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区二棉地块拆迁安置房小区规划设计说明
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说明

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说明总体规划说明书项目名称: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2014—2033)专业名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组员: B12090601 宋倩雯B12090603 张亚萍 B12090612 吴金慧指导老师:翟青2015年6月25日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现状概况二、区域发展条件分析第二章城镇性质、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一、城镇性质二、发展目标三、发展战略第三章城镇规模一、人口规模二、用地规模第四章城区用地布局一、土地利用现状二、土地利用规划图第五章产业空间指引(发展指引)一、经济发展概况二、产业结构现状特征三、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四、空间布局第六章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一、对外交通现状二、道路交通规划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一、绿化建设现状二、规划期限三、规划范围四、规划指导思想五、规划原则六、规划建设任务七、规划目标八、规划布局九、规划内容第八章近期建设规划一、六合区规划编制情况二、上位规划相关要求三、片区层面规划四、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附录:任务分工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现状概况11、地理位置西与浦口区相连,南与栖霞区隔江相望,东邻仪征市,西、北与安徽来安县、天长市接六合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南京市北郊,地处江淮分水岭,南滨长江水道,壤,具有“承南接北、引南联东”的区位优势。
区内水域面积大,资源丰富,长江在南侧通过,滁河在中间穿越,气候条件适宜,四季分明,生物种群丰富,矿藏品种较多。
是国家东部地区现代工业基地,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科技创新基地,长三角地区重1数据来源于六合区百度文库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与浦口区共同构成南京江北新区。
古老文明的六合,2000多年前就见诸史端,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民风淳朴。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六合区地处北纬32°11′~32°27′,东经118°34′~119°03’。
六合区西、北部接安徽省来安县和天长市,东临江苏省仪征市,南靠长江,流经苏皖两省的滁河横穿境中入江,滨江带滁,土地面积1485.5平方公里,拥有46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属长江下游“金三角”经济区。
南京市六合区十二五规划纲要

南京市六合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六合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是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编制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牢牢把握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六合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纲要是以国家、省、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指导,依据区委《关于以科学发展为导向,坚持“三个发展”、加快“四区”建设的意见》(六委发〔2009〕57号)和《“全域统筹、一体发展”六合行动纲要》(六委发〔2010〕41号)等文件的总体要求进行编制,是“十二五”期间指导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各部门制定“十二五”专项规划和确定重大项目规划的基础,也是安排和实施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第一章发展基础“十一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地区竞争,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任务,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创建目标,开创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
预计“十一五”期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15亿元(含化工园,不含扬子、南钢等市直统驻区大企业,下同),年均增长21%(现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5000元,是2005年的1.5倍。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10.9:56.8:32.3调整为6:65:29。
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占耕地面积比重达44%,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效农业先进区。
工业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10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8.7倍;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5年的49.1%上升至59.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
现代服务业加快集聚,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30%。
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说明

总体规划说明书项目名称: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2014—2033)专业名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组员:指导老师:翟青2015年6月25日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现状概况二、区域发展条件分析第二章城镇性质、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一、城镇性质二、发展目标三、发展战略第三章城镇规模一、人口规模二、用地规模第四章城区用地布局一、土地利用现状二、土地利用规划图第五章产业空间指引(发展指引)四、空间布局第六章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一、对外交通现状二、道路交通规划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一、绿化建设现状二、规划期限三、规划范围四、规划指导思想五、规划原则六、规划建设任务七、规划目标八、规划布局九、规划内容第八章近期建设规划一、六合区规划编制情况二、上位规划相关要求三、片区层面规划四、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附录:任务分工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现状概况11、地理位置西与浦口区相连,南与栖霞区隔江相望,东邻仪征市,西、北与安徽来安县、天长市接六合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南京市北郊,地处江淮分水岭,南滨长江水道,壤,具有“承南接北、引南联东”的区位优势。
区内水域面积大,资源丰富,长江在南侧通过,滁河在中间穿越,气候条件适宜,四季分明,生物种群丰富,矿藏品种较多。
是国家现代工业基地,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科技创新基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与浦口区共同构成南京。
古老文明的六合,2000多年前就见诸史端,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民风淳朴。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六合区地处北纬32°11′~32°27′,东经118°34′~119°03’。
六合区西、北部接安徽省来安县和天长市,东临江苏省仪征市,南靠长江,流经苏皖两省的滁河横穿境中入江,滨江带滁,土地面积平方公里,拥有46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属下游“金三角”经济区。
2、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六合区为丘陵、岗地、河谷平原和沿江洲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综合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
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说明

总体规划说明书项目名称: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2014—2033)专业名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员: B12090601 ***B12090603 张亚萍 B12090612 吴金慧指导老师:**2015年6月25日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现状概况二、区域发展条件分析第二章城镇性质、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一、城镇性质二、发展目标三、发展战略第三章城镇规模一、人口规模二、用地规模第四章城区用地布局一、土地利用现状二、土地利用规划图第五章产业空间指引(发展指引)一、经济发展概况二、产业结构现状特征三、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四、空间布局第六章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一、对外交通现状二、道路交通规划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一、绿化建设现状二、规划期限三、规划范围四、规划指导思想五、规划原则六、规划建设任务七、规划目标八、规划布局九、规划内容第八章近期建设规划一、六合区规划编制情况二、上位规划相关要求三、片区层面规划四、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附录:任务分工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现状概况11、地理位置西与浦口区相连,南与栖霞区隔江相望,东邻仪征市,西、北与安徽来安县、天长市接六合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南京市北郊,地处江淮分水岭,南滨长江水道,壤,具有“承南接北、引南联东”的区位优势。
区内水域面积大,资源丰富,长江在南侧通过,滁河在中间穿越,气候条件适宜,四季分明,生物种群丰富,矿藏品种较多。
是国家东部地区现代工业基地,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科技创新基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与浦口区共同构成南京江北新区。
古老文明的六合,2000多年前就见诸史端,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民风淳朴。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六合区地处北纬32°11′~32°27′,东经118°34′~119°03’。
六合区西、北部接安徽省来安县和天长市,东临江苏省仪征市,南靠长江,流经苏皖两省的滁河横穿境中入江,滨江带滁,土地面积1485.5平方公里,拥有46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属长江下游“金三角”经济区。
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说明

总体规划说明书项目名称:南京市六合区总体规划(2014—2033)专业名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组员: B 宋倩雯B 张亚萍 B 吴金慧指导老师:翟青2015年6月25日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现状概况二、区域发展条件分析第二章城镇性质、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一、城镇性质二、发展目标三、发展战略第三章城镇规模一、人口规模二、用地规模第四章城区用地布局一、土地利用现状二、土地利用规划图第五章产业空间指引(发展指引)一、经济发展概况二、产业结构现状特征三、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四、空间布局第六章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一、对外交通现状二、道路交通规划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一、绿化建设现状二、规划期限三、规划范围四、规划指导思想五、规划原则六、规划建设任务七、规划目标八、规划布局九、规划内容第八章近期建设规划一、六合区规划编制情况二、上位规划相关要求三、片区层面规划四、社会经济发展计划附录:任务分工第一章基本概况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现状概况11、地理位置西与浦口区相连,南与栖霞区隔江相望,东邻仪征市,西、北与安徽来安县、天长市接六合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南京市北郊,地处江淮分水岭,南滨长江水道,壤,具有“承南接北、引南联东”的区位优势。
区内水域面积大,资源丰富,长江在南侧通过,滁河在中间穿越,气候条件适宜,四季分明,生物种群丰富,矿藏品种较多。
是国家东部地区现代工业基地,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科技创新基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与浦口区共同构成南京江北新区。
古老文明的六合,2000多年前就见诸史端,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民风淳朴。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六合区地处北纬32°11′~32°27′,东经118°34′~119°03’。
六合区西、北部接安徽省来安县和天长市,东临江苏省仪征市,南靠长江,流经苏皖两省的滁河横穿境中入江,滨江带滁,土地面积平方公里,拥有46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属长江下游“金三角”经济区。
安置房方案设计说明

安置房方案设计说明一、方案背景和目标在城市开发和更新过程中,为了保障被拆迁居民的基本居住权益,一般会提供安置房作为替代住房。
安置房方案设计的目标是提供符合居民居住需求的安全、舒适的住房,并且能够保障住户的基本生活功能。
二、方案内容和特点1.住房规划和设计:根据被拆迁居民的实际需求,安置房方案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住房面积、布局和功能的需求。
住房规划要合理,充分考虑居住者的居住习惯和人口结构。
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包括建筑结构设计、消防通道、通风透光等。
2.建筑材料和装修:为了保证安置房的品质和使用寿命,方案设计中应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
采用强度高、耐用性好的建材,确保安置房的结构稳固、抗震性能好。
在装修方面,应尽量简洁、实用,避免过分奢华的风格,以降低成本并提高使用效果。
3.公共设施和服务配套:安置房方案设计需要考虑到住户的生活需求,提供相应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小区绿化、停车场、垃圾处理设施、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网络等。
同时,还需要提供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方便居民日常生活。
4.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性:在安置房方案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性。
在建筑设计上,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小区规划中,要合理布置绿化空间和公共区域,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三、方案实施过程1.项目策划和准备:在方案实施之前,需要进行项目策划和准备工作。
包括需求调研、规划设计、资金筹措等。
同时,需要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建筑施工和监管: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建筑施工是重要的环节。
需要选择有资质和经验的施工单位,确保施工质量。
同时,还需要加强施工监管,确保符合建筑标准和规范要求。
3.竣工验收和交付:在安置房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竣工验收和交付工作。
相关部门和居民代表应参与验收工作,确保符合安全、质量和完工标准。
同时还需要制定交房方案,确保文件齐全、透明公开。
南京江北新区雄州副中心六合新城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图
雨水工程规划图
06
2015年11月
J
南京江北新区
NJJBa040单元
控制性详细规划
■ 污水工程
规划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 城市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 0.80。污水集中处理率95%,日变化系数1.3。渗漏系数10%。规划区平均 日污水量约2.24万立方米/日。规划区污水处理隶属六合污水处理系统,规划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6万立方 米/日。保留白果南路、古棠大道与新棠路 d1200-d1650的污水主干管,龙池路d600-d800的污水次干管; 规划在旭光路敷设d1200污水管接入新棠路污水主干管,以便规划区西侧污水接入;规划在古棠大道(新 棠路-宁连高速段)敷设d1200的污水管接入新棠路污水主干管,以便规划区南侧污水接入;其他道路规划 敷设d400-d600的污水支管。
各区域统一联网供水。保留六合大道 DN1000 与古棠大道 DN800 给水引入管,雄州东路与龙池路 DN500DN800的给水干管;实施各区域统一联网供水。保留六合大道DN1000与古棠大道DN800给水引入管,雄 州东路与龙池路DN500-DN800的给水干管。
■ 雨水工程
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一般地区选用 2-3年,重要地区选用3-5年河道和泵站的设计降雨重现期为20年; 雨水管道设计重现期为2-3年。规划区为机排区。规划区共设置8座雨水泵站,总规模达51.05立方米/秒, 其中规划保留7座,规划新建1座。规划沿道路敷设d600-d1500雨水管,雨水就近、分散、重力流排入水 体。
J
南京江北新区
NJJBa040单元
控制性详细规划
南京江北新区NJJBa040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公众意见征询
南京市规划局 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筹)规划国土部 南京市规划局六合分局 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拆迁安置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一)基地分析XX市城西街道上XXXX线拆迁安置暨空心村改造项目南临03省道,北靠XX市看守所用地区块,东临上XX旧村区块,用地周边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是拆迁安置用地的理想地块。
本用地建设核准规划总占地面积为29.1万平方米,其中旧村用地为12.5万㎡,新村建设规划用地为16.5万㎡。
新村用地建设按规划分期建设,其中新村一期建设用地80538㎡。
二、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一)批准的有关文件l、XX市相关部门签发的城西街道上XX新农村建设用地总规划核准文件2、甲方提供的建筑规划设计任务书3、国家、地方、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二)本工程适用的相关规范及标准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居民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2003年版)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没计规范》JGJ50-200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计规则和配建标准》(三)水、电、热等能源供应条件l、生活、消防用水均由城市自来水管网供给。
2、废污水排放采用分流制,室内废、污分流,室外雨、污分流,污水经沼气池净化处理后与生活废水共同排入城市排水管网,雨水直接排入雨水干管。
3、本工程消防用电及重要设备用电等级二级负荷要求设计。
4、本工程生活燃气采用管道液化气,管道沿厨房外墙明装。
5、本工程在小区内部设有配电用房。
(四)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l、方案设计总体要求(1)本工程的总体设计,应综合考虑住宅与公建配套设施的布局、群体组合、路网结构、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
(2)要充分利用每寸土地,使建筑布局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使建筑与环境间做到因地制宜、节约土地,减少工程管网和公用设施投资,降低建筑的总造价。
(3)要满足停车泊位、交通组织、避雷、消防和人防等方便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合区二棉地块拆迁安置房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一、项目背景按照国务院拆迁补偿条例,为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凡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的,实行产权调换和作价补偿相结合的形式,或者产权调换和作价补偿相结合的形式。
对被拆除房屋使用人的安置地点,应当根据城市对建设地区的要求和建设工程的性质,按照有利于实施城市规划和城市旧区改造的原则确定。
拆除住宅房屋,由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照房屋建筑面积,也可按照原使用面积或者居住面积安置。
随着南京市跨江发展、建设“五个中心”战略的深入推进,长江四桥、沿江高等级公路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六合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为了提升六合南大门窗口形象、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质、拓展城市空间,政府加大了城市建设力度,随之也带来了较大的拆迁量,依据政府规划目标及安置房建设进度要求,规划拟在雄州西路以南,龙池路以东2.08公顷用地范围内建设二棉地块拆迁安置房小区项目,以解决浮桥连接线、励志中学以及南门周边(二棉)地块的拆迁安置,共需安置707户。
项目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安置优先,统筹规划、科学组织,创新模式、注重实效,规范运行、完善机制”的原则,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障和改善拆迁户住房条件为出发点,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缩短建设周期,切实消除超期安置现象,着力构建平安拆迁、和谐安置的良性局面,促进我区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项目概况1、现状分析(1)、地理区位项目位于六合主城区,北接雄州西路,规划红线宽60米;西至规划龙池路,规划红线宽40米;东临规划浦六路,规划红线宽30米,项目建设用地面积2.08公顷,合计31.2亩。
(2)、自然条件项目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温湿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5.1℃,平均降雨1000毫米左右。
(3)、现状用地项目区现状高程在8.0-8.5米之间,东低西高,整体地势较为平坦,有利于项目建设。
(4)、水文地质项目区域内无大型河流穿过,有利于项目建设。
(5)、地震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的区划,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
2、项目建设必要性及效益分析(1)、满足当前拆迁安置需求随着六合城市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特别是老城区成片改造,给目前安置用地紧缺的主城区带来了一定压力,六合区现有的安置房数量已不能满足因城市建设带来的大量拆迁安置需求。
项目建设能够有效缓解安置用地及安置房紧缺的现状,有利于提升六合南门窗口形象,满足近期拆迁居民的安置需求。
(2)、提高被拆迁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需要住房是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事难事之一。
因此,建设好拆迁安置住房,满足被拆迁人住房需求,既关系到千家万户拆迁居民的切身利益,也是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建设拆迁安置住房,让被拆迁人住得上经济、实用的拆迁安置住房,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体现社会公平,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发展政策,符合六合区城市发展定位,符合六合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六合区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意见,对于盘活老城区建设用地,促进主城区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规划布局1、设计依据(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2)、《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2006年)(3)、《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2008年)(4)、《六合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5)、《六合区二棉地块拆迁安置房规划设计要点》(6)、六合区二棉地块拆迁安置房规划用地红线(7)、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2、设计原则(1)、体现小区建筑文脉的延续性:以人们熟悉的空间序列布局—轴线,及熟悉的空间围合形式—庭院,形成一个空间明确、秩序井然的居住组群,产生亲切感、秩序感,构成了快乐的生活空间和强烈的领域感。
宽敞的绿地环境,使每家每户都能充分的享受到充足的阳光、空气、及自然景观。
(2)、通过多层次的空间环境,创造出一个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所,使各种年龄和层次的人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一起,彼此交流而又不互相干扰。
按照空间的领域意识分层次使用户外空间,主要景观设计的序列依此而展开。
以环境设计手法限定界域,路线明确,层次清晰,营造了一个快乐的生活空间,形成良好居住氛围。
(3)、力求将艺术的灵魂和创意融入生活的情趣中,创造出一个诗意的栖居环境,并以此倡导形成温馨的生活方式。
3、总体构思本规划设计旨在满足拆迁居民安置需求,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1)、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规划设计。
(2)、突出环境设计的宗旨,以“绿化中的建筑”和“建筑中的绿化”两种手法营造小区中心,形成集中景区与庭院绿地,有效利用土地,突出小区的整体特色。
(3)、居住区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居住需求,因此在环境设计上要强调“以人为本”。
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及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充分提供生活、居住、娱乐、等功能和服务设施,从而体现对人的细致关怀。
(4)、规划与单体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活方便、利于管理、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安置小区。
(5)、具有超前意识,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含量,考虑地方气候与习俗等特点,力求建筑风格的创新。
(6)、利用地块内的地势、地形,设计流畅而经济实用的道路系统。
(7)、充分利用土地,丰富建筑空间,营造一个具有归宿感和私密性的居住环境空间。
4、布局结构规划项目用地南北方向长约120米,东西方向长约170米,整个地块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0811㎡,合约31.2亩。
小区空间布局按行列式进行,以18、30层板式高层住宅为主,建筑南北朝向,住宅群体串接成一体,形成一大型中央景观区。
无论从龙池路,还是从整个小区的空间结构,空间视线都不受干扰,且形成了高低错落、变化有序的群体空间,同时也满足日照采光通风基本要求。
主入口设置在雄州西路上,地块内部规划采用环状路网式布局,环形干道以及主、次出入口将整个小区自然划分。
通过环路串联各单元楼,环路通畅、便捷,同时也有利于小区的人车分流,减少机动车对小区内居住人员的干扰。
5、规划规模二棉地块拆迁安置房小区规划住宅户数756户,停车位535个。
四、住宅建设1、建设要求根据安置户的需求情况,住宅套型面积设计等应按下表进行(需考虑公摊面积)。
二棉地块预约安置情况统计表2、房型设计房型设计是住宅设计的核心之一,小区住宅的单体设计将众多单位作为一个集合体来设计。
这样就要求将各单体统筹考虑,如考虑住宅的面积需求,就设计了较多的房型,每一套房型都经过精心推敲,在提供房型多样性的同时保证每一套的质量。
朝向是房型设计的一个重点,朝南的房间总是越多越好。
基地总平面为正南北向,在户型交接的部分是利用组合上的变化进行过渡,在这里,形式是为功能服务的。
住宅设计每户均有朝南的居室,除多层邻里单元的端头单元外,其它每户均有一厅、一室朝南,且一般厅开间不少于3.9米,朝南的卧室开间不少于3.6米,每户均考虑了贮藏、洗衣机、空调机及室外空调机的位置。
厨、厕、厅、室的窗地比严格按照国家或江苏地区规范设计,采光充足,穿堂风线路短直,特别是南北起居厅与餐厅对穿的户型设计,通风更为流畅。
在套型比例上。
考虑到拆迁安置的需求,提供了较多的二室及三室户,规划A套型(53平米)34套;B套型(72平米)104套;C套型(85平米)274套;D套型(101平米)276套;E套型(121平米)68套,满足了需安置户数对套型面积的基本需求。
本小区规划机动车车位参照《2010年南京市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设置标准与准则》规定。
采用地面停车与地下停车相结合的方式,停车位总计535个,其中住宅地面停车位为120个,地下停车位415个,基本满足小区汽车停放要求。
考虑到拆迁安置的住户,出行以自行车、助力车和摩托车为主,所以在住宅楼底下设置半地下的自行车库,面积2830平方米,确保住户停车存放使用的方便和安全。
五、基础设施规划1、道路交通工程(1)、道路等级与宽度小区主要道路为7米,宅间路为4.5米,主干道设置结合步行交通、街巷空间、宅间路、滨水景观道路适当设置碎石路。
(2)、停车场地规划地面停车位沿环形主干道设置,地面停车位120辆,地下停车位415辆,合计535辆。
2、给水与消防工程(1)、给水水源和用水量规划范围内用水由六合二水厂和六合加压给水泵站联网供水。
近期扩建六合水厂至设计规模10万m3/d,六合水厂由上坝水源厂供原水,给水加压泵站净水来自大厂水厂。
本工程安置人口为2650人,按照最大日生活用水定额为300L/人·日,不可预见用水量按总用水量的10%计,最大日生活用水量为875m3/d ,最大时用水量91.1m3/h。
规划水源为区域供水,水源引自区域自来水管网。
(2)、给水系统给水系统将给水管设计为环状网,主干管沿小区环形主干道敷设,用闸阀分成若干个段。
(3)、消防设施沿主干道路每80~120米设置室外消火栓。
3、排水工程(1)、排水体制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2)、管网规划本工程的日排污量按日用水量的90%考虑,即日最大排污废水量约788m3/d。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小区内的污水管网,最终排入六合主城区的污水排放系统。
4、供电工程(1)、用电负荷住宅建筑负荷指标按8KW/户计算,小区总装机容量为6048KW,计算容量为4838.4KW。
(2)、供电线路供电线路从城区内10KV线路就近引入,经10KV变电所降压0.4KV后出线,0.4KV出线沿道路敷设。
(3)、路灯可考虑沿小区内主要道路25米左右设置一个路灯。
5、通信工程通信光缆由主城区电信交换中心引来,规划在小区内中心设置电信交接箱一个,由电信交接箱出线至电信分线盒(用户),规划电信线路结合道路敷设。
6、环卫工程(1)、垃圾收集点在小区内合理布置生活垃圾箱,方便生活垃圾收集,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75米。
(2)、垃圾处理方式集中收集统一处理。
六、绿化景观规划1、规划原则(1)、加强景点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明显的景观序列,贯穿整个小区。
其中的每个景点相互呼应,同时又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整个小区的景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以步景为主,充分利用声音、色彩、质感等景观要素,营造丰富多彩的小区景观特色。
(3)、力求景观在统一、和谐的基础上有丰富的对比与变化,营造小区景观的可识别性。
(4)、在景观配套设施、休憩设施等方面使用本地材料。
2、总体思路本次方案本着“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原则,精心布局,互为因借,创造一个“人性化、人文化”的深厚环境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