天,其中二月有天。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年、月、日(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单元教学设计6年、月、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3.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
教学难点: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
●教具学具万年历,钟表●预习学案复习二年级学过的时、分、秒的知识。
复习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导学案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
低年级的小学生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为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第一课时认识年、月、日●知识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2.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情感目标通过细致地观察,独立思考并小组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观察、对比、概括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价值观根据有意义的事例,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并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计时法。
教学难点:计算一年内有多少日。
●教具学具年历表●预习学案2小时=()分60秒=()分60分=()小时1星期=()天3分=()秒4星期=()天教学过程设计●情境启发明确目标点提问引入:我们以前学过了一些时间单位,如小时、分、秒,谁知道还有哪些时间单位?引入年、月、日,并板书课题。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3年级下册第1课时 口算乘法(1)【教案】

4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主要是在三年级上册乘法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的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用连乘、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其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仅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全册教科书的一个重点,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基础,而且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准备。
同时也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科书充分借助直观手段(方块、点子图)与算式相对应,数形结合,引导学生亲历建构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数学模型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数学思考、倾听、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理能力。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口算,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每一步计算得到的积与哪个数位对齐,特别是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的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的算理的理解,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还有在笔算当中的进位以及连续进位的问题也是学生的易错点和难点,教学时需要有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表象作为支撑来帮助学生理解。
1.让学生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教科书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究乘法口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计算方法探究新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2.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为前提,促进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中掌握“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等关键知识以及形成学习方法,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笔算的重要基础。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年 月 日

标题: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年、月、日的关系,知道平年和闰年的区别,掌握月份的天数分布,能正确读写日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年历,让学生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关系:一年有12个月,分为7个大月和4个小月。
大月每月31天,小月每月30天。
闰年的二月有29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
2. 平年和闰年的区别: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但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也为闰年。
3. 月份的天数分布:1、3、5、7、8、10、12月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为小月,每月30天;2月为特殊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4. 日期的读写方法:年、月、日按照顺序读写,如2021年9月1日,写作2021-09-01。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关系,平年和闰年的区别,月份的天数分布。
2. 教学难点: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日期的读写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年、月、日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年历,找出一年中有多少个月,分为大月和小月。
(2)引导学生发现大月和小月的天数分布,以及平年和闰年二月的天数差异。
(3)讲解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
(4)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日期的读写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5. 布置作业:布置与年、月、日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年历,让学生自己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讲解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时,要注意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山中心小学何逸春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年、月、日,24时计时法和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已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定的时间观念。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明确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以及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二月及其相关知识;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最基本知识。
2.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会区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掌握两者之间的转化方法;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课时分配:
(1)年、月、日(1) (1课时)
(2)认识平年和闰年 (1课时)
(3)24时计时法 (1课时)
(4)利用24时计时法解决问题 (1课时)
练习课 (1课时)
整理与复习 (1课时)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 (1课时)
综合与实践制作活动日历 (1课时)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和“时间轴”的作用;采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探究、理解知识,发展应用能力。
第1课时年、月、日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8分钟)
1.课件出示谜语,学生猜谜语: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
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
皮。
2.教师出示2011年、2012年年
历,揭示课题。
(1)我们学习、生活一天,就
在日历上撕下一页,一天也叫日。
板
书“日”字。
2)从1月1日开始,到1月31
日这一天,要经过多长时间?学生
答,教师板书“月”字。
(3)当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
后一页,经过了多长时间?学生答,
教师板书“年”字。
(4)年、月、日和时、分、秒
一样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
时、分、
秒是表示较短的时间单位,年、月、
日是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
揭题:今
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年、月、日的有关
知识。
1.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猜出底:日历。
2.根据老师的提问,回答
问题,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
容。
1.说说我们学过哪
些时间单位?他们之间
的进率是多少?
答案:学过的时间单
位有时、分、秒。
1时=60分,
1分=60秒。
2.判断题。
对的打
“√”;错的打“”。
(1)2月的最后一天
是2月30日。
()
(2)大月都是单数
月,小月都是双数月。
()
(3)大月有31天,
小月有30天。
()
答案:(1)(2)
(3)√
3.(1)
蛋糕的生产日期是
2015年4月13日,保质
期5天。
2015年4月17
日,这块蛋糕能吃吗?
(2)
二、探究新知,认识年、月、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0分1.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主题图,引
导学生观察,找出图中标注的特别日
子。
2.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2011年有多
少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
月是30天,2月有多少天。
3.课件出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说说与2011年
1.仔细观察2011年年历,
小组合作交流,分别找出主题
图中标注的特别的日子。
2.观察后汇报:2011年有
12个月,1月、3月、5月、7
月、8月、10月、12月是31
天,4月、6月、9月、11月
是30天,2月有28天。
钟)年历相比有什么不同,并完成教材中的统计表。
4.引导学生认识大月和小月。
5.引导学生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1)拳头记忆法。
(2)歌诀记忆法。
3.观察对比得出:2012
年也有12个月,但2月有29
天,其他月份的天数与2011
年同一月份的天数相同。
填写
统计表。
4.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
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
天的月份是小月,2月既不是
大月也不是小月。
5.理解并掌握记忆大月、
小月的方法。
购买日期:
2012.01.08,保修期:3
年。
笔记本今天坏了,在
保修期吗?
(3)
注册日期:
2015.10.23
答案:
(1)能吃
(2)不在保修期
(3)2021年
三、巩固练习。
(9分钟)1.完成教材第77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80页第1题。
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全班同学合作完成。
3.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
完成,集体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
疑问:
四、课堂
小结。
(3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素材积累】
1、冬天是纯洁的。
冬天一来,世界变得雪白一片,白得毫无瑕疵,白雪松软软地铺摘大地上,好似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
松树上压着厚厚的白雪,宛如慈爱的妈妈温柔地抱着自己的孩子。
白雪下的松枝还露出一点绿色,为这白茫茫的世界增添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
2、张家界的山真美啊!影影绰绰的群山像是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摘一座碧如翡翠的山上,还点缀着几朵淡紫、金黄、艳红、清兰的小花儿,把这山装扮得婀娜多姿。
这时,这山好似一位恬静羞涩的少女,随手扯过一片白云当纱巾,遮住了她那美丽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