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大宗祠倡议书范文
祠堂修建倡议书10篇范文

祠堂修建倡议书10篇范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倡议书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倡议书倡议者可以更好地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
那要怎么写好倡议书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祠堂修建倡议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祠堂修建倡议书1全体傅氏子弟们:始祖傅氏公祖明朝初年,始祖从山前迁入____定居,至今历六百余年。
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已延续二十二世矣。
始祖一系傅氏后代,现大多定居____村。
可谓祖德广远,佑我傅氏子孙后代人丁兴旺、事业宏达。
前辈有识之士为纪念祖先的丰功伟绩,于明清年间,在先祖安息之地修建傅氏宗祠,塑像立碑,置田定制,彰先祖之功德,延傅氏之文脉。
它既是神圣的殿堂,又是育人的学堂,还是乡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只可惜,神圣可亲的傅氏祠堂于八年前的一场大火,已是苦不堪言。
幸好____年我族傅林儒先生慷慨解囊自费将前厅修建,现又全部倒塌,数十年来,傅家子弟无不哀之痛之惜之,且深深自责吾辈未能保护好祖先的宝贵文化遗产之罪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近年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和实施,人们对宗祠在和谐社会建设和文化传承上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清楚明确。
祖国各地,到处可见金碧辉煌、修葺一新的宗庙祠堂,有些甚至成为当地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家倡导忠孝文明,世人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
人之肤发生命,授之于父母,根之于祖宗。
吃水不忘挖井者,丢本忘祖枉为人。
无祖宗骨血生养,哪有我辈化人入世?身为傅家子弟,不能让祖宗的神灵有一个体面的安息之所,是我辈奇耻大辱也!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如不抓紧重修祠堂,可能就再也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大伙理当集思广益,踊跃献计出力。
20____年冬至,重建傅氏祖祠再次提到傅姓家族的重要议事日程上。
经过充分的民主协商,“傅氏宗祠重建领导小组”已经产生并开始工作;通过审慎勘察,宗祠地址已经选好;宗祠的总体设计程式正在征集筹划;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我们承诺:任何人不论捐款多少,贡献大小,我们都将在重修之中刻石留名;不论何人所捐、捐赠多少、款项用于何处,我们都将向外公布,公开接受监督。
修宗祠倡议书格式范文3篇

修宗祠倡议书格式范文3篇修宗祠倡议书范文一:传承家族文化,重振宗祠风采尊敬的各位宗亲:我们是XX家族的一份子,作为这个家族的一员,我们对宗祠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责任。
然而,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宗祠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
为了唤起我们对宗祠的热情,我们特发起本次修宗祠倡议书,希望能够凝聚家族的力量,共同为我们宗祠的修缮和发展做出贡献。
宗祠是我们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继承和传扬家族精神的根本所在。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宗祠已经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建筑物老化、文物失修以及人们对宗祠文化的认同度下降等。
如果我们不采取积极行动,宗祠文化可能会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因此,我们倡议全体宗亲积极参与宗祠修缮和文化传承的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组织一次募捐活动,筹集资金用于宗祠的修缮和维护。
同时,还可以邀请专业的文物保护团队对宗祠内的文物进行鉴定和修复。
其次,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有关宗祠文化的讲座和展览,增加宗亲们对宗祠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此外,可以开展一些家族庆典活动,如祭祀、祈福等,增强家族凝聚力和传承意识。
对于那些无法亲自参与的宗亲,我们也希望你们可以提供资金或者其他资源的支持,共同推动宗祠的修缮和发展。
我们将定期公开资金专项报告,确保每一笔捐款都得到妥善使用,并通过多种途径向宗亲们反馈进展情况。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倡议书,能够唤起全体宗亲对宗祠的重视和参与。
每个人都是宗祠文化传承的一份子,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重振宗祠的风采,让家族文化在我们手中得到永久的传承。
修宗祠倡议书范文二:宗祠修缮倡议书宗亲们:我们是来自XX家族的一份子,都怀揣着对宗祠的亲情和敬意。
然而,近年来,我们的宗祠面临着严重的老化和破损问题。
为了保护我们宗祠的文化遗产,传承家族的精神,我们发起了这次宗祠修缮倡议书。
宗祠是我们家族的重要象征,记录着我们祖辈的智慧和贡献。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侵蚀,宗祠的建筑物已经出现了各种老化和破损的问题。
重修大宗祠倡议书

重修大宗祠倡议书重修大宗祠倡议书范文3篇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倡议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倡议书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
为了让您在写倡议书中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重修大宗祠倡议书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修大宗祠倡议书范文1尊敬的各房宗亲们台鉴:水有源头树有根,人生在世代代传,尊宗敬祖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我们的先祖一世宣卿莫状元公及其后裔居封开,至六世祖永昌公官至广州立家,七世祖鲁公迁居南海,至十二世祖南英公丶瑞风公从南海贸易而至新会,择地开族,繁衍生息,族大昌隆。
至明末间,本族各房倡建宗祠,定吉于双水塘河西村建莫氏宗祠,坐癸向丁(坐北向南帝坐),坐益卦向恒卦,前案五龙献瑞,正针正对古兜山脉最高峰-尖山,主出达贵官人,前案更有五级山为案台,主步步高升之意,左有深凹主财富,两旁旗山朝山有情朝拜宗祠,朝案有贪狼丶巨门丶文曲三星朝拜,主丁才贵皆旺。
建祠近500年历史,人才辈出,环耀莫氏。
宗祠开枝散叶有记录者如下:南英公系:慕岗房【慕罗房丶北罗山房(北罗山分支斗门丶会城莫家大地)】。
瑞风公系:双水塘河房(天麒公,系瑞凤公之长子;天聪公,系瑞凤公之六子,后裔居西村丶巷美丶红星);双水桥头房(天瑞公,系瑞凤公之四子,字应辅,生二子,长子名顺从,次子名子从。
裔居桥头桥东丶桥西丶东桥丶北桥丶蟠龙;后又有后裔迁环城茶坑塔北再回迁双水龙脊建和,后又有后裔迁古井炮台一带,还有迁海南文昌);双水沙朗沙岗(原果福村丶果禄村,两村变故情况见塘河巷美菊隐莫公祠侧之两村碑记,部分回迁塘河丶西村及七堡龙湾);双水富美一队(为何公几时迁出及后裔均未详);七堡龙湾村(天保公,系瑞凤公之次子,后裔户名子盛,先居双水豪山,后迁旧名七堡冲老村即现七堡龙湾村居住,其分支会城城南乔宁里莫家村)古劳鸭脷嘴(现鹤山古劳曜明村,为何公几时迁出未详,谱有述);台山房(天顺公,系瑞凤公之三子,妣雷氏,后裔居台山后迁会城新汉坊)丶恩平房(谱记有后裔去恩平,后裔户名丶居住地址未详)丶阳江房(后裔户名丶居住地址未详,有谱及三房宗亲大会资料记载:后裔与会城新汉坊房丶会城房合租大船回塘河合族祭祖,民-国三十六年后失去联系)。
重修祠堂倡议书范文(精选5篇)

重修祠堂倡议书范文(精选5篇)重修祠堂倡议书1尊敬的__族亲: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
__始祖来我村立基发源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
前辈已建__宗祠一座,前辈们的义举和功德,光耀后人。
只可惜现在__祠堂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已成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急需修缮。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我们的热血族人寝室难宁,尤以族人__x、等同志身体力行,积极动员和组织。
“__祠堂重修组委会”已经成立并开始工作,全面的`集资动员工作正式启动!通过组委会多次合议,预计修缮工程款达70余万元。
族人__同志千里迢迢回到家乡,号召我__族亲的创业者们伸出援手,共创善举。
族人张光建捐款40万,族人张玉亮也捐款10万元,其他善举如一些打工者,也慷慨解囊,你一千,他八百,暂不一一细举,这都是我__族亲的骄傲。
在此,我们组委会代表__的父老乡亲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但即便如此,我们修缮工程的资金仍有缺额。
为解决资金缺口,完成义举,经组委会商议,再次向族人发出全面倡议:恳切希望__子弟积极行动起米,能力不分大小,让我们齐心协力,慷慨解囊。
应广大族人的提议,凡我__族人,不分年龄大小,捐款额高低不限;超过100元者,刻碑留名,以告后人。
有我们的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缮宗祠礼堂之大业将指日可待。
__祠堂重修组委会二0__年九月重修祠堂倡议书2尊敬的易氏族亲;尊敬的异姓族亲: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
易氏始祖来我们村立基发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旺。
前辈曾于九十年代初在易氏宗祠的原址旁重建祖堂一座,前辈们的义举和功德,光耀后人。
只可惜现在易氏祖堂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已成千仓百孔,破烂不堪,急需修缮。
新易氏祖堂建成后红白喜事将可在祖堂举行,我们村其他姓族经应召同志提议如不嫌弃也可在易氏祖堂举行红白喜事。
修缮宗祠募捐活动倡议书5篇

修缮宗祠募捐活动倡议书5篇修缮宗祠募捐活动倡议书1尊敬的萧氏宗亲、兄弟姐妹及萧氏后人:你们好!萍西陂头萧氏宗祠自1821年建成以来一直为子孙后代所敬仰,春夏秋冬辗转,风风雨雨浸蚀,历经数百年沧桑,仍保存至今,但已经是破烂不堪。
为倡导崇贤敬祖,饮水思源,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为缅怀祖先,弘扬先祖创业精神,启迪后辈;为使宗祠恢复当年风采,彰显宗祠气派。
由萧氏前辈等发起,多次开会研究,一致同意在原址上作一次全面重修,因工作量大,所需费用也多。
现予以广泛倡导并征求意见,收集踊跃乐捐意向。
百年大计,佑福子孙,期待所有萧氏子孙的全力参与! __萧氏宗祠理事会__年6月30日修缮宗祠募捐活动倡议书2亲爱的孙氏家族同胞:祠堂是百家姓氏的形象代表和礼教圣地。
我孙氏一族自始祖孙守仁和孙守忠兄弟二人自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来到束鹿(今辛集市),历经600余载,传25世。
这期间,我族中的前辈人曾几度建祠,至今仍有人记得原来的前营家堂和后营家堂,但是都因为其它原故而不复存,今已经成为了民宅,想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修建家堂已经不可能,但建祠孝义尚在,名垂史册,人所共知。
当今逢盛世,富而思源、重礼、存孝、布德。
我族人念及我偌大一个孙氏家族,祖宗亡灵无栖息之所,子孙祭祀无拜谒之堂,族中议事无聚集中心,曾几次研究建祠之事。
幸蒙我族中企业家孙运起会长顾念根本,开明绅士。
顶力资助。
这可是难逢的机遇,随成立了“修建小章孙氏家族祠堂理事会”决定:号召全族的人们,前、后营合并,重新修建孙氏祠堂,重新购买庄基地。
按照一般建筑风格构造,重新修建“孙氏祠堂”既用于祭祀先祖,敬孝执礼之场所,又用于亲情联谊聚会、传播科技文化信息、移风移俗、建设精神文明的社区文化中心。
结合打造人文景观,创新旅游发展环境,既有利于家族,亦有益于社会。
但是工程较大,所需时间会很长,耗资也会很多,用人之多,难度之大,非我族中之人合力不能解决。
为此,特作倡议如下:1、坚持家族事业至高无尚原则。
祠堂修缮倡议书5篇范文

祠堂修缮倡议书1尊敬的各位宗亲:为弘扬中华姓氏文化,秉承先祖精神,让叶氏后裔勿忘吾祖。
特倡议修建梅州“叶氏宗祠”。
宗祠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
宗祠不仅是同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而且是宗族组织开展活动的地方,更是宣传姓氏文化的重要场所。
兴旺的家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宗族,则宗庙残颓,香火断绝。
古代宗祠被视为高于一切,神圣不可侵犯,祠堂成为家族具有凝聚力的象征。
我梅州叶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欣逢盛世,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我们富而思源,思祖敬宗。
鉴于众多姓氏都在其祖地相继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宗祠,我梅州叶氏古往今来对国家对社会有着卓越贡献,有着厚重传统美德、家族昌盛,又岂能落后于他姓?为此我们倡议集我叶族之力,在祖地梅州修建一座“叶氏宗祠”,对历史上各个时期作出突出贡献的叶氏先祖建祠纪念,可谓既顺应了时代潮流,也符合广大叶族人的心愿。
鉴于叶氏宗祠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祠堂建设工程投资巨大,希望全体族亲众志成城,同心同德,建言献策,慷慨解囊,踊跃捐资,广种福田,上酬祖恩,下荫子孙!敬请全体宗亲互相转告,续薪助火,添砖加瓦。
修建宗祠,裔孙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为彰善举,凡捐款者,镌勒于宗祠芳名榜上,流芳百世,德昭后代!梅州叶氏宗祠筹建委员会20__年__月__日祠堂修缮倡议书2各位宗亲:我先祖鸾公字景瑞,剑州别驾,为雷氏璜溪始祖。
天复二年,任戍之乱,不受伪官,历蜀徙入闽中,经循汀州入建,适至璜溪(今房道镇),视之山川秀丽,土地平原,资源丰富,风景为胜。
扎根于璜溪。
鸾公长孙友敬六世祖,为正宗派,敕封豫章郡公。
夫妇百年,安葬曹山。
其长子仁琬公,于宋壬申年建立雷氏曹山祠堂。
曹山祠为雷氏世家大祠,在八闽中,建宁为最,儒学世家为最,国朝仕宦为最。
惯例农历二月十五为祭祀日延续至今。
在动-乱期间,曹山祠堂遭破坏烧毁。
族人被-迫临时搭建,饱受风霜之苦三十余年。
现祠堂已是残垣断壁,遍地瓦砾。
子孙不孝!愧对先人。
宗族祠堂修缮捐款倡议书(8篇)

宗族祠堂修缮捐款倡议书(8篇)各位乡亲、乡贤、各位志士:你们好!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
__始祖来我村立基发源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丁兴盛。
前辈已建__宗祠一座,前辈们的义举和功德,光耀后人。
只惋惜现在__祠堂年久失修,历经风雨,已成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急需修缮。
“衣食足而知荣辱”,逢盛世百废俱兴,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仰慕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我们的热血族人寝室难宁,尤以族人__等同志身体力行,积极发动和组织。
“__祠堂重修组委会”已经成立并开头工作,全面的集资发动工作正式启动!通过组委会屡次合议,估计修缮工程款达__余万元。
族人__同志千里迢迢回到家乡,号召我__族亲的创业者们伸出援手,共创善举。
族人__捐款40万,族人__也捐款10万元,其他善举如一些打工者,也大方解囊,你一千,他八百,暂不一一细举,这都是我__族亲的傲慢。
在此,我们组委会代表__的父老乡亲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但即便如此,我们修缮工程的资金仍有缺额。
为解决资金缺口,完成义举,经组委会协商,再次向族人发出全面建议:恳切盼望__子弟积极行动起米,力量不分大小,让我们齐心协力,大方解囊。
应广阔族人的提议,凡我__族人,不分年龄大小,捐款额凹凸不限;超过100元者,刻碑留名,以告后人。
有我们的共同努力,众志成城,完成修缮宗祠礼堂之大业将指日可待。
建议人:__2022年x月x日宗族祠堂修缮捐款建议书(精选篇2)各位乡亲、乡贤、各位志士:你们好!原氏家族,源远流长,人之有祖,如木之有本,树之有根,山之有脉,水之有源,故中华礼教,最重人伦;百行之本,以孝为先,为人予者,当思木本水源,须重慎终追远,此乃炎黄子孙之传统美德,亦为我中华民族所以有如此强大地分散力之根本缘由也。
吾族原氏得意姓至今数千余年,立足於泱泱大国之中,英才辈出,功业彪炳,家声远播,福泽绵长数没尽文坛通儒,武将,名标青史,为后人所仰慕。
2024年宗祠重修倡议书

2024年宗祠重修倡议书尊敬的各位宗亲和宗祠管理层:大家好!我是XXX宗亲,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向各位宗亲和宗祠管理层提出2024年宗祠重修的倡议。
作为宗族的一员,我深知宗祠对我们宗亲的重要意义,也了解宗祠在传承家族文化、弘扬中华传统价值观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首先,我想提出宗祠重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宗祠,时间的流逝和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宗祠建筑、设施和装饰物面临严重的老化和损坏。
这不仅影响了我们宗亲的参拜和活动,也对宗族的形象和声誉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因此,重修宗祠是非常必要的,以便保护和传承我们的宗族文化遗产。
其次,宗祠的重修能够为宗亲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重修后的宗祠将不仅是一个供人祭祀、宴请的场所,更是一个开展文化、教育、社交活动的中心。
我们可以在宗祠内设立图书馆、展览厅、文化教室等,供宗亲学习、交流和展示我们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宗亲不仅能够增进交流,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们宗族的价值观和精神。
第三,宗祠重修也是一个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祠在传承和弘扬传统价值观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宗祠重修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邀请专业的建筑师、设计师和文化学者参与,充分挖掘和展示宗祠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这一过程,我们不仅能够激发宗亲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也能够向外界展示我们宗族的优秀传统和价值观。
最后,我想提出宗祠重修的资金筹措方式。
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筹措资金,例如向宗亲募捐、申请相关文化基金或政府资助,以及寻求企业或社会捐助等。
值得一提的是,宗祠重修不仅是我们宗亲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的事情。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集体活动,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从而筹措到足够的资金。
尊敬的各位宗亲和宗祠管理层,宗祠作为我们宗族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凝聚心力、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
重修宗祠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支持,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实现2024年宗祠重修的目标,让我们的宗祠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修大宗祠倡议书范文
精心整理:更多出色文章请查阅:
重修大宗祠倡议书
XXXX大宗祠,是我XXXX的象征,亦是我族根之所在!宗祠稳固,始祖公安坐其中,佑我族人长安,是我族人的共同夙愿。
追溯XX大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距今已历172载!翻开族谱的扉页,从字里行间渗出馨香,当年我们的先贤,经过多番的努力,筹备近五十年,才完成族人的心愿,兴建起XX大宗祠,过程可谓艰辛重重。
随着岁月的流逝,宗祠已经变得木朽墙残,加上白蚁的蛀蚀,后座祖堂的上盖,已于上世纪80年代坍塌,后用锌铁瓦重盖,一直沿用至今。
宗祠的前座金中架杉桁等,亦惨遭白蚁、水渍的遗祸,居左边的金中架现已约莫下沉十几公分,凡落雨天,杉桁俱湿,墙体剥落,整座XX大宗祠,大有不胜岁月的重负,行将倒塌之虞!
XX大宗祠曾在上世纪20〜40年代间用作办学,培育村中子弟,校名唤作“崇德学校”,而当年上学最年幼的学子,现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八旬老翁了。
曾记得20XX年8月,
旅居加拿大的我族宗亲古大彦先生回到故乡,第一件大事就是上大宗祠向始祖进香。
步入祖祠,醒目的“崇德堂”牌匾
三个大字映入眼帘,他眼眶都濡湿了,似乎怅然若有所思后来古大彦先生告诉我们:“父亲古兀曾告诫他,家乡的‘崇德学校’就是他当年的启蒙学校。
”虽事隔数十年,古大彦先生一直将这番说话铭记于心。
今日有幸目睹父亲的启蒙摇篮,更是思绪万千,对“崇德”二字有进一步的理解。
现在和那些硕果仅存经已是凤毛麟角的当年学子闲话家常,说起崇德学校的旧
事,他们都会像一个老顽童一样兴致勃勃地告诉你:当年的后门山古树参天,有两人合抱不过的大松树,林中茂密,四时水果应有尽有,生态盎然。
更是雀鸟繁衍的理想场所。
他们一下课,就抓紧时间去掏鸟蛋、捉雀仔、采野果,然后又结伴偷偷去大碑沟冲凉,捉鱼摸虾,后来又不知怎样被老师、父母知道,又如何处罚他们,忆述起来事情恍如发生在昨日,但一讲起现今的大祠堂,却残破不堪,修缮乏力,一个个都黯然伤神,嗟叹不已!他们更担心的是,随着他们逐一的物故凋零,大宗祠亦跟着灰飞烟灭,不复存在!繁衍六百多年的xxxx,究竟何处是根,何处是家漂泊海外的游子,午夜梦回,魂归故里时,他们又情系何处
去年大寒,我们几叔侄萌生奇思妙想,回故乡古劳寻根问祖。
早上七时驾车上路,约两个钟头的车程,回到魂牵梦萦,阔别已六百多年的古劳围。
踏进故土,思潮起伏,内心的疑问却越来越多故乡现在还有些什么亲人他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又如何他们讲何种方言广府话抑或客家话还
能认我们作兄弟吗真是思绪万千,不敢想象。
后来我们确定:
先找XX大宗祠、再找大宗祠属下的理事会,取出我们一起裹带去的《XXXX 族谱》,说明我们的始祖叫做瑜保公,600年前从鹤山古劳迁居到香山,对方新、旧理事长古伟明、古裕章二先生耐心听我们细说缘由,认为切合情理,遂互相称作兄弟。
继而在祖祠,向我们的先祖都禄公上香,并于大宗祠门前摄照留念,并约定明年农历九月,回祖家古劳参加三年一度祭祖活动。
已近响午,古劳方面的宗亲在西江河边,设宴款待我们一行。
大家举杯畅饮,互询近况,共叙祖德,此情此景,令人难以忘怀。
酒酣之际,我凝望着滔滔东去的西江水,思绪漂得很远,一千多年前,我们的先祖都禄公,亦是经此水系,带上祖先灵牌,由南雄举家漂流至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传承千年。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深深体会到:祠堂、祖墓、族谱在一个家族中,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它能找回你无价的历史,亦是我中华民族其中一部分宝贵的文化遗产。
尊祖敬宗,是做人之本,为人子孙,理应时刻紧记。
现眼见我们的XXXX大宗祠日渐颓败,我辈又岂能坐视不顾大家有否想过,百年之后,我们准备留下一些什么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一座大宗祠,一本完整的族谱,使我
XX万代流传,
不是很美好的事情吗?兄弟们,历史的重担已经昭然落在我们的肩上,如果我们不行动起来,谁又能够给我们完成此一
历史任务呢?今有古族裔孙:古根和、古耀源、古庆伟、古志强、古国祥郑重向外界发出倡议,举阖族之力,重修XX 大宗祠、继修《XXXX族谱》,功成之日,上慰祖先,下抚耆老,免却XX古族百年之忧,诚虔哉,快哉!
去年清明节,在大祠堂的祭祖晚宴上,宗亲古根和、古耀源二先生就率先提出重修大宗祠的建议,得到大家的应声附和,后经过大宗祠临时理事会一年多来的探讨研究,大家意见一致,遂提出重修大宗祠的意向,并聘请江门市嘉和古典建筑工程队作出工程预算,并制作出XX大宗祠的电脑效果图,以供各位宗亲参考,望能够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力求工程质量尽善尽美。
现临时理事会决定:
重修XX大宗祠,向族人、社会各界工商友好筹集资金
110万元;
第五次编纂《XXXX族谱》的工作同时进行,先做好前期的资料搜集,一一登记在册。
自倡议书发出之日始,愿我族人团结一致,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为完
成我们共同目标,作出自己的义务和贡献。
还是古根和兄台阐述得好:“我们这一代人的事,就应该由我们这一代人来解决,为了子孙后代,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语言简单朴素,有力,古人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早日完成我们的宏大计划,奋斗!奋斗!
再奋斗!!!
宗祠临时理事会
20XX年7月6日
《重修大宗祠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