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灾害情况汇报

合集下载

张双楼煤矿“冲击地压”地质灾害的情况汇报(2)

张双楼煤矿“冲击地压”地质灾害的情况汇报(2)

2010年7月30日3时15分左右,我矿-1200东一采区发生一起地质灾害事故,造成6人遇难、1人重伤、4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96.29万元。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矿井概况及事故区域自然状况㈠矿井概况我矿位于徐州市沛县境内,距大屯煤电公司 6.5km,距徐州市区约79km。

井田东西走向长13.5km,倾斜宽2.9km,面积约37.8623km2。

目前,探明煤层最大埋藏深度为-1200m,现主采山西组7、9煤,矿井正常涌水量870 m3/h,最大涌水量是907 m3/h。

煤层自燃发火期为3-6个月。

属于低瓦斯矿井。

截至2009年末,矿井的工业储量为21492.6万t,可采储量10033.7万t。

我矿于1979年1月开工建设,1986年12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1.20Mt/a,原隶属大屯煤电公司,1990年1月移交给徐州矿务局。

2009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25M t/a。

我矿为立井多水平开拓方式,开采上限-260m,开采下限-1200m。

划分四个水平,即 -500m水平、 -750m水平、-1000m水平、-1200m水平。

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

矿井在册职工6332人,其中,原煤生产职工3893人,后勤及非煤职工730人,异地劳务职工1140人,内部退养及其他569人。

目前,全矿共安排3个综采工作面,0.8个炮采工作面和15个掘进工作面进行采掘作业。

2009年生产原煤202万t。

㈡事故区域概况1、自然状况发生事故的区域位于矿井-1200m东一采区,该采区东起大屯铁路保护煤柱,西至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北至7煤-1200m 底板等高线,南至9煤-1000m底板等高线。

走向长2006m,倾斜长560m,采区面积1.12Km2。

2、煤系地层该区域主要开采山西组7、9煤,煤系地层岩性主要由灰~灰白色细砂岩、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白色砂岩与灰黑色泥岩组成的砂泥互层以及煤组成,共含煤两层,含煤系数6.3 %。

煤矿闭坑地质报告

煤矿闭坑地质报告

煤矿闭坑地质报告一、煤矿概况该煤矿位于省市,是一座大型综采煤矿。

矿区总面积约为XXX平方公里,煤矿共设有X个工作面,平均每个工作面每日采矿量约为XXX吨。

目前,该矿井已经闭坑停产,进行后期地质评估和安全处理工作。

二、闭坑原因煤矿的闭坑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1.煤炭市场需求量下降: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调整,清洁能源的推广与应用,以及环保限产政策的实施,煤炭市场需求量逐渐下降。

2.煤层资源耗尽:该矿已经连续开采超过X年,煤层资源逐渐耗尽,煤矿开采难度与成本逐渐增加。

3.安全风险:煤矿的不良地质条件和日益加大的安全风险催促了决策者推动矿井停产关停的决策。

三、地质概况1.矿区地质构造:矿区位于山脉,地质构造复杂。

区域内主要由变质岩、火山岩、沉积岩层组成,煤层主要分布在沉积岩中。

2.煤层性质与产状:煤矿开采的主要煤层为X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X米。

煤层具有良好的工业指标,煤质好、灰分低、热值高。

煤层产状为平缓倾斜,呈东西走向。

3.顶板和底板地质条件:顶板主要由硬岩组成,硬度较大,紧密结构,但易产生风化和崩塌。

底板为软岩,变质程度较高,连接性较差,易发生滑移和断裂。

四、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在矿井闭坑后,需要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包括矿井底板、顶板的稳定性和水文地质情况等。

1.底板稳定性评估:根据现场勘察和资料分析,底板为软岩,易滑移断裂,存在一定的稳定风险。

需要采取支护措施,确保底板的稳定性,防止发生地质灾害。

2.顶板稳定性评估:顶板为硬岩,稳定性较好,但由于矿井闭坑后矿井内压力的消失,顶板易产生风化和崩塌,增加了地质灾害的风险。

需要采取通风降温、注浆、锚杆支护等措施,保证顶板的稳定性。

3.水文地质评估:闭坑后,需对矿山水文地质进行评估,包括地下水的涌水情况和矿山排水系统的完善性。

确保矿山的排水系统完善,防止地下水淹入矿井。

五、处理措施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1.底板支护:采取锚杆支护、注浆加固等技术手段,确保底板稳定性,防止滑移断裂。

煤矿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煤矿地质灾害排查报告

贵州万峰矿业有限公司纳雍县化作乡焦硐煤矿地质灾害调查报告二0一七年八月三十日贵州万峰矿业有限公司纳雍县化作乡焦硐煤矿地质灾害调查报告为切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县近期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部署以及相关灾害防治工作相关会议精神及贯彻落实纳雍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要求,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煤矿安全工作,有效防范、杜绝地质灾害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我矿于2017年8月29日对煤矿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排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排查范围及内容1.排查地质灾害防治组织机构建设情况;2.排查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值班值守的落实情况;3.排查汛期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及贯彻学习情况,应急物资准备情况;4.排查矿区范围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针对灾害隐患点防治措施落实情况;5.排查矿区范围内是否有因汛期暴雨诱发易滑坡不稳定的山体、崩塌、泥石流等不安全因数;6.排查矿区范围的护坡、挡墙、围墙堡坎等情况;7.排查范围:矿区内工业广场、矸石场、煤坪、变电所、主要通风机房、井口、办公楼、宿舍楼、瓦斯抽放泵房、民用爆炸物品库房。

二、排查工作的组织领导为确保此次排查治理工作落到实处,煤矿成立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矿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排查和治理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黄刚副组长:胡大红、谢南江、王飞成员:井下管理人员、地面管理人员。

三、排查工时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检查自查工作排查时间:2017年8月29日。

四、排查的分工及检查路线1、一组;牵头黄刚、参加王飞及地面管理人员对矿区范围内所有会受威胁点进行排查。

2、二组检查路线:办公楼→宿舍楼→变电所→矸石场→煤坪→工业广场→主斜井→主要通风机房→物资库房→民用爆炸物品库房→瓦斯抽放泵房。

3、三组:牵头胡大红,参加井下管理人员对井下全面排查。

五、检查情况1.煤矿成立防地质灾害应急事故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开展工作。

煤矿地质工作情况汇报

煤矿地质工作情况汇报

煤矿地质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是XX煤矿地质工作人员,在此向您汇报我所在煤矿的地质工作情况。

首先,我要向您介绍我们煤矿的地质情况。

我们所在煤矿位于XX省,地质构
造复杂,煤层埋深较深,矿层倾角较大,煤质优良。

在开采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地质问题,比如煤与瓦斯突出、顶板垮落等,但通过我们地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其次,我要汇报我们的地质工作情况。

我们地质工作者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积
极开展地质勘探工作,不断完善地质资料,提高了对煤层的认识和预测能力。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煤与瓦斯突出、顶板垮落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制定了科学的防治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地质灾害对生产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煤矿地质环境的监测和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地质环境问题,确保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最后,我要向您汇报我们今后的工作计划。

我们将继续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完
善地质资料,提高对煤层的认识和预测能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定更加科学的防治措施,全面提高煤矿地质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地质环境问题,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对煤矿地质工作情况的汇报,希望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

谢谢!。

煤矿地质灾害分析

煤矿地质灾害分析

某矿区地面塌陷事故分析
地面塌陷事故概述
某矿区在开采过程中,发生地面塌陷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
地面塌陷原因分析
该矿区地面塌陷主要是由于采空区未及时回填和支护,导致采空区 顶板失稳坍塌,进而引发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预防措施
针对该矿区地面塌陷事故,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如加强采空区安全 管理、定期监测采空区稳定性、及时回填和支护采空区等。
05
煤矿地质灾害案例分析
某矿区滑坡事故分析
滑坡事故概述
某矿区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山体斜坡失稳,导致大规模滑坡,造 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滑坡原因分析
该矿区滑坡主要是由于采矿活动破坏了山体斜坡的稳定性,加上连 续降雨的诱发作用,导致斜坡失稳下滑。
滑坡预防措施
针对该矿区滑坡事故,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如加强采矿工程安全 监管、定期监测山体斜坡稳定性、及时治理滑坡隐患等。
煤矿地质灾害分析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contents
目录
•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 • 煤矿地质灾害类型 • 煤矿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 煤矿地质灾害治理方法 • 煤矿地质灾害案例分析
01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煤矿地质灾害是指由于采矿活动 引发的地质环境破坏,进而对矿 工生命安全、矿区生态环境和煤 矿生产造成威胁和损害的现象。
某矿区瓦斯爆炸事故分析
瓦斯爆炸事故概述
某矿区在开采过程中,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
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该矿区瓦斯爆炸主要是由于通风不畅、瓦斯积聚过多且达到爆炸极 限,遇到火源即发生爆炸。
瓦斯爆炸预防措施
针对该矿区瓦斯爆炸事故,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如加强通风管理 、定期监测瓦斯浓度、严格控制火源等。

地质塌陷的情况汇报

地质塌陷的情况汇报

地质塌陷的情况汇报地质塌陷是指地下空洞或者岩层崩塌导致地表发生下陷的现象。

在我国,地质塌陷是一个严重的自然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就地质塌陷的情况进行汇报,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首先,地质塌陷的成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岩层空洞增加,从而引发地表塌陷。

二是地下煤矿开采,煤层塌陷引发地表塌陷。

三是地下溶洞的发育,溶洞坍塌引发地表塌陷。

四是地下岩层的断裂和滑动,引发地表沉降。

以上几种成因都是导致地质塌陷的重要原因。

其次,地质塌陷的危害不可小觑。

一方面,地质塌陷会导致地表建筑物、道路、桥梁等设施的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不便。

另一方面,地质塌陷还会造成地下管道、电缆等设施的破坏,给城市的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

更为严重的是,地质塌陷还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引发地表水体的干涸,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

因此,地质塌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容忽视。

再次,针对地质塌陷的防治工作,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一是加强地下水的合理开采,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二是加强地质勘察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地下岩层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三是加强地下煤矿的安全开采,避免煤层塌陷引发地表塌陷。

四是加强地下溶洞的治理工作,及时处理溶洞坍塌的隐患。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质塌陷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地质塌陷是一个严重的自然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活和城市建设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地质塌陷的防治工作,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不断提升地质灾害的防治水平,为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创造更加安全的环境。

综上所述,地质塌陷是一个严重的自然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活和城市建设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我们应该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和防治工作,提升防治水平,为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创造更加安全的环境。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重视地质塌陷问题,共同努力,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山阳煤矿地质报告

山阳煤矿地质报告

山阳煤矿地质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山阳煤矿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矿区地质进行的实地勘查,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先前的煤矿地质报告,我们对山阳煤矿的地质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供了地质风险评估和安全预警建议。

2. 研究区域概况山阳煤矿位于山阳县,地理坐标为XXX。

该矿区总面积为XXX平方公里,分布有多个煤矿井。

该区域自古煤炭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3. 地质背景山阳煤矿地属于中国XXX地层,主要由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组成,其中石炭纪地层厚度约XXX米,二叠纪地层厚度约XXX米。

主要地质构造类型为XX断裂、XX褶皱和XX岩层。

4. 地质特征4.1 煤层属性山阳煤矿的煤层主要以无烟煤和烟煤为主,其含碳量高,具有很高的热值。

煤层厚度分布较为均匀,平均厚度为XX米。

煤层具有良好的可采性和可矿化性。

4.2 岩层属性在煤层之上和之下的岩层主要包括泥岩、砂岩和页岩。

岩层的稳定性较高,具有较好的支护效果。

4.3 地下水情况山阳煤矿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降雨和地下渗漏,主要通过河流和泉眼排出。

地下水位较低,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小。

5. 矿山地质风险分析5.1 地质灾害风险山阳煤矿的地质灾害包括地质断裂、地层滑动和岩爆等。

其中,矿井周边存在多个断裂带,需要进行合理的支护和加固措施。

在煤矿采矿过程中,地层滑动和岩爆是常见的地质灾害,需要进行事前预测和事后处理。

5.2 瓦斯爆炸风险由于山阳煤矿煤层的瓦斯含量较高,存在瓦斯爆炸的风险。

为了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矿井内需设置完善的通风系统,并进行瓦斯抽采和检测等工作。

5.3 救灾与安全预警针对山阳煤矿的地质灾害风险,我们建议加强救灾和安全预警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结论根据对山阳煤矿的地质情况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山阳煤矿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层具有良好的可采性和可矿化性。

然而,由于地质灾害和瓦斯爆炸等风险存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矿工的安全生产。

露天煤矿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内容

露天煤矿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内容

露天煤矿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内容1. 引言露天煤矿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旨在对特定煤矿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以帮助矿方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保障煤矿生产运营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基于充分的实地调查和采集到的相关数据,可靠地评估出该煤矿的地质灾害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2. 研究区域概况本研究对象为某煤矿区域,地处山脉周边丘陵地带,矿区总面积为XXX平方公里。

该矿区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已有多年历史,煤层厚度约为XX米,煤质优良,年产量达到XX万吨。

然而,该矿区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存在着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

3. 实地调查与采集数据为了准确评估该煤矿的地质灾害风险,我们组织了一次实地调查,使用了一系列科学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地形测量、地质勘探、水文地质调查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采集和研究分析,我们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4.1 断层活动性评估地震和地面变形是煤矿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研究区域的断层活动性评估,我们发现研究区域存在多条断层带,其中部分断层表现出较强的活动性,对煤矿稳定性有一定的威胁。

4.2 煤层赋存条件评估煤层的赋存条件对地质灾害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地质勘探和矿井调查,我们得知煤层存在着脆弱的层间结构和较大的倾角,容易发生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

4.3 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地下水对煤矿开采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我们发现研究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滞胀岩层,可能引发地下水突涌、煤层顶板决堤等地质灾害。

4.4 其他风险评估除了以上评估外,我们还对边坡稳定性、瓦斯抽采和矿井通风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虑,评估了这些因素对地质灾害风险的影响程度。

5. 风险评估结果综合以上评估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研究区域存在较强的断层活动性,地震风险较大;- 煤层赋存条件较差,容易发生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 地下水位较高,存在地下水突涌和煤层顶板决堤的风险;- 矿区存在较大的边坡稳定性风险;- 瓦斯抽采和矿井通风等方面的安全管理措施需进一步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地质灾害情况汇报
篇一:富民煤矿地质灾害工作总结
富民煤矿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富民煤矿根据上级有关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要求,矿于20XX年4月13日成立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同时建立了矿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建立了每周进行一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制度,并于20XX年4月13日矿对富民煤矿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排查,针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矿立即制定了地质灾害隐患治理整改方案,通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富民煤矿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于20XX年6月15日对矿地质灾害隐患治理整改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检查出的地质灾害7项隐患全部整改结束,同时根据纳雍县工业经济贸易和能源局文件【20XX】41号文件精神,富民煤矿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于20XX 年8月15日矿对富民煤矿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又进行了一次地质灾害全面的检查、排查,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和违规行为5项,针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和违规行为,矿立即制定了矿井地质灾害治理整改方案。

一、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和违规行为:
(1)、地面疏排水沟宽度、深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2)、主井、风井上方的乡村公路在主井与风井之间的护坡加固不牢。

(3)地面的防雷电设施和检查不完善。

(4)机电队值班对地质灾害的检查不认真,检查记录不完善。

(5)井下水仓淤泥清理不彻底,+1855专用回风巷无水仓和排水设备。

(6)地面风井、主井、副井在100米范围内末设立观测站。

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李敦才(矿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张学军(生产矿长)、牟敦发(工程师)
成员:王鹏飞(安全矿长)、魏庆和(后勤矿长)、王林(机电队长)、王中军(掘进队长)、沈中山(通风队长)、向国松(防突队长)
三、地质灾害隐患治理整改方案
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整改表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矸石堆场应修建可靠的拦挡及截排水工程,避免堆体滑塌及雨季泥石流的危害。

2、对工业广场永久性边坡应进行可靠支护,防止崩塌,滑塌的危害。

3、对矿区地表进行监测,掌握井下开采与地面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掌握煤矿开采对地面的影响程度,加强观测开采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各种参数,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4、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内禁止规划新建居民及其它建筑物。

5、工业广场内应统一规划排水泄洪设施,矸石堆场必须修建可靠的拦渣坝,避免雨季引发泥石流及其它地质灾害。

6、严格按设计要求留设保安煤柱。

并完善通风、用电、抽水、运输等系统,禁止井下大爆破开采,做好敲邦问顶、防火等安全措施。

确保井上、井下生产安全。

7、在开采过程中,应注意监测陡崖是否变形,以免产生危岩或崩塌,造成灾害。

8、矿成立地质灾害巡视检查小组,组长由矿主要负责人:李敦才(矿主要负责人)担任
副组长由:张学军(生产矿长)、牟敦发(工程师)担任
成员:王鹏飞(安全矿长)、魏庆和(后勤矿长)、王林(机电队长)、王中军(掘进队长)、沈中山(通风队长)、向国松(防突队长)组成篇二:煤矿地质灾害检查情况
煤矿地质灾害检查情况
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一、基本情况
1、兼并重组情况
山西柳林鑫飞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是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XX?33号文件)《关于吕梁市柳林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要求,以山西鑫飞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企业,由原山西柳林任家山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柳林森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柳林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3个煤矿整合而成。

20XX年10月30日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
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XX101220XX1016),20XX年10月29日办理了采矿许可证延期,批准开采煤层为4#~9#煤层,井田面积为4.0716km3,生产规模为90万吨/年。

2、采空老窑情况
1、原山西柳林任家山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1.7485km2,,生产规模为90Kt/a,批准开采4号煤层,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煤层平均厚度1.55m,容重1.38t/m3,底板标高570m。

整合前开采4号煤层,5号煤层井田范围内不可采,4号煤层大部已采空,8号、9号未采动。

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开拓,回采工作面为长壁布置,放炮落煤,井下原煤采用刮板、皮带运输,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采用抽出式负压通风。

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

2、原山西柳林森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面积为0.5Km2,生产能力为90Kt/a,批准开采8、9号煤层,整合前开采9号煤
层,4号煤层已采空,8号煤层未动用且大部分已蹬空;9号煤层平均厚度2.59m,容重1.43t/m3,底板标高500m。

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开拓,回采工作面为长壁布置,放炮落煤,井下原煤采用刮板、皮带运输。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采用抽出式负压通风。

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

该矿属于“十关闭”矿井,原生产系统已关闭。

3、原山西柳林下山峁煤业有限公司:该矿井田面积为
1.7825Km2,生产能力为150Kt/a,批准开采4、5号煤层,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煤层平均厚度1.55m,容重1.38t/m3,底板标高570m;
整合前开采4号煤层,5#煤层在井田内为不可采煤层,4号煤层大部已采空,8号、9号未采动。

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开拓,回采工作面为长壁布置,放炮落煤,井下原煤采用刮板、皮带运输。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采用抽出式负压通风。

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

3、近几年地表塌陷情况
由于历史采掘原因,我公司井田范围内4、9号煤层均分布有大小不等的采空区,地面影响范围较广。

矿区范围的地表山坡上局部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地面塌陷和裂缝,地面塌陷深度一般为0.5-1m,地面裂缝宽约0.1-0.3m,长度20-40m不等,分布较广。

其上方及附近房屋等建筑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现象,初步估计损失小于100万元,对任家山村影响较严重,危险性较大。

另外,在工业场地内东北部发现一处滑坡,高度为约15m,长度约
12m,滑坡体约300m3,现状条件下,其下方建筑内未出现损坏,影响较轻。

二、本次检查情况
1、采空范围塌陷
我公司矿井经兼并重组后,自20XX年10月15日开工建设以来,一直进行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改扩建工程建设,未进行任何的采掘活动,在矿区范围内没有构成新的采空塌陷区。

2、山体治理情况
我公司针对历史遗留的采空塌陷问题,首先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包括:清除任家山东北部潜在滑坡H1;对工业广场潜在滑坡H2进行了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