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活动策划方案
茶艺活动策划布置方案模板

一、活动主题【主题名称】:品味茶香,传承文化——XXX茶艺主题活动二、活动背景随着我国茶文化的深入人心,茶艺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为了弘扬我国茶文化,增进茶友之间的交流,特举办本次茶艺活动。
三、活动目的1. 让更多人了解茶艺,体验茶文化的魅力;2. 为茶艺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3. 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茶文化。
四、活动时间【活动时间】:XXXX年XX月XX日(星期六)上午9:00-下午17:00五、活动地点【活动地点】:XXX茶文化博物馆/茶艺馆六、活动对象1. 茶艺爱好者;2. 各界人士;3. 学生群体。
七、活动流程1. 9:00-9:30 开幕式,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及流程;2. 9:30-10:30 茶艺表演,邀请专业茶艺师进行现场演示;3. 10:30-11:30 茶艺知识讲座,邀请茶艺专家讲解茶文化;4. 11:30-12:30 茶艺体验环节,现场提供茶具、茶叶,供参与者亲手体验;5. 12:30-13:30 午餐时间,提供精美茶点;6. 13:30-14:30 茶艺DIY活动,参与者可亲手制作茶艺作品;7. 14:30-15:30 茶艺表演及互动环节,现场观众参与表演;8. 15:30-16:30 茶艺品鉴会,现场提供多种茶叶,供参与者品鉴;9. 16:30-17:00 活动总结及闭幕式。
八、活动布置1. 会场布置:采用简洁、优雅的茶艺风格,布置场地,包括茶艺表演区、茶艺知识讲座区、茶艺体验区、茶艺品鉴区等;2. 舞台背景:悬挂茶艺主题横幅,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3. 茶具摆放:摆放各种茶具,如茶壶、茶杯、茶盘、茶匙等,供参与者体验;4. 茶叶展示:展示各种茶叶,供参与者品鉴;5. 活动用品:准备活动所需的茶艺用品、宣传资料、签到簿、笔等。
九、活动宣传1. 制作活动海报,张贴于各大茶艺馆、茶文化博物馆等场所;2.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朋友圈等;3. 邀请媒体进行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力。
茶艺创意活动方案策划

茶艺创意活动方案策划茶艺创意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简介茶艺创意活动是将传统的茶文化与创意元素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形式。
通过参与者自己动手制作茶具或茶点,体验茶道的过程中,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大家充分感受到茶道的魅力和乐趣。
二、活动目标1. 弘扬传统文化:通过茶艺创意活动,让参与者更深入地了解茶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茶道传统文化。
2. 提升创意能力:通过动手制作茶具或茶点的过程,培养参与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其对艺术的兴趣。
3. 促进交流与合作:茶艺创意活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参与者之间可以交流和合作,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活动流程1. 活动前期准备(1)确定活动时间和场地:选择一个适合茶艺创意活动的时间和地点,确保参与者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和体验。
(2)准备茶具和工具:提前准备好参与者所需的茶具和工具,确保他们可以顺利进行创作。
(3)宣传和邀请: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茶艺创意活动,邀请更多的茶艺爱好者参与。
2. 活动主题和内容(1)主题选择:根据活动的目标和参与者的兴趣,选择一个富有创意的茶艺主题,如“茶道与自然”,“茶道与艺术”等。
(2)茶具制作:提供各种茶具制作的材料和工具,让参与者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制作茶具。
可以有专业茶具制作师或老师指导。
(3)茶点制作:提供各种茶点的制作材料和食谱,让参与者自己动手制作茶点。
可以有专业厨师或老师指导。
3. 活动执行和互动(1)茶艺表演:安排专业的茶艺师进行茶道表演,给参与者展示传统茶艺的魅力和精妙之处。
(2)茶具展览:将参与者制作的茶具进行展览,让大家欣赏和学习。
(3)茶点品尝:让参与者品尝自己制作的茶点,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4)茶道讲座:邀请茶道专家或老师进行茶道讲座,向参与者传授相关知识和技巧。
四、活动亮点和创意1. 创意茶具制作:提供不同材质的茶具制作材料,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和制作属于自己的茶具。
2. 创意茶点制作:不仅提供传统的茶点制作材料和食谱,还可以鼓励参与者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茶点。
茶艺活动策划方案

茶艺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茶艺活动,让参与者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茶文化,提升茶艺技能,增进交流和沟通。
二、活动内容
1. 茶艺表演:邀请专业茶艺师进行茶艺表演,展示中国传统茶道的魅力。
2. 茶艺体验:组织参与者亲自动手制作并品饮茶品,了解茶的分类、泡法和品尝技巧。
3. 茶文化讲座:邀请茶文化专家讲解茶道礼仪、茶具知识及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4. 茶道表演:组织传统的茶道表演,让参与者感受古典的茶文化氛围。
三、活动形式
1. 线下活动:在茶艺馆、茶室或会议场所举办,提供实地茶艺体验和品茶环节。
2. 线上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进行茶艺表演和讲座,参与者可在家中参与互动。
四、活动推广
1.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吸引茶艺爱好者和对茶文化感兴趣的人群。
2. 邀请媒体进行报道和宣传,增加活动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五、活动收益
1. 提升参与者的茶艺技能和茶文化素养,增进对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拓展茶艺爱好者的社交圈,促进茶文化交流与合作。
3. 增加茶文化传播的渠道和机会,推动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六、活动策划
1.明确活动目的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流程。
2.选择合适的场地和时间,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邀请专业的茶艺师和茶文化专家参与活动,并在活动现场提供专业指导和解答。
4.确保活动的安全和卫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5.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提供舒适的环境和热情的服务。
七、活动评估
活动结束后,进行参与者满意度调查,总结活动的优缺点,为后续活动改进提供参考。
茶艺主题活动策划方案(4篇)

茶艺主题活动策划方案(最新4篇)茶艺主题活动策划方案篇一一、活动内容:1、赴江边山茶场采茶。
2、了解茶文化相关知识。
二、活动时间:20__年4月9日(天雨顺延)三、参加人员:四、活动目的:基本目标:1、学会采茶基本技巧,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
2、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促进校地一家。
拓展目标:1、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通过活动准备、参与,自主体会劳动的艰辛,自觉珍惜劳动成果。
3、领略茶园优美风光,激发热爱家乡、报效家乡的情感,了解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4、了解创业的艰辛,增强在现阶段扎实学习的意识。
五、活动过程:1、准备阶段:(1)提前在4月8日召开七年级全体学生会议,宣传发动并布置任务。
(2)4月7日前与实习基地负责人取得联系,争取支持。
(3)教师准备相机、团旗和交通工具,设计好路线。
(4)学生准备好竹筐或塑料桶。
2、实践阶段:(1)上午7:30集合,宣布纪律要求。
(2)上午7:45出发,分队行进,一路口号一路歌。
(3)到达茶场后,稍作休息,集合听取茶场负责人钟,主任讲解采茶要点等相关知识。
(4)分组采茶。
(5)集中评比,颁发奖状、奖品。
(6)小结情况,集中返校。
3、总结宣传阶段:(1)每位参加劳动的学生写出一份心得体会。
(2)将心得体会和图片资料进行整理,公示宣传。
六、活动要求:1、认真准备,明确分工及职责。
2、途经313线,注意车辆,教师佩戴红袖章组织学生过公路,确保行程安全。
3、到达茶园听从指挥,在指定范围内采茶,按正确方法采茶,不得有意损坏茶树。
4、途中不得随意离队,不你追我赶,精神饱满。
七、安全防护:1、安全防护组织组长:副组长:组员:所有参加活动的教师2、安全防护工作安排(1)各班主任在出发前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如有学生因病或身体原因不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向班主任提出申请,学生行进过程必须靠右走,每班安排两名及以上教师保护学生安全。
在各岔路口由逢优、易艳伟、各班主任保护学生安全,采取滚动式保护前进。
宋代点茶活动策划书3篇

宋代点茶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宋代点茶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点茶是宋代独特的饮茶方式。
点茶不仅是一种茶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通过举办宋代点茶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宋代茶文化,感受点茶的魅力。
二、活动主题“品味宋代茶香,传承中华文化”三、活动目的1. 让参与者了解宋代点茶的历史、文化和技艺。
2. 提高参与者的茶艺水平,培养其对茶文化的兴趣。
3. 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团队凝聚力。
4.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详细地址]六、活动对象[具体参与人员]七、活动内容1. 宋代点茶文化讲座邀请专业的茶艺师或茶文化专家,为参与者讲解宋代点茶的历史、文化和技艺。
讲座内容包括宋代点茶的起源、发展、特点、茶具、茶艺等方面。
2. 宋代点茶表演邀请专业的茶艺师进行宋代点茶表演,让参与者直观地感受宋代点茶的魅力。
表演过程中,茶艺师将展示宋代点茶的流程和技巧,包括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等环节。
3. 宋代点茶体验参与者在茶艺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宋代点茶的过程。
参与者将学习如何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等技巧,并品尝自己亲手点制的茶汤。
4. 茶文化交流参与者可以分享自己对茶文化的理解和感受,交流点茶的心得和体会。
同时,还可以品尝各种不同种类的茶,了解茶的种类和特点。
八、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并进行报名和分组。
2. 邀请专业的茶艺师或茶文化专家,准备讲座和表演的内容。
3. 准备活动所需的茶具、茶叶、水等物资。
4. 布置活动现场,营造出宋代点茶的氛围。
5. 制定活动流程和规则,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6. 安排工作人员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安全保障。
九、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茶具、茶叶、水等物资费用:[X]元3. 茶艺师或茶文化专家的讲座和表演费用:[X]元4. 活动宣传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十、活动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保持安静,避免喧哗和吵闹。
茶艺培训活动方案策划书3篇

茶艺培训活动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茶艺培训活动方案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茶香四溢,品味人生二、活动目的1. 提高参与者的茶艺知识和技能。
2. 增强参与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3. 提供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增进参与者之间的友谊。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时间]2. 地点:[详细地址]四、活动主体1. 培训对象:对茶艺感兴趣的社会公众。
2. 培训人数:[具体人数]五、活动内容及流程1. 开场致辞(10 分钟)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
邀请茶文化专家进行开场致辞。
2. 茶艺知识讲座(40 分钟)专家讲解茶艺的历史、文化和基本技巧。
介绍不同茶叶的种类、特点和鉴别方法。
3. 茶艺表演(20 分钟)专业茶艺师进行精彩的茶艺表演。
展示如何正确泡茶、品茶和欣赏茶艺。
4. 互动环节(30 分钟)参与者品尝不同茶叶,学习如何辨别香气和口感。
分组进行茶艺实践,由专家指导冲泡和品尝技巧。
全体参与者合影留念,记录美好时刻。
六、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设计精美的海报,张贴在公共场所、茶馆、社区中心等地方,吸引更多人关注活动。
2. 线上宣传: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扩大活动影响力。
可以制作活动宣传视频,展示茶艺的魅力和培训内容。
3. 口碑传播:鼓励已报名的参与者积极向身边的朋友、家人宣传活动,提高活动知晓度和参与度。
七、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场地金额]2. 茶艺师费用:[茶艺师金额]3. 茶叶及茶具费用:[茶叶金额]4. 宣传费用:[宣传金额]5. 其他费用:[杂支金额]6. 总预算:[总金额]八、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提供茶具和茶叶,参与者也可以自带喜欢的茶叶进行品尝。
2. 活动期间请保持安静,遵守现场秩序。
3. 如遇不可抗力因素,活动将延期举行,请关注相关通知。
篇二茶艺培训活动方案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茶香四溢,品味人生二、活动目的通过茶艺培训,让参与者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种类、冲泡技巧等知识,提高参与者的生活品质和文化素养。
小小茶艺师活动策划方案

小小茶艺师活动策划方案1. 活动背景茶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
为了传承和弘扬茶文化,提高人们对茶艺的了解和认知,我们计划举办一次茶艺师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将邀请专业的茶艺师为参与者进行茶艺表演和讲解,同时提供茶叶品尝的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2. 活动目标- 提高参与者对茶艺的兴趣和了解- 技术交流,促进专业茶艺师的学习和成长- 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3. 活动内容3.1 茶艺表演和讲解邀请专业的茶艺师进行茶艺表演和讲解,介绍茶艺的历史和发展,讲解茶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通过表演和讲解,让参与者了解茶艺的魅力,学习茶艺的基本理念和技巧。
3.2 茶叶品尝提供不同种类和等级的茶叶供参与者品尝,让参与者了解不同茶叶的特点和风味,并了解如何品鉴茶叶的方法和技巧。
茶叶品尝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参与者对茶叶的认知,还可以增加其对茶艺的兴趣。
3.3 茶友交流会组织茶友交流会,让茶艺师和参与者进行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共同探讨茶艺的发展和创新。
参与者可以互相交流心得和经验,学习茶艺师的技巧和心得,增进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4. 活动流程4.1 活动准备确定活动的主题和时间,选择合适的场地和设备。
联络茶艺师并邀请他们参加活动,准备茶叶和相关的器具。
4.2 活动开幕活动开幕时,主持人首先介绍活动的背景和目标,并宣布本次活动正式开始。
4.3 茶艺表演和讲解茶艺师进行茶艺表演和讲解,介绍茶艺的历史和发展,讲解茶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参与者可以观看表演和讲解,学习茶艺的基本理念和技巧。
4.4 茶叶品尝提供茶叶供参与者品尝,让参与者了解不同茶叶的特点和风味,并了解如何品鉴茶叶的方法和技巧。
4.5 茶友交流会组织茶友交流会,茶艺师和参与者进行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共同探讨茶艺的发展和创新。
4.6 活动总结主持人总结本次活动的成果和收获,并对参与者和茶艺师表示感谢。
活动结束后,参与者可以自由交流和品茶。
茶艺小组工作策划书3篇

茶艺小组工作策划书3篇篇一《茶艺小组工作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茶香四溢,品味人生二、活动目的1. 弘扬中国茶文化,增进小组成员对茶艺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2. 通过茶艺学习和交流,提升小组成员的专注力和耐心。
3. 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增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4. 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平台,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
三、活动主体[具体的参与人员]四、活动时间及地点1. 活动时间:[具体的活动时间]2. 活动地点:[具体的活动地点]五、活动内容1. 茶文化知识讲座:邀请专业茶艺师或茶文化学者进行茶文化知识讲座,介绍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种类和茶道礼仪等。
2. 茶艺表演:观看茶艺表演,了解茶艺的基本流程和技巧,欣赏茶艺师的精湛技艺和优雅仪态。
3. 茶艺实践:学习基本的茶艺技巧,如茶具的使用、茶叶的冲泡、水质的选择等。
小组成员将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由茶艺师指导和纠正动作。
4. 茶艺比赛: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茶艺比赛,展示所学的茶艺技巧和个人风格。
比赛将设立评委进行评分,评选出最佳茶艺师和优秀作品。
5. 心得分享:在活动结束后,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心得分享,交流学习茶艺的体会和感受。
鼓励大家分享自己对茶文化的理解和对生活的启示。
六、活动准备1. 物资准备:准备好活动所需的茶具、茶叶、水等物资,并确保场地有足够的桌椅供小组成员使用。
2. 人员准备:邀请专业茶艺师或茶文化学者担任活动指导和评委,同时安排工作人员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协调。
3. 宣传推广:通过海报、传单等方式对活动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4. 安全保障: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检查茶具和电器设备是否正常,提供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
七、活动预算1. 物资费用:包括茶具、茶叶、水等物资费用,预计费用为[X]元。
2. 人员费用:邀请专业茶艺师或茶文化学者的费用,预计费用为[X]元。
3. 场地费用:活动场地租赁费用,预计费用为[X]元。
4. 宣传费用:海报制作、传单印刷等宣传费用,预计费用为[X]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艺活动策划方案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活动主题】茶文化进校园
【活动地点】
【活动时间】2011年W月23日晚七点半
【活动对象】校內广大茶文化爱好者在教室,也许只有茶文化爱好者可能去,若所求更高一点,能让不了解茶得人产生兴趣或得到快乐,想必您们会更加开心,更有成就感。
当然,条件有限
【活动背景】
茶就是天涵之,地載之,人育之得灵物。
饮茶文牝源于我国,兴于庵代,盛于
宋、明,历史悠久,传承至今0茶文化以其深邃得内涵,柱具得风格成为中国传统
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得明珠!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茶文化乃中华优秀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盜弧扬茶文牝”。
个人以为,弘扬二字,过了。
能让组织者与参与者都能通过活动感受或很深地感受茶文化得魅力,已十分不易。
弘扬,生活中需要弘扬得东西太多了,茶文化本身只就是其中小小得一种。
当下,大家生活压力较大,生活比较沉闷,动輙弘扬发扬什么得,往往结果并没有那种效果,久之,大家瞧到这样得字眼,从反感到麻木…何妨朴实一点,去掉弘扬,去掉文化宝库类得东西,让人能更轻松地参与,没有自觉无知或俗得压力。
一个活动得目得,无非两个:有趣有益。
或有趣,或有益,或有趣又有益。
大多活动,决定就是否开展,还要计算效益,即投入与产出,划算不?这个活动,如果能让大家充分感受茶文化得魅力,就已非常成功了。
【活动意义】
本次活动旨在弘扬我国传统得茶文化,让同学们增进对传统茶文化得了解, 陶冶情操、提升修养,感受茶文化得魅力!足矣
【活动目得】
古人云,茶能养性。
希望通过茶艺表演来让学生对茶有所了解,对茶文化有所感悟,对生活与人生有些不同得认识;我想得话,一次茶艺表演,
不足了解与养性
2、为广大茶文化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与交流得平台,弘扬我国优秀茶文化;
弘扬!
3、弘扬国学,让更多得人了解茶道,并将茶道传承。
既然第一条就已经不易,这第三条,近乎空谈。
当然,也许对来自喝茶很
普遍得广东福建一带得童鞋来说,可能能产生些作用,环境对
人得影响太强大了,不能否认,一次活动,远不足弘扬或传承什么, 即使
非常成功。
对饮茶少甚至不饮之人,让其对茶产生感情,太难。
任何文化
得传承,都需 持续 积极得氮围-潜移默化,个人观点, 否则空谈因为很多
原因大家很快会忘记
【活动目标】
增进同学们对茶知识得了解,丰富同学们得课余生活;
为陆仙堂得新会员进行一个基础知识培训,为以后教授茶道 文化打下基
础;
为会员们提供一个交流得平台; 呵呵,陆仙堂,交流平台,挺好得。
希望丰实 有趣。
生活有趣, 人情自
怡;想必有趣,就是堂能生存与发展得关键
借此活动对国学社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
宣传可以,影响力倒要瞧国学社得活动怎样了?就是吧?活 动不如人
意,浪费时间,如同人消费劣质产品,都会影响心情。
当然,萝卜青
菜各有所爱
今年国学社有讲座利用人脉拉人捧场,感觉这样不好,浪费很 多人得
时间,结果只会恶性循环。
一个组织,大而无当,不及小 巧精致,您
说呢?劣质得东西,经不住时间,最终创造劣质产 品得人也会就是受
害者。
大槪我思维定势了,总就是用挑剔得 眼光瞧待现在各种活动,
用词不当,说得不对得地方,包涵!谢 谢您得信任,将策划书发给我。
活动不在多而在精
【活动内容】
※活动询期※
1、讨论并拟好霞划书,确定活动流程、所需物品及人员安排(由罠划组 负责); 现在活动霞划得通病:没有尽可能利用更多智慧去罠划,策划就是很好得创造过 程。
大学得好处就在于:有丰富得査源——人力资源,而且相当集中,如果组合好 了,有无限可能。
让我以我得想象力来假想一个方案:
> 当然,您们得根据现实条件来做。
只就是,大家都忙,非常忙,一个活动接一个得 活动,
却都舍不得投入时间精力去策划,真正深入去策划,我敢说那 样得结果每
个人都会收获很多(科学研究往往费时,曹雷芹写红楼 增删十載… 科研与
文艺创造,类比策划,个人观念,只在说明策划 得重要)。
说老实话,您
们按照现在得方式做,摄彩留下来得东西,隔
2、 3、
4、
如果您们得活动持续一周,怎样呢?
如杲白天在几处摆上与茶有关得资料,并请人(提前打听邀请好懂茶得童鞋) 在几个时段“守摊”——跟过往得人聊茶,怎样呢?
如果周末得晚上或聊或品茶,甚至播放视频(若有非常非常好得视频得话一 —相声小品戏曲电视情节…),怎样呢?
若品茶聊茶得时,由人弹奏古筝琵琶之类,当然不限古乐器,怎样呢? 最后,由某些人总结留档,某些东西如上次得汉服放在公共场所,怎样呢?
不了多久就会被人遺忘,其她很多组织很多活动,有很多废弃照片 与视
频,完全可以推断没多少真正值得时常回味得东西留下来。
2、 宣传:釆用展板、海报等形式宣传(由宣传组负责);
3、 安排活动内容、礼仪及道具等(由茶艺组徐微尘负责);
4、 活动主持人(茶艺展示解说员)由徐微尘负责安排;
5、 活动前短信通知全体会员(由秘书组负责);
6、 场地布置及摄影(方金安);
7、 机动人员,维持现场秩序及处理究发事件(吴坤);
※活动流程※
1、 相关人员提前半小时到场进行现场安排;
2、 礼仪迎接并安排来宾就坐;
3、 主持人进行开场白并宣布活动开始(5分钟);
4、 辨•茶吋:陆仙堂主徐微尘(茶师)介绍四种茶得有关知识,并由礼 仪向
同学们现场展示相关得四种茶(20分钟);
5、 垂塞基由茶师向同学们介绍并展示有关茶具(10分钟);
6、茶艺展示7由茶师进行茶艺表演,并由解说员解说(10分钟);
7、 以茶会友涤演结束后,茶师可以与同学们交流心得,解答同学 们得相关
问题(时间机动);
8、 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活动后期※
1、 活动结束后,全体理事召开总结大会;
2、 会场清理(机动组负责);
3、 摄影人员将照片传到杏林地儿、群上;
4、 秘书做好活动记录。
【注意审项】
注意活动现场秩序稳定;
活动现场得财务保管; 活动之前进行彩排,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确保活动地点安排好,提前占好教室(黄冰负责);
如果有人中途离场,由机动组人员安排有序离场,不得扰 乱现场纪
律。
【活动需要】 茶具、茶叶等由徐微尘负责,纸杯由白玉负责,麦克风由黄冰负
责,汉服由陈舒怡负责
【活动预毎】0 关于罠划活动,我只就是写了些我个人偏好得方式,但我并没用多少实战经验,只 就是方式而已。
我偏好对外,开放。
活动霓划育定有很多方式,不同性质得活2
、
3、
动自有特点,巧妇也要考虑米与厨具。
不当地方,见谅!
关于活动策划,何妨摆摊征集?亮出自己得主意,抛砖引玉,让其她人随意
续,最终得方案可以更丰实,又能接触连结更多茶友,也给更多人一次思想
发散得机会或就是观當发散思想得机会,善哉乎?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
多远,但少数人得思想有限……
扯远点:想到征集活动方案,念及,一个专门蒔网站(高质量),专供人:
提出活动寰划得需求,其她人出主意(有人总结不留废话),最终,就是不就是所有得活动,都会最小投入,最大收获呢……
我在福建写过一份“策划书”,晚会,也涉及到茶,比较长,个人想象力也有限,没有人进一步探讨更没付诸实践。
您若有时间兴趣,可瞧下评价下,没有没关系。
呵呵,以上话,可能都就是空谈,因无实践。
空谈吧,法律中有哲学,活动策划有罠划得哲学(偏好),我得东西只代表我得哲学,好不好就就是另一回事了。
以后活动,如有需要:我们过去得桌椅,还有可以从图书馆牵到广场上得插线板(一个六十来,一个四 +米),若活动需要,都可借。
除图书馆广场,人文楼两栋楼之间即一进大厅可上锁得玻璃门那瞧到得那块地方,就是个好地方。
如能整合很多智力人力物力资源,不妨请些老师,大胆去请; 要得老师支持,要瞧您们策划与准备。
我错了,不该去批判,因小失大,错失机会做些实在得事情,对不起抱有希望得人。
戒之。
个人对文化得瞧法:
京戏得普及——说唱脸谱那首歌说得很好: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
广东福建等地之所以茶文化还很浓厚,就是因为人们还在喝,几乎天天喝,就是活得文化。
真正得文化,应该就是活文化,死去得文化如还能感动人,那一定就是与活着得人有联系,有些东西有共性,如文学作品里得人情事理,历史故事里得…茶文化不在于故纸堆里得精彩,在于能否取其精粹,在于精粋就是否能自然地融入生活,融入人得生活方式,那样,才成其为文化,否则……推广到国学社与茶文化得活动形式,需要创造出以活动对象更容易接受与参与得方式,去拓展,这个需费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