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课程设计
(新)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课程标准.doc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课程标准CQDZ-X1-Z4-31-2011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高压输配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
学时:160学时,学分:10.5学分。
(说明:学时、学分按照对应专业的人才培养实施性计划确定)2.制订依据2.1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2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3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课程教学大纲管理标准》。
2.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输、配电线路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线路架设工》。
2.5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Q/GDW 232-2008)。
2.6 GB50173-92《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J 233—90《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3. 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
是基于典型工作分析、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课程。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作风和意识,掌握架空输配电线路基础施工、杆塔施工和架线施工的专业能力,养成懂安全、会管理、负责任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5.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5.1课程设置依据本课程是依据“高压输配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架空线路施工工作项目设置的。
为获得《线路架设工》或《配电线路工》职业资格证书及参加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实际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为此而设置这门课。
5.2课程目标定位基于典型工作分析,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输配电线路施工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全面培养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等综合素质,能够胜任输配电线路架设、输变电线路工程技术等工种的职业岗位要求。
输电线路杆塔课程设计

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学期:专业:输电线路工程课程名称: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输电杆塔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110KV门型直线电杆设计(自立式带叉梁)二、设计参数:电压等级:110kV避雷线型号:GJ一35电杆锥度:1/75电杆根部埋深:3m顶径:270mm气象条件:Ⅳ级绝缘子:7片×一4.5地质条件:粘土,γs=16 kN/m3,α=20°,β=30°,三、设计成果要求:1.设计说明书一份(1.5万字,含设计说明书插图)2.图纸若干(1)电杆尺寸布置图(2)电气间隙效验图(2)正常运行情况下的抵抗弯矩图(3)事故时的弯矩图目录一、整理设计用相关数据 (1)1 任务书参数 (1)2 气象条件列表 (1)3 导线LGJ-150/35相关参数表 (1)4 导线比载计算 (1)5 地线相关参数 (3)6 地线比载计算 (3)7 绝缘子串和金选择 (3)8 地质条件 (4)9 杆塔结构及材料 (4)二、电杆外形尺寸的确定 (4)1 杆的呼称高度 (4)2 导线水平距离 (5)3 间隙圆校验 (5)4 地线支架高度确定 (6)5 杆塔总高度 (7)三、杆塔荷载计算 (7)1 标准荷载 (7)2 设计荷载 (9)四、电杆杆柱的强度验算及配筋计算 (11)1 配筋计算 (11)2 主杆弯矩计算 (11)3 事故情况下的弯矩计算 (12)4 裂缝计算 (13)5 单吊点起吊受力计算 (13)五、基础设计 (14)1 土壤特性 (14)2 抗压承载力计算 (15)3 底盘强度计算 (15)八、参考文献 (16)九、附图附图1尺寸布置图 (17)附图2间隙圆校验图 (18)附图3正常运行最大风情况下的抵抗弯矩图 (19)附图4事故时弯矩图 (20)m MPa /1087.65310)75.117512.36()0,5(333--⨯=⨯+=γ)/(1012.5361062.1810665.89.267610)0,0(3331m MPa Aqg ---⨯=⨯⨯=⨯=γ)/(1075.117102.6181)5.517(5728.27)0,5(332m MPa --⨯=⨯+⨯=γ)/(10625.0),0(324m MPa Av d v sc f -⨯=μαγmMpa /1024.66102.618110.5171.10.1625.0)10,0(3324--⨯=⨯⨯⨯⨯⨯=γm Mpa /1079.111102.618115.5171.175.0625.0)15,0(3324--⨯=⨯⨯⨯⨯⨯=γ一、 整理设计用相关数据1、任务书所给参数:2、 气象条件列表:3、 根据任务书提供导线LGJ-150/35的参数,(参考书二)整理后列下表:4、 计算导线的比载: (1)导线的自重比载:(2)冰重比载:(3)垂直总比载:(4) 无冰风压比载:假设风向垂直于线路方向0.1v 110;190sin ,90==︒==c K βθθ线路可以得出下式:1) 外过电压,安装有风:v=10m/s, f α=1.0,sc μ=1.12) 内过电压 v=15m/s, f α=0.75,sc μ=1.1m Mpa /102.19351062.18125.5171.185.0625.0)25,0(3324--⨯=⨯⨯⨯⨯⨯=γm Mpa /1056.225102.618125.5171.161.0625.0)25,0(3324--⨯=⨯⨯⨯⨯⨯=γm Mpa /1056.311102.618110)52.517(2.10.1625.0)10,5(3325--⨯=⨯⨯⨯+⨯⨯⨯=γ3) 最大风速 v=25m/s,设计强度时,f α=0.85,sc μ=1.14)最大风速 v=25m/s,计算风偏时,f α=0.61,sc μ=1.1(5)覆冰风压比载计算: v=10m/s,计算强度和强度时,f α=1.0,sc μ=1.2 (6)无冰综合比载1) 外过电压,安装有风:m Mpa v /10108.3710624.6512.3600,0)10,0(332224216--⨯=⨯+=+=),()(γγγ 2) 内过电压 :m Mpa /1015.8381079.111512.36)15,0(33226--⨯=⨯+=γ3) 最大风速计算强度时:m Mpa /10711.501092.135512.36)25,0(33226--⨯=⨯+=γ4)最大风速计算风偏时:m Mpa /1096.3441056.225512.36)25,0(33226--⨯=⨯+=γ(7)覆冰综合比载:m Mpa /1075.8541056.31187.65310,50,5)10,5(332225237--⨯=⨯+=+=)()(γγγ 将有用比载计算结果列表:表 4 - 2 单位:5、计算比值0/σγ,将计算的结果列入下表:由于最大风速和覆冰有风比载和气温都相同,故比载小的不起控制作用。
输电线路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

输电线路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输电线路是传输电力的主要渠道。
因此,设计一条合适的输电线路至关重要。
本基础课程设计旨在通过案例实践的方式介绍输电线路设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
二、项目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如下:1.了解输电线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2.学习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输电线路的参数和材料;3.掌握利用相关软件进行输电线路的计算和设计。
三、项目实施方案3.1 选题理由为了增加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设计选择了输电线路设计作为主题,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实际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技能。
3.2 教学方式本课程设计的教学方式主要为案例实践,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输电线路的参数和材料;2.利用相关软件进行输电线路的计算和设计;3.分析结果,讨论优化方案。
3.3 教学内容本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3.3.1 输电线路设计基础知识介绍输电线路及其分类、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术语、负荷特性、设备基本参数等。
3.3.2 输电线路参数的计算方法介绍输电线路参数的计算方法,包括线路的电气参数、导线截面和距离参数、绝缘距离参数等。
3.3.3 输电线路的材料选择介绍输电线路材料的选择方法,包括导线、绝缘体、杆塔等材料的选择原则和性能要求。
3.3.4 输电线路设计软件应用介绍输电线路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PSCAD、PSS/E、MATLAB等软件的应用。
3.4 教学评估本课程设计的教学评估以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际案例解决能力为主要指标。
并通过学生的作业、实验报告和课程测试等方式进行打分,最终形成评估成果。
四、结论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输电线路设计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
同时也为未来输电线路设计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输电线路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提高电力传输效率
合理的输电线路设计能够减少线路损耗,提高电力传输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适应新能源发展的需求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对输电线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适应新能源发展的输电线路设计方法和技能。
课程安排:本课程主要包括输电线路设计的基本原理、线路路径选择、杆塔设计、导线选型、绝缘配合、防雷保护等内容。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环节。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输电线路设计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自动化设计和优化。
绿色化发展
环保意识的提高将推动输电线路设计向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如采用环保材料、降低能耗等。
高电压等级发展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未来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将不断提高,需要研究更高电压等级下的输电线路设计技术。
钢芯铝绞线(ACSR)
铝合金绞线(AAACSR)
复合绞线(如碳纤维复合芯导线 ACCC)
地线类型
镀锌钢绞线(GSW)
铝包钢绞线(ACSR/AW)
光纤复合地线(OPGW)
重量轻,导电性能好,但机械强度较低。
铝绞线
结合了铝的良好导电性和钢的高机械强度。
钢芯铝绞线
铝合金绞线
具有较高的导电率和较好的耐腐蚀性。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掌握输电线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能够进行线路路径选择和杆塔设计;
了解防雷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进行导线选型和绝缘配合;
【】毕业设计(220kv输电线路工程设计)

220kV双分裂双回路输电线路设计学生:阳文闯指导教师:孟遂民(三峡大学科技学院)摘要:本设计讲述了某平丘区段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全部内容,主要设计步骤是按《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书中的设计步骤,和现实中的设计步骤是不一样的。
本设计包括导线、地线的比载计算、临界档距、最大弧垂的判断,力学特性的计算,金具的选取,定位排杆,代表档距的计算,各种校验,杆塔荷载的计算,接地装置的设计以及基础设计等。
在本次设计中,重点是线路设计,杆塔定位和基础设计。
关键词:导线避雷线比载应力弧垂杆塔定位Abstract:In this text, it includes all the steps i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design, which is Accordance with《the desig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 but it is not the same with the reality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onductor and the ground wire's coMParing load critical span .the maximum arc-perpendiculer judgement .mechanics property's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 various checking .representative span's calculating. load ppplied on iron tower calculating. equipment used in the ground connection design. metal appliance choose .In this paper, it is the focal point of line design. iron tower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at last ,it is simply introduced the iron tower erecting's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followed with fundament construction.Key words:conductor overhead ground wire coMParing loadstress arc-perpendiculer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前言电力作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不论是对于国家的各种经济建设还是对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输电线路则是电力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 三峡大学版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基本资料大渡河上某水电工程采用单戗立堵进占,河床的剖面图见图1。
戗堤处水位~流量关系见表1和图2。
戗堤端部边坡系数n=1,截流戗堤两侧的边坡为1:1.5。
截流材料采用当地的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容重为26KN/m3。
该工程采用左右岸各布置一条导流洞导流,左、右导流隧洞联合泄流的上游水位和泄流流量关系见表2和图3。
图1 河床剖面图图2 戗堤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1 戗堤处水位~流量关系图3 上游水位~泄流量关系曲线 表2 上游水位~泄流量关系每位同学按不同的设计流量进行无护底情况下截流水力计算,并确定相应的截流设计方案。
按以下公式确定截流设计流量Q=(300+2×学号的最后两位) m 3/s ,计算时不考虑戗堤渗透流量和上游槽蓄流量。
截流设计是施工导流设计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过程比较复杂,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截流多采用立堵截流,本次设计按立堵截流设计,有多种设计方法。
其设计分为:截流水力计算、截流水力分区和备料量设计。
截流设计流量的确定,通常按频率法确定,也即根据已选定的截流时段,采用该时段内一定频率的某种特征流量值作为设计流量。
一般地,多采用截流时段5%~10%的月平均或者旬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标准。
截流的水力计算中龙口流速的确定一般采用图解法(详细见《水利工程施工》P39~42),以下对于图解法及图解法的量化法----三曲线法做如下介绍。
二、截流的水力计算1、计算下游水位下H 、戗堤高度B H 、戗堤水深0H由0Q =308s m /3,根据戗堤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由内插法可知,下H =945.624m ; 由Q Q =0,上H =957.08m ,B H =底上H m H -+1=7.08m ;底下H H Z H -+=0=1.62m+Z.2、根据已知的泄流量d Q 与上游水位上H 关系绘制d Q ~Z 曲线0.00 150.00 300.00 410.00 800.00 1400.00953.00 955.40 957.03 958.00 960.66 964.120.38 2.78 4.41 5.38 8.04 11.503、绘制龙口泄水曲线Z Q ~由龙口泄水能力计算按照宽顶堰公式计算:1.52Q mB gH 式中 m ——流量系数当0.3Z H <,为淹没流,01Z m H ⎛=- ⎝当0.3ZH ≥,为非淹没流,0.385m = B ——龙口平均过水宽度梯形断面:02B B B nH nH =-+ 三角形断面:0B nH =0H ——龙口上游水头梯形断面:0H Z Z =-上底三角形断面:()00.5B H Z Z nH B n =---上底 其中 Z ——龙口上下游水位差B H ——戗堤高度n ——戗堤端部边坡系数,取 1.0n =Z 上——龙口上游水位Z 底——河道底板高程由连续方程可得龙口流速计算公式为 : Q Bhυ=- 淹没流时:s h h =,s h ——龙口底板以上的下游水深 非淹没流时:c h h =,c h ——龙口断面的临界水深 即淹没出流时:对于梯形断面: s h h =对三角形断面:0.5B s nH Bh h n-=-。
输电线路课程设计

输电线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输电线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
2. 让学生了解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如电阻、电抗、电容等,并理解它们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3. 使学生了解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及其原因,如短路、接地故障等。
4. 让学生掌握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检修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输电线路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输电线路的能力,并能进行基本的参数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输电线路仿真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输电线路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结合学生特点,课程目标注重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输电线路知识,为未来从事电力系统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输电线路基本概念:介绍输电线路的定义、组成、分类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输电线路概述2. 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讲解电阻、电抗、电容等电气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二章 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3. 输电线路故障分析:分析短路、接地故障等常见故障类型及其原因。
教材章节:第三章 输电线路故障分析4. 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介绍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检修方法、安全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四章 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5. 输电线路设计:讲解输电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流程和参数计算。
教材章节:第五章 输电线路设计6. 输电线路仿真分析:运用专业软件进行输电线路仿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峡大学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课程设计

(拷的学长的,给大家共享下,错的地自己改改)《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课程设计专业:输电线路工程班级学号:2009148205姓名:。
指导老师:江老师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2013年1月目录1 任务书―――――――――――――――――――12 组织施工案―――――――――――――――― 2 2.1课题来源――――――――――――――――― 2 2.2施工案选择――――――――――――――――3 2.3现场布置――――――――――――――――――3 2.4组立程序――――――――――――――――――6 2. 5注意事项―――――――――――――――――10 2.6力学计算――――――――――――――――――10 3施工设备工器具需求―――――――――――――154 施工人员需求――――――――――――――――185 参考书目――――――――――――――――――20第二部分组织施工案2.1课题来源:此次课程设计的杆塔是220KV—Z1型塔,送变电工程公司曾经采用单抱杆分解组立,杆塔呼称高度为27m,重量5745Kg,最大段重量1048Kg,其他尺寸见杆塔示意图1如下:2.2组立案选择:此杆塔是输电线路中比较常见的杆塔,组立的法比较多,参考书目一后,先拟定以下案:1)座腿式抱杆整体组立杆塔,其特点式进行杆塔整体施工布置时使抱杆固定座落在位于上部的两个塔腿,其抱杆根部能够随着铁塔的起立而转动。
抱杆的制造、运输、布置、拆移都比较便;施工设计计算简单。
2)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首先在地面把组装好,然后使用倒塔式“人字形”抱杆进行起吊。
3)普通大型吊车组立杆塔。
图14)可以采用冲天抱杆、“士字形”型抱杆进行组立。
5)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杆塔,5)拉线分解组塔,采用双吊起立,效率高。
以上案都可以进行组立此塔,此次设计采用外拉线单抱杆组立铁塔,其大致思路如下:在抱杆头部挂有滑轮,通过穿入滑轮的钢绳可以起吊塔材,使其能够固定在铁塔主材之上,随着塔的组装增高,抱杆也随着增高,根部有以尾绳,直至整个铁塔组立完毕,再将抱杆落回地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大学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课程设计说明书学期: 秋季专业:输电线路工程课程名称: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年月号目录1 任务书―――――――――――――――――――――――― 12 组织施工方案――――――――――――――――――――― 22.1课题来源――――――――――――――――――― 22.2施工方案选择――――――――――――――――― 22.3现场布置――――――――――――――――――― 32.4组立程序――――――――――――――――――― 52. 5注意事项―――――――――――――――――――92.6力学计算―――――――――――――――――――9 3施工设备工器具需求―――――――――――――――――――34 施工人员需求――――――――――――――――――――――45 参考书目――――――――――――――――――――――――5第二部分组织施工方案2.1课题来源:此次课程设计的杆塔是220KV—Z1型塔,黑龙江送变电工程公司曾经采用单抱杆分解组立,杆塔呼称高度为27m,重量5745Kg,最大段重量1048Kg,其他尺寸见杆塔示意图1如下:2.2组立方案选择:此杆塔是输电线路中比较常见的杆塔,组立的方法比较多,参考书目一后,先拟定以下方案:1)座腿式抱杆整体组立杆塔,其特点式进行杆塔整体施工布置时使抱杆固定座落在位于上部的两个塔腿,其抱杆根部能够随着铁塔的起立而转动。
抱杆的制造、运输、布置、拆移都比较方便;施工设计计算简单。
2)倒落式抱杆整立杆塔,首先在地面把组装好,然后使用倒塔式“人字形”抱杆进行起吊。
3)普通大型吊车组立杆塔。
图14)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杆塔,可以采用冲天抱杆、“士字形”型抱杆进行组立。
5)内拉线分解组塔,采用双吊起立,效率高。
以上方案都可以进行组立此塔,此次设计采用外拉线单抱杆组立铁塔,其大致思路如下:在抱杆头部挂有滑轮,通过穿入滑轮的钢绳可以起吊塔材,根部有以尾绳,使其能够固定在铁塔主材之上,随着塔的组装增高,抱杆也随着增高,直至整个铁塔组立完毕,再将抱杆落回地面。
2.3现场的布置分解组立铁塔所使用的抱杆,一般采用圆木或钢管抱杆。
在抱杆头部托有滑车,通过穿入滑轮的钢绳可以起吊塔材,根部有一尾绳,使其能够固定在铁塔主材之上,随着塔的组装增高,把杆也随之上升,直至整个铁塔组完,再格抱杆落回地面。
一.现场布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铁,其现场布置都是以一根抱杆为中心心组成—个起吊系统,或用两副抱杆各自系住一个构件的两端部,同时进行起吊安装。
图2为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铁塔的现场布置示意图。
二、抱杆1.抱杆的种类外拉线组塔长期使用木质抱杆,木质袍杆取材方便,加工容易,搬运时不易碰撞损坏,其缺点是自重大,载重量铰小,有隐患不易察觉。
有些地区已推广使用薄壁钢管抱杆、铝合金抱杆和用玻璃钢制成的抱杆.抱杆的选用需要计算后决定。
2.抱杆的长度抱杆的长度应按同类型铁塔最高的一段确定,对于酒杯型、67型、猫头型等铁塔,则应按颈部的那段高度而定。
根据施工实践,抱杆的长度(指有效部分长度),应满足下式的要求;L=(1.0一1.2)H式中L——抱杆的长度(米)pH——全塔最长一段的高度(米), 猫头型等铁塔受颈部控制,取系数1.2 在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中,常用抱杆的长度为7一13米,直径(一般以梢径)为15一l 8厘米,具体尺寸应根据塔型由计算确定。
3.抱杆的构造不论哪种抱杆,都由头部、身部、根部三部分组成。
抱杆的头部系有四根外拉线以稳定整根抱抓在靠近外拉线绑扎处,系有起吊滑车。
木质抱杆的头部,一般加工成如图3的形状。
在离抱杆顶端l 50毫米的地方,固定一根直径不小于l00毫米长度约300毫米的圆木,再系好用8#铁线组成的套,或用直径不小于5分的钢绳插成绳数以固定起吊滑车。
木质抱杆都由独根圆木制成。
抱杆的根部,在组装铁塔腿部时,座落在地面上;在抱杆提升后,组装上部各段时,都延落在铁塔的主材上。
为了使抱杆座落牢靠,绑扎方便,木质抱杆的根部加工成图4的形状。
将木抱杆根部削去高70毫米.宽20毫米,并在削去部位用扒钉固定一条3分短钢绳。
钢绳的长度由抱杆根径决定,其原则应使钢绳能在铁塔主材上绑扎两道以上(长度一般应短于1.5—2.0米),钢绳的两端插套,并带一个U型挂钩。
另外应在离抱杆根部500一800毫米处,固定两个U型套环,供提升抱杆时使用。
图3三、外拉线外拉线是固定抱杆的作用。
由于抱杆在起吊塔材过程中,有一定的倾角,同时在起吊塔料时,为防止塔材与塔身相碰,需要设置调节大绳,故外拉线的受力较大。
外拉线通常采用钢丝绳,其一端固定在抱杆顶端,另一端通过拉线长度调节装置,固定在临时地锚上。
因此,广义地说,外拉线是由拉线、拉线长度调节装置、地锚三个部分组成的。
1.拉线当作拉线用的钢丝绳直径应根据拉线受力的大小来选定,但一舱不宜小于4分。
拉线通常采用四根,成十字形布置,拉线与地面的夹角应在30°一50°之间。
拉线布至的规则:要使把杆在倾斜起吊时,有两根拉线同时受力,应尽量避免一根拉线受力的不利情况。
2.拉线长度调节装置随着将铁塔构件逐件地起吊,铁塔一段一段地组装升,抱杆也随之升高。
由于地钳的位置固定不变,外拉线也将随抱杆的升高而增长;另外,当抱杆在一定高度固定后,吊装不同位置的铁塔构件需要随时改变抱杆的位置和倾斜角度。
这就需要用拉线长度调节装置来调节拉线的长度,以适应抱杆不同位置及倾角对拉线长度的要求。
通常,当抱杆固定在塔上以后,是禁止用解开拉线的办法来调节拉线长度的。
输电线路组立杆塔最常用的拉线长度调节装置如图5。
该装置主要是一根圆滚杠(用硬杂木或钢管均可),拉线从地描钢绳套穿过后,在该杠上绕2—4道。
一般在松拉线时,一人操作即可,紧拉线时需要二人操作。
3.地锚固定外拉线的地铂形式较多,一般应因地制宜地采用。
2.4、起吊系统将牵引钢绳的一端绑扎住起吊塔件,然后从塔身外部穿过安置在抱杆顶部的起吊滑车,再顺着抱杆依次通过腰沿车和位于塔身底部的转向滑车,最后引至牵引动力。
这个系统称为起吊系统,如图6所示。
下面,对起吊系统的起吊塔件、牵引钢绳、起吊滑车、腰滑车、转向滑车及牵引设备等的现场布置要求分述如下:1.起吊塔件本次采用分片吊装。
2.牵引钢绳牵引钢绳应采用整根钢丝绳,长度约为100—150米左右,直径应按起吊塔的最大一吊重量来选定。
牵引钢绳绑扎塔料的一端可插一个小套,挂上u型环,便于捆绑被起吊的塔材。
3.起吊滑车起吊滑车固定在抱杆顶端,外拉线的下部,如图7所示。
起吊渭车应转向灵活,绑固牢靠。
滑车的规格,视每吊最大起重量而定,其受力大小按下式估算:起吊滑车受力=K×2×起吊最大重量式中K——动荷系数,取1.1一1.2。
4.腰滑车一般情况下,牵引钥绳自起吊沿车倾着抱杆直至转向滑车。
但是,当抱杆倾角较大或塔身坡度较大时,在抱杆根部系一个腰滑车,位牵引钢绳顺着抱杆,经腰沿车再顺塔身坡度至转向滑车,这样可以减少抱杆的水平分力(亦即减少外拉线的受力)。
腰沿车的受力不大,选用0.5—1吨的起重滑车做腰滑车即可。
5.转向滑车转向滑车都系在铁塔基础的外漏部位,为了防止受力后把混凝土挤坏,应在绑钢绳套处垫以木板、草袋。
对于塔脚落地式铁塔,则应系在主材高出地面处。
若受力较大,绑在一根主材上容易位之弯曲,可同时系到两个塔腿的主材上。
转向沿车的受力,可按1.41—1.60倍最大起吊重量估算。
6.牵引设备外拉线分解组塔起吊重量一般不超过1.5吨,因此,都将牵引钢绳直接连到牵引设备上,不需经过复滑车来减少牵引设备受力。
常用的牵引设备有3吨绞磨,有条件时可用机动纹磨。
牵引设备应安置在乎坦的地方,离塔基距离要大于塔高。
牵引设备的固定可用地锚或锚抵但必须保证安全可靠。
2.5杆塔组立程序一、地面对料地面对料是以每吊铁塔部件为单元,按施工图纸将每吊的铁塔部件在地面进行组装按前所述分片起吊,可以减少起吊次数,减少高空作业量。
地面对料时,应按下列原则进标(1)分析铁塔塔周围地形条件,考虑吊装的方向和吊装的方便;(2)对料顺序应符合吊装顺序的要求,先吊装的先对料,并把它放在铁塔基础的近处,(3)对料时按施工图纸注明的料号,先选主材置于塔基两侧,主材下部指向基础,然后再选接头板、斜材、水平材等按图纸的位置组装;(4)按图纸选用连接螺栓(包括直径、长度),并按规定的方向连接各个构件。
垫圈和垫铁应按图纸规定垫入;(5)各吊随带的水平材、斜材等辅助材要求带全。
二、拉杆的始放及起立(1).抱杆的始放位置:分片、分腿吊装时,应将抱杆立于塔位中心;(2).人字抱杆起立法起立主抱杆a被备一副稍径100毫米长度6米的人字抱杆放在离抱杆根部4—5米处,系好钢绳,布置好绞磨。
b.推动绞磨,徐徐使抱杆起立,当抱杆起立至60°一70°时,把拉线连接到地锚上,装好拉线长度调节装置;c.当抱杆立至90°左右时,按要求方向、倾角,调整、固定好拉线.抱杆在地面就位此一般先挖深300毫米、与抱杆根部大小相等的坑,用来固定住袍杆根部,位袍杆吊装过程中不致滑动,防止产生倒抱杆事故。
当抱杆起立就位后,四根拉线编成1、2、3、4号,各号拉线设有专人负责看管,以便调整抱杆。
三、铁塔的吊装(1)牵引绳与铁塔构件的绑扎吊装塔才时,塔才上的绑点应该在重心上,以防止起吊重塔才翻转,同时绑扎应采用专门的绑扎工具,并要求容易固定和解脱。
吊装分片塔身时,采用“ ”型兜法绑扎,并使两根主材同时受力,而且又部压坏辅助材,示意图8为(2)塔腿安装,双腿组立(如图9所示)a.抱杆放置在塔位中心,并打好临时固定拉线b.将四个塔腿分为对应的两个侧面在地面组装好;c.起吊钢绳通过底滑车引向牵引动力。
底滑车地锚可利用两对角基础主柱;d.将起吊钢绳套分别固定在两侧主材的2/3高度处,起吊钢绳套绑扎的有效长度应适宜;e.在塔腿分片上部固定两根控制大绳(大绳一般用5/8”麻绳);(3) 塔身的安装(1)安装塔身时,塔上作业人员2—4人,不宜过多;地面应设指挥一人,塔上设组长一人,统一各方面步调,密切配合;(2)吊装塔身时,抱杆都座落在主材上:分片用装时座落在内侧;分段组装时座落在外侧;(3)抱杆的固定:抱杆一般都座落到带脚钉的主材上,用抱杆根部处的钢绳特抱杆和主材绑扎二道以上,用u形环连好或系住;连接后应轻轻敲击钢丝绳套,使其受力均衡;抱杆根部钢绳要绑在脚钉以上,使绑扎钢绳座落在脚钉上,以免往下滑动;找好抱仟倾斜角度后,固定好四侧临时拉线,并在离抱杆根0.5米处,用腰绳把抱杆和主材捆绑起来;从提升抱杆的滑车内取出牵51纶并解开抱杆根部牵引绳。
抱杆座落在主材外侧队抱杆和主材的捆绑情况相同;(4)塔身吊装:在抱杆立起并固定之后,就可进行塔身吊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