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一次工业革命》
历史7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18C60S—19C40S)完成标志:机器生产机器特点:轻工业为主◎一工和蒸汽时代1733英国人凯依:飞梭人们开始设法提高产量,结果促成了机器的发明生产技术: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其他领域效仿。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一工开始”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产生巨大动力,而且不受自然条件限制“蒸汽时代”◎从工场到工场随着机器的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出现。
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逐渐集中,形成工业城市。
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社会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出现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于是欧美资义国家开始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工业革命后,希望三自由,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
1840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完成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法美其后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原料-加工-成品出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19世纪中后期,各种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称为“二工”特点:电和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866,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面市。
“电气时代”19世纪七八十时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问世。
随后,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问世。
1885德国本茨三轮汽车1903美国莱特兄弟的内燃机飞机化工:从煤和石油里,提取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人造纤维。
科学技术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垄断组织二工时诞生电力、石油、汽车工业,推动纺织、钢铁、造船进步。
工业生产结构:重工业代替轻工业,规模更大,资本需求更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益加强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的要求,追求利润。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也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那么你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怎么回事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巨大的改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广义上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内容就是把人工劳动力替换成为了机械劳动力,其中也有一些极具代表意义的产物,它们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内容之一。
1733年英国的一位工人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的提高了纺织的速度,是工业革命的开端。
在1764年的时候,詹姆斯发明了珍妮机,珍妮机是工业革命当中的代表物之一,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之后的岁月里,又逐渐的出现了瓦特的蒸汽机,阿克莱特的水力纺织机,甚至抽水马桶也被发明了出来。
当然,每一件发明在最初使用的时候都会遭遇到问题,珍妮机尽管可以提高效率,但是纺出来的线比较粗糙,在工业革命的后期,主要的内容变成了改良现有的产品。
在1779年,克伦普顿近一步改造了珍妮机,发明了骡机,它使得制作出来的产品质量大大提高,而制作的成本却下降了,织布的效率提高了,但是纺纱的效率却落后了,于是有人发明了自动的织布机,解决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瓦特也尽量完善自己的发明,蒸汽机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后人利用蒸汽机制造了更为高级的产品。
至此,工业革命发展得越来越宽广,改变了人类和历史。
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就是不断的发明和创新,在一次次的试验当中完善产品,发明新的有利于人们的产品,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意义科技的发展都是在一次次改革中不断进步的。
在一场场的革命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引领人们进入了新的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意义是什么?给了人们带来了怎样的改变?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蒸汽机的推广使用,人们进入了蒸汽时代。
在这之前,人们主要的生产方式就是手工制作,生产的往往都是生活最基本的用品。
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PPT课件

工业革命的影响
➢ 1 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 ➢ 2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工厂制度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的发
展,新的阶级关系的出现,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理念的传播,都改变着我 们的生活。
➢ 3 第三,工业革命还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的变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国际化大
可以是生产力进步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
第一小节
01/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
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0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
03/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
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 发生在英国?
01/国内政治环境
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 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03/市场需求
城市化的浪潮
历史纵横
1851年,英国全国1800万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占52%。这一年英国10万 人以上的城市有10个,其中首都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
工厂逐渐集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工作, 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阶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初见端倪,工业文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
本课终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目录 contents
1 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生产工具的变革
2 从工场到工厂
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的演进源自3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形式的变化
概念 解析
什么是革命?
革命可以是政治领域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巨变,也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重要知识点总结

积极: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确立 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影响 消极:人类面临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 观点·论述 观点 1:科技改变人类生活。 观点 2: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观点 3:科技创新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 观点 4:劳动力的增加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或人口移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举例:工业革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蒸汽机
1785 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19 世纪 30 年代,蒸汽 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 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工厂制 度确立 成就
铁路
进入 19 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 度最终确立 1825 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 代的开始。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 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重要知识点】
第 20 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背景
经济根源:英国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需求迅速增长政治前提:英国建 立了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
实质 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生产
“珍妮 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机”
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1/1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堂笔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堂笔记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定义与背景1. 工业革命: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以英国为中心,机器代替手工,以蒸汽机为动力的一次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
2. 背景:新航路的开拓带来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奴隶。
殖民地的繁荣带动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推动了手工业工厂化的发展,相互之间形成了正反馈,最终使得机器工业的出现成为可能。
二、机器工业的发展1. 机器工业的背景:(1) 工业化的需要:手工制造容易出现买方市场,机器使生产更为规模化、标准化,无论是产品质量、交货期、成本都更为稳定和可控。
(2) 能源的改变:以往工业大部分依赖于水力和风力等自然能源,蒸汽机的发明意味着煤炭等燃料被大规模使用。
2. 飞速的发展:(1) 纺织业的革命:凭借卡特赫尔创造的力织机和华特发明的转子式纺纱机,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面料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生产往往是速度和质量兼顾的。
(2) 铁路网络的建立:铁路的兴建使得物资可以更快捷地运输,同时也提高了生产规模与生产效率,并且铁路网络也带动了煤炭、钢铁等行业的发展。
三、较明显的社会变革1. 工人阶级的兴起:工业化使得大量人口外流到城市集中进行工作,从而使得工人阶级得以形成,成为占据社会化生产一定比例,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人群。
2. 资本主义经济的加速发展:工业革命使得资本的积累成为了现实,资本将家庭工场合并为开设工厂,资本投资市场、贸易市场的活跃都表明了工业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启示1. 发展是生产力第一驱动力:工业革命的再生,揭示出了发展需要大力投资和努力创新。
2. 未来要掌握制高点:工业革命的发展成就是掌握了时代的先机,未来创新仍然是制胜关键。
3. 注重人类文明的全面发展:工业革命使得社会变革迅速,但在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环境问题、心灵文化问题等,因此全面平衡发展是现代文明发展的首要任务。
【历史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历史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而第一次工业革命更是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它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还对整个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一、背景1、政治前提18 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治体制相对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2、经济基础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同时也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被迫进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4、技术积累英国在长期的手工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5、自然资源英国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
二、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大约持续到 19 世纪 40 年代。
三、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大规模发展。
四、重要发明1、珍妮纺纱机1765 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
2、水力纺纱机1769 年,理发师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
3、骡机1779 年,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融合了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的优点。
4、蒸汽机瓦特于 1785 年改良了蒸汽机,使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5、蒸汽机车1814 年,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五、主要产业部门的变革1、纺织业纺织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率先发生变革的行业。
新的纺纱和织布技术的出现,使得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
2、采矿业随着蒸汽机在矿井中的应用,排水和通风问题得到解决,煤炭产量大幅增加。
3、冶金业焦炭取代木炭成为冶铁的主要燃料,同时大型熔炉的使用也提高了金属的产量和质量。
4、机器制造业机器制造业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共40张PPT)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789年 1740年 1800年
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 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材料二
资本主义体系的金字塔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材料三
1855年 ,谢菲尔德 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四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西方国家开始统治世界
A
4.世界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 匹克盛会”。1851年,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在英国伦敦开幕,当时陈列的展品有
B
①珍妮纺纱机 ②网络长椅 ③火车机车 ④汽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
5、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 了工业革命的起点。由此,英国工业革命最 先进行技术革命的部门是 ( ) A.农业 B.交通运输业 C.棉纺织业 D.面粉加工业
18世纪60年代——1840年代(英国)
棉纺织业 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标志性成就——瓦特改进蒸汽机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完成标志——大机器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
发明
对欧美——生产力、社会面貌、社会转型
影响 对世界——资本主义统治,西方先进、东方落
1.1819年某天的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轰 鸣声停止了。人们以这种方式纪念一位开创了 人类崭新的历史的伟人去世。这位伟人是:
材料二: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 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英国贩奴船平面图
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资本
材料三: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 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 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 出现在纺织业…… ——《大国崛起》 18世纪英国已成为最大殖民国家,商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必修2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一、历史背景(一)必要性(原因)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建立了日不落帝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动力)(二)可能性(条件)1、制度: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前提)2、资金:通过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获得了资本的原始积累3、劳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4、技术:长期的手工生产,技术得到积累二、基本概况(一)工业革命的开始1、标志:工业革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最初又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棉纺织分纺与织两个环节。
1733年,飞梭发明,导致棉纱供不应求,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一次能纺出多根纱线的纺纱机,叫“珍妮机”。
(二)工业革命的进行1、生产部门:纺织、冶金、采矿“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纺织、冶金、采煤等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2、动力部门:蒸汽机改良3、交通部门:汽船、火车(三)工业革命的扩展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其他地区(四)工业革命的完成1、标志:机器生产完全代替了手工生产(机器实现了机器生产)标志了工业革命的完成2、时间:英国在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三、工业革命的实质(一)生产力的变革(二)生产方式的变革: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三)组织形式的变革:工厂取代工场四、历史影响(一)经济方面1、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2、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资本主义发展到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自由生产和商品输出3、工厂出现并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形成4、国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工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工业化成为历史潮流5、工业城市形成,城市化进程加快(二)政治方面2、进一步冲击了封建势力,资产阶级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和扩展(资产阶级-封建地主阶级)3、导致了阶级结构的变化,出现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4、金融资产阶级和商业资产阶级走向衰落,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资产阶级内部)(三)思想关系方面:三股进步的思想潮流1、自由主义:工业资产阶级(1)政治上:自由平等――体现了反封建等级和封建特权的要求(2)经济上: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体现了商品输出的要求对内: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产,要求由市场调节生产对外:反对贸易保护,要求开放市场2、社会主义:工业无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3、民族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孙中山三民主义4、近代意识兴起:它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使人们逐渐形成了近代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读训练单
【重点难点】
1、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2、难点:工业革命改变了历史的面貌
【关键问题】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知识链接】
专利法和标准化生产欧洲13世纪产生了商法,商法中已有了商标和专利的规定.英国的专利记录始于1617年,立法于1624年.工业革命期间,发明创造之所以连续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保障个人财产权,其中包括无形资产,即知识产权.瓦特研究改进蒸汽机用了20多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总共获得四项技术专利.1773年,经过博尔顿的努力,英国下院批准瓦特的前两项专利有效期延长到1800年.博尔顿和瓦特正式签订合同,成立了博尔顿瓦特公司.博尔顿是有远见的企业家,他资助瓦特继续研究,同时也是瓦特专利股份的持有者.另一个英国人发明了镗床,解决了活塞和气缸加工的精度难题,为瓦特完善蒸汽机打下了基础.1782年和1784年,瓦特又获得两项专利,至1790年他完成了复动式蒸汽机的整个发明过程.马克思说,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有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随着蒸汽机的推广,瓦特成为很有钱的名人,仅在的1790年以后的11年里,瓦特就获得了专利税76000英镑.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总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工业革命高峰期间的1800—1809年,有924项发明获得专利。
一:知识清单
1.背景
(1)政治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2)劳动力:________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3)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4)技术: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5)市场: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海外市场广阔。
2.过程
(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________”。
(2)主要发明:1785年,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3)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的______________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误区警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而不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
4.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条件
①市场: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__________和原料。
②交通:____________和轮船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表现
①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②英国成为____________和世界贸易中心。
(3)影响
①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是世界市场的主导。
②亚非拉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③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__________________,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误区警示工业革命前后殖民扩张的不同。
工业革命前,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掠夺金银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后,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及资本输出的场所。
二:知识提升
1.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的条件
(1)制度先进: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制度。
(2)殖民霸权: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在18世纪中期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了广阔的殖民地。
(3)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9世纪上半期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
(4)经济政策:英国政府全面推行自由贸易的政策,促进了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2.英国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1)工业革命冲破重重阻力,向欧洲大陆、美洲和亚洲扩展。
工业革命不断深入和扩展的过程,就是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先进生产方式不断传播、发展的过程。
1825年,英国解除关于机器输出的禁令后,大批机器和先进技术进入法、德、美、俄等国,推动了这些国家工业革命的全面开展,同时也刺激了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动力保障。
(2)英国工业革命向其他国家的扩展,进一步强化了国际分工。
例如:美国南方生产的大量优质棉花是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后盾,该地区又成为英国工业品的广阔销售市场。
美国棉花与英国工业品的相互流通,成为两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使两地经济休戚与共。
(3)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的人口流动和资金流通。
外国移民大量涌入美国,不仅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而且带来了欧洲先进的生产技术,成为美国工业革命的重要人力资源,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三、习题练习
(一)选择题
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②圈地运动的开展③机器工厂的出现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下表是英国棉布价格指数变动情况表(据《近代文明史》整理),这一时期英国棉布价格指数变化的
关键在于()
A.英国确立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B.圈地运动对纺织业发展产生的冲击
C.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购买力D.棉纺织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
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
”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
”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B.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
C.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
4.英国在1801—1861年,大城市人口年均增长2.085%,而小城镇和乡村人口年均仅增长1.039%,大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比其余地区快近1倍。
导致英国大城市人口增速更快的主要原因是() A.黑奴贸易带来大量劳动力
B.纺织业等制造业的发展
C.世界市场形成,外来移民的涌入
D.英国人口出生率迅猛上升
5.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并非是受经济学启发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
这表明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基于()
A.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B.强大的工业实力
C.推动全球贸易发展
D.国际贸易准则
6.19世纪中叶,当英国人在印度修筑铁路时,有人断言:“(火车)一小时48千米的速度将会对异教徒落后的神灵带来深刻的打击。
”这反映了()
A.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文化控制
B.工业文明冲击了殖民地思想文化
C.宗教改革推动殖民地的信仰自由
D.天主教会在殖民地倡导神本主义
(二)非选择题
7.经济政策和经济组织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中后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3.1%增长到32.4%,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合计的最大比重。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代中后期税收的变化情况。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为什么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19世纪上半期,中国经济规模曾居世界第一,但在鸦片战争中却遭到失败,试从清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入手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3)材料三列举了美国垄断组织产生过程中的一些标志性事件,试结合史实分析这些事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