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练习题

合集下载

《社会统计学》练习题考试题库与答案

《社会统计学》练习题考试题库与答案

《社会统计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日常中会话中,有这样的说法:(1)"统计得怎么样了?"(2)"你统计的可靠吗?" (3)"你统计怎么样?”关于这三种说法指涉内容正确的是:[单选题]*A.说法一是指统计资料B.说法二是指统计工作C.说法三是指统计学*D.以上指涉内容有误2 .对于社会工作而言,社会统计学的功能是:[单选题]*A.服务需要评估的出发点之一*B.难以理解服务对象生活世界的工具C.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可有可无部分D.有助于研究者,无助于实务者3 .在了解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基本情况时,作为变量的出生年代属于:[单选题]*A.定比变量B.定距变量C.定序变量D.定类变量*4 .作为变量的社区居民满意度取值是a.满意、b.一般、C.不满意等三种类型,这一变量的特征是:[单选题*A.因为a>b , b>c ,所以,a<c0B.因为a>b , b>c ,所以,a>c*C.因为a-c>b ,所以,b+c=aD.因为a-b>c ,所以f b+c=a5 .某社工机构对社区居民参加服务次数进行统计,仅适合该类变量的统计图是:[单选题]*A.圆瓣图B.条形图C.直方图*D.扇形图6 .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若b为负数,则该现象趋势为()[单选题]*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水平趋势D不定7.某市近五年各年T恤衫销售量大体持平,年平均为1200万件,7月份的季节比率为220% , 9月份月平均销售量比7月份低45% ,那么,正常情况下9月份的销售量应该是()[单选题]*AlOO万件B.220万件C.121万件*8 .在年度时间序列中,不可能存在()[单选题]*A.趋势因素9 .季节因素*C.循环因素D.不规则因素10 判定系数R2是说明回归方程拟合度的一个统计量,它的计算公式为()[单选题]A. SSR/SST*B. SSR/SSEC. SSE/SSTD. SST/SSR11 .某种股票的价格周二上涨了10% ,周三上涨了5% ,两天累计张幅达()[单选题]*A. 15%B. 15.5%*C. 4.8%D. 5%12 .根据近几年数据计算所的,某种商品第二季度销售量季节比率为1.7 ,表明该商品第二季度销售(\[单选题]*A.处于旺季*C.增长了70%D.增长了170%13 .某百货公司今年与去年相比,所有商品的价格平均提高了10% ,销售量平均下降了10% ,则商品销售额()[单选题]*A.上升14 下降*C.保持不变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13、构成时间序列的统计指标数值,可以是(I *A、全面调查所搜集到的统计资料*B、非全面调杳所搜集到的统计资料*C、抽样调查资料*D、计算口径不一致的资料E、总体范围不一致的资料14.对于按季记录的时间序列资料,季节指数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各季节指数之和为1B.各季节指数之和为4*C.各季节指数之和为12D.各季节指数平均为0E.各季节指数平均为1*15指数平滑法的特点是()*A.包含最近k个时期的数据信息B.包含全部数据信息*C.对所有数据给予同样权数D.对近期数据给予较大权数*E.对远期数据给予较大权数二、是非题1 .移动平均不仅能消除季节变动,还能消除循环变动。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统计学中,用来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 众数B. 中位数C. 均值D. 方差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描述统计学的内容?()A. 数据收集B. 数据整理C. 数据分析D. 数据预测答案:D3. 在统计学中,用来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A. 标准差B. 均值C. 众数D. 中位数答案:A4. 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A. 人口数量B. 收入水平C. 股票价格D. 家庭结构答案:C5. 社会统计学中,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强度的指标是()。

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标准差D. 方差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社会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问卷调查B. 观察法C. 实验法D. 文献分析答案:C7. 在统计学中,用来衡量数据集中程度的指标是()。

A. 标准差B. 均值C. 众数D. 中位数答案:B8. 以下哪个选项是社会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A. 频数分布表B. 回归分析C. 假设检验D. 相关分析答案:A9. 社会统计学中,用来描述一组数据分布形态的指标是()。

A. 偏度B. 峰度C. 均值D. 方差答案:A10. 以下哪个概念是社会统计学中用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的?()A. 标准差B. 均值C. 众数D. 中位数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统计学中,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指标包括()。

A. 均值B. 众数C. 方差D. 标准差E. 中位数答案:ABDE2. 以下哪些是社会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A. 描述性分析B. 推断性分析C. 回归分析D. 假设检验E. 相关分析答案:ABCDE3. 社会统计学中,用来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包括()。

A. 标准差B. 方差C. 偏度D. 峰度E. 极差答案:ABE4. 以下哪些是社会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问卷调查B. 观察法C. 实验法D. 文献分析E. 访谈法答案:ABDE5. 社会统计学中,用来描述一组数据分布形态的指标包括()。

社会统计选择题(整理)

社会统计选择题(整理)

1.下列属于定序变量的是 ( ) 。

A.就业状况B.性别C.竞赛排名D.业余爱好2.要了解某地区福利院的入住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该班每所福利院B.全部福利院C.每个福利院的入住率D.全部福利院的入住率3.如果将各组频数都增加到10倍,那么其()。

A.算术平均数不变B.算术平均数扩大10倍C.标准差不变D.标准差扩大10倍4.平均指标用来说明一个分布的( )。

A.集中趋势B.离中趋势C.长期趋势D.随机趋势5.置信区间的大小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A. 可靠性B.准确性C.显著性D.及时性6.下面属于定距尺度的是()。

A.月收入B.家庭人口数 C .就业状况 D.住院费用7.如果某连续变量的数值分布很不均匀,且有极端值出现,则数列应编制()A.开口组 B.闭口组 C.等距数列 D.异距数列8.抽样调查方法是()A.全面调查方法B.非全面调查方法C.推断的方法D.起到全面性调查的作用9.非全面性调查主要有( )。

A 抽样调查B 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10.某地为估计老年人入住养老院的比例,随机抽取500老年人调查,结果显示:20%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院的意愿,则成数的数学期望和方差是()。

A.20%B.500×30%C. 500×20%×80%D.50011.列联表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Q系数可测量2个以上定类变量间的相关关系B.Q系数可测量2个定类变量间的相关关系C.Q系数仅应用2×2列连表D.Q系数应用任意r×c列连表12.为了对一个方差未知正态总体的均值作出假设检验,大样本时所使用的统计量分布是()。

A.F分布B.Z分布C.t分布D.分布13.为了解父辈职业与子辈职业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Gamma系数 B.Spearman系数 C.相关(Correlation)系数 D.检验法14.在检验法中,检验定类变量与定类变量是否相关时,对于5×4列联表选定的显著性水平α求临界值,此时的自由度是()。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 社会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社会现象B. 自然现象C. 经济现象D. 政治现象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统计学的基本要素?A. 总体B. 个体C. 样本D. 假设3. 社会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是: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4. 在社会统计学中,以下哪个概念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标准差D. 均值5. 社会统计学中,对数据进行分组的目的是为了:A. 便于分析B. 便于计算C. 便于展示D. 便于理解二、填空题1. 社会统计学的目的是通过对数据的________,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性。

2. 统计调查中,________是指被研究对象的全体。

3. 统计分析中,________是指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过程。

4. 社会统计学中,________图是一种用于展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图形工具。

5. 在社会统计学中,________是指数据的分布形态,如正态分布、偏态分布等。

三、简答题1. 简述社会统计学中数据收集的主要方法。

2.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在社会统计学中的区别。

3. 举例说明社会统计学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

四、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5, 7, 9, 11, 13,计算其均值和标准差。

2. 假设某社会调查的样本容量为100,样本均值为50,样本标准差为10,试估计总体均值的95%置信区间。

五、论述题1. 论述社会统计学在现代社会研究中的重要性。

2. 分析社会统计学方法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六、案例分析题1. 给出一个社会统计学的实际案例,分析其研究方法和得出的结论。

2. 讨论如何利用社会统计学方法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有效研究。

请根据以上题目进行复习,确保对每个知识点都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社会统计学基本公式及社会统计学复习整理及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基本公式及社会统计学复习整理及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12231 3.322log 4×6i i i i i i i i i i i i u l u l u l u ll Rh N h R N AA B =-+-==+=+=====+第三章、组距 h (上限 下限)2、组中值 m 或 m 、斯特奇斯公式 (:组距 :全距 :总体单位)频数频率、频数密度 频率密度组距组距标准组距5、折合系数实际组距标准组距频数实际频数折合系数、基尼系数 G 111111n n i i i ii i PI P I --++===-∑∑ 或 G(i i P 是横轴上的累积百分数;I 是纵轴上的累计百分数)洛仑兹曲线P iI iAB1(2))(1)1221222d d X X X N fXX fN NN NN F L ==++-=+∑∑∑第四章1、算术平均数()()未分组资料 分组资料 注:对于单项数列分组,X即为变量值,若为组距式分组,则X为组中值 f:各组频数2、中位数(M 未分组资料 若N为奇数,则取第位上的变量值为中位数,若为偶数,则取第 位和第位上的两个变量值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分组资料 M 112h h L : 2m m d m m m m m N F U f f f F F N---⨯=-⨯或 M 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 中位数所在组的频数: 小于中位数所在组的各组频数之和(向上累计) h : 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U: 中位数所在组的上限: 包括中位数所在组的各组频数之和(向上累计) 注: 中位数所在组由确定11111111133333334h :h 34h :N F l f F l f NF l f F l -=+⨯-=+⨯3、四分位数(1)第一四分位数 Q :小于第一四分位数所在组的各组累计频数(向上累计) 第一四分位数所在组的下限 :第一四分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第一四分位数所在组的组距(2)第三四分位数 Q :小于第三四分位数所在组的各组累计频数(向上累计) 第三四分位数所在组的3311212h 1h :h 5o o o oo o f L L ∆=+⨯∆+∆∆∆下限 :第三四分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第三四分位数所在组的组距4、众数(M )()未分组资料 先将所有数据顺序排列,观察某些变量值出现的次数最多,这些变量值就 是众数(2)分组资料 M 众数所在组的下限:众数所在组频数与前一组频数之差 :众数所在组频数与后一组频数之差 :众数所在组的组距、几何平均数11lg lg anti(lg )(2)1lg lg anti(lg )g g g g g gg g g X Nf X NX ========∑∑(M )()简单几何平均数 M 或 M M M 加权几何平均数M 或 M M M 注:若为组距式分组,则为组中值3112316)(1)111111...(2):312=23h h N h d o g h N Q Q NX X X X XNNf XX f X X -==++++==-≥≥-⋅∑∑、调和平均数(M 简单调和平均数(未分组) M 加权调和平均数(分组)M 注:若为组距式分组,为组中值 各组频数7、各种平均数的关系2M M M M 第五章、全距 R=X X 、四分位差 Q D、平均差=2=::X X Nf X XfX f X f -⋅-⋅∑∑(1)未分组资料 A D ()分组资料 A D 注:若为组距式分组,为组中值 各组频数4、标准差(S)(1)未分组资料(2)分组资料 注:若为组距式分组,为组中值 各组X X S-频数5、标准分 Z=社会统计学复习整理一、变量的测量层次61(2)37=1:83(o o oR R M M M o d o R X X SXN f f NNf X M X M X M S Sαα⋅⋅=-⋅=----==A D 、变异系数()全距系数 V =A D平均差系数 V =()标准差系数 V 、异众比率(非众数的频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值) V R 众数的频数、偏态系数())偏态=二、判断变量层次的技巧1.首先所有的变量都是定类变量。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统计学是研究和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科学方法。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A. 人口B. 社会经济C. 政治D. 音乐答案:D2. 下列哪项是进行社会统计学研究时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实地调研B. 实验研究C. 文献研究D. 理论推导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统计学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A. 描述统计B. 回归分析C. 实证研究D. 主观评价答案:D二、简答题1. 什么是抽样调查?请简要描述抽样调查的步骤。

抽样调查是根据一定的抽样原则和抽样方法,从总体中选出少部分元素进行调查的方法。

抽样调查的步骤包括:定义研究目标和调查问题、确定研究对象和总体范围、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制定抽样方案、实施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推断。

2. 什么是社会统计指标?请举例说明一个社会统计指标。

社会统计指标是用于衡量和描述社会现象、问题或变量的量化指标。

例如,人口增长率是一个常用的社会统计指标,用于表示某一地区或国家人口数量在某一时期内的增长速度。

三、论述题社会统计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社会统计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

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社会数据,提供了量化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客观的测量和评估。

首先,社会统计学在人口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揭示出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人口变化趋势和特点。

人口统计数据还为制定人口政策、规划资源分配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其次,社会统计学在社会经济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收入分布、贫富差距、就业率等指标的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并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此外,社会统计学在社会学、教育学、卫生学等学科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帮助研究者揭示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变迁等方面的规律,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社会统计复习题

社会统计复习题

第一章1.一般来说,统计这个词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

4.统计按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描述统计和()。

5.推断统计有两个基本内容:参数估计和()。

7.总体的每个单位都具有许多属性和特性,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在统计上称为()。

凡能用数量的多少来表示的标志,称为()。

凡不能用数量的多少来表示而只能文字表述的标志,称为()。

9.统计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在于:统计指标是说明()特征的,标志则是说明()特征的;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由标志的数值()而成的。

1.统计总体同时具备三个特征( ) 。

A 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B 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C 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D 数量性、具体性、可比性8.按变量的性质,可把变量分为( ) 。

A 连续变量和随机变量B 离散变量和确定性定量C 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D 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14.统计一般有三个含义,即()。

A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C 统计活动、统计管理、统计预测D 统计咨询、统计监督、统计信息名词解释:大数规律社会统计学第二章4.()误差,是指在调查和统计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而引起的技术性、操作性误差以及由于责任心缘故而造成的误差等。

()误差,是指由调查方式本身所决定的统计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存在的差数。

5.统计误差有()和()两类,其中()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可能发生。

7.统计调查从调查范围上分,可分为()和()。

8.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9.统计调查从调查目的上,可分为()和专项调查。

1.将总体按与研究有关的标志进行分组,然后再随机地从各组中抽选单位组成样本。

这种抽样方式叫()。

A 简单随机抽样B 类型抽样C 等距抽样D 整群抽样。

6.下面能进行除法运算的测量尺度是()。

A 定比尺度B 定类尺度C 定距尺度D 定序尺度7.教育程度是()的测量。

A 定比尺度B 定类尺度C 定距尺度D 定序尺度8.智商是()的测量。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社会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数量特征和规律性的科学,它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一套社会统计学的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学生参考和练习。

社会统计学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统计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个体行为B. 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C. 社会现象的质的属性D. 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性数据答案:D3. 在统计分析中,中位数是:A. 数据集中的最小值B. 数据集中的中间值C. 数据集中的平均值D. 数据集中的最大值答案:B4.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A. 中心趋势的指标B. 离散程度的指标C. 相关程度的指标D. 偏态的指标答案:B5.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的步骤?A. 收集数据B. 计算样本统计量C. 确定置信区间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区别。

答案: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

数理统计学主要研究的是概率论在统计推断中的应用,它更侧重于数学理论和方法。

而社会统计学则侧重于社会现象的量化分析,它将数理统计的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和规律。

7. 解释什么是抽样误差,并举例说明。

答案:抽样误差是指由于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研究,而导致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

例如,在一项关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研究中,如果只抽取了高收入区域的居民作为样本,那么得到的样本均值可能会高于整个城市居民的实际平均收入,这就是抽样误差的一个例子。

8. 描述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及其意义。

答案: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的统计量。

最常用的相关系数是皮尔逊相关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r =\frac{\sum (X_i - \overline{X})(Y_i -\overline{Y})}{\sqrt{\sum (X_i - \overline{X})^2 \sum (Y_i - \overline{Y})^2}} \] 其中,\( X_i \) 和 \( Y_i \) 分别是变量X 和Y的观测值,\( \overline{X} \) 和 \( \overline{Y} \) 是它们的平均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整理
一、填空
1.统计表从内容上看,是由()和宾词两部分构成的。

2.主词是统计表要说明的();宾词是用来说明主词的()。

3.统计表通常有一定格式,统计表各部位的名称分别是()、横行标题、纵栏标题、()。

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和划分各组界限,统计分组法是统计资料________阶段的基本方法。

5.统计表按主词的分组情况,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

6、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称________,各组单位数占单位总数的比重称________。

7. 各组频数与组距之比称为__________,频数分配数列按照数量标志分组可以得到__________ 。

8.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每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________分组。

9. 变量数列有两个构成要素()和()。

对于连续变量,恰是某一组限的数据应按照____的原则归入相应的组别。

10.若采用异距分组,_______反映单位组距内分布的频数。

2.在频数分布图中,()标示为曲线的最高点所对应的变量值。

11.绘制直方图时,对于___变量和定序变量的分组,矩形的宽度是没有意义的。

6.u型曲线的特征是_______。

12.实际收入分配情况则由洛仑兹曲线表示,一般表现为一条下凹的弧线,下凹程度愈大,收入分配(),反之,则收入分配()。

13.基尼系数为(),表示收入绝对不平均;基尼系数为(),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所涉及的资料是( C )。

A.原始资料
B.次级资料
C.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D.统计分析后的资料
2. 单项数列分组通常只适用于( ) 的情况。

A.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多B.连续变量,但范围较大C.离散变量且变量值较少D.连续变量,但范围较小4.以一、二、三等品来衡量产品质地的优劣,那么该产品等级是()。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质量指标
D. 数量指标
7. (B )的数列属于连续型变量数列。

A.企业职工按性别分组
B. 企业职工按工资分组
C. 企业职工按学历分组
D. 企业职工按日产量(件)数分组
5.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就表现为( )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20.统计分组必须遵循的两个重要原则是()A.实用与科学B.科学与合理C.互补与无穷D.穷举与互斥
6.在统计分组时,首先应考虑( B )。

A.分成多少组B.选择什么标志分组C.各组差异大小D.分组后计算方便7指出下列哪种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的?( )
A.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分组
B.企业按资金拥有量分组
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D.企业按设备拥有量分组
8、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9. 单项式变量数列与组距式变量数列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是( )。

A. 组数和组距B.组限和组中值 C. 变量和次数D.变量和组限
10.统计表的数字部分中符号“……”代表的含义是()。

A.某项数字不存在B.缺少某项数字C.某项数字较大D.提醒注意核计
11.上限与下限之差是() A.组限 B.组距 C.组中值 D.等距
39.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分组还是异距分组,决定于( )
A.变量值的多少
B.次数的大小
C.现象的特点
D.数据分布是否均匀
E.组数的多少
12.若间距h= 8-16,fi=3,则m值为() A.12 B.4 C.6 D.8
13. 某连续变量数列末位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相邻组组中值为170,则末位组中值为(A )。

A.230
B.200
C.210
D.180
21.对某连续变量进行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

已知相邻组的组距为1750,则末组组中值为()
A.2500
B.2250
C.2100
D.2200
14.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 ) A.交叉 B.不等 C.重叠 D.间断
15. 在对职工按工资分组时,“1000元以下”及“2000元以上”的组限归属( )。

A. 二者都包含组限B.二者均不含组限C. 前者含组限,后者不含D.后者含组限,前者不含16.适合于定距变量的统计图有[ ] A.条形图B。

圆瓣图C.直方图D。

拆线图
22.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A.各组的频率相互之比
B.各组的分布次数相互之比
C.各组分布次数与频率之比
D.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17.累计频数分布曲线一般都呈()A.钟型曲线 B.U型曲线 C.J 型曲线 D.逻辑斯蒂曲线
20. 洛伦兹曲线(Lorentz curve)是根据( A )绘制的。

A.人口与收入的累积百分比 B. 人口与收入的累积次数 C. 人口与收入的百分比D.人口与收入的次数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表从表形式上看,可以分为______等部分。

()A.总标题 B.主词 C.宾词 D.横行、纵栏标题
2.统计表从格式上看,可以分为()等部分。

A.总标题B.主词C.宾词D.横行、纵栏标题E.指标数值
1、统计分组的作用是(BC )。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
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3.如果某连续变量的数值分布很不均匀,且有极端值出现,则应编制()
A.开口组
B.闭口组
C.等距数列
D.异距数列
E.单项式数列
4.累计频数分布曲线()。

A.只有持续增长或持续减少两种形状B.呈对称的钟型
C.一般呈S状D.斜率为零处对应于空组 E.指标数值E.曲线最高处对应于含有最多单位的间距
四、判断题
1.在统计表中,宾词是用来说明主词的标志和标志值。

()
2、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
2.离散变量,在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时,相邻两组交界处的组限重合。

()
3.将收集到得的数据分组,组数越多,丧失的信息越多。

()
4.离散变量既可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也可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
5.对于直方图,如果矩形的总面积为1,各矩形的面积必定等于各组的相对频数。

()
6.“中间小、两头大”是钟形曲线特征。

( )6.基尼系数为1时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
7.洛仑兹曲线一般表现出为一条下凹的曲线,下凹的程度愈大,收入分配愈平均。

()
六、应用题
1.指出下表格各部分的名称
2002年我国城乡人口情况
2.将上表画成直方图和折线图
3.简述制作表格的注意事项。

4.已知某社区50名退休老人的年龄如下:
81、56、76、67、79、62、72、61、77、62 60、73、65、58、70、60、59、69、58、68
80、59、62、59、83、68、63、70、69、59 64、75、66、74、65、87、58、81、68、63
56、58、77、57、72、65、65、61、73、79
试编一频数分布数列(要求:第一组下限取56;组距取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