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复油漆彩绘施工工艺
古建彩绘工程施工工艺

古建彩绘工程施工工艺介绍古建彩绘工程施工工艺是指在古建筑物上进行彩绘装饰的施工过程。
古建彩绘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通过运用各种颜料和技艺,在古建筑上绘制各种图案和图像,以增添建筑的美感和艺术氛围。
工艺步骤1. 施工准备:对古建筑进行清洁和修缮工作,确保施工表面平整且无损伤。
2. 设计方案:根据古建筑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彩绘设计方案,包括主题、图案、色彩等。
3. 基础涂料:首先进行基础涂料的施工,以确保彩绘颜色的显现和持久性。
4. 图案勾画:使用铅笔或细毛笔在古建筑表面勾勒出所需图案的轮廓。
5. 彩绘填充:按照设计方案使用颜料进行彩绘填充,注意色彩搭配和绘画技巧。
6. 细节处理:对彩绘细节进行加工和修饰,增强绘画效果。
7. 防护处理:对已完成的彩绘进行防护处理,增加彩绘的耐久性和抗风化能力。
8. 清理和验收:进行最后的清理工作,同时对彩绘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工艺要点- 施工人员需具备扎实的绘画技巧和艺术修养。
- 选择适合的颜料和涂料,确保颜色鲜艳、持久、不易褪色。
- 遵循古建筑的风格和传统,注重彩绘与建筑整体的协调性。
- 强化施工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过程规范和结果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 施工时需保护好古建筑的原貌和结构,避免损坏。
- 施工期间应注意安全,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 彩绘设计方案需与古建筑的保护需求和实际情况相结合。
- 施工结束后,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延长彩绘装饰的使用寿命。
以上是古建彩绘工程施工工艺的基本介绍和步骤,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施工实践。
古建油漆彩画工程施工工艺

古建油漆彩画工程施工工艺9.1砼表面油漆地仗工程施工方案A.二道灰(水泥面、抹灰面)二道灰,是指用于现代的建筑,如何在砼面层上,作地仗的操作方法,其操作过程如下:1).中灰:砼或抹灰面,干透后,用铲刀将其表面铲平整干净,再以铁板满刮克骨中灰一道,不宜过厚,要平、直、圆。
干后以金刚石或缺瓦片细磨,然后打扫干净,以水布擦净。
2).细灰:中灰干后用金刚石或缺瓦片将板迹接头磨平,以笤帚打扫,以水布擦净,再汁水浆一道(净水),用铁板将鞅角、边框、上下围脖、框口、线口、以及下不去皮子的地方,均应详细找齐。
干后再以同样的材料用铁板、板子、皮子满上细灰一道(平面用铁板,大面用板子,圆者用皮子)、厚度不超过2㎜,接头要平整,如有线脚再以细灰扎线。
3).磨细钻生:细灰干后,以细金刚石或停泥砖精心细磨至断斑(全部磨去一层皮为断斑),要求平者要平,直者要直,圆者要圆。
以丝头蘸生桐油,跟着磨细灰的后面随磨随钻,同时修理线脚及找补生油(柱子要一次磨完,一次钻完),油必须钻透(所谓钻透者就是侵透细灰),干后呈黑褐色,以防止出现“鸡爪纹”现象,浮油用麻头擦净,以防“挂甲”。
俟全部干透后,用盆片或砂纸精心细磨,不可遗漏,然后打扫干净。
注意事项:砼构件必须干透,方可作地仗,否则,灰皮会裂纹或脱落,应加注意。
凡砼构件,不可使用麻布。
B.三道油操纵工艺:1).地仗完进行下道工序2).垫光头道油:以丝头蘸配好的色油,搓于细腻子表面上,再以油拴横蹬竖顺,使油均匀一致,除银朱油先垫光樟丹油外,其它色油均垫光本色油,干后以青粉炝之,以砂纸细磨。
3).二道油、三道油同头道油。
罩清油(光油),以丝头蘸光油(不加颜料者)搓于三道油上,并以油拴横蹬竖顺,使油均匀,不流不坠,拴路要直,鞅角要搓1到,干后即为成活。
C.腻子配制方法1).灰的配制(即血料腻子、古建传统腻子):将发好的血料、熟桐油、清漆、大白粉按传统比例拌和成血料腻子。
2).发血料:新鲜猪血,以藤瓤或稻草,用力研搓,使血块研成稀浆,无血块血丝,再行过筛去其杂质,放于缸内,再以石灰水点浆,随点随搅至适当稠度即可(猪血与石灰比为100:4),三小时后即可使用。
古建筑传统彩画工(彩绘工)施工工序标准详细流程

古建筑传统彩画工(彩绘工)施工工序标准详细流程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彩画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的任务是在建筑表面进行粉刷和精细的彩绘,使建筑物具有更好的装饰效果。
工具材料在开始施工前,彩画工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如下:•模板:用于制作彩画图案的模板。
•丙烯颜料:通常情况下,使用丙烯颜料进行施工。
•真麻布、绒布和细毛笔:用于彩绘表面。
•水泥、石膏:用于填补建筑物表面的缝隙和裂缝。
施工流程彩画工的施工流程如下:第一步,准备施工场地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
首先需要将建筑物表面清洗干净,并将内部设备、家具等撤离场地。
完成这个工作后,彩画工可以开始安装脚手架和封闭材料。
第二步,制作彩画图案模板在制作模板之前,需要根据建筑物表面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图案的尺寸。
接下来,使用纸板、石膏、木板等材料制作模板。
创造一个具有唯一性和风格的彩画图案模板对古建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步,涂抹基层在进行涂装之前,彩画工需要仔细检查建筑物表面的缝隙和缺损。
在发现缺陷后,应使用水泥和石膏填充缝隙和缺损,待其干燥。
根据设计图案的要求,彩画工在基层上还要涂上一层底漆。
底漆可以保证上层的彩画颜料后期不易掉落。
第四步,彩画施工在基层干燥后,可以开始进行施工。
首先需要使用细毛笔在基层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涂上相应的彩绘颜料。
彩画施工需要注意的是,颜料不宜过厚,不宜使用过度,彩画施工完后必须等待颜料干透后才能施工下一步。
另外,需要确保施工过程中没有颜料的混杂,否则会影响彩画质量。
第五步,装修防护完成彩画施工后,需要在其表面上进行防护。
涂上一层清漆对彩画进行保护,防止日光和污染等物资对其的损害。
结论彩画工在古建筑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他们的施工流程需要逐步实施。
在预备彩画材料、彩画施工过程中,需要耐心细致地完成任务,达到良好的工艺效果。
而彩画工在不断学习、尝试和创新的过程中,也可以创造出更好的艺术效果,成为中国古建筑文化的瑰宝。
古建筑修缮油漆彩绘地仗工程施工工法

古建筑修缮油漆彩绘地仗工程施工工法完成单位:张家口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装饰分公司古连军夏绩刚1.前言“万里长城第一门”之称的张家口大境门,这座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重要关口,凸显明清时期张垣文化特色的张库古道的起点,张家口市将通过对该区域的保护、修复和开发,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改造和建设,总建筑面积7.5万㎡,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包括商业、文化、宗教,带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精品文化旅游区,由张家口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装饰分公司负责承建古庙及古建筑的修缮和装饰工程。
由于本工程既是张库历史的标志性建筑,又是重要的保护性文物,对原有古迹进行修复与复原,施工工程量和施工难度都大大的增加了。
张家口市一建装饰分公司的技术人员在总结以往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开拓创新,研究出了一整套关于明清时期针对不同建筑类型的油漆彩绘及地仗工程的施工方法,从而解决了古寺庙等宗教建筑、票号及会馆等重要标志建筑以及各类商铺、茶馆、酒吧等新型商业建筑的彩画、彩绘施工难题,也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指导和借鉴意义。
2.工法特点2.1用彩绘弘扬古建筑的文化底蕴。
2.2采用旋子彩绘与地方彩绘相结合,或圆润饱满,或流畅柔韧。
既素雅又华丽,带给我们满眼的瑰丽奇巧、炫目迷幻。
2.3施工工艺安排合理,各工序衔接紧密,施工快捷。
2.4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减少返工现象,降低施工成本。
2.5传承历史文化,提高艺术鉴赏力与文物保护价值,社会效益高。
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古建筑修缮中各种庙宇、牌楼等木框架结构的油漆彩绘工程。
4.工艺原理木结构因新旧材料夹杂使用,干湿不一,受潮容易引起胀缩变形,因此,本工法采取披麻刮灰做法,一是保护基层少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二是起缓冲作用,使基层的变形反映到彩绘表面时比较均匀分散。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工艺流程木基层处理→砍木撕缝→下竹钉汁浆→捉缝灰→扫荡灰→披麻→压麻灰→中灰→细灰→磨细钻生桐油→油漆彩绘5.2操作要点5.2.1木基层处理:我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为了保护木材和保证彩绘质量,对地仗进行处理叫地仗处理。
古建祠堂油漆彩绘施工方案

古建祠堂油漆彩绘施工方案一、概述古建祠堂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在进行古建祠堂的修缮和保护工作中,油漆彩绘施工是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古建祠堂油漆彩绘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施工后的保养维护。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清洁工作:在进行油漆彩绘施工之前,首先要清洁古建祠堂的墙面和木构件,确保表面干净整洁,以便油漆能够良好地附着和保持持久的效果。
2.补充修复:对于出现脱落、开裂或破损的部分,需要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
修复可以采用传统的木匠修复方法,或者使用适当的建筑修补材料进行补充。
3.调色与样板:根据祠堂原有的彩绘风格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调色。
同时,制作彩绘样板,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准确地掌握彩绘的效果和要求。
三、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应用材料选择:在进行油漆彩绘施工时,应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油漆和颜料材料,并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
同时,应根据古建祠堂的材质和需要,选择适合的油漆材料,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2.油漆技术与工艺:彩绘施工需要经验丰富的工艺师傅进行操作,并遵循传统的施工工艺。
油漆应均匀地涂抹在墙面或木构件上,避免出现起泡、滴落和涂层不均匀的情况。
同时,应注意保持施工环境的湿度和温度,以便油漆能够干燥和固化。
3.艺术设计与创作:彩绘施工是一项艺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根据古建祠堂的风格和主题进行设计与创作。
设计应注重保护文物和历史风貌的原则,同时充分发挥艺术创意,使彩绘与古建祠堂完美结合。
四、施工后的保养维护1.防水处理:彩绘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防水处理。
可以采用传统的防水材料,如牛皮纸、蜡、植物油等,以保护彩绘不受雨水和湿气的侵蚀。
2.日常保养:古建祠堂油漆彩绘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保养工作。
应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和尖锐物品进行清洁,以免损坏彩绘表面。
建议定期使用柔软的布料进行清洁和擦拭,保持彩绘的明亮和清洁。
3.修复与维护:对于出现脱落、剥落或受损的彩绘部分,应及时进行修复和维护。
古建筑(文物)油漆彩画施工方案

古建筑(文物)油漆彩画施工方案第1节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1.1 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弹线:根据楼层标高水平线,根据设计标高,沿墙四周弹顶棚标高水平线,并沿顶棚的标高水平线,在墙上画好龙骨分档位置线。
吊挂龙骨的C 型钢。
作为主龙骨吊挂的承重结构。
C 型钢采用100mm 的,间距不超过1200mm,架在第二架木柁上。
相邻两根用角钢焊接进来,形成固定的网架。
中间部位也焊接,作为固定吊挂灯具的受力点。
放置重物的地方,要把C 型钢加密。
安装主龙骨吊杆:在弹好顶棚标高水平线及龙骨位置线后,确定吊杆下端头的标高,安装吊筋。
吊筋用6 的钢筋,安装方法焊接固定到C 型钢上,间距为900~1200mm。
安装时上端与预埋件焊接,下端套丝后与吊件连接,安装完毕的吊杆端头外露长度不小于3mm。
安装主龙骨:主龙骨选用 UC50轻钢龙骨,间距不大于1200mm。
主龙骨用与之配套的龙骨吊件与吊筋安装。
安装主龙骨时,应将主龙骨吊挂件连接在主龙骨上,拧紧螺钉。
安装边龙骨:采用L 形边龙骨,L 形边龙骨一侧全部打胶。
边龙骨与边木用建筑胶粘结固定。
安装次龙骨:次龙骨选用 UC50轻钢龙骨,间距为600mm 。
将次龙骨通过挂件吊挂在大龙骨上。
安装加强龙骨:龙骨安装时,在灯具和封口的周遍加设“T”形加强龙骨。
安装横撑龙骨:横撑龙骨选用UC50 龙骨,固定间距为1000mm。
隐蔽检查:在水电安装、调试、打压完毕后,应对龙骨进行隐蔽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安装石膏板:石膏板选用10mm厚的,石膏板与轻钢骨架固定的方式采用自攻螺钉固定法,在已装好并经验收轻钢骨架下面(即做隐蔽验收工作),安装石膏板,自攻螺钉间距为150~200mm。
刷防锈漆:轻钢骨架罩面板顶棚吊杆、固定吊杆铁件,在封罩面板前应刷防锈漆。
第2节吊顶彩画粘贴2.1 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安装支条:根据施工图纸要求支条位置,安装支条。
支条采用松木,提前在工厂加工制作。
根据房间的分隔要求,确定宽度和长度。
园林古建彩绘施工工程(3篇)

第1篇一、工程准备1. 设计方案:根据古建筑的风格、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制定合理的彩绘设计方案。
方案应包括色彩搭配、图案设计、绘制技法等。
2. 材料准备:选购优质颜料、画笔、画纸等彩绘材料。
颜料应具有耐久性、耐候性、耐水性等特点。
3. 施工队伍:组建一支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确保工程质量。
二、施工步骤1. 基层处理:对古建筑表面进行清洗、打磨、刷底漆等处理,确保表面平整、干净。
2. 绘制草图:根据设计方案,绘制草图,确定图案、色彩和绘制顺序。
3. 着色:按照草图,运用不同的绘制技法,如平涂、勾线、渲染等,对古建筑进行着色。
4. 细节处理:在图案的细节部分,如花鸟、山水、人物等,运用细腻的笔触进行描绘。
5. 修饰:对绘制完成的图案进行修饰,如添加阴影、调整色彩等,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6. 保护:在彩绘完成后,进行适当的保护处理,如涂刷保护漆、设立警示标志等,防止人为破坏和自然因素影响。
三、施工注意事项1. 保持施工环境整洁: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施工现场整洁,避免污染彩绘材料。
2. 严格遵循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绘制,确保图案、色彩、技法等符合要求。
3. 注意安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控制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5. 质量监督: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四、工程验收1. 外观验收:检查彩绘图案、色彩、技法等方面是否符合设计方案,表面是否平整、干净。
2. 耐久性验收:检查彩绘在耐候性、耐水性、耐磨损等方面的表现。
3. 安全性验收:检查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警示标志、防护措施等。
4. 文档验收:检查工程资料是否齐全、规范。
园林古建彩绘施工工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技艺和责任心。
通过精心设计、严谨施工,才能使古建筑焕发新的生机,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第2篇一、园林古建彩绘的起源与发展园林古建彩绘起源于我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
仿古建筑油漆彩绘的施工工艺

仿古建筑油漆彩绘的施工工艺1引言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绘原来是为了防止木构件的潮湿、腐烂、虫蛀,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突出其装饰效果。
宋代以后,油漆彩画逐渐成为宫殿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
清代的彩画主要彩绘在檐内外各种木制构件上,其中以“枋”尤为突出,现在所沿用的主要是清代的官式油漆彩画工艺做法。
现代的仿古建筑中,油漆彩画已成为中国古建筑的标志性特点之一。
古建筑油漆彩画中的地仗,就相当于现代的刮腻子层,它是处于基层与油膜层之间,由多层灰料层类扎麻层或布层组合而成的一种非常坚固的灰壳层体。
是开始油漆彩绘的首道工序,也是直接影响油漆彩绘粘结质量、色彩质量、整体艺术效果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
2施工工艺本文中以一布五灰(一麻五灰)为例进行工艺说明,一布五灰(一麻五灰)多用于柱子、檩、垫、枋、抱框、榻板、板墙等。
木制构件:斩砍→撕缝→楦缝下竹钉→汁浆→捉缝灰→扫荡灰→糊布→磨布(磨麻)→压布灰(压麻灰)→中灰→细灰→磨细钻生。
混凝土构件:表面处理/修补→刷界面剂→扫荡灰→使麻(糊布)→磨布(磨麻)→压布灰(压麻灰)→中灰→细灰→磨细钻生。
3操作工艺3.1木制构件1)斩砍。
确保木材与腻子结合牢固,采用铁桡子将污垢处理干净,称为斩砍见木。
砍:用斧子将木构件砍出印迹,先上面后下面,先左边后右边,首先阴角后边的大面,用力不宜过大砍一遍,痕迹与木纹形成30°~45°的角度,痕迹的深度2mm,间距1.5cm。
挠:铁挠将砍完的木构件挠一遍,在不伤其木骨的情况下,轻挠并顺木纹,挠掉翘起的木骨即可,称为“砍净挠白”。
清理:用扫帚清理干净散落的木骨,并将室内外地面上的杂物清理干净。
2)撕缝。
用铲刀将木构件变形造成的裂缝顺着木纹去掉缝两侧硬棱,并把裂缝劈成V字形状。
裂缝大于2mm就处理,小于2mm就不必处理。
3)楦缝下竹钉。
先上面后下面,先左边后右边,全面的检查一遍构件,确保构件的缺损处、棱处、活节子处、糟朽处,采用楔形木条钉牢,并用竹钉,竹钉间距15mm,由裂缝的两端向中间部分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建筑修复油漆彩绘施工工艺————————————————————————————————作者:————————————————————————————————日期:古建修复工艺一、修复木结构基层1、木基层处理:地仗:我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木基层叫地仗。
地仗处理:为保护木材和保证彩画的质量,对地仗进行处理叫地仗处理。
工序:地仗处理可分为斩砍见木、撕缝、下竹钉和汁浆四道工序。
工艺作用:木结构因受潮引起胀缩变形,传统工艺多采取披麻刮灰作法。
一是保护基层少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二是起缓冲作用,使基层的变形反映到彩画表面时比较均匀分散。
传统工艺:根据质量要求,分别采取一麻五灰、一布四灰或单披灰作法最为普遍。
2、一麻五灰操作工艺:工艺流程:先捉缝灰、扫荡灰、然后使麻、再压麻灰、中灰和细灰,最后进行磨细钻生。
一般均须三人流水操作。
(1)清理表面:修复古建筑时为了木材与腻子能结合牢固,要用小斧垂直于木纹砍出深度不大于1.5毫米,间距7毫米左右的斧痕,见木茬为度。
新木材也要砍。
然后用铁桡子将污垢清理干净,俗称斩砍见木(2)裂缝处理:木材如有较大裂缝,用刀尖顺着裂缝其扩大,填入没灰。
大缝用木条嵌实钉牢,如有翘茬则用钉子钉牢或去掉。
遇有松节子时,要彻底清除干净。
(3)下竹钉:缝隙受干湿影响会有胀缩,嵌缝的腻子(捉缝灰)不易牢固,所心要在裂缝内下竹钉。
根据缝隙宽窄深浅定钉的长短粗细,间距约10—15厘米。
为使受力均匀不易脱落,同一条缝内的竹钉应同时均匀打入。
在每条缝的两端必须各有一只竹钉。
缝内满嵌腻子后,钉与钉之间用竹片嵌实刮平,防止木材胀缩使腻子松脱。
(4)刷浆处理:木基层虽经打扫,缝内及表面仍会有尘污,影响腻子粘附及油灰的嵌实,所以要汁浆。
用配好油满、血料与水按1∶1∶30比例调匀,用刷子或喷雾器喷刷一遍。
用扫帚扫净残留的浆沫气泡。
调“汁浆”时,先将油满和血料掺在一起调匀,然后逐步加水调匀,如一次加足水就不易调匀。
(5)裂缝嵌腻子:(捉缝灰)汁浆后用铁板奖“油灰”塞入不敷出缝内,必须嵌实,使缝内油灰饱满,切忌有空隙,但不可蒙头。
在无缝处满刮靠骨灰一道。
高低不平处要衬平籍圆,缺棱短角处要长高嵌平; ,线口阴角贴齐。
嵌缝腻子是否干透不易从表面上看出来,可用钉子扎,扎不动即为干透。
(6)满披砖灰腻子(又称粗灰、通灰、扫荡灰)这道灰是披麻的基础。
先用橡胶腻子板抹一道极薄的靠! 骨腻子(杈灰),然后满坡一遍,使其充分密实。
再用木腻子板刮平找圆,用薄钢片将小面、阴角、接2 F' c: x& K' E+ N9 K4 H头处找齐顺平。
应有三人流水作业,对高低折平整必须在这道灰作好,决不可披麻后再把灰做厚,否则不能保证质量。
干后磨去飞刺浮粒,清扫掸净.(7)披麻:又称使麻,奖麻纤维贴在粗灰上。
方法如下:1、刷头道粘结浆(开头浆):将1∶1.2的油满、血料调成的浆刷在腻子层表面,根据( X麻的厚薄定开头浆的厚度,以经过压实后能够浸透麻为度,不宜过厚。
2、粘麻:开头浆后立即粘麻,麻丝应与木纹方向或木材拼接缝的方向垂直,以加强其搞位作用。
麻的厚薄要均匀一落千丈致有位力。
3、砸麻:又叫砸干轧,粘完麻后用木压子(麻轧子)先从阴角(秧角)边沿着手轧起" ,后轧大面两侧,以防秧角复起(又称“绷秧”),砸麻需两个人,前面一人将头浆砸匀,奖麻砸倒,后面一人跟着干扎,做到层层轧实。
4、刷二遍粘结浆:行话叫:行话叫“洒生”或“潲生”,就是将麻面上刷一道的油墙面浆料,以不露干麻为度,不可过多。
趁潮湿将麻翻虚,但不要兜底翻起,看有无干麻未浸透处或有存浆,随刷随扎,将内部余浆挤出,把干麻浸透,否则干后必须空鼓。
如果轧的过程中,层部已有干燥象,则在“洒生”的材料内加少量水稀释后在麻上补浆,保持湿润,称为“水砸”也必须从秧角开始。
5、整理:干轧后要进行检查整理,如有窝浆要挤出,有干麻要补浆扎实,有露底处要j补麻,复轧一遍,凡麻都要收齐,以防吸潮后油灰粉化。
(8)磨麻:麻砸实干后,用人造磨石(或石片、缸瓦片)满磨,使麻绒浮起,不得遗漏,然后扫干净浮麻,以便与下一道的压麻灰粘结实。
(9)压麻灰:用橡胶腻子板将油满、血料与粗砖灰调成的“油灰”披在麻上,先薄乔一遍再满披,务使密实。
然后用木腻子板乔平,达到平、圆、直为度。
用薄钢板找补一遍,做到均匀挺直。
待灰干后'再打磨、清扫、擦净。
(11)披细灰:用更细的灰油加少量光油和适量水调成的材料,先用铁板将秧角、边框、顶根、围脖线口等凡橡胶乔板不可及的部位全部找齐贴好,叫找对象细灰,再满刮一道叫掺灰。
干后再满上细灰一道,小面积用铁板,大面积人用皮子或木腻子板,裹圆刮平,厚度约4毫米接头不可留在明显处。
干后用细砖磨至表面平整,不显接头,清扫干净。
(12)钻生桐油:(钻生)用丝头或不油刷蘸生桐油“油灰”层的目的。
然后用废干麻擦净,以防“挂甲”。
等于透(生油钻透干后呈黑褐色,能用指甲划出白痕即干透了),用砂纸磨光,不可遗漏,再用湿布工蘸水满擦一遍,至此一麻五灰地便成活。
此工艺作法共十二道工序:即斩砍见木撕缝、下竹钉、汁浆、捉缝灰、粗灰、使麻、压麻灰、中灰、细灰、钻生油。
根据要求,有些简化作法的工序如下:单披灰操作工艺:即只用灰不用麻的做法。
它又有四道灰、三道灰、三道灰和二道灰之分。
一布四灰:布玻璃丝布:四道灰是“捉缝灰、扫荡灰、压麻灰和细灰”。
除不做“下竹钉”和“中灰”工序外,其余均匀一麻五灰相同。
单披灰:不使麻或布的作法统称单披灰,有如四种:1、三道灰:即捉缝灰、中灰、细灰。
2、下架四道灰:捉缝灰、粗灰、中灰、细灰。
3、二道灰:捉缝灰、满细灰.4、道半灰:捉中灰、找细灰。
这些简化作法基层处理只做“及汁浆”。
二、水泥制品基层水泥类材料作为基层的胀缩必性小,没有必要使麻,做两道灰即可。
如有坑洼不平或) 缺棱短角等笔病,应由抹灰工抹平找齐。
须注意两点:一是必须等水泥制品完全干透才能做地仗(即基 N层表面处理),以免水分蒸发不出来,造成灰皮脱落;二是水泥制品表面不宜太光滑,以小订面为宜,使油灰能与基层结合牢固。
基层处理方法是:将制品表面清扫干净后,饱满地刷一道用三倍松香水稀释的生桐油,使其渗入一定深度起加固水泥基层的作用。
干澡后打磨、扫净。
然后用“中灰”找一遍腻子,再满一批一遍,操作时刮密实;平面用薄钢片,曲面用椽胶板,干后满磨、扫清掸净。
其余“细灰”、“钻生”均同前。
由于水泥制件含有碱性物质和水分,会严重影响油漆涂层的质量,发生变色、起泡脱皮和碱性物质皂化、腐蚀等现象,因此,在进行彩画前必须对基层面进行认真处理。
1、对新水泥制件的基层处理:新水泥制件一般不可立即进行油漆彩画,须经几个月的放置期,使水分挥发、盐分固化后才可进行。
如果急需进行油漆彩画,可用15%—20%浓度的硫酸锌或氧化锌溶液在表面涂刷几遍,干后扫除停留在水泥面上的析出物,即可进行彩画。
也可用稀盐酸或醋酸溶液进行中和处理后,进行油漆彩画.2、对于砖墙面上的纸盘石灰面处理:可用氟硅酸镁溶液或锌与铝的氟硅酸盐溶液进行中和处理,但处理过程要重复几次,i每次间隔12—24小时,处理好后,清除表面的粉质浮粒,即可进行油漆彩画。
三、其它预制板基层用石膏板、矿棉水泥板、胶全板等作顶棚或隔墙,难免有拼缝、钉眼及缺棱短角、不平整等问题。
处理方法大致为:1、用油灰作基层处理将板材表面清扫干净后,刷一道用三部松香水稀秋的生柚油,干后打磨、扫清、掸净。
用“中灰”将缝、钉眼及缺棱掉角、不平处找平补齐。
干后将飞刺、接痕磨平,清扫掸净。
为防止日久板缝开裂,在板材表面满糊一层薄麻布、玻璃丝布或其它棉布,也可只糊拼缝处。
糊布不要搭茬,碰头缝为宜。
糊布白胶剂可用油满、聚醋酸乙烯乳液或107胶。
干后满批一道靠骨细灰,不宜厚,用铁板作阴角,皮子作大面。
干后细磨,磨至无斑为止。
满扫后,清钻一道生桐油。
干后清理干净,便可进行彩画工序。
2、用石膏腻子作基层处理" 板材表面打扫干净,满刷一道清油,干后打磨扫净。
用16∶6∶6之石膏、光油和水调成的腻子将板缝、钉眼、缺棱掉角及不平之处补齐,干后打磨清扫掸净。
调料以体积不胀,挑丝不到为准确,随用随调,量不宜大。
为防止拼缝开裂,可在拼写缝处局部糊一条薄麻布、玻璃丝布或其它棉布。
干后,在糊布处满刮两遍石膏腻子。
中国传统的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
现代的建筑则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朴素淡雅的风格,主要以茅草、木材为建筑材料,一幕架构为结构方式(柱、梁、枋、檩、椽等构件),按照结构需要的实际大小、形状和检举组合在一起。
这种建筑结构方式反映了古代宗法社会结构的清晰、有序和稳定。
由于木质材料制作的梁柱不易形成巨大的内部空间,古代建筑便巧妙地利用外埠自然空间,组成庭院。
庭院是建筑地基本单位,它既是封闭地,又是开放的;既是人工的,又是自然的,可以俯植花草树木,仰观风云日月,成为古人“天人合一”观念的又一表现,也体现了中国人既含蓄内向,又开拓进取的民族性格。
古代稍大一些的建筑都是由若干个庭院组成的建筑群,单个建筑物和庭院沿一定走向布置,有主有次,有高潮有过渡,成为有层次、有深度的空间,呈现出一种中国人所追求的整体美和深邃美。
其中宫殿、寺庙一类比较庄严的建筑,往往沿着中轴线一个接一个地纵向布置主要建筑物,两侧对称地布置次要建筑物,布局平衡舒展,引人入胜。
古人很早就能运用平衡、和谐、对称、明暗轴线等设计手法,达到美观的效果。
古代建筑重艺术装饰,但不复杂,只在主要部位作重点装饰,如窗檐、门楣、屋脊等,布局多为衡平方向发展,不重高层建筑,至佛教传入后,出现了楼阁佛塔,共建筑才得以盛行。
建筑地一切艺术加工也都是对结构体系和构件的加工,如色彩、装饰与构件结合,构成了丰富绚丽的艺术成就,雕梁画栋,形体优美而色彩斑斓;楹联匾额,激发意趣而遐想无穷。
古代建筑品类繁盛,包括宫殿、陵园、宫观、园林、桥梁、塔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