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重点知识点多种多样的生物
初中科学生物多样性知识点整理

初中科学生物多样性知识点整理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界中各个层级中物种、遗传和生态多样性的综合。
了解生物多样性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初中生物多样性的知识点整理。
1. 物种多样性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单位。
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保护物种多样性至关重要。
初中生物课程通常会介绍一些典型的物种,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分类方式。
2. 生物分类生物分类是对不同物种进行系统组织和归类的过程。
了解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识别不同物种。
初中生物课程通常会涉及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例如共同特征、遗传关系和演化历史。
3.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初中生物课程通常会介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例如森林、湿地和海洋。
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非常重要。
4. 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初中生物课程通常会介绍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和动物分布、迁徙和繁殖模式的影响。
了解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可以促使我们采取行动来减缓这种影响。
5.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非常重要。
初中生物课程通常会介绍一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例如采取合适的自然保护区措施、禁止非法捕猎和采集以及推广可持续发展等。
6. 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种群内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
了解遗传多样性对于保护物种以及繁殖健康个体非常重要。
初中生物课程通常会介绍一些遗传多样性的基本原理和遗传变异的原因。
7. 自然界的适应性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自然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初中生物课程通常会涉及一些具有适应性的物种,例如栖息在不同环境中的动植物。
了解适应性的机制有助于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8. 生物技术与生物多样性生物技术是通过利用生物多样性来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一种方法。
初中生物课程通常会介绍一些生物技术的应用,例如基因工程和生物医学研究。
中考复习新导引·科学专题2 多种多样的生物

星蓝海学习网
(2) 生物的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界:细菌等
有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生 物
真核 生物
植物界 动物界
无种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专题2 多种多样的生物
考点一 生物与非生物 考点二 常见的动物 考点三 常见的植物 考点四 常见的微生物
星蓝海学习网
考点一 生物与非生物 说出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主要特点(a)
星蓝海学习网
考点一 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的分类 (1)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大部分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生物体都具有新陈代谢;生物体都具有应激性;生物体都有生长、 发育和生殖现象;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体都能适应 一定的环境并影响一定的环境。
星蓝海学习网
专题2 综合训练答案
1 、D 2 、 C 3 、 B 4 、 D 5、 C 6、 D 7、 D 8、 D 9、 D 10 (1)鳃(2)BC(3)用肺呼吸(4)A(5)胎生和哺乳 11 合欢 属 12(1)无根茎叶的分化 有茎和叶
(2)乙和丙。
星蓝海学习网
星蓝海学习网
3. 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 体表
鱼类
皮肤+鳞片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皮肤裸露
皮肤+鳞片 皮肤+甲
皮肤+羽毛
哺乳类
皮肤+毛
考点二 常见的动物
呼吸器官 鳃
鳃(幼体), 肺和皮肤(成体)
肺
肺和气囊
肺
体温 不恒定 不恒定 不恒定
初三生物复习资料: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

初三生物复习资料: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一、生物的分类1、生物分类的根据:生物的形态构造、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
2、生物分类的等级①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最根本的分类单位。
②种是指形态构造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部根本一样的一群生物。
③在生物分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
二、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1、植物类群〔1〕藻类植物①特征:构造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有大〔多细胞〕有小〔单细胞〕;②分布:大多生活在水中〔春来江水绿如蓝就指藻类植物的大量繁殖〕;③代表植物:单细胞〔衣藻、硅藻〕;多细胞〔紫菜、海带〕;④应用:饵料、食用、中药材;危害:赤潮。
〔2〕苔藓植物①特征:一般只有矮小的茎和又小又薄的叶,没有根,茎、叶中没有疏导组织,生殖过程离不开水;②分布: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如夏天阴湿的地面上,苔痕上阶绿就指苔藓植物〕;③代表植物:葫芦藓、地钱;④应用:检测空气污染,水土保持。
〔3〕蕨类植物①特征:具有正真的根、茎、叶〔羽状叶片〕,而且在体内还具有疏导组织,能较好适应陆地生活,叶片背后有孢子囊〔孢子是生殖细胞〕;②分布: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如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中〕;③代表植物:石松、蕨、桫椤;④应用:能源〔煤和石油〕、药用、饲料、肥料。
〔4〕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的生殖过程不需要水。
①裸子植物:根茎叶兴旺,多为木本植物且为高大乔木,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无真正的花和果实;适于生活在各种环境中;种类:松、杉、柏以及银杏、苏铁。
②被子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类群,在现存植物中占据对优势。
不同环境中的被子植物有其特定的适应方式:陆生〔根系兴旺〕;水生〔体内有气道〕2、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课本P30〕3、我国的珍稀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水杉、金花茶、珙桐。
浙江新中考生物第1讲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PPT课件(初中科学)

代表动物 草履虫 水螅 血吸虫 蛔虫 蚯蚓
乌贼、田螺
浙江三年中考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能力评估训练
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
身体、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 外骨骼,其中的昆虫是动物界 最大的类群
蝴蝶、蝗虫
成体辐射对称,幼体两侧对称, 体表有棘状崛起,具有中胚层 形成的内骨骼
海星
浙江三年中考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能力评估训练
浙江三年中考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能力评估训练
4.(2014·温州)2014 年我市渔民从海洋中捕获一体型庞 大的 脊椎动物,该 动物具有用鳃 呼吸、用鳍游 泳和卵生等 特点。在生物分类上它属于( )
A.哺乳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鱼类 【解 析】鱼类的特 征有生活在 水中,体表大 都覆盖有 鳞片 ,用鳃呼吸, 用鳍游泳,靠 尾部和躯干部 的左右摆动 和鳍的协调作用来 不断向前游动,生殖方式为卵生。 答案: D
A.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茎、叶
代表植物 海带、紫菜 地钱、葫芦藓
蕨
浙江三年中考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能力评估训练
植物类别
种子 植物
被子 植物
裸子 植物
形态结构
生殖 方式
种 子 不裸 露,
外 面 有果 皮包
被
种
种子裸露,外 子
面 没 有果 皮包
被
代表植物 桃、梨、苹果 松、柏、杉
浙江三年中考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能力评估训练
A.前后转动细 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 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 物像 C. 眼睛 看着 物镜, 向前转 动粗准 焦螺 旋,使 镜筒降 至最低
浙江三年中考 基础知识梳理 要点各个击破 能力评估训练
中考复习专题《生命科学》之多种多样的生物(56张PPT)

2.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其中 目镜 和 物镜 是显微镜的 最重要部分。 安放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操作步骤为:取镜→______ 对光 →放玻片→调焦距→_______ 观察 。 →_______ 观察前,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 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不让它接触玻片,否则会压碎玻 片,损坏物镜(透镜);观察时,一定要慢慢转动粗准 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避免物像一晃而过,或根 不能再用 本没有觉察。用高倍镜观察装片时______________ 粗 准焦螺旋。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肺 肺 肺
呼吸 幼体:鳃 ____ 鳃 器官 成体:肺和皮肤 不恒 体温 定 生殖 卵生
不恒定 _________
卵生
不恒定 ______ 恒定 ____
卵生
恒定
胎生、 卵生 _____ 哺乳 _____
3.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形态结构 原生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单细胞动物 身体辐射对称 身体背腹扁平 代表动物 草履虫 水螅 血吸虫
(3)观察血涂片,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_____ A 。
2.(2018·温州)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对光时, 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若要改变视野亮度,可调节 ( D ) A.物镜转换器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反光镜
考点3
二、生物的分类 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 b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有几百万种,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为了更好地认识和 利用它们,有必要依据 一定的特征 对它们进行逐级分 类。
【解析】分类等级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 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 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三、其他生物的代谢特点
浙教版科学中考(生物部分)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中考(生物部分)知识点总结科学生物部分总复知识点(浙教版)按中考考纲第一章生命系统的层次结构第一节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一、显微镜显微镜是观察微小生物和细胞的重要工具。
它由目镜、物镜、反光镜、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等部分构成。
物镜和目镜的区别在于物镜有螺纹,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长;而目镜没有螺纹,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调节焦距时,粗准焦螺旋向后转,镜筒上升,向前转,镜筒下降;而细准焦螺旋变化幅度很小。
显微镜的放大率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
视野的明暗可以通过调节光圈大小、反光镜类型以及转换物镜来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原像的倒像,装片的移动方向和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按照安放、对光、装片、调焦、观察、记录、收镜、整理的步骤进行操作。
二、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是将生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
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分类等级越高,所含生物种类越多,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就越少。
生物的主要类群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植物和动物。
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含有遗传物质的核区组成,膜外有细胞壁,有的还有荚膜和鞭毛,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真菌包括单细胞的酵母菌和多细胞的真菌。
多细胞真菌的基本结构是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菌丝分地上部分——子实体,地下部分——营养菌丝。
病毒是不具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仅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种类多样,形态各异,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植物都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动物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
第二节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665年,英国的科学家XXX发现了细胞,实际上他看到的是死细胞的细胞壁。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其中,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细胞核是细胞内的遗传中心。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专题总结—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专题总结—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一、生物分类1、生物分类:根据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2、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3、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形态结构。
4、被子植物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根、茎、叶、种子种子生殖陆地松被子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珙桐5、根据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
二、从种到界1、生物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2、基本分类单位:种。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生物间的差异越大,亲缘关系最远、共同特征最少;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生物间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最近、共同特征最多。
4、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法是林奈的双名法。
5、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由第一部分属名和第二部分种加词两部分组成,后面还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可省略)。
6、动植物分类等级举例1、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3、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
4、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动物的栖息环境。
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自然保护区称为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3、我国特有珍稀生物: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银杉、珙桐、藏羚羊。
4、中生代活化石——扬子鳄;植物活化石——银杉。
5、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等。
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外,还有迁地保护、建立种质库、完善法律等。
高频命题点1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1.(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考复习生命科学1多种多样的生物

A.甲—草履虫 C.丙—大肠杆菌
B.乙—酵母菌 D.丁—衣藻
33
作业时间到了
25
2 (2019·陕西)下列选项中,植物类群及其特征错误的是( C )
选项 A.
B.
植物类群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主要特征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假根)
C.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种子繁殖
D.
种子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种子繁 殖
26
3. (2019·太原)如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植物,其中没有根、茎、 叶分化的是( D )
11
7.(2019·邵阳)在显微镜中观察某植物细胞细胞质流动情况时,看到 如图所示的图像,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情况是( B、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有无生命 ; 2、有无生命的判断依据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①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②生物能新陈代谢; ③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⑤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31
3、小江学习了下列四种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单细胞生物分 类检索表(如图)。下列关于检索表中的甲、乙、丙、丁与这四种单细胞 生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D )
单细胞生物分类检索表 1a无成形的细胞核 ……………………………甲 1b有成形的细胞核 ……………………………2 2a无细胞壁 ……………………………………乙 2b有细胞壁 ……………………………………3 3a无叶绿体 ……………………………………丙 3b有叶绿体 ……………………………………丁 A.甲—草履虫 B.乙—酵母菌C.丙—大肠杆菌 D.丁—衣藻
3.病毒:同细菌、真菌的最大区别是它没有 细胞 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 和里面包裹的遗传物质,只能营 寄生 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种多样的生物
1.结合常见生物的形态与生活习惯,识别常见的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的特征也就是生物与非生物区别的最基本标准,即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蛋白质和核酸;
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因此能通过新陈代谢实现自我更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并适应周围的环境;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并能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在以上这些特征中最基础的是新陈代谢,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学会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1)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有两种
①一种是将需要观察的物体放置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再将放大镜靠近物体的一侧,然后沿着肉眼与物体之间的直线方向,缓缓地移动放大镜,直至看清楚物体的细微结构为止;
②另一种方法是将放大镜放置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将需要观察的物体放置在放大镜之下(靠近放大镜),然后沿着肉眼与放大镜之间的直线方向缓缓地移动物体,直至看清楚物体的细微结构为止。
(2)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般包括四个过程
①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将显微镜安放在接近光源,身体的左前侧;
②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
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③放片:1)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要观察的部分对准通光孔;2)从侧面观察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
④调焦: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要求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慢慢上升。
当有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然后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物像清晰为止。
3.举例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及脊椎动物五大类群的主要区别;能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常见生物进行简单分类。
说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分类等级,识别分类依据,学会二岐分类检索表的使用。
(1)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
根据有无分节的脊椎,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又分别可称为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没有脊椎骨。
(2)种子植物与非种子植物的区别
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非种子植物不能产生种子,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来繁衍后代。
(3)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区别
被子植物种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之内;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4)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及特征
表一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
(5)无脊椎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没有脊椎骨,它们的形态各异,按照形态和结构可分类如下:
表二无脊椎动物
(6)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
动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养活自己,属于异养;植物从外界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动物能进行自由快速地运动,植物却不能。
(7)植物的分类
自然界的植物共可分为五大类,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它们的特征如下:
表三植物五大类的特征
4.说出细菌、真菌、藻类、苔藓、蕨类的主要特点。
(1)细菌主要特点: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含有遗传物质的核区组成,膜外有细胞壁,有的还有荚膜和鞭毛,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细胞,属原核生物。
(2)真菌主要特点:酵母菌是单细胞的,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膜外有细胞壁,质内有液泡。
多细胞真菌的基本结构是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菌丝分地上部分—子实体,地下部分—营养菌丝。
没有叶绿体,必须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
(3)藻类主要特点:无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分裂或孢子繁殖。
(4)苔藓主要特点:无根,茎、叶分化,无花、果实、种子,孢子繁殖。
(5)蕨类主要特点:有根、茎、叶,无花、果实、种子,孢子繁殖。
5.知道组织是如何形成的;说出动物、植物的主要组织;描述器官、系统的组成。
(1)组织的形成
形状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形成组织。
(2)动物的主要组织
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
①上皮组织: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构成;分布在人的体表、内脏器官的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具有保护、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
②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分布广;具有运输、支持等功能。
如:血液、软骨、肌腱等;
③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分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
④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神经元)构成,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主要分布在脑、脊髓和神经中。
(3)植物的五大基本组织
植物的基本组织有是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
①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覆盖在植物体的表面,起保护作用;
②输导组织—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分布在茎、叶脉等处,担负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
③营养组织—细胞壁薄,细胞间质多,分布广泛,具有吸收、贮藏等多种功能;
④机械组织—细胞壁加厚,分布在茎、叶柄、叶脉等处,对植物器官起巩固和支持;
⑤分生组织—细胞体积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具有持续分裂能力;
每一种组织郡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和行使一种主要的生理功能,但各种组织又是相互依赖、密切配合的。
⑥器官的组成;
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即器官。
⑦系统的组成。
动物体内不同的器官按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行使一项或多项生理功能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