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总线接口仿真

合集下载

实验八 51系列单片机IIC

实验八 51系列单片机IIC
8.3 I2C总线器件的寻址方式
I2C总线上的所有器件连接在一个公共的总线上,因此,主器件在进行数据传输前选择需要通信的从器件,即进行总线寻址。 I2C总线上所有外围器件都需要有惟一的地址,由器件地址和引脚地址两部分组成,共7位。器件地址是I2C器件固有的地址编码,器件出厂时就已经给定,不可更改。引脚地址是由I2C总线外围器件的地址引脚(A2,A1,A0)决定,根据其在电路中接电源正极、接地或悬空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地址代码。引脚地址数也决定了同一种器件可接入总线的最大数目。 地址位与一个方向位共同构成I2C总线器件寻址字节。寻址字节的格式如表所示。方向位(R/)规定了总线上的主器件与外围器件(从器件)的数据传输送方向。当方向位R/=1,表示主器件读取从器件中的数据;R/=0,表示主器件向从器件发送数据。
从地址中读取一个字节的数据
INT8U read_random(INT8U RomAddress) { INT8U Read_data; I_Start(); I_Write8Bit(WriteDeviceAddress); I_TestAck(); I_Write8Bit(RomAddress); I_TestAck(); I_Start(); I_Write8Bit(ReadDeviceAddress); I_TestAck(); Read_data=I_Read8Bit(); I_NoAck(); I_Stop(); return (Read_data); }
8.4.1 串行EEPROM存储器简介
串行EEPROM存储器是一种采用串行总线的存储器,这类存储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允许工作电压范围宽等特点。目前,单片机系统中使用较多的EEPROM芯片是24系列串行EEPROM。其具有型号多、容量大、支持I2C总线协议、占用单片机I/O端口少,芯片扩展方便、读写简单等优点。 目前,Atmel、MicroChip、National等公司均提供各种型号的I2C总线接口的串行EEPROM存储器。下面以Atmel公司的产品为例进行介绍。 AT24C01/02/04/08系列是Atmel公司典型的I2C串行总线的EEPROM。这里以AT24C08为例介绍。AT24C08具有1024×8位的存储容量,工作于从器件模式,可重复擦写100万次,数据可以掉电保存100年。8引脚DIP封装的AT24C08的封装结构,如图所示。

基于Proteus的51系列单片机设计与仿真PPT课件

基于Proteus的51系列单片机设计与仿真PPT课件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FCS (Fieldbus Control System)
把单个分散控制的测量设备变成网络节点,以现场总线为 纽带,把他们连接成可以相互沟通信息、共同完成自控任 务的网络控制系统。
返回本节首页
1.1.3.3 典型应用系统
典型的较全面的单片机测控系统 系统特点 受集成度限制/系统扩展/在线控制功能强 典型通道及特点 前向通道、后向通道、人机通道
高性能化 大容量 内装化
返回本节首页
1.1.3 单片机应用领域
1.1.3.1 单机应用 1.1.3.1 多机应用 1.1.3.1 典型应用举例 1.1.3.4 应用系统设计内容
返回本章首页
1.1.3.1 单机应用
测控系统
在线控制,将计算机与控制系统组合在一起,进行实时监控, 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适用于单片机。
返回本章首页
1.1.1 微型计算机概述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电子管
半导体晶体管 小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
返回本章首页
1.1.1 微型计算机概述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 举例:.....1 单片机的特点 1.1.2.2 单片机的发展
返回本章首页
1.1.1 微型计算机概述
微型计算机的概念
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又称CPU,芯片内部集成运算器和 控制器,是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工作站的核心部件。 1971年Intel公司制成第一个CPU—Inter 4004
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将CPU、存储器、I/O接口、中断系统 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程序存放在ROM中。 单板机--将CPU、存储器、I/O接口、中断系统 集成在一块印制电路板上,程序存放在ROM中。 多板机--- 将CPU、存储器、I/O接口、中断系统 集成在多块印制电路板上,程序存放在ROM中。 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多板机基础上发展而来,有更为丰富的 软硬件资源(计算机,电脑)。

MCS51单片机总线系统与IO口扩展

MCS51单片机总线系统与IO口扩展

6.2.2 单片机总线扩展的编址技术
OE
LE
Dn
Qn
L
H
H
H
L
H
L
L
L
L
L
Qn-1
L
L
H
Qn-1
H
×
×
Z
地址锁存器74LS373
CLR D0-D7Q0-Q7 4 6 2 6 74LS24474LS273 E 0123456789E GG 12Q0-Q7CLKD0-D7AAAAAAAAAAA10A11A12I/O0I/O1I/O2I/O3I/O4I/O5I/O6I/O7OWCE1CE2 56? UUU P0.0-P0.7P0.0-P0.7 +5V 11 01234567 E >> QQQQQQQQ O 01234567 E DDDDDDDDL 2 U74LS373 012 YYY ABC 3 U74LS138 R AD E R P20P07P21P06P22P05P23P04P24P03P25P02P26P01P27P00 W ALE 89C51 1 U
MOV
DPTR,#0FEFFH ;确定扩展芯片地址
MOVX
A,@DPTR
;将扩展输入口内容读入累加器A
当与74LS244相连的按键都没有按下时,输入全为1,若按下某键,则所在线 输入为0。
6.2.1 单片机I/O口扩展
输出控制信号由P2.0和相“或”后形成。当二者都为0后,74LS273的控制端 有效,选通74LS273, P0上的数据锁存到74LS273的输出端,控制发光二极管 LED , 芯 片 地 址 与 74LS244 的 选 通 地 址 相 同 ( 都 是 ×××× ×××0 ×××× ××××B,通常取为FEFFH)。当某线输出为0时,相应的LED发 光。

51单片机模拟 SPI 总线的方法

51单片机模拟 SPI 总线的方法

51单片机模拟 SPI 总线的方法1 引言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总线系统是一种同步串行外设接口,它可以使MCU与各种外围设备以串行方式进行通信以交换信息。

外围设置FLASHRAM、网络控制器、LCD显示驱动器、A/D转换器和MCU等。

SPI总线系统可直接与各个厂家生产的多种标准外围器件直接接口,该接口一般使用4条线:串行时钟线(SCK)、主机输入/从机输出数据线MISO、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MOSI和低电平有效的从机选择线SS(有的SPI接口芯片带有中断信号线INT或INT、有的SPI接口芯片没有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MOSI)。

由于SPI系统总线一共只需3~4位数据线和控制即可实现与具有SPI总线接口功能的各种I/O器件进行接口,而扩展并行总线则需要8根数据线、8~16位地址线、2~3位控制线,因此,采用SPI总线接口可以简化电路设计,节省很多常规电路中的接口器件和I/O口线,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由此可见,在MCS51系列等不具有SPI接口的单片机组成的智能仪器和工业测控系统中,当传输速度要求不是太高时,使用SPI总线可以增加应用系统接口器件的种类,提高应用系统的性能。

2 SPI总线的组成利用SPI总线可在软件的控制下构成各种系统。

如1个主MCU和几个从MCU、几个从MCU 相互连接构成多主机系统(分布式系统)、1个主MCU和1个或几个从I/O设备所构成的各种系统等。

在大多数应用场合,可使用1个MCU作为控机来控制数据,并向1个或几个从外围器件传送该数据。

从器件只有在主机发命令时才能接收或发送数据。

其数据的传输格式是高位(MSB)在前,低位(LSB)在后。

SPI总线接口系统的典型结构。

当一个主控机通过SPI与几种不同的串行I/O芯片相连时,必须使用每片的允许控制端,这可通过MCU的I/O端口输出线来实现。

但应特别注意这些串行I/O芯片的输入输出特性:首先是输入芯片的串行数据输出是否有三态控制端。

模拟I 2C总线实现AVR与MCS-51单片机通讯

模拟I 2C总线实现AVR与MCS-51单片机通讯

1 (ne —It rt i u ) 总 线 是 一 种 由 P LP 2 Itr ne a dCr i C g e ct HIIS
公司开发的两线 式 串行 总线 ,用于连 接微控制 器及其 外围 设备。1 2 C总线产生于在 8 O年代 ,最初为音频 和视频设 备 开发 ,如今 主要 多芯 片之 间 的通信 。与传 统 的串 口不 同,
GAN i Hu
( eh i lntu ih nU i rt,YC u inX 3 0 0 hn Tcn a stt o Y u nv sy ih nJ g i 60 ,C i c I i ef C ei a 3 a)
Ab t a t T e 1 C h st e c n e t n smpy te e s o p rt ,T i c n l g b an d te w d s r a p l ain i h n u t sr c : h 2 a h o n ci i l h a yt o e ae h st h oo yo ti e h i e p e d a p i t t e i d sr o e c o n y
Ke r s 2 ywo d :I C;MC 5 ;A R;B s S一 1 V u
0 引 言
( 或接收器 ) ,这取决 于它所要 完成 的功 能。C U发 出的控 P 制信号分为地址 码和控 制量两 部分 ,地 址码用 来选址 ,即
接通 需 要 控 制 的 电 路 ,确 定 控 制 的 种 类 ;控 制 量 决 定 该 调
IC总 线 是 由数 据 线 和 时 钟 线 构成 的 串行 总 线 ,可 发 送 和 接
整的类别及需 要调整 的量 。这样 ,各 控制 电路虽 然挂 在 同
甘 辉

基于Proteus和Keil C51的单片机设计与仿真

基于Proteus和Keil C51的单片机设计与仿真
基于Proteus和Keil C51的 单片机设计与仿真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开发
仿真
单片
集成
应用
简介
芯片
仿真
软件
实例 单片
连接
单片
注意事项
第章
转换器 器
软件
调试
内容摘要
本书是用Proteus软件调试和仿真51系列单片机及外围电路的实例集。所用软件是Proteus 7.5版本。本书 首先介绍和Proteus软件配套使用的Keil C51单片机的集成开发环境及使用方法;然后介绍单片机交互可视化仿 真软件Proteus的使用方法;之后是使用这两个集成开发工具开发单片机系统的实例。本书对每一种单片机和芯 片接口提供了汇编语言程序和C51语言程序两种不同的程序,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序和用C51语言编程序的人,都可 以借鉴本书。
22.1 74HC251 数据选择器的 应用
22.2 74HC257 数据选择器的 应用
23.2 CD4053模拟 电子开关的应用
23.1 CD4051模拟 电子开关的应用
23.3 CD4066模拟 电子开关的应用
作者介绍
这是《基于Proteus和Keil C51的单片机设计与仿真》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5 10.8使用
MAX517的注意 事项
11.1 MAX515简介
11.2 MAX515和单片 机AT89C52的连接
11.3汇编语言程序 11.4 C51语言程序
11.5用 Proteus软件

51单片机三线串行总线的虚拟接口设计

51单片机三线串行总线的虚拟接口设计
矗乱
的时序 和运行状 态 ,在单片机 上构建 模拟 的 串行 口,亦 即严 格遵循 数据传输 时序设 计数据 传输子 程序 ,设计 时常用 到软
件延时方法 ,一 定要精确设计延 时时间 [ 2 1 。三线串行总线器件

般使 用时钟信 号线 、数据 I / O线 和片选/ 复位线 进行 半双工
是 常用的三线 串行总线器件 ,它们 都使 用时钟信 号线、数据 I / O线和片选/ 复位线进行半双工 同步 串行数据传输 ,但
数 据 传 输 时 序 各 不 相 同 ,在 单 片机 上 它 们 的 虚 拟 串行 接 口需 分 别 独 立 设 计 ,设 计 时要 严 格 遵 循 器 件 的 数 据 传 输 时 序。
用于单片机 的 C N和 U B标准 串行 总线 l A S l l ,另外 还 出现了一 些专用非标 准的三线 串行总线 。5 1系列单片 机的 串行 系统扩 展通常采用串行 同步传输方式 ,用几个 并行 I / O口虚拟 串行 口
() X1 2 3 、X :振 荡 源 ,外 接 3 . 8 Hz 2并行 扩展 和 串行 扩展 ,串行扩 展 占用 I 口少 、电路简单 ,从而能有效缩小硬件体 积 、降低功 / 0 耗 ,近 年来 得到 了广泛 应用 。除 了早 期传 统 的 U R A T串行 口 以外 ,后 来陆续出现了 IC、S I - R 2 P 、1WI E等标 准串行总线和
关键词 : 单片机 ;串行 总线 ; 拟接 口 ; S 3 2; L 5 1C T C 4 C 虚 D 1 0 T C 6 5 P; L 5 9 P
Vit a n e f c sg fTh e - i e S ra si M ir c n r l rUn t r u l t r a e De i n o r e W r e i l I Bu n 5 c o o t o l i 1 e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51编程+Proteus仿真(第3版)课件第4章-keil与Proteus的使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51编程+Proteus仿真(第3版)课件第4章-keil与Proteus的使
图4-20 hex文件生成的提示信息
35
占用程序存储器共89字节。最后生成的.hex文件名为“流水灯.hex”,至 此,整个程序编译过程就结束了,生成的.hex文件就可在后面介绍的 Proteus环境下进行虚拟仿真时,装入单片机运行。
下面对用于编译、连接时的快捷按钮
与 作简要说明:
(1) 用于编译正在操作的文件。。
这些图标大多数是与菜单栏命令【Debug】下拉菜单中的各项子命令是 相对应的,只是快捷按钮图标要比下拉菜单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24
图4-15与图4-16中常用的快捷按钮图标的功能介绍图4-14中各个窗口的开与关。
25
(2)各调试功能的快捷按钮
片机可以运行的二进制文件(.hex格式文件),文件的扩展名为.hex。 (2)Select Folder for objects—选择最终的目标文件所在的文件夹,默认
与项目文件在同一文件夹中,通常选默认。 (3)Name of Executable—用于指定最终生成的目标文件的名字,默认与
项目文件相同,通常选默认。
(2) 按钮—用于编译修改过的文件,并生成相应的目标程序(.hex文 件),供单片机直接下载。
(3) 按钮—用于重新编译当前项目中的所有文件,并生成相应的目标 程序(.hex文件),供单片机直接下载。主要用在当项目文件有改动时 ,来全部重建整个项目。
36
因为一个项目不止一个文件,当有多个文件时,可用本按钮进行编译。 用C51编写的源代码程序不能直接使用,一定要对该源代码程序编译,生
窗口会出现一个空白的文件编辑画面,用户可在这里输入编写的程序源 代码。
11
(2)单击图4-1中快捷按钮
图4-7 建立新文件
(2)单击图4-1中快捷按钮 ,保存用户程序文件,这时会弹出如图4-8 所示窗口。,保存用户程序文件,这时会弹出如图4-8所示窗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