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的制度创新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30
保 守 党 重 要 成 员 会 议
英国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Great Britain) 英国两大政党之一。前身为1679年成立的托利
党,1833年改为保守党。1912年国家统一党与之合 并,称保守统一党,简称保守党。
31
保守党的两位重要领袖——丘吉尔和撒切
尔夫人。
32
22
(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起源 国王的顾问、助手(国王行政的助手)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
形成 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逐
责任内阁制
渐形成(国王逐渐脱离行政权)
基本原则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辉格党议员)
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 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沃波尔连续担任 首相21年,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朗首相会不会为此改 变策略,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 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41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设殿阁 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成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 关,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辅”。
B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
作用: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席位, 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 经济迅速发展。
35
英国的首相、责任内阁与英王、议会 之间是什么关系?
36
首相
组织内阁
内阁
掌握国家行政大权
内阁与首相 共进退
女王
保 守 党 重 要 成 员 会 议
英国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Great Britain) 英国两大政党之一。前身为1679年成立的托利
党,1833年改为保守党。1912年国家统一党与之合 并,称保守统一党,简称保守党。
31
保守党的两位重要领袖——丘吉尔和撒切
尔夫人。
32
22
(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起源 国王的顾问、助手(国王行政的助手)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
形成 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逐
责任内阁制
渐形成(国王逐渐脱离行政权)
基本原则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辉格党议员)
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 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沃波尔连续担任 首相21年,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朗首相会不会为此改 变策略,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 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41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设殿阁 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成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 关,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辅”。
B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
作用: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席位, 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 经济迅速发展。
35
英国的首相、责任内阁与英王、议会 之间是什么关系?
36
首相
组织内阁
内阁
掌握国家行政大权
内阁与首相 共进退
女王
课件5: 英国的制度创新与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2.从对美国发展的影响看:宪法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 一系列治国原则的确立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印;印第安人、黑人奴隶和妇女的选举权被剥夺 (经后来修正,得以恢复)。
——1787 年美国宪法
[读史]信息①:体现了总统与国会分权制衡原则;信息②: 表明议员均由各州选民按一定规则选举产生,体现了人民主权、 民主原则,也有利于平衡各州关系。
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总统有哪些权力?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 1787 年宪法是如何 体现民主原则的? 答案:1)是美国的国家元首,最高行政长官,享有缔结条 约、对外宣战等权力。 2)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并且有一定任期。
3.完善:1832 年议会改革:通过 1832 年议会改革法案,在 工业革命中壮大发展的新兴__工__业__资__产__阶__级__取得更多席位,确 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为基础,以__责__任__内__阁__制___为 核心。
答案:1)英王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无权废除法律,游离 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 2)议会,掌握立法权。 3)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论从史出】 责任内阁制下,首相与内阁、议会的关系 (1)首相是内阁首脑,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 握国家立法权;实际掌握国家大权。 (2)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 负责,受议会监督;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虽然如此,英王仍是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作为国家的象征,英王可以在维护国家团结、调解统治阶级内 部矛盾等方面发挥作用,或就内政、外交问题提供可参考的意 见,在特殊情况下,也还可以行使宪法赋予的某些权力。
第8课_英国的制度创新

当堂练习
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 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以法律约束王权,实行依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克服王权的限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一)背景/原因
• 1、历史渊源
首相
议会选举的多数党领袖 首相组阁 议会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这是一个 面积和人口与我们一个省相当的国家; 这是一个 产生了莎士比亚、牛顿、达尔文、凯恩斯等无数巨匠的国度; 这是一个 给世界带来工业文明的火种也带来海盗洗劫般苦难的民族; 这是一个 曾经让世界在她面前颤栗、而今只能紧跟当今霸主狐假虎威的岛国; 这是一个 人类政治文明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历程开始的地方; 这是一个 充满民主自由而又不乏丑陋与荒唐的国家; 这就是那个 让我们初来时欣喜若狂 让我们离开时也感叹“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地方。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 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 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 言论自由权 弹劾或询问。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 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 集会权 应经常集会
《权利法案》对《大宪章》的继承和发展
根据材料概括: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保障了 议会的哪些权利?
背景/原因 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
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发展
责任内阁 制
两党制
形成 原则
1832年议会改革
特点
影响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小试身手
项目
国家元首是谁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有无任期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王 世袭 无 无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优秀教学案例

4.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英国制度创新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归纳:引导学生结合讨论成果,自主归纳英国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知识拓展:讲解英国制度创新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以及其对我国现实改革的借鉴意义。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英国历史的相关图片、地图和文献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国制度创新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2.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英国制度创新相关的视频片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3.创设虚拟场景,让学生扮演英国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
4.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相关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增强对英国制度创新的理解和认同。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设计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通过调研、讨论、制作展板等方式,共同探究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和影响。
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思考其对我国现实改革的借鉴意义。
2.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发展潜力,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四)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英国制度创新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归纳:引导学生结合讨论成果,自主归纳英国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知识拓展:讲解英国制度创新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以及其对我国现实改革的借鉴意义。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英国历史的相关图片、地图和文献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国制度创新的历史背景和氛围。
2.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英国制度创新相关的视频片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3.创设虚拟场景,让学生扮演英国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
4.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相关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增强对英国制度创新的理解和认同。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设计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通过调研、讨论、制作展板等方式,共同探究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和影响。
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英国制度创新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思考其对我国现实改革的借鉴意义。
2.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发展潜力,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限制 国王 权力
确立 议会 主权
君 主 立 宪 制 建 立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 历史传统:《大宪章》的签署 2.背景:①议会与王权的冲突 ②光荣革命 3.确立标志:《权利法案
》
3.考考你:
《权利法 案》吸收了《大宪 章》的什么思想? 同时又有何创新发 展?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 历史传统:《大宪章》的签署 2.背景:①议会与王权的冲突 ②光荣革命 3.标志:《权利法案》 4.意义:集体统治;法治;长期稳定发展
力受到制约,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5.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
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
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
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中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英国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威廉所说的“你们”
是指 A.英国议会 B.英国贵族 C. 英国民众 D.英国
王室
【解析】选 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1688 年英国发
生了光荣革命,议会邀请威廉和玛丽共同入主英国。国
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此后,国王的权力来源已不是上
帝而是议会。因此,威廉接受的是议会向他提出的议案
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 签署《大宪章》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历史传统:《大宪章》的签署 2.背景 (1) 王权与议会的冲突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一 “是国王创造了法律,而非法律创造了国王。” “议论上帝是渎神,议论国王是叛逆”。 ------詹姆士一世
2.请回答:上述材
英国的制度创新

生 了怎样的影响?
确立了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议会的思 想,英国议会与国王实行集体统治,统 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 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
制
度
之
初
创
《大宪章》 大宪章》
————有限王权 有限王权
议会主权 《权利法案》 ————议会主权 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
4.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得以进入议会是在( B ) A.内阁制形成以后 C.光荣革命后 1832年议会改革后 B .1832年议会改革后 19世纪后半期的议会改革后 D .19世纪后半期的议会改革后
5、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康熙皇帝说: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 材料一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 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 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 朕必躬自断制。 乾隆皇帝也说: 本朝家法,自皇考以来, 朕必躬自断制。”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考以来,一 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近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 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近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 能生死人者。 能生死人者。 凡未经议会同意,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位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 事实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利……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 凡未经议会准许, 事实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利 凡未经议会准许 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而征收金钱, 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 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请回答: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各体现了什么政治制度 其突出特点分别是什么? 两则材料各体现了什么政治制度? (1)两则材料各体现了什么政治制度?其突出特点分别是什么?
确立了国王的权力来源于议会的思 想,英国议会与国王实行集体统治,统 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 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
制
度
之
初
创
《大宪章》 大宪章》
————有限王权 有限王权
议会主权 《权利法案》 ————议会主权 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
4.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得以进入议会是在( B ) A.内阁制形成以后 C.光荣革命后 1832年议会改革后 B .1832年议会改革后 19世纪后半期的议会改革后 D .19世纪后半期的议会改革后
5、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康熙皇帝说: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 材料一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 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 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 朕必躬自断制。 乾隆皇帝也说: 本朝家法,自皇考以来, 朕必躬自断制。”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考以来,一 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近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 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近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 能生死人者。 能生死人者。 凡未经议会同意,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位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 事实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利……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 凡未经议会准许, 事实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利 凡未经议会准许 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而征收金钱, 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 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请回答: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各体现了什么政治制度 其突出特点分别是什么? 两则材料各体现了什么政治制度? (1)两则材料各体现了什么政治制度?其突出特点分别是什么?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报告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聚 众公议”“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根据所学知识,描绘的是英国的议会:上议 院和下议院,上议院由贵族组成,下议院由城市平民等组成,故A项正确;美国的国 会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均是有选举产生,不存在贵族院,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 俄国没有两院制议会,故C项错误; 【答案】A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 体的建立
★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1、君主立宪制 (1)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但君主处 于“统而不治”的无权地位,议会是国家权力中 心。如英国 (2)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君主虽受 宪法限制,但在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拥有广 泛权力。约旦 2、民主共和制 (1)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废除君主,议会为国 家权力中心,总统为国家象征,总理掌握最高行 政权。如德国 (2)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废除君主,议会为权 力中心,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拥有广泛 权力。如美国
4. (2016· 江苏盐城高二必修第一学期期末· 23)《海国 图志》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 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 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 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 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 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政治体制应 属于( ) A.英国B.美国C.俄国D.德国
3.发展: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所谓责任内阁制即内阁必须向国会下院负责,这是议会主 权原则的体现。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内阁必须由下院多数党 组成;首相和内阁成员必须是下院议员;首相通常是下院多数 党领袖。 (1)责任内阁制形成过程: “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 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 成 为第一任内阁首相。 (2) 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①集体负责——内阁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 共进退; ②权力制衡——内阁掌握行政权力,议会掌握立法权。如果议 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 会,重新进行选举; ③两党轮流执政——首相和内阁必须从选举获胜的多数党中选 择 (3)结果: 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逐渐形成, 议会选举由候选人之间的竞争变成了两大政党之间的角逐,大 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 体的建立
★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1、君主立宪制 (1)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但君主处 于“统而不治”的无权地位,议会是国家权力中 心。如英国 (2)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君主虽受 宪法限制,但在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拥有广 泛权力。约旦 2、民主共和制 (1)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废除君主,议会为国 家权力中心,总统为国家象征,总理掌握最高行 政权。如德国 (2)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废除君主,议会为权 力中心,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拥有广泛 权力。如美国
4. (2016· 江苏盐城高二必修第一学期期末· 23)《海国 图志》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 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 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 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 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 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政治体制应 属于( ) A.英国B.美国C.俄国D.德国
3.发展: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所谓责任内阁制即内阁必须向国会下院负责,这是议会主 权原则的体现。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内阁必须由下院多数党 组成;首相和内阁成员必须是下院议员;首相通常是下院多数 党领袖。 (1)责任内阁制形成过程: “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 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 成 为第一任内阁首相。 (2) 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①集体负责——内阁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 共进退; ②权力制衡——内阁掌握行政权力,议会掌握立法权。如果议 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 会,重新进行选举; ③两党轮流执政——首相和内阁必须从选举获胜的多数党中选 择 (3)结果: 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逐渐形成, 议会选举由候选人之间的竞争变成了两大政党之间的角逐,大 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英国的制度创新

集会权 权力中心(立法权):国王
议会
《权利法案》的历史意义:结合P35教材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力结构:
(行政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家象征,统而不治)
首相—内阁(政府)
负 责
多数 党上 台组 阁
国王
形式任命 任 命
下院
选 举
议会
(权力中心,立法权)
上院
行政权:国王 选民
内阁
责任内阁制运行原则 首相与内阁:共进共退 内阁与议会:向议会负责 国王与首相:形式任命
结合教材P37, 思考:思考什么 是代议制?这种 体制下公民行使 公民权的方式是 什么?
第8 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材料一:
确立“法律至上”和 《大宪章》 “有限王权”的原则
1215年迫使英王约翰签署
议会召开
逐渐形成了召开议会 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1265年西蒙· 孟福尔 开创议会制度
2.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无论哪一国的民主,最
终都体现在选举上;没有选
举,“民主”只能是空的。
——《使民主运转起来》·帕特南
选票第一季 知识回顾:我们所知的最早的选票是什么?
选票第一季——陶片放逐法 陶片放逐法
知识回顾:我们所知的最早的选票是什么?
选票第二季——选人替我说话 (代议制)
选票第二季——选人替我说话 (代议制)
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
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
1831年塞福克只有32个选民,却仍可推选2名议员;萨
里郡有3个选区总共只有7个选民,却可推举6名议员。
曼彻斯特人口18.2万,伯明翰人口14.4万,利兹人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入现场 感悟历史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书总结
第八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大宪章》 权利法案》 国家权力:国王- 国家权力:国王-议会 确立标志: 权利法案》 确立标志:《权利法案》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行政权力:国王-内阁 行政权力:国王- 核心: 核心:责任内阁制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问题2:英国的内阁制度与中国明朝内阁制度有什么区别?
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级的产物,有独立的行政权力;明朝的 内阁是封建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
激辩升华 感悟历史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影响: 基本原则 影响:政党政治
思考::取代工 思考::取代工 :: 党的布朗上台组 阁的卡梅伦, 阁的卡梅伦,那 么必须具备什么 条件? 条件?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各是什么? 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各是什么? 基础和核心各是什么 基础----代议制 核心----责任内阁制 代议制; 责任内阁制。 ①基础 代议制;核心 责任内阁制。 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地位如何 地位如何? (2)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地位如何? 国家元首, ②国王----国家元首,扮演仪式的角色 统而不治。 国王 国家元首 扮演仪式的角色, 统而不治。 (3)首相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权力,地位如何? 首相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权力,地位如何? 是怎样产生的 ③首相----多数党领袖,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首相 多数党领袖,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多数党领袖 最高行政首长。 最高行政首长。 (4)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的关系是怎样的 ④内阁----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内阁----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对议会负责
深入现场 感悟历史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请思考:在责任内阁制下,国王、 请思考:在责任内阁制下,国王、 首相、 首相、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是如何 体现的? 体现的?
深入现场 感悟历史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国家元首
形式任命 统而不治
政 府 首 脑 权 力 中 心
议会 监督内阁 内阁
深入现场 感悟历史 对议会负责
பைடு நூலகம்
总结巩固 拓展提升
第八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授课人:商丽颖
第8课 第八课:渐进的制度创新 第八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视频导入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图 导
英国的国家权力中心究竟 在哪里? 在哪里?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度
第8课 》到《权 创—从《大宪 渐进的制度创新
》
《大宪章》——限制王权的开始 大宪章》——限制王权的开始
合作探究 走进历史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制度之完善 制度之完善: (二):制度之完善: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内阁 内阁的英文是cabinet,原意是密室。“光 内阁的英文是 ,原意是密室。 荣革命” 荣革命”前,英国国王挑选少数贵族充当顾问 和助手,分管政府几个部门的工作。 和助手,分管政府几个部门的工作。他们经常 在一间小密室开会。 内阁” 内阁会议” 在一间小密室开会。“内阁”和“内阁会议” 由此得名。 由此得名。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权
》
根据图片历史人物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合作探究 走进历史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开导国王……假如臣民认为 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祷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 ……作为一个臣民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 度的侮辱。 ——(英)詹姆斯.斯图亚特《神权》 材料二: 《权利法案》明确规定了限制王权的条款: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等。 ——(英)1689年《权利法案》 问题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国王的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国王的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2:材料二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力? 问题 :材料二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力? 问题3: 权利法案》吸收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同时又有何发展? 问题 :《权利法案》吸收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同时又有何发展?
思考: 思考:
问题1: 大宪章》 问题 :《大宪章》签 署的目的是什么? 署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2: 大宪章》 问题 :《大宪章》签 署的作用是什么? 署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3: 问题 :议会是在谁的 领导之下形成的? 领导之下形成的?
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 年 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
引导探究 领悟方法
合作探究 走进历史
第8课 渐进的制度创新
1.责任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
问题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列举英国的内阁制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步:③光荣革命前,内阁是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 第二步:①光荣革命后,国王退出内阁,“统而不治” ;内阁承担 实际行政职责 第三步:②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开创组建内阁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