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创新原理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创新学概述第四章(花了好多天自己做的)PPT课件

创新学概述第四章(花了好多天自己做的)PPT课件
2020/3/24
田口玄一 享誉全球的 质量大师
34
4.1.4 面向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创新方法
1. 约束理论(TOC)
约束理论认为,对于任何一个系统来说, 如果它的投入/产出过程可以按环节或者阶 段进行划分,而且一个环节的产出依赖于 前面一个或多个环节的产出的话,那么, 这个系统最终的产出将受到系统内生产率 最低的环节的限制。
2020/3/24
27
4.1.3 面向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创新方法
2、公理设计法
公理 1 (功能独立公理):必须保持功能需求 的独立性。
公理 2 (信息量最小原理):尽量使设计中 的信息量最小。
2020/3/24
28
4.1.3 面向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创新方法
2020/3/24
29
4.1.3 面向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创新方法



田口质量关
质量控制
信噪比 正交试验设计 线外质量控制
线内质量控制
2020/3/24
33
4.1.3 面向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创新方法
田口方法的实施步骤:
a. 选定质量特性 b. 判定质量特性之理想功能 c. 列出所有影响此质量特性的因子 d. 定出信号因子的水平 e. 定出控制因子的水平 f. 定出干扰因子的水平,必要的话进行干扰试验 g. 选定正交表,安排试验计划 h. 执行试验,记录数据 i. 资料分析 j. 确认试验
2. 蓝海战略
1)蓝海战略的提出
2020/3/24
W.钱·金教授和勒妮·莫 博涅教授于2005年出版 的一本书《蓝海战略》。 书中将市场分为“红海” 与“蓝海”。
17
2020/3/24
18
2020/3/24

5机械创新设计-Triz理论

5机械创新设计-Triz理论
是TRIZ?
2、TRIZ的形成与发展 3、TRIZ的核心思想 4、TRIZ的理论体系 5、TRIZ的主要内容
机 械 创 新 设 计
6、TRIZ的主要工具
11
1、什么是TRIZ?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 理论是由前苏联海军部专家Genrich S.Altshuller在1940年代创立。他审阅世界 各种专利二百五十万件,而发现这些发明之 后的规律。 Triz是俄文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单词的词头缩 写,其英文缩写为TIPS(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查尔斯.固特异和他的橡胶硫化技术
1851年5月1日,固特异靠借来的3万美元参加了维多利亚女王主办的展览会,他的展 品从家具到地毯,从梳子到钮扣都是由橡胶制成的,有成千上万的人参观了他的作 品。他因此被授予国会勋章以及拿破伦三世的英雄荣誉勋章、军团英雄十字勋章。 机 但他的债权人以他的发明得不到收益为由将他告上法庭,这次他挂着勋章进了牢房。 械 1860年6月1日,固特异在贫病中去世,这时他还欠债权人20万-60万美元。 创 在固特异去世后的38年以后,为了纪念查尔斯.固特异对美国橡胶工业做出的巨大贡 新 献,弗兰克.克伯林把自己创建的轮胎橡胶公司命名为——固特异。 . 设 6 计
技术矛盾实例
汽车
改善 增加速度
机 械 创 新 设 计
恶化 稳定性降低 安全性降低
50
物理矛盾
存在于更基本层次的矛盾;
对系统同一个参数有不同的要求
机 械 创 新 设 计
结实

轻便

厚度(桌面)
51
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比较
物理矛盾 技术矛盾
机 械 创 新 设 计

创新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创新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创新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1. 引言创新原理是指通过思考、观察和提出新的想法,以创造出更好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的方法和理论。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应用创新原理来改善和提升各个方面的体验。

本文将介绍几个创新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创新原理一:联想思维联想思维是指通过将不同领域的概念和思想进行结合,从而产生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联想思维来解决问题、改善体验,比如: - 在厨房中,我们可以通过联想不同食材的味道和口感,来创造出新的菜品和调味品。

例如,将咖啡和巧克力联想在一起,可以制作出独特的咖啡巧克力蛋糕。

- 在家居装饰中,我们可以通过联想不同的元素和风格,来创造出独特、舒适的居住环境。

例如,将传统和现代风格进行联想,可以打造出时尚又兼具传统韵味的家居装饰风格。

3. 创新原理二: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指通过反向思考问题,找到与传统思维截然相反的解决方案。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来打破常规、颠覆传统,从而创造出新的体验和价值,比如: - 在交通出行中,我们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来解决拥堵问题。

传统的解决方法是修建更多的道路,但逆向思维的方法是鼓励公众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并提供更便捷、环保的公共交通服务。

- 在产品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来解决某个功能的瓶颈。

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不断增加功能来提升产品性能,但逆向思维的方法是去掉一些功能,从而简化产品,提高用户体验。

4. 创新原理三: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指通过将问题进行分解和综合,找到问题的核心,从而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分析与综合的原理来解决复杂问题,实现更高效的目标,比如: - 在时间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和综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并找出时间浪费的地方,从而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评估一天中各项活动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任务的重叠和浪费时间。

- 在项目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和综合各个环节的关联和依赖关系,从而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实现项目的顺利进行。

创新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创新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创新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实例1.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创新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实例,通过学习不同的创新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在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时找到更优秀的解决方案。

2. 创新方法简介2.1 什么是创新方法创新方法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在解决问题、改善产品和服务以及推动创新的工具或方法。

它们基于创新的原理和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思考和实施创新。

2.2 创新方法的重要性创新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人们打破常规思维,从而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的机会。

通过学习和运用创新方法,可以提高创新的效果和成功率。

3. 常见的创新方法及原理3.1 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注重人们真实需求的创新方法。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观察、理解和洞察用户需求,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1.1 设计思维的步骤•深入了解用户:通过观察和访谈用户,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

•定义问题:通过分析用户需求,明确具体解决的问题。

•创造解决方案:通过创意生成和快速原型制作,提出多个解决方案。

•持续测试和改进:通过反馈和测试,不断改进解决方案,直到达到用户需求。

3.2 TRIZTRIZ,全称“理论解析与创新技术”,是一种系统的创新方法。

它通过分析问题和发现模式,帮助人们找到创新的路径。

3.2.1 TRIZ的原理•矛盾理论:认为问题是由矛盾引起的,通过解决矛盾可以达到创新。

•资源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额外的资源,通过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可以实现创新。

•模式理论:通过分析成功的创新案例,发现可重用的模式和技术。

3.3 敏捷创新敏捷创新是一种快速迭代的创新方法。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快速试错和及时反馈,快速迭代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3.3.1 敏捷创新的特点•快速迭代:快速开发和推出产品的原型,以快速获得用户反馈。

•用户参与:用户参与到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小团队协作:小团队高效协作,能够更快地做出决策和响应变化。

4. 创新方法的应用实例4.1 设计思维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运用设计思维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第4章发明原理及应用

第4章发明原理及应用

第四章 40条发明原理及应用
使用技巧
对将要分割的系统(物理形式的或概念形式的)进行分析和评价,以 便对包含问题的部分进行分割或合并。
它不仅适用于几何概念的分割,也可以用于非实体领域,如心理学上对 概念的分割及合并。
第四章 40条发明原理及应用 发明原理2:抽取原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
第四章 40个发明原理及应用
第 四 章 40个发明原理及应用 本章学习目标
1. 了解40个发明原理 2. 理解各发明原理的主要内容 3. 掌握各发明原理的使用技巧并能加以运用解决实际发明 创新问题
第四章 40条发明原理及应用
前言
发明原理是建立在对上百万的专利分析的基础上,蕴涵了人
类发明创新所遵循的共性原理,是TRIZ中用于解决矛盾(问题)的基 本方法。这40条创新原理是阿奇舒勒最早奠定的TRIZ理论的基础内 容。实践证明,这40条创新原理,是行之有效的创新方法,比较容 易学习和掌握,通常读者练习和实际使用的频率也较高。
第四章 40条发明原理及应用 发明原理12:等势原理
等势原理的具体描述
12a.改变操作条件,以减少物体提升或下降的需要
示例1:船舶通航
为在高低不同的水位之间实现船舶的通航,人们利用船闸来进行船体的升降
第四章 40条发明原理及应用
使用技巧
此原理主要是以最低的能量消耗来实施一个过程,并使用各种方式,在整 个过程或系统的所有的点或者方面获得相等的位势;或建立关联来支持均匀位 势;或使其支持均匀位势,成为连续的或完整互联的位势。
1c.提高系统的可分性,以实现系统的改造
示例1:挂式空调
挂式空调分解成室外机、室内机、遥控器三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对应1a)
室内机

创新原理应用

创新原理应用

创新原理应用一、实验目的1.理解创新设计的基本原理。

2.掌握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基本思想和应用。

二、实验要求本次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40项原理,利用因特网,在更广泛意义上表述这些原理。

请通过收集资料,在更广泛意义上理解这些原理。

1. 试对其中某项原理给出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方面的解释和实例。

2. 试对其中某项原理给出在管理创新方面的解释和实例。

3. 以计算机文件形式上机完成。

采用Word文件(包括文本、图表、动画、立体、色彩等)。

每人不少于两幅图,3000字。

A4纸,页边距均为2cm,单倍行距,5号字。

三、实验原理1. 设计中存在的矛盾无论是新设计还是已有产品的改进设计,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或提高产品的某些内部性能,但这种提高往往导致产品其他内部性能的降低,即设计中往往存在矛盾。

矛盾普遍存在于各种产品的设计之中。

按传统设计中的折衷法,矛盾并没有彻底解决,而是在矛盾双方取得折衷方案,或称降低矛盾的程度。

TRIZ理论认为,产品创新的标志是解决或移走设计中的矛盾,而产生新的有竞争力的解。

可将设计中的矛盾分为如下三类:⑴技术矛盾。

技术矛盾是指一个作用同时导致有用及有害两种结果,也可指有用作用的引入或有害效应的消除导致一个或几个子系统或系统变坏。

例桥梁设计。

实际使用中希望桥所能承受的物体重量越大越好,但重量太大将有可能超过桥的强度所允许的范围,也就降低了桥的安全性。

因此,存在技术矛盾。

技术矛盾常常现为一个系统中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矛盾。

技术矛盾出现的几种情况:①在一个子系统中引入一种有用功能,导致另一个子系统产生一种有害功能,或加强了已存在的一种有害功能。

②消除一种有害功能导致另一个子系统有用功能变坏。

③有用功能的加强或有害功能的减少使另一个子系统或系统变得太复杂。

⑵物理矛盾。

物理矛盾是指为了实现某种功能,一个子系统或元件应具有一种特性,但同时出现了与该特性相反的特性。

创新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创新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创新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引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创新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创造新的价值。

本文将探讨创新方法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创新方法的原理创新方法的原理是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多元思考:创新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

多元思考可以避免陷入固有思维模式,打开创新的大门。

2.观察和洞察力:通过细致观察和敏锐洞察力,可以发现问题的本质和潜在机遇。

细致观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细微的变化和趋势,从而做出有针对性的创新。

3.反思和学习:创新需要不断反思和学习,从失败中总结教训,在实践中不断提升。

反思和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创新方法,使其更加有效。

创新方法的应用创新方法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

以下是几个创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创新方法,强调理解用户需求并以用户为中心设计解决方案。

以下是设计思维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创新的产品设计:通过直接观察用户行为和需求,设计出更好的产品解决方案。

例如,苹果公司通过深入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痛点,设计出了简单易用的iPhone。

•服务设计创新:通过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设计出更好的服务流程和用户体验。

例如,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设计智能化的机场服务,提高旅客体验和效率。

敏捷开发敏捷开发是一种以迭代和增量方式进行软件开发的方法,强调快速响应变化和持续交付价值。

以下是敏捷开发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快速迭代:通过将开发过程分解为多个小周期,及时获得用户反馈,并根据反馈进行迭代和改进。

例如,谷歌公司通过快速迭代的方式不断改进其搜索引擎。

•跳出传统开发限制:敏捷开发鼓励开发团队主动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跳出传统开发限制,提升效率和质量。

例如,Spotify公司采用敏捷开发的方法,使其音乐平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创新实验创新实验是一种通过试验和验证来探索新的理念和解决方案的方法。

创新原理的应用研究

创新原理的应用研究

创新原理的应用研究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

创新原理作为创新活动的指导原则,对于企业和个人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创新原理的应用研究,并介绍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2. 创新原理概述创新原理是指在创新活动中所遵循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它包括了开放性、多样性、学习性、协同性等方面,旨在引导创新者思考和行动。

创新原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创新潜力,提高创新效率。

3. 创新原理的应用案例以下是几个创新原理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案例:3.1 生物医药领域•原理一:开放性。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吸纳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意见,例如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以提高药物的研发成功率。

•原理二:多样性。

对潜在的疾病进行多角度分析,从而找到治疗该疾病的多种途径。

例如,不仅可以通过化学合成药物治疗,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基因疗法。

•原理三:学习性。

及时总结和分享失败案例,以便其他研究者能够避免相同的错误,从而加速创新进程。

3.2 科技创业领域•原理一:开放性。

积极与其他行业的企业进行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原理二:学习性。

定期组织创业者交流和经验分享活动,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成长。

•原理三:协同性。

通过创业团队内部的密切合作,共同努力解决困难和挑战,提高创业成功率。

3.3 教育领域•原理一:开放性。

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分享,共同探讨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方向。

•原理二:多样性。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进行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原理三:学习性。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并提出改进建议,使教师能够持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4. 创新原理的意义和挑战创新原理的应用不仅可以推动创新活动的进行,还可以提高创新质量和效率。

然而,在应用创新原理时也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创新者缺乏多样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以及组织对创新的支持程度不足等。

5. 创新原理的应用策略要有效应用创新原理,有几个策略可以参考: - 建立创新型组织文化,鼓励成员提出新的想法并实施创新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创新原理及其应用创新原理(也称“发明原理”),是建立在对上百万的专利分析的基础上,蕴涵了人类发明创新所遵循的共性原理,是TRIZ中用于解决矛盾(问题)的基本方法。

这40条创新原理是阿奇舒勒最早奠定的TRIZ理论的基础内容。

实践证明,这40条创新原理,是行之有效的创新方法,比较容易学习和掌握,通常读者练习和实际使用的频率也最高。

下面是对40条创新原理的逐条的具体介绍。

在介绍每条创新原理时,我们—不仅简要地介绍它们的基本内容,给出一些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实例,同时也尽量给出了一些非工程领域(例如管理或商业)的应用实例,以便读者全面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原理。

一、分割原理如图4-1所示。

图分割师理图解1 •分割原理的具体描述1)把一个物体分成相互间独立的几个部分;2)把一个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3)提高系统的可分性,以实现系统的改造。

2.应用案例I案例4-11废旧物资回收系统A二、入,、二二抽六确JT不部介”的实例。

为解决可回收这是“把一个物体分成相互JaJ拄皿们2 ‘ 'I- of W- as 19T v.4 o }J Mljai IA.9-A9与不哥C7收,不同材料,如玻璃、纸、铁罐等的综合利用,人们把一个大垃圾箱,分成相互间独立的几个较小回收箱,如图4-2所示。

I案例4-21图4-2废旧物资回收系统这是“把一个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却的部分”的实例,如图4-3所示。

图4-3组合家具[案例4-31可调节百叶窗这是一个“提高系统的可分性,以实现系统的改造”的实例。

人们用可调节百叶窗代替幕布窗帘,只要改变百叶窗叶片的角度,就可以调节外界射入的光线。

[案例4-41军用飞机油箱当军用飞机的油箱破损时,极易引起燃料大量外泄,继而引发爆炸的事故。

为此,人们将油箱分隔成很多小隔间,以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

但这种办法在理论上可行,而实际操作上并不方便,怎么办呢?利用分割原理,人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即在军用飞机油箱中,装设一种蜂窝状材料。

这种看来有点粗糙的材料,实际是一种多孔的海绵体,它们将油箱分成无数个小“隔间”。

从而比较理想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3.使用技巧如果系统因重量或体积过大而不易操纵,则将其分割成若干轻便的子系统,使每一部分均易于操纵。

在管理学和心理学上,也可以对组织和观念进行分割及组合。

4.课堂讨论以下是一些利用分割原理来解决工程难题的实例,其中蕴含的道理是什么,请你说一说。

1)把一辆大型载重卡车分成车头和拖车两个独立的部分;2)大型项目的总体设计与各分项设计;3)小袋包装茶叶;4)用粉状焊料代替棒状焊条;5)将一个磁盘,分成多个分区;6)将一个大管径的输送空气管路的直角弯头分割成若干个小弯头,改善了管路内的气流,并降低了气流的紊流效应;7)人们将书籍划分为多个章节,以改善材料的陈述方式,以及材料被读者理解和接受的方式。

二、抽取原理如图4-4 所示。

1抽取原理的具体描述1)从物体中抽出可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2)仅从物体中抽出必要的部分和属性。

2.应用案例[案例4-51避雷针利用避雷针,把雷雨云中的电荷引入大地,从而避免建筑物道受雷击, 如图4-5所示。

避雷针这是一个“从物体中抽出可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的实例。

[案例4-61光纤大厅内,照明灯的下方十分明亮,而墙角处却显得比较阴暗。

我们可以利用光纤,把灯光从大厅的中央,均匀地引到大厅的四面八方。

这既改善了光线分布的均匀性,也大大地节约了能源。

这是一个“从物体中抽出必要的部分或属性”的实例。

I案例4-7]海军声呐军舰在航行过程中,会从军舰上的各种设备里产生出大量电磁波。

这些电磁波,严重干扰了水下声呐的正常工作,怎么办?人们利用抽取原理,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为把电磁波的干扰分离,我们可让声呐系统远离军舰。

这只须用遥控装置拖曳声呐,让声呐与军舰保持一定距离,干扰电磁波便自然远离声呐,而不会起负面作用了。

3.使用技巧把系统中的功能或部件分成有用、有害部分,视情况抽取出来。

切记:抽取的目的是为系统增加价值。

抽取可同样应用于非实物或虚拟情况。

4•课堂讨论以下都是利用抽取原理解决工程难题的实例,其中蕴含的道理是什么,请你说一说。

1)安装超声波驱鸟器,使飞鸟远离机场;2)将狗的吠叫声这一特性抽取出来,弓I人到机器狗中;3)从鸡蛋中分离出蛋清,用来烘烤面包;4)高速公路上的隔音屏障;5)化工生产中的萃取工艺;6)猎头为用人单位遴选优秀人才;7)融资收买运用抽取原理,以在与各组成部分组合为单项业务时相比,各被抽取业务组成部分在公开市场上更有价值时,使股东价值最大化。

三、局部质量原理如图4-6所示。

图斗局部质竄原理图解1局部质量原理的具体描述1)将物体、环境或外部作用的均匀结构,变为不均匀的;2)让物体的不同部分,各具不同的功能;3)让物体的各部分,均处于完成各自动作的最佳状态。

图4-7爹格誓盒2.应用案例【案例4-81瑞士军刀在一把小刀上,折叠着多种常用工具,如小刀、剪子、起瓶器、螺丝刀等。

显然,这把瑞士军刀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案例4-9:多格餐盒在一个餐盒中,设置了多个间隔;在不同的间隔中,可放置不同的食物,如图4-7所示。

这种结构,避免了不同间隔内的食物彼此“串味”。

显然,此时多格餐盒的各部分,均处于各自运作的最佳状态。

I案例4-101非圆齿轮传动机构非国齿轮传动机构具有实现非匀速比传动的特点,即当主动齿轮作匀速转动时,被动齿轮作变速运动。

如图4-8所示。

二叶卵燼撕轮机构叶数不爭询红齿絶机构对数螺炜齿轮机构B4-8非圆齿轮传动机构3.使用技巧不均匀的系统结构和环境往往是最有适应性的。

重点要实现系统中资源的最优配置。

4•课堂讨论以下都是利用局部质量原理解决工程难题的实例,其中蕴含的道理是什么,请你说一说。

1)可以设置不同局部温度的冰箱;2)带奶油的生日蛋糕;3)带橡皮的铅笔;4)带起钉器的羊角锤;5)内部带有水银的“太空锤,’;6)安排企业中举止文雅且谈吐利落的人员负责接待工作,可以让客户对企业建立一种正面的第一印象。

四、增加不对称性原理如图4-9所示。

^14-9増加不对称性原理图解1增加不对称性原理的具体描述1)将对称物体变为不对称的;2)增加不对称物体的不对称程度。

2.应用案例【案例4-111电源插头为将电源插头正确地插入电源插座,我们可把接地插脚加粗。

通过这种引入一个特殊几何形状的方法,把劝称的不那么安全的三腿电源插头,变成不对称的安全型三腿插头,如图4-10所示。

cSr图4"0不对称的安全型三麗插头案例4 一121地宫的石门我们知道大门多制造为长方形,且一般由均匀的木材制成。

但在北京明十三陵中,定陵地宫的石门却不是这样。

这两扇石门又大又沉。

每扇门高3.3m,宽为1.8m,重约4t。

门的横截面的形状,不是对称的长方形,而是离门轴近处厚且宽,离门轴远处薄且窄的非对称形。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把门做成这种样子呢?其实,当你推门时就会发现,不用费很大的力气,门就很轻松地转动起来。

原来,这样做是为了使高大、沉重的石门开关灵活方便。

3.使用技巧对系统的状态做出变更,如改变系统平衡、让系统倾斜、减少材料用量、降低总重量、调整物质流、变换支持负载等,从而消除冗余(如重量)或提高性能(如密封)。

4.课堂讨论以下都是利用增加不对称性原理解决工程难题的实例,其中蕴含的道理是什么,请你说一说。

1 )汽缸密封圈的截面,由圆形改进为椭圆形。

2)在搅拌容器内,使用不对称形的搅拌叶片。

3)增强汽车轮胎一侧的强度。

4)同时有疏密齿距的木梳。

5)USB 接口正反不对称,以防止插反。

五、组合原理如图4-11 所示。

1组合原理的具体描述1)在空间上,将相同的物体或相关操作加以组合;2)在时间上,将相同或相关的操作进行合并。

2.应用案例I案例4-131PCB板把成千上万个电子元件,组合在一片集成电路芯片之中;把成百上千个集成电路芯片,安排在一块不大的PCB板上,如图4-12所示;把成十上百块PCB板,装入一个机箱之内。

以上的每项操作,都是组合原理的具体运用。

[案例4-14调温水龙头利用组合原理,我们通过调温水龙头把冷热水按不同比例混合,从而得到不同温度的水流。

根据水龙头种类的不同,有以下两种调温方式:1)分离水龙头:用两个龙头分别调节冷水、热水的比例,然后流出,如图4-13所示。

2)组合水龙头:用一个龙头同时调节冷水、热水的比例,然后流出。

图4-12 PCB 板[案例4-151玻璃运输要把大块的玻璃运输到指定的远方,又要尽量避免玻璃受震破碎的损失,人们只好先用柔软的物品把玻璃包好;然后,再把包好的玻璃装进大木箱里运输。

尽管这样小心,但玻璃的破碎还是很难避免。

怎么办呢?其实,有经验的装却工人,很早就想出了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办法。

他们在两块玻璃之间涂上一点水,然后把两块玻璃合并在一起,这两块玻璃就牢牢地“私成” 一块了。

水,既是最便捷的钻接剂,又是很好的减震缓冲剂。

试验的结果和实际运输都证明,这是个不错的办法。

3.使用技巧将新材料、新技术引人到老系统中,在时间和空间上加以组合,可以提高系统性能。

此原理也可以用于』b理学或人力资源等学科中,以改变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4•课堂讨论以下都是利用组合原理解决工程难题的实例,其中蕴含的道理是什么,请你说一说。

1)计算机网络;2)双核处理器计算机;一3)杠推门;一4)组合机床;5)综合参数测试仪;祖6)团队创造是对组合的一种强势应用。

在经仔细考虑后将乐于合作的与喜批争论的成员组合至团队中,可增加判断思维并消除“团体迷思”,从而提高总林团队成绩。

六、多用性原理如图4-14所示。

1 •多用性原理的具体描述1) 使一个物体具备多项功能;2) 消除了该功能在其他物体内存在的必要性后,进而裁减其他物体。

2. 应用案例[案例4-161牙刷柄内储存牙膏的牙刷牙All 足用来刷牙的工具。

牙刷柄内的空间,可用来储存牙膏,如图所示。

这样,一支牙刷除能用来清洁牙齿之外,还有存储牙膏的功能。

【案例4-171报警门铃一门铃是用来提醒家里来客的日常生活用具。

如在其内部再多安装一个烟 一感报警芯片,这个门铃就同时具备了火灾报警的功能,如图 4-16所示。

4-15图心】4窑用性原理图解图4J5牙刷柄内存牙膏的牙刷图4-祐报警门餐3.使用技巧在任意时间、地点和系统级别上,当系统具备多用性时,可以让系统具有更多的协作或者增值机会。

4•课堂讨论以下都是利用多用性原理解决工程难题的实例,其中蕴含的道理是什么,请你说一说。

1)可拆卸的儿童安全椅,既可放在汽车内当座椅,也可拿到汽车外,作为儿童车使用;2)在企业中,具有多种才能的多面手;3)大厦中的多功能厅;4)医院里的全科医生;5)老板椅;6)工业界的标准是多用性原理的一种常见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