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

合集下载

浅谈日本民族文化的三个核心思想

浅谈日本民族文化的三个核心思想

浅谈日本民族文化的三个核心思想日本民族文化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体系,其中包含着许多核心思想。

在本文中,我将浅谈日本民族文化的三个核心思想。

禅宗思想是日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禅宗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佛教学派之一,强调通过禅坐和禅修来达到心灵的觉悟和超越。

在禅宗思想中,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无欲无求被视为一种修行的方式。

禅宗影响了日本的艺术、哲学和生活方式,例如茶道和花道等传统艺术形式都有禅宗的影子。

禅宗思想强调清心寡欲、顺应自然、静心修炼,对于塑造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简约、雅致、自然”等特点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二,武士道精神是日本民族文化的另一个核心思想。

武士道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强调勇气、忠诚、义务和自我牺牲等品质。

武士道精神起源于战国时代的武士阶级,被视为武士们的荣誉和道德准则。

在日本历史上,武士道精神不仅影响了武士阶级的行为和思想,也渗透到了日本社会的其他领域,例如艺术、文学和礼仪等。

武士道精神注重忠诚和义务,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体现了日本文化中的一种“忠诚、尊重、自律”的价值观。

和谐与共处思想是日本民族文化的第三个核心思想。

和谐与共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这一思想在日本文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日本人对于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于人际关系的关注等。

和谐与共处思想也可以在日本的建筑、园艺和文学等领域中找到,例如日本的庭院和花园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日本的传统文学作品中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禅宗思想、武士道精神和和谐与共处思想是日本民族文化的三个核心思想。

这些思想影响了日本的艺术、哲学、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塑造了日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独特魅力。

这些核心思想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日本民族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念。

深入了解这些核心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日本的民族文化。

日本民族精神和日本文化的看待

日本民族精神和日本文化的看待

日本原来并不叫日本。

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

据《汉书》《后汉书》记载,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

公元五世纪,日本统一后,国名定为“大和”。

因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阳神,所以将太阳视为本国的图腾。

日本本身处在亚洲,所以日本的民族性格具有典型的东方特征。

日本人属于强悍的蒙古人种,它的文明、文字、文艺传统是由中国传入的。

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不断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种能激发民族奋发向上、顽强进取的精神动力。

日本就是凭借着强大的民族精神走到了现在。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个资源贫瘠的岛国。

由于生存不易,所以日本人的危机意识相当强,这一方面使实用主义在日本民众的脑中根深蒂固,外在则表现为利益至上和日本传统的团结合作精神——因为只有团结合作才能使民族在这种贫瘠中生存下去。

其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集体本位主义”。

“集体本位主义”乃是日本民族立国之本之魂,是日本近代崛起、现代迅速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面对困难和处于逆境时,民族精神最为强悍的是日本人。

是因为他们忍耐、执着、自律,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坚强的生存下去,才有了现在日本的繁荣。

其实在很小的时候,有看过电影里的情节,那就是日本人战败了,就拿出一把很长的刀切腹自尽,我当时因为年纪小,不懂。

现在看来真的很合乎日本的民族精神。

日本人在战场上被“囚”的时,他们就特别能够忍耐、特别执着,而且有崇高的自律精神,敢于拔刀自尽、以身殉国。

日本人在和平时期被“囚”,他也特别能够忍耐、执着、自律,积极有为地开发创新、建功立业。

从日本人高度的忍耐、执着、自律看,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日本这个矿藏资源贫乏,严重依赖进口,粮食及多种农副产品不能自给,资源总量没有中国一个贵州省多的小国家,在二战惨败之后,经济却高速发展,迅速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曾经有个美国的作家写过一本书,名字叫《菊花与刀》,他想以最简单、最有代表的东西来讲诉他眼中的日本以及日本人。

论日本的民族精神

论日本的民族精神

论日本的民族精神聂帅南民族精神代表着一个国家主要的精神支柱,是巨大的无形文化资产和生存影响力,它象征着一个国家的面貌、性格、意志、活力。

一个国家民族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其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起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是个狭长的岛国,国土面积不足38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云南省还要小。

日本的天然资源匮乏,矿石、石油、煤炭、粮食等主要的生产资料基本都是依赖于进口。

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还是地震、海啸的多发地。

在这样一种独特的生态环境下,形成了日本人民所特有的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和迫切需要出人头地的自尊意识,在这种意识下,也深厚培育了日本民族天然的对内积极奋发图强、创新思变的进取精神,以及对外不断寻求拓展,甚至不惜声誉去掠夺侵占他人资财的野性。

近代历史上,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的明治维新改革是日本开始吸收西方文明,提出“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主张,走向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重要转折,长期的孤立与对西方工业强国的依赖,使日本产生了强力的危机感,为了摆脱这种危机感,日本在这一时期,大力开展西化教育制度,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到了1894-1895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甲午战争,1904-1905年,日本又在中国的东北旅顺发动了日俄战争,强烈的占有欲望深入了日本人的骨子里。

现代史上,日本尽管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但日本几乎同时是在与中国、缅甸、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朝鲜、美国及苏联交战。

日本战败后,用了一、二十年的时间战争赔偿和恢复重建,再之后从五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经历了经济的高速成长期和稳定期发展,奠定了日本稳居世界经济文明强国的领先地位。

日本何以能死而复生,从战败国的废墟瓦砾中崛起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强国?在二战后的六十多年复兴中,日本何以先进的工业化技术引领世界的潮流?日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本人利用今年暑假的日本实地考察感受,谈谈对日本民族精神的一些认识,并希望在国人举国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时候,能够从理性的角度分析和汲取日本民族精神中有益的成分。

浅谈日本民族文化的三个核心思想

浅谈日本民族文化的三个核心思想

浅谈日本民族文化的三个核心思想日本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深厚而复杂的体系,它由多个核心思想构成,并在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道德观念、个人主义和谦虚敬畏三个方面概括日本民族文化的核心思想,希望能够对读者了解和理解日本文化提供一些参考。

道德观念是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人非常注重道德规范和伦理价值,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交往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在日本社会中,道德观念强调个人责任和奉献精神,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

日本人常常将道德观念视为社会生活的准则,积极追求“正直、守信、诚实、奉献”的美德。

日本人对于家庭、亲族和社会的义务也非常看重,强调忠诚和尊重长辈的道德价值观念。

这种道德观念的影响深深植根于日本人的灵魂中,成为他们行为的指南和行动的动力。

个人主义是日本民族文化的另一个核心思想。

虽然一直以来,日本被认为是集体主义文化的代表,但在近些年来,个人主义的思想在日本社会中也逐渐兴起。

个人主义主张个人的独立和自由,追求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的权利。

日本社会对于个人的独特性和个人意识的重视也日益增加。

日本年轻人普遍追求自由和个性的表达,尊重个人偏好和个人的生活方式选择。

与传统的集体观念相比,现代日本社会中也更加注重个人的能力和成就,鼓励个人发挥自己的才能。

这种个人主义的思想在日本社会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成为塑造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力量。

谦虚敬畏是日本民族文化的第三个核心思想。

谦虚敬畏强调对他人、事物和自然的尊重和珍视,反映了日本人的谦虚和敬畏之心。

在日本社会中,人们常常追求和平、秩序和平衡,强调顺从和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这种谦虚敬畏的态度赋予了日本人对于工作和待人接物的认真和严肃,同时也溶进了日本艺术、建筑、礼仪等方方面面。

在日本文化中,人们常常表现出对美的追求、对错误的修正和对自然的崇敬。

这种谦虚敬畏的思想不仅贯穿于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对日本人的心灵深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日本民族文化的核心思想通过道德观念、个人主义和谦虚敬畏这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和传承。

日本人的民族精神

日本人的民族精神
(2)维持排队的秩序也是很有讲究的。 排队场地设回旋区域,用最小的区域容纳 最多的人等候。同时还在队尾标注等候的 时间,后来者根据前面的排队情况决定自 己是否要加入排队队伍。
(3)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有一个外国游 客习惯性地闯红灯,被一位站在街边协警 的老头发现……
(4)日本出版业有一个规矩,书店是从 出版社购进书的,如果书没有卖出去,出 版社还需要把书从书店买回去。为什么会 形成这个规则呢?
(4)日本人的群体观念更突出表现在以 公司为家,很少出现“跳槽”现象,管理 者很愿意拨出大量资金来培训员工,不是 特殊情况从不轻易解雇员工。日本的管理 人员一般不会个人作出重要决定。
形成团队意识的原因:自然原因;日本人 从小就被教育要服从集体。小学生过红绿 灯;中午吃午餐时……
4、时间就是生命
3、蚁族般的团队精神
蚂蚁究竟是怎么一种团队精神? (1)日本企业的员工一律穿着整洁的制服,佩
戴公司的徽记,处处维护公司的形象。 (2)例:日本某电脑企业的技术工程师在外休
假时…… (3)日本人出外旅游时总有举着小旗的领队率
领,不会有喧哗的现象;日本的机场非常安静, 夏天机场的室内温度相当高……
(5)小学课本中一再告诉学生“这个国 家生存是很艰难的,这个国家的处境是很 危险的,这个国家是随时可能被别人打垮 的”,对小学生进行防灾教育。
(6)出租车司机搬行李时从来都是快步 小跑,人们工作起来都有点“拼命三郎” 的作风。
(7)从日本的建筑物来看:不管是在东 京这样的现代化都市,还是在乡村小镇, 建筑物的牢固程度让人印象深刻。不仅混 凝土打得结实,并且每幢大楼、房子都有 防震设计,粗大的三角架钢梁,把整个楼 房支撑得结结实实,虽然有点影响美观, 但着实给人十足的安全感。

浅谈日本民族文化的三个核心思想

浅谈日本民族文化的三个核心思想

浅谈日本民族文化的三个核心思想第一个核心思想是尊重。

在日本民族文化中,尊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

日本人民十分注重尊敬长辈、敬畏传统和文化,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出尊重长辈、尊敬老人的态度,而且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参加社交活动时也会表现出敬重他人的行为。

日本人民也习惯于遵从规章制度,尊重劳动和服从组织,这种尊重的精神也渗透到他们的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涯中。

尊重也表现在日本文化的礼仪和礼节中。

日本的传统礼仪和礼节非常严格,礼貌用语、鞠躬礼仪等都是日本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必备技能。

尊重长辈、尊敬传统、注重礼仪礼节,这一系列的尊重观念贯穿在日本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日本文化注入了独特的品格。

第二个核心思想是和谐。

在日本民族文化中,和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

日本人民非常重视家庭和睦、社会和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日本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对和谐的追求和表达。

日本的传统建筑风格、园林设计、室内装饰等方面都体现了对和谐的追求。

日本人民在生活中也追求和谐,注重人际关系、团队协作,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睦相处。

在日本文化中,和谐也表现在日本的艺术表现形式中。

日本的传统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都展现着对和谐的追求。

日本的传统绘画注重用笔情境、细腻入微,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

日本的传统音乐和舞蹈也注重和谐的氛围和韵律美感。

这些艺术形式都反映了日本人民对和谐美感的追求和表达。

第三个核心思想是自律。

在日本民族文化中,自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

日本人民注重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追求个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在日本的传统道德观念中,自律被看作是一种美德和高尚品质。

日本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出对自律的追求和表达,注重自我修养、自我约束。

自律也表现在日本的职业生涯中。

日本企业文化中非常注重员工的自律和自我管理,以及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日本企业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日本的产品质量也一直保持着世界一流的水平。

浅谈日本民族文化的三个核心思想

浅谈日本民族文化的三个核心思想

浅谈日本民族文化的三个核心思想日本民族文化的三个核心思想可以分别从“和谐共生”、“尊重传统”和“追求完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

日本民族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和谐共生”。

日本人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这一思想源自于日本的自然环境以及受到佛教和神道教的影响。

“和谐共生”要求人们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在日本,人们注重自然的季节变化,尊重四季的轮回,同时也注重社会的和谐。

在社会交往中,日本人讲究和谐相处,注重集体利益,强调团队合作,不愿与他人产生冲突,尽量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种和谐共生的思想在日本的文化传统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如和服、茶道、花道等的形式就是对和谐共生思想的具体体现。

日本民族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二是“尊重传统”。

日本人非常重视自身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传统被视为根本和骨髓,是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本,人们对传统的尊重体现在各个方面,如礼仪、道德观念、家庭观念等。

在礼仪方面,日本人注重细节,讲究规矩,要求人们要遵循社会的规范,尊重长辈,尊重礼仪。

在日本,人们会参加各种传统节日来庆祝和纪念,如新年、端午节、七夕节等。

这些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人们通过庆祝传统节日来弘扬和表达对传统的尊敬和热爱。

日本人对家族和家庭也非常重视,传统的家庭观念使得家族在日本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日本民族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三是“追求完美”。

日本人追求完美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对产品和服务的追求、对技艺的追求、对教育和培养的追求等。

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日本人注重质量,追求精益求精,无论是传统的手工艺品还是现代的科技产品,日本人都追求最高的品质和性能。

在技艺方面,日本人注重细致入微,追求精湛的技巧,如日本的传统工艺品和茶道、花道等文化中都体现了日本人对于细节和完美的追求。

在教育和培养方面,日本人注重培养个人能力和素质,他们追求全面的发展,注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追求在各个方面都达到最好的状态。

日本人的民族精神读书笔记

日本人的民族精神读书笔记

日本人的民族精神读书笔记日本自立国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在技术形成与革新方面走出了一条与中国截然不同的道路:从近代日本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中可以看出,日本人热衷以各种“道”为代表的系统性技艺,而不喜欢向传统的中国人那样,从宏观上解释这个世界最本质的东西。

我认为,这植根于日本相对严酷、封闭的自然环境,为了生存,他们养成了尊崇实力、注重实用的特点。

为了使更多的日本人掌握重视器物层面上的知识与技能,提升民族的整体竞争力,日本人较早认识到了教育立国的重要性:江户时代,兰学传入日本,成为上层争相追逐、标榜的学问;明治维新以后,明治政府大量废除封建私塾,开办新式学校,力争从思想文化和教育体系上脱亚入欧。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率先在全国普及了义务教育,是世界上最早最快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之一。

直到今天,日本人也热衷于追求知识,特别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据一项市场调研表明,《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每日发行量均超过1200万份。

我认为,日本近代教育的着力点同中国的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把重点放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而日本以生产与生活方面的实用性知识技能为主。

日本人认为,东方传统道德教育是“虚学”,近代西洋科技知识是“实学”。

实学才是真正的文明。

明治天皇带头学习西方技术,提出了“广求知识于世界”的理念。

由于日本十分重视办学兴教,形成了热衷于知识技能和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的敬业之风。

和中华民族一样,日本民族历来不擅长抽象思想和理论研究,却愿做能工巧匠,只要有钱,就能继续购买外国的技术,只要有充足的工程学知识,用以改造西洋技术并使之产业化,日本就不会在工业技术上比外国落后很多。

例如二战结束后,日本之所以能在废墟上快速起飞,我认为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是以实业立国、技术立国。

“即使GDP在一夜之间被地震摧垮,如果知识力、技术力还在,就留存住了经济的根本。

”中国人的气质,孔子说过一句话,叫“智者不惑”,既指对真理的确信,更指辨别善恶行为的不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日本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
关于日本这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有很多不同的评价。

从经济发展水平上来看,日本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政治发展情况来看,日本是资本主义强国;从军事角度和文化层次上来看,日本在世界上有着很强的军事实力,是一个高度发展的文化大国。

笔者不想讨论日本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军事的发展情况。

笔者今天所要讨论的主题是日本传统文化中所凝练的民族精神。

标签:日本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
日本之所以能在国际社会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日本传统文化中所凝练的民族精神。

日本正是依托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才能从一个不知名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上经济大国。

下面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日本传统文化包含着哪些优秀的民族精神。

1.日本具有不断学习和借鉴的精神
日本本就是一个新兴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他既没有中国那样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也没有美国那样雄厚的资本主义积累。

但是它为何能够超越老牌资本主义帝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呢?我们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民族精神中的不断学习和借鉴。

中国强大的时候,它不断地向中国学习和借鉴,最终融合了本土化的精神风貌创造出独特的大和民族的民族精神。

等到中国闭关锁国开始没落的时候,他又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政治制度,最终超越了其曾经学习过的中国;在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过程中,它又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国内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实现了对其学习过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超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纵观日本国的发展历史,无不都是在借鉴和学习的基础上最终获得了成功。

2.日本渴望成为强者的民族精神
众所周知,日本自幕府建立之日起一直在全国范围内提倡“军国主义”思想。

很多人可能喜欢将“军国主义”思想与侵略战争与侵略者混为一谈。

但是我们认为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不仅仅是侵略战争的代名词。

日本的“军国主义”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该民族好战并渴望成为强者的民族精神。

中国一直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这句话所揭示就是那种渴望成为强者的民族风貌。

日本之所以能够将国内的各行各业发展为世界的领先水平,主要是因为日本渴望成为世界各国中的强者,所以它才会不断学习和借鉴、不断地开拓与创新、不断地接受挑战,最终实现自己成为世界强国的愿望。

3.日本具有永不服输的民族精神
要想成为真正的强者,只是具有渴望成为强者的民族精神还不够,还要有一
颗永不言败、永不服输的精神。

曾经一位科学家说过,要想在某一领域上成为专家,必须花费十万个小时去借鉴与学习。

所以一个人或者说一个国家可以设置一个较高的目标,但是如果不具备坚持和执着的精神,那样目标再高远也是一纸空谈。

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就是因为它不仅具备着渴望成为强国的民族精神,还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国心”。

中古时期日本只不过是被世界各国称之为天朝上国的中国旁边的小国家,屡屡受到周边国家的欺负和袭扰。

但是它没有放弃,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借鉴,最终成为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2世纪,由于日本国内“军国主义”盛行,日本开始有了侵略世界的野心,所以于20世纪90年代日本发动了对东亚各国的侵略战争,当然,日本发动的这种惨绝人寰、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注定是会以失败告终。

最后,1945年日本在中国战场的失败最终奠定了其失败的定居。

在这次战争过后,日本的经济和军事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但是日本并没有因为战争的失败而一蹶不振,相反的,日本本着一个永不服输的心最终又重新的取得了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

这就是日本永不服输的民族精神。

只要日本一天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日本就会一直保持着世界强国的重要地位。

4.日本具有持续创新的民族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日本在经济军事上所取得成就,创新精神起到了重要的助力作用。

日本一切学习借鉴的行为都是为了以后进行本土化的创新。

关于日本创新的民族精神,我们主要以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为例。

喜欢动漫的同仁们都知道,日本动漫因其独特的作用被世界各国人所喜欢。

据相关动漫产业数据统计显示,日本动漫已经占据着世界动漫产业的半壁江山,究竟是何原因使日本动漫产业由有到无,由简单模仿到实现动漫产业全方位的发展链条。

我们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创新。

动漫产业开始由西方各国起源并发展,最终欧美大片在东方流行开来。

日本较好的抓住了动漫产业的发展契机,经过模仿与借鉴之后,重新进行的日本动漫的本土化创新。

最终日本动漫实现了动漫产业的大发展。

这就是日本能够长保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秘诀之一。

参考文献
[1]谢桂娟.国际政治文化视角理论中文化的内涵及作用[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魏育邻.日本语言民族主义剖析——从所谓“纯粹日语”到“言文一致”[J].日本学刊.2008(01)
[3]沈光浩.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述评[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
[4]张淑娟,黄凤志.“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根源探析——以德国文化民族主义为例[J].世界民族.2006(06)
[5]黎跃进.简论日本明治、大正文学的民族主义意识[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6]黎跃进.日本20世纪30、40年代战争文学与民族主义[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7]陈炜,钟学进,张露露.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广西三江富禄苗族乡花炮节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3(02)
[8]杨福泉.探寻文化资源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以云南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