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专题4第二单元第一课时醇的性质和应用
《醇的性质和应用》公开课课件(苏教版选修5)吴登运

喝酒脸红的原因
酒精(既乙醇)吸收后,绝大部分在肝脏被氧 化分解。在醇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成乙醛,又在 醛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成乙酸,乙酸进入血液, 在代谢过程中,最后生成CO2和H2O排出体外。 乙醛能使脸部毛细血管扩张而变红,所以喝酒 脸红的人意味着他们有高效的醇脱氢酶,但是缺 乏醛脱氢酶,所以体内迅速积聚大量乙醛而迟迟 不能代谢,出现中毒现象,比如会面红耳赤、头 疼、心率加快、严重可导致死亡。 长期喝酒,会使醛脱氢酶活性降低,使肝脏乙 醛浓度过高,损伤肝脏,引起疾病。
思考提升:根据断键位置,分析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
在结构上除了拥有羟基外,还应具备什么特点?是不是所有的 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CH3 CH3OH CH3一C一OH CH3
CH3 CH3一C一CH2一OH CH3
结论: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β-C原子上要
有氢。
②分子间脱水 (取代反应) 断键位置:R—O—H H—O—R
专题4《醇酚》(苏教版选修5)
江苏省李集中学 高二化学组
吴登运
第一课时 醇的性质和应用
学习目标
1、掌握醇的结构特点,理解醇的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的原理; 2、能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醇类化合 物,提高逻辑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
温故知新
H
H
1、组成为C2H6O的分子,它可能的结构是什么?试画出其结构式。
4、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与活泼金属反应(反应现象:填表, 与水、乙醚进行对比)
(1)乙醇与活泼金属反应(反应现象:填表, 与水、乙醚进行对比)
钠与水反应 浮、熔、游、响、红 钠与乙醇反应 钠沉在底部 缓慢放出气体 反应剧烈程度比较: 钠与乙醚 沉在底部 无明显现象
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剧烈
有机化学基础学案(专题4)[1]
![有机化学基础学案(专题4)[1]](https://img.taocdn.com/s3/m/14be053e0b4c2e3f572763af.png)
难溶于水?
由酚醛树脂生产的防水卫生间门以酚醛树脂为原料的转轮【温故知新】
.萘酚的结构简式为
阿司匹林是常用解热镇痛药物,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结构简式为
就合成了阿司匹林,但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问题:居室中的主要污染气体是什么?温故知新】
醛净全效聚甲酚磺【温故知新】
1.醛类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2.写出生成羟基的4种方法的反应方程式,并标明反应类型
3.写出属于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重要的反应规律
(1)卤代烃的消去规律:脱去碳上的氢,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2)醇的消去规律:脱去碳上的氢,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3)醇的催化氧化规律:醇被氧化生成醛,醇被氧化生成酮。
5.互为竞争反应的是,
6.互为可逆反应的两对反应是和
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请回答:
(1)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A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是。
(2)B→C的反应类型是(3)E的结构简式是。
《专题四 第一节 醇 酚 醚》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醇酚醚》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中职化学课程《醇酚醚》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区分醇、酚、醚,并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醇、酚、醚的化学反应,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醇、酚、醚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化学反应的掌握,以及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器械:酒精灯、试管、试管夹、胶头滴管、钠块等。
2. 准备化学试剂:乙醇、苯酚、丙三醇等。
3. 制作PPT,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
4. 安排学生分组,每组进行一种醇、酚、醚的化学反应实验。
5. 安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醇、酚、醚的基本观点和性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实物:酒、葡萄酒、酒精灯、酒精喷灯、醋酸、乙醇、苯酚、甘油、葡萄糖等。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酒是如何酿造的?酒精是如何制取的?酒精喷灯应用的燃料是什么?为什么不用汽油灯?为什么不用植物油制取蜡烛?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特点?3. 总结:这些物质都是有机化合物,即含碳的化合物。
它们大多数由碳氢氧或其他元素组成,它们的化学性质和无机物有很大差别。
它们是多种有机反应的基本物质,了解这些物质的性质和反应,对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及其它化学课程至关重要。
(二)讲授新课1. 醇的性质和制备(1)醇的分类和定名:展示各种醇类物质,如乙醇、丙醇、异丁醇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定名。
介绍醇的分类和定名规则。
(2)醇的物理性质:介绍醇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等。
(3)醇的化学性质:展示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制备乙醛的实验装置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反应原理。
介绍醇的氧化反应、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
(4)醇的制取:介绍工业上如何制备醇类物质,如通过乙烯水化法制取乙醇。
2. 酚的性质和制备(1)酚的分类和定名:展示各种酚类物质,如苯酚、甲基苯酚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定名。
教学设计与反思

1、工业生产如何实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的
2、硝酸工业能发生那些反应?写出工业上制备硝酸的化学方程式
3、处理不当对环境会造成哪些影响?
感受科学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义,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
小结
知识梳理
练习
投影练习
练习
巩固落实
课后任务
结合书本书写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探究稀硝酸与铜的反应
用改进装置进行实验:
一、铜与稀硝酸反应(NO的制取及尾气处理)
在5ml的注射器中放入一小片铜,如下图左所示,然后用温度计测一下稀硝酸温度,注射器先吸入少量水排尽空气,再吸入1ml稀硝酸,利用向下排液收集NO气体,如上图中。观察气体的颜色,溶液的颜色,反应后溶液的温度。
创造情景,通过神奇的玻尔多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硝酸的含量和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浓硝酸,提问:
1.浓硝酸、盐酸、硫酸状态如何?
2.工业硝酸、盐酸、硫酸浓度多大?
3.工业硝酸、盐酸、硫酸颜色是?
4.浓硝酸、盐酸、硫酸挥发如何?
………
投影比较
观察思考回答阅读课文交流讨论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硝酸的强氧化性
温度升高速率加快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1、浓硝酸与铜的反应
分析:浓硝酸与铜发生装置里发生如下反应:
1.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处理:实验结束时,小心向下排出注射器中的液体(不让气体逸出),然后吸入适量NaOH溶液,小心震荡即可。
2NO2+ 2NaOH = NaNO3+ NaNO3+ H2O
《有机化学基础》一等奖说课稿

《有机化学基础》一等奖说课稿《《有机化学基础》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有机化学基础》一等奖说课稿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我叫程志平,来自浙江省台州中学,我说课的主题是《酚的性质和应用》,选自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专题4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我将从思考、实践、反思三方面完成说课。
一、我的思考环绕着本课题,我从以下5个方面作了分析与思考1.教学价值①学科知识的建构价值《有机化学基础》介绍了常见几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并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酚》作为重要的一类有机物,它的出现可以完善有机物知识体系,丰富学生对有机物的认识。
②学科方法的发展价值酚继醇之后出现,同官能团性质却有较大差异的事实,让学生认识到有机物性质不仅取决于孤立基团的性质,还要考虑相互影响,丰富发展了结构决定性质的内涵,为以后复杂有机物性质的学习提供了方法指导,这是酚教学的最大价值。
③学科认知的情感价值酚可以造福人类,酚的不当使用也会污染环境,如何解决?关键还是靠化学本身,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化学的发展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酚》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生长出的新的知识。
2.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已学芳香烃和醇,掌握了苯环和羟基的性质。
能力基础:学生已了解有机物学习的重要思想,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潜在困难:对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比较片面,大部分同学对于基团之间是否存在着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不清楚;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比较薄弱。
基于对教材内容和价值的理解,结合《化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情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了解酚的结构特点;掌握苯酚的性质,并能准确书写相应方程式;了解苯酚的常见用途;知道酚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事实。
②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结构预测性质,用实验探究性质的过程,认识苯酚的性质;通过实际生活中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了解苯酚的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应用对比分析、类比迁移、归纳总结等方法,形成基团间相互影响的观念。
高中化学 第1部分 专题4 第一单元 卤代烃讲义(含解析)苏教版选修5-苏教版高二选修5化学教案

卤代烃1.甲烷与Cl2光照取代后的有机产物有几种?它们在常温下的状态是什么?提示:有4种,分别为CH3Cl、CH2Cl2、CHCl3、CCl4。
其中CH3Cl为气态,CH2Cl2、CHCl3、CCl4为液态。
2.溴乙烷(CH3CH2Br)含有的官能团是什么?如何由乙烯制取溴乙烷?提示:溴乙烷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溴原子;乙烯和HBr经加成反应可制得溴乙烷。
3.如何通过实验证明溶液中含有X-(X代表Cl、Br、I)?提示:取少量溶液于洁净试管中,滴入几滴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新知探究]探究1什么是卤代烃?CF2Cl2属于卤代烃吗?提示: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叫卤代烃,CF2Cl2属于卤代烃。
探究2是否所有卤代烃都是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提示:不是;如脂肪卤代烃的一氯代物和一氟代物的密度小于水。
探究3涂改液中含有苯的同系物和卤代烃,中小学生最好不要使用的原因是什么?提示:苯的同系物和卤代烃都有一定的毒性,危害健康,学生最好不要使用涂改液。
[必记结论]1.概念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
2.分类3.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用途:用作溶剂、农药、制冷剂、灭火剂等。
(2)危害:氟氯代烃(俗称氟利昂)能破坏大气臭氧层。
氟氯烃破坏臭氧的机理:主要是氟利昂进入平流层后,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出Cl原子基,Cl再与O3发生反应,破坏大气臭氧层。
(3)卤代烃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卤代烃致冷剂麻醉剂溶剂灭火剂医用农药[成功体验]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A .氯乙烯B .溴苯C .四氯化碳D .硝基苯解析:选D 硝基苯分子结构中不含卤素原子,且含有氧、氮原子,不属于卤代烃。
2.下列关于氟氯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氟氯烃是一类含氟和氯的卤代烃B .氟氯烃化学性质稳定,有毒C .氟氯烃大多数无色,无臭,无毒D .在平流层,氟氯烃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产生氯原子可引发损耗O 3的循环反应 解析:选B 氟氯烃的性质稳定,对人体无伤害,可作为致冷剂,它是无臭味的,当其进入臭氧层后,可以破坏O 3。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板书

高中化学乙醇教案板书第一节:乙醇的物理性质
一、物理性质概述
1.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2. 气味:有特有的刺鼻气味
3. 沸点:78.3℃
4. 密度:0.789 g/cm³
5. 溶解性:能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6. 燃烧性质:可燃,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二、实验操作
1. 观察乙醇的外观和气味
2. 测定乙醇的沸点
3. 测定乙醇的密度
第二节:乙醇的化学性质
一、化学性质概述
1. 乙醇的氧化反应:乙醇+氧气→乙醛+水
2. 乙醇的酸碱性:乙醇能和碱反应生成乙醇钠
二、实验操作
1. 观察乙醇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2. 利用乙醇和碱进行酸碱中和实验
第三节:乙醇的应用与环境影响
一、乙醇的应用
1. 工业上应用于有机合成和溶剂制备中
2. 医药行业中用作药物溶剂和消毒剂
3. 饮料行业中用作酒精饮料成分
二、乙醇的环境影响
1. 乙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增加大气温室气体含量
2. 乙醇生产中可能产生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应用和环境影响。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乙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高中化学醇教案

高中化学醇教案
教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学习过后能够掌握醇的基本概念、物理性质、化学性
质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
例如,学生应能描述醇的官能团结构,解释醇的极性如何影响其
溶解性,以及识别不同类型醇的命名规则。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案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含酒精饮品或药物作为导入案例,提
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醇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建立起醇
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实际意义。
进入正题后,教案应包含对醇分子结构特点的讲解。
通过分子模型或多媒体动画展示醇的
分子构造,特别是羟基(-OH)在分子中的位置和作用,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同时,
结合实验演示,如乙醇与水混合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醇的极性和溶解性。
在探讨醇的化学性质时,教案需要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
例如,通过铜镜反应来检验醇的
存在,或通过酯化反应合成简单的香精分子,使学生能够亲手操作并观察到化学反应的过程。
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为了巩固知识点,教案中还应该包括各类习题和案例分析。
比如,提供不同结构的醇分子,让学生练习命名,或者分析真实情境中的化学反应,如汽油添加剂MTE(甲基叔丁基醚)的合成过程等。
教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报告,分享他们对醇类化合物的认识和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
这种互动式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还能够促进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 R—CH2OH―O△―2→R—CHO(醛),
―O△―2→
(酮),
―O△―2→不反应。 5.乙烯制备实验的记忆口诀
硫酸酒精三比一,加热升温一百七, 为防暴沸加碎瓷,排水方法集乙烯。
1.乙醇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是什么?乙基(-C2H5) 属于官能团吗?写出乙醇的结构简式。 提 示 : 羟 基 ( 或 - OH) ; 乙 基 不 属 于 官 能 团 。 CH3CH2OH 或 C2H5OH。
②
2H2O 催化剂
CH3CH2OH―1―70―℃―→CH2=CH2↑+H2O 催化剂
Hale Waihona Puke 2CH3CH2OH―1―4― 0 ―℃→CH3CH2OCH2CH3 +H2O
△ CH3CH2OH+HBr――→CH3CH2Br+H2O
(2)乙醇在 170 ℃和 140 ℃都能脱水,这是分子中存在羟基 的缘故。在 170 ℃发生的是分子内脱水,在 140 ℃发生的是分 子间脱水,说明外界条件不同时,脱水的方式不同,产物也不同。 石棉绒或氧化铝也可作为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催化剂。
2.(好题共享·选自鲁科版教材 P66·T2)写出下列各物质相互转 化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①②⑤⑥的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体验] 1.(好题共享·选自鲁科版教材 P65·T1)[双选题]乙醇可以发生下列
化学反应,在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碳氧键而失去羟基的是
() A.乙醇在浓硫酸存在时发生的消去反应 B.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C.乙醇和氢卤酸的取代反应 D.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 解析:乙醇发生消去反应和乙醇与 HBr 反应时,均断裂碳氧 键而失去羟基。 答案:AC
专 题 4
第 二 单 元
第 一 课 时
理解·教材 新知
实验·多维 探究
把握·命题 热点
应用·落实 体验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课堂双基落实 课下综合检测
第二单元
醇酚
第一课时 醇的性质和应用
1.羟基与链烃基或苯环侧链相连为醇,羟基 与苯环直接相连为酚。
2.醇化学性质记忆口诀: 消去一个小分子,生成烯和氢卤酸; 钾、钠能换醇中氢,醇类氧化变醛酮。
2.乙醇可以燃烧,你能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吗? 点燃
提示:CH3CH2OH+3O2――→2CO2+3H2O。
3.钠与水,钠与乙醇哪一个反应更剧烈?试写出乙醇与钠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 示 : 钠 与 水 反 应 更 剧 烈 。 2CH3CH2OH + 2Na―→2C2H5ONa+H2↑。
乙醇的结构与性质
探究 2 组装如图所示装置。在试管Ⅰ中依次加入 2 mL 蒸馏水、4 mL 浓硫酸、2 mL 95%的乙醇和 3 g 溴化钠粉末, 在试管Ⅱ中注入蒸馏水,烧杯中注入自来水。加热试管Ⅰ至 微沸状态数分钟后,冷却。
试管Ⅱ中观察到有什么现象发生?依据上述实验现象, 你能判断出乙醇与氢溴酸反应的产物吗?请设计实验证明试 管Ⅱ中收集到的是溴代烃。
(1)实验过程中,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2)KOH 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反应类型是什么? (3)温度升高到 140 ℃时,生成的产物是什么?反应类 型是什么?
(4)温度升高到 170 ℃时,生成的产物是什么?反应类 型是什么?
提示:(1)酸性 KMnO4 溶液(紫红)褪色。 (2)除去挥发的乙醇和磷酸。 (3)乙醚(CH3CH2OCH2CH3);取代反应。 (4)乙烯(CH2=CH2);消去反应。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键可断裂的位
置有①②③④,化学性质与断键位置关系为:
化学性质 与活泼金属
钠反应
催化氧化
化学键断 裂位置 ①
①③
化学方程式
2CH3CH2OH+2Na―→2CH3CH2ONa+ H2↑ 2CH3CH2OH+O2―C―U△―或―A→g 2CH3CHO+
消去反应 分子间脱水 与 HBr 反应
②④ ①或②
[新知探究] 探究 1 向小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再放入一小块切去表层 的金属钠,观察到有什么现象发生?如何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 提示:钠块沉入底部(ρ 钠>ρ 乙醇),钠块上产生大量气泡且 在气泡推动下不断上升。待反应稳定后(或验纯后),点燃产生 的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并倒扣一支干燥的小烧杯, 观察到 有水珠生成,证明产生的气体为 H2。
[必记结论]
1.乙醇的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C2H6O
CH3CH2OH 羟基 或 C2H5OH (-OH)
2.乙醇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挥发性
与水以任
无色 特殊香味 液体 比水小
易挥发
意比混溶
3.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分子的官能团是羟基,它决定了乙醇的化学性质。
乙醇的结构式:
提示:在试管Ⅱ中可观察到有油状无色液体沉积于底部, 此物质是 CH3CH2Br,其检验方法为:取Ⅱ中油状液体少量 于试管中,加入 NaOH 溶液并加热,再加入足量稀 HNO3 酸 化后滴入 AgNO3 溶液,出现浅黄色沉淀,证明试管Ⅱ中收集 到的有机物是溴代烃。
探究 3 组装如图所示装置,在试管中加入 2 g P2O5 并 注入 4 mL 95%的乙醇,加热,观察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