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油色谱分析导则

合集下载

浅谈变压器油的气相色谱分析

浅谈变压器油的气相色谱分析

浅谈变压器油的气相色谱分析一、色谱分析在绝缘监督中的作用在电气试验中,通过气相色谱分析绝缘油中溶解气体,能尽早的发现充油电气设备内部存在的潜伏性故障,是绝缘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

这一检测技术可以在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而且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可定期对运行设备内部绝缘状况进行监测,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变压器大多采用油纸复合绝缘,当内部发生潜伏性故障时,油纸会因受热分解产生烃类气体。

含有不同化学键结构的碳氢化合物有着不同的热稳定性,绝缘油随着故障点的温度升高依次裂解产生烷烃、烯烃和炔烃。

在正常情况下,充油电气设备内的绝缘油及有机绝缘材料,在过热或电的作用下会逐渐老化和分解,产生少量的低分子烃类气体和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大部分溶解于油中。

当充油电器内部存在潜伏性过热和放电性故障时,就会加快这些气体的产生速度,随着故障的发展,分解出的气体形成气泡在油中对流、扩散,不断溶解在油中。

故障气体的组成及含量与故障类型和故障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因此,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定期做油的色谱分析,能尽早发现设备内部的潜伏性故障,以避免设备发生故障或事故损失。

二、实例变压器内部放电性故障产生的特征气体主要是乙炔。

正常的变压器油中不含这种气体,如果变压器油中这种气体增长很快,说明该变压器存在严重的放电性故障。

某公司送来两台运行中变压器的油样,经色谱分析,其中一台有C2H2气体(4.9PPm),5天后他们再次送来该台变压器油样检测,乙炔含量猛增到12.8PPm,见表1。

表1从上表可以看出,总的烃类气体不高,惟有乙炔气体超过注意值。

氢气含量也比较高。

我们分析该变压器内可能存在放电性故障,要他们回去检查,果然发现是分接开关拨叉电位悬浮引起放电,经过处理,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还有一次,某电站送来升压变压器油样,经色谱分析烃类气体含量均在注意值范围内,惟有氢气含量高达345ppm,见表2。

我们分析该变压器可能有进水现象。

经检查,果然发现该变压器进水受潮,经处理,避免了绝缘击穿事故的发生。

变压器油质及色谱分析

变压器油质及色谱分析
新油注入设备前必须用真空滤油设 备进行过滤净化处理,以脱除油中 水分、气体、及其他颗粒杂质,在 处理过程中经油质检验,达到要求 后方可注入设备。
新油净化后的检验指标
设备电压等级/kV 项目
500及以上 330~220 ≤110
击穿电压/kV
≥60
≥55
≥45
水分/(mg/kg) 介质损耗因数 90℃
每年至少一次 每年一次
GB/T6541 GB/T5654
击穿电压 2.5mm间隙 kV
每年一次
DL/T 429.9
≥35 ≥30 ≥1×1010 ≥5×109 ≤3 报告
三年至少一次 每年一次或 必要时 每年一次或 必要时
DL/T429.9
体积电阻率 90℃,Ω•m 油中含气量 体积分数% 油泥和沉淀物(质量分 数)%
二)化学特性
包括酸值、水溶性酸 、水分、 氧化安定性 、腐蚀性硫等指标
酸值和水溶性酸 酸值和水溶性酸
酸值是指中和1g变压器油中的全部游离酸所需要的 氢氧化钾毫克数,单位为mg(KOH)/g。 从油品 中所测得酸值,为有机和无机酸的总和,所以也称 总酸值,要求越低越好。变压器油中酸值大小从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油的精练深度和氧化程度。 变压器油的水溶性酸是指能溶于水的矿物酸,通常 用pH值表示。对于运行中的油来说,水溶性酸是油 老化产物之一,同时,有了水溶性酸反过来使油更 易老化。通过pH值的测定,可以判断油质的好坏, 油对金属及固体绝缘的腐蚀情况,油质劣化程度, 精制和再生的好坏,油可否继续使用等。
油中9 油中9种溶解气体的分析目的
被分析的气体组 分析目的 分 推荐检测 O2 气体 N2 必测气体 H2 CH4 C2H6 C2H4 C2H2 了解有无放电现象或存在极高的过热故障点温度 CO CO2 了解固体绝缘的老化情况或内部平均温度是否过高 与CO结合,有时可了解固体绝缘有无热分解 了解脱气程度和密封(或漏气)情况,严重过热时也回极度 消耗明显减少 可了解N2饱和程度,与O2的比值可更准确分析的消耗情况。 正常情况下,N2、O2和CO2之和还可估算出油的总含气量 与甲烷之比可判断并了解过热故障点温度,或了解是否有局 部放电情况和受潮情况 了解过热故障点温度

变压器油气相色谱分析

变压器油气相色谱分析

变压器油气相色谱分析一、基本原理正常情况下充油电气设备内的绝缘油及有机绝缘材料,在热和电的作用下,会逐渐老化和分解,产生少量的各种低分子烃类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这些气体大部分溶解在油中。

当存在潜伏性过热或放电故障时,就会加快这些气体的产生速度。

随着故障发展,分解出的气体形成的气泡在油里经对流、扩散,不断溶解在油中。

例如在变压器里,当产气量大于溶解量时,变有一部分气体进入气体继电器。

故障气体的组成和含量与故障的类型和故障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因此,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定期分析溶解与由衷的气体就能尽早发现设备内部存在的潜伏性故障并随时掌握故障的发展情况。

当变压器的气体继电器内出现气体时,分析其中的气体,同样有助于对设备的情况做出判断。

二、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气体分析的对象氢(H2)、甲烷(CH4)、乙烷(C2H6)、乙烯(C2H4)、乙炔(C2H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氧(O2)、氮(N2)九种气体作为分析对象。

三、试验结果的判断1、变压器等充油电气中绝缘材料主要是绝缘油和绝缘纸。

设备在故障下产生的气体主要也是来源于油和纸的热裂解。

2、变压器内产生的气体:变压器内的油纸绝缘材料会在电和热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各种气体。

其中对判断故障有价值的气体有甲烷、乙烷、乙烯、乙炔、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在正常运行温度下油和固体绝缘正常老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在油纸绝缘中存在局部放电时,油裂解产生的气体主要是氢和甲烷。

在故障温度高于正常运行温度不多时,油裂解的产物主要是甲烷。

随着故障温度的升高,乙烯和乙烷的产生逐渐成为主要特征。

在温度高于1000℃时,例如在电弧弧道温度(3000℃)的作用下,油分解产物中含有较多的乙炔。

如果故障涉及到固体绝缘材料时,会产生较多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有时变压器内并不存在故障,而由于其它原因,在油中也会出现上述气体,要注意这些可能引起误判断的气体来源。

变压器油色谱分析试验步骤与方法 变压器操作规程

变压器油色谱分析试验步骤与方法 变压器操作规程

变压器油色谱分析试验步骤与方法变压器操作规程压器油色谱分析技术已经成为发觉油浸变压器早期故障隐患、故障后分析故障性质与部位等的有效手段之一,油浸变压器的状态检修完全能够以油色谱数据作为依据。

试验对压器油色谱分析技术已经成为发觉油浸变压器早期故障隐患、故障后分析故障性质与部位等的有效手段之一,油浸变压器的状态检修完全能够以油色谱数据作为依据。

试验对变压器定期进行油色谱分析是特别必要也是特别紧要的,它可以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快速有效地发觉变压器内部的潜匿性故障及缺陷。

特别是对过热性、放电性和绝缘破坏性故障等,不管故障发生在变压器的什么部位,都能很好地反映出来。

气相色谱法也有确定的局限性,如很难判定故障的精准部位,甚至还会由于误判而造成不必要的检修。

油色谱分析的原理变压器大多接受油纸复合绝缘,当内部发生潜匿性故障时,油纸会因受热分解产生烃类气体。

含有不同化学键结构的碳氢化合物有着不同的热稳定性,绝缘油随着故障点的温度上升依次裂解产生烷烃、烯烃和炔烃。

在正常情况下,充油电气设备内的绝缘油及有机绝缘材料,在过热或电的作用下会渐渐老化和分解,产生少量的低分子烃类气体和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大部分溶解于油中。

当充油电气设备内部存在潜匿性过热和放电性故障时,就会加快这些气体的产生速度,随着故障的进展,分解出的气体形成气泡在油中对流、扩散,并不断溶解在油中。

故障气体的构成及含量与故障类型和故障严重程度关系紧密。

因此,在变压器、互感器等充油设备运行过程中,定期做油的色谱分析,能尽早发觉设备内部的潜匿性故障,以避开设备发生故障或造成更大的损失。

变压器油色谱分析试验步骤与方法1.取油样方法一般对于变压器油色谱分析试验可在设备运行时进行取油样。

取样前要保证设备不存在负压的情形。

取油样使用的玻璃注射器必需经密封检查试验合格,取样时从设备下部的取样阀门取油样,在特别情况下,也可以从其他取样部位取样,但是所取的油样必需能够代表油箱本体的油。

电力变压器油色谱分析

电力变压器油色谱分析

测 分离 出来 的混合 气体含 量 的传感 器通常 有半导体 传
感器 、氢焰离子化传感器( F I D ) 和热导式传感器( T C D ) 。 ( 2 )光声光谱法 。光声光谱法 是以光 声效应为基础 的 检测方法 。气体分子 吸收 电磁的辐射而产生光声效应 ,
当特定 的气体 吸收 了特定 波长 的红外线 以后温度将 升
独气体或者 以某种气体为主的多种气体的综合浓度 ,其
基本原理是利用检测设备 中的渗透膜使 油中溶解 的气体 进入反应装置并与氧气反应后发 出信号 ,根据信号传递 的判定该气体 的量 。单组分在线检测设备的体积小 、价 格低 ,无需载气和定期更换 ,基本符合免维护 的标准 。 但是所测量到 的指标数值误差较大 ,主要用 于检测油 中 气体含量 的变化趋势 ,在受 到设备 的报警信号后 ,应及 时展开实验室色谱 分析确定故障的原 因。 2 . 2 多组分在线监测设备。多组分监测设备主要通过
( 作者 单位 :四川华 电杂谷脑 水电开发有 限责任公司 )
信息 系统 工程 l 2 0 1 3 . 1 0 . 2 0 1 3 1
A C A D E MI C R E S E A R C H 学术研究
电 力变压器 油色谱分析
◆ 冯 丽 华
摘 要 :油 色谱 分 析 是 检 测 、预 防 、 维修 电力 变压 器 的重 要 方 法 ,其在 电 力 变压
器设备 中的应 用对 于整个 电力 系统的正 常运转有着重要 意义。本论文将从什 么是油 色谱分析等基础知识入手 ,分析其在 电力变压 器中的应 用。 关键词 :电力变压 器;油 色谱分析 ;应用
该设备检测到的气体种类较多、指标参数值与实验室测量 结果相近 ,更主要的是可以直接分析并诊断变压器设备 中 的故障。但设备体积大、维护工作较难、价格昂贵。 2 . 2 . 1 油气分离技术。把油 中的气体与油分离开来称 为油气分离 ,目 前主要有膜分离技术、顶空脱气技术和真 空脱气技术等三种油气分离技术。 ( 1 ) 膜分离技术。膜 分离是指利用特定高分子膜的透气性使气体与油分离。这 种分离技术对膜的要求 比较严格 ,首先高分子膜的使用寿 命要足够长 ,在变压器运行时不会蠕动和破损 ,还要求缩 短脱气即油气平衡时间。 目前油色谱分析在线监测设备的

变压器油色谱分析中用三比值法判断故障时应注意的问题

变压器油色谱分析中用三比值法判断故障时应注意的问题

变压器油色谱分析中用三比值法判断故障时应注意的问题1引言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法是诊断变压器内部潜伏性故障的有效方法,其诊断依据《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中的方法进行。

现行导则有两个版本,即国标GB/T7252-2001和行标DL/T722-2000,它们分别代替了国标GB/T7252-1987和部标SD187-1986。

2三比值法简介根据热动力学原理,变压器油中气体组分之间的浓度比值与故障温度或故障类型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选用几组气体组分浓度比值的大小来判断故障类型,即所谓的比值法。

比值法有多种,其中三比值法的应用较为普遍。

三比值法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对罗杰斯四比值法进行修改、删去比值C 2H 6/CH 4后得到的一种新比值法,故又称IEC 法。

我国的原部标SD187-1986和国标GB/T7252-1987曾推荐IEC 三比值法作为设备内部故障类型判断的主要方法。

日本协研曾对156台故障变压器用IEC 三比值法做了验证,结果表明判断准确率只有60%左右。

电协研在对IEC 三比值法做了改进后,将判断准确率提高到80%以上,使得这一方法(称电协研法)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我国在对电协研法做了进一步改进后,正式命名为改良三比值法(原称改良电协研法),被GB/T7252-2001和DL/T722-2000推荐使用。

3导则中的错误为改良三比值法故障类型判断方法,现将其列于表1中。

从表1中可看出,新导则的两个版本在编码组合中的首位(C 2H 2/C 2H 4)为1或2时,所对应的故障类型是不同的;首位编码为1时,GB/T7252-2001对应于低能放电,DL/T722-2000则对应于电弧(高能)放电;当首位编码为2时,两者对应的故障类型刚好互换。

该导则两个版本的制定者相同,出现表1中的差异不是制定者的本意而纯属意外失误所致(这一点已得到证实)。

DL/T722-2000发布在前,之后在颁发GB/T7252-2001时,可能是想将表中首位编码从上到下的顺序由原来的021改为012,却因某种意外没有将其他内容作相应调整,导致GB/T7252-2001出现错误。

变压器油的气相色谱分析

变压器油的气相色谱分析

青海水力发电2/202043绝缘油是天然石油经过蒸馏、提炼、调和得到的一种矿物油,是各种不同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所组成的混合物,其中碳、氢两元素占其全部质量的95%~99%,碳氢化合物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其他为氮、氧、硫及极少量的金属元素等。

绝缘油放在变压器里又叫变压器油,主要用于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套管、油断路器等输变电设备,起绝缘、冷却和灭弧的作用。

1 气相色谱分析过程及特征气体气相色谱分析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分析程序是先将取样变压器油经真空泵脱气装置,将溶解在油中的气体分离出来,用注射器定量注入色谱分析仪,在载气的推动下流过色谱柱,混合气体经色谱柱分离后,通过鉴定器来检测。

被分离的各气体组分依一定次序逐一流过鉴定器将气体浓度变为电信号,再由记录仪记录下来,并依各组分的先后次序排列成一个个脉冲尖峰,形成了色谱图。

一个脉冲峰表示一种气体组分,峰的高度或面积则反应该气体的浓度。

色谱图对被分析的气体既定性又定量分析,再经过峰高换算出各气体的浓度。

体征气体:气相色谱分析的特征气体主要有氢气(H 2)、甲烷(CH 4)、乙烷(C 2H 6)、乙烯(C 2H 4)、乙炔(C 2H 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 2)。

总烃即甲烷、乙烷、乙烯、乙炔四种气体的总和。

2 气相色谱判断故障的常用方法2.1 特征气体法根据变压器油中气体的组分和含量可以判断故障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判断故障的方法,称特征气体法。

该诊断法对故障性质有较强的针对性,比较直观、方便,但不足是没有明确量化。

可以根据表1结合特征气体来判断故障。

(1)油过热:至少分两种情况,即中低温过热(低于700℃)和高温过热(高于700℃)以上过热。

如油温较低,烃类气体组分中CH 4、C 2H 6含量较多,C 2H 4较C 2H 6少甚至没有;随着温度增高,C 2H 4含量增加明显。

(2)油和纸过热:固体绝缘材料过热会产生大量的CO、CO 2,过热部位达到一定温度后,纤维素逐渐碳化,并使过热部位油温升高,才使CH 4、C 2H 6和收稿日期: 2020-4-10作者简介: 马 妮 女 (1979-) 助理工程师 黄河电力检修工程 有限公司变压器油的气相色谱分析马 妮(黄河电力检修工程有限公司甘肃项目部 甘肃兰州 730094 )内容提要 早期预测充油电气设备故障对于安全发供电、防止设备出现故障和事故是极其重要的。

变压器油色谱分析

变压器油色谱分析

变压器油色谱分析摘要:当变压器内部发生过热、放电等故障时,势必导致故障附近的绝缘物分解。

分解产生的气体会不断地溶解在油中的,不同性质的故障所产生的气体成分也不同,即使同一性质的故障,由于故障的程度不同,产生的气体数量也不相等。

因此,对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可以早期发现潜伏性故障的性质、程度和部位,以便及时处理故障,避免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变压器油;油色谱分析;故障判断1.气相色谱法的原理色谱法又叫层析法,它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

它的分离原理是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其中一相是不动的,叫做固定相;另一相则是推动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的流体,叫做流动相。

气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试样的各组分就在两相中经反复多次地分配,使得原来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别的各组分产生很大的分离效果,从而将各组分分离开来。

然后再进入检测器对各组分进行鉴定。

2、色谱分析的过程2.1取出一定量的变压器油利用变压器油的色谱来判断变压器出现的故障种类,要通过几个过程的操作来进行。

在对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进行色谱分析时,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取油样,所取油样要有足够代表性,如何取样才不致于使油中溶解气体散失?理想的取样应满足以下条件。

(1)所使用的玻璃注射器严密性要好。

(2)取样时能完全隔绝空气,取样后不要向外跑气或吸入空气。

(3)材质化学性稳定且不易破损,便于保存和运输。

(4)实际取油样时,一般选用容积为100ml全玻璃注射器。

(5)取样前将注射器清洗干净并烘干,注射器芯塞应能自由滑动,无卡涩。

(6) 应从设备底部的取样阀放油取样。

(7)取样阀中的残存油应尽量排除,阀体周围污物擦干净。

(8)取样连接方式可靠,连接系统无漏油或漏气缺陷。

(9)取样前应设法将取样容器和连接系统中的空气排尽。

(10)取样过程中,油样应平缓流入容器,不产生冲击、飞溅或起泡沫。

(11)取完油样后,先关闭放油阀门,取下注射器,并封闭端口,贴上标签,尽快进行色谱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