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和典型处方点评
处方点评及临床用药情况分析小结

加强处方点评信息化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处方点 评信息化系统,提高处方点评的 效率和准确性。
开展多中心处方点评研究 开展多中心处方点评研究,加强 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进临床合理用药。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在点评的处方中,抗生素与解热镇痛药的联合使用较为常见,这可能有助于提高疗效。但部分联合用药存在不合 理的现象,如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联合使用可能导致药物过量或不良反应增加。因此,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充分 考虑联合用药的合理性。
04
处方点评结果与问题分析
不合理处方分析
总结词
不合理的处方通常包括用药剂量不当、用药频次不当、用药途径不当等方面。
提高医生处方质量
加强医生处方培训
01
定期组织医生参加处方规范和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医生的处方
水平和合理用药意识。
建立处方审核制度
02
在医生开具处方后,设立处方审核环节,对处方进行把关,确
保处方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建立医生处方质量考核机制
03
将处方质量纳入医生绩效考核,激励医生提高处方质量,减少
不合理用药现象。
06
结论与展望
处方点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高处方质量
通过处方点评,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的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 用药安全。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处方的分析,发现 并解决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提升医疗质量
处方点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组成部分,通过处方点评,可以发现医疗 管理中的不足,提升医疗质量。
用药途径分析
总结词
口服给药途径占据主导地位,注射给 药途径相对较少。
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发布时间:2021-03-16T03:08:10.946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1期作者:宋建慧[导读] 探析门诊处方点评结果,提出有效干预策略,增强临床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
(盐城市大丰中医院药剂科江苏盐城 224100)【摘要】目的:探析门诊处方点评结果,提出有效干预策略,增强临床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2019年1—12月期间开具的4560张处方,给予处方点评,总结分析不合理处方。
结果:456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354张,占比为7.76%。
其中不规范处方190张(处方前记不完整63张,处方诊断书写不全57张,用药方法剂量含糊不清39张,遴选药品不适宜31张),用药不适宜处方164张(用药方法剂量不适宜56张,用药途径不适宜34张,适应证不适宜29张,联合用药不适宜25张,重复用药20张)。
结论:门诊处方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必须加强处方点评,从而提出有效的防范策略,以此提高门诊处方合格率,增强临床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门诊;处方点评;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1-0224-02处方指的就是诊疗活动中,医师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师审核、调配、核对,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处方是患者取药的重要凭证,也是药物治疗与药品流向的原始记录,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命健康[1]。
在医疗活动中,处方点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对处方的动态、持续点评,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用药情况,从而提高处方质量,确保用药合理、安全,以此保障医疗质量。
基于此,本文随机选取我院门诊2019年1—12月期间开具的4560张处方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处方点评结果,提出有效的防范策略,提高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
现予以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门诊2019年1—12月期间开具的4560张处方,其中男性患者2412例,女性患者2148例;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81岁,平均年龄为(53.26±5.42)岁。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药师对点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总结 报告,向相关部门和医生反馈,提出改进 意见和建议。
02 处方点评的实施
点评标准的制定
制定统一的处方点评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指导原则,制定适合本机构的处方点评标准,明确点评的 指标、方法和流程。
定期更新标准
根据临床实践和最新研究进展,定期更新处方点评标准,以适应医疗技术的进 步和药物品种的变化。
合理用药的定义和原则
合理用药的原则包括安全性、 有效性、经济性和适当性。
安全性是指药物治疗要确保患 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避 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 作用。
有效性是指药物治疗要针对患 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 和个体差异,达到预期的治疗 效果。
合理用药的定义和原则
01
经济性是指药物治疗要考虑患者 的经济负担,避免过度治疗和浪 费。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目录
• 处方点评概述 • 处方点评的实施 • 合理用药的策略与建议 •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处方点评概述
处方点评的定义
处方点评是指医疗机构药师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评估其是否符 合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相关规定,以 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过程。
处方点评能够促进医生合理用药,减少不 必要的药品使用和浪费,提高医疗质量和 效率。
促进医药信息交流
提升药师专业水平
处方点评过程中,药师与医生之间的沟通 和交流能够促进医药信息交流,提高医生 对药品使用的理解和掌握。
处方点评是药师专业工作的一部分,通过 处方点评能够提升药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 素质。
处方点评的流程和方法
建立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激励机制,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 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是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患者就医需求的增加,门诊处方点评的质量和效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合理用药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其经济负担,还可以有效预防药品滥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些医生在门诊处方中存在过度开药、滥用抗生素等现象,导致患者用药不当,甚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加强门诊处方点评和推动合理用药的改进势在必行。
通过对现有的门诊处方点评方式进行审查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可以提高处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促进患者的合理用药,最终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配置。
【背景介绍】完。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探讨如何有效促进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具体包括:1. 了解当前门诊处方点评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为合理用药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2. 探讨合理用药的意义,推动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更加关注患者的用药情况,注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3. 分析改进门诊处方点评和促进合理用药的措施,提出相应建议和措施,以完善门诊处方点评体系,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研究,旨在引起社会和医疗行业的关注,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门诊处方点评的重要性门诊处方点评的重要性在于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门诊处方点评,医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用药问题,如用药过量、用药不当、药物相互作用等,从而减少患者因用药不当而造成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门诊处方点评还能够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药物组合,提高治疗效果。
门诊处方点评也是医务人员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处方的点评分析,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药物的使用规范与适宜性,规范医疗行为,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儿科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儿科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
方法:从我院2012年10~12月儿科门诊处方中各随机抽出3000张,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及处方管理办法进行点评,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
结果:3000张门诊处方的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8种,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31.9元;30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459张,占比15.3%。
包括处方超过7天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天用量、无指征使用抗菌药、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给药、用法用量不适宜等。
结论:该院儿科门诊平均单张处方费用较合理,儿科门诊处方不合理占比较高,需加强处方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儿科门诊;处方点评;合理用药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大部分组织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生理功能不完善,尤其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对药物反应敏感性较高、耐受性较差,用药风险较高[1]。
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力、抵抗力低下,更易受到病原菌侵袭引发感染,常面临临床用药,一旦出现抗菌药滥用、处方开具不规范等不合理用药现象,可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威胁患儿生命安全,故重视儿科门诊合理用药十分重要[2]。
2010年2月卫生部颁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目的为发现处方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以促进药物合理应用[3]。
近年来我院通过实行处方点评制度,随机抽取儿科门诊2012年10~12月3000张处方,对其行处方点评,并分析用药合理性,旨在监测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10~12月儿科门急诊处方总计3000张,按照患儿基础信息、用药类型、药物使用情况等内容填写处方点评统计表,对处方进行点评,并分析用药合理性。
1.2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12月儿科门急诊处方总计3000张,记录患儿一般情况(年龄、诊断)、药物使用情况(用药品种细目、用药最长时间、联合用药情况、处方金额),按照药品说明书、《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010年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等法规和标准,对处方进行逐张统计与点评,详细记录不合理处方并及时上报给质控小组,做出最终评审后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核实记录。
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案例分析500例【医院合理用药专项点评案例分析及用药管理】

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案例分析500例【医院合理用药专项点评案例分析及用药管理】医院合理用药专项点评案例分析及用药管理我院根据药事管理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017年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制定了确定点评的范围和内容,对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在使用情况进行处方点评。
总结2016年及2017年第一季度每月的专项点评表,汇总几个案例对医院合理用药专项点评的开展及用药管理进行分析。
1制定专项点评制度1.1专项点评的范围《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对专项点评的药物种类作了一定的要求:对血液制品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肠外营养制剂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辅助治疗药物应用、激素临床使用、肿瘤患者用药、围手术期用药等进行专项点评[1],我院在制定制度时补充了以下情况的专项点评:①使用量异常增长的药物;②半年来使用量排名,始终居于本机构前列、临床有滥用倾向的药物;③临床超说明书、临床使用有争议的药物;④企业违规销售的药物;⑤药物严重不良反应频繁发生的药物。
⑥退药频次较高的药物1.2处方点评依据处方点评的依据和标准是合理用药的依据,包括:药品说明书;药典;国家制定的各项药物使用管理规范等;WHO、中华医学会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各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用药指南和诊治标准;各种高等医药院校教科书以及药理学、药动学、药物治疗学、药物经济学的理论依据;循证医学的证据;达成专家共识的各项合理用药评价指标。
2专项点评的实施2.1不良反应频繁发生的药物随着中药注射剂临床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不断增多,汇总我院的不良反应报表,发现2016年度7、8月份丹红注射液相比较与前二个季度不良反应的报告存在增加明显的情况。
据此,处方点评专家组抽查了相关用药100份病史,发现主要使用科室为:神经内科、心内科、中医科。
对病区使用丹红的病例进行专项点评,总结存在主要问题:使用适应症过宽,部分用法用量、溶媒选择欠妥,滴注速度过快等。
丹红注射液是由丹参、红花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摘要:我院应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要求,抽查门诊4600份处方,对其中约2.5%进行点评,对医生常见不合理用药习惯提出药师建议,对好的用药方案点评、推广,对近来出现不良反应多的药物其用药注意事项和药物不良反应点评,提醒医生注意。
点评处方反馈到医务科,对医生用药提出合理化建议,规范医院门诊用药。
关键词:门诊处方;处方点评;合理用药1 资料来源2007年4月份起,我院应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开始对门诊处方进行抽查点评,点评其中典型处方。
至11月共计抽查处方4600份,点评120张处方。
2 结果所点评的处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用法用量不适宜35张(占29.2%);书写不规范28张(占23.3%);选药不适宜16张(占13.3%);诊断与用药不符15张(占12.5%)无诊断13张(占10.8%);推荐合理给药方案5张(占4.2%);重复给药4张(占3.3%);提醒医生药物不良反应和给药注意事项4张(占3.3%)。
由于《处方管理办法》于2007年5月新出台,因此在处方点评早期为规范医生书写,点评部分书写不规范非常典型的处方。
3 讨论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点评中出现下列几种情况:用量过大,给药间隔不适宜,药物溶媒选择不当,抗生素用药疗程不适宜,联合用药过多。
例如:有4例患者均为75岁以上老年患者,其中2例为肺炎、1例为肾绞痛、1例无诊断。
均使用4g头孢唑肟钠针,1次/d静脉滴注,其中3例用250mL 葡萄糖做溶媒,1例以100mL,0.9%为溶酶。
头孢唑肟成人常用量为1次1~2g,2~3次/d,严重感染者1次3~4g,4例患者均为高龄患者,肝肾功能减退,应酌情减小剂量,并且头孢菌素类药物时间依赖型抗生素,1次/d给药难以保证药物疗效,此外以100mL液体为溶媒,药物浓度过高,容易导致血管痛,血栓性静脉炎,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师建议小剂量多次给药。
例如:周某,男,35岁,诊断:牙根炎。
处方点评与案例分析

正确的用药适应症、选择 正确的药品、正确的用药 剂量、正确的给药途径、 正确的给药时机。
三、处方的缺陷项目
依据卫生部医管发(2010)28号文件《医院处方点评管理 规范(试行)》规定的27个明确项目+1个非明确项目(其
他用药不适宜情况),应尽可能地套用。
1、不规范处方(15个项目)
处方点评与案例分析
XXX
添加副标题
一、临床诊断的概念
临床诊断: 就是由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理化
检查等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综合、推理 判断,得出的一类符合逻辑的疾病结论。 没有正确的诊断,就没有正确的治疗。 治疗有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之分。
二、合理用药的 概念
合理用药:
就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 系统知识和理论(药学+医 学)为基础,安全、有效、 经济地使用药物。
添加标题
8修改处未签名或 注明日期,超剂 量未注原因和再 次签名
0 1 1.9 单张门急症处大于5种药品 0 3 11药师未审核处方适宜性 0 5 13抗菌药物未按照临床应用管理
规定开具 0 7 15中药饮片未按要求开具
0 2 10处方用量:门诊大于7日,急诊 大于3日,延长未注明理由
0 4 12麻、精、毒、放等特殊药品未 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八.急性咽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数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一般首选青霉素类 抗菌药物,如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可选一代头孢菌素,不宜选用三代头孢菌 素。2、用药疗程不足:抗溶血性链球菌的药物疗程应为10天。
THANKS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添加副标题
三.1无适应症用药 四.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 五.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 六.4无正当理由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