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尾框焊修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钩尾框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钩尾框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钩尾框热处理目录一、工位介绍 (1)二、本工位作业流程 (2)三、作业程序及标准 (3)1.作业准备 (3)2.钩尾框热处理 (3)3.信息处置 (7)4.完工整理 (7)四、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及材料 (8)五、附件 (9)1. 定置示意图 (9)一、工位介绍1.作业地点:钩缓班组钩尾框热处理工位。

2.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货车段修钩尾框热处理。

3.上道工序:钩尾框焊修。

4.下道工序:钩尾框涂漆。

5.人员及工种要求:经培训合格并持《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车辆钳工。

6.作业要点:6.1热处理前去除钩舌待处理区域表面水分、油污、氧化物等。

6.2开炉时应随时注意通风设备、烟道是否畅通,装炉时不得将配件直接扔入炉内,应将配件放在在炉床上再推入炉内,翻动坯料和出碴时不可过猛,以防损坏炉室。

应及清理煤渣,保持渣池水位,出炉时,应关闭风门。

二、本工位作业流程三、作业程序及标准1.作业准备1.1穿戴劳保用品。

每班开工前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如图1、图2所示。

1.2参加点名会。

每班开工前,参加班组点名会,学习上级文电精神,接受当日工作任务,明确注意事项。

1.3 检查工装、器具状态。

按照本文“四、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工具及材料”规定的目录,检查工装、设备、量具、样板状态良好、校验合格,所需材料齐全。

2.钩尾框热处理配件焊后热处理应符合配件检修技术要求,采用整体热处理或局部热处理方式消除焊接应力。

在图2~图3 所示的焊修关键部位(图中的阴影部位)的单个缺陷面积小于等于2 cm2,彼此相距不小于100 mm 时,焊补后进行整体热处理;在其余部位上,当单个缺陷面积小于或等于2 cm2、整个铸件上不超过3 处时,焊补后允许进行局部热处理,否则应进行整体热处理。

注:图中标有网格线的区域为阴影部分。

图2 13A(B)型钩尾框焊修关键部位注:图中标有网格线的区域为阴影部分。

图3 16型、17型钩尾框焊修关键部位2.1热处理前准备:2.1.1去除钩尾框待处理区域表面水分、油污、氧化物等。

15362钩尾框托板磨耗板检查焊修

15362钩尾框托板磨耗板检查焊修

钩尾框托板磨耗板检查焊修1 开工前准备2 磨耗板检查检测2.1金属磨耗板2.1.1外观检查2.1.1.1使用钢丝刷清除磨耗板表面铁锈、污物。

2.1.1.2对磨耗板进行全面检查,缺损、裂纹时更换。

2.1.2磨耗检测2.1.2.1钩尾框托板上焊装的磨耗板剩余厚度小于50%时更换。

使用厚度测量规检测钩尾框托板厚度h1,钩尾框托板加磨耗板(未磨耗处)厚度h2,钩尾框托板加磨耗板(磨耗最深处)厚度h3,当(h3-h1)数值小于(h2-h1)数值的一半时,须更换。

2.1.3更换要求2.1.3.1钩尾框托板上焊装的磨耗板更换时,两侧端部各施以30mm长的段焊。

与非金属钩尾框托板磨耗板配套使用的钩尾框托板无金属磨耗板,原焊装磨耗板须切除,切除时不得伤及托板并磨修平整,按要求焊装挡块,如图4-15所示。

图4-15 挡块及焊接位置示意图2.1.3.2钩尾框托板磨耗板焊缝开焊时使用角向磨光机清除焊缝后进行焊修,焊修后须清除焊渣检查焊接质量。

2.2非金属磨耗板2.2.1裂纹、破损时报废。

2.2.2使用厚度尺夹紧非金属钩尾框托板磨耗板,示值小于4mm时报废。

2.3检修标识及处置。

经检查检测合格者,用粉笔在磨耗板上平面画“○”,放置到指定位置;须报废者,用粉笔在磨耗板上平面画“×”,放置在废料箱中。

3 金属磨耗板焊修3.1焊前检查。

清除施焊表面(离焊缝边缘不小于20mm宽度范围内)的油垢及氧化物。

3.2焊前准备。

用角向磨光机清除钩尾框磨耗板焊缝裂纹(应彻底清除熔渣和氧化物,露出基本金属),更换磨耗板时须将将磨耗板安装面打磨平整。

3.3焊修3.3.1一般由裂纹末端向外施焊,钩尾框托板上焊装的磨耗板更换时,两侧端部各施以30mm长的段焊。

3.3.2施焊第一层焊波时,应采用适合坡口的焊条焊透。

3.3.3由下向上逐层施焊时,要彻底清除前一层焊波熔渣。

3.3.4裂纹焊后,为防止焊缝裂纹应覆盖石棉被或其他保温材料缓冷。

3.4质量检查3.4.1焊波与焊波、焊波与基本金属应充分熔合。

钩体检查检测作业指导书

钩体检查检测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钩体检查检测目 次一、作业介绍 (3)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4)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5)1. 班前准备 (5)2. 开工准备 (5)3. 工序控制 (5)4. 钩体检查检测 (5)5. 设备故障处置 (11)6. 质量反馈处置 (12)7. 完工要求 (12)四、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及材料 (13)五、附件 (15)检测器具及使用说明: (15)一、作业介绍作业地点:检修车间钩缓组钩缓检修间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货车厂修钩体检查检测作业。

上道作业:车钩探伤。

下道作业:钩体焊修。

人员要求:本岗位作业须由车辆钳工完成,作业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并持有《岗位培训合格证》,上岗人员须持证上岗。

作业要点: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整齐;开工前全面检查工具、材料状态确认性能良好无故障;检查测量具计量检定不过期;工作中注意周围作业人员状况,并做好呼唤应答;随时注意天车吊具状态,身体避开,防止配件脱落砸伤、碰伤;完工进行整理,清扫场地。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1. 班前准备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参加班前点名会。

2. 开工准备按《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工具及材料》清单检查工装工具及材料状态,须齐全、良好。

发生异常情况时通知工长处理。

3. 工序控制检查车钩探伤合格,探伤标记涂打清晰,不符时通知工长处理。

4. 钩体检查检测4.1信息核对4.1.1使用手持机读取车钩RFID卡信息,确认车钩铸造信息与卡内的“收入基本情况”一致,如卡内信息与实物不符,修订卡内信息,13A(B)型钩体铸造信息如图1所示,17型钩体铸造信息如图2所示。

图1图24.2钩体吊运使用行车将钩体吊运至车钩检修流水线,放置稳当,防止脱落。

吊运过程中,严禁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入起重物下方。

4.3 17型车钩钩体检查检测4.3.1 钩体寿命判定钩体实行寿命管理,如无制造时间标记时报废,寿命期限以制造时间为准,时间统计精确到月, 剩余寿命不足1个段修期,状态良好,可继续使用,但须负责1个段修期的质量保证责任。

钩尾框托板调修作业指导书

钩尾框托板调修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钩尾框托板调修目次一、作业介绍 (3)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4)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5)1.班前准备 (5)2.开工准备 (5)3.工序控制 (5)4.钩尾框托板调修 (5)5.设备故障处置 (5)6.质量反馈处置 (6)7.完工要求 (6)四、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及材料 (7)一、作业介绍作业地点:检修车间钩缓检修间.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货车钩尾框托板调修作业。

上道作业:钩尾框托板检查作业。

下道作业:钩尾框托板组装作业。

人员要求:本岗位作业须由车辆钳工、熔接工配合完成,作业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并持有《岗位培训合格证》,熔接工还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人员须持证上岗。

作业要点: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整齐;开工前全面检查工具、材料状态确认性能良好无故障;检查测量具计量检定不过期;完工进行整理,清扫场地。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1. 班前准备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参加班前点名会。

2. 开工准备按《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工具及材料》清单检查工装工具、样板量具及材料状态,须齐全、良好。

发生异常情况时通知工长处理。

3. 工序控制检查钩尾框托板检查完成,故障标记清晰;不符时,返回检查工序。

4.钩尾框托板调修4.1外观检查检查钩尾框托板,裂纹时报废,用白粉笔划“×”4.2.弯曲调修将钩尾框托板放入调修辅助工装上,使用压力机对弯曲处调修,必要时可将弯曲部位加热后调修。

作业时,注意周围环境,防止烫伤。

4.3调修后检查调修后检查调修部位无裂纹、焊缝开裂等缺陷。

并在表面涂油漆。

5. 设备故障处置工作者在设备点检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设备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处理,属于自修范围的故障由工作者处理。

超出自检自修范围的故障,立即填写《设备故障信息单》并通知工长,由工长联系设备车间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处理后确认良好时开启设备电源,空载试运转设备,确认符合点检标准,合格后开工作业。

钩尾框探伤作业指导书

钩尾框探伤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钩尾框探伤目录一、工位介绍 (1)二、本工位作业流程 (2)三、作业程序及标准 (3)1.作业准备 (3)2.钩尾框探伤作业 (7)3.涂打探伤标识 (9)4.填写检修卡片 (10)5.信息处置 (10)6.配件存放管理 (10)7.完工整理 (10)四、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及材料 (11)五、附件 (14)1. 作业台帐记录 (14)2. 定置示意图 (20)一、工位介绍1.作业地点:钩缓班组钩尾框探伤工位。

2.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货车段修钩尾框探伤。

3.上道工序:钩尾框检查检测。

4.下道工序:钩尾框油漆。

5.人员及工种要求:5.1 经培训合格并持《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及铁路总公司组织培训的《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证书》的探伤工。

5.2 I级探伤人员应在Ⅱ级或Ⅲ级人员的指导下从事相关的探伤工作,指导人员须在探伤记录上确认并签章(签字或盖章)。

6.作业要点:6.1磁悬液的体积浓度:荧光磁粉磁悬液使用体积浓度推荐为0.1 mL/100 mL~0.6 mL/100 mL。

6.2磁化时,周向和纵向磁化电流应符合磁化规范的要求,磁悬液停止喷淋后,还应通电磁化2次~3次。

6.3钩尾框各部位裂纹时报废。

二、本工位作业流程三、作业程序及标准1.作业准备1.1穿戴劳保用品。

每班开工前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如图1、图2所示。

1.2参加点名会。

每班开工前,参加班组点名会,学习上级文电精神,接受当日工作任务,明确注意事项。

1.3 检查工具、物料、设备。

1.3.1磁粉、试片和磁悬液(1)磁粉、试片a)磁粉的性能应符合TB/T 2047-2005 《铁路磁粉探伤用磁粉供货技术条件》的有关项目。

b)使用与车钩零件表面有明显色差的磁粉。

当对比度不满足磁痕识别要求时,应在探伤部位喷涂反差增强剂。

c)铁路货车零部件湿法探伤用磁粉颗粒度的目数应不小于320目。

d)磁粉应放置在带盖容器内保存,磁粉受潮、结块或超过质保期应禁止使用,每批次的磁粉合格证(可为复印件)均须在作业现场存放备查。

内燃车钩检修作业指导书(可打印修改)

内燃车钩检修作业指导书(可打印修改)

1.牵引框无损伤、变形、 裂纹及过量磨损,调整 垫焊接牢固,紧固螺栓 无松动、缺失,钩尾框托 板无变形及过量磨损。
钩尾框托板
确定 组装 后缓 13 冲器 的压 缩量
卷尺
1.测量缓冲器组装后长度 E 和从
板的厚度 F。 2.用卷尺测量车体牵引框从板座
前后距离 B。 3.计算压缩量 S:
S=E+F-B
1.S=5~10mm。
3.按动上升按钮,将压缩好的钩
尾框、缓冲器、从板及钩尾框托
板慢慢送入牵引框安装空腔,安
装并拧紧钩尾框托板螺栓,退出
专用油压千斤顶顶针,使钩尾框、
缓冲器、从板依靠缓冲器张力卡
在牵引框安装空腔内。按动下降
按钮,使专用钩缓拆装小车升降
作业图示
- 14 -
成都铁路局机车检修作业指导书(试行)
序 作业 工具 号 项目 材料
2 清洗
行吊 专用清 洗机 清洗剂 钢丝刷 擦机布
1.用行吊、吊具将待清洗钩体、钩 尾框、缓冲器、从板、钩尾销、止 退螺栓及车钩复原装置吊至专用 清洗机推送小车上,检查确认摆 放位置正确无倾斜后,将其运送
1.油漆、油泥应彻底清除 至清洗机房台位调整好喷头位置,
干净,完全露出金属本 关闭清洗机房大门,进入清洗状 态。完成后打开清洗房门,操作 色。 小车移动到终止位停止。用行吊、 专用吊具将清洗完毕部件吊至检 修台位。对清洗未彻底的部位用 钢丝刷、擦机布清理。
成都铁路局机车检修作业指导书(试行)
13 号车钩车下检修 作业指导书
-1-
成都铁路局机车检修作业指导书(试行)
编号:CDJW201309-011(待定)
13 号车钩车下检修作业指导书
版本:201309 系统:机械

钩尾框托板组装作业指导书

钩尾框托板组装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钩尾框托板组装目录一、工位介绍 (1)二、本工位作业流程 (2)三、作业程序及标准 (3)1.作业准备 (3)2.钩尾框托板组装 (3)3.组装后检查 (4)4.信息处置 (4)5.完工整理 (4)四、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及材料 (6)五、附件 (7)1. 定置示意图 (7)一、工位介绍1.作业地点:钩缓班组钩尾框托板组装工位。

2.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货车段修钩尾框托板组装。

3.上道工序:缓冲装置现车组装、成套缓冲装置现车组装。

4.下道工序:车钩竣工检查。

5.人员及工种要求:经培训合格并持《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车辆钳工。

6.作业要点:6.1组装钩尾框托板开口销及螺栓螺母时必须佩带护目镜。

6.2智能扳机故障时,应采用风动螺母机对组装螺栓进行紧固,且紧固到螺栓与钩托梁贴合时停止,再使用力矩扳手进行紧固,直至达到力矩要求时停止。

二、本工位作业流程三、作业程序及标准1.作业准备1.1穿戴劳保用品。

每班开工前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如图1、图2所示。

1.2参加点名会。

每班开工前,参加班组点名会,学习上级文电精神,接受当日工作任务,明确注意事项。

1.3 检查工装、器具状态。

按照本文“四、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工具及材料”规定的目录,检查工装、设备、量具、样板状态良好、校验合格,所需材料齐全。

2.钩尾框托板组装2.1 17型钩尾框托板组装2.1.1将钩尾框托板放置缓冲装置下方,通知叉车司机现车组装缓冲装置到牵引梁内,调整钩尾框托板位置,使钩尾框托板螺栓孔与牵引梁螺栓孔重合。

2.1.2 然后分别插入6条M22螺栓。

螺栓符合GB/T31.1、强度符合GB/T 3098.1规定的10.9级、精度等级符合GB/T 9145标准6g要求的螺栓,螺栓头部须有性能等级G10.9、制造厂代号、制造年份标记。

2.1.3分别组装6条螺栓的螺母及垫圈,手拧螺母3扣及以上。

螺母及垫圈为BY-M22型新品防松螺母及重型弹簧垫圈。

段修作业规范5 13型车钩缓冲装置检修3

段修作业规范5 13型车钩缓冲装置检修3

179
续上表
附图1
(a )B Sa2级 (b )B Sa1级
注:1.图片摘自GB 8923—19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2.图片为B 级锈蚀的除锈等级图片。

180
续上表
182 续上表
183
续上表
184 续上表
185
续上表
186 续上表
187
附录1 钩舌探伤部位示意图
附图1 13、13A 型钩舌探伤部位示意图 附图2 16型钩舌探伤部位示意图
188
189
续上表
190 续上表
续上表
续上表
193
续上表
194 续上表
195
附录1钩尾框探伤部位示意图
附图1 13号钩尾框探伤部位
附图2 13A、13B型钩尾框探伤部位
附图3 16型钩尾框探伤部位
附图4 17型钩尾框探伤部位
196
续上表
续上表
199
续上表
200 续上表
201
202 续上表
203
图1
204
续上表图2
图3
205
续上表
206
207
续上表
图1
图2
续上表
209
续上表图4
图5
210
续上表
图7
图8
211
续上表
图9
212
213
续上表
214 续上表
215
续上表
216
续上表图12
图13
2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及材料
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工具清单
序号
名称
1 直流电焊机
2 电焊条烘干箱
3 保温筒
4 氧气—乙炔设备
5 角向磨光机
6 钢丝刷
7 钢锉
8 砂纸
9 钢板尺
10 塞尺
11 工位机(手持机)
规格型号
单位 台Biblioteka 数量 1台1

1

1

1









1

1
物料清单
序号
物料名称
单位
数量
1 碳素笔
整理工具、材料
清扫场地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1. 班前准备
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参加班前点名会。
2. 开工准备
2.1 按《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工具及材料》清单检查工装工具、样板量具及
材料状态,须齐全、良好。发生异常情况时通知工长处理。
2.2 焊条放入烘干箱内烘烤 1-2h(350-400℃)后,放入已预热的保温筒(预
4.4.2 焊修过程 清除施焊部位周边 10~20mm 范围内的水分、铁锈、油污等其他杂物。根据 焊件材质选配焊条、焊机,取出保温桶内相应焊条,接通电源,开启电弧焊 机,调整焊接电流,在磨耗板与钩尾框焊接位置处引弧进行焊修。磨耗板焊装 位置:磨耗板必须焊装在钩尾框宽度的中央,磨耗板两侧间隙应均匀,13 号、13A 型钩尾框磨耗板后端距钩尾框后端内壁 130mm, 17 型钩尾框磨耗 板以钩尾框后端内壁为基准面焊装,13 号(13A)、17 型钩尾框磨耗板焊装要 求见图 1、2。
作业指导书
钩尾框焊修
目次
一、作业介绍 ......................................................3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4 三、作业程序、标准及示范 ..........................................5
1. 班前准备 .....................................................5 2. 开工准备 .....................................................5 3. 工序控制 .....................................................5 4. 钩尾框焊修 ...................................................5 5. 设备故障处置 .................................................9 6. 质量反馈处置 .................................................9 7. 完工要求 .....................................................9 四、工装设备、检测器具及材料 .....................................10
焊,本作业涉及的配件材质见表 1。
名称 13 号钩尾框(C 级钢)
13A 型钩尾框 13B 型钩尾框 17 型钩尾框
表 1 钩尾框材质
金属材质 TB/T 2942-C 级 TB/T 2942-C 级
TB/T 2942-E 级
4.1.2 13 型 C、E 级钢钩尾框采用手工电弧焊时须使用 J606 焊条,17 型钩尾 框采用手工电弧焊时须使用 J857 焊条。 4.2裂纹焊修
一、作业介绍
作业地点:检修车间钩缓组钩缓检修间。 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货车段修钩尾框焊修作业。 上道作业:钩尾框检查检测。 下道作业:钩尾框热处理。 人员要求:本岗位作业须由熔接工完成,作业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 训,并持有《岗位培训合格证》,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 上岗人员须持证上岗。 作业要点: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整齐;开工前全面检查工具、材料状态确 认性能良好无故障;检查测量具计量检定不过期;焊修应在室内进行,施焊现 场 10 米以内不得有易爆易燃物,弧焊机应放在清洁、干净通风处所,焊修部 位应避免人为吹风与穿堂风;作业工作中注意周围作业人员状况,并做好呼唤 应答;随时注意天车吊具状态,身体避开,防止配件脱落砸伤、碰伤;完工进 行整理,清扫场地。
热温度>135℃)内,温度保持在 100℃以上,随用随取。当日未用完的焊条第
二日须烘干后才能使用,反复烘干次数不的多于 3 次。
3. 工序控制
检查故障标准清晰准确。不符时,返回钩钩尾框检查检测工序。
4. 钩尾框焊修
4.1焊条选择
4.1.1 检查待焊配件加修部位的磨耗尺寸、裂纹长度,如超出焊修范围不得施
耗板选配如表2所示。
表 2 钩尾框金属磨耗板选配
名称
型号
材质
硬度
备注
250 mm×100 mm×4 mm 钩尾框金
250 mm×100 mm×6 mm 属磨耗板
150 mm×100 mm×6 mm
27SiMn 27SiMn 314~415HBW 27SiMn
13 号 C 级钢 13A、13B 型
17 型
4.2.1 制备坡口 清除裂纹缺陷,制备焊修坡口。在裂纹处使用角向磨光机开出 60±5°的 V 型 或 U 型坡口,坡口表面应露出金属母材本色,坡口底部与侧壁过度圆滑,坡 口长度、深度根据裂纹实际情况确定。无法用角向磨光机开坡口的部位可以用 火焰切割,但必须清除坡口表面熔渣。清除坡口两边 10~20mm 范围内须清 除水分、铁锈、油污等其他杂物。

1
2 粉笔

1
3 焊条

若干
4 磨耗板

若干
备注
备注 黑色

探伤部位的裂纹缺陷清除后须进行探伤检查。 4.2.2 局部预热 采用氧—乙炔焰对施焊处进行局部烘烤预热,预热温度为 300℃~400℃,使 用红外测温仪检测,预热区域为待焊区域及其周围不小于母材厚度 3 倍或 75mm 宽度的较小较小值。
C 级钢、E 级钢环境与配件温度小于 5℃时不得施焊。 4.2.3 焊修过程 根据焊件材质、坡口形式参见表1选配焊条,取出保温桶内相应焊条,接通电 源,开启电弧焊机,调整焊接电流,引弧对坡口部位进行焊修。 焊修要点:焊修宜采用平焊位置进行焊修;施焊第一层焊波时,应采用适合坡 口的焊条焊透;焊修应由裂纹处起弧焊修,不允许在钩尾框非焊补表面引弧; 整个坡口须连续一次焊完,焊波与金属交接处应缓坡过渡,电焊条施焊速度应 控制在150~250mm/min范围内。 4.2.4焊后处理 裂纹焊修后,应覆盖干燥的石棉被缓冷防止焊缝裂纹,待焊件冷却至与环境温 度相当。 4.3磨耗焊修
4.3.1 表面清洁 清除施焊部位周边 10~20mm 范围内的水分、铁锈、油污等其他杂物。 4.3.2 局部预热 采用氧—乙炔焰对施焊处进行局部烘烤预热,预热温度为 300℃~400℃,使 用红外测温仪检测,预热区域为待焊区域及其周围不小于母材厚度 3 倍或 75mm 宽度的较小值。
C 级钢、E 级钢环境与配件温度小于 5℃时不得施焊。 4.3.3 焊修过程 根据焊件材质选配焊条,取出保温桶内相应焊条,接通电源,开启电弧焊机, 调整焊接电流,进行焊修。 焊修要点:焊修宜采用平焊位置进行焊修;多层焊时采用分层纵向进行,焊波 宽应为焊条直径的2~3倍,每焊完一层应清除熔渣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焊接。 4.3.4焊后处理 焊修后应覆盖干燥的石棉被缓冷防止焊缝产生裂纹,待焊件冷却至与环境温度 相当。 4.4磨耗板焊修 13B 型钩尾框及 17 型锻造钩尾框不得焊装框身磨耗板,原装有磨耗板者须铲 除后磨平;17 型铸造钩尾框无框身磨耗板者,不得焊装磨耗板。13 号、13A 型钩尾框须焊装框身磨耗板;16 型、17 型铸造钩尾框原有磨耗板者,仍须焊 装磨耗板。框身下平面磨耗时须纵向堆焊磨平后焊装磨耗板;磨耗板裂纹或磨 耗超限时须更换为新品,丢失时补装。 4.4.1磨耗板选材 选择与钩尾框材质相匹配的磨耗板,确认磨耗板表面清洁、无裂纹等缺陷,磨
图1
图2
4.5质量检查
a) 非加工部位上的焊修表面应平整,焊修区域与母材应平缓过渡。
b) 焊修区域不允许有裂纹、未熔合、未焊满和根部收缩等缺陷。
c) 非加工部位上的焊缝咬边深度不
应超过0.5 mm。
d)须加工的部位应有1~3mm的加工余量。 4.6录入HMIS信息 使用工位机(手持机)录入相应故障及施修方法及工作者姓名。 5. 设备故障处置 工作者在设备点检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设备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停机 检查处理,属于自修范围的故障由工作者处理。超出自检自修范围的故障,立 即填写《设备故障信息单》并通知工长,由工长联系设备车间维修人员进行处 理。处理后确认良好时开启设备电源,空载试运转设备,确认符合点检标准, 合格后开工作业。 6. 质量反馈处置 作业人员收到检查人员(工长、质检员、验收员等)质量信息反馈后,按如下 程序处置: (a)作业程序不符合规定时,立即纠正。对不符合程序规定作业过程中的产 品全数返工。 (b)产品质量不符合规定时,对不合格产品返工检修。 (c)由于设备、设施、量具等原因导致不能准确判断产品技术状态时,对当 日产品全数返工。 7. 完工要求 完成当日工作后,整理量具、样板、工具并按定置管理要求摆放,擦拭设备并 作日常保养,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二、作业流程示意图
开工前准备 穿戴劳保用品
裂纹焊修 制备坡口
检查工具、材料、设备
钩尾框焊修
否 施焊部位是否 满足焊修条件
是 磨耗焊修
表面清洁
局部预热
施焊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