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力度空前巨大

合集下载

长征的起点和终点ppt

长征的起点和终点ppt

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21日,中央红军从冕宁泸沽地区分左 右两路北进。5月24日,中央红军先遣部队一师 第一团夜袭安顺场(在四川石棉县境内),消灭 守敌两个连,夺得渡船1只。5月25日,红一团一 营二连17名勇士,由连长熊尚林率领,乘木船战 胜激流骇浪,冲过敌人的重重火网,强行渡过了 大渡河。红军从当年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覆没之 地杀出一条生路。
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巧夺金沙江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 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 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 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 ,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 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 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 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 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2周年
1936-2018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目录 Content
长征的历史回顾 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长征精神的意义 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
01
第一章:长征的历史回顾
写在前面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 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方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 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 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国民党称此为“流窜”。1934年10月10日晚6 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 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瑞金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 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
长征路上的著名历史事件

重走长征路

重走长征路

杀死小日本!!!!!!! 杀死小日本!!!!!!!
重走长征路
长征主要线路起点和终点
长征主要路线的起点和终点 长征的起点: 长征的起点:江西瑞金 长征的终点: 长征的终点:陕西吴起镇
长征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完成, 长征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完成,一共经历了几年
1934~1936 ~ 长征准备阶段( 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长征失利阶段( 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长征转折阶段( 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 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 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 年 月 日 年 月 会师阶段( 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长征路上红军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事迹 长征路上红军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事迹2
金色的鱼钩
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 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 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 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 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 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 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 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 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日整夜的合不拢眼。 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日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 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 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 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 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 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 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 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 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2022年部编版语文《沁园春雪 》考点与同步练习附答案

2022年部编版语文《沁园春雪 》考点与同步练习附答案

1 沁园春·雪文章主旨《沁园春·雪》是一篇写景抒怀之作,上片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的北国雪景,下片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词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决信念。

结构图示考点提炼品味炼字[问题] 品析“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中“欲〞字的表达效果。

(对应训练见第10题)[点拨] 第一步,结合字词所在句子分析该字词的语境义。

第二步,从该字词准确传神、所用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含有该字词的句子的内涵。

第三步,分析该字词衬托出的意境或表达的作者情感。

[解答] “欲〞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原〞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大雪纷飞中,远远望去,群山和高原与天相连,显得生机勃勃,昂扬发奋。

拓展链接《沁园春·雪》发表撷趣1945年,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应柳亚子请求,亲笔书写了这首《沁园春·雪》赠他。

毛泽东回到延安后,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柳亚子的和词。

和词的小序写道:“次韵和毛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

〞原作因而被爱好者传抄,不久即先后被重庆的两家报纸发表,一时轰动山城。

1.以下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分.外/总分值分泌./沁.人心脾呜咽./狼吞虎咽.B.今朝./朝.霞娇.美/一代天骄.瘦削./削.足适履C.折.腰/折.本妖娆./抓耳挠.腮数.量/数.九寒天D.出汗./可汗殉..职/徇.私枉法积攒./人头攒.动2.以下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鸟瞰眼花瞭乱红装素裹稍逊风骚B.藉贯略输文采唯余莽莽英雄竞折腰C.诀别江山多娇人声鼎沸原驰蜡象D.幅射顿失滔滔一泄千里弯弓射大雕3.以下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B.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4.[2021·南开区二模(改编)]下面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周汝昌先生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被学术界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2022-2023学年高中主题班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6周年》教学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中主题班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6周年》教学课件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长征胜利86周年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6周年目录01020304第一部分红军为什么要长征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6周年l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

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

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1125000430380700国民党军队围剿力度空前强大博古李德的不正确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当时中央苏区与共产国际失去了联系,由李德仓促策划了突围转移方案,但被蒋识破红军战略企图。

于潇水和湘江战役中,红军损失近半。

夺取遵义后,政治局对潇湘战役进行了反思,毛泽东重掌兵权。

毛泽东决定西渡赤水,向敌人薄弱的贵西转移。

长征不是一开始的战略规划结果。

北上抗日也是在川西时才提出的。

是红军根据革命形势的选择结果。

总之,长征开始是反围剿失利后的战略转移,在战略转移过程中,因敌我双方的战争形势,原来的战略不断改变发展,最后成为了长征。

长征的过程才是长征最后形成的原因,非战略规划。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敌人实力强大我党犯了错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敌人实力强大,二是我党犯了错误。

1933年9月,蒋介石集中5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起第五次“围剿”。

“围剿”的政策是“堡垒推进,步步为营”。

为此,蒋介石在庐山组建了一个军官训练团,聘请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军事教官组成军事顾问团,专门讲授“围剿”红军的战术和技术,同时筹措经费购置大批军火。

清贫读后感

清贫读后感

清贫读后感第一篇:清贫读后感清贫读后感(一)清贫与美德--读方志敏的《清贫》有感重温方志敏的《清贫》一文,感慨很多。

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

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直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

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是为革命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的。

这在有些人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这段话,许多人是非常熟悉的,甚至曾经是能够背诵的。

当年,作为小学生,读课文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想必是有口无心。

而今,读起来,竟然感觉,字字珠玑,句句铭心,警醒的意味特别浓烈。

美德。

方志敏是非常有才华的共产党人,写过许多比如《可爱的中国》等流传甚广的文章,他曾任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兼财政部长,官至红军政委、中央委员。

在被捕时,浑身上下没有一个铜板,抓捕他的敌兵为此诧异,这么大的官,怎么会没有钱。

而他自认最值钱的家当,大概也就是几件衣服,也让妻子藏在了山洞里。

他的母亲为抚养他从小到大学毕业,负债许多,因为他从事革命工作,家里又多次被敌人焚烧。

而他当了共产党的大官,却不能给母亲一分饷银。

他的衣食住行,都和普通的士兵一样,没有一点特殊。

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是为革命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用之于革命事业的。

现在人读到这里,是不是也感到汗颜呢。

许多人经不起金钱的诱惑,以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谋取私利;还有一些人,贪图享乐,生活奢靡,严重违反党纪败坏党风;还有一些人,对家人和下属疏于管理和教育,放任身边的人攫取金钱和财富,使党和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方志敏在36岁的美好年华牺牲了,他是为自己追求的理想和事业而献身的。

最宝贵的生命都可以舍弃的人,是可以为此坚守着清贫的生活的。

而今的人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物质生活条件好了,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变低了。

共产党人是不能放松对自己要求的,把自己等同于一般老百姓,甚至有些人还不如老百姓,这些人是不配共产党人的光荣称号的。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4)近几年来,遗传学领域的克隆技术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
话题。你认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有所限制,是否应该克隆人呢? 【参考答案】应该有所限制。①克隆技术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 攻克遗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挥作用,给人类带 来巨大利益。②从社会角度看,克隆技术一旦应用于人类,无疑 将是一场灾难,会产生道德和伦理等问题。因此,人们应当制定 法律或相应的规定来加强管理,限制这项技术的使用范围。
探究主题 世界影都好莱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世界影都好莱坞在20世纪30年代垄断世界电影业,20 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跌入低谷,50年代起重新崛起,至今称 霸影坛。
【探究思考】(1)材料一中的好莱坞位于哪里? 【参考答案】美国洛杉矶北郊。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好莱坞电影在20世纪50年代重新崛起的 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对制作技术、制作方法和题材的革新。 (3)今天,我国电影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 好莱坞的成功能给我们提供哪些借鉴? 【参考答案】革新制作技术、方法,创新题材,吸收外资加入等。
在以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为标志和以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技术 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新 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次科技革命正以前所 未有的力度改变着世界面貌,它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引 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推动了世界经济格 局的多极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再次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这一科学论断。
2.重、难点: (1)重点:德莱塞、罗曼·罗兰、贝克特、毕加索及其代表作; 爵士乐、好莱坞。 (2)难点:如何评价荒诞派艺术;对爵士乐的理解。
一、文学家或艺术家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5月16日-5月31日)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5月16日-5月31日)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5月16日-5月31日)尴尬的指纹机(今日谈·“实起来”难在哪)何宏涛《人民日报》( 2015年05月17日 01 版)某地在发放一项惠农补贴时,为了防止虚报冒领,引进了先进的指纹机,以核实领取人身份。

提取备份指纹忙活了大半年,年底发放时,却遇到了尴尬。

原来,干了一冬天农活,很多村民手指裂了口子,明明是同一个人同一个手指头,就是通不过指纹机的验证。

引入指纹机的初衷是好的,堵住冒领漏洞也是应该的。

但是,因为不了解农民生产生活状况,指纹机最终难以发挥作用。

可见,新技术、高科技再厉害,如果盲目引进,也只会延误工作、造成浪费。

先进的指纹机,折射出的是工作中“实”的缺失。

现实中的情况千差万别,只有去到现场、深入基层,决策才可能切合实际。

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或者上网点点鼠标,干不好工作。

比如指纹机,如果能经常拉一拉群众的手,了解农民,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尴尬了。

“为官择人”与“为人择官”(人民论坛)李拯《人民日报》( 2015年05月18日 04 版)《新唐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窦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人,虽然垂垂老矣,但仍然受到重用。

有一次讨论朝政,窦诞“昏谬失对”,李世民于是下诏自省说,“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择官者乱”,反思自己徇私故人而滥授官爵。

千载之下,“为官择人”与“为人择官”的经验与教训,仍然引人深思。

为官择人,根据岗位要求甄选人才,实际上是选贤任能、量才授任;为人择官,为特定的人量身定做、安排官职,本质上就是任人唯亲、“萝卜招聘”。

前者出于公心,后者发乎私情;前者为人才提供上升通道,后者为关系洞开方便之门;前者捍卫用人的公平公正,后者污染纯洁的政治生态。

是为官择人,还是为人择官,答案不言自明,但总有一些单位一些人在这个问题上“拎不清”。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在使用干部的问题上,任人唯贤是“正派的路线”。

从那时起,“坚持五湖四海”,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用人原则。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令人钦佩
一、单选题: 1、19世纪70年代在电力发展方面,领先一步的 国家是( ) A、美国和英国 B、美国和德国 C、英国和法国 D、英国和德国 2、人类告别油灯和蜡烛时代得益于( ) A、西门子的发明 B、爱迪生的发明 C、卡尔.本茨的发明 D、莱特兄弟的发明
请回答:(1)汽船和火车是什么时期的重要成果,它们以什么 为动力? (1)工业革命的成就,动力为蒸汽机 (2)汽车和飞机又是什么时期的重要成果,它们又是以什么为 动力的? (2)第二次科技革命,动力为内燃机 (3)从生产力的角度讲,这些机械的发明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 义? (3)这些机械的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导致汽车和飞机试制成功的重要发明是( A、有轨电车研制 B、内燃机发明 C、有线电报的发明 D、可用的发电机

4、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第二次科技革 命中的创造发明者无关的是( ) A、打电话拜年 B、乘公共汽车上班 C、用电脑办公 D、乘飞机旅游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人们对爱迪生作出高度的评价: 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作“发明大 希腊神话中说,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偷来了天火;而 王”? 爱迪生却把光明带给了人类。
如果你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你认为我们 国家以后的发展重点是什么?应在哪些方 面做出努力?
必须重视和发展科学技术. 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的 科学文化素质等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 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舟七号飞船升空。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生产领域 取代蒸汽 成为工厂 机器主要 动力
机械能
发电机
电能
原理:电磁感应
电能 电动机 机械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命力度空前巨大
丁启阵
厚古薄今的人,很容易发出“今不如昔”的慨叹。

而事实上,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今非昔比之事触目皆是。

以革命为例。

上古有商汤革命、武周革命,中古有垂拱革命,近代有辛亥革命,现代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当代有文化革命、经济革命。

稍微研究一下历史,不难发现,古代的革命通常都只是换一下帝王将相,变化有限,百姓的日子照旧过。

而近现代的革命,通常是摧枯拉朽、天翻地覆的,庶民的生活发生巨变。

革命形势,有如钱江潮水,一浪更比一浪高。

十年“文革”,史称“浩劫”。

但是,破旧立新,破坏的旧物不过是一些旧书,一些雕刻,一些神像。

而近三十年来的经济革命,毁掉的却往往是整条古街,整个古村,整座古城。

不久前的一次网络活动中,考古文学作家岳南先生转述一位国民对拆迁的困惑,大意如下:秦始皇时,他们家就在那里了,后来蒙古人来了满族人来了,他们家还在那里,没挪窝。

现在,房地产开发商一来,大红油漆在墙上随便刷几个“拆”字,为什么就得乖乖搬家?
我自告奋勇,来替这位国民解答困惑:无他,革命使然,革命力度空前巨大使然。

何谓革命?简而言之,便是九字真言:地位、财富之重新分配。

析而言之,重新分配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以“等贵贱,均贫富”为理想,为口号,鼓动民众,掀起革命运动,夺取江山,夺取皇帝宝座,夺取生杀予夺权柄。

第二步是,短暂实施“贫者富之,贱者贵之”的政策,让黎民百姓分享一下革命果实,以巩固革命成果。

第三步是,“贫者贫之,富者富之,贵者贵之,贱者贱之”,集中财力,雄厚维护稳定的资源,确保江山永固,革命成果代代相传。

揆之历史,若符契焉。

陈胜吴广革命之初,喊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一旦做了王,立即搬进大宅子,“涉之为王沉沉者矣”起来了。

只可惜,他们命运不济,只走到了第二步。

一个短命的王朝,通常都只能走到第二步。

比如说,秦始皇“嗝儿屁”之后,赵高、李斯矫诏,害死合法继承人长公子扶苏,
鼓捣愚弱的小儿子胡亥继了皇位。

朝中大臣,二十多位公子,当然不服,准备造反。

当时形势是一触即发,非常危险。

赵高给慌乱的胡亥出了个主意,“贱者贵之,贫者富之”。

就是换一批人,让他们来帮助自己对付那些不服者,杀了一批人,于是就没事了。

秦朝之亡,亡于第三步。

胡亥已经够富的了,他想更富,下令加紧修建阿房宫;赵高已经够贵的了,他想更贵,想取代胡亥。

结果,都死于非命,失败了。

胡亥、赵高的失败,败在操之过急。

我们所耳闻目睹的,已经有过“打土豪,分田地”的热闹,有过“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扬眉吐气。

现如今,又出现了种种劫贫济富的新气象。

一般来说,比较长命的王朝,都能走到第三步。

但是,无一例外,都走不出第三步。

因为,富贵者富贵过了头,就会有太多的人因此水深火热,活得没有尊严,活得买不起房,活得死不起,只剩揭竿而起一条路。

开始新一轮的革命,新一轮的地位与财富分配。

历史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2013-1-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