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剂最新标准
sae j2360标准

sae j2360标准
SAE J2360是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SAE)发布的标准,该标准涵盖了齿轮润滑剂的要求和应用。
这些润滑剂适用于在高速/冲击载荷和低速/高扭矩条件下运行的准双曲面型汽车齿轮装置。
这些润滑剂可能适用于其他齿轮应用,其中轴的相对位置和齿轮侧面接触类型涉及很大比例的滑动接触。
SAE J2360标准规定了齿轮润滑剂的分类、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包装和标记等方面的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齿轮润滑剂,包括矿物油、合成油、生物可降解油等。
在SAE J2360标准中,齿轮润滑剂被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个类别都有不同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这些类别包括:
API GL-5:这是SAE J2360标准中最高的齿轮润滑剂类别,适用于在高速/冲击载荷和低速/高扭矩条件下运行的准双曲面型汽车齿轮装置。
API GL-4:这是SAE J2360标准中次高的齿轮润滑剂类别,适用于在中等负荷和中等速度条件下运行的齿轮装置。
API GL-3:这是SAE J2360标准中最低的齿轮润滑剂类别,适用于在低速和轻负荷条件下运行的齿轮装置。
除了分类之外,SAE J2360标准还规定了齿轮润滑剂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包括粘度、极压性能、抗磨性能、防腐性能、抗氧化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该标准还规定了齿轮润滑剂的包装和标记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SAE J2360标准是用于评估和规范齿轮润滑剂的标准,对于确保汽车齿轮装置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润滑剂 产品技术要求

人体润滑剂产品技术要求
人体润滑剂是一种用于增加性爱过程中的舒适感和顺畅度的产品。
以下是人体润滑剂的一些常见的产品技术要求:
1. 安全性:人体润滑剂应符合食品级别的安全标准,不含有害化学物质,如重金属、防腐剂或任何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成分。
2. 高效性:人体润滑剂应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能够有效减少摩擦和不适感,同时提供持久的滑润感。
3. 不粘腻性:人体润滑剂应具有非粘腻的质地,不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黏糊或黏腻感。
它应该能够与肌肤自然地融合,让使用者感觉更加自然舒适。
4. 耐用性:人体润滑剂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润滑效果,不易挥发、干燥或变质。
5. 清洁易洗性:人体润滑剂应容易清洗,能够在使用后迅速洗净,不会在皮肤或床单上留下残留物。
6. 无色无味:人体润滑剂应无色无味,以避免对使用者产生不舒服或抵触感。
7. 配方多样化:人体润滑剂应具有多种不同的配方,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如针对敏感皮肤、阴道干燥等特殊情况的配方。
8. 包装便携性:人体润滑剂应设计成便于携带和使用的包装,
方便用户在需要时进行补充或随身携带。
以上是人体润滑剂的一些常见的产品技术要求,但具体的要求还可能因产品品牌和市场需求而有所不同。
人体润滑剂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人体润滑剂注册审查指导原则人体润滑剂是一种帮助人体性生活更加顺畅、舒适的产品,因其与人体直接接触,所以在注册审查过程中需要特别的关注和审查。
下面将介绍人体润滑剂注册审查的指导原则,以便生产、销售企业能够遵循相关规定,生产出符合要求、安全可靠的产品。
首先,人体润滑剂的注册审查应该重点关注其成分。
人体润滑剂的主要成分应为安全、无毒、无致敏性的物质,不得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如有任何疑问或争议的成分应进行详细的毒理学评估。
同时,成分的准确信息应当详细、清晰地标注在产品包装和说明书中,使用户能够了解产品的组成和潜在风险。
其次,人体润滑剂在注册审查中应重点关注其质量和安全性。
包装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或污染。
同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如符合ISO和CE认证,并经过相关机构的测试和检测。
再次,人体润滑剂的注册审查应关注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产品的性能和效果应经过科学实验和临床试验的验证,以确保产品能够在实际使用中达到预期的效果,并具备一定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此外,在人体润滑剂的注册审查中,还应关注产品的标签和说明书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产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应详细、清晰地标注产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便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产品。
同时,标签和说明书应采用简明易懂、规范准确的语言和图示,以提高用户对产品信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最后,人体润滑剂注册审查还需关注生产企业的合规性和管理体系。
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生产质量控制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产品生产过程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能够提供产品的追溯能力。
综上所述,人体润滑剂的注册审查指导原则主要包括关注产品的成分、质量和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标签和说明书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以及生产企业的合规性和管理体系。
只有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生产、销售的人体润滑剂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确保用户的健康和安全。
Q_HJ15-2016雅润人体润滑剂

Q/HJ15-2016Q/HJ 重庆市海洁消毒卫生用品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HJ15—2016雅润人体润滑剂Yarun Human body lubricant2016年6月15日发布2016年6月18日实施重庆市海洁消毒卫生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发布Q/HJ15-20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GB/T20000.2—2009的规定编写,并作为雅润人体润滑剂组织生产和质量判定的依据。
本标准由重庆市海洁消毒卫生用品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马松松、张志。
本标准由重庆市海洁消毒卫生用品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鲁海涛批准。
本标准于2016年8月修订发布。
Q/HJ15-2016雅润人体润滑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雅润人体润滑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柔滑水润为目的的聚合物为主要材料,辅以保湿剂、润肤剂等活性物,经科学配方后加工制作而成的供医疗辅助或人体润滑用的润滑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T13531.1化妆品通用实验方法PH值的测定QB/T2951洗涤用品检验规则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消毒技术规范》(第三版)第一分册《实验技术规范》(1999)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卫生部《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3技术要求3.1感官、理化指标表1感官、理化指标项目要求感官指标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粘稠液体,不得有异物。
色泽无色或规定色泽气味几乎无味理化指标pH 5.0~7.53.2微生物指标表2微生物指标序号项目要求1细菌菌落总数/(cfu/g)≤200Q/HJ15-20162真菌菌落总数/(cfu/g)≤1003大肠菌群不得检出4铜绿杆菌不得检出5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6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3.3安全性指标不得对皮肤与粘膜产生不良刺激与过敏反应及其他损害作用。
润滑油标准GB+ISO+DIN

ISO 12168-2-2001
滑动轴承 静态条件下不带排泄槽的液压滑 动轴颈轴承 第1部分:不带排泄槽的润滑油 滑动轴颈轴承的计算用特 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L类) H组 (液压系统) HFAE、HFAS、HFB、HFC、HFDR 和HFDU各品种的规格 技术勘误 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L类) H组 (液压系统) HFAE、HFAS、HFB、HFC、HFDR 和HFDU各品种的规格
ISO 6743-11-1990
ISO 6743-1-2002
ISO 6743-12-1989
ISO 6743-13-2002
ISO 6743-14-1994
ISO 6743-2-1981
ISO 6743-3-2003
ISO 6743-4-1999
ISO 6743-5-2006
ISO 6743-6-1990
ISO 7624-1997 ISO 7747-1983 ISO 7824-1986 ISO 7905-1-1995
ISO 7967-6-2005
ISO 8068-2006 ISO 8681-1986
ISO 9219-2002
航空航天.滑轮用合金钢和镀镉或钛合金钢 、MoS<下标2>润滑或耐腐蚀钢和钝化的紧公 差柄、短螺纹薄六角头螺栓.
ISO 13738-2000
ISO 13944-1996
ISO 14635-3-2005
ISO 15380-2002
ISO 18904-2000 ISO 19378-2003 ISO 2137-1985 ISO 21469-2006 ISO 2176 Technical Corrigendum 1-2001 ISO 2176-1995
ISO润滑油标准

ISO 12128-2001
ISO 12168-1-2001
滑动轴承静态条件下不带排泄槽的液压滑动轴颈轴承第1部分:不带排泄槽的润滑油滑动轴颈轴承的计算
Plain bearings - Hydrostatic plain journal bearings without drainage grooves under steady-state conditions - Part 1: Calculation of oil-lubricated plain journal bearings without drainage grooves
ISO 10792-2-1995
航空航天飞机结构用不锈钢自润滑球面滑动轴承第2部分:英制系列
Aerospace - Airframe spherical plain bearings in corrosion-resisting steel with self-lubricating liner - Part 2: Inch series
ISO 12156-2-2007
柴油.使用高频往复装置(HFRR)进行润滑评估.第2部分:限值
Diesel fuel - Assessment of lubricity using the high-frequency reciprocating rig (HFRR) - Part 2: Limit
ISO 10438-4-2003
变速器润滑试验国标

变速器润滑试验国标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润滑性能直接影响着变速器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为了保证变速器的正常运行,国际上普遍制定了一系列的变速器润滑试验标准,以评估润滑剂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本文将介绍变速器润滑试验国标的相关内容,并探讨其意义和应用。
一、背景介绍变速器润滑试验国标是为了解决变速器润滑剂性能评估的需要而制定的。
在汽车传动系统中,变速器承担着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辆轮胎的重要任务。
而变速器润滑剂则起到润滑、冷却和密封等多种功能,保证变速器的正常运行。
因此,对润滑剂的性能进行评估,是确保变速器工作可靠的关键之一。
二、试验标准概述变速器润滑试验国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粘度测定:通过测定润滑剂的运动粘度来评估其流动性能,以确保在不同工况下的润滑效果稳定。
2. 氧化安定性:通过模拟变速器工作条件下的氧化环境,评估润滑剂的抗氧化性能,以防止润滑剂在使用过程中过早失效。
3. 极压性能:通过模拟变速器在高负荷工况下的工作情况,测试润滑剂在极限条件下的保护能力,以确保变速器的传动部件不受损害。
4. 耐乳化性:通过模拟变速器在潮湿环境下的工作条件,评估润滑剂与水的相容性,以防止变速器内部产生乳化现象导致润滑性能下降。
5. 防锈性能:通过模拟变速器在潮湿环境下的工作条件,测试润滑剂的防锈能力,以保证变速器内部不受腐蚀。
三、试验标准的意义和应用变速器润滑试验国标的制定,旨在规范润滑剂的评估方法,提高润滑剂的质量和性能稳定性。
其应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保证变速器的正常工作:通过评估润滑剂的性能,可以选择适合不同工况下变速器使用的润滑剂,以保证变速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正常工作。
2. 延长变速器的使用寿命:优质的润滑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可以有效减少变速器内部的磨损和腐蚀,延长变速器的使用寿命。
3. 提高变速器的性能稳定性:通过评估润滑剂的极压性能和耐乳化性能,可以选择性能稳定的润滑剂,提高变速器在高负荷和潮湿环境下的工作稳定性。
最新润滑油国内及国际标准对应

第一章C语言程序设计概述
-习题答案
1
算法的描述有哪些基本方法?
答
1、自然语言
2、专用工具
2
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举一个例子说明。
答
1、C语言程序由函数构成;
2、“/*”与“*/”之间的内容构成C语言程序的注释部分;
3、用预处理命令#include、#define可以包含有关文件或预定义信息;
4、大小写字母在C语言中是有区别的;
5、除main()函数和标准库函数外,用户也可以自己编写函数,应用程序一般由多个函数组成,这些函数指定实际所需要做的工作。
3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C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
1、具有结构语言的特点,程序之间很容易实现段的共享;
2、主要结构成分为函数,函数可以在程序中被定义完成独立的任务,独立地编译代码,以实现程序的模块化;
3、运算符丰富,包含的范围很广;
4、数据类型丰富;
5、允许直接访问物理地址,即可直接对硬件进行损伤,实现汇编语言的大部分功能;
6、限制不太严格,程序设计自由度大,这样使C语言能够减少对程序员的束缚;
7、生成的目标代码质量,程序执行效率高,同时C语言编写的程序的可移植性好。
4
★指出合法与不合法的标识符命名。
答
AB12--√
leed_3-- a*b2--× 8stu--× D.K.Jon--× EF3_3--√ PAS--√
if--× XYZ43K2--√ AVE#XY--× _762--√ #_DT5--×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原油田企业标准Q/SH1025 0512—2011代替 Q/SH1025 0512—2007 钻井液用润滑剂技术条件2011-10-01发布2011-12-01实施中原油田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SH1025 0512—2007《钻井液用润滑剂通用技术条件》。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新增了钻井液用油酸脂类润滑剂的技术要求;——液体润滑剂外观指标更改为:均匀状液体;——更改了原标准中细度测试的叙述方式,不再描述为“引用SY/T 5559—1992中第6章”,而是直接明确了测试步骤。
本标准由中原油田石油化工油田化学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原油田技术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卫、孙明卫、朱玉萍、湛玉玲、魏玲艳。
本标准2007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钻井液用润滑剂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钻井液用润滑剂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质量检验单及使用说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中原油田钻井液用液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油酸脂类润滑剂的准入、验收和质量监督检验,不适用于小球类润滑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78—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 16783.1—2006 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液现场测试第1部分:水基钻井液SY/T 5490 钻井液试验用钠膨润土3 要求钻井液用润滑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指标项目液体润滑剂固体润滑剂油酸脂类润滑剂外观均匀状液体松散状流动粉末或颗粒均匀状液体细度(筛孔0.25 mm筛余),% ≤—10.0 —水分,% ≤—7.0 —酸值,mg/g ≤——35荧光级别*≤ 4.0 4.0 4.0表观粘度升高值,mPa•s ≤ 3.0 3.0 2.0润滑系数降低率,% ≥75 60 84 注:荧光级别指标仅限于钻井液用低荧光润滑剂。
4 试验方法4.1 仪器设备和试剂仪器设备和试剂包括:a)天平:精度0.01 g、0.0001 g;Q/SH1025 0512—2011b) 恒温干燥箱:室温至200 ℃,精度±3℃; c) 高速搅拌机:负载转速为(11000±300) r/min ,搅拌器轴装有直径为25 mm 的单个波形叶片,质量5.5 g ;带有样品杯,杯高180 mm ,杯口直径97 mm ,杯底直径70 mm ,用不锈钢或耐腐蚀材料制成;d) 搅拌机:转速为400 r/min ;e) 六速旋转粘度计:ZNN-D6型或同类产品; f) 极压润滑仪:EP 型或同类产品; g) 地质荧光仪;h) 回流装置:由电热套、圆底烧瓶和冷凝管组成; i) 标准筛:筛孔0.25 mm ;j)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0.05 mol/L ; k) 乙醇:95%; l) 三氯甲烷;m) 酚酞指示剂溶液:10 g/L 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 n) 碳酸钠:化学纯;o) 钻井液试验用钠膨润土:符合SY/T 5490的规定。
4.2 试验程序 4.2.1 外观自然光下目测。
4.2.2 细度称取试样约10 g(精确到0.01 g),放入孔径为0.25 mm 的标准筛中震荡,称取筛余物质量(精确到0.01 g),按式(1)计算细度。
1001×=mm S ………………………………………(1) 式中:S —细度,%;m 1—筛余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4.2.3 水分用在105 ℃±3 ℃下干燥2 h 已知质量的称量瓶,称取约3 g ~4 g 试样(精确到0.0001 g),放于105 ℃±3 ℃恒温干燥箱中烘4 h 后取出,立即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 min 后称量。
水分按式(2)计算。
1000121×−−=m m m m X (2)式中:X —水分,%;m 1—烘干前试样和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Q/SH1025 0512—2011m 2—烘干后试样和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0—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
4.2.4 酸值4.2.4.1 95%乙醇的制备将95%乙醇加入圆底烧瓶中,放入电热套,安装好冷凝管,接通冷凝水后开始加热。
当冷凝管中有液体滴落后,再缓慢回流溶液5 min 以除去二氧化碳,然后将圆底烧瓶中的乙醇溶液冷却至室温,每200 mL 乙醇溶液加4滴酚酞指示剂,用0.05 mol/L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中和至溶液刚变成粉红色。
4.2.4.2 实验步骤称取约0.3 g 试样到锥形瓶中(精确到0.0001 g ),加100 mL 回流过的95%乙醇,摇动锥形瓶使试样完全溶解,加4~5滴酚酞指示剂,用0.05 mol/L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为终点。
4.2.4.3 计算酸值按式(3)计算。
mc V A 1.56××= (3)式中:A —酸值,单位为毫克每克(mg/g );V —所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c —所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 56.1—1摩尔氢氧化钾的质量; 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
4.2.5 表观粘度升高值4.2.5.1 配制四份基浆,每份量取400 mL 蒸馏水,加入20.0 g 试验用钠膨润土(在恒温干燥箱内105 ±3℃ ℃下干燥4 h ),0.8 g 碳酸钠,高速搅拌20 min 。
其间至少停下两次,以刮下粘附在容器壁上的粘附物,在24 ±3℃ ℃下密闭养护24 h 。
4.2.5.2 取两份基浆分别高速搅拌5 min ,按GB/T 16783.1—2006的方法测定六速旋转粘度计600 r/min 的读值。
4.2.5.3 取另外两份基浆分别加入4.0 g 试样,高速搅拌5 min ,按GB/T 16783.1—2006的方法测定六速旋转粘度计600 r/min 的读值。
4.2.5.4 表观粘度升高值按式(4)和(5)计算。
60021Φ×=A η .............................................(4) 12A A A ηηη−∆= (5)式中:ηA —表观粘度,单位为毫帕·秒(mPa •s); Φ600—六速旋转粘度计600 r/min 的读值;△ηA —表观粘度升高值,单位为毫帕·秒(mPa •s); ηA 1—基浆的表观粘度,单位为毫帕·秒(mPa •s);Q/SH1025 0512—2011ηA 2—加样后试验浆的表观粘度,单位为毫帕·秒(mPa •s)。
4.2.6 润滑系数降低率4.2.6.1 配制四份基浆,每份量取400 mL 蒸馏水,加入0.8 g 碳酸钠,20.0 g 试验用钠膨润土(在恒温干燥箱内105 ±3 ℃℃下干燥4 h ),高速搅拌20 min 。
其间至少停下两次,以刮下粘附在容器壁上的粘附物,在24 ±3 ℃℃下密闭养护24 h 。
4.2.6.2 取两份基浆分别用搅拌机搅拌10 min 后,用极压润滑仪测定润滑系数。
4.2.6.3 取另外两份基浆分别加入4.0 g 试样,用搅拌机搅拌10 min 后,用极压润滑仪测定润滑系数。
4.2.6.4 润滑系数降低率按式(6)计算。
100121×−F F F Y =……………………………………(6) 式中:Y —润滑系数降低率,%; F 1—基浆的润滑系数; F 2—基浆加样后的润滑系数。
4.2.7 荧光级别在洁净烘干的100 mL 烧杯中加入20 mL 三氯甲烷,加入1.0 g 需测定荧光级别的试样,摇匀、放置、澄清,倒出一部分澄清液于干净试管中,在紫外光仪下观察荧光与相关标准系列(根据用方原油配制的标准系列)对比确定荧光级别。
4.3 精度各项平行测定值之差在下列范围内取其算术平均值: a) 细度:0.5%; b) 水分:0.5%; c) 酸值:5 mg/g ;d) 表观粘度升高值:1.0 mPa •s ; e) 润滑系数降低率:5%; f) 荧光级别:0.5。
5 检验规则 5.1 采样 5.1.1 组批凡同一生产厂名、同一产品名称、同一规格、同一商标及批号,并且有同样质量合格证的产品为一批。
5.1.2 采样5.1.2.1 按GB/T 6678—2003中7.6的规定确定抽样单元数量及样品量。
Q/SH1025 0512—20115.1.2.2 固体样品在采取后经充分混合,用四分法缩分,取其中两份,每份不得少于500 g,分别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包装容器中,密封并贴上标签。
液体样品在采取后经充分混合均匀,取其中两份,每份不得少于500 mL,等量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瓶中,密封并贴上标签。
5.1.2.3 标签上应注明样品名称、样品型号、生产单位、生产日期、采样日期、采样地点和采样人。
一份作质量检验,另一份留作复检,留样期为三个月。
5.2 判定5.2.1 当检验结果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技术指标不符合表1的规定时,应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仍不符合表1的规定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5.2.2 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单位,按本标准进行复检。
6 标志、包装、质量检验单、运输及贮存6.1 标志外包装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净质量、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编号、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等。
6.2 包装固体产品的外包装应采用三合一编织袋或牛皮纸袋,内包装应为薄膜袋,严密封口。
每袋净质量25 kg,误差为±1%,在每批产品中任意抽检40袋,其净质量平均值不应少于其标示的净质量。
液体产品的包装应采用25 kg塑料桶或200 kg铁皮桶(或依顾客要求而定),误差为±1%,但在每批产品中任意抽检40桶,其净质量平均值不应少于其标示的净质量。
6.3 质量检验单每批产品应附有质量检验单,其内容应符合表1的要求。
6.4 运输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光暴晒,要防潮、防淋、防止包装破损。
6.5 贮存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