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大便颜色常识(图解)
从婴儿的粪便看营养状况

从婴儿的粪便看营养状况食物的体内过程食物中的蛋白质是人体氨基酸的主要来源。
通过消化吸收,一方面人体获取所需的氨基酸,另一方面还可消除蛋白质的特异性,避免产生过敏、中毒情况的发生。
唾液中不含水解蛋白质的酶,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
胃粘膜中的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经胃酸的激活后成为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的水解,将部分蛋白质分解成蛋白胨。
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比较短,蛋白质的消化主要在小肠中进行。
小肠中含有胰蛋白酶和肠激酶,二者的共同作用将食物中的蛋白质水解成为游离氨基酸和寡肽,前者占只有三分之一,后者占三分之二。
小肠粘膜细胞中含有寡肽酶,将小肠内的寡肽进一步水解成氨基酸。
蛋白质的消化率很高,可以达到95%。
剩余未被消化的蛋白质不能被吸收,同时也有一部分消化产物不能及时吸收,肠道菌群可以利用这些物质产生腐败作用,其产物多数对机体有害,当然也能产生少量的脂肪酸和维生素被人体利用。
氨基酸穿过小肠粘膜进入粘膜下毛细血管,最终汇聚到门静脉而进入血液循环。
进入体内的蛋白质主要有三个去向:通过生物氧化释放能量供机体需要、参与构成机体组成成分和转化成非蛋白质成份。
与糖和脂肪不同(糖原主要储备在肌肉和肝脏,甘油三酯主要储备在脂肪组织),氨基酸没有专门的贮备器官。
体内氨基酸有两个主要来源: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外源性氨基酸)和细胞中蛋白质的降解(内源性氨基酸)。
另外机体细胞还可以合成少量的非必需氨基酸。
这些氨基酸混合在一起分布在全身各处细胞内,组成氨基酸代谢池。
由于氨基酸不能自由穿过细胞膜,氨基酸在身体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肌肉中最多,占大约50%,其次是肝脏,占10%,肾脏4%。
氨基酸代谢有三个去路:脱氨基产生α-酮酸和尿素;脱羧基生成胺;转化成其他含氮化合物(如嘌呤、嘧啶等)。
氨基酸在转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α-酮酸和氨,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
α-酮酸可以同氨再结合生成人体营养非必需氨基酸,也可以转化成糖类和脂类化合物,或者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成CO2、H2O,同时释放能量。
你能看懂婴儿大便颜色

你能看懂婴儿大便颜色、性状吗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为金黄色,像牙膏一样软,稍有酸臭味,一天大便三四次。
人工喂养的孩子,大便为黄色,稍硬,臭味大,偶有奶瓣,每天大便一两次,量较多。
婴幼儿一旦喂养不当,大便就会出现异常。
1、奶瓣蛋花样便婴儿的胃肠道如果对蛋白质、脂肪消化不良,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出的稀便如蛋花汤,其中夹有淡黄色如半颗米粒大小的奶瓣。
如果孩子出现奶瓣蛋花汤样大便,就应该减少饮食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同时适当延长哺乳的间隔时间,缩短喂奶时间,以减少食量。
人工喂养的婴儿,可延长牛奶煮沸的时间,这样可以使牛奶中的脂肪颗粒变小,以利吸收。
同时,可按孩子月龄大小,在牛奶中加入1/3~1/2的米汤或水,使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块变小,利于消化。
对于增加辅食的婴儿,应减少喂辅食的次数和数量,暂停增加从未吃过的食物品种,使胃肠道得到休息。
2、发酵性绿色便婴儿喝过甜的糖水、牛奶或其他饮料,或过多喂食含淀粉量高的食物,如米糊、面条、甘薯等,或用炼乳喂养(炼乳含糖40%),导致胃肠消化吸收不了,就会发酵,产生气体。
排出的大便稀,颜色发绿,混有泡沫,散发出酸臭味,并可夹杂少量食物残渣。
小儿的大便呈绿色,是因为胆汁色素在肠內停留过长的时间后,被酸化成绿色,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8次或更多。
此时应减少(或暂停)加糖的甜食和淀粉含量高的食物。
饮食以浓缩鱼汤,或鱼肉米糊为佳。
米糊的制作方法,是将蒸熟的鱼肉压成泥状,再将奶糕压碎,炒成焦黄色相混合;或将大米炒焦后,煮成米糊加鱼泥。
进食宜定时定量。
淀粉类食物宜趁热吃,防止冷后“回生”而不易消化。
还可适当喂一些煮苹果水,或苹果泥、胡萝卜泥、土豆泥、开水煮苏打饼干等,以中和肠道的腹泻酸性环境。
3、腐败性腹泻糊状便当婴幼儿进食过多鸡蛋、牛奶、豆浆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或食物烹调不当、加热不够,可使大便呈糊状,褐色或淡黄色,混有鼻涕样粘液,散发出臭鸡蛋味,每天大便3~8次,量时多时少。
婴儿大便颜色常识及解释

婴儿大便颜色常识及解释婴儿的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家长们的关注,尤其是关注婴儿的大便颜色。
婴儿的大便颜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婴儿的健康状况,因此了解婴儿大便的颜色常识及其可能的解释对于家长来说非常重要。
新生儿的大便颜色通常是黑色或绿色,这是由于新生儿在母体内吞食了羊水和胎便,所以大便颜色会较为特殊。
在出生后的几天内,婴儿的大便颜色会逐渐变为黄色,这是正常的现象。
黄色的大便表明婴儿的消化系统正在正常运转,吸收了母乳或配方奶中的营养物质。
值得注意的是,婴儿的大便颜色会受到饮食的影响。
如果婴儿只喝母乳,大便颜色通常是黄色或带有一点绿色,这是正常的现象。
而如果婴儿喝配方奶,大便的颜色可能会略有不同,有时候会出现浅褐色或浅黄色的情况。
这并不一定表示有问题,只要宝宝的情况良好,体重增长正常,家长无需过分担心。
除了饮食外,婴儿的大便颜色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服用含有铁元素的补充剂或药物会导致大便颜色变为黑色,这是由于铁元素被消化后在大便中的排泄。
此外,婴儿发生感染或出现消化问题时,大便颜色也可能出现异常变化,如粘液或血丝。
当婴儿的大便颜色发生异常变化时,家长应该及时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如,如果婴儿的大便颜色呈现黑色并且带有恶臭,可能是消化系统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就医。
另外,如果婴儿的大便颜色呈现白色或灰白色,可能是胆汁排泄异常,也需要及时就医。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了解婴儿的大便颜色常识及其可能的解释可以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在日常护理中,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婴儿的大便颜色变化,定期带宝宝到医院进行体检以确保宝宝的健康。
愿每个宝宝都健康成长,远离疾病的困扰。
婴儿大便颜色常识及解释

婴儿大便颜色常识及解释
婴儿的大便颜色通常会因为饮食、消化系统发育、以及健康状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婴儿大便颜色的一般常识及其解释:
1.黄色:新生儿的大便通常呈现黄色,这是因为胎儿在子宫内吞食了胎粪(羊水中的胆汁),在出生后这些胎粪会排出体外,导致大便呈现黄色。
2.深绿色:深绿色的大便通常表示婴儿在吃母乳,因为母乳中含有较多的胆汁,使得大便呈现绿色。
3.黄绿色:混合喂养的婴儿的大便可能会呈现黄绿色,因为他们同时摄入母乳和配方奶。
4.浅棕色:当婴儿开始吃辅食时,大便的颜色可能会变成浅棕色,这是因为辅食中的不同成分影响了大便的颜色。
5.橙色:吃了胡萝卜等颜色鲜艳的食物后,大便可能会呈现橙色。
6.白色:白色的大便可能表示肝脏或胆道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7.灰色或粉红色:这些颜色的大便可能表示消化系统出血,需要立即就医。
婴儿大便的颜色会随着饮食的改变和消化系统的发育而变化,通常情况下,颜色的变化是正常的。
但如果出现异常颜色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腹泻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两个月宝宝大便 婴儿大便十二种性状(多图)

两个月宝宝大便婴儿大便十二种性状(多图)两个月宝宝的大便性状是若何的呢?有若干种罕有的婴儿大便性状?哪种性状的婴儿大等于正常的?哪些种性状又须要特殊留心呢?今天我们就跟列位新生儿怙恃分享,婴儿大便十二种性状的基本常识,只要勤加不雅察,婴儿大便能成为不雅察和懂得宝宝健康状态特殊是养分消化及接收状态的好辅佐.婴儿大便十二种性状1绿黑色,粘性的婴儿大便,别名胎粪:平日类似柏油状.胎粪是婴儿出生后最初的大便,是由羊水中带来的残渣形成的.它看上去黑中带绿,是正常现象,因为个中含有胆红素,这是红细胞的降解产品.婴儿在刚出生的3天内排出如许的大等于正常现象,妈妈不必放心. 2黄色,松软的大便,别名母乳豢养型婴儿大便:平日是黄色的凝固状.母乳中含有完善的养分,母乳豢养的婴儿大便一般不臭,大便时陪同放响屁,听上去拉得许多.一向母乳豢养,这种类型的婴儿大便就会中断下去,直到添加配方奶或固体食物为止.3 黄褐色,厚实的大便,别名配方奶豢养型婴儿大便:平日是糊状.如许的大等于配方奶的副产品,可以来自完整的配方奶豢养,也可以来自对母乳的填补豢养.在此阶段,当大便过硬或水样时妈妈应引起留意.4 绿褐色,糊状的大便,别名固体食物掺入型婴儿大便:这是日常食物的混杂产品,是正常的.当婴儿开端吃固体食物时,平日会排出绿褐色的大便,但你也可能在这之前就看到过这种色彩.这种色彩的婴儿大便,一般是正常的,但假如婴儿还有其他症状使你担忧,最好咨询大夫看法.5水样,褐色,松散的大便,别名腹泻型婴儿大便:平日呈水样,搀杂块状物.婴儿偶然拉肚子不须要引起警醒,但假如中断两天或更长时光,就可能是腹泻.腹泻会造成脱水,也可能是沾染的征兆.平日这种沾染其实不安全,但因为拉稀而流掉大量体液从而导致脱水,这应当引起留意.须要给宝宝填补流质——配方奶和水,或进行多次母乳豢养.小儿腹泻分为急性沾染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轻症者仅有大便次数增多,重者大即可多达10余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名堂便,可伴随发烧.吐逆.脱水.电解质杂乱.少数消失粘液便或脓血样便,表示沾染中毒症状,须要实时就医.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个中一个罕有的病因是“乳糖消化不良”.当宝宝吃奶后,个中的乳糖在小肠内经由乳糖酶的水解后被接收应用.但有的宝宝肠道先天缺少乳糖酶,致使乳糖在小肠内不克不及被水解而直接进入大肠.在大肠细菌的感化下产生酸性气体,刺激肠道因而导致腹痛.腹胀和腹泻.无论是吃母乳或是吃牛奶的宝宝均可产生.宝宝乳糖消化不好的典范粪等于水样便,可能有泡沫,酸臭味,然而大便通例往往是阴性的.宝宝一般食欲尚好,发育正常.此类宝宝可以改服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以雅培亲护为例,乳糖含量低至2g/L可以或许改良乳糖消化不好引起的腹泻.6干,褐色,硬的大便,别名便秘型婴儿大便:平日外形和质地如土壤.粘土或卵石.偶然的便秘是真长的,特殊是配方奶豢养的婴儿.这类大便概况偶然可见血丝,这是因为干硬的大便对肛门四周的软组织造成了轻度的扯破伤.奶粉中含棕榈油,棕榈油分别的棕榈酸会和肠道中的钙质联合形成钙皂,就会造成宝宝便便干硬.便秘,同时影响脂肪和钙质接收.别的,奶粉中的牛奶蛋白是大分子蛋白质,宝宝肠胃道还没发育完整,大分子蛋白质消化不好会引起排便艰苦和便秘,所以建议选择不含棕榈油的小分子蛋白配方奶粉.雅培一类的国际奶粉品牌,都有这种奶粉.7 粉红色,半消化的食物,别名工资变色型婴儿大便:宝宝吃进什么就排出与吃进的食物外形类似的大便.一旦宝宝开端吃固体食物,你会发明宝宝的大便会跟着每餐食物的不合而产生色彩和质地的变更.妈妈须要留意宝宝吃了些什么,肯定吃进去的食物与排出大便色彩之间的关系.假如宝宝的大便变成红色而又找不到明白的原因(没有吃过麦片粥或者红色食物等),请实时看大夫.8 深绿色.厚而黑的大便,别名为补铁剂型大便:在某些宝宝体内,肠道细菌与补铁剂或铁强化配方奶中的硫酸铁反响,使大便呈深绿色,甚至有时呈绿黑色.只要宝宝在吃这种铁剂或配方奶,那么这种色彩就会中断下去.研讨标明铁剂不会引起宝宝消化体系的疾病或不适,没有须要为这种色彩变更而担忧.9 亮绿色.绿色多泡的大便,别名前奶/后奶掉衡型大便:对于母乳豢养的宝宝,当摄入的前奶比后奶多时,有时刻就会排出亮绿色的大便.平日前奶甜而稀薄,后奶浓而多脂.妈妈可每侧乳房哺乳时光至少保持20分钟,然后才换到另一侧乳房.有的时刻,病毒也会使宝宝的大便变成亮绿色,假如宝宝变得抉剔,显得焦躁不适,应实时就医.10 带有红色血丝,带有血或粘液的干硬大便,别名血便:鲜红色大便标明宝宝的肛门四周有轻度扯破伤或肛裂,是因为挤压导致肛门四周轻度开裂.你可能看到宝宝的大便中有粘液丝.偶然出血不必放心,平日一旦便秘问题解决了,出血也就停滞了.假如出血较多(超出数滴)或当大便变软时出血还不止,要看一下大夫.11 黑色.厚或柏油样大便,别名黑便:黑等于又厚又黑的大便,可能含有来自上消化道的血液,假如宝宝拉出黑便,而又不是胎粪(平日在出生后几天内排出),应立刻就医.12 粉状,灰白色.无色或白色大便,别名非正常婴儿大便:可能是胆汁缺少的表示,可能消失肝脏或胆囊疾病.胆汁是产生于肝脏.储消失胆囊的消化液.因为消化进程中胆汁的排泄,婴儿大便是以具有正常的色彩.假如宝宝的肝脏不产生胆汁,或者胆汁排泄受阻,他的大便就会变成白色.白色大等于很少见的,应立刻就医.。
婴儿大便颜色常识(图解)

婴儿年夜便颜色知识(图解)之巴公井开创作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吃、喝、拉、撒、睡是刚出身婴儿的主要生长任务,每样都不能缺,都极其重要.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宝宝“拉”的问题.食物被吃进人体后,营养会为人体吸收、利用,其余消化吸收不完全的废物、残渣,就会酿成排泄物,借着粪便将毒素与废物排出去,形成正常、健康的身体循环.年夜大都新妈妈新爸爸看到宝宝的年夜便,城市觉得很受惊!也难怪,婴儿年夜便的形状和质地多种多样,即即是有经验的父母,也未必都见过.还不会言语的宝宝,他的健康状况其实都暗示在“臭臭”(年夜便)里,只要用心观察,我们就能对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清二楚.“臭臭”是否正常,是宝宝是否健康的晴雨表.工具/原料•在宝宝排便后,父母要准备好以下工具,方便替宝宝及时进行清洗新生儿衣服、尿布、纸尿裤、浴盆、毛巾、爽身粉下面所介绍中,“坏臭臭”是指宝宝不正常的年夜便,此时父母应该多加关注孩子情况,需要时要及时求医,由医生进行专业指导婴儿正常年夜便颜色新生儿胎便(墨绿色)(1)刚生下来的宝宝,即使没吃一点工具,出身后6~12小时也会拉出墨绿色胎便.(2)不知道是宝宝体惜自己的妈妈,还是他们不愿意把自己每天周而复始吞咽的羊水弄脏,反正宝宝一定要从妈妈肚里出来后才肯拉自己人生第一次年夜便.积存了9个月的胎便必需借着频繁的排便才华清除干净,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华消失.(3)胎便通常没有臭味、状态黏稠、颜色近墨绿色,主要由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以及胆汁、肠道分泌物等组成.这些与生俱来的工具很难洗净,有经验的老人会告诉孩子的父母,头几天一定要包纸尿裤而不是尿布.(4)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早产儿排胎便的时间有时会有所推迟,这主要和早产儿肠蠕动功能较差或孩子进食延迟有关.过渡期年夜便(黄绿色)(1)胎便排出的那几日,喂奶也开始进行,待排净胎便,向正常年夜便过渡时的年夜便呈黄绿色.大都新生儿在吃奶2~3天后年夜便呈现这一阶段,然后逐渐进入黄色的正常阶段(母乳喂养的宝宝).(2)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新生儿喂养开始的时间和摄入奶量会直接影响过渡便呈现和继续的时间.若开奶延迟,或摄入奶量太少,过渡便呈现的时间也会推迟.哺乳期年夜便(1)母乳喂养的宝宝(金黄色的软糊便)A、由于母奶中含有丰富的寡糖,能够充沛地安慰肠胃蠕动,因此年夜部份宝宝不会有硬便的情形,也不会有明显臭味,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力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母乳喂养宝宝的解便次数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一天2~5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年夜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的孩子年夜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呈现年夜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及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家长没有需要担心.B、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甚至会发生一天排便7~8次的状况,父母不用担心,这叫做生理性腹泻,属于正常现象,到宝宝长到一按时期这种腹泻会自动消失.(2)人工喂养的宝宝(土黄色的硬膏便)A、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年夜便较少,通常会干燥、粗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也是只要不难解,不似羊便,就没关系.如果消化没问题,通常会是土黄或金黄色,略带一些酸臭味,每天约1~2次.B、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喝配方奶的孩子有时年夜便会黄中带绿或青绿,这是因为配方奶铁质含量都很高,当宝宝对奶粉中的铁质吸收不完全时,过剩的铁质就会使年夜便带绿色,这情形是正常的.其实不是老辈人说的孩子年夜便呈绿色.就是受到惊吓引起肠胃不适.吃辅食以后的年夜便(颜色较暗)(1)宝宝从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随着宝宝辅食(米粉和香蕉泥之类的食物)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宝宝便性开始慢慢接近成人,开始变得颜色较暗.宝宝吃辅食后的年夜便往往是棕色或深棕色,比花生酱稠,但仍然是糊状(2)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吃较多蔬菜、水果的宝宝,年夜便会较蓬松.如果是鱼、肉、奶、蛋类吃得较多的孩子,因为卵白质消化使然,年夜便就会比力臭.婴儿非正常年夜便情况1.1熟悉了上述宝宝的正常“臭臭”,就很容易识别不正常的年夜便了.总的说来,排便次数和颜色的变动不能暗示出什么问题,可是气味和粪便中的含水量则可能会说明很多问题,比如下面这些藏着隐患、预示着疾病的坏“臭臭”.2妈妈肚子里的异常羊水:(1)B超显示妈妈腹中羊水浑浊,抽样显示有浊体.说明胎儿将胎便排在了羊水中,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最年夜可能是胎儿缺氧窒息造成的.(2)应对办法:按期检查,临产前关注胎儿异常胎动.3新生儿24小时不排便(1)足月的新生儿出身后24小时内都没有排出胎便.(2)应对办法:请医生检查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4新生儿灰白便(1)宝宝从出身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年夜便,一直没有黄色,但小便呈黄色.(2)应对办法:赶紧通知医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胆道梗阻所致.延误诊断和治疗会招致永久性肝脏损伤.5豆腐渣便(1)年夜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2)应对办法: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状,需到医院就诊.6蛋花汤样年夜便(1)每天年夜便5~10次,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黏液.(2)应对办法: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儿.如为母乳喂养则应继续,不用改变喂养方式,也不用减少奶量及次数,多能自然恢复正常.如为混合或人工喂养,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可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将奶配稀些,还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如果2~3天年夜便仍不正常,则应请医生诊治.2.7绿色稀便(1)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黏液状.(2)应对办法: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喂养缺乏引起的,这种年夜便也称“饥饿性年夜便” —你的宝宝没吃饱,这时只要给足营养,年夜便就可以转为正常.8泡沫状便(1)年夜便稀,年夜便中有年夜量泡沫,带有明显酸味.(2)应对办法: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就能恢复正常.未添加辅食前的婴儿呈现黄色泡沫便,标明奶中糖量多了,应适当减少糖量,增加奶量.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呈现棕色泡沫便,则是食物中淀粉类过多所致,如米糊、乳儿糕等,对食物中的糖类不用化所引起的,减少或停止这些食物即可.9臭鸡蛋便(1)年夜便闻起来像臭鸡蛋一样.(2)应对办法:这是提示宝宝卵白质摄入过量,或卵白质消化不良.应注意配奶浓度是否过高,进食是否过量,可适当稀释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经给孩子添加蛋黄、鱼肉等辅食,可以考虑暂时停止添加此类辅食,等宝宝年夜便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添加.还可以给宝宝用点多种维生素制剂,以帮手消化.10油性年夜便(1)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2)应对办法:这暗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儿,需要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改服低脂奶等(但要注意,低脂奶不能作为正常饮食长期吃).11水便分离(1)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与粪便分离,而且排便的次数和量有所增多.(2)应对办法:这是病态的暗示,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疾病.丧失年夜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会引起孩子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应该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应注意宝宝用具的消毒.血便(1)血便的暗示形式多种多样,通常年夜便呈红色或黑褐色,或者夹带有血丝、血块、血黏膜等.(2)应对办法:首先应该看看是否给孩子服用过铁剂或年夜量含铁的食物,如植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如果年夜便变稀,含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时婴儿哭闹不安,应该考虑是不是因为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年夜便呈赤豆汤样,颜色为暗红色并陪伴恶臭,可能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如果年夜便呈果酱色可能为肠套迭;如果年夜便呈柏油样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鲜红色血便,年夜多标明血液来源于直肠或肛门.总之,血便不容忽视,以上状况均需立即到医院诊治.13便秘(羊便)(1)宝宝年夜便干燥呈颗粒状.(2)应对办法:一般来说,人工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发生便秘.我们不以几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几次来判定孩子是否便秘,一个最重要指标是—宝宝年夜即是否硬结,就是俗称的羊便.是,就是便秘.(3)便秘要视情况处置:对母乳喂养的便秘宝宝,可给糖水或橘子汁(但母乳喂养的宝宝很少患便秘);如果孩子吃的是配方奶粉,在两次喂奶期间,适当多喂点白开水,可以加点果汁或者米汤,以安慰肠蠕动(选用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于预防便秘发生);4个月年夜的婴儿可以添加一些菜泥、果泥;对那些年龄更年夜点的便秘宝宝,生活中父母应鼓励他们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谷类食品.注意事项•除通过饮食疗法(健康果泥)来纠正便秘,还可结合推拿: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由左向右转轻轻摩擦宝宝的腹部,10圈休息5分钟,再推拿10圈,反复进行3旋回.•还可以协助宝宝做助便操:让宝宝仰卧,抓住宝宝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增加户外活动,多运动可以增进肠蠕动,能使年夜便通畅.。
从大便中了解宝宝的健康情况

从大便中了解宝宝的健康情况宝宝的大便就像晴雨表,不仅可以反应宝宝消化吸收的功能,还可以提供宝宝一些疾病方面的重要信息。
所以尽管大便“长相不雅”,臭不可闻,可是还有它的利用价值。
爸爸妈妈通过学习如何观察宝宝的大便状况,这样对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是大有益处的。
宝宝处于发育时期,各阶段的饮食结构和喂养方法都有所不同,而且会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孩子的大便性状也是不尽相同。
不过,作为家长应了解孩子正常大便的性状,宝宝各个阶段的正常大便性状一,胎便:新生宝宝在出生后两个小时左右就开始排出胎便,它是由胎儿期的肠道分泌物、胆汁和羊水组成,呈墨绿色稠糊状,并稍有腥臭味,一般会在2-3天排解完毕。
等宝宝吃奶后,大便就会转成黄色了。
二,婴儿大便:如系母乳喂养,大便多呈金黄色软膏样并稍有酸臭味,有时呈淡绿色或混有少许奶瓣的软便,一般每天2-3次。
以牛奶喂养为主的婴儿,大便常为淡黄色,质较硬,每天1-2次或隔日1次,每次量较多。
如孩子除吃奶外,还吃米粉、米汤等淀粉类食物,则大便量较多,味较臭。
在最初给孩子添加蔬菜等辅食时,大便中可含有未消化的菜叶等,待孩子的胃肠功能逐渐适应了以后,该现象就会消失。
三,年长儿大便:与成人的大便性状基本相同,多为黄色或黄褐色软便,每天1-2次,或每隔1-2天1次。
如孩子吃了西瓜、西红柿,大便中可见红色瓜瓤样物,或解少许带红色的水样便。
如食用了动物的血、肝和较多的肉类,或服用铁剂、碳剂,大便可呈黑色,在前一种情况下,大便的隐血试验可呈阳性。
在成形的大便表面附有少许黏液。
宝宝在各阶段异常的大便性状一,大便如呈黄色黏液状、脓血状:多表示宝宝患有肠道细菌感染或痢疾;如为稀水样、蛋花样,且有酸臭味,则以消化吸收不良或梅毒性肠炎的可能性大。
二,果酱样便或血水样便:前者多发生于孩子患有肠套叠的情况下,后者以发生出血性肠炎的可能性大,孩子多伴有哭闹、腹胀及吐泻等情况。
三,黑色便:又称柏油样便。
若排除了前面所述的特殊食物或药物的干扰,黑便通常意味着孩子有消化道出血现象,且多为上消化道出血,较常见的病有消化道溃疡、息肉和钩虫病等。
两个月宝宝大便-婴儿大便十二种性状(多图)

两个月宝宝大便-婴儿大便十二种性状(多图)3 黄褐色,厚实的大便,又名配方奶喂养型婴儿大便:通常是糊状。
这样的大便是配方奶的副产物,可以来自完全的配方奶喂养,也可以来自对母乳的补充喂养。
在此阶段,当大便过硬或水样时妈妈应引起注意。
4 绿褐色,糊状的大便,又名固体食物掺入型婴儿大便:这是日常食品的混合产物,是正常的。
当婴儿开始吃固体食物时,通常会排出绿褐色的大便,但你也可能在这之前就看到过这种颜色。
这种颜色的婴儿大便,一般是正常的,但如果婴儿还有其他症状使你担忧,最好咨询医生意见。
5水样,褐色,松散的大便,又名腹泻型婴儿大便:通常呈水样,夹杂块状物。
婴儿偶尔拉肚子不需要引起警觉,但如果持续两天或更长时间,就可能是腹泻。
腹泻会造成脱水,也可能是感染的征兆。
通常这种感染并不危险,但由于拉稀而流失大量体液从而导致脱水,这应该引起注意。
需要给宝宝补充流质——配方奶和水,或进行多次母乳喂养。
小儿腹泻分为急性感染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轻症者仅有大便次数增多,重者大便可多达10余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可伴有发热、呕吐、脱水、电解质紊乱。
少数出现粘液便或脓血样便,表现感染中毒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其中一个常见的病因是“乳糖消化不良”。
当宝宝吃奶后,其中的乳糖在小肠内经过乳糖酶的水解后被吸收利用。
但有的宝宝肠道先天缺乏乳糖酶,致使乳糖在小肠内不能被水解而直接进入大肠。
在大肠细菌的作用下产生酸性气体,刺激肠道因而导致腹痛、腹胀和腹泻。
无论是吃母乳或是吃牛奶的宝宝均可发生。
宝宝乳糖消化不好的典型粪便是水样便,可能有泡沫,酸臭味,然而大便常规往往是阴性的。
宝宝一般食欲尚好,发育正常。
此类宝宝可以改服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以雅培亲护为例,乳糖含量低至2g/L能够改善乳糖消化不好引起的腹泻。
6干,褐色,硬的大便,又名便秘型婴儿大便:通常外形和质地如泥土、粘土或卵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儿大便颜色常识(图解)
吃、喝、拉、撒、睡是刚出生婴儿的主要成长任务,每样都不能缺,都极其重要。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宝宝“拉”的问题。
食物被吃进人体后,营养会为人体吸收、利用,其余消化吸收不完全的废物、残渣,就会变成排泄物,借着粪便将毒素与废物排出去,形成正常、健康的身体循环。
大多数新妈妈新爸爸看到宝宝的大便,都会觉得很吃惊!也难怪,婴儿大便的形状和质地多种多样,即便是有经验的父母,也未必都见过。
还不会言语的宝宝,他的健康状况其实都表现在“臭臭”(大便)里,只要用心观察,我们就能对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清二楚。
“臭臭”是否正常,是宝宝是否健康的晴雨表。
工具/原料
•在宝宝排便后,父母要准备好以下工具,方便替宝宝及时进行清洗
新生儿衣服、尿布、纸尿裤、浴盆、毛巾、爽身粉
下面所介绍中,“坏臭臭”是指宝宝不正常的大便,此时父母应该多加关注孩子情况,必要时要及时求医,由医生进行专业指导
婴儿正常大便颜色
新生儿胎便(墨绿色)
(1)刚生下来的宝宝,即使没吃一点东西,出生后6~12小时也会拉出墨绿色胎便。
(2)不知道是宝宝体惜自己的妈妈,还是他们不愿意把自己每天周而复始吞咽的羊水弄脏,反正宝宝一定要从妈妈肚里出来后才肯拉自己人生第一次大便。
积存了9个月的胎便必须借着频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干净,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
(3)胎便通常没有臭味、状态黏稠、颜色近墨绿色,主要由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以及胆汁、肠道分泌物等组成。
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很难洗净,有经验的老人会告诉孩子的父母,头几天一定要包纸尿裤而不是尿布。
(4)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早产儿排胎便的时间有时会有所推迟,这主要和早产儿肠蠕动功能较差或孩子进食延迟有关。
过渡期大便(黄绿色)
(1)胎便排出的那几日,喂奶也开始进行,待排净胎便,向正常大便过渡时的大便呈黄绿色。
多数新生儿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现这一阶段,然后逐渐进入黄色的正常阶段(母乳喂养的宝宝)。
(2)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新生儿喂养开始的时间和摄入奶量会直接影响过渡便出现和持续的时间。
若开奶延迟,或摄入奶量太少,过渡便出现的时间也会推迟。
哺乳期大便
(1)母乳喂养的宝宝(金黄色的软糊便)
A、由于母奶中含有丰富的寡糖,能够充分地刺激肠胃蠕动,因此大部分宝宝不会有硬便的情形,也不会有明显臭味,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
母乳喂养宝宝的解便次数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一天2~5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的孩子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
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及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家长没有必要担忧。
B、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甚至会发生一天排便7~8次的状况,父母不必担心,这叫做生理性腹泻,属于正常现象,到宝宝长到一定时期这种腹泻会自动消失。
(2)人工喂养的宝宝(土黄色的硬膏便)
A、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较少,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也是只要不难解,不似羊便,就没关系。
如果消化没问题,通常会是土黄或金黄色,略带一些酸臭味,每天约1~2次。
B、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喝配方奶的孩子有时大便会黄中带绿或青绿,这是因为配方奶铁质含量都很高,当宝宝对奶粉中的铁质吸收不完全时,多余的铁质就会使大便带绿色,这情形是正常的。
并不是老辈人说的孩子大便呈绿色。
就是受到惊吓引起肠胃不适。
吃辅食以后的大便(颜色较暗)
(1)宝宝从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随着宝宝辅食(米粉和香蕉泥之类的食物)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宝宝便性开始慢慢接近成人,开始变得颜色较暗。
宝宝吃辅食后的大便往往是棕色或深棕色,比花生酱稠,但仍然是糊状
(2)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吃较多蔬菜、水果的宝宝,大便会较蓬松。
如果是鱼、肉、奶、蛋类吃得较多的孩子,因为蛋白质消化使然,大便就会比较臭。
婴儿非正常大便情况
1.1熟悉了上述宝宝的正常“臭臭”,就很容易辨认不正常的大便了。
总的说来,排便次数和颜
色的变化不能表示出什么问题,但是气味和粪便中的含水量则可能会说明很多问题,比如下面这些藏着隐患、预示着疾病的坏“臭臭”。
2
妈妈肚子里的异常羊水:
(1)B超显示妈妈腹中羊水浑浊,抽样显示有浊体。
说明胎儿将胎便排在了羊水中,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最大可能是胎儿缺氧窒息造成的。
(2)应对措施:定期检查,临产前关注胎儿异常胎动。
3
新生儿24小时不排便
(1)足月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都没有排出胎便。
(2)应对措施:请医生检查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
4
新生儿灰白便
(1)宝宝从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没有黄色,但小便呈黄色。
(2)应对措施:赶紧通知医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胆道梗阻所致。
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5
豆腐渣便
(1)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
(2)应对措施: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状,需到医院就诊。
6
蛋花汤样大便
(1)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黏液。
(2)应对措施: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儿。
如为母乳喂养则应继续,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多能自然恢复正常。
如为混合或人工喂养,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
可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将奶配稀些,还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
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则应请医生诊治。
2.7
绿色稀便
(1)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黏液状。
(2)应对措施: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这种大便也称“饥饿性大便” —你的宝宝没吃饱,这时只要给足营养,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8
泡沫状便
(1)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带有明显酸味。
(2)应对措施: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就能恢复正常。
未添加辅食前的婴儿出现黄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应适当减少糖量,增加奶量。
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出现棕色泡沫便,则是食物中淀粉类过多所致,如米糊、乳儿糕等,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减少或停止这些食物即可。
9
臭鸡蛋便
(1)大便闻起来像臭鸡蛋一样。
(2)应对措施:这是提示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
应注意配奶浓度是否过高,进食是否过量,可适当稀释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
如果已经给孩子添加蛋黄、鱼
肉等辅食,可以考虑暂时停止添加此类辅食,等宝宝大便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添加。
还可以给宝宝用点多种维生素制剂,以帮助消化。
10
油性大便
(1)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
(2)应对措施: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儿,需要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改服低脂奶等(但要注意,低脂奶不能作为正常饮食长期吃)。
11
水便分离
(1)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与粪便分离,而且排便的次数和量有所增多。
(2)应对措施:这是病态的表现,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疾病。
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会引起孩子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应该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应注意宝宝用具的消毒。
血便
(1)血便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通常大便呈红色或黑褐色,或者夹带有血丝、血块、血黏膜等。
(2)应对措施:首先应该看看是否给孩子服用过铁剂或大量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
如果大便变稀,含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时婴儿哭闹不安,应该考虑是不是因为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果大便呈赤豆汤样,颜色为暗红色并伴有恶臭,可能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如果大便呈果酱色可能为肠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样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鲜红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来源于直肠或肛门。
总之,血便不容忽视,以上状况均需立即到医院诊治。
13
便秘(羊便)
(1)宝宝大便干燥呈颗粒状。
(2)应对措施:一般来说,人工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发生便秘。
我们不以几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几次来断定孩子是否便秘,一个最重要指标是—宝宝大便是否硬结,就是俗称的羊便。
是,就是便秘。
(3)便秘要视情况处理:对于母乳喂养的便秘宝宝,可给糖水或橘子汁(但母乳喂养的宝宝很少患便秘);如果孩子吃的是配方奶粉,在两次喂奶期间,适当多喂点白开水,可以加点果汁或者米汤,以刺激肠蠕动(选用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于预防便秘发生);4个月大的婴儿可以添加一些菜泥、果泥;对那些年龄更大点的便秘宝宝,生活中父母应鼓励他们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谷类食品。
注意事项
•除了通过饮食疗法(健康果泥)来纠正便秘,还可结合按摩: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由左向右转轻轻摩擦宝宝的腹部,10圈休息5分钟,再按摩10圈,反复进行3旋回。
•还可以协助宝宝做助便操:让宝宝仰卧,抓住宝宝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
增加户外活动,多运动可以促进肠蠕动,能使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