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护理效果观察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发表时间:2019-09-16T17:09:23.88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7期作者:王丽华高佳殷志君[导读] 目的:了解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
王丽华高佳殷志君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 224200【摘要】目的:了解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到2019年1月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所有患者实施鼓膜穿刺术治疗,随机分组,普通护理组对于就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给予一般护理,针对性护理组对于就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
比较两组满意度;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实施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听力;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针对性护理组的满意度是50(100.00),普通护理组则是41(82.00),P<0.05。
针对性护理组心理状态、听力高于普通护理组。
针对性护理组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实施时间、住院时间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针对性护理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少,P<0.05。
针对性护理组并发症的发生有3例,普通护理组并发症出现了9例。
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
【关键词】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护理措施;效果分泌性中耳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若不及时有效,治疗措施将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鼓膜穿刺术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与临床医生的治疗密切相关,而且与临床护理措施密切相关[1]。
然而,要评价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医生的抢救因素很重要,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
本研究分析了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将我院2016年3月到2019年1月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组,针对性护理组年龄23-65岁均(43.67±2.33)岁。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或穿刺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对比 张园园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或穿刺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张园园发表时间:2018-08-24T14:19:06.77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2期作者:张园园张珺尹显祥[导读]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或穿刺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湖南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418000)摘要: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或穿刺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46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
结论相比于鼓膜穿刺治疗,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取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的效果更加明显,安全性好,适于广泛推广。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中耳炎,咽鼓管;鼓膜置管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属于非化脓性中耳疾病,目前认为病情持续超过6~8周或反复发作3个月以上的患者即可被认为是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尤其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鼓室积液、耳鸣、听力下降、传导性耳聋等,如果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起不可逆性耳聋,进而会给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手术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良好方法,本研究通过比较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与穿刺治疗的效果,现对两种方法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回顾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随机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2例,男15例,女7例;双耳发病13例,单耳发病10例,患耳共36耳;患者的年龄在18~68岁,平均年龄为(42.33±3.28)岁;病程1年~4年,平均病程(1.59±2.01)年。
对照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双耳发病12例,单耳发病12例,患耳共36耳;患者的年龄在18~68岁,平均年龄为(42.41±3.20)岁;病程1年~4年,平均病程(1.62±2.14)年。
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鼓膜穿刺加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鼓膜穿刺加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鼔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的鼓膜穿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单纯鼓膜穿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
随访调查3个月~1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比较两组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采用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法比单独采用鼓膜穿刺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地塞米松;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74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115-02在临床上,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症状是听力下降、耳鸣耳痛及鼓室积液等,属于中耳非化脓性耳病,如果患者未及时得以治疗,随着时间和病情的加重,轻则听力下降,重则引发耳聋,不仅危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严重扰乱了其正常工作和生活。
临床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一,目前常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1]。
为了探究该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6例,分别采用单纯鼓膜穿刺手术治疗和鼓膜穿刺加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然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1年的随访调查,观察两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
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7.6±2.1)岁,平均病程为23.6周;对照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9.4±3.8)岁,平均病程为24.2周。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和临床意义目的探究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射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方案的优势和临意义。
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9 例(88 耳),按患者或其监护人意愿分成两组,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和定期随访,对治疗后耳的听力及其他相关症状的改变进行评价,以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出院后随访1~6 个月,试验组治愈21耳,治愈率48.8%,试验组治疗痊愈15耳,治愈率为33.3%,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
结论鼓膜穿刺联合鼓室注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關键词:中耳炎;分泌性;穿刺治疗目前我国分泌型中耳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人和儿童均为易感人群,长期性的分泌性中耳炎可间接导致听力损害、患儿语言发育受限及增加中耳炎发作的危险。
即积极合理的联合治疗对此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9例(88 耳),其中男性38 例(52 耳),女27例(36耳);年龄9~45岁,平均(31.47±6.13)岁;病程3~24个月,平均(12.73±4.19)月。
对照组35例45耳采用单孔鼓膜穿刺结合常规药物局部给药或者口服进行治疗,观察组34例43耳患者用鼓膜双孔穿刺结合鼓室注药和外用或口服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临床症状主要为耳鸣、耳闭塞感、耳痛。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上差异无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用一个孔鼓膜穿刺抽液结合常规药物治疗,具体过程:首先对患者的外耳道皮肤进行碘伏擦拭消毒,然后将在 1.0%丁卡因中浸润过得棉签贴于患者鼓膜上5~8 min,进行麻醉;麻醉结束后采用5号细长型针进行穿刺;穿刺针进入鼓室后,导入注射器针头,用注射器抽搐内部积液,抽尽积液后,拔出针头。
同时给予常规治疗药物,包括鼻剂滴鼻,口服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同时口服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药物治疗1w为1个疗程,患者手术结束后服药1个疗程后复查,效果欠佳者可重复以上过程进行第2次治疗。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措施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措施鼓膜穿刺术是一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方法,对于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方法缓解病情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措施。
1. 术前准备: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释手术的目的、步骤和可能的风险,以获得患者的同意。
护士还需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全身情况,排查是否有禁忌症,并记录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
2. 手术室准备:护士需要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药物和消毒物品,并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确保手术台、手术灯和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将所需的器械按照需要放置在手术台旁边,以供医生使用。
3. 患者安全:手术前,护士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手术对象与手术申请单一致。
术前检查包括对患者麻醉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4. 麻醉管理:鼓膜穿刺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护士需要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操作。
在注射局部麻醉前,护士需清洁患者的耳道,以减少感染风险,并告知患者注射时可能的刺痛感。
5. 手术操作:护士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协助医生,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在手术开始前,护士应准备好手术器械,并迅速递交给医生。
术中,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如发现异常状况及时与医生沟通,以确保手术安全。
6.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士需要将患者送至恢复室,并继续对患者进行观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护士还需要给予患者相关的饮食、活动和用药指导,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7. 并发症监测: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并监测并发症的出现,如感染、出血和过敏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8. 宣教和随访:护士需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的宣教工作,解释手术后的护理要点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并定期进行术后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需要护士密切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操作,并在术后进行全面的护理和随访工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以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
设计对照研究,抽签法随机分2组,80例/组。
A组予以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疗法,B组予以耳内镜下鼓膜置管疗法。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
结果治疗效果中,B组有效率较A组高(P<0.05)。
B组中耳积液改善时间较A组短(P<0.05)。
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较A组低(P<0.05)。
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耳内镜下鼓膜置管疗法疗效优于鼓膜穿刺疗法,且手术安全性更高,预后更好,建议首选。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疗法;耳内镜下鼓膜置管疗法;治疗效果;中耳积液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前言: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中耳炎,属于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可在任何年龄段人群发病,但多见于儿童,若未能有效诊治,对患者言语功能会造成极大损伤,儿童患病还可能会影响到语言功能的发育,甚至引起不可逆性耳聋[1]。
因此,临床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诊治尤为重视。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手术方法治疗该病,而耳内镜下手术更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精确性高、术后康复快等多种优势[2]。
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耳内镜具体术式的种类也更多,对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临床也始终存在争议。
本文即选择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60例进行研究,对比耳内镜下鼓膜穿刺疗法及鼓膜置管疗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
设计对照研究,抽签法随机分2组,80例/组。
A组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儿童46例,成人34例;年龄(18.45±5.88)岁,最高50岁,最低3岁;病程(7.54±2.46)个月,最长12个月,最短3个月。
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 关键 词】内窥镜 ; 鼓膜 穿刺 ; 分泌性 中耳 炎; 塞 米松针 ; 一 糜蛋 白酶 地 a 【 图分类 号] 6 . l 中 R7 4 2 【 文献 标识 码】 B 【 章编 号] o 6 1 5 ( 0 0 0 文 1 0 — 9 9 2 1 ) 5—0 8 一 o 08 1 响 咽鼓 管功 能或 造 成 咽鼓 管 损伤 , 者 可引 起 中耳不 可 恢 复的 病损 , 重 还 可 能造成 医 源性异 常 开放 的咽 鼓管 。 给患 者 造 成 终身 的 痛 苦I 。 内镜 3 耳 ] 的应 用 , 以很 容易 地 越过 外 耳 道狭 窄 和偏 曲 的 部位 , 接 观察 到鼓 膜 可 直 的 全貌 , 辨率 高 , 分 视野 更广 、 视角 可变 、 无需 调焦 , 手术 环 境 要求 相对 简 单 , 有效避 免 盲 目操 作 , 鼓 膜 上 准确 定 位 , 少 损 伤 , 可 尽量 吸 尽 可 在 减 并 鼓室 内 的积液 , 操作 方 便 。 刺 后 注 射 地 塞 米 松 具 有 抗 炎 、 过 敏 作 且 穿 抗 用 , 塞米松 有抗 炎 、 过敏 、 自身免 疫性 疾病 作 用 , ~糜 蛋 白酶能 清 地 抗 抗 a 洁软 化创 面 , 溶解 脓液 和坏 死组 织 , 进 肉芽组 织新 生 , 以 能溶解 和 清 促 所 除鼓 室含 有多量 蛋 白质 的废 物 , 降低 液 体黏 稠度 , 局 部 积液 加 快扩 散 , 使 有利 于鼓 室 引流 和 吸收 , 时应 用 负压 吸 } 残余 液 体 , 克 服 常规 鼓 膜 同 l { 能 穿刺 的缺 点 , 并能 有效 地改 善 中耳 腔负 压 , 使药 液 更容 易 分布 于 中耳 腔 , 加 强 了局部 的治 疗作 用 , 使 咽 鼓 管 开 放 , 善 病 人 听 力 , 到治 愈 目 促 改 达 的[ 。 4 本组 所有 病例 均获 随访 , ] 术后 均诉 耳聋 、 闷塞感 、 耳 耳鸣 症状 缓解 , 未 发现 中耳 渗液 , 总有效 率 9 . 。 00 耳 内镜 鼓膜 穿刺 抽液 治疗 手段 简便 易 行 , 但治 疗 过程 中应 注意 以 下 几 点 : 练掌握 鼓膜 穿刺 技术 , 熟 头位 固定 很重 要 , 因为 患者 的 头位 稍有 移 动 穿刺 针 即可 扎深 或 脱 出 , 以 应很 好 的 固定 头 位 , 所 成人 可 用患 耳对 侧 手 臂靠 住椅 背 手掌 支 撑 头部 , , L d J 可使 家 属配 合 固定 头 部 。 中要 注意 术 无 菌操 作 , 在鼓 室抽 液注 药 冲洗 前将 药液 适 当加 温约 3 ℃ , 7 以免 注入 过 冷 药液过 冷刺 激 迷路 诱 发 眩晕 。 意 观察 患 者 的 面色 、 注 表情 、 否 眩晕 、 有 畏寒 、 恶心 、 呕吐等 , 如属 精神 紧张 给 予安慰 ; 如属 环 境 因素 , 及时 调控 室 温 或加 暖被 ; 毕观察 3 m n以上 , 不适 可离 院 。 止 自行 滴耳 、 术 0i 无 禁 游泳 、 洗澡 , 洗头 时必须 用无 菌棉 球外 堵 耳道 . 少 感染 机会 。 然腺 样体 肥 大 减 虽 压迫 堵塞 咽鼓 管并 不是 分泌 性 中耳炎 的 主要 原 因 , 腺 样 体是 鼻 咽部 致 但 病 菌潜 藏 的 地 方 , 除 肥 大 的 腺 样 体 , 常 做 吞 咽 或 咀 嚼 动 作 , 切 经 行 Vll as v a a吹张 , 有利 于咽 鼓管 功能 的恢 复 均 综上所 述 , 内镜 直 视下 行鼓 室镜 鼓 膜穿 刺 术 , 耳 可直 接 插入 外 耳 道 且接 近鼓膜 , 操作 简 单 方便 , 掌握 、 像 清 晰 , 准 确选 择 鼓膜 切 口位 易 物 能 置, 直视 下作 切 口 , 术 风险低 、 手 费用 低廉 、 术后 护理 简 单 、 发 症及 后遗 并 症 少 有发生 、 患者 易于接 受 。 能 充分 地吸 出鼓 室 内的 积 液 。 入地 塞米 且 注 松 针 和 a 糜 蛋 白酶针 混 合 液进 行 冲 洗 , 后 效果 好 , ~ 术 无并 发 症 和后 遗 症。 因此 , 合在 各级 医 院开展 。 适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措施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措施鼓膜穿刺术是一种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但其操作需要术者精准的技巧和严谨的操作流程,同时也需要护士精心的护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效果的达成。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措施。
一、术前准备1. 患者治疗解释:在进行鼓膜穿刺术之前,护士应向患者解释其操作的目的、手术过程、可能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疑虑,增强患者的信心。
2. 术前试验:术前应对患者进行相关试验,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和心电图等。
如果有需要,还应进行肝功能和肾功能的检查。
3. 镇静剂的应用:如果患者有紧张或恐惧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应用镇静剂,但应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
4. 术前麻醉:术前应为患者进行局部表面麻醉,使用0.5%利多卡因或2%利多卡因的滴眼剂,在鼓膜上滴几滴。
应让患者闭眼,静止约5分钟,以确保麻醉药物充分渗透。
5. 外耳道清洁:术前应用温盐水或2%硼酸水清洗患者的外耳道,将外耳道内的耳垢清理干净,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细菌感染。
二、手术操作1. 操作准确:护士在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时,应一定要保证操作准确,根据医生的指示要求配合完成手术。
同时,应注意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感染等情况,并及时通知医生。
2. 保持患者的稳定:手术过程中应保持患者头部稳定,避免患者的突然晃动或者其他干扰因素,可能影响到手术的进行。
3. 处理鼓膜穿刺后的耳漏: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处理鼓膜穿刺后产生的口漏,用海绵或者吸尘器将耳内溢出的液体吸出,防止鼓室内残留液体引起感染。
4. 远离感染源: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密切卫生防护,切勿接触环境中的脏物,以减少感染风险。
三、术后护理1. 观察患者的情况:手术后护士应紧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鼓膜的愈合情况和患者的症状表现,遇到异常情况则及时报告医生。
2. 应用抗生素:术后护理需要给予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3. 饮食保健:术后患者应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品以及过冷、过热、过硬、过咸等食物,以避免引起拖延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丧失、充血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丧失等耳部并发症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护理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7-10-19T15:15:32.28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17期作者:刘彩凤李玉红戚莎菲[导读] 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过程中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临床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
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经鼓膜穿刺术治疗的7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试验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前检查、生命体征监测、术后遵医用药等常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开展护理,试验组则加强术前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饮食干预、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过程中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临床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鼓膜穿刺术;分泌性中耳炎;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study the nursing measures and nursing effects of tympanic membrane aspi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 Methods:the research object is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November 2012 -2014 December by Auripuncture treatment of 7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39 cases)and control group(39 cases),the control of nursing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other conventional surgery methods to carry out nursing group were given preoperative examination and monitoring of vital signs,after the operation,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trengthening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nursing,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dietary intervention,discharge guidanc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nursing effect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Results: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 with tympanic membrane for improving the clinical effect.
Keywords 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secretory otitis media;nursing measures;nursing effect;
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病理特点为听力下降、鼓室积液,若没有及时治疗可造成耳聋等严重后果。
鼓膜穿刺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常用手段,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2]。
而由于手术的创伤性和患者群体的特殊性,手术过程中加强护理配合至关重要。
为进一步分析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本文收集我院的7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的7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试验组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11岁-69岁,平均年龄(37.35±16.25)岁,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患耳自听增强19例,听力降低23例,耳闷11例,水动感5例,耳鸣4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12岁-70岁,平均年龄(38.12±16.42)岁,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患耳自听增强21例,听力降低22例,耳闷12例,水动感6例,耳鸣3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前检查、生命体征监测、术后遵医用药等常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开展护理,试验组则加强术前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饮食干预、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首先是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存在患耳自听增强、耳闷、水动感、耳鸣症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加上对手术知识了解比较缺乏,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影响手术的顺利开展,护理人员需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讲解手术的优势、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消除其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手术前严格按照规范做好各项手术器械、应急药品等相关物品的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选择合适的体位,比如中青年患者可保持端坐,确保头部和背部有依托,且可防止由于眩晕而发生跌倒等损伤;而体质较弱者可保持半卧位;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手术医师的习惯、手术操作的流程等,密切配合医师开展手术,及时为医师递送手术器械,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意识、表情等体征,加强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一旦患者出现全身乏力、出冷汗等异常表现时可能为眩晕的前兆,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医师停止手术;术后为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叮嘱患者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营养丰富且消化良好的食物,不可进食辣椒、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最后是加强患者的出院指导,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比如要注意预防感冒、尽量不要过度劳累、不可用手或尖锐器械挖耳、定期进行复查等等。
1.3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患耳自听增强、耳闷、水动感、耳鸣症状消失,听力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患耳自听增强、耳闷、水动感、耳鸣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听力提高10dB-15dB;无效:患者的患耳自听增强、耳闷、水动感、耳鸣症状没有改善,听力无提高[3]。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试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病理复杂,虽然采取鼓膜穿刺术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手术创伤性较大,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及日常生活中需加强护理,避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如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通过健康教育则可提高患者对病情的了解,积极采取正确的自我护理干预措施[4],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过程中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临床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瑞.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6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3:114-115.
[2]李长青,张景华,董淑萍,王萱,黄冬雁.内镜下行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2,02:152-154.
[3]熊剑丁.耳内镜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4,23:3580-3581.
[4]陆奇胜,刘中.63例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