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原理及应用
创新组合原理的应用例子

创新组合原理的应用例子1. 音乐推荐系统•使用用户的历史播放记录、喜好歌手、喜好风格等信息来推荐符合用户口味的音乐。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将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挖掘,提取出用户的偏好特征。
•将用户偏好特征和音乐特征进行匹配,为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歌曲。
•利用协同过滤算法和最短路径算法,根据用户的关系网络,将用户与其他相似兴趣用户的喜好进行比对,从而发现新的音乐资源。
•通过合理的组合与创新,提供精准个性化的音乐推荐服务。
2. 智能家居系统•将各种智能设备(如灯光、空调、音响等)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
•利用人体红外感应、声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自动感知和判断家居环境,实现智能化的自动化控制。
•结合语音识别和智能助理技术,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家居设备,提供更加便捷的用户体验。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根据用户的习惯和行为模式,智能地调节家居设备的工作模式,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
•通过创新组合原理,将各种智能设备和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3. 无人驾驶汽车•借助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感知设备,实时感知周围环境的道路、车辆、行人等信息。
•结合地图数据和路况信息,利用算法和规划技术,实现自动规划和导航,完成自动驾驶。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学习和模拟人类驾驶行为,提高驾驶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
•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车联网,与其他汽车和交通设施进行实时通信,提高道路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创新组合原理,将感知、规划、控制等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全自动驾驶。
4. 移动支付系统•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在线支付和移动银行服务。
•结合二维码、NFC等技术,实现手机对手机、手机对POS机的支付。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风险控制算法,识别和预防支付风险,提高支付安全性。
•结合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实现支付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交易的追踪可溯性。
•通过创新组合原理,将移动设备、无线通信、安全技术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便捷、安全、可信赖的移动支付服务。
TRIZ 40个创新原理及解析

TRIZ 40个创新原理及解析TRIZI理论中最核心的,最具有普遍用途的是40个创新原理。
40个创新原理的广泛应用。
产生了不计其数的专利。
然而,其内容比较多,叉比较抽象,天行健咨询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精彩的创新成果为例解读了40个创新原理,可为人们学习和掌握TRIZI理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TRIZ 40个创新原理及解析:1、分割原理:将物体分成独立的或可拆卸的部分例1:上海世博中心是世博会历史上最大的场馆,其会议、接待、活动等核心功能空间均可“大可分割,小可合并”。
2、抽取原理:从系统中抽取出“干扰”的部分或特性,或者只抽取需要的部分或特性例2:如果遇到雷雨天,澳门馆会临时拆掉玉兔头,其原因是钢结构的兔头会将雷电抽取出来引入展馆。
3、局部质量原理:将同构结构转化成为异构结构,让物体的不同部分实现不同的功能,将物体的每个部分放在最利于其运行的条件下例3:2010年正值肖邦诞辰200周年纪念,波兰馆音乐厅内汇聚100架钢琴同时演奏肖邦作品,创造了一个吉尼斯纪录。
4、非对称原理:将对称形式转换成为非对称形式或加强其不对称的程度例4:荷兰馆是非对称的,一条呈数字“8”字形的街道两侧,是26栋精致小巧的房子,错落有致,互不遮挡光线。
5、合并原理:将空间或时间上同类或相邻的物体或操作进行合并例5:英国馆建筑外围采用6万多株亚克力光纤管密集排列组合成蒲公英的外形。
伸人室内的一端,采用琥珀原料包裹住种子,合并成“千年种子库”。
6、多用性原理:让一个物体能执行多种不同的功能,从而可去掉其它部件例6:城市最佳实践区里的“追光百叶”能自动跟踪太阳方位,实现遮阳、照明等多种功能。
7、嵌套原理:将一个物体放入另一个物体中,或将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例7:城市起源馆展出了特洛伊木马。
古希腊士兵藏匿于巨大的木马中,巧妙攻下特洛伊城。
8、重量补偿原理:与其它物体结合或依靠外部环境产生的气动力补偿物体重量例8:世界气象馆内有两个虚拟卡通导游“云宝宝”蓝蓝和朵朵带领观众搭乘“热气球”饱览金世界的气象奇观。
发明创新原理的应用案例

发明创新原理的应用案例介绍发明创新原理是指基于先进的科学和技术,运用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方法,通过新的科学理论、新的工程技术、新的工程材料、新的工程工艺和新的工程设计方法等,创造新的技术和产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发明创新原理的应用案例,展示创新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
应用案例智能家居•智能门锁:通过运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智能门锁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密码锁、指纹识别等功能,提高家居安全性,提供更便捷的生活体验。
•智能照明系统:利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环境和需求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和色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为用户创造舒适的光照环境。
智能交通•智能交通信号灯:通过视频监控和智能识别技术,智能交通信号灯可以实时感知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数量,自动调节信号灯时间,提高交通效率,并降低交通拥堵。
•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激光雷达、摄像头和车载计算机等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实现车辆自动避让、自动泊车等功能,提高行车安全性,并减少人为驾驶错误引起的事故。
环境保护•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通过利用太阳能发电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可以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污水处理技术:运用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颗粒物,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医疗健康•远程医疗:利用互联网和传感器技术,远程医疗可以实现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远程医疗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方便患者就医。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通过运用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人体健康指标,如心率、血压、血氧等,提醒用户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提供及时的医疗建议。
工业制造•3D打印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材料层层堆积的方法,3D 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复杂零件的快速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制造效率。
•工业机器人:应用机械、电子和自动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操作和控制,提高生产速度和品质,减少人力成本。
科技创新工程学基本原理与应用

科技创新工程学基本原理与应用科技创新工程学是一门旨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工程设计、创新实验和应用技术等。
本文将介绍科技创新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一、基本原理科技创新工程学基于一系列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在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1. 综合应用原理科技创新工程学强调对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进行综合应用。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可以产生更具创造性和独特性的解决方案。
2. 创造性思维原理科技创新工程学鼓励创造性思维,即通过新颖的方法和观点来解决问题。
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激发创新灵感,并帮助人们找到独特的解决方案。
3. 实践与实验原理科技创新工程学注重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
通过实际操作,可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实验也为创新提供了可行性验证的基础。
4. 持续改进原理科技创新工程学鼓励持续改进和优化。
从已有的成果和经验中学习,及时调整和改进,能够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率。
二、应用领域科技创新工程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例子:1. 机械工程在机械工程领域,科技创新工程学可以用于设计和改进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
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2. 电子工程在电子工程领域,科技创新工程学可以用于开发新型电子设备和电路。
例如,通过使用新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可以设计出更小、更快、更节能的电子产品。
3.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涉及到将工程技术和生物医学知识应用于医疗领域。
科技创新工程学在该领域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开发新的医疗设备和治疗方法,以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4. 环境工程在环境工程领域,科技创新工程学可以用于解决环境问题和改善生态环境。
例如,通过开发新的环境治理技术,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保护自然资源。
三、科技创新工程学的作用科技创新工程学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工程学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创新学原理及其应用

创新学原理及其应用Made by me第一章、概述1、完整的创新过程准备期:发现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参考别人或前人的有关知识,经验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
酝酿期:冥思苦想,对问题进行各种试探性解决。
明朗期:在上一阶段酝酿成熟的基础上豁然开朗,产生了灵感或顿悟。
验证期:对得到的新想法进行验证和检验。
2、想创新就必须有坚定不移的创新目标,在大脑中形成潜意识或者创新欲,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对事物或现象有特殊的敏感,用创新的眼光去看人们司空见惯,熟视无睹或新奇陌生甚至不起眼的小东西。
3、创新性研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传记法比较研究法创新案例研究法第二章、创新思维基本方法一、逻辑思维1、有步骤的对事物进行分析,或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从而形成新的认识。
2、特点:周密严谨不能出格3 、形式逻辑思维:包括演绎,归纳,类比,它严格借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
辩证逻辑思维4、强化方法:①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不但具有无限的复杂性,更重要的还表现在他们具有多层次性。
要深刻的认识事物,透过直接的现象看出事物的本质,分析事物内部深层次的矛盾。
②在创新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困难,发现不了主要问题,或者是提供不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也就是出现了僵局。
辩证思维可以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认识出发,从正反两个方面切入,分析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抓住主要矛盾来解决问题。
③由浅到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多进行总结概括。
④认识到同一原因可以引起不同结果,同一结果也可由不同原因引起。
二、发散性思维1、突破思维的广度,不要局限于一个圈子,多维。
2、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3、从多方面来考虑同一问题,即可发挥思维的活力与创造性。
4、侧向思维:从其他领域,其他专业寻找答案。
5、特点:①流畅性:能够举一反三,迅速沿着一个方向发散出去,如在考虑石头的作用时,可以想到石头可以用来做建筑材料,可以做茶几…..由此联想开来。
创新的40个原理

创新的40个原理创新原理是在大量分析总结基础上,归纳出的不同领域问题解决的规律性方法。
大部分创新原理包括几种具体的应用方法。
下面对这40个创新原理做具体介绍,并给出相应的应用实例。
原理1. 分割A把一个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实例:为不同材料(如玻璃、纸、铁罐等)的再回收设置不同的回收箱B将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实例:组合家具C提高物体的可分性实例:活动百叶窗替代整体窗帘原理2. 抽取A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或者仅抽出物体中必要的部分或属性实例:避雷针实例:用光纤或光波导分离主光源,以增加照明点原理3. 局部质量A将物体、环境或外部作用的均匀结构变为不均匀的实例:将系统的温度、密度、压力由恒定值改为按一定的斜率增长B让物体的不同部分各具不同功能实例:瑞士军刀(带多种常用工具,如螺丝刀、起瓶器、小刀、剪刀等)C让物体的各部分处于完成各自功能的最佳状态实例:在餐盒中设置间隔,在不同的间隔内放置不同的食物,避免串味原理4. 增加不对称性A将物体的对称外形变为不对称的实例:引入一个几何特性来防止元件不正确的使用(如电插头的接地棒)实例:为改善密封性,将O型密封圈的截面由圆形改为椭圆形B增加不对称物体的不对称程度实例:为增强防水保温性,建筑上采用多重坡屋顶原理5. 组合A在空间上将相同物体或相关操作加以组合实例:集成电路板上的多个电子芯片实例:并行计算机的多个CPUB在时间上将相同或相关操作进行合并实例:冷热水混水器原理6. 多用性A使一个物体具备多项功能,消除了该功能在其它物体内存在的必要性(进而裁减其他物体)实例:牙刷的把柄内装牙膏实例:可移动的儿童安全椅,既可放在汽车内,拿出汽车外也可单独作为儿童车实例:企业中的有多种才能的人才原理7. 嵌套A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然后将这两个物体再嵌入第三个物体,依此类推实例:俄罗斯套娃实例:可伸缩电视天线实例:汽车安全带B让某物体穿过另一物体的空腔实例:伸缩式天线原理8. 重量补偿A将某一物体与另一能提供升力的物体组合,以补偿其重量实例:用氢气球悬挂广告牌B通过与环境(利用空气动力、流体动力或其他力等)的相互作用实现物体的重量补偿实例:直升机的螺旋桨(利用空气动力学)实例:轮船应用阿基米德定律产生可承重千吨的浮力实例:赛车安装上阻流板用来增加车身与地面的摩擦力则使用了空气动力学的特征原理9. 预先反作用A事先施加机械应力,以抵消工作状态下不期望的过大应力实例:酸碱缓冲溶液B如果问题定义中需要某种相互作用,那么事先施加反作用实例: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对钢筋预加应力原理10. 预先作用A预先对物体(全部或至少部分)施加必要的改变实例:不干胶粘贴(只需揭出透明纸,即可用来粘贴)实例:手术前将手术器具按所用顺序排列整齐B预先安置物体,使其在最方便的位置开始发挥作用而不浪费运送时间实例:在停车场安置的预付费系统实例:建筑内通道里安置的灭火器原理11. 事先防范A采用事先准备好的应急措施,补偿物体相对较低的可靠性实例:显影剂可依据胶卷底片上的磁性条来弥补曝光不足实例:降落伞的备用伞包实例:航天飞机的备用输氧装置原理12. 等势A改变操作条件,以减少物体提升或下降的需要实例:工厂中与操作台同高的传送带实例:巴拿马运河的水闸原理13. 反向作用A用相反的动作代替问题定义中所规定的动作实例:将两个套紧的物体分离,将内层物体冷冻(传统的方法是将外层物体升温)B让物体或环境可动部分不动,不动部分可动实例:加工中心中变工具旋转为工件旋转实例:健身器材中的跑步机C将物体上下或内外颠倒实例:通过把杯子倒置从下边喷入水来进行清洗原理14. 曲面化A将物体的直线、平面部分用曲线或球面代替,变平行六面体或立方体结构为球形结构实例:两表面间引入圆倒角,减少应力集中B使用滚筒、球、螺旋结构实例:千斤顶中螺旋机构可产生很大的升举力实例:圆珠笔和钢笔的球形笔尖,使书写流畅C改直线运动为旋转运动,应用离心力实例:洗衣机中的离心甩干机原理15. 动态特性A调整物体或环境的性能,使其在工作的各阶段达到最优状态实例:飞机中的自动导航系统B分割物体,使其各部分可以改变相对位置装卸货物的铲车,通过铰链连接两个半圆形铲斗,可以自由开闭,装卸货物时张开,铲车移动时铲斗闭合实例:折叠椅/笔记本电脑C如果一个物体整体是静止的,使之移动或可动实例:可弯曲的饮用麦管实例:在医疗检查中,使用挠性肠镜原理16. 未达到或过度的作用A如果所期望的效果难以百分之百实现,稍微超过或稍微小于期望效果,会使问题大大简化实例:印刷时,喷过多的油墨,然后再去掉多余的,使字迹更清晰实例:在孔中填充过多的石膏,然后打磨平滑原理17. 空间维数变化A将物体变为二维(如,平面)运动,以克服一维直线运动或定位的困难;或过渡到三维空间运动以消除物体在二维平实例:面运动或定位的问题实例:螺旋梯可以减少占地面积B单层排列的物体变为多层排列实例:立交桥实例:印刷电路板的双层芯片C将物体倾斜或侧向放置实例:自动垃圾卸载车D 利用给定表面的反面实例:双面的地毯实例:两面穿的衣服E 利用照射到邻近表面或物体背面的光线实例:苹果树下的反射镜原理18. 机械振动A使物体处于振动状态实例:电动振动剃须刀B如果已处于振动状态,提高振动频率(直至超声振动)实例:超声波清洗C利用共振频率实例:超声波碎石机击碎胆结石D用压电振动代替机械振动实例:高精度时钟使用石英振动机芯E超声波振动和电磁场耦合实例:超声波振动和电磁场共用,在电熔炉中混合金属,使混合均匀原理19. 周期性作用A用周期性动作或脉冲动作代替连续动作实例:警车所用警笛改为周期性鸣叫,避免产生刺耳的声音B如果周期性动作正在进行,改变其运动频率实例:用频率调音代替摩尔电码实例:使用AM(调幅), FM(调频), PWM(脉宽调制)来传输信息C在脉冲周期中利用暂停来执行另一有用动作实例:医用的呼吸机系统为:每五次胸廓运动,进行一次心肺呼吸原理20. 有效作用的连续性A物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满载持续工作,以提供持续可靠的性能实例:汽车在路口停车时,飞轮储存能量,以便汽车随时启动B消除空闲和间歇性动作实例:后台打印,不耽误前台工作原理21. 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A将危险或有害的流程或步骤在高速下进行实例:照相用闪光灯原理22. 变害为利A利用有害的因素(特别是环境中的有害效应),得到有益的结果实例:废热发电实例:回收废物二次利用,如再生纸B将两个有害的因素相结合进而消除它们实例:潜水中用氮氧混合气体,以避免单用造成昏迷或中毒C增大有害因素的幅度直至有害性消失实例:森林灭火时用逆火灭火(在森林灭火时,为熄灭或控制即将到来的野火蔓延,燃起另一堆火将即将到来的野火的通道区域烧光。
创新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创新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1. 引言创新原理是指通过思考、观察和提出新的想法,以创造出更好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的方法和理论。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应用创新原理来改善和提升各个方面的体验。
本文将介绍几个创新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创新原理一:联想思维联想思维是指通过将不同领域的概念和思想进行结合,从而产生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联想思维来解决问题、改善体验,比如: - 在厨房中,我们可以通过联想不同食材的味道和口感,来创造出新的菜品和调味品。
例如,将咖啡和巧克力联想在一起,可以制作出独特的咖啡巧克力蛋糕。
- 在家居装饰中,我们可以通过联想不同的元素和风格,来创造出独特、舒适的居住环境。
例如,将传统和现代风格进行联想,可以打造出时尚又兼具传统韵味的家居装饰风格。
3. 创新原理二: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指通过反向思考问题,找到与传统思维截然相反的解决方案。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来打破常规、颠覆传统,从而创造出新的体验和价值,比如: - 在交通出行中,我们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来解决拥堵问题。
传统的解决方法是修建更多的道路,但逆向思维的方法是鼓励公众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并提供更便捷、环保的公共交通服务。
- 在产品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来解决某个功能的瓶颈。
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不断增加功能来提升产品性能,但逆向思维的方法是去掉一些功能,从而简化产品,提高用户体验。
4. 创新原理三: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指通过将问题进行分解和综合,找到问题的核心,从而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分析与综合的原理来解决复杂问题,实现更高效的目标,比如: - 在时间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和综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并找出时间浪费的地方,从而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评估一天中各项活动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任务的重叠和浪费时间。
- 在项目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和综合各个环节的关联和依赖关系,从而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实现项目的顺利进行。
创新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创新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实例1.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创新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实例,通过学习不同的创新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在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时找到更优秀的解决方案。
2. 创新方法简介2.1 什么是创新方法创新方法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在解决问题、改善产品和服务以及推动创新的工具或方法。
它们基于创新的原理和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思考和实施创新。
2.2 创新方法的重要性创新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人们打破常规思维,从而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的机会。
通过学习和运用创新方法,可以提高创新的效果和成功率。
3. 常见的创新方法及原理3.1 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注重人们真实需求的创新方法。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观察、理解和洞察用户需求,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1.1 设计思维的步骤•深入了解用户:通过观察和访谈用户,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
•定义问题:通过分析用户需求,明确具体解决的问题。
•创造解决方案:通过创意生成和快速原型制作,提出多个解决方案。
•持续测试和改进:通过反馈和测试,不断改进解决方案,直到达到用户需求。
3.2 TRIZTRIZ,全称“理论解析与创新技术”,是一种系统的创新方法。
它通过分析问题和发现模式,帮助人们找到创新的路径。
3.2.1 TRIZ的原理•矛盾理论:认为问题是由矛盾引起的,通过解决矛盾可以达到创新。
•资源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额外的资源,通过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可以实现创新。
•模式理论:通过分析成功的创新案例,发现可重用的模式和技术。
3.3 敏捷创新敏捷创新是一种快速迭代的创新方法。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快速试错和及时反馈,快速迭代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3.3.1 敏捷创新的特点•快速迭代:快速开发和推出产品的原型,以快速获得用户反馈。
•用户参与:用户参与到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小团队协作:小团队高效协作,能够更快地做出决策和响应变化。
4. 创新方法的应用实例4.1 设计思维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运用设计思维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原理及应用
论创新的普遍性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贸易经济卓越班
姓名:谢晓艺
学号:32015030271
一.创新定义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原来不存在或不完善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二.创新的普遍性
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它普遍存在于人的思维的各个阶段,面对问题,面对疑惑,面对挑战,人们总会想出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些不同于以往的解决方法,就是创新。
可见,创新存在于普遍生活中。
1.创新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创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很重大的意义,可分为几个方面。
就经济方面来说,古今中外,无论是从蒸汽机到电动机的创新,还是集成电路、晶体管、半导体以及超导材料的发明,亦或是登月之旅、载人火箭、太空空间站建设技术,无一不是极大的促进了当时经济体的发展,更大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率和收益率。
正是有了这些技术上的创新,才会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让人类对宇宙,世界有了更好地认知。
举个例子,18世纪80年代,英国进行了举世闻名的工业革
命,使英国从众多手工业国家中脱颖而出,首先成为工业国家,技术领先于世界。
英国的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但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大肆提升,英国也开始了对其他国家的侵略与殖民,同时成为世界上的强权霸主。
可见技术的创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只是生产力的提升,更是在世界上地位确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过了近代英国的创新,接下来的例子是当代中国的创新。
江泽民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这句话就是我们在经济、政治、军事上能够竞争过世界各国答案。
可见,创新对于民族的发展极其重要。
不懂得创新的民族就如同手被套上重锤,脚被锁链拴在石柱上的奴隶,他只懂一味的服从或一味的苟延残喘的活着;相反,只要他懂创新,他就可以用手中的铁锤将拴在脚上的铁链砸断,这样,他至少可以获得一些逃跑的机会。
由于在西方国家进行工业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时候,我国正在落后的进行闭关锁国,技术上远远落后与西方国家,所以在1978年,我国审时度势,决定改革开放,积极吸取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创新成果之一的袁隆平“杂交水稻”技术,造福了数亿人。
我国自始至终提倡文明崛起,我国的创新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并不是如英国一般以侵略与殖民为目的,我国的创新是以造福世界,惠利人民为宗旨,这才是创新的正确方式。
2.创新对于社会制度的重要性
1997年,香港阔别100年后再次投入祖国母亲的怀抱,可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就是,一个世纪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使香港一时无法遵循大陆的条案法规,中央面对这一问题积极应对,创新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政策。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一国两制政策以一个中国为原则,并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一国两制”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从创新的角度来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为我国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这一创新最重要的一点是,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为其他国家面对这一问题时,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3.创新对文化艺术的重要性
文化艺术的创造离不开“新”,但一个时代的艺术创新总是受固于一个风格及相对封建的文化中,使文化艺术不能有效或有利的发展,故创新的意义对于文化艺术来讲,不只在于是新的作品的问世,也是一种新的思想或风格的突破。
在14世纪中期至16世纪末,意大利进行了举世闻名且影响深远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慢慢
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运动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价值。
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理念,开创了探索人和现实世界的新风气,为17到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倘若没有文艺复兴的艺术创新运动,可能如今的艺术作品还是由封建主义和神灵主义支配的,人们不会去冲破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思想,更不会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所以创新对于文化艺术来说,并不仅是文化艺术生命的延续,更是开创了艺术的另一个时代,而艺术也会改变一个时代人们的思想。
4.创新对于个人的普遍性
可见,创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至关重要,也普遍存在于国家的种种方面,影响深远。
与此同时,创新不只存在于国家层面,更是深入于个人层面中,对个人有着很大的影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爱迪生被称为最伟大的发明家,他所发明的电灯泡照亮了几个世纪,造福后世。
他的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成为了教导几代人的人生格言,而他为了创造出电灯泡换了数种材料,而每一种材料都是没有前人之鉴的,都是需要创新
的,虽然不是每一种材料都能成功,但是若没有这些的失败也不会有最终的成功。
若没有从无中生有的创新能力,也不会有爱迪生一生的1093件专利。
儿时的詹天佑喜欢玩弄机器,经常提出一些让大人们匪夷所思的为题,大人们对他也无可奈何。
在他出国留学归来后,满腹一身知识投身中国建设。
曾经的滦河大桥,先后请来世界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日本工程师、德国工程师来修建,都已失败告终,最后由詹天佑来设计。
他大胆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对桥墩进行施工,最后取得了成功。
后来的京张铁路,他为克服陡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他创造性的应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附近设计一段人字形线路,这样缩短了工程,降低了难度。
可见创新对于个人来说可能会影响他的人生与事业,但是有些人的创新是会影响一个国家甚至世界以至于一个时代,另一个方面,时代的进步与改革不只需要国家的创新,个人的贡献亦是不可或缺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自强的根基,站在创新根基上成长民族,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创新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可以改变个人人生甚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源泉。
可见,创新普遍的存在国家,社会,个人生活中,因此,善于运用及发展创新,国家和个人才会得到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