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预测)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话题素材中国文化让世界看见 (附精彩范文)

合集下载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一)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素材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一)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素材

2020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的表现让世界人民为之折服点赞。

请以“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文题详解】:这是一个很文艺,富有诗意的作文好题目。

要写好,却不容易。

如何写作呢?首先要认真、细致、深入的审题。

标题是一个判断或命题。

包括两个关键词:一是“你的样子”,既指外在面貌,更指精神面貌。

二是“中国的样子”,指的是国家形象和国家的精神风采。

基于这一初步理解,我们就可明白:“就是”两词决定着作文题必须就“同质精神”作文章。

先想一想“你的样子”:若是指人,可以是“忙碌”,为抗疫而奔波、而战斗;可以是“无畏”,不惧风险,勇敢逆行;可以是“坚韧”,或是长期坚守在疫区,或是忍住动性“宅”在家里;或是“拼搏”,拼时间,拼速度,拼狠劲儿……可以是医护人员满脸伤痕累累的样子;可以是工地吃饭,工地休息,睡着了依然能看出一脸疲惫不堪的样子;可以是为了上战线同疫魔抗衡,写下请战书,摁下红指印,而后向着武汉义无反顾逆行的样子……若是指地,可以是“武汉”,坚挺、忍耐、奋争、顽强、勇敢……要注意的是,无论“你”是指人,还是指“地”,都要注意你描述的是代表,是典型,是一个个强有力的“点”。

在布局上可以这样考虑:中国的“你”精准判断、深入抗疫一线的“你”带病坚守战场的“你”不留名姓、不需收条为灾区默默捐款的“你”剃光了一头秀发的“你”……这一些“点”,一定要具体,一定要生动,一定要有代表性,一定要对应“中国的样子”。

再想一想“中国的样子”:践行生命至上愈是艰险愈向前,在困难中砥砺奋进不向困难屈服,不被疫魔吓退无私奉献,襟怀宽广(胸中不仅装着自己,更多地装着别人)……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样子”实是中国形象、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度结晶。

其次是“对接”与“挖掘”。

很多同学在此次作文中往往少了这一重要一步——“对接”与“挖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作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作文

标题:中华文脉之世界传承自华夏文明肇始,中华文化便以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着称于世。

今岁,余有幸目睹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之盛况,心潮澎湃,感慨万端。

是年秋,余踏上异国土地,参与一国际文化交流大会。

会中,吾国代表团以一系列文化展示惊艳全场。

有书法大师挥毫泼墨,一笔一划间,龙飞凤舞,显东方艺术之独特魅力;有茶艺师以古法泡茶,举手投足间,禅意悠长,展中华茶道之深远内涵。

各国人士围观之余,纷纷提问。

有问书法者:“君何以能将文字写得如此生动?”大师答曰:“此非单纯书写,而是心灵与手共舞。

每字皆藏故事,每笔皆含情感。

”听者皆赞叹不已。

又有问茶艺者:“此茶何名?味何以如此醇厚?”茶艺师微笑曰:“此为普洱,经岁月沉淀,方显其真味。

品茶如品人生,须细细体会其变化。

”听者皆颔首称善。

余亦参与其中,以古筝演奏《高山流水》,诉说知音难觅之叹。

曲终人散,一西人前来问曰:“君之音乐,何以能触动人心?”余答曰:“此曲传自古代,述说友情之美好。

音乐无界,情感共鸣,故能触动人心。

”会后,多国代表纷纷表示欲深入学习中华文化,甚至有提出互设文化中心,以促交流。

余心慰甚。

见证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被世人所了解、所尊重,此乃每一个炎黄子孙之愿也。

思及此,余不禁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归途上,与同团友人言及此事。

友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属人类共同财富。

今日见其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实为吾等之幸。

”余点头赞同,曰:“然。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涵盖哲学、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

今日之事,仅是开始。

吾等当继续努力,让更多世人了解中华文化之美。

”友人微笑曰:“此乃我辈之责。

愿中华文化之光,照耀世界每个角落。

”余记此次经历,感叹万千。

中华文化之走向世界,非一朝一夕之功。

然每一步进展,都值得铭记与庆祝。

遂记此行于篇,以示后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走向世界舞台,乃时代发展之必然。

吾等当继承与发扬,使其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中熠熠生辉。

中国文化融入世界的申论范文

中国文化融入世界的申论范文

中国文化融入世界的申论范文在这个地球村越来越小的时代,中国文化就像一位怀揣着无数珍宝的行者,正大步流星地走向世界这个大舞台,开启一场盛大而精彩的融入之旅。

咱们先来说说,中国文化那可是博大精深,像一个超级丰富的文化大礼包。

从舌尖上的美食文化开始吧,你看那香喷喷的饺子,如今可不仅仅是中国人过年的专属。

在世界各地的中餐馆里,饺子就像一个文化小使者,把中国家庭团聚的美好寓意和独特的饮食风味带给外国友人。

还有那麻麻辣辣的火锅,就像一场热辣的文化狂欢。

不同国家的人围坐在火锅旁,一边学着怎么涮毛肚、鸭肠,一边感受着中国饮食文化里那种热闹、包容的氛围。

美食是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最直接的方式,它用味蕾打开了人们的心门,让大家对中国文化有了最初的好感。

再瞧瞧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汉服和旗袍那可都是颜值担当。

汉服飘逸洒脱,就像从古代画卷里走出来的仙子的衣裳。

现在在很多国际时尚舞台上,汉服秀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模特们穿着精美的汉服,展示着古老中国的优雅和韵味。

旗袍则更像一位东方的优雅女士,将中国女性的柔美和端庄展现得淋漓尽致。

外国的时尚达人们穿上旗袍,走在街头巷尾,就像流动的中国文化招牌,吸引着无数好奇的目光。

不能少了中国的功夫文化。

李小龙、成龙等功夫巨星,那可都是中国功夫走向世界的大功臣。

中国功夫不仅仅是一种搏斗技巧,更是一种蕴含着哲学思想的文化。

什么“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这些理念让外国人觉得新奇又充满智慧。

在世界各地的武术馆里,不同肤色的人扎着马步,挥舞着拳脚,感受着中国功夫背后的坚韧和自律精神。

不过呢,中国文化融入世界可不光是靠这些“花拳绣腿”的表面功夫。

咱们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瑰宝,比如儒家思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充满着人性光辉的理念,在全球面临各种共同挑战的今天,就像一盏明灯。

在国际事务中,这种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的思想,可以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提供很好的思路。

当中国秉持着这样的文化理念在国际舞台上与其他国家交往时,其实就是在悄无声息地把中国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世界的价值体系之中。

让中华文化影响世界的申论作文

让中华文化影响世界的申论作文

让中华文化影响世界的申论作文《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魅力使者》中华文化,那可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就像我上次去国外旅游,那是一个欧洲的小国家。

刚到那儿,就发现一群人围在一个小广场上。

我好奇啊,凑过去看,原来是一个中国老大爷在耍太极。

那老大爷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的。

周围老外眼睛瞪得老大,像发现新大陆似的。

只见老大爷先来了个起势,双手缓缓抬起,就像把空气中的重量都揽在手里。

然后单手画圆,身体跟着转动,脚下稳稳当当的。

旁边有个小孩看到忍不住模仿,学得歪歪扭扭的,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太极啊,就是我们中华文化里关于养生、关于动静之道的体现。

可是这在国外就成了非常新鲜的东西。

其实再想想,中华文化有太多能拿得出手让世界惊艳的了。

咱的书法,一支毛笔加上墨汁和宣纸,就能变幻出无数美妙的文字形态。

我见过一个外国小伙,拿着毛笔抖抖索索地写自己的名字,写得那叫一个难看,可他那新奇劲儿就像挖到了宝藏。

还有跟吃有关的文化,咱中国那各地的美食啊。

我接待过几个外国朋友来中国玩儿。

我带他们去吃火锅,那满满一桌子食材摆出来的时候,他们眼睛都放光了。

毛肚七上八下怎么涮,鸭肠怎么烫才脆,他们都学得有模有样。

吃到嘴里那表情,就像到了美食天堂。

在这个过程里,咱潜移默化地就把饮食文化传播出去了。

中华文化应该像这样不断地走向世界,它不需要去强行地占据什么位置,就靠着这些吃喝玩乐、强身健体的各种东西,一点一点地去影响全世界。

只要我们不断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出去,世界都会被这种独特魅力所折服。

就像那个耍太极的老大爷,别看他只是在小广场上自得其乐,其实他就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动中华文化影响世界。

《中华文化的世界之旅》在我记忆里有件特别有趣儿的事。

我有个远房亲戚住在国外,他说他们社区每年都会有文化交流节。

有一次他邀请我去看看,那场面还真的很有意思。

我到的时候正赶上展示中国的剪纸艺术。

一个大妈坐在那儿,面前摆着花花绿绿的彩纸和一把小剪刀,跟变魔术似的。

2020年高考作文写作素材:文化

2020年高考作文写作素材:文化

2020年高考作文写作素材: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年高考中关于中国文化的作文题目出现的次数也比较多。

下面是整理的文化,希望对大家有用!【文化】1.中华文化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公元后的头13个世纪中国传出许许多多的技术发明,整个化学中最重要的根源之一就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的,中国的发明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在人类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国人的贡献是伟大的.(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2.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扬弃胡同文化的处街坊、知足、忍等,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是很有作用的,值得弘扬.但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已,逆来顺受等,不利于改革进取,不是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应当扬弃.(汪曾祺《胡同文化》)3.音乐美化人生音乐是心灵之声唤醒记忆,汇聚忧伤,汇编快乐,化泪作笑;音乐是人生的力量战斗的引领,孤独的驱赶,旅者的驮轿;音乐是心灵的伴随生时为你欢迎,婚时为你见证,死时为你送殡.所以歌德说:不爱音乐的人,不配做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纪伯伦《音乐短章》)4.文字传承人文文字是精神存在的家园,文字的离去实质上是人文精神的丧失,是人格的丧失.中国人抛弃汉字之始,就是抛弃民族文化之时.(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所说)(邓海南《如果优美的文字离我们而去》)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态,中国历代书法各有魅力,是中华文化的一绝,弘扬书法艺术是我们的责任.(陈燮君《百代法书》)5.审美彰显民族中国的语言文学讲究的是意蕴审美,突出的是移情的效果.移情于景,无生命的物被赋之以人的情味,于是景物活了,有了动人的魅力.西方语言文学侧重心里解剖,突出的是意识的流动,凸显人物思想心理的支配作用.(朱光潜《你为什么会感到美感》)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中国画着意写虚,给人意趣与品味(重艺术),西洋域着力于写实,给人实体感而少意趣(重科学).东西文化各有千秋,互补更蔚为大观.(丰子恺《中国画与西洋画》)民族审美特点是,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讲究开放(连通、融合)务虚;西方审美注重局部(孤立、封闭),求实.(宗白华《空间的美感》)【文化介绍】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文范文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文范文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文范文《让中国文化闪耀世界》
哎呀呀,咱中国文化那可真是了不起呀!就说我上次去国外旅游的时候吧,那经历真的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我记得当时在那个陌生的城市街头闲逛,走着走着就感觉肚子咕咕叫啦。

然后我就看到了一家中餐馆,那可真是像看到了救星一样。

我迫不及待地走进去,一进去就感觉特别亲切。

餐馆里的布置充满了中国元素,大红灯笼高高挂着,墙上还有漂亮的中国画。

我点了几个菜,等菜上来的时候,我发现旁边桌的几个外国人也在吃中餐呢,他们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还不停地说着“好吃好吃”。

我看着他们那享受的样子,心里别提多自豪啦。

他们对筷子的使用虽然还有些笨拙,但却学得特别认真,夹起菜来那股子劲儿可好玩了。

等我开始吃的时候,我更是被那美味征服了。

麻婆豆腐的麻辣鲜香,糖醋排骨的酸甜可口,每一口都让我陶醉其中。

在那一刻,我深深地意识到,中国的美食文化真的是走向了世界呀,能让不同国家的人都为之着迷。

从那以后,我更加觉得中国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的京剧、武术、书法等等,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绽放着光彩。

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传播我们的文化,让全世界都能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真希望以后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能看到中国文化闪耀的光芒呀,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文化,嘿嘿!
以上作文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希望你喜欢!。

2020高考作文关于文化的热点素材 2020高考作文关于文化的开头和结尾

2020高考作文关于文化的热点素材 2020高考作文关于文化的开头和结尾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

一、精彩开头1、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浓缩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被蒙上了历史的尘埃,将要被人们所淡忘。

其中,以京剧,漆艺,老字号,杂技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更是在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之间踌躇徘徊。

如何复兴传统文化是当今高速发展的中国不容回避的问题。

(《复兴传统文化》)2、有人说现实已被绚丽多姿的霓虹熏染的光怪陆离,早已丧失了五千年文化的厚重和亮节。

其实,在摇头叹精粹的流失的同时,不妨细心感受一下新风,说不定那些被认为早已失去的经典,正在以另一种形式普照大地。

(《苏三起解》)3、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学校里掀起一波又一波“洋节”的热潮,大家都热衷于过“洋节”。

那么,我们的节日呢?中华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背景,那是几千年来的沉淀和积聚,每一次的民俗民风都有着其最独特的传说和文化背景,每一个节目都有上古的史载和存在流传的价值。

(《尊重传统》)4、网络上传得火热的恶搞杜甫的事件有如石子投入水中,打破了人们心头的宁静,正如诗人赵丽宏的评价:中学生涂鸦杜甫出于游戏心理。

然而被现代人玩弄的不仅是杜甫,更是厚重的中华文化。

人们对文化的不尊重,在她的脸庞抽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尊重文化》)5、且看这样一种社会怪象: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而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而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景冈山”越来越多,知道“井冈山”的越来越少……人们似乎面对流行的、时尚的便趋之若鹜,而对民族文化却越来越淡忘。

(《铭记文化》)6、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脑海中不再有“文化”二字的出现?又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血液里流淌着的中华文化开始一点点地消失?不经意间,文化丢了,它在霓虹灯闪烁的都市中迷路了,它在有着众多追捧者的奇异同类面前退缩了。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文800字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文800字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文800字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精神面貌。

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了当今时代热点话题。

中国文化在向世界展现自己的同时也在不断吸收和借鉴世界文化的优秀内容,这种文化交流和融合推动着中国文化不断发展壮大,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认可。

中国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文化特点丰富多彩,富有相互关联的内在逻辑。

例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中国画、四大名著等经典文化作品,以及中国武术、中医药、茶道等传统技艺都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外人士开始了解和接触中国文化,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共鸣。

事实上,中国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文化逐步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例如,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如今已成为全球性的文化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庆祝和传颂。

此外,越来越多的国外人士学习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以互动、交流、学习的方式深入探究中国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其次,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逐步被世界所认同。

中国古代文化注重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道德、诚信等理念,积累起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理念在现代社会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

例如,“和合共生”、“以人为本”、“和而不同”等理念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和认同,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最后,中国文化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中国文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世界和平、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我们应当不断加强文化创新,创新性地开展海外文化传播,丰富中国文化的内涵,积极地推介中华文化的精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让世界看见
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我们需要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负载中国价值观的优秀内容载体。

近日,翻看何中坚先生所译的唐诗集《一日看尽长安花:英译唐诗之美》,虽是外文,但仍然感受到了优雅音韵、浑融意境,让人心中不由得再次感慨:古诗译成英文也可以这样美。

说“再次”,是因为前段时间还被翻译家许渊冲圈粉,在他的作品中,已领略到中国诗词通过另一种语言展现时的神与韵。

翻译家们的努力让人看到,诗词等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同样能够让启迪、感动和美,抵达国外读者的心灵。

其实,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可能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在美版“知乎”Quora 上,有不少人发帖讨论“你读过最美的中国诗词是什么?”在另一些论坛上,也有很多学中文的外国网友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诗词。

从《诗经》《古诗十九首》到李白、杜甫、鱼玄机……国外读者不仅涉猎广泛,有的还见解深刻,让人颇感惊喜。

诗词除了是他们学习中文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

一位网友说,他们家隔壁曾住着一位上了年纪的独居荷兰女士,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把一本李白诗集送给了他们,以感谢他们对她的帮助,在诗集的封面上,她手抄了《月下独酌》这首诗。

可以想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式的东方诗意,同样可以丰盈国外读者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带去情感上的哲思与共鸣。

中国诗词走进国外读者心中,只是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小切口。

从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的作品得到国际认可,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得到更多关注;到《琅琊榜》《欢乐颂》等影视作品纷纷“出海”,在海外涌动起一股国剧“华流”……中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

甚至连中国网络文学也成功进入国外二次元领域:在“武侠世界”“引力世界”等翻译网站上,有近400万的活跃用户在“追更”中国网络小说。

如果说,曾经的中国文化在海外还是一些小圈子里品读、研究的对象,那么今天,借助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中国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已经开始为更多普通外国人带去“不一样的空气”。

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也让文化传播有了更多“此时此刻”的互动感、参与感。

文化不只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价值,它的意义在于给心灵以启迪,给精神以力量。

当前,“走出去”的中国文化,思想内容承载量还比较有限,尤其是以武侠、玄幻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学,虽然有些包裹着传统文化的外衣,但真正能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价值理念的不多,能产生深刻文化影响的更少。

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本就是一条坎坷不平的
道路。

今天,《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而早期西方传教士翻译《红楼梦》时,可是一度将宝玉错认成女孩。

误解与曲折并不是问题,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让真正负载中国价值观的“内容文化”更多地传播出去,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季羡林曾说过,“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

今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文化,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越显纯熟与自然。

让更多的“长安花”走出去,与世界共赏中国文化之美,人类文明将会拥抱更多的可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