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食疗方
小儿腹泻怎么办 9款食疗方轻松搞定4种腹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小儿腹泻怎么办 9款食疗方轻松搞定4种腹泻
导语:家里有小孩子的妈妈们肯定是时时刻刻都担心孩子生病,而有些疾病偏偏是小孩子的高发病;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一种疾病,小儿腹泻妈妈们应该
家里有小孩子的妈妈们肯定是时时刻刻都担心孩子生病,而有些疾病偏偏是小孩子的高发病;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一种疾病,小儿腹泻妈妈们应该怎么处理吧。
小儿腹泻怎么办
一、伤食型腹泻食疗方
症状:宝宝有腹胀、腹痛,腹泻前哭闹不安的表现,大便酸臭且有不消化奶块,食欲减退伴有口臭。
此型多见于腹泻伴有消化不良的宝宝。
食疗方
苹果汤:取苹果一只洗净,连皮切碎,加250毫升水,加食盐少许,煎汤代茶饮。
若宝宝超过1岁,可以吃苹果泥。
焦山楂麦芽饮:取山楂30克,炒麦芽30克,红糖15克。
先用小火将山楂及麦芽炒至略焦,离火,加少许酒搅拌,再置火炉上炒至干,然后加200毫升水,煎煮15分钟,去渣后加入红糖再熬至沸,待温后分几次服用。
二、风寒型腹泻食疗方
症状:宝宝大便稀薄多泡沫,色淡,臭味少,有腹鸣腹痛,或伴有发热。
此型多见于腹泻的早期。
食疗方
姜茶饮:取生姜10克,茶叶3克,加水煮沸后加少许红糖,代茶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宝宝拉肚子吃什么粥好

宝宝拉肚子吃什么粥好宝宝拉肚子吃什么粥好1、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为主,营养丰富,热量适中,最适合病弱的幼儿食用。
2、牛奶米汤:米汤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热量,容易被肠胃消化。
而且米汤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不易消化的酪蛋白分子变成易于消化及吸收的分子。
牛奶米汤的制法非常简单,只需将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烂,滤去米渣,加入牛奶调匀即可。
3、绿豆粥:绿豆有清热解毒及祛暑的疗效,而且水分充足、营养丰富,最适合1岁以内的幼儿食用。
只需将绿豆加水煮烂,再加适量的糖或盐即可。
4、葛根粥:具有解肌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
每天早晚各喝1次。
制法:鲜葛根40克洗净切片与水同磨,待沉淀后取粉(现市场有售葛根粉可用)。
先用粳米100克煮粥,至半成熟时加入葛根粉同煮成稀粥。
宝宝拉肚子的症状1、轻症:每天大便五至八次,可能伴随着轻微发烧或呕吐。
粪便呈黄绿色,带粘液且呈蛋花汤样,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
2、中度腹泻:每天大便十次,稀水便、气味酸且臭,可能中度发烧。
3、重症:腹泻频繁,每天大便八至十五次,呈水样、量多,有酸臭味,烦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惊厥,血丝黏液便,前囟门凹陷,皮肤及嘴唇干燥等。
4、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镁等。
宝宝拉肚子注意事项宝宝拉肚子是很多宝宝都会有的症状,造成此种症状的原因有很多,或是着凉凉了肚子造成消化系统的异常,或是由于饮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建议家长在发现宝宝有拉肚子的情形时,一定不要一刀切,不要一味的大量用药物,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加大宝宝的症状。
而是要及时找出造成宝宝此种情况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1、调整奶粉浓度轻微的腹泻,可以将牛奶冲淡一些,如果宝宝喝配方奶,应让宝宝喝固定的品牌,不要随意更换,以免宝宝不适应。
如要为宝宝选择另一种品牌的奶粉,则要注意换奶粉过程中宝宝是否有不适的肠胃反应,若有不适情形,暂时停止换奶粉。
2、注意烹调方式烹调方式应选择清蒸、水煮的方式,避免油炸、油煎等不易消化的制作。
小儿止泻食疗方法

小儿止泻食疗方法小儿的肠胃发育不完全,很容易造成腹泻。
一旦小儿腹泻了不要慌张,就医前可以试试食疗的方法,或许调整下饮食结构就能治愈。
1、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腹泻时,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他吃前一半的乳汁。
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质含量较多,容易消化,富于营养,而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较多,不易消化。
必要时妈妈在喂奶前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先喝一大杯淡盐开水,稀释乳汁,然后给宝宝哺乳。
2、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泻制菌食物。
将胡萝卜洗净,加水煮烂后去渣取汁,然后加小米和水煮成汤(按500克胡萝卜、20克小米、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煮沸即可。
每天让宝宝喝2-3 次,每次100-150毫升,轻度腹泻1-2天即可止泻,中度腹泻2-3天即可止泻,是腹泻宝宝饮食治疗的首选。
3、脱脂酸牛奶将煮沸去皮的100毫升冷却了的牛奶加85%乳酸10滴。
牛奶经乳酸杆菌发酵后变成酸奶。
此种酸奶中的乳糖分解成半乳糖,适用于腹泻宝宝。
4、焦米汤将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黄,再加水和适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状即可。
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地吸附止泻作用。
5、苹果泥苹果也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
取一个新鲜、质地酥软的苹果切成两半,用勺子刮成泥状即可。
小儿的肠胃发育不完全,很容易造成腹泻。
一旦小儿腹泻了不要慌张,就医前可以试试食疗的方法,或许调整下饮食结构就能治愈。
1、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腹泻时,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让他吃前一半的乳汁。
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质含量较多,容易消化,富于营养,而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较多,不易消化。
必要时妈妈在喂奶前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先喝一大杯淡盐开水,稀释乳汁,然后给宝宝哺乳。
2、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泻制菌食物。
将胡萝卜洗净,加水煮烂后去渣取汁,然后加小米和水煮成汤(按500克胡萝卜、20克小米、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煮沸即可。
中医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方法

中医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方法一个婴儿的呱呱坠地会为一个家庭带来很多的欢乐,孩子的出世会给父母和其它长辈带来许多希望。
然而,小孩子的身体是很需要精心照顾的,尤其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在照顾孩子的同时父母不仅要学会正确的照顾方法,还要学会一些常识性的治疗婴幼儿易患疾病的简单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秋季腹泻是一种小儿常见病,本文就对小儿秋季腹泻的发病原因、各种中医治疗方法给出详细的介绍。
标签:中医药小儿腹泻秋季腹泻对于刚刚为人父母的新手爸爸妈妈来说,小孩子生病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是最头疼的事了。
本文分析了小儿秋季腹泻的原因,并给出了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可以为正在为孩子生病而不知所措的爸爸妈妈指引方向。
了解发病的具体原因,才能够及时准确地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为孩子治病。
多了解容易引起发病的原因也可以帮助父母为孩子及早的预防。
秋季是小儿腹泻发生的高潮期,所以在秋季家长更应该注意为孩子预防腹泻。
2小儿秋季腹泻的发病原因2.1过敏是引起小儿腹泻的不可忽视的原因食物过敏或食物不耐受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的腹泻原因。
以往只认识到蛋白质类会引起小儿的腹泻,现在由认识到许多普通的食物也会引起小儿的过敏,比如小麦、苹果、牛奶、大豆等等。
过敏只是一个过程,有可能是长期的,也有可能只是暂时的。
过敏的表现一般是会出现皮疹、腹泻、鼻炎等。
由于婴幼儿的体质与成人大不相同,有在婴幼儿时期出现的过敏问题到了成人时期可能会消失,所以不必太担心。
有些导致婴幼儿过敏的食物,若是调整其中食物的添加程序或者其中某种食物的量有时是可以避免过敏情况发生的。
食物过敏的相关诊断有(从消化道解剖自上之下)。
口腔变态反应综合征、食管炎(多伴嗜酸细胞增高)、胃炎、胃-小肠-结肠炎、小肠-结肠炎、直肠-结肠炎。
可以表现为吞咽困难、胸前区烧灼感。
2.2感染可引起小儿秋季腹泻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病毒感染为:①人类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②诺沃克病毒:多侵犯儿童及成人,与婴幼儿腹泻的关系不密切。
腹泻知识(1)

宝宝课堂:宝宝为什么会腹泻?新生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一旦喂养或护理不当,往往很容易发生腹泻。
当宝宝遭遇腹泻侵袭之时,如何才能够明眼断症,为宝宝作出最恰当的护理呢?对于正处于发育关键期的宝宝来说,腹泻不但直接影响他们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假若护理不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新生宝宝腹泻,究其原因可分为肠道内感染、肠道外感染和非感染性腹泻三大类。
妈妈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宝宝腹泻会影响发育婴儿常发生以腹泻为主的肠胃功能疾病,而且主要发生於三~五岁的宝宝身上。
最常见的腹泻原因是之一,是妈妈将喂食宝宝的牛奶泡得过浓,或是宝宝喝了过量的牛奶,如此形成的“慢性腹泻”,长久下来会让宝宝营养失调,身体发育迟缓。
腹泻的原因如果是由细菌、病毒感染而起也是婴幼儿常见的情形。
其中又以一种长得像轮子状的“轮状病毒”感染为多数。
感染病毒的宝宝大便次数多达十余次甚至更多,且大便中多伴随著大量的水份,因此若腹泻情形严重,会导致宝宝脱水,甚至休克的现象。
要预防宝宝腹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母乳来喂哺小孩。
因为母奶容易消化,而且具有免疫细胞及抗体,所以吃母奶的宝宝比较少拉肚子;即使拉肚子,也很少会引起长期的慢性腹泻。
另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防治办法,注意双手的清洁、奶瓶的消毒工作。
冲泡好的牛奶也不宜放置过久,以免孳生细菌。
如果开始要让小朋友摄取副食品时,要记得把握由单项、少量开始添加的原则。
如果小孩已有腹泻的情况,也不用担心,只要适当的减少进食,饮食也宜选择容易消化的食品,例如婴儿可食用去掉不容易消化的乳糖的医用奶粉;较大的孩童则可食用不油腻的稀饭、馒头。
在用药方面,细菌所引发的肠炎可根据菌种选择适合的抗菌药;如果是病毒性肠炎就没有特殊的药品,必须靠宝宝本身的免疫系统来克服。
其实腹泻的主要治疗原则,是多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如果只是单纯的止泻会使存在体内的细菌病毒无法随大便排出,反而加重婴幼儿的病情。
不要过於担心宝宝的腹泻问题,身为妈妈的你只要细心照料,宝宝都能安然度过这段时期。
春季小儿腹泻高发,不妨试试苹果食疗方

春季小儿腹泻高发,不妨试试苹果食疗方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这段时期,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引起肠胃不适。
而小孩子的肠胃娇弱,就更容易腹泻了。
为什么孩子春天容易腹泻?1、 饮食不节孩子的自制力较差,饮食没有节制,容易吃太多太杂,而脾胃运化不利,导致了腹泻,中医称之为伤食泻。
伤食泻症状:舌苔白厚腻,或发黄;大便稀溏,味酸臭,夹杂奶瓣或食物残渣;肚子胀,便前腹痛,便后痛减;不思乳食,夜卧不安。
食疗方调理:米粥材料:大米适量。
做法:将大米煮成稀烂白粥,加少许食盐,分次服用。
视情况服用1~2天。
功效:清肠消积,用于伤食泻。
适用年龄:1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
蚕豆病可服。
小儿推拿方法:顺摩腹:30次;清胃经:100~200次;顺运内八卦:50~100次;清大肠经:50~100次。
2、饮食不洁春天的气温变暖,食物中的细菌繁殖较快,食物更容易变质。
孩子吃了这些变质的食物,就容易引起腹泻。
治疗食疗方:蒸苹果材料:苹果1个,注意苹果不要选过生、过脆的,以果子成熟、口感较软为佳。
做法:苹果洗净后放入碗中,隔水慢火清蒸1~2小时。
分次服用,1天1个,3天1疗程。
功效:养胃消滞、涩肠止泻,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腹泻。
适用年龄:1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
蚕豆病可服。
蒸苹果这个食疗方,我建议所有家长掌握。
它无需很严苛的辨证,无论是受寒着凉引起的腹泻,还是伤食泻、湿热泻……只要孩子拉肚子,它都能起到养胃、消滞、涩肠止泻的效果。
3、 肠胃受寒春季天气多变,有些孩子穿衣不当,或睡觉时没盖好被子,导致腹部受寒,引起拉肚子。
而天气越来越热,有些孩子特别爱吃雪糕爱喝冷饮,也容易导致肠胃受寒,引发腹泻。
伤寒泻症状: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重;肠鸣腹痛;恶寒,鼻流清涕,咳嗽,可伴有发烧;舌质淡,舌薄白。
治疗食疗方:姜茶饮材料:生姜10g,茶叶3g,红糖适量。
做法:将生姜切片,与茶叶加适量水一起煎煮,待沸后加入红糖,随意饮服,每日一剂。
小儿腹泻偏方

小儿腹泻偏方焦米汤:在民间广为采用,制作方法也较简单。
先将大米粉放入锅中用文火炒至淡黄色,闻到焦米香时即可,注意掌握火候,不宜过焦。
食用时用焦米粉加水煮,边煮边搅拌,直到煮开。
然后加入5%白糖即成。
米粉炒黄后,淀粉变成了糊精,更容易消化,其中一部分炒焦成炭,炭末具有吸附作用,故对婴儿腹泻较为适宜。
1.山药枣泥(中医验方)主治:小儿腹泻。
配方:大枣3~5枚,山药10克。
用法:大枣煮烂去皮核,加入煮熟的山药中搅成泥状,顿食,每日1~2剂,常食之。
2.柿饼栗子糊(民间方)主治:婴幼儿腹泻。
配方:栗子肉15克,柿饼半个。
用法:二味共磨成糊状,煮熟,每日1剂,分2次食用。
按注:一方加白糖,一方单用栗子。
3.扁豆菜(中医验方)主治:婴幼儿腹泻。
配方:茶叶9克,白扁豆9克,白糖50克。
用法:加水500毫升煮沸。
温饮,每日1剂,连服3日。
4.糯米麦粥《家庭食疗手册》主治:小儿脾虚腹泻。
配方:糯米500克,小麦600克,白糖或红糖适量。
用法:同煮粥,每服1小碗,日2次。
5.黍米粥《食医心鉴》主治:小儿脾虚腹泻。
配方:黍米60~90克,羊脂、腊各20克。
用法:煮黍米成熟后,入羊脂、腊,再煮沸2次至熟。
空腹服。
6.煮藕粉(民间方)主治:婴儿腹泻。
配方:藕粉30克。
用法:藕粉加水120毫升,煮至100毫升,每日分3次服食。
7.萝卜蔗糖(民间方)主治:小儿腹泻。
配方:白萝卜两份,蔗糖一份。
用法:共捣糊,滤渣取汁,每日3次,每次服5~10毫升,连服2~3次即可。
8.菜菔内金山药粥《药膳治百病》主治:小儿食积腹泻。
配方:菜菔子9克,鸡内金6克,山药、白糖各适量。
用法:将山药研成粉末,加入莱菔子、鸡内金的煎液中煮粥沸成粥,调入白糖服食。
周岁以内小儿日服10克,分2~3次煮粥服食;周岁以上小儿酌情加量,连服3~5日。
9.胡萝卜山楂煎(民间方)主治:小儿伤食腹泻。
配方:鲜胡萝卜2个,炒山楂15克,红糖适量。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分次服用,连服2~3日。
小儿腹泻食疗偏方:油炒面

小儿腹泻食疗偏方:油炒面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肠胃疾病成为了现代人的常见病症之一。
有些人长年累月大便不成形,每日大便次数在3次以上,有的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或不适,这就是慢性腹泻。
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以大便稀薄、次数增加、病程超过2个月为诊断要点。
由于慢性腹泻往往拖沓缠绵,治疗起来比较麻烦,成为了肠胃疾病中最顽固的一种。
小儿腹泻食疗偏方:油炒面孩子腹泻一般多是由于肠道感染引起的,在夏季多为细菌感染,,在秋末冬初多为轮状病毒感染,大多与小儿肠胃消化功能不足加之喂养不当有关。
治病要治本,中医认为,脾胃虚寒是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彻底治愈还要从驱除脾胃寒气上下手。
因此调理脾胃功能可有效治疗孩子腹泻。
小儿腹泻,家长也别犯愁,北方的传统面食就能帮大家解决这个难题。
油炒面大家听过吧,油炒面也称油茶面,北方人可能都吃过,在北京,油炒面是春、秋、冬季应时小吃,它质地滑腻,香气浓郁,营养丰富,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
而且,油炒面做起来也非常简单。
这里需要提醒您的是,炒面最忌用大火,否则很容易煳,而且还要用铲子不停地挤压面粉,否则很容易形成面疙瘩。
等到面粉由白色慢慢地变为麦黄色,这就说明画粉已经炒熟了。
此时你会发现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淡淡的麦香味。
接着要在炒面里放人油,继续搅拌。
如果孩子喜欢吃素,只要放人平时炒菜的油就可以了,等炒面和油完全搅拌均匀,就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核桃仁和瓜子仁、松子仁、花生仁、黑芝麻一起倒人锅中搅拌均匀,就可以出锅了。
等油炒面完全晾凉后再放人红糖,一道香甜可口的老北京风味小吃——油炒面就做好了。
那么,说油炒面治腹泻,有什么科学依据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油炒面的功效。
面粉的原料是大麦,大麦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钙、磷、铁、B族维生素和尿素等成分,营养较丰富,保健价值颇高。
大麦性凉味甘,功能为健脾和胃,促进消化,除热止渴,宽肠利水,解毒敛疮,主治脾胃虚弱、食积饱满、腹胀胸闷、烦热口渴、小便不利等,亦可治泄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腹泻食疗方文章来源:摇篮网2009-11-12 11:11:32 文字大小:【大】【中】【小】大约有40%~50%的小儿腹泻“祸首”是轮状病毒。
由于目前缺少针对消灭轮状病毒的药物,应用食物疗法和注意忌口显得非常重要。
【伤食型】
表现腹胀、腹痛,泻前哭吵,大便酸臭伴有不消化奶块,食欲不好,有口臭。
多见于秋季腹泻伴有消化不良患儿。
食疗方炒米粥:取粳米50克,放入铁锅中干炒至有香味溢出时加水适量,烧汤服。
苹果汤:取苹果一只,洗净,连皮
【湿热型】
表现大便呈蛋花汤样,有少量粘液,伴有发热,口干,尿深黄而少。
此型在秋季腹泻较多见。
食疗方葛根黄芩粥:取葛根10克,黄芩10克,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加糯米50克,煮粥,加红糖少许服用。
乌梅车前草汤:取乌挴10只,车前草30克加水500毫升,煎汤,酌加红糖,代茶饮。
【脾虚型】
腹泻久而不愈,大便稀薄,带有白色奶块,食欲减退,消瘦乏力。
多见秋季腹泻后期或久泻不愈者。
食疗方山药蛋黄粥:取山药500克去皮捣碎,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煮10分钟,再调入鸡蛋黄2只,再煮3分钟即可。
分数次食用。
八宝粥:取茯苓、太子参、白术、扁豆各10克,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加芡实、山药、莲肉、炒苡仁各10克,糯米50克,煮粥食用。
扁豆茯芩车榴汤:取扁豆30克,茯苓50克,车前子12克用布包,石馏皮15克,以上四味共入砂锅,加适量水,煎汤服用。
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盐,煎汤代茶饮。
凡大于1岁的小儿可吃苹果泥。
【风寒型】
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味少,伴有肠鸣腹痛。
多见于秋季腹泻的早期。
食疗方姜茶饮:取生姜10克,绿茶3克,加水150毫升,煮沸,加红糖少许,饮用。
扁豆干姜萝卜仔饮:取扁豆10克,干姜3克,萝卜仔6克。
以上加水适量煎汤。
煎成后加红糖少许,再煎3分钟,取汁分数次饮用。
小儿腹泻,药治不如食疗2010-03-24 来源:父母网编辑:admin 文字大小: 【大】【中】【小】
关键词:
导读:有很多3岁以下的小儿,经常发生腹泻,吃了不少抗生素都不见效。
后来,医生建议把所有的药都停掉,改用饮食治疗。
一段时间后,孩子的病情日渐好转,人也一天天胖了起来。
为什么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效,通过饮食治疗却治愈了呢?原来,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很多,有时并不
有很多3岁以下的小儿,经常发生腹泻,吃了不少抗生素都不见效。
后来,医生建议把所有的药都停掉,改用饮食治疗。
一段时间后,孩子的病情日渐好转,人也一天天胖了起来。
为什么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效,通过饮食治疗却治愈了呢?原来,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很多,有时并不是由于吃了不洁食物引起的,只是一次吃了太多食物,或者吃了油炸食品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胃肠道一时承受不了。
有时是因为腹部受寒,冷热食物改变太突然,胃肠道一时也适应不了。
有少数病孩患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等,细菌毒素可通过血液循环刺激肠蠕动加快,也可引起腹泻。
在这种情况下,胃肠道中并没有致病菌,用各种抗生素治疗也就不会见效,这时只要采用食物调养便能止泻。
即使是由于不洁食物而引起的腹泻,在服用抗生素的同时,食物调养也能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使孩子早日恢复健康。
小儿腹泻时的饮食调养,应以清淡、温中、理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油腻、干硬、多纤维食物以及海产品。
母乳喂养儿轻度腹泻时(即每天腹泻5次以下),只要适度延长哺乳间隔时间、缩短哺乳时间,就能起到减轻或治愈作用。
缩短喂奶时间,既能减少脂肪的摄入又不影响蛋白质的摄入量。
人工喂养儿发生腹泻时,应把牛奶尽量减少,多喂些开水。
小儿每天腹泻5―10次时,可用焦米汤、胡萝卜汤、稀奶糕、蛋白质等食物代替1―2次母乳;也可改用脱脂奶、半脱脂奶以及酸牛奶,还要适当补充一些糖盐水。
每天腹泻10次以上的重度腹泻儿,则可暂停哺乳8―12小时,改吃口服补液盐或去医院补液。
上述几种食物的制作方法如下:
1、姜茶饮干姜3克,绿茶6克,研成细末后加少量白砂糖,用开水冲服。
干姜所含姜辣素会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健胃作用;绿茶有抑菌和收敛的作用。
2、焦米汤将米粉放在锅内用文火炒至焦黄,加少量糖和水煮沸后服用。
焦米汤有一定的能量,米粉炒热后可使部分淀粉转变成糊精,利于消化吸收,炒焦后的淀粉还有吸附肠内细菌、毒素及气体的作用。
3、胡萝卜汤将500克胡萝卜剁碎,加1500克水煮沸45分钟,用细筛过滤,去渣取滤液,加5%糖(即按100毫升加5克糖的比例)。
富含碱质和果胶,能吸附细菌及毒素,并有助于大便成形。
4、酸牛奶在煮沸冷却后的鲜牛奶中加入无毒的乳酸杆菌,经发酵即成。
或在1升鲜牛奶中慢慢滴入80%的乳酸5―8毫升(橘子汁60毫升或柠檬汁20毫升也可),并且不断搅匀
即可制成酸牛奶。
其凝块较小,易于消化,含有酸类物质,可协助钙的吸收,减少胃酸消耗,并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如感到制作困难,可选择市售酸奶。
5、脱脂奶将鲜牛奶煮沸后冷却,并静置12小时,将表面薄膜及顶层1/4的奶液吸掉便成。
脂肪含量从鲜牛奶的3.5%降到0.5%,易于消化,但因能量较低,故仅可短期服用。
6、蛋白乳在一瓶脱脂牛奶中,加入半瓶制作酸牛奶中的蛋白质凝块即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较少的脂肪,故对腹泻伴有营养不良的小儿特别适宜。
7、稀释奶在3份鲜牛奶中加入1份米汤,另加5%白糖便成为稀释奶,凝块柔软而疏松,易被消化又可防止溢乳。
其中既有乳糖和蔗糖,又有米汤中的淀粉等多糖,因此不易引起胀气。
8、鱼蛋白粉鱼蛋白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脂肪含量很少,故对营养不良的腹泻病儿十分适宜。
9、熟苹果泥将苹果隔水蒸或者去皮、去芯后加少量水煮烂,便成为苹果泥,对消化道的刺激小,而其中的果胶能吸附细菌和毒素,所含的鞣酸具有收敛止泻作用。
对于腹泻的小儿,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上述食物中选择几种,常可起到“食养胜药治”的效果。
宋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