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拳谱丛书
武经七书的内容

武经七书的内容
《武经七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武术典籍,共分为七卷,是武术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包含了中国古代武术的理论、技法和实战经验,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卷《太祖长拳谱》是由明朝武术家张三丰所著,主要介绍了长拳的基本原理和技法。
长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拳术,以其大开大合、宽松舒展的特点而著称。
第二卷《太祖内经》主要介绍了内家拳术的理论和实战技巧。
内家拳术强调内劲的运用和身体的柔韧性,主要包括太极拳、八卦掌和形意拳等。
第三卷《太祖太极拳经》是关于太极拳的经典著作,详细介绍了太极拳的起源、理论和实战技巧。
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第四卷《太祖八卦经》主要介绍了八卦掌的理论和实战技巧。
八卦掌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掌法,以其螺旋转体、变幻莫测的特点而著称。
第五卷《太祖形意拳经》是关于形意拳的经典著作,详细介绍了形意拳的基本原理和实战技法。
形意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拳术,以其刚猛有力的特点而著称。
第六卷《太祖六合经》主要介绍了六合拳的理论和实战技巧。
六合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拳术,以其兼顾刚柔、变化无穷的特点而著称。
第七卷《太祖指南》是关于指南拳的经典著作,详细介绍了指南拳的起源、理论和实战技巧。
指南拳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拳术,以其快速凌厉的特点而著称。
总的来说,《武经七书》是中国古代武术的宝贵遗产,它不仅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
和实战经验。
通过研读《武经七书》,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武术的精髓,传承和发扬中国武术的优秀传统。
明清古本通臂拳谱

明清古本通臂拳谱明清古本《通臂拳谱》是现存罕见的通臂拳古传抄本,书中不仅详述有“六路母法”等通臂拳基本拳路,而且在通臂拳用法中还载有一些极富特色的技击招法、用法。
其中就有“九踞、六靠、六扣”等为代表的实用技法。
九躧踢法为人体“长兵”,放长击远;六扣为擒拿封闭,分筋错骨;而六靠则为贴身近战,跌打合一。
拳法中之所谓靠法,即靠撞摔跌、近身短打之法。
靠打之中含有跌法,靠、跌实为一体。
六种基本靠法在实际应用时每种又根据不同情况而化生出三种变招技法,书中统称为“沾衣十八跌”。
故所谓“六靠”实则内含二十四种跌法。
现在多有白猿通臂和祁家通背的拳家兼习中国式摔跤,拳谚有云:“拳加跤,艺更高”,通臂六靠十八跌中的近身跌法虽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在的中国跤摔法,但二者的基本方法、实战应用及借力打力的技击理念是有共通之处的。
古传通臂拳的跌靠法虽不能说是单纯的“拳加跤”,但也确实是中国传统拳法中靠撞短打与摔跌技法有机融合的精华。
《通臂拳靠法序》中开宗明义道:“夫靠者,是以身相挨,用跌之意也。
盖谓六靠之法,诚为诸跌之始,内有推墙倒壁之勇,降龙缚虎之智。
师云:拳之六母者,为诸技艺之根本也,如拳之六靠者,为诸般跌之纲领也。
”所谓六靠,即雄靠、威靠、裹靠、舂(冲)靠、挨靠、伏靠。
十八跌,即雄靠三跌:顺子投井、右千斤坠、靠山坐子;威靠三跌:霸王上弓、钟馗抹额、井拦倒挂。
裹靠三跌:搜山骗马、苏秦背剑、双推亮桶;舂靠三跌:横推八马倒、倒拽九牛回、黄龙三转身;挨靠三跌:猛虎翻身、秦王倒槊碑、鹞子穿林;伏靠三跌:饿虎扑食、抽梁换柱、仙人过桥。
拳谱虽称六靠,然着有左右之分,势有正侧之别,简而言之,根本之法,仅三靠也。
雄靠、威靠都是管脚(别腿)靠跌;裹靠、舂靠皆为撞打靠跌;挨靠、伏靠则均属擒足靠跌。
其余诸法,皆为应用之变化也!通臂拳靠法解析一、雄靠歌诀:雄靠进人左双花,右拳劈腕左拳插;他使右手搂颈项,我用顺子投井法;假若左拳照脸打,千斤大坠往下拉;右手单将后腰抱,靠山坐子着更佳。
古谱书籍简单介绍

古谱书籍简单介绍古谱书籍简单介绍一、《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
简称《事林广记》,是一部日用百科型的古代民间类书。
编者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的成书约在绍定(1228-1233)以后,其原本今已无存,现在流传的元、明刊本,后人作了增广和删改,分前、后、续、别四集。
内容有:天文、历侯、节序、地舆、郡邑、人事、农桑、帝系、纪年、器用、文艺、官制、刑法等四十多个门类。
文艺类中收录了两个象棋全局和一个象棋残局,因此该书是现存最早载有象棋内容的书籍。
原谱的棋子,红子叫“白子”。
双方均是将、士、象、车、马、炮、卒。
没有将帅、相象、兵卒等之分。
它的着法记录和现在的记录方法不同。
它是以一方为准,由左至右算起,这种记录方法比现行的记录方法还要简明。
只须认定棋盘的下方左边第一行是一、……第九行是九就行了。
记谱既方便,又不会发生一、九;二、八;三、七;四、六路等的错误,是一种很方便的记录方法。
二、《梦入神机》象棋书谱。
作者佚名,约刊于明嘉靖之前。
据清朝《内阁藏书目录》所载,原书12卷。
篇幅宏大,资料丰富。
现存卷一、二、三之残本,有一百八十五局,卷七一册,有残局一百局。
以红先胜局为主,局势虽大多简单,但甚精彩。
是现存较早的一部古谱。
《梦入神机》的书皮深蓝色。
书长27.2厘米,宽16.8厘米,版框大致长20.9厘米宽13厘米,中缝不计算在内。
白口,双栏,上下鱼尾内,上刊《梦入神机》,中刊卷数,下刊页数。
每半面刊一棋图,上书局名,下印着法和提示。
三、《百变象棋谱》象棋谱。
祖龙氏编,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刊印,这本棋谱共有简短残局七十局,分为胜、和两集,计胜局8局,和局62局。
记谱使用文字说明,具有早期象棋残局和记录方法的特色,如:车进将,马河界,象走边等。
清康熙及乾隆年间均有翻印版。
四、《金鹏十八变》象棋书谱。
作者佚名。
成书年月不详。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编成的《百川书志》有此谱录,估计在此之前已经成书(两卷,一说一卷或四卷)。
古代拳法书籍

古代拳法书籍
1. 《太极拳经》啊!那可是古代拳法书籍中的瑰宝!就好比是武林秘籍中的绝世宝典。
想想看,公园里那些练太极的老爷爷老奶奶,他们的一招一式是不是很有韵味?这就是太极拳经的魅力呀!
2. 《咏春拳谱》,哇哦,这可厉害啦!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样耀眼。
叶问大师不就是靠着咏春打出一片天地的嘛!你难道不想知道咏春拳谱里都藏着哪些奇妙的招式吗?
3. 《形意拳谱》,可不是一般的书哦!它就像一把打开武术大门的神秘钥匙。
过去有多少英雄豪杰是凭借形意拳闯出威名的呀!你不想跟着拳谱去探索一番吗?
4. 《八极拳谱》,嘿!这可是猛料呀!就像是战场上的锐利武器。
那刚猛有力的八极拳,谁不想去领略一下它在拳谱中的奥秘呢?
5. 《通臂拳谱》,哇塞,这可不得了!好比是指引你走向拳法巅峰的明灯。
看到那些通臂拳高手的身手,你还能忍住不去翻开拳谱看看吗?
6. 《少林拳法要诀》,哎呀呀,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呀!仿佛是一座屹立不倒的武学丰碑。
少林功夫那可是威震天下的,这本拳法要诀绝对值得你去深入探究呀!
7. 《洪拳秘籍》,哇哦,厉害了我的哥!这就如同一个藏满宝藏的宝库。
洪金宝等洪拳大师不就是从这里面挖掘出无尽力量的嘛!你难道不想去开启这个宝库的大门吗?
我觉得这些古代拳法书籍都是武学的精华,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和力量,非常值得我们去钻研和传承!。
中华古籍(古代书籍)武术类 形意拳古拳谱

形意拳古拳譜 一、五行: 五行者,乃金、木、水、火、土 配與五拳者,為劈、崩、鑽、炮、橫 二、五行(五拳)相生: 劈拳變鑽拳,為金生水 鑽拳變崩拳,為水生木 崩拳變炮拳,為木生火 炮拳變橫拳,為火生土 橫拳變劈拳,為土生金 三、五行(五拳)相剋: 劈拳破崩拳,為金克木 崩拳破橫拳,為木克土 橫拳破鑽拳,為土克水 鑽拳破炮拳,為水克火 炮拳破劈拳,為火克金 形意十二形 十二形者:龍、虎、猴、馬、鼉、雞、鷂、燕、蛇、鮐、鷹、熊 (註:鮐字有誤,應該是台加鳥的鮐,以鮐代之) 一、龍形: 龍形飛升,伏龍落地 二、虎形: 虎抱頭,猛虎撲食 三、猴形: 猴子掛印,猴子竊繩,猴子爬杆 四、馬形:第 1 页 勒疆,搬,頂 五、鼉形: 左右翻江 六、雞形: 三穿掌,金雞舍米,金雞抖鱗(一)(二) 金雞上架,金雞報曉 七、鷂形: 鷂子束身,鷂子入林,蓋捶,鷂子拈天,鷂子返身 八、燕形: 燕子晗泥,燕子抄水(一)(二),燕子食米, 九、蛇形: 蛇形纏身,蛇形昂首,蛇形轉身 十、鮐形: 鮐形俯身,鮐形上架 十一、十二、鷹形,熊形,鷹熊鬥智: 熊頂,鷹抓 李存義拳譜 五行拳解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之謂也。
如人之內有五臟,外有五官,與五行相合,心屬火,脾屬土,肝屬木,肺屬金,腎屬水,此五行之隱於內者。
目通肝,鼻通肺,舌通心,耳通腎,人中通脾,此五行之著於外者。
五行有相生之道存焉,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又有相剋之義也,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夫五行見於洪範,而漢儒借之解經,後人每訊其於義無取,而生剋之理,究不為不當也,拳因之以取名,用以堅實其內,整飭其外,取相生之道,以為平時之練習,強健其身體,增長其氣力,以強身祛病;取相剋之義,以為技擊之應用。
五拳之意 劈、崩、鑽、炮、橫,五拳之名稱也。
劈拳之形似斧,性屬金,崩拳之形似箭,性屬木;鑽拳之形似錐,性屬水;炮拳之形似炮,性屬火;橫拳之形似梁,性屬土。
太极门珍稀拳谱文献崔虎刚(胡刚)

太极门珍稀拳谱文献崔虎刚(胡刚)太极门珍稀拳谱文献崔虎刚(胡刚)六合武学太极门珍稀拳谱文献中国武术,目前依旧是以太极拳在社会和世界上的影响居首。
其技术、历史之谜,同样吸引无数英雄躬身其中。
前辈已逝,继承发展,收集研究前辈心得记录、文字记载成为必由之路。
以往学界会认为太极拳价值大的拳谱文献,或早已公开,或已经失传。
其实不然。
笔者在姬氏武学心意形意拳方面坚持投入,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献,有许多重大突破。
其实在其他拳种,包括太极拳方面,同样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和突破。
只是尚未来得及一一汇报。
例如《阴符枪谱》多个版本的发现;《阴符枪谱》作者的确认、《阴符枪序》作者的信息等;武氏在舞阳得谱同期,清代王宗岳太极拳论已有流传;由历史文献对王宗岳的生活时代的确定;破解了清末民初以来,众多不同名称的太极拳流派,包括河北郝三爷太极拳,河北顾氏太极拳,吴孟侠与牛连元,姚馥春与姜容樵两位先生披露的乾隆旧谱乃至宋书铭太极拳真正来历等许多难题。
本卷合集九种珍稀太极文献:一、只闻其名,不见其物的宣统三年关百益《太极拳经》二、学界无人知晓、近百年来首次发现的浙江军界非卖品、民国十四年杨澄甫为编辑者的《太极拳要义》三、能澄清牛连元真相、记载吴孟侠先生所得秘谱真正来历的《明武山庄武学手册之一》四、被历史淹没的《李教官抗战太极拳谱》五、从未完整原貌公开的河南赵堡《太极(心意)秘谱》六、清朝及中华民国时期内蒙古阿拉善亲王府的保镖、程砚秋及梅兰芳之师、武术大家、精通医儒道的高紫云《太极拳真义》七、学界无人提及的1932年军人非卖品向瑞瑗《太极拳法》八、民初无名氏(一说陈秀峰)《太极拳术汇解》九、家传民国抄本《太极拳术》十、附录其他笔者所见太极拳相关部分文献信息1、方是经《太极拳经谱》2、司新三先生传系《武当太极根宗》3、杨澄甫先生早年拳照4、民国廿三年(1934)端阳节杨澄甫先生与习太极拳术同仁合影5、宝山徐英石乙亥年(1935)抄《太极拳五字诀》6、民国庚辰年(1940)三月《太极拳谱七星单刀譜》7、民国三十五年(1946)王英夫、刘鹤鸣著,贵州全省保安司令部国术研究班油印《太极拳浅说》8、民国三十八年(1949)杨重德《太极拳全书》9、无名氏太极拳源流10、其他其中让人眼睛一亮的内容很多。
武坛藏经阁

武坛藏经阁五、形意拳、心意拳、意拳、大成拳、卢氏结构1、《形意拳术》李天骥著。
2、《五形连环拳谱合壁》李存义著。
3、《岳氏意拳五行精义》董秀升著。
4、《形意拳理论研究》曹志清著,中华武术文库理论部,334页。
5、《形意拳与内功十三段》宝鼎原著,林宣整理注释。
6、《中国形意拳》(280页周家祥著,十二套传统套路,大部分内容是目前社会上出版的形意拳书中所没有的,每套都有单练与对练)。
7、《形意拳谱五纲七言论》靳云亭著,台湾版。
8、《尚派形意拳械扶微》第二辑(配光盘)李宏著。
9、《形意拳拳谱》为形意拳大师李洛能(飞羽)著于清乾隆壬寅年。
10、《形意内功》内容包括三体式桩、指午桩、浑元一气桩、五行培元功、丹田功、内功周天法、盘根气功等。
11、《形意器械》内容包括闭血镢、战斗剑、连环刀、五行连环棍、方便铲、十三枪等。
12、《形意拳术抉微》刘殿琛著,有桩法、五行拳、进退连环拳、十二形拳、五行剑、十二形剑、进退连环剑、五行枪、十二形枪、进退连环枪等内容。
13、《心意六合拳艺大全》大16开本,750页。
集戴氏、河南、上海、终南、邓州、金家等各系当代心意拳名家拳功于一册,并附有凌汉兴著《心意六合拳艺传真》及卢嵩高、解兴帮等老一辈珍贵拳照。
14、《心会掌》“心会掌”为赵道新先生于1973年4月创编。
本资料包括心会掌六十四式图解,赵道新遗文《心会掌六十四式详解》以及一些有关心会掌的资料等内容。
15、《赵道新资料辑》收集了有关赵道新的资料及遗作共10篇文章。
16、《张氏合气健身操》教材一册,光盘六张100元,张鸿骏著,为赵道新弟子,汇华岳心意六合八法拳、心会掌、螺旋拳、大成拳之精华,集技击养生于一体.17、《螺旋拳》为裘稚和先生于1964 年融形意、太极、八卦、意拳为一炉,创编螺旋拳。
18、《形意五行拳图说》凌善清著,民国十七年古谱。
19、《形意母拳》姜容樵著,民国十八年古谱。
20、《鸳鸯脚》布秉贵等著,为布学宽根据戳脚结合形意拳而创,形意劲味特浓。
关于拳法武功秘籍的书

关于拳法武功秘籍的书
关于拳法武功秘籍的书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拳法武功秘籍书籍:
1.《罗汉拳秘传》: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经典之作,详细介绍了罗汉拳的技法和招式。
2.《太极拳经》:是太极拳的经典之作,讲述了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套路和技术。
3.《少林拳经》:是中国少林寺拳法的代表作品,介绍了少林拳的起源、发展和技法。
4.《百花拳谱》:是中国古代拳法的珍贵文献,介绍了许多不同风格的拳法。
5.《八卦掌宝典》:是八卦掌的经典著作,介绍了八卦掌的基本理论、套路和技术。
6.《形意拳经》:是中国传统拳法形意拳的重要秘籍,探讨了拳法技巧和内功修炼。
7.《南拳经》:是中国南方武术南拳的经典之作,详细介绍了南拳的技法和招式。
以上仅是部分拳法武功秘籍的书籍推荐,这些书籍中都蕴含了
丰富的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拳法爱好者来说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拳谱丛书-山西科技出版社第一辑
《太极拳讲义》姚馥春姜容樵
《太极拳讲义(第2版)》姜容樵
《形意拳谱》宝鼎
《龙形八卦掌》黄柏年
《金台拳谱》金台
《形意杂式捶》姜容樵
《少林破壁》阎德华
《国术名人录》金恩忠
第二辑
《象形拳法真诠》薛颠
《国术太极拳》吴图南
《阴阳八盘掌》任致诚
《灵空禅师点穴秘诀》薛颠
《形意拳术》李剑秋
第三辑
《形意拳术抉微》刘殿琛编著
《陈氏太极拳图说》陈鑫著
《国技论略》徐哲东
《岳氏八翻手》王新午
《中国技击精华》金一明著
《练功秘诀》金一明
《形意母拳》姜容樵
第四辑
《形意拳图谱》凌善清著
《太极剑》吴图南著
《太极剑》吴图南著
《太极刀》吴图南著
《八卦拳真传》作者不详
《写真太师虎尾鞭》姜容樵?著
《形意杂式捶》姜容櫵
第五辑
《棍术科-初级教科:上编(上下)》马子贞著
《棍术科上下卷》马子贞著
《国术大全》中央技击学会编
《写真太师水磨鞭》姜容樵著
《太极拳势图解》马子贞著
《易筋经意气功辞解》王竹林著
第六辑
《太极拳阐宗(上下)》王新午著
《武艺精华》汤显著
《手臂录》吴殳著
《少林枪法阐宗》程宗猷著
《少林弩法阐宗》程宗猷著
《少林棍法阐宗》程宗猷著
《拳经拳法备要》张孔昭著
《少林刀法阐宗》程宗猷著
《长枪法图说》程宗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