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需科目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 答案 96分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一.单选题(红色标记为正确答案)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A )A、上海B、北京C、杭州D、成都2、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 )。
A、美国B、日本C、挪威D、英国3、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 C )走在了世界前列。
A、印度B、中国C、巴西D、南非4、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C )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A、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B、资源环境产权制度C、绿色政绩考核制度D、碳排放考核5、2007年中国全国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C )A、6.50%B、7.50%C、8.70%D、10%6、低碳经济理念是在(B )的背景下产生的。
A、经济危机B、气候变化C、全球合作D、知识经济7、( B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A、产业规模B、科技进步C、绿色革命D、节能减排8、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A )年下降40%-45%的承诺。
A、2005B、2006C、2007D、20089、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D )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美国B、法国C、德国D、日本10、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C )A、京都会议B、巴厘岛会议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D、坎昆会议11、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C )的曲线关系。
A、倒“V”形B、“V”形C、倒“U”形D、“U”形12、( D )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老布什政府B、克林顿政府C、小布什政府D、奥巴马政府1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C )A、双元回收系统模式B、行业协会推进模式C、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D、单系统循环共生模式14、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C )种气体。
公需科目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参考答案

用编辑菜单查找功能输入试题关键词找答案《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试卷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B )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B. 气候变化C. 全球合作D. 知识经济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 C )种气体。
A. 4 B. 5 C. 6 D. 7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 B )阶段。
A. 两个B. 三个C. 四个D. 五个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 D )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B. 中国C. 日本D. 英国5. 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C )。
A. 美国 B.日本 C. 挪威 D. 英国6. 发达国家中,( D )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 美国B.日本C. 挪威D. 英国7. 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 C )的曲线关系。
A. 倒“V”形B. “V”形C. 倒“U”形D. “U”形8.(D )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
A. 经济发展阶段B. 资源禀赋C. 消费模式D. 技术进步9.( D )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 老布什政府B. 克林顿政府C. 小布什政府D. 奥巴马政府10. 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 D )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 美国B. 法国C. 德国D. 日本11. 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 C )走在了世界前列。
A. 印度B. 中国C. 巴西D. 南非12. 2010年“阿尔法文图斯”风能电站的并网发电标志着( D )的海上风电进入大发展时期。
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 德国13. 碳关税是一种特殊的关税政策,指对高能耗产品的( A )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题库答案完整版,96分通过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指的是()。
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新领域消费D:可持续消费第2题:()的碳减排潜力巨大,应当大力发展。
A:太阳能B:水电C:火电D:石油第3题:( )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
A:认知性B:可行性C:可操作性D:可承受性第4题: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
A:政策支持B:法律保障C:节能减排经验D:技术低第5题: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五个层次”,不包括()。
A:恒温消费B:经济消费C:安全消费D:环保消费第6题:固碳技术指把燃烧气体中的()分离、回收,然后深海弃置和地下弃置。
A:二氧化氯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二氧化氮第7题: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于()年完成。
A:1988年B:1989年C:1990年D:2001年第8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900多个气象站测算,陆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地区。
A:北部B:中部C:南部D:东部第9题:近百年我国气候在变暖,以()最为明显。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第10题:气候变化是由()的变化引起的。
A:生态系统B:环境系统C:水系统D:气候系统第11题:由于氟利昂,可以存在50至100 年,即使议定书完全得到履行,臭氧层的也只能在()以后才有可能复原。
A:2050年B:2051年C:2052年D:2053年第12题:(),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第13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A:人B:政策C:市场机制D:自然第14题: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实基本国情,针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指()。
A:系统性原则B:实用性原则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第15题:地球表面()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的答案3(全文5篇)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的答案3(全文5篇)第一篇: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的答案3一、多选1.日本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推进措施中努力加强国际合作,措施有(abcd)。
(多选)A推出环保合作倡议B开展双边与多边交流、合作C加大环保资金国际救援力度 D以上都对2.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中的舆论支持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abcd)。
(多选)A加强学校教育 B开展在职培训 C网络媒体宣传 D组织开展系列公众活动3.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abcd)。
(多选)A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B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C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 D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4.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abcd)。
(多选)A厄尔尼诺B干旱C洪涝 D雷暴5.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以及国内理论界讨论的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abcd)。
(多选)A更具有科学性B更具有全面性C更具有可操作性D更注重机制的重要作用6.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abcd)。
(多选)A大气环境 B水体环境 C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 D城市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以下属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的有(ABCD)。
(多选)A 理论障碍 B观念障碍 C管理障碍 D制度障碍8.我国政府提出的循环经济“3+1”模式存在的问题有(ABCD)。
(多选)A偏重生产领域的发展,忽视流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 B仅将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C以工业产业为主,忽视了其他产业 D以上都对9.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ABCD)。
(多选)A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B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C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 D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10.水污染主要来自(abc)。
(多选)A工业废水 B生活污水 C农业废水 D 人畜粪便11.低碳经济是以(abc)为特点的经济形态。
公需科目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参考答案之欧阳理创编

用编辑菜单查找功能输入试题关键词找答案《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试卷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 B )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B. 气候变化C. 全球合作D. 知识经济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 C )种气体。
A. 4 B. 5 C.6 D. 7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 B )阶段。
A. 两个B. 三个C. 四个D. 五个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 D )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B. 中国C. 日本D. 英国5. 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C )。
A. 美国 B.日本 C. 挪威 D. 英国6. 发达国家中,( D )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 美国B.日本C. 挪威D. 英国7. 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 C )的曲线关系。
A. 倒“V”形B. “V”形C. 倒“U”形D. “U”形8.( D )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
A. 经济发展阶段B. 资源禀赋C. 消费模式D. 技术进步9.( D )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 老布什政府B. 克林顿政府C. 小布什政府D. 奥巴马政府10. 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 D )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 美国B. 法国C. 德国D. 日本11. 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 C )走在了世界前列。
A. 印度B. 中国C. 巴西D. 南非12. 2010年“阿尔法文图斯”风能电站的并网发电标志着( D )的海上风电进入大发展时期。
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 德国13. 碳关税是一种特殊的关税政策,指对高能耗产品的( A )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公需科目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参考答案

公需科目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参考答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用编辑菜单查找功能输入试题关键词找答案《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试卷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 B)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B.气候变化C. 全球合作D. 知识经济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 C)种气体。
A. 4B. 5C. 6D. 7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B)阶段。
A. 两个B.三个C. 四个D. 五个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D)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B. 中国C. 日本D.英国5. 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C)。
A. 美国B.日本C.挪威D. 英国6. 发达国家中,(D)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 美国B.日本C. 挪威D.英国7. 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C)的曲线关系。
A. 倒“V”形B. “V”形C.倒“U”形D. “U”形8.( D )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
A. 经济发展阶段B. 资源禀赋C. 消费模式D.技术进步9.(D )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 老布什政府B. 克林顿政府C. 小布什政府D.奥巴马政府10. 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D)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 美国B. 法国C. 德国D.日本11. 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C)走在了世界前列。
A. 印度B. 中国C.巴西D. 南非12. 2010年“阿尔法文图斯”风能电站的并网发电标志着(D)的海上风电进入大发展时期。
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德国13. 碳关税是一种特殊的关税政策,指对高能耗产品的(A)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低碳经济公需科目考试答卷(96分)

低碳经济考试结果(96分)1.(2分)从以下哪一角度讨论一国国民实际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更有助于采取公平视角从源头上推动低碳发展A. 交易角度B. 消费角度C. 生产角度D. 流通角度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2.(2分)碳生产力是指A. 单位碳当量排放所产生的热量B. 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C. 产生单位GDP所排放的碳当量的总量D. 一个国家生产化石能源的能力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3.(2分)低碳经济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A. 2007年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框架战略》B. 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C. 2006年英国发表的《斯特恩报告》D. 西班牙学者乌恩鲁2000年发表的《能源政策》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4.(2分)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制的前提是要完全实现A. 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改革B. 电力市场化改革胶C. 可再生能源国家扶持政策D. 电力国有化改革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5.(2分)中国的第一笔自愿减排量的交易的完成是在A. 南京环境交易所B. 北京环境交易所C. 沈阳环境交易所D. 上海环境交易所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6.(2分)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A. 加拿大B. 美国C. 俄罗斯D. 中国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7.(2分)森林碳汇是指A. 森林生态系统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B. 森林神态系统增加大气中氧气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C. 森林生态系统汇集大气中的氧气的过程、活动或机制D. 森林生态系统汇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8.(2分)属于2007年宾格曼《低碳经济法案》内容的是A. 设定减排目标,产生配额B. 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C. 规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D. 向清洁能源转型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9.(2分)专门为中国市场设立的第一个自愿减排标准,被称为A. 2000标准B. 绿色世博标准C. 北京标准D. 熊猫标准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10.(2分)碳关税的征收对象是A. 进口的高能耗产品B. 进口的低能耗产品C. 进口农产品D. 进口食品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11.(2分)“碳锁定”是指A. 政治改革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B. 科技发展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C. 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D. 整个社会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12.(2分)世界上最早实施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制度的国家是A. 英国#俄罗斯B. 美国C. 意大利你的答案:A B C得分:2分13.(2分)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A. 地壳运动B. 自然灾害C. 农业活动D. 能源活动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14.(2分)广西唯一入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的是A. 河池B. 南宁C. 北海D. 桂林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15.(2分)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是A. 经济危机B. 政治改革C. 经济全球化D. 气候变化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2分16.(2分)世界能源系统以化石能源为主,是实现经济发展与减缓气候变化目标的重要途径。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答案大全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答案(超全)第一章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B. 气候变化C. 全球合作 D. 知识经济2. 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种气体。
A. 4B. 5C. 6D. 7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阶段。
A. 两个B. 三个C. 四个 D. 五个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B. 中国C. 日本 D. 英国多项选择题1. 以下气体中属于《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温室气体的是()。
A. 水汽B. 二氧化碳C. 臭氧 D. 甲烷 E. 氧化亚氮2.《京都议定书》虽然在1997年就已经面世,但由于()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
A. 英国B. 美国C. 日本 D. 澳大利亚 E. 俄罗斯3. 低碳转型的推力是()。
A. 保障能源安全B. 避免碳锁定效应 C. 提升国际竞争力 D.实现可持续发展 E. 应对金融危机判断题1. 二氧化碳当量是常被用于测量温室气体的单位。
(对)2. 臭氧是温室气体中在大气中存活时间最长、存量最大的气体。
(错)3. 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生存权之争。
(错)4. 产业革命以前,人类社会的碳排放对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对)第二章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单项选择题1. 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 美国B.日本C. 挪威 D. 英国2. 发达国家中,()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 美国B.日本C. 挪威 D. 英国3. 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的曲线关系。
A. 倒“V”形B. “V”形C. 倒“U”形 D. “U”形4.()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需科目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答案 96分道题】单选题【本题型共201.
1.2006年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A.10%
B.20%
C.30%
D.5%
2.碳关税是一种特殊的关税政策,指对高能耗产品的()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A.进口
B.出口
C.进出口
D.生产
3.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
A.京都会议
B.巴厘岛会议
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D.坎昆会议
4.截止2010年上半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13%,相当于少排放()吨二氧化碳。
A.7.5亿吨
B.8亿吨
1
亿吨C.8.5.9亿吨D 5.)城市人一年的碳排量可以被多少棵大树吸收(
棵A.10
棵.B15.20 棵C.D25棵6.全世界的不可再生能源资源贮量在()标准煤左右
A.一万亿吨
.一万一千亿吨B
.一万两千亿吨C
.一万三千亿吨D
是一项已具备竞争力的低排放并能17%或全部发电量的)目前可以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7. 7% 提供大量电力的技术。
.风能A .核能B C.热能.水能D 及时关闭电脑和显示器的电源可减少其二氧化碳排放的()8.
A.三分之一
.四分之一B
2
.五分之一C
.六分之一D
)既是总资源库,又是总废物处理场。
(9.
A.太空
B.大海C.环境D.森林10.下列不能被循环再利用的物质或材料是()
A.报纸
.化肥B
.钢材C
.塑料瓶D 11.)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发达国家中,(
A.美国
.日本B .挪威C D.英国12.自然存在的主要温室气体包括()
.二氧化碳、臭氧A B.水蒸气、二氧化碳
.氧化亚氮、甲烷C
3
D.水蒸气、二氧化碳、臭氧13.()率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
.美国A B.英国.日本C D.德国
8.7% 年中国()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14.2007
A.煤炭
B.天然气
C.水D.森林)15.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
但是大多数
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
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A .二氧化氮.二氧化碳B
.氯氟烃类化学物质C
D.化肥农药等物质
)的灾难摄氏度的时候,将会引起(年工业革命之前测定的标准气温高出1750当全球气温比16.2 一触即发。
.工业发展A B.生态环境
.农业发展C
4
D.商业发展17.()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阶段A B.资源禀赋
.消费模式C D.技术进步
亿美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哪些国项目上可以获得的收益接近50CDM18.未来十年中国公司每年从)家(
.美国A .日本B C.欧盟
D.发展中国家
,利用天然气替代煤中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19.目前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很低,仅()炭的潜力相对有限。
A.3.9%
.9.3% B .3.7% C7.8% D.20.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二氧化碳A B.二氧化硫
.硫酸钾C
5
.粉煤灰D道题】202.多选题【本题型共
“三高”是指(。
)1.坚持“三高”原则,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高起点A B.高要求
C.高效益D.高效率。
)2.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
A.环保本身不是一种产业.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产业B C.环保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D.环保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3.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包括()
.人A B .政策.市场机制C
.自然D
)新兴和可再生能源有(4. 。
.水电A B.生物质能
.太阳能C
6
D.风能以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水系有()。
5.
.长江A.滇池B
.巢湖C D .太湖。
)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原则中,6.3R原则指(
A.减量化.再利用B C.资源化
D.高效化。
7.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A B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努力减少重大自然灾害C .预测城市化、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途径不断改善环境D
)酸雨问题最早出现在(8. 。
.欧洲A B.北美洲
.亚洲C
7
.南极洲 D 9.以下有关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论述,正确的是()。
A.要加大高碳产业技术攻关力度,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B.要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C D.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低碳产业可拖后发展
)。
10.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有(
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
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
)。
11.酸雨中绝大部分是(
.硫酸A
.硝酸B.盐酸C
.醋酸D
)等方面入手。
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发展低碳建筑要从(12.
.设计A.运行B.经营C
D .管理“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13.。
)
8
A.阳光经济B.风能经济
.氢能经济C D.生态经济
)。
14.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
A.经济增长缓慢与低碳经济投入需求大的矛盾
.研发主体不同弱化政府主导作用B C.政府减排目标与部分行业利益存在冲突
D.公民低碳经济发展观念不强)。
15.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
A.雷雨
B.冰雹
.台风C
D.寒潮
,包括()。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16.5A
A.认知性
B .可行性C.可操作性
D.可承受性
17.)一般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是(。
.复杂性A
9
B.广泛性C.潜在性.累积性D)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18.低碳责任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碳能源消耗。
.技术创新A B.制度创新
.产业转型C D .新能源)。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三个主体是(19.
A.政府B.企业
C.公众.外资D 20.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
A.北京B.上海C.保定.西安D
道题】3.10判断题【本题型共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1. 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10
Y.对N.错
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2.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或统计状况,基本特征。
Y.对.错N 和100年左右耗尽。
403.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60
Y.对
.错N 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
4.
Y.对N.错高碳是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5.
Y.对
N.错 6.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低碳技术创新。
Y.对N.错
7.光伏产业属高科技型新能源产业,受到企业及各地政府的强力追捧。
Y .对11
N.错
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Y.对
N.错
9.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26“产品营销模式”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
Y.对
N.错
10.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是指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市场、法律以及政策,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
Y.对
N.错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