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8秋离线《变态心理学》期末试卷C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变态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正常心理活动B. 异常心理现象C. 心理治疗技术D. 心理测量方法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障碍的分类?A. 焦虑障碍B. 心境障碍C. 人格障碍D. 社交障碍答案:D(注:社交障碍不是变态心理学的标准分类)3. 以下哪个症状不属于精神分裂症?A. 幻觉B. 妄想C. 情绪不稳定D. 思维紊乱答案:C4. 以下哪个治疗方法不适用于抑郁症?A. 药物治疗B. 认知行为治疗C. 电休克治疗D. 催眠治疗答案:D(注:催眠治疗不是治疗抑郁症的常规方法)5. 强迫症的主要表现是什么?A. 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B. 情绪低落C. 思维紊乱D. 社交恐惧答案:A二、填空题6. 变态心理学中的“变态”一词,指的是________。
答案:偏离正常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7. 心理障碍的诊断通常依据________标准。
答案:DSM或ICD8. 社交恐惧症的主要特点是在社交场合中出现________。
答案:过度的焦虑和恐惧9. 心理治疗中的“认知重构”是指改变________。
答案:不合理或扭曲的认知10. 心理障碍的成因可能包括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________。
答案:社会环境因素三、简答题11. 简述焦虑症的主要症状和治疗方法。
答案:焦虑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持续的担忧、紧张和恐惧,以及身体症状如心悸、出汗等。
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如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
12. 描述人格障碍的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
答案:人格障碍的特点是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显著偏离社会文化期望,且这种模式是持久的、普遍的,并对个体的社会功能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四、论述题13. 论述心理障碍的成因和预防措施。
答案:心理障碍的成因可能涉及遗传、生物化学、心理发展、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以及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5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多被诊断为人格障碍。
()A.错误B.正确2.癔症可呈现集体发病和流行的现象。
在学校等集体的场合,一人患病后,周围的人目睹了发病的症状,由于对疾病的无知,心理过分的恐惧紧张,可出现集体发作和流行。
()A.错误B.正确3.()的心理异常主要表现为病人特别地多愁善感,情绪极端消沉、沮丧、忧郁,有时也可有焦虑、紧张情绪;对人、对事都缺乏应有的兴趣,病人既不愿主动去接近别人或主动地去做一节,也不愿意听从别人的劝告A.忧郁B.躁狂抑郁症C.更年期忧郁症D.反应性抑郁症4.下列()项说明该精神分裂患者的预后更为良好。
A.中年以后发病B.家庭关系良好C.既往有精神病史D.工作稳定5.刚塞尔综合征,本症由刚塞尔于1898年报告,典型症状有下述特点:()A.不能回答最简单的问题B.处于意识朦胧状态C.起病有明显的精神创伤诱因D.突然出现,突然恢复E.恢复后对发病经过不能回忆6.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病理模式。
这三种模式为许多不同的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提供了基础。
()A.错误B.正确7.恐怖症临床表现:()A.广场恐怖症B.社交恐怖症C.特殊恐怖症D.人格障碍8.目前我国使用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英文缩写为()。
MD-3B.ICD-10C.DSM-IVD.MMPI-2B9.根据CCMD-3,神经症包括了以下几种类型: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癔症、神经衰弱和其他神经症。
()A.错误B.正确10.个体焦虑不安地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心理方面,机体功能就会失去它的自然性而出现偏差,如果个体将这种现象解释为生理疾患的表现,会使焦虑增强。
()A.错误B.正确11.躁狂抑郁症是以情感、活动过分高涨为基本症状的精神疾病,故又名情感性精神病。
其临床特征为单相或双相发作性的躁狂状态或抑郁状态反复出现,两次发病之间有明显的间歇期。
18秋福师《变态心理学》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 1: 心理分析理论认为恐惧是对抗焦虑的一种防御反应,而焦虑的产生根源在于无意识的()。
A: 精神紧张B: 外力压迫C: 本我冲动D: 心理冲动正确答案:(单选题) 2: 如去甲肾上腺素浓度____因而不能兴奋脑内肾上腺素能受纳器时,就会出现抑郁;反之便出现躁狂。
A: 为零B: 过高C: 过低D: 中等正确答案:(单选题) 3: ()在入群中非常常见,是仅次于抑郁症、酒精依赖,位于第三位的精神障碍。
A: 恐怖症B: 强迫C: 神经衰弱D: 躯体形式障碍正确答案:(单选题) 4: 目前我国使用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英文缩写为( )。
A: CCMD-3B: ICD-10C: DSM-IVD: MMPI-2B正确答案:(单选题) 5: 适应性障碍以()为主要临床表现,表现为焦虑不安、烦恼、胆小害伯、易激惹等。
A: 睡眠不好B: 食欲不振C: 情绪失调D: 抑郁心境正确答案:(单选题) 6: ____是一种在精神因素影响下突然发作的、爆发性的情感异常。
病人表现为哭笑无常,叫喊吵骂,打人毁物等。
病人有时捶胸顿足,号陶大哭;有时又兴高采烈,狂笑不已;有时满地打滚,横蛮粗暴。
A: 欣快B: 情感爆发C: 病理性激情D: 情感高涨正确答案:(单选题) 7: ()指患者在思维过程中,不能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规律来分析问题,而往往表现出概念混乱和一些奇怪的逻辑推理。
A: 妄想B: 逻辑进程障碍C: 联想障碍D: 思维破裂正确答案:(单选题) 8: ()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
A: 应激相关障碍B: 急性应激反应C: 创伤后应激障碍D: 心理危机正确答案:(单选题) 9: 适应性障碍主要以()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一方面是要给予支持、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宣泄痛苦情绪,减轻不良情绪的消极影响A: 药物B: 精神C: 社会D: 心理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____则是在生物学和心理学因素的共同基础上产生的,它反过来又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心理学因素,是心理学因素赖以形成和出现的根源所在A: 社会—文化因素B: 环境因素C: 经济因素D: 遗传因素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在认知心理学观点看来,情绪的产生是直接受认知,特别是思维活动调节的。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变态心理学,也称为异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
以下是一套变态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A. 幻觉B. 妄想C. 焦虑D. 思维紊乱答案:C2.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不包括以下哪项?A. 持续的悲伤情绪B. 兴趣或愉悦感丧失C. 过度兴奋D. 睡眠障碍答案:C3. 焦虑症的诊断标准中,以下哪项不是必要条件?A. 持续的担忧B. 明显的焦虑情绪C. 社交恐惧D. 焦虑症状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强迫症的典型行为?A. 反复洗手B. 反复检查门窗C. 冲动购物D. 强迫性计数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人格障碍的特点?A. 长期稳定B. 社会功能受损C. 与文化期望不符D. 情绪不稳定答案:D6. 以下哪个症状不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特点?A. 闪回B. 回避C. 情绪麻木D. 过度兴奋答案:D7. 以下哪个不是双相情感障碍的特点?A. 抑郁期B. 躁狂期C. 情绪稳定D. 情绪波动答案:C8. 以下哪个不是进食障碍的特点?A. 厌食B. 暴食C. 强迫性运动D. 情绪稳定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治疗的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药物治疗D. 人本主义疗法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评估的工具?A. 心理量表B. 心理测试C. 医学检查D. 观察法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方法。
答案: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和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来控制症状;心理社会干预包括家庭治疗、社会技能训练等,帮助患者适应社会生活;康复训练则侧重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
2. 描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答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持续两周以上的低落情绪,兴趣或愉悦感丧失,以及至少五项以下症状:体重或食欲改变、睡眠障碍、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疲劳、自我评价下降、注意力集中困难、反复出现死亡念头或自杀行为。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变态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类心理现象?A. 正常心理现象B. 异常心理现象C. 社会心理现象D. 认知心理现象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焦虑症B. 抑郁症C. 精神分裂症D. 创造力答案:D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结构包括哪三个部分?A. 本我、自我、超我B. 意识、潜意识、无意识C. 认知、情感、行为D. 感觉、知觉、记忆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治疗方法?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药物治疗D. 系统脱敏疗法答案:C5. 以下哪个症状不属于焦虑症的表现?A. 心悸B. 出汗C. 情绪低落D. 紧张答案:C二、判断题1.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异常现象的科学。
(正确)2. 所有心理异常现象都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
(错误)3. 心理治疗只能由精神科医生进行。
(错误)4.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没有自知力。
(正确)5. 心理测量可以作为诊断心理障碍的依据之一。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
答案: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症状的持续时间、症状的严重程度、症状对个体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以及排除其他可能的生理原因等。
2. 描述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个体的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的症状。
它强调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张女士,35岁,最近两个月来,经常感到紧张和焦虑,担心工作中出现失误,晚上难以入睡,白天感到疲劳。
问题:根据案例描述,张女士可能患有哪种心理障碍?请简述诊断依据。
答案:根据案例描述,张女士可能患有焦虑症。
诊断依据包括:持续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担忧工作中的失误、睡眠障碍以及白天的疲劳感,这些症状持续了两个月,符合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结束语:变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异常现象的科学,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心理障碍的本质,还指导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C

《变态心理学》模拟试卷C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站点:_________姓名:学号:成绩:一、是非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枢神经递质的异常可能引起情绪或行为的异常。
()2.父母有精神疾患,子女也同样会患精神疾病。
()3.即使是一般被认为是积极性的事件如结婚升学也会引发应激。
()4.DSM-Ⅳ的5轴诊断系统主要以前2轴做出决断,后3轴仅是补充信息。
()5.某学生因高考失败而沮丧悲观达2周以上时间,可判定该生已患抑郁症。
()6.患抑郁症的老人,有时其不说不动的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老年痴呆。
()7.只要是智商显著低于一般水平,即IQ低于70分便可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
()8.在所有的心理疾患、包括抑郁症之中,厌食症的死亡率最高。
()9.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核心症状是“自由浮动性焦虑”及“担忧的期待”。
()10.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年龄一般比阿尔采末氏痴呆早,但症状更严重。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变态心理学是()。
A.研究心理疾病的学科B.研究精神病的学科C.以心理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学科D.以异常心理当做疾病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学科2.最早创造出系统脱敏治疗技术的是()。
A.玛丽.琼斯,B.约瑟夫.沃尔普,C.华生,D.斯金纳3.应激理论最早是由加拿大生理学家()通过自己的研究而提出来的。
A.拉扎鲁思,B.塞莱,C.斯金纳,D.米勒4.最普遍最常见的心理障碍是()。
A.重度抑郁,B.创伤后应激障碍,C.精神分裂症,D.社交恐怖5.目前我国使用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英文缩写为( )。
A.CCMD-3 B.ICD-10 C.DSM-IV D.MMPI-2B6.大约有()的孤独症患者患有某种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A.10%,B.55%,C.75%,D.85%7.儿童最常见的发展障碍是()。
18秋福师《变态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 1: 练功者的“走火入魔”状态属于____。
A: 行为和人格偏离B: 特殊意识状态C: 轻度心理异常D: 心理障碍正确答案:(单选题) 2: 强迫症,又称强迫一冲动性障碍,是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
此病大多于____前后起病,也有些病例起病年龄更早,在儿童中也不少见。
A: 中年期B: 老年期C: 青春期D: 少年期正确答案:(单选题) 3: 下列哪一项不会出现在躁狂发作中?()A: 兴奋欣快B: 激惹C: 狂妄自负D: 寡言少语正确答案:(单选题) 4: ____是变态心理学中较重要、较直接、也是最独特的一种实验方法。
A: 病程实验B: 病人的治疗性实验C: 儿童自然实验D: 动物实验正确答案:(单选题) 5: 如去甲肾上腺素浓度____因而不能兴奋脑内肾上腺素能受纳器时,就会出现抑郁;反之便出现躁狂。
A: 为零B: 过高C: 过低D: 中等正确答案:(单选题) 6: ____出可称是当代用学习与行为理论来解释行为异常而贡献最大的心理学者,认为心理异常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获得性行为。
A: 华生B: 巴甫洛夫C: 艾森克D: 斯金纳正确答案:(单选题) 7: 虽然认知障碍明确地源于脑功能障碍,但仍然被纳入变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是因为()。
A: 心理治疗对其疗效显著B: 其后果常常包括个体行为与人格的深刻改变C: 同时患有其它心理障碍D: 前三项都包括正确答案:(单选题) 8: 按照()来分,可以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
A: 妄想的结构B: 妄想的起源C: 妄想内容的性质D: 妄想的结果A: 妄想B: 逻辑进程障碍C: 联想障碍D: 思维破裂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在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关的因素中,()是最基本的因素,是核心部分。
A: 心理学因素B: 生物学因素C: 社会文化因素D: 遗传学因素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心理分析理论认为恐惧是对抗焦虑的一种防御反应,而焦虑的产生根源在于无意识的()。
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二.doc

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二1、神经官能症类的症状会出现在()时。
A、严重中毒现象存在B、疾病迁延发展C、疾病迅速发展D、康复2、心理健康咨询的对象不应当是()。
A、心理不健康状态B、严重心理问题C、心理问题D、升学就业时的困惑3、借鉴许又新对神经症分类的模式,我们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的目的,不包括()。
A、限定心理健康咨询范围、对心理健康问题深入研究B、咨询心理学与部近学科的区分、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C、进行个体心理过程的研究和探索D、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进行职业培训4、根据教材提供的方法,确定心理不健康状态真实存在的效度标尺时,下列指标中不正确的是()。
A、症状学效度B、统计学效度C、预测效度D、结构效度5、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心理问题的界定的是()。
A、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B、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C、情绪反应已经泛化D、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事件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心理障碍涵义的是()。
A、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B、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C、一般伴有人格障碍D、内容充分泛化7、关于严重心理问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B、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C、心理冲突是道德性的D、持续时间可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8、心理不健康的分类标准不包括()。
A、心理问题B、严重心理问题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D、确诊的神经症9、S.Freud强调本能和焦虑,他主张从神经衰弱里分出一个特殊的综合症,即焦虑性神经症,下列表述中不符合他对焦虑的分型的是()。
A、道德性焦虑B、客体性焦虑C、心因性焦虑D、神经性焦虑10、下列表述中符合H、Selye(1956)提出的应激的概念的是()。
A、是引起焦虑的各种外在刺激B、是一种特异性变化C、是机体的一种状态D、是外在环境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癔症性抽搐发作
表现为突然和出乎意料的抽搐发作。
3、癔症性感觉障碍
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有躯体感觉障碍,如失声、失明等ຫໍສະໝຸດ 临床表现缺乏神经解剖生理基础和根据。
3、举例说明5个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包括压抑作用、移置作用、升华、否认、自居作用、投射、理智化、反应生成(反向作用)、幽默、退行、隔离、补偿、合理化、文饰。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变态心理学》期末考试C卷
答案务必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
1、分离性身份障碍
是一类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
2、强迫观念
指在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思维内容障碍之一。
3、投射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58岁。
案例介绍:求助者退休前是公交车司机,退休后每星期有几天跟其他几位已退休的老朋友
碰面,一起下棋、遛鸟。喜欢修理东西,帮亲戚、朋友修自行车。两年多以前,被诊断为肠癌,早期发现,手术、化疗之后康复很好。在化疗时,一位相识30年的同事患脑瘤去世。两年来一直觉得很疲倦,凌晨两三点还睡不着,情绪烦躁,易怒。对遛鸟和与人下棋等活动也没什么兴致,很少下楼。现儿孙们己长大,觉得自己没有用了,人生不过如此活着给人添麻烦。有过轻生的念头,每天听着“滴答”的钟声发呆。
PTSD表现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症状,它的复杂性表现在常与相关的精神失调合并发展,如抑郁、药物滥用、记忆和认知问题,以及其他的生理和精神健康问题。这类失调也会伴随损害个人在社交及家庭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包括职业不稳定性,婚姻问题和离异,家庭失调,和子女教养的困难。
2.试述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答:一、遗传因素 本症患儿家族中有精神病遗传史的发生率较高。有研究显示,父母同患精神分裂症,其子女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为40%左右;父母之一患本症其子女发生同病的危险率为7%~17%,表明遗传因素具有重要作用。
如:自居作用:把自己与能增加价值感的某人或某件事相联系。例如,一位青年在听到他们班在篮球比赛中获胜时,喊道:“我们班赢了!”
三、论述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1.试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原因。
答:延迟性心因性反应的病因(发病机制)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如残酷的战争、被强暴、地震、凶杀等,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之感。导致产生PTSD的事件,是发生在一个人经历或目睹威胁生命的事件。这类事件包括战争、地震、严重灾害、严重事故、被强暴、受酷刑、被抢劫等。几乎所有经这类事件的人都会感到巨大的痛苦,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感。这类事件称为创伤性事件。
4.少数患者有自杀的危险性,治疗中应注意防范。
以下内容可以删除:
(一)非标准劳动关系产生的原因
非标准劳动关系是从标准劳动关系发展而来。标准劳动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契约关系,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并一直延续至今。自20世纪60年代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而要求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强,灵活就业、弹性就业需求增大。因为,在工业、机械制造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模式下,固定用工制度、长期就业合同是主流的用工和就业形式,但随着商业、服务业的不断扩大,简单、统一的传统就业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劳动关系双方主体的自身需求,取而代之的应是形式灵活、富于弹性的就业形式,非标准劳动关系也就应运而生。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通过灵活多样的用工形式来雇佣非核心员工,弹性用工能够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追逐利益最大化。“企业想要更好的迎接全球化带来的巨大的挑战,人力资源的运用必须要有弹性,也就是劳动弹性化。”
按妄想的结构可分为系统性妄想和非系统性妄想。
系统性妄想是指妄想内容前后相互联系、结构严密、逻辑性较强的妄想,反之则称为非系统性妄想。
临床上通常按妄想的主要内容归类,常见的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疑病妄想,钟情妄想及嫉妒妄想等。
2、简述CCMD-3中癔症的诊断标准
答;
1、癔症性运动障碍
妄想按其起源及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原发性妄想及继发性妄想。
(1)原发性妄想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他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包括突发性妄想;
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妄想气氛,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价值。
(2)继发性妄想是发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基础上的妄想,或是在某些妄想基础上产生的另一种妄想,见于多种精神疾病。
二、心理社会因素 儿童受到强烈精神创伤,如父母离异,亲人死亡、升学未成等生活事件诱发精神分裂症者较为常见,而且心理社会因素对于病程的延续及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三、病前性格特征 本症患儿病前性格多为内向,在性格偏异或不健全基础上,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增加发病的危险性。
四、生物化学因素 这方面在儿童精神分裂症研究较少。一般认为本症与中枢多巴胺能系统活动过度去甲肾上腺素能功能不足有关。有些研究发现本症患儿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增高,而胆碱能系统受抑制。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穿戴不整,脸上留着一撮没有刮干净的胡子,眼神
呆滞,黑眼圈,显得疲惫。家人很是担心,劝他来咨询,在反复劝说下,由老伴陪同前来咨询。
(1)请做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是什么?
答:抑郁神经症,诊断依据是觉得自己没有用了,人生不过如此活着给人添麻烦。有过轻生的念头,每天听着“滴答”的钟声发呆。
(2)请详细列出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
答:1.支持性心理治疗,帮助病人消除各种不良心理社会因素,鼓励病人“重在行动”,帮助病人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让“行动”占据病人的时间和空间。
2.认知疗法,帮助病人改变“抑郁认识三联症”(对自己、对现在、对未来的曲解认识)。
3.精神药物治疗,临床首选三环类抗抑郁剂,如多虑平、阿米替林、丙咪嗪等;也可选用四环类抗抑郁剂,如麦普替林等;其他抗抑郁剂,如米安舍林、罗西汀等也可以选用。如伴有焦虑、失眠等,可选用阿普唑仑、罗拉和舒乐安定。
许多创伤后的生还者恢复正常生活所需时间不长,但一些人却会因应激反应而无法恢复为平常的自己,甚至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更加糟糕,这些个体可能会发展成PTSD。PTSD患者通常会经历诸如发噩梦和头脑中不时记忆闪回,并有睡眠困难,感觉与人分离和疏远。这些症状若足够严重并持续时间够久,将会显著地损害个人的日常生活。
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
4、心境障碍
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5、创伤后应激障碍
是由于目睹或被可怕的或令人震惊的事件的一部分,并且它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二、简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
1、简述妄想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