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节日特色
舟山民俗

扫墓舟山人俗称上坟,到坟墓前祭奠先人。
祭奠时,出于对先人的尊重怀念之情,人们皆先剪除杂草,修整陵木,搬土培坟,所以称之为扫墓。
继而,点香烧烛,摆螺蛳、青饼、条子糕、菜肴等供品,老式的家长率全家老小下跪磕头,新式的行鞠躬礼。
祭礼毕,坟顶插竹幡,焚烧纸钱及冥钱,给围观上坟的小孩分“麻糍钱”(麻糍即青饼也,其形状有圆形的,也有菱形的)。
上坟后,回家还要做“清明羹饭”。
现今舟山人在寒食节一般是不禁火冷食的,只是还保留着吃青饼和麻糍的习俗,吃蛋拼蛋则是立夏节的事,“立夏吃只蛋,气力大一万”清明时节,一般人家吃青饼麻糍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旧定海上坟时供品有一个特色,许多菜肴系凉菜与凉拌菜,还有清明特色点心——青饼、条子糕皆可冷食,由此可以看出,寒食节的习俗虽早已式微,但它的精神仍保留在清明的食俗上,历久不衰。
踏青又称春游、探春、寻春。
清明时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利用春光明媚之际,去郊野作一番畅游。
扫墓者祭礼已毕,也往往择圃、列坐而不归,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
清末至民国时期,旧定海也流行游春的习俗。
每当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灿烂芬芳。
城区私塾、学校都要放春假数天,以便让学生跟随家长到郊外去上坟和春游。
此外,旧定海还有春游放风筝的风俗。
放风筝,舟山人俗称放纸鹞。
每当春风和煦的时刻,在绿色的田野上,在城里开阔的地带,总有不少人欢乐地领略着放纸鹞的情趣。
那些纸鹞在轻风中飘飘摇摇,最多的是瓦爿鹞,其次是蝴蝶鹞、老鹰鹞,最显眼的是蜈蚣鹞,长长在天空中游来荡去,五彩缤纷,错落有致,非常有趣好看。
据说,放纸鹞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文化娱乐活动,它可以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又能享受美丽的春光。
端午家家户户插菖蒲、蕲艾(俗称“蒲剑”、“艾旗”)等于门檐,并用菖蒲根剪作人形,串以彩线,佩于儿童身上;制香囊放于箱笼或挂于儿童胸前;在蛋壳上画儿童跨虎图(谓“蛋壳老虎”),挂于床沿,并贴自画端午老虎于大门、房门以祛邪。
舟山 宗教风情

舟山宗教风情舟山市在我国东部沿海,毗邻普陀山。
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国”之称,是著名的观光旅游胜地。
去过普陀山的人都知道,普陀山又称前山,是观看海上日出的好地方,而且山上大大小小共有300多座庙宇。
它们或依山而建,或跨海相望,有的金碧辉煌,有的典雅古朴。
舟山宗教气氛很浓郁。
一走进寺庙,便会看见供奉着的三大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和弥勒菩萨。
据说三大菩萨掌管世间的一切生灵。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圣诞这天,大批信徒都会来到寺庙为菩萨烧香祈福。
香火十分旺盛,信徒众多。
每逢观音成道日、出家日、得道日等重要佛事活动日,善男信女更是蜂拥而至。
此外,佛教徒还常在观音菩萨出生、成道等日举行纪念法会。
许多人除了到庙里拜佛祈祷外,还到岩石上采集一些观音灵签,以求心安理得。
“观音进香”是舟山民间的特色文化。
游客可以乘车来到普陀山后,步行游览百步沙,再从普济寺向左拐,经过一个院子就可以到达观音道场——百步沙,游客也可以乘坐缆车来到普陀山主峰——梅岑山,游玩观音洞,欣赏观音院等景点,从山脚下一直走到普济寺。
游客们大多数都到此膜拜观音,许愿、还愿,不少人手中都握着“平安符”,胸前挂着一串串“护身符”。
在他们看来,观音是慈悲的化身,许愿时,希望菩萨能保佑自己一生平安。
有的人还在观音面前请愿,只要虔诚就会心想事成。
海上观音在中国是最闻名的佛教胜地之一,无论你在何处,一眼望去都可以看到她那端庄秀丽的雄姿。
她面朝西方,象征着博爱与慈悲,拥有着精致高贵的形象,她那精美绝伦的雕刻技术和飘逸脱俗的超凡神韵,真可谓巧夺天工。
她微笑的面容让人一见就有种亲切感。
3。
观音桥观音桥在普陀山半山腰处,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这是全岛最大的一座石拱桥,是舟山跨度最大的石桥。
4。
南海观音寺位于普陀山顶的佛顶山,又称普济禅寺,是全山香火最旺的寺院,离岸300米远处,有两块酷似双膝下跪观音的岩石,故名“南海观音”。
山顶的观音寺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
舟山八大特色传统知识集锦(民俗篇)

舟山八大特色传统知识集锦(民俗篇)经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舟山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且大多具有极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提供了良好基础,但仍然有半数以上的传统知识保护空缺,急需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下面介绍其中8项民俗特色传统知识。
一、普陀渔民画普陀渔民画是舟山渔民画的典型代表,是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传统美术,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它与古老的渔村乡风民俗和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浓厚的渊源,据有关史料记载,普陀区和舟山地区海洋渔船的船饰,最早于唐代随着海洋的出现应运而生,唐宋时期,这种船饰雕刻盛行,明清后期、清代及民国时期,随着大型船量的增多,渔船上的饰画,号字等也逐渐丰富。
经过当地渔民时代流传,这种粗犷、夸张的风格被传承,最终发展成为现代的《普陀渔民画》。
舟山渔民画除普陀渔民画外,还有定海渔民画,岱山渔民画,竦泗渔民画。
普陀渔民画由船饰画流传而来,因此,其主要内容也是表现和大海及大海相关的事物,既抽象却又不缺乏传统元素,如大海上的狂风巨浪、渔民和海洋生物的生死搏斗等造型夸张近乎怪诞,但是又结合了渔民的生活日常、民俗习惯的,赋予了作品民间气息。
普陀渔民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中独树一帜。
1.开发利用现状普陀渔民画作为普陀当代的民间美术以其艺术手段上的不真实和生活细节的真实,造型上夸张、随意和制作上的精致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和观众的认可。
多年来,普陀渔民画在保持艺术风格整体性的基础上,强调地域特色,力求多样性,创作了一批又一批渔民画新作,并多次在全国、省级以及国外展览上展出获奖。
舟山市普陀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还出版了《中国•普陀渔民画集》,2008年,普陀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2.惠益分享现状及可行性分析自1988年普陀渔民画首次走出国门,赴澳大利亚展出后,渔民画多次赴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等国展出,交流。
那些在写实基础上出现的现代主义作品和它夸张抽象的风格,被外国人称为“东方的毕加索”,提高了普陀渔民画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
舟山家乡的风俗

《舟山家乡的风俗》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咱们舟山家乡的风俗。
咱们舟山啊,靠海,所以很多风俗都和大海有关。
比如说,每年开渔节的时候,那可热闹啦!一艘艘渔船排着队,准备出海捕鱼。
渔民叔叔们穿着鲜艳的衣服,敲锣打鼓,祈求这一年能有大丰收。
还有端午节的时候,咱们不仅会包粽子,还会举行赛龙舟比赛呢。
一条条龙舟就像在水面上飞的长龙,划船的叔叔们喊着口号,用力地划着桨,岸上的人们为他们加油助威,那场面,可激动人心啦!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有一年端午节,小明跟着爸爸妈妈去看赛龙舟。
他看到龙舟上的叔叔们满头大汗,可还是拼命地划着。
突然,有一条龙舟好像要超过前面的船了,大家都紧张地盯着。
最后,这条龙舟真的赢啦,大家都欢呼起来。
小明也高兴得又蹦又跳,那天可真是太开心了。
咱们舟山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就是祭海。
因为大海给了我们丰富的海鲜,所以我们要感谢大海。
在祭海的时候,会摆上很多好吃的,有水果、糕点,还有猪头、羊头。
大家一起祈祷,希望大海保佑我们平平安安,鱼虾满仓。
到了过年的时候,那就更热闹啦。
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红红的春联,挂上大红灯笼。
大人们忙着准备年夜饭,有鲜美的螃蟹、肥肥的虾,还有各种好吃的。
小朋友们穿着新衣服,拿着红包,到处跑着玩。
比如说,小红过年的时候,收到了好多红包,她高兴得合不拢嘴。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着春晚,其乐融融。
小朋友们,咱们舟山的风俗是不是很有趣呀?这都是咱们家乡的宝贝,咱们要记住这些风俗,把它们传承下去。
好啦,今天就讲到这里,小朋友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舟山的风俗,也可以和大家分享哦!。
舟山你不知道的一些习俗

舟山习俗婚礼新婚女子三日王传说这是宋高宗立下的规矩。
康王为纪念搭救过他的红姑。
下旨舟山女子出嫁,可戴凤冠,披霞帖,铺红毡,坐花矫,举大宫灯,扬布▲旗,吹吹打打喜庆三日。
解放后,坐矫等习俗消失,但喜庆三日热闹一番,一直被岛民所沿袭。
定亲旧时定亲皆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讲究门当户对,故有“墙门对墙门(指大户),篱笆对篱笆(指以篱笆充院门的贫苦户)”之说。
先由男方托媒传话,请算命先生卜吉,若“八字”相谐,则具果品遣媒人往请女方生辰,谓“请庚帖”,女方同意送“庚帖”给男方,谓“过帖”。
男方把双方生辰“八字”置于灶神龛,三日内卜之不吉,便送还女方庚帖,卜之吉,则婚事定。
再请媒人持婚书及礼物送往女家,谓“纳吉”,也叫“发送”。
女方将预先为女婿及其父母等长辈准备好的鞋子、笔墨纸砚、绣袋等物放入男方礼担中作回礼,叫“过书”。
然后,男方将聘礼(钱币)、样红(首饰,多为戒指、耳环和衣料)、酒饼(点心)送往女家,谓“下聘”或“下定”。
解放后,提倡恋爱自由,不再有诸多繁文缛节,但少数人仍讲究八字相谐和聘礼多少。
迎亲由男方择定吉日。
婚期前日,男方要派人(一般为父母双全的男青年)去女方搬奁物,谓“搬嫁妆”。
嫁妆多少不一,多的十箱十柜,最少也有夜桶(子孙桶)、火囱(取暖炉)、家工篮(盛放剪刀、尺、针线、零布等物的器皿)三件。
男女双方家中都要办酒宴。
女方办“开面酒”,新娘要请堕民嫂绞面,谓“开面”,男方办“猪肝花油萝卜羹”。
入夜,由一或三位爹娘双全的未婚男青年与新郎(共二人或四人。
以此凑成双数)同宿新房。
次日凌晨,男方具牲礼祀神,谓“享先”。
迎亲时,以堕民为使者,备花轿、请乐队至女家。
女方拦轿阻止。
使者“以钱馈门”得以入,谓“开门钿”,或“开门纸包”。
新娘上轿前,要吃“上轿饭”,第一口吐回父母床头,示意不忘养育之恩。
新娘或由兄弟“抱上轿”,或由童女“领上轿”,上轿后,女方兄弟或母亲持一碗水泼于轿上或停轿处,意为“嫁出去的囝,泼出去的水”,不准回头。
舟山春节攻略

舟山春节攻略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舟山人民最热闹、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在这个喜庆的时刻,舟山的街头巷尾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各种传统活动和习俗更是让人欢欣鼓舞。
如果你打算在舟山度过一个难忘的春节假期,下面是一些建议和攻略供你参考。
1. 重温传统习俗:舟山有着丰富的传统春节习俗,比如贴春联、贴门神、放鞭炮等。
在舟山的老街区,你不仅可以看到人们忙着贴春联、张灯结彩,还可以亲自体验热闹的鞭炮声和传统舞狮表演。
参与其中,你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2. 品尝美食:春节期间,舟山各大餐馆和夜市摊位都会推出丰盛的传统节日美食。
无论是鱼生、汤圆、年糕还是各种海鲜,舟山的美食都能满足你的胃口。
可以在当地的餐馆预订一顿团圆饭,与家人朋友一同品味美食,共度欢乐时光。
3. 参观庙会:舟山的庙会是春节期间不可错过的重要活动之一。
每年都会在舟山的一些庙宇举办盛大的庙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娱乐和购物。
在庙会上,你可以看到各种传统表演、手工艺品、年货和各种小吃,绝对让你流连忘返。
4. 欣赏烟花表演:春节期间,舟山各个地方都会举办烟花表演,将夜空装点得五彩斑斓。
舟山的烟花表演非常壮观,是一场视觉盛宴。
可以选择在春节除夕的晚上前往舟山的海滩或公园,与家人朋友一同观赏这一绚丽景象。
5. 厦望海景:舟山以其美丽的海景而闻名,春节期间,你可以选择在舟山的知名景点厦望海欣赏壮丽的海景。
可以漫步在海滩上,享受海风拂面的感觉,感受舟山的宁静与美丽。
总之,舟山的春节是一场充满传统特色的盛宴,无论是欣赏庙会、品尝美食还是参与传统习俗,都能让你在这个节日里感受到浓厚的年味和热闹的气氛。
希望你在舟山度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假期!。
舟山定海非遗故事

舟山定海非遗故事舟山定海是一个有着丰富非遗文化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有许多传承了数百上千年的非遗项目。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舟山定海非遗故事。
一、定海剪纸定海剪纸是舟山地区非常著名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
传说中,定海角的一位渔妇在一次无聊的时候拿起了剪刀和纸,开始尝试各种剪纸技巧。
她所创造的剪纸作品非常精美,很快就受到当地人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定海剪纸逐渐被带到了全国各地,成为了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中国民间艺术形式。
二、官塘剪纸灯笼官塘剪纸灯笼是舟山定海著名的非遗项目之一。
它是由官塘村的居民发明的。
灯笼造型多样,包括了很多非常有趣的造型,如山水、人物等。
整个制作过程十分繁琐,需要用麻纸、墨汁和竹篾等材料进行复杂的剪纸、糊纸和细致的装饰。
然而,这些手工艺人们所制作的官塘剪纸灯笼却非常精美。
三、鲤鱼山红糖制作鲤鱼山红糖是舟山定海的一种非常有名的特产。
据传,这种红糖是从宋朝就开始传承下来的。
鲤鱼山红糖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选取纯正的甘蔗和优质的源水,冬季天气特别合适,需要大量的毛料和麻布等,采取分离、熬糖、搓丸等多个生产步骤,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直到糖浆变得浓稠,最后搓成小丸,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
四、舟山小娘船小娘船是舟山定海非常著名的一种传统木质船只,主要用于捕捞食用及游客观光。
小娘船造型精美,带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常常被誉为是海洋上的稻草人。
它是定海地区民间手工艺艺术的缩影,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集中体现。
以上就是舟山定海非遗故事的介绍,这些非遗项目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故事和人文情感。
希望这些非遗项目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舟山春节的风俗

舟山春节的风俗中国的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长、最热闹的节日。
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春节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舟山春节的风俗。
一、贴春联贴春联是舟山春节的一个传统习俗,人们在大年三十的时候,会在自己的门前或窗前贴上一副对联。
春联一般由七个字或八个字组成,其中第一行的字和第二行的字相对应,意义相同或相反,用来祝福和表达美好的心愿。
舟山市的春联往往寓意较深,颇具诗意。
二、吃饺子饺子是中国春节的主打食品之一,舟山市的民众也有这个传统。
在新年的前夕,人们会一家老小济济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感受着团圆的喜悦。
包好的饺子还要下锅煮熟,吃的时候配上醋,味道鲜美,寓意团圆。
三、放烟花爆竹在中国,放烟花爆竹是春节的一个传统习俗。
在舟山市,居民们往往在除夕夜放烟花,燃放出一片璀璨的烟花,象征着欢乐,也寓意着驱逐晦气,迎来新的一年。
四、赏花灯花灯是春节期间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舟山市的花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每年春节,舟山市民众都会到花灯公园,赏花灯、游玩娱乐,感受浓浓的新春气息。
五、守岁除夕夜守岁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
在舟山市,很多人会在除夕夜整夜不睡,等待新年的到来。
据说守岁可以让人无忧无虑地度过一个平安的新年,在大年初一迎来一个好的开端。
六、拜年拜年是中国春节传统习俗之一,也是舟山市最为认同的一种文化传承。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拜访亲戚朋友,祝福对方新年快乐,为猪年祈求幸福和健康,传递着大家庭之间团圆、和谐的愿望。
七、舞狮舞狮是中国民间的常见活动,也是中国年俗的其中之一。
在舟山市,不少人会在春节期间穿上狮子服装,在街头巷尾跳起狮舞。
舞狮不仅展现了中国优美的文化,还具有祈求平安和辟邪的传统意义。
总之,舟山春节的风俗各具特色,产生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
随着新年的到来,每个人都要积极融入到这种文化传承之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山有三大主要节日:
沈家门海鲜美食文化节、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朱家尖国际沙雕艺术节,这三大节庆集中体现了舟山群岛最著名的滨海休闲渔业、海天佛国观音文化和天然优良的沙滩群三大特征。
其他主要节庆还有渔市文化旅游节、观音文化研讨会、休渔节、徐福东渡节等。
中国·舟山海鲜美食文化节
时间:每年7—10月
地点:沈家门
内容:舟山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素有“中国渔都”之美称。
海鲜美食文化节在世界著名的沈家门渔港举办,活动包括美食文化周、家庭烹饪大奖赛、舟山名菜评选、华东海鲜烹饪大奖赛等。
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
时间:每年11月
地点:普陀山
内容:以普陀山深厚的观音文化底蕴为依托,以弘扬观音文化、打造文化名山为内涵的佛教旅游盛会。
期间有大型法会、佛教音乐会、众信朝圣、莲花灯会、文化研讨会、佛教文化旅游品展览会等一系列活动,吸引着众多海内外观音弟子、佛教信徒、香客游客聚缘“佛国”。
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艺术节
时间:每年7—11月
地点:朱家尖
内容:国际沙雕艺术节每年都采用比赛与展示相结合的形式,每一届都会定下一个主题,各路选手围绕这个主题施展各自绝活,观赏性很强。
还有花车游行、海岛特色文艺表演、海鲜美食品尝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