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评价观点类题型(公开课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之评价观点类题型优秀PPT

4.后人评价此曲在风格上颇为清秀有力,很有 “清劲”之风。请结合前三句,对此作简要赏析。
4.①从意象意境上看,使用“岸风”“斜 阳”“离樽”等优美意象,使意境秀美中不乏豪 迈壮阔。②从遣词造句上看,用词清劲有力, “裂”“迸”等动词富于力度;句式简短有力, 读之清爽利落。③从手法运用上看,虽有离愁别 绪但却寄托于壮阔之景,使情思表达洒脱自然、 俊逸有力。
可忽略评论原句,对照解释,联系 诗句作答。注意扣住关键词。
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 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
有人评价“一枝何事,向我依然”两句“问得无 理而有情”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①牡丹花开花落自有其规律或原因,与人事无 关,所以说词人问得无理。②而这一问曲折地表 现了词人惊喜、欣慰的感情:“今岁花时”词人 却未能欣赏到“国艳带酒,天香染袂”的美景, “泪洒尊前”,充满了遗憾,却在秋日发现“忽 开千叶一朵”不由发出惊喜的询问,蕴涵着缺憾 得以填补后的欣慰。
4.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 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请谈 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
4.(1)该评论“虎啸龙吟”中有“和缓”,意思是指 词人豪放大气的词风中有温婉细腻的情感抒发。(2)“ 千古浪”“三更月”“万里雪”等意象的选取豪迈大气,营 造了气势恢宏的意境;“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的运用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与勉励,体现出”虎啸龙吟”的 豪放之风。(3)“不堪离别”“儿女泪”“须相忆”又深情 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细腻而真实的感受,对朋友浓浓的牵 挂关切之意表达了词人“和缓”的温情。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题评讲 PPT精品课件(共21张)

炼动词 • 炼形容词 • 炼数量词(“数枝”) • 叠词(“萧萧”) 、表颜色的词 •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 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 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营造诗的意境、 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
诗歌的炼字应注意: 1、动词 2、修饰语(形容词、副词、数量词) 3、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问:请分析第二句中的“冷”字,用 得好在什么地方?(4分)
• 答:“冷”,寒冷;写出了秋夜露 珠的清冷,露水弄湿了桂花;抒写了 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二、要关注修饰语
形容词 东 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参考答案: “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地 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 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 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诗歌鉴赏的意境类题型
及模式化答题
什么是意境?
• 所谓意境,指寄托诗人情感 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 构建的(即景象)让人产生 想象和情感的境界。
诗歌鉴赏题评讲
诗歌鉴赏方面存在两大问题
1、一是读的问题
即如何准确的解读一首诗 2 、二是答的问题 即在读懂的情况下,如何 规范作答,确保得分。
回顾如何读懂诗歌
• 1.从题目着手 • 2.看注释或序或典故 • 3.看作者,知人而论世 • 4.从传统意象着手 • 5.从关键词(诗眼)句(首尾联)图景画面。学 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 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 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 窍门:抓住意象并修饰之,连缀成景“翻译”之, 总分结合完善之)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窍门:① 一般用两个 双音节词 即可,例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 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②分清乐景,哀景。会用“清”“静”“壮”“凄”等 词)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想要归隐田园情怀”是不行 的,应答出为什么而“归隐田园”。 (窍门:语言模式: 突出了(反映了、表达了)诗人因 什么而带来的什么情)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观点态课件

历年高考真题回顾
2022年全国卷I《咏史》
01
分析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及表达效果。
2021年全国卷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深刻含义。
2020年全国卷III《苦昼短》
03
探讨诗中“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所体现的作者情感。
模拟试题实战演练
模拟题一《山园小梅》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 歌鉴赏之观点态课件
汇报人:XX 20XX-01-25
目 录
• 诗歌鉴赏基础知识 • 观点态度类题目解题技巧 • 常见观点态度类题目类型及应对策略 • 高考真题实战演练与解析 • 学生自主创作与分享环节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诗歌鉴赏基础知识
诗歌定义与分类
诗歌定义
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 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 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 律的文学体裁。
应对策略
在鉴赏怀古诗时,要关注诗人所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 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而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
咏物诗观点态度解读
咏物诗常见情感
咏物诗通常借物抒怀,表达诗人的志向、品质或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应对策略
在鉴赏咏物诗时,要关注所咏之物的特点和品质,理解诗人借物抒怀的手法, 进而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
通过对诗歌内容的整 体把握,理解作者的 观点态度。
注意诗歌的题目、注 释等,它们可能包含 作者的观点态度。
关注诗歌中的情感词 、评价词,把握作者 的情感倾向。
分析诗歌表达技巧
熟练掌握常见的诗歌表达技巧 ,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分析诗歌中运用的表达技巧, 理解其对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 作用。
关注诗歌中的意象、意境等, 它们是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体 现。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观点评价+课件20张

[注] ①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 址。唐代宗大历年间,作者因被诬陷,被贬为睦州(在今湖北)司马,路过长沙 。
后人评价此诗“怜贾生所以自悯”,请结合全诗简要分
析。
(1)从仕宦经历看,贾谊“三年谪宦”“楚客悲”,也暗 寓了诗人自己迁谪的遭遇。
(2)从环境氛围看,贾谊故宅的荒凉冷落、萧条衰飒, 也暗指诗人当时的凄凉心境。
16.后人评价严羽的边塞诗“在辽阔苍茫的边塞意象中抒发对时空 转换的感慨,形成强烈的情感张力”,请结合本首诗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理解。(6分)
思考: 评语中需要分析的是哪些词?
明确:边塞意象、时空转换、情感张力。
关山月
严羽
今夜关山月,偏能照马鞍。卢龙征戍客,圆缺几回看。 遥想金闺里,应悲玉露寒。黄沙三万里,何日是长安。
三练 习
练习一
使东川·南秦雪
元稹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注】此时写于元稹被贬四川通州之时,途径骆口驿所做
有人评价元稹的这首诗“辞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思考1 这类观点评价题,属于上边第几类别? 明确: 第三类。
(3)从政治生态看,圣明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薄恩, 诗人的未来之路必定崎岖坎坷。
练习四
雨中花慢 苏轼
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斋素累月。方春,牡丹盛开,遂不获一赏。至
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轻飏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
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 袂①,为我留连。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观点评价类题型解析课件

【参考答案】 ①王国维此句意为“用自己的眼光、情感来看待事物,万物都带有我自己 的主观色彩。”(解读评语含义)②“我”在本诗中即诗人。从“卧枕船 舷”“归思清”看出诗人闲适愉悦的心境。(结合文本分析“我”之色彩) ③在这种心境下,诗人所观之“物”皆着诗人之色彩,是闲静安适的:颔 联写夕阳晚照中小桥流水、山寺云峰悠然宁静的状态;颈联用拟人的手法 写鸟儿避人走、荷花热情欢迎,描写细腻,传达出诗人归家的愉悦闲适; 尾联中诗人在归家的途中,逐渐靠近自己的居所,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 亲切清闲,正是诗人心情悠闲愉悦的结果。(连接评语观点与原文)
三、解题思路
审题明思路
• 读评论、明含义、 找关键,定思路
• 读评论就是读题审 题,找到评论中的 关键性词语和答题 要求关键词,确定 考查的角度和考查 范围。
读诗找对应
• 读诗句、找对应; 细梳理,条理化。
• 题干的评论(评价) 是一理论性的观点表 达,考生要将这一观 点结合诗句进行具体 解读,在诗中找到对 应的思考点,整合答 案,分条陈列。
【参考译文】 第一联:躺在船舷上,回忆着归家的思绪清晰,眺望远处的景色,有 些模糊,仿佛是仙境蓬瀛。 第二联:湖上的桥横跨水面,水边的树木已经染上了秋天的颜色,寺 庙依靠在云峰上,正是晚晴的时刻。 第三联:翠羽的鸟儿湿湿的飞过,仿佛是躲避着什么,红菜的香气轻 轻飘来,似乎在迎接着什么。 第四联:渐渐地靠近自己的居所,茅草覆盖的地方渐渐清晰可见,鸡 犬的声音隐隐约约地传来,林中的藤蔓悄悄地藏匿其中。
六、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赠斯远 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诗歌鉴赏专题评价思想内容观点态度ppt课件下载(人教版高考复习总复习诗词鉴赏)

诗歌鉴赏专题评价思想内容观点态度ppt课件下载(人教版高考复习总复习诗词鉴赏)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课件针对性强,有可操作性,是应用较久有效果的课件,可作为公开课的范本. 上传者:cby7221873 )相关课件: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课件针对性强,有可操作性,是应用较久有效果的课件,可作为公开课的范本. 上传者:cby7221873 「下载次数:359」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高考备考实用课件,在诗歌鉴赏这一板块,有利于学生掌握,也有利于教师授课使用。
. 上传者:wsmkjhdo 「下载次数:394」课件简介:ppt制作,转发课件,课外十首古诗,讲解详细,每首古诗都有写作背景,诗句讲解,字词讲解,主旨等等,较直观形象,适合课外古诗的阅读指导。
. 上传者:wlh2012 「下载次数:299」课件简介:ppt制作,转发课件,非常优秀的诗歌鉴赏教学课件,很适合初三教学!有中考例题分析,有诗歌类型归类,还有诗歌鉴赏的方法!. 上传者:tianmi2004 「下载次数:323」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虽然炼字炼句课件很多,但通过改编,本课件选题新,实用性强,是教师公开课的课件,会给你启发的。
. 上传者:shuangqing 「下载次数:522」课件简介:ppt制作,改编课件,主要介绍鉴赏诗歌形象中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的解题方法及答题步骤. 上传者:suman600202 「下载次数:582」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如何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鉴赏一首诗,首先要理解它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或是发表了对生活、生命、社会的何种见解。
理解诗歌内容当然重在对诗歌文本的整体感知上,但诗歌的一些重要信息对我们理解诗歌,把握诗人情感有着重要作用,应该认真加以重视。
. 上传者:dutao-sdjn 「下载次数:407」课件简介:ppt制作,原创课件,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高考复习古诗文阅读之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PPT精品课件(共65张)

古代诗文阅读
考点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
的环节之一。此考点要求从内容、主题、思想、感情四个方 面对古代诗歌进行评价,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 意义和历史局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侧重概括诗歌 的主旨和简析形象的含义 (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评
① ② ③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问题分析:要求点明表现手法,并分析。诗歌紧紧围绕孤桐 这一物象来写,写其虚心、老根弥壮,其实也是写诗人自 己。
参考答案:托物言志。梧桐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
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天地;越老越强,越是暴晒越是茁 壮。表达了诗人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的人生态度 及关心百姓疾苦、甘愿为解救百姓而献身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 思解愠 ,愿斫五弦琴 【注】 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②愠:疾苦、怨愤。③
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 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 愠兮”。
标志
内容情感 内容
常用技法 ①从具体描写的方
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
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 法看,主要是正面 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描写(绘形绘色)与侧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 面烘托。②从修辞 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手法看,主要是比
情感 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 喻(比况)、象征、拟 的哀愁。③托物讽世,或忧 人和对比。③从抒 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 情方法看,主要是 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 托物言志 嘲热讽
高考诗歌鉴赏评价情感与观点 公开课PPT文档共35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高考诗歌鉴赏评价情感与观 点 公开课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 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4分)
答: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 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 表达的更为深远。
感悟三:
诗句和评语互相印证,竭力解读评语。
【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②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
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亚:接近。
2.清代评家陈廷焯在谈论诗歌创作时说,感情“皆可于一草一木 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 (《白雨斋词话》)请借此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感悟二:
努力借助印证语言解读评语,再联 系诗句作答。
评价观点题第三类:评语无任何解释
3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2)时局动荡不安,诗人写此诗时,正避乱南奔,颠沛流离。 所以诗中和平宁静的景物描写,恰与客子流荡无归的际遇相对照。
(3)诗歌寓情于景,字面虽全是客观写景,却把忧危愁苦、急 剧跳动的忧国之心寓于景中,含蓄深婉,耐人寻味。
回顾诗歌群文之七、折桂令·酸斋学士①席上
张可久
岸风吹裂江云,迸一缕斜阳,照我离樽。倚徙②西楼, 留连北海,断送东君。 传酒令金杯玉笋,傲诗坛羽 扇纶巾。惊起波神,唤醒梅魂。翠袖佳人,白雪阳春 ③。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汴河曲 李 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3)咏史诗多因事兴感,重在寓历史鉴戒之意;怀古诗则多因迹 起情,重在抒历史沧桑之慨。杜甫曾评价,一则重在“举隅见 烦费”,一则重在“引古惜兴亡”。请结合这两首诗歌简要分 析。
(3)咏史诗多因事兴感,重在寓历史鉴戒之意;怀古诗则多因迹起情,重在 抒历史沧桑之慨。杜甫曾评价,一则重在“举隅见烦费”,一则重在“引 古惜兴亡”。请结合这两首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1)《隋宫》抓住“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半作帆”这一典型事例,见南游江都所 造成的巨大靡费,以寓奢淫亡国的历史教训;(2) 《汴河曲》则就汴水春色、堤柳飞花与隋宫的荒 凉颓败作对照映衬,于今昔盛衰中寓历史感慨。
可忽略评论原句,对照解释,联系 诗句作答。注意扣住关键词。
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 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
4.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 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请谈 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
【题型分析】
评价观点类题型是指题中给出名家典籍、古 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价, 然后让考生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这是一 种综合性较强的试题。
试题回顾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道 中 陈与义
雨子收还急,溪流直又斜。
迢迢傍山路,漠漠满林花。
破水双鸥影,掀泥百草芽。
川原有高下,随处着人家。
16.纪昀评此诗“夷犹有致”。本诗在摄相取景、选声配色方面力避前 代诗人山水行旅诗的惯常蹊径,它落笔淡远,寄兴深微。请结合全诗对 此特点做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诗歌“落笔淡远”,缘于选取的意象,如“曲折的溪水、 盛开的桃李、越冬的草芽、高下起伏的原野,处处可见的人家烟 火”等,宁静淡雅,一派平和气象。
4.后人评价此曲在风格上颇为清秀有力,很有“清 劲”之风。请结合前三句,对此作简要赏析。
4.后人评价此曲在风格上颇为清秀有力,很有 “清劲”之风。请结合前三句,对此作简要赏析。
4.①从意象意境上看,使用“岸风”“斜 阳”“离樽”等优美意象,使意境秀美中不乏豪 迈壮阔。②从遣词造句上看,用词清劲有力, “裂”“迸”等动词富于力度;句式简短有力, 读之清爽利落。③从手法运用上看,虽有离愁别 绪但却寄托于壮阔之景,使情思表达洒脱自然、 俊逸有力。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弃疾
蜀道登天,—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 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 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 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 分)
(3)【答案】①“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 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②全诗却 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 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评价观点题第二类:评语有印证语言
总结两道题的问法
16.纪昀评此诗“夷犹有致”。本诗在摄相取景、选声配色方面力避前 代诗人山水行旅诗的惯常蹊径,它落笔淡远,寄兴深微。请结合全诗对 此特点做简要分析。(6分)
4.后人评价此曲在风格上颇为清秀有力,很有“清劲”之风。请结合 前三句,对此作简要赏析。
评价观点题第一类:评语有解释
感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