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T11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

合集下载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训总结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训总结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训总结1. 概述1.1 任务背景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一种整合了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系统,通过利用两种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实现能源互补,提高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1.2 任务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搭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优势,以及改善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方法和途径。

2. 搭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2.1 系统组成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由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组成。

风力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组、转换器和储能装置;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光伏逆变器和储能装置。

2.2 系统原理风力发电系统通过风力发电机组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经过转换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通过储能装置进行能量储存。

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经过光伏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通过储能装置进行能量储存。

2.3 系统配置在实训中,我们搭建了一套小型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100W的风力发电机组、100W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对应的转换器、光伏逆变器和储能装置。

系统通过电网连接并实现电能的双向流动。

3. 实训过程3.1 前期准备在实训之前,我们对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原理和技术进行了学习和了解,并研究了风力发电机组和太阳能电池板的选型和安装方法。

3.2 系统搭建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按照实训指导书的要求,先后完成了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的搭建,包括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转换器和储能装置的连接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光伏逆变器和储能装置的连接。

3.3 调试与测试完成系统搭建后,我们对风力发电机组和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和互补发电。

3.4 实际应用在实训的最后阶段,我们将搭建好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应用于实际场景中,利用系统所产生的电能供应灯具和其他电器设备,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优势。

4. 实训总结4.1 实训收获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原理和技术,掌握了风力发电机组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和调试方法,了解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验报告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验报告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验报告本报告介绍实验的背景和目的,概述实验内容与方法。

实验器材和仪器的准备:检查风力发电装置和太阳能发电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确保实验电路和接线板都连接良好。

参数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参数,如转速、角度、光照强度等。

确定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数据采集:根据实验步骤和参数设置,开始采集实验数据。

使用适当的仪器,如数字万用表和数据采集系统,记录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电流和功率输出数据。

实验结果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性能。

根据实验结果,评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效果和可行性。

结论:总结实验结果,给出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评价。

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以提高发电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以上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验报告的详细实验步骤。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内容。

本节旨在展示实验结果和数据,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讨论,解释实验现象与原理的关系。

实验结果展示:风能发电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统计,风能发电系统在不同风速下的发电量分别为:5 m/s - 10kW,10 m/s - 20kW,15 m/s - 25kW。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风速的增加,发电量也相应增加。

光能发电结果:经实验测量,光能发电系统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发电量分别为:500 lux - 5kW,1000 lux - 10kW,2000 lux -20kW。

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强度的增加与发电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实验数据分析:风能发电:根据理论基础知识,风能是由风的动能转化而来的。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风速的增加,风能的转化效率也提高,从而使发电量增加。

光能发电:光能发电系统的原理是利用太阳能光照通过光电效应产生电能。

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强度的增加会提高光能转化效率,从而导致发电量增加。

综上所述,实验结果与原理存在一定的关系。

风能发电和光能发电系统实验结果均显示,随着相应能源(风能和光能)的提供条件增加,发电量也随之增加。

风光互补实训报告

风光互补实训报告

风光互补实训报告一、引言风光互补是指通过光伏发电系统与风力发电系统的结合,实现能源的互补利用。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风光互补实训的过程和结果,探讨该技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二、实训背景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成为了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风能和光能作为两种常见且具有广泛分布的可再生能源,其互补利用具有巨大潜力。

因此,风光互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三、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目的是通过搭建风光互补实验平台,了解风能和光能的特点以及其互补利用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进一步掌握风光互补系统的运行机理和性能评估方法,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四、实训内容1. 搭建实验平台:根据实训要求,我们搭建了风光互补实验平台,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而风力发电系统则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

两个系统通过逆变器和电网连接,实现了能源的互补利用。

2. 数据采集与分析:我们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和记录了平台的发电功率、风速、光强等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及风光互补系统的总体性能。

3. 性能评估与优化:基于采集到的数据,我们对风光互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

例如,根据风速和光强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调整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参数,以提高系统的整体发电效率。

4. 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在风光互补实训中,我们还对系统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

通过比较风光互补系统与单一光伏发电系统或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和成本,我们可以评估风光互补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友好性。

五、实训结果与讨论通过实训,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风光互补系统能够有效利用风能和光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较好的发电性能。

2. 风速和光强的变化对风光互补系统的发电效率有较大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

风光互补系统实验(圣威科技)王鑫

风光互补系统实验(圣威科技)王鑫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验指导书第一版2013年目录实验一光伏发电系统基本认识实验 (3)实验二光伏发电基本原理实验 (6)实验三太阳能发电基本要素对光伏发电的影响实验 (12)实验四太阳能光伏对蓄电池的充放电实验 (16)实验五利用控制器进行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实验 (19)实验六太阳能发电逆变原理实验 (22)实验七太阳能不同负载发电试验 (25)实验八光伏发电系统综合设计实验 (29)实验九风力发电原理及组成部分基本认识实验 (32)实验十风力发电充放电试验 (35)实验十一风力发电最大功率点追踪实验 (37)实验十二PLC控制实验 (39)实验十三风光互补发电逆变原理实验 (42)实验十四风光互补发电负载实验 (45)实验一光伏发电系统基本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1、对此系统如何模拟太阳光的运行有所了解;2、对太阳循迹系统的工作方式有所认识;3、熟悉一下实验装置的具体组成部分。

二、实验设备太阳光模拟系统、光控循迹系统、实验柜三、实验原理(1)太阳光模拟系统及循迹系统的组成如下图所示:图1-1 实验外观图光伏供电装置主要由光伏电池组件、投射灯、水平方向和俯仰方向运动机构、水平运动和俯仰运动直流电动机、限位开关、底座支架等设备与器件组成。

光伏电池方阵由4块光伏电池组件串联组成,照度计安装在光伏电池方阵中央。

3盏300W的投射灯安装在丝杠支架上。

当电动机旋转时,通过减速箱驱动丝杠做直线运动。

丝杠两端与模拟光源连接部分安装了限位开关,用于模拟光源位置的限位和保护。

水平和俯仰方向运动机构由水平运动和俯仰运动直流电动机、接近开关和微动开关组成。

水平运动和俯仰运动直流电动机旋转时,水平运动减速箱驱动光伏电池方阵作向东方向或向西方向的水平移动、俯仰运动减速箱驱动光伏电池方阵作向北方向或向南方向的俯仰移动,接近开关和微动开关用于光伏电池方阵位置的限位和保护。

(2)光伏发电系统组成部分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是利用以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风光互补实训总结

风光互补实训总结

风光互补实训总结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我参加了风光互补的实训课程,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此次实训,我对风光互补的技术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还学到了很多相关知识和技能。

首先,我了解到了风光互补技术的概念和原理。

风光互补是指同时利用风能和太阳能来发电,通过充分利用两种能源的优势,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且减少环境污染。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了风光互补的运作原理和优势。

这让我对这项技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且看到了它在未来能源发展中的巨大潜力。

其次,实训课程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实践机会,让我们亲身去探索和操作风光互补系统。

在实训期间,我学习了如何安装和维护风光互补设备,学习了如何进行电力调配和储能管理。

通过这些实际操作,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增加了对风光互补系统的熟悉程度。

这对于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另外,实训课程还组织了一些专题讲座和研讨会,让我们了解了风光互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挑战。

在与专家和行业从业者的交流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技术研发、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对风光互补的重要性。

这也激发了我要不断学习和创新的意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能源市场。

最后,通过这次实训,我还结识了一些同行业的志同道合的伙伴。

我们在实训的过程中一起合作、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这种团队合作的氛围让我觉得非常愉快,并且也增强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风光互补实训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风光互补的技术和应用,我对未来清洁能源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也学到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这将对我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通过与同行业的伙伴们的交流和合作,我也获得了宝贵的团队合作经验。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践中,为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种用于教学的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用于教学的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教学的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黄华圣,吴勇平,葛华勇,丁付然
申请号:CN201220315842.2
申请日:20120703
公开号:CN202650411U
公开日:
2013010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

本实用新型包括风力发电模拟器、光伏发电模拟器、风机控制器、光伏控制器、系统控制器、蓄电池、离网逆变器、并网逆变器、直流母线、直流负载、交流负载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控制器、光伏控制器、系统控制器、蓄电池、离网逆变器、并网逆变器、直流负载都汇流于直流母线;所述的风机控制器和光伏控制器均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系统控制器由单片机控制系统组成,通过测量电路能采集蓄电池电量。

能解决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工程的组建及施工,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控制器、逆变器及蓄电池使用的培训问题,便于控制器做功率跟踪的编程及整个系统的安装接线,提高整个培训装置的实际工程意义。

申请人: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科技园西园五路10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杨嘉芳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训总结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训总结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训总结一、背景介绍风能和光能是可再生能源的代表,二者在发电方面具有互补性。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理解和实践操作技能,我校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训。

二、实训内容1. 理论知识培训:通过课堂讲授、教材阅读等方式,学生了解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构成及运行方式等相关知识。

2.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中,学生通过搭建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组成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并进行测试和调试,掌握系统启动、运行及维护等技能。

3. 实地考察:到当地的风力和太阳较为充足的区域进行现场考察,了解当地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并观察当地已建立的风力和太阳能发电站。

三、实训效果1. 学生对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2.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了实验操作任务。

3. 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实验操作和现场考察,学生对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存在问题1. 实训时间较短,难以覆盖所有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实验室设备和器材更新较慢,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3. 实训过程中缺乏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和培训。

五、改进措施1. 延长实训时间,增加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

2. 更新实验室设备和器材,提高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操作技能。

3. 强化安全教育,并加强对于安全问题的监督和管理。

六、结语通过本次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训,学生对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需要进一步完善。

风光互补实训报告

风光互补实训报告

风光互补实训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社会,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开始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风能和光能作为两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本报告将针对风光互补技术进行实训,并探讨其在能源领域的潜力与应用。

二、风光互补技术的原理风光互补技术是指将风能和光能两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的技术。

风能的转化主要通过风力发电机实现,而光能的转化则依赖于太阳能电池板。

通过将这两种能源进行互补,可以提高能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风能发电技术风能发电是目前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之一。

通过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可以实现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过程。

风能发电技术具有安装灵活、资源广泛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乡村和海洋等各个领域。

四、光能转化技术光能转化主要依赖于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灵活,可以应用于建筑物的屋顶、墙壁等位置,也可以作为独立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使用。

五、风光互补技术的优势风光互补技术的应用具有多重优势。

首先,风能和光能具有互补性,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段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其次,风光互补技术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成本。

此外,风光互补技术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友好。

六、风光互补技术的应用领域风光互补技术在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风光互补技术可以应用于城市建设中,为城市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其次,风光互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农村和偏远地区,为这些地区提供电力支持。

此外,风光互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海洋能源的开发,实现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

七、风光互补技术的挑战与展望虽然风光互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风光互补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才能推广应用。

其次,风光互补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风光互补技术有望在能源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H-T11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
一、概述:
KH-T11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主要由光伏供电装置、风力供电系统、逆变与负载系统、监控系统组成,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采用模块式结构,各装置和系统具有独立的功能,可以组合成光伏发电实训系统、风力发电实训系统。

二、设备参数
KH-T11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主要由光伏供电装置、光伏供电系统、风力供电装置、风力供电系统、逆变与负载系统、监控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MY-PV25 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采用模块式结构,各装置和系统具有独立的功能,可以组合成光伏发电实训系统、风力发电实训系统。

1、设备尺寸:光伏供电装置1610×1010×1550mm
风力供电装置1578×1950×1540mm
实训柜 3200×650×2000mm
2、场地面积:20平方米
三、设备组成:
1、光伏供电装置
(1)、光伏供电装置的组成
光伏供电装置主要由光伏电池组件、投射灯、光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控制盒、水平方向和俯仰方向运动机构、摆杆、摆杆减速箱、摆杆支架、单相交流电动机、电容器、直流电动机、接近开关、微动开关、底座支架等设备与器件组成,
光伏供电装置
设备由4块光伏电池组件并联组成光伏电池方阵,光线传感器安装在光伏电池方阵中央。

2盏300W的投射灯安装在摆杆支架上,摆杆底端与减速箱输出端连接,减速箱输入端连接单相交流电动机。

电动机旋转时,通过减速箱驱动摆杆作圆周
摆动。

摆杆底端与底座支架连接部分安装了接近开关和微动开关,用于摆杆位置的限位和保护。

水平和俯仰方向运动机构由水平运动减速箱、俯仰运动减速箱、直流电动机、接近开关和微动开关组成。

直流电动机旋转时,水平运动减速箱驱动光伏电池方阵作向东方向或向西方向的水平移动、俯仰运动减速箱驱动光伏电池方阵作向北方向或向南方向的俯仰移动,接近开关和微动开关用于光伏电池方阵位置的限位和保护。

(2)、光伏电池组件
光伏电池组件的主要参数为:
额定功率 20W
额定电压 17.2V
额定电流 1.17A
开路电压 21.4V
短路电流 1.27A
尺寸 430mm×430mm×28mm
2、光伏供电系统
(1)、光伏供电系统的组成
光伏供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电源控制单元、光伏输出显示单元、触摸屏、光伏供电控制单元、DSP控制单元、接口单元、西门子S7-200PLC、继电器组、接线排、蓄电池组、可调电阻、断路器、12V开关电源、网孔架等组成。

如图3所示。

(2)、控制方式
光伏供电控制单元的追日功能有手动控制盒自动控制两个状态,可以进行手动或自动运行光伏电池组件双轴跟踪、灯状态、灯运动操作。

(3)、DSP控制单元和接口单元
蓄电池的充电过程及充电保护由DSP控制单元、接口单元及程序完成,蓄电池的放电保护由DSP控制单元、接口单元及继电器完成,当蓄电池放电电压低于规定值,DSP控制单元输出信号驱动继电器工作,继电器常闭触点断开,切断蓄电池的放电回路。

(4)、蓄电池组
蓄电池组选用4节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主要参数:
容量 12V 18Ah/20HR
重量 1.9kg
尺寸 345mm×195mm×20mm
3、风力供电装置
(1)、风力供电装置的组成
风力供电装置主要由叶片、轮毂、发电机、机舱、尾舵、侧风偏航控制机构、直流电动机、塔架和基础、测速仪、测速仪支架、轴流风机、轴流风机支架、轴流风机框罩、单相交流电动机、电容器、风场运动机构箱、护栏、连杆、滚轮、万向轮、微动开关和接近开关等设备与器件组成。

风力供电装置
叶片、轮毂、发电机、机舱、尾舵和侧风偏航控制机构组装成水平轴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安装在塔架上。

风场由轴流风机、轴流风机支架、轴流风机框罩、测速仪、测速仪支架、风场运动机构箱体、传动齿轮链机构、单相交流电动机、滚轮和万向轮等组成。

轴流风机和轴流风机框罩安装在风场运动机构箱体上部,传动齿轮链机构、单相交流电动机、滚轮和万向轮组成风场运动机构。

当风场运动机构中的单相交流电动机旋转时,传动齿轮链机构带动滚轮转动,风场运动机构箱体围绕风力发电机的塔架作圆周旋转运动,当轴流风机输送可变风量风时,在风力发电机周围形成风向和风速可变的风场。

在可变风场中,风力发电机利用尾舵实现被动偏航迎风,使风力发电机输出最大电能。

测速仪检测风场的风量,当风场的风量超过安全值时,侧风偏航控制机构动作,使尾舵侧风45º,风力发电机叶片转速变慢。

当风场的风量过大时,尾舵侧风90º,风力发电机处于制动状态。

4、风力供电系统
(1)、风力供电系统的组成
风力供电系统主要由风电电源控制单元、风电输出显示单元、触摸屏、风力供电控制单元、DSP控制单元、接口单元、西门子S7-200PLC、继电器组、接线排、可调电阻、断路器、网孔架等组成。

(2)、控制方式
风力供电控制单元的偏航功能有手动和自动两个状态,可以进行手动或自动可变风向操作。

可变风量是由变频器控制轴流风机实现。

手动操作变频器操作面板上的有关按键,使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在0-50Hz之间变化,轴流风机转速在0至额定转速范围内变化,实现可变风量输出。

(3)、DSP控制单元和侧风偏航
风力发电机风轮叶片在气流作用下产生力矩驱动风轮转动,通过轮毂将扭矩输入到传动系统。

当风速增加超过额定风速时,风力发电机风轮转速过快,发电机可能因超负荷而烧毁。

对于定桨距风轮,当风速增加超过额定风速时,如果气流与叶片分离,风轮叶片将处于“失速”状态,风力发电机不会因超负荷而烧毁。

对于变桨距风轮,当风速增加时,可根据风速的变化调整气流对叶片的攻角。


风速超过额定风速时,输出功率可稳定地保持在额定功率上。

特别是在大风的情况下,风力机处于顺桨状态,使桨叶和整机的受力状况大为改善。

小型风力发电机多数是定桨距风轮,在大风的情况下,采用侧风偏航控制使气流与叶片分离,使风轮叶片处于“失速”状态,安全地保护风力发电机。

另外,还可以通过侧风偏航控制风力发电机保持恒定功率输出。

5、逆变与负载系统
(1)、逆变与负载系统的组成
逆变与负载系统主要由逆变电源控制单元、逆变输出显示单元、逆变器、逆变器参数检测模块、变频器、三相交流电机、发光管舞台灯光模块、警示灯、接线排、断路器、网孔架等组成。

1)、逆变电源控制单元
逆变电源控制单元面板如图19所示,逆变电源控制单元主要由断路器、+24V开关电源、AC220V电源插座、指示灯、接线端子DT14和DT15等组成。

2)、逆变输出显示单元
逆变输出显示单元主要由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接线端子DT16和DT17等组成。

3)、逆变与负载系统主电路
逆变与负载系统主要由逆变器、交流调速系统、逆变器测试模块、发光管舞台灯光模块和警示灯组成。

逆变器的输入由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或蓄电池提供,逆变器输出单相220V、50Hz的交流电源。

交流调速系统由变频器和三相交流电动机组成,逆变器的输出AC220V电源是变频器的输入电源,变频器将单相AC220V变换为三相AC220V供三相交流电动机使用。

逆变电源控制单元的AC220V电源由逆变器提供,逆变电源控制单元输出的DC24V供发光管舞台灯光模块使用。

逆变器测试模块用于检测逆变器的死区、基波、SPWM波形。

(2)、逆变器
逆变器是将低压直流电源变换成高压交流电源的装置,逆变器的种类很多, 各自的具体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不尽相同。

本实训装置使用的逆变器由DC-DC升压PWM控制芯片单元、驱动+升压功率MOS管单元、升压变压器、SPWM芯片单元、高压驱动芯片单元、全桥逆变功率MOS管单元、LC滤波器组成。

6、监控系统
(1)、监控系统组成
监控系统主要由一体机、键盘、鼠标、接线排、电源插座、通信线、微软操作系统软件、力控组态软件组成。

(2)、监控系统功能
1)、通信
监控系统与控制器、PLC、仪表进行通信。

2)、界面
①、监控系统具有主界面,光伏供电系统界面,风力供电系统界面,逆变与负载系统界面,风光互补能量转换界面,分别显示各自的运行状态参数。

②、光伏供电系统界面设置相应的按钮,实现光伏电池方阵自动跟踪。

③、风力供电系统界面设置相应的按钮,实现风力发电机侧风偏航控制。

④、具有光伏发电采集报表和风力发电集报表,记录光伏输出电压、电流,风力
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电流;逆变与负载系统的逆变输出电压、电流、功率等数据并打印数据报表。

四、实训内容
1)、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规划;
2)、根据功率要求,光伏电池组件的选择、安装和连接;
3)、根据功率要求,风力发电机的选择、安装和连接;
4)、基于MCU的光伏电池组件最大功率跟踪程序设计;
5)、基于MCU的风力发电机最大功率跟踪的程序设计;
6)、蓄电池容量匹配计算与选型;;
7)、蓄电池充放电参数设置、保护参数设置;
8)、逆变器参数设置;
9)、监控系统组态及操作;
10)、光伏供电系统的调试;
11)、风力供电系统的调试;
12)、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调试;
13)、电能质量的监测、调试和分析。

五、主要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