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沉淀池讲解学习
关于二沉池的详解

关于二沉池的详解导读: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必须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澄清后的达标处理水才能排放,同时还要为生物处理设施提供一定浓度的回流污泥或一定量的处理水,因此二沉池的工作性能对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效果有直接关系。
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必须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澄清后的达标处理水才能排放,同时还要为生物处理设施提供一定浓度的回流污泥或一定量的处理水,因此二沉池的工作性能对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效果有直接关系。
1、二次池的概念及作用(1)二沉池的定义按照在污水处理流程中所处的位置,沉淀池可分为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两种。
初次沉淀池一般设置在污水处理厂的沉砂池之后、曝气池之前,二次沉淀池设置在曝气池之后、深度处理或排放之前。
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必须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澄清后的达标处理水才能排放,同时还要为生物处理设施提供一定浓度的回流污泥或一定量的处理水,因此二沉池的工作性能对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效果有直接关系。
二沉池的型式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斜板沉淀池等。
(2)二次池的作用二沉池的作用是泥水分离使经过生物处理的混合液澄清,同时对混合液中的污泥进行浓缩。
二沉池是污水生物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起着保证出水水质悬浮物含量合格的决定性作用。
如果二沉池设置得不合理,即使生物处理的效果很好,混合液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含量已经很少,混合液在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的效果不理想,出水水质仍有可能不合格。
如果污泥浓缩效果不好,回流到曝气池的微生物量就难以保证,曝气混合液浓度的降低将会导致污水处理效果的下降,进而影响出水水质。
2、二沉池的分类及要求(1)二次沉淀池的设置要求1)水力负荷一般为0.5—1.8m3/(m2·h),处理工业废水时,活性污泥中有机物比例较大,曝气池混合液的SVI偏高,与其配套的二沉池宜采用较低的表面水力负荷。
2)为保证污泥能在二沉池得到足够的浓缩,以便供给曝气池所需浓度的回流污泥,二沉池的固体表面负荷为150kg/(m2·d),斜管(板)二沉池的固体表面负荷可扩大到192kg/(m²·d)。
关于二沉池的知识点

关于二沉池的知识点关于二沉池的知识点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必须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澄清后的达标处理水才能排放,同时还要为生物处理设施提供一定浓度的回流污泥或一定量的处理水,因此二沉池的工作性能对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效果有直接关系。
二沉池的型式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斜板沉淀池等。
什么是二次沉淀池?按照在污水处理流程中所处的位置,沉淀池可分为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两种。
初次沉淀池一般设置在污水处理厂的沉砂池之后、曝气池之前,二次沉淀池设置在曝气池之后、深度处理或排放之前。
污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必须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澄清后的达标处理水才能排放,同时还要为生物处理设施提供一定浓度的回流污泥或一定量的处理水,因此二沉池的工作性能对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效果有直接关系。
二沉池的型式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斜板沉淀池等。
二次沉淀池的作用是什么二沉池的作用是泥水分离使经过生物处理的混合液澄清,同时对混合液中的污泥进行浓缩。
二沉池是污水生物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起着保证出水水质悬浮物含量合格的决定性作用。
如果二沉池设置得不合理,即使生物处理的效果很好,混合液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含量已经很少,混合液在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的效果不理想,出水水质仍有可能不合格。
如果污泥浓缩效果不好,回流到曝气池的微生物量就难以保证,曝气混合液浓度的降低将会导致污水处理效果的下降,进而影响出水水质。
设置二次沉淀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水力负荷一般为—/(m2·h),处理工业废水时,活性污泥中有机物比例较大,曝气池混合液的SVI偏高,与其配套的二沉池宜采用较低的表面水力负荷。
(2)为保证污泥能在二沉池得到足够的浓缩,以便供给曝气池所需浓度的回流污泥,二沉池的固体表面负荷为150kg/(m2·d),斜管(板)二沉池的固体表面负荷可扩大到192kg/(m²·d)。
(3)二沉池池边水深宜采用~4m,具体值与池体的大小有关,二沉池直径越大,池边水深也应当适当加大,否则二沉池的水力效率将降低、有效容积将减小。
二次沉淀池

一、二次沉淀池特点二、池型选择1.初沉池: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管)式2.二沉池: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管)板式三、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方法(1)表面负荷式中A—二沉池的面积,㎡Qmax—最大时污水量,m 3/h q—水力表面负荷,m 3/㎡·h H—澄清区水深,mt—二沉池水力停留时间,hv—活性污泥成层沉淀时沉速,㎜/s(2)固体通量法式中G—固体通量,即固体面积负荷值,kg/(㎡·d)A—二沉池的面积,㎡v g —由排泥引起的污泥下沉速度,m/d二次沉淀池3.斜(管)板式沉淀池用于二沉池时由于活性污泥黏度较大,容易黏附在斜管上,影响沉淀效果,甚至堵塞斜管引起泛泥,应慎用,用时以固体负荷核算初沉池与二沉池区别1.二沉池的处理对象是活性污泥混合液(2000~4000mg/L)、有絮凝性、质轻、沉速较慢2.二沉池中存在层状沉淀(水力澄清作用)和压缩沉淀(污泥浓缩功能)3.二沉池设计包括:池型选择、沉淀池面积、有效水深、污泥区容积、沉淀池结构尺寸设计Xr—沉淀池底流回流污泥浓度,kg/m 3v o —初始浓度为X的成层沉淀速度,m/d X—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kg/m 32.设计一般规定(1)二沉池设计流量为污水的最大流量,不包括回流污泥量。
但沉淀池中心筒的设计包括回流污泥量(2)二沉池个数或分格数不应少于2个,并按并联设置(3)二沉池中心筒中的下沉速度不应超过0.03㎜/s(4)二沉池中成层沉淀的速度在0.2~0.5㎜/s混合污泥浓度与沉降速度v值(5)二沉池的固体负荷G一般为140~160kg/(㎡·d),斜管沉淀180~195kg/(㎡·d)(6)出水堰负荷不宜大于1.7L/(s·m)(7)二沉池储泥时间为2h,生物膜法按4h计算(6)二沉池宜采用机械连续排泥,静压排泥时,生物膜法不小于1.2m,曝气池后不小于0.9m。
泥斗斜角不小于50°g r o G v X v X=+525㎡466.667㎡420m3/h1m3/m2·h2m3h0mm/s140㎡·d60㎡10m/d10kg/m3 2m/d 20kg/m3。
二次沉淀池

一、二次沉淀池特点二、池型选择1.初沉池: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板(管)式2.二沉池: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管)板式三、设计要求1.设计计算方法(1)表面负荷式中A—二沉池的面积,㎡Qmax—最大时污水量,m 3/h q—水力表面负荷,m 3/㎡·h H—澄清区水深,mt—二沉池水力停留时间,hv—活性污泥成层沉淀时沉速,㎜/s(2)固体通量法式中G—固体通量,即固体面积负荷值,kg/(㎡·d)A—二沉池的面积,㎡v g —由排泥引起的污泥下沉速度,m/d二次沉淀池3.斜(管)板式沉淀池用于二沉池时由于活性污泥黏度较大,容易黏附在斜管上,影响沉淀效果,甚至堵塞斜管引起泛泥,应慎用,用时以固体负荷核算初沉池与二沉池区别1.二沉池的处理对象是活性污泥混合液(2000~4000mg/L)、有絮凝性、质轻、沉速较慢2.二沉池中存在层状沉淀(水力澄清作用)和压缩沉淀(污泥浓缩功能)3.二沉池设计包括:池型选择、沉淀池面积、有效水深、污泥区容积、沉淀池结构尺寸设计Xr—沉淀池底流回流污泥浓度,kg/m 3v o —初始浓度为X的成层沉淀速度,m/d X—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kg/m 32.设计一般规定(1)二沉池设计流量为污水的最大流量,不包括回流污泥量。
但沉淀池中心筒的设计包括回流污泥量(2)二沉池个数或分格数不应少于2个,并按并联设置(3)二沉池中心筒中的下沉速度不应超过0.03㎜/s(4)二沉池中成层沉淀的速度在0.2~0.5㎜/s混合污泥浓度与沉降速度v值(5)二沉池的固体负荷G一般为140~160kg/(㎡·d),斜管沉淀180~195kg/(㎡·d)(6)出水堰负荷不宜大于1.7L/(s·m)(7)二沉池储泥时间为2h,生物膜法按4h计算(6)二沉池宜采用机械连续排泥,静压排泥时,生物膜法不小于1.2m,曝气池后不小于0.9m。
泥斗斜角不小于50°g r o G v X v X=+525㎡466.667㎡420m3/h1m3/m2·h2m3h0mm/s140㎡·d60㎡10m/d10kg/m3 2m/d 20kg/m3。
二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重力分离法

二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重力分离法斜板沉淀池可以使原水中的SS(悬浮物),固体物或经过投加混凝剂后形成的絮体矾花,在斜管底侧表面积聚成薄泥层,依靠重力作用滑回泥渣悬浮层,继而沉入集泥斗,由排泥管排入污泥池另行处理或综合利用,上清液逐渐上升到三角溢流堰排出,可直接排放或回用。
斜板沉淀池的每两块平行斜板间相、有一个很浅的沉淀池。
使被处理的水(或废水)与沉降的污泥在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
根据其相互运动的力一向可分为同向流、异向流和侧向流三种不同分离方式。
斜板沉淀池运用“浅层沉淀”原理,缩短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问;并且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提高了沉淀池的处埋能力,其溢流率可达
36nt3/(rru"h)。
比一般:沉淀池的处埋能力高出7一10倍。
二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由于油、气、水的相对密度不同,组分一定的油水混合物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当系统处于平衡时就会形成一定比例的油、气、水相。
当相对较轻的组分处于层流状态时,较重组分液滴根据斯托克斯公式的运动规律沉降,重力式沉降分离设备即根据这一基本原理进行设计。
由斯托克斯公式可知,沉降速度与油中水分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与水油的密度差成正比,与油的粘度成反比。
通过增大水分密度,扩大油水密度差,减小油液粘度可以提高沉降分离速度,从而提高分离效率。
经过进一步的探索,1904年Hazen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浅池理
论",即在重力沉降过程中,分散而非结绒颗粒的沉降效果以颗粒的沉降速度与池面积为函数衡量,与池深、沉降时间无关,也即提高沉降池的处理能力有两个途径。
二沉池工作原理

二沉池工作原理
二沉池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设备,它主要通过重力作用将悬浮物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污水进入二沉池:污水首先通过管道进入二沉池,并在进入时经过缓冲区,使污水能够均匀地分布到整个二沉池中。
2. 水流减速:进入二沉池后,水流速度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二沉池的设计使水流通过扩散装置,从而减缓流速。
减速后的水流进入二沉区域。
3. 悬浮物沉降:在二沉区域,水流的速度进一步减小,使得悬浮物开始沉降。
由于悬浮物的密度大于水,它们会逐渐沉向底部。
4. 澄清水排出:清水(也称为澄清水)会在二沉池的上部逐渐积聚。
通过设置澄清区域的溢流管,可定期或连续地将澄清水排出去。
排出的清水可以进一步处理或直接排放至环境中。
5. 污泥排出:沉降到底部的悬浮物被称为污泥。
为了保持二沉池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排出积聚的污泥。
常见的方法是利用污泥排出管道和气力输送系统将污泥输送到污泥处理设备中。
通过以上步骤,二沉池能够有效地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分离出去,使得处理后的水质更佳。
它在污水处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家庭污水处理、工业污水处理等领域。
平流式二次沉淀池工作原理

平流式二次沉淀池工作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平流式二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这可有意思啦!
你想想看,水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在平流式二次沉淀池这个大“游乐场”里玩耍。
水带着各种杂质一路奔跑进来,这就开始了一场神奇的旅程!
首先呢,水会慢慢悠悠地流进沉淀池,就像我们悠闲地散步一样。
在这里,水流的速度会逐渐减慢,为啥呀?这就好比跑步跑累了,得歇歇脚不是。
水流慢下来后,那些较重的杂质,比如泥沙呀,就开始慢慢下沉啦,就像石头掉进水里一样,噗通一下就沉下去了。
“哎呀,那较轻的杂质咋办呢?”有人可能会问。
别急呀!沉淀池里还有个神奇的家伙,叫“絮凝体”。
这些絮凝体就像小小的魔术贴,会把那些较轻的杂质给黏住,然后一起慢慢下沉。
这就好像一群好朋友手牵手一起走一样。
然后呢,沉淀下来的杂质就乖乖地待在池底啦,干净的水就会从上面流出去,就好像孩子们玩累了各自回家一样。
你说这平流式二次沉淀池是不是很厉害?它就像一个默默工作的卫士,把污水变得干干净净!这可不简单呐!
我觉得平流式二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真的超级神奇,它用这么简单的办法就能把水变得清澈,简直太了不起了!我们真得好好感谢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呀!。
污水处理中的二次沉淀

农村污水处理的应用
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二次沉淀技术在农村污水处理
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通过二次沉淀池,可以有效去除 农村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和 营养盐,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
农村污水处理中的二次沉淀技术 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用适宜 的工艺和设备,降低投资和运行
成本。
THANKS
感谢观看
维护与管理
定期检查
对沉淀池的结构、设备及附属设 施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清理与维修
对沉淀池进行定期清理,修复损 坏的设备及部件,保证其处理效
果。
数据记录与分析
记录沉淀池的运行数据,如进出 水水质、流量等,分析处理效果
,为后续的优化提供依据。
CHAPTER
03
二次沉淀池的效率问题
沉淀效率的影响因素
二次沉淀池的设计和运行需根据城市污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优化,以满足出水 水质指标。
工业废水处理的应用
工业废水处理中,二次沉淀技 术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 物、重金属离子和有害化学物 质。
根据不同工业废水的水质和处 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沉淀工艺 和材料,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工业废水处理中的二次沉淀技 术有助于降低废水对环境的影 响,促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悬浮颗粒的性质
颗粒的密度、大小、形状和表面电荷等物理化学性质影响其沉降速度和聚集状态,从而影 响沉淀效率。
水流条件
水流的流速、方向、扰动程度等对颗粒的迁移和沉淀有重要影响。流速过快可能导致悬浮 物未能充分沉淀,而流速过慢则可能增加颗粒在沉淀池内的停留时间,影响出水水质。
沉淀池设计参数
池深、池径、出口堰高度等设计参数影响水流状态和沉淀效果。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短流 、死角等问题,降低沉淀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c第o五nd节ary S二et次tlin沉g淀Ta池nk
Secondary Settling Tank
二次沉淀池的功能要求
1.澄清(固液分离)
2.污泥浓缩(使回流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回 流污泥的体积减少)
二沉池的实际工作情况
二沉池的澄清能力与混合液进入池后的絮凝情况密切相 关,也与二沉池的表面面积有关。
• 混合液污泥浓度对q值的影响较大,当污泥浓度较 高时,应采用较小的q值;反之。则可采用较高的q 值。可以参见下表:
• MLSS(mg/L)
• 2000 • 3000 • 4000 • 5000 • 6000 • 7000
q(m3/m2.h)
1.8 1.26 1.01 0.79 0.65 0.50
(3)污泥斗的容积,要考虑污泥浓缩的要求。在二沉池内, 活性污泥中的溶解氧只有消耗,没有补充,容易耗尽。缺氧时 间过长可能影响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力,并可能因反硝化而 使污泥上浮,故浓缩时间一般不超过2h。
二次沉淀池的构造和计算
二次沉淀池的容积计算方法可用下列两个公式反映:
A Q max qA q v
二沉池的浓缩能力主要与污泥性质及泥斗的容积有关。
对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降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二沉池的泥斗容积可以 较小。
基本原理
二次沉淀池的构造和计算
二次沉淀池在构造上要注意以下特点:
(1)二次沉淀池的进水部分,应使布水均匀并造成有利于絮 凝的条件,使泥花结大。
(2)二沉池中污泥絮体较轻,容易被出流水挟走,要限制出流 堰处的流速,使单位堰长的出水量不超过10m3/(m· h)。
u
V s RQV rq matx t s v
HQmaxt qt A
式中:A——澄清区表面积,m2; Qmax——废水设计流量,用最大时流量,m3/h; q——沉淀效率参数,m3/(m2·h)或m/h; Vs——污泥区容积,m3; R——最大污泥回流比; ts——污泥在二次沉淀池中的浓缩时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