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_寓意类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及入题
寓意类话题作文的审题与写作

寓意类话题作文的审题与写作作者:文博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年第04期寓意类话题是指话题的主旨比较隐晦含蓄,含有比喻义、象征性或者双关意;其主旨不是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故事或者意向传递表达,主旨隐含在文字中。
如2006年全国卷Ⅰ的“乌鸦学鹰抓山羊”、江西的“雨燕减肥”、广东的“雕刻心中的天使”、2005年江苏的“凤头、猪肚、豹尾”等话题都属此类。
寓意类话题因更能考查学生的联想、迁移、分析等能力,能充分体现高考作文“开放中有限制”的命题要求而备受青睐。
仅2006年就有全国卷Ⅰ、上海、重庆、江西、山东、福建、广东、辽宁、江苏等九套作文试题属于寓意类命题,占高考作文总数的半壁江山,值得我们关注。
一、寓意类话题作文的类型主要有三种:1、比喻类。
即所给话题是一个比喻性的词语或句子。
如辽宁的“肩膀”、广东的“雕刻心中的天使”。
2、寓言类。
所给话题的材料是一则寓言,要求根据寓言提炼话题写作,如全国卷Ⅰ的“乌鸦学鹰抓山羊”的话题、江西的“雨燕减肥”的话题。
3、诗歌类。
所给材料是诗歌,然后就诗歌提炼话题写作,如山东的根据著名诗人雷抒雁的《星星》一诗,要求考生根据读诗的联想或感悟写作等。
二、寓意类话题作文的审题指南1、根据材料后的提示审题这种方法最便捷也是最保险的。
如2005年江苏卷要求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作。
在话题前有一段文字解释了“凤头、猪肚、豹尾”的含义,并进一步提示道:“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这一段提示就为考生审题提供了思维指向目标,告诉考生要由写作的道理联想开去,延伸到生活、学习、事业、人生,体会感悟相同的事理。
但是2006年的寓意类话题却无一例外地全部没有提示,从中可见命题者对考生的审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根据话题材料的特点审题比喻类:可用喻体替代法。
比喻的特点是有本体和喻体,二者之间又有相似性。
根据这个特点,审题时就可以通过联想、想象、分析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找到以后尝试把它改成一个明喻或者换成意思比较明显的说法,如“肩膀”(虽为命题作文,却是比喻型),本义是“人的胳膊或动物前肢和躯干相连的部分”,我们可以根据“肩膀”的作用联想开去,其本体或寓意可以是责任、力量、支撑、担当等;“肩膀”就是强调人要有勇气,敢于担当责任,用自己的力量支撑起人生、事业或社会的大厦。
寓意类作文优秀范文

寓意类作文优秀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深刻道理的小事。
今天,我就来给您讲讲我亲身经历的这么一件事儿。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决定去公园溜达溜达,放松一下心情。
公园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有遛弯的老人,嬉戏的孩子,还有甜蜜的情侣。
我沿着湖边漫步,微风拂过脸颊,带来阵阵清新的气息,好不惬意。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个卖金鱼的小摊。
五彩斑斓的金鱼在透明的鱼缸里游来游去,它们的尾巴像一把把扇子,轻盈地摆动着,特别迷人。
我忍不住停下脚步,蹲在小摊前观赏起来。
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脸上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
他看我对金鱼感兴趣,便热情地向我介绍起来:“小姑娘,这些金鱼可漂亮啦,买几条回去养着,给家里添点生气。
”我心动了,挑了两条最喜欢的金鱼,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
回家后,我把金鱼放进了一个漂亮的鱼缸里,还在缸底铺上了彩色的石子,又放了几株水草,希望能给它们打造一个舒适的家。
这两条金鱼一条是红色的,一条是金色的。
红色的那条特别活泼,总是不停地游来游去,探索着新环境;金色的那条则显得比较文静,常常静静地待在角落里,偶尔才游动一下。
每天放学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我的金鱼。
给它们喂喂食,换换水,看着它们欢快地游着,我的心情也变得格外愉悦。
可是,没过几天,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红色的金鱼总是抢着吃食物,而金色的金鱼每次都只能吃到一点点。
渐渐地,金色的金鱼变得越来越消瘦,游起来也没了精神。
我着急了,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得想个办法。
于是,我开始控制喂食的量,每次只放一点点食物,让它们都能平均分到。
可是,红色的金鱼还是那么贪吃,总是迅速地把食物吃光,然后眼巴巴地盯着我,好像还没吃饱。
我又尝试着把食物分散地投在鱼缸的不同位置,这样金色的金鱼也有机会吃到。
这招果然有效,金色的金鱼终于能吃到足够的食物,身体也慢慢恢复了健康。
看着两条金鱼又能欢快地在鱼缸里畅游,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这件小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只顾着自己,要学会关心和照顾他人,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练习(含答案)

审题立意“千古文章意为先。
”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写作第一关,是写作教学第一难。
审题不严谨周密,作文就会不符合题意,立意不深刻高远,文章就会平庸肤浅,难得考官青睐。
所以,在写作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仔细审题,精心立意。
一、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即时训练1(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请找出这则材料的关键句:请确立文章的立意:【思路点拨】这一试题承袭了2015年全国卷Ⅱ的比较模式——对三个风采人物大李、老王、小刘的比较,平行罗列了“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并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这是所谓标准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
这道作文试题的引导语由两句话构成。
前一句是说语文学习、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后一句是说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
关键句在于后者。
题干要求考生“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考生应针对“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三条途径进行比较分析,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体会来谈。
题干标明“明确文体”,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充分的自由度,但文体要鲜明。
题干中有“比较上述三条途径”和“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的写作任务指令,考生立意时不可忽视,要对上述三者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进行必要的权衡、比较,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
寓意类材料作文及范文

搜集寓意类作文的材料(就是例子)话题之一:精神信念卡耐基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衰老;有希望就年轻,绝望就年老;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
行为是心境的反映,如果你有坚定的精神信念,你就有更大的把握取得成功。
请以“精神信念”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话题之二:对快乐的感悟1907年,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马克西姆一起在意大利的卡普里岛疗养。
后来,马克西姆先回国了,把他在院子里新栽的花留下了。
不久,高尔基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却留了下来,在生长着。
我望着他们,心里愉快地想,我的好儿子走后在卡普里岛留下了某种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给人们的都只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对你的美好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是轻松和愉快的。
那时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会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
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们留给别人鲜花的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快乐。
请以"我对快乐的感悟"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话题之三:心态与生活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人们都猜:这是镜子!我的朋友却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这是生活。
举座皆惊!他却来了句妙侃:“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请以“心态与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编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议论说理。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话题之四:优势与成败三个旅行者早上一同外出,一个人拿了根拐杖,一个人拿了把雨伞,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回来时,拿伞的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浑身是伤,而什么也没有拿的却安然无恙。
寓意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 以上为多则寓意类的材料作文。第一则写仙 人掌在不利的环境中卷起叶片以求在大漠中 生存下去;第二则写沙漠大黄伸展叶片从而 开出了娇艳的花朵。虽然仙人掌和大黄面对 干旱的沙漠采取的方式不一样,但共同点都 是为了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 • 立意:适者(智者)生存;懂得改变自己, 以适应变化了(变坏了)的环境等等。
• 这则材料的关键句是:“但我懂得如何 对待别人的光芒”,而该关键句的关键 词是“别人的光芒”,第三自然段进一 步补充说明了钻石如何对待别人光芒的 方式——借用、利用。 • 立意:懂得借力;善用人者得天下;因 你闪亮而闪亮;善假于物;吸收别人的 长处并为我所用以成就自我;正确认识 自我并善于借助外力以成就自我(彰显 自身价值)等等。
• 三、析原因
•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 外在的原因。因此,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由 果溯因提炼立意通常是比较实用的方法。 • (一)一果多因 • 这类材料情节单一,从结果推求原因,产生这 一结果的原因不止一种,每一种原因都可以成 为立意方向。 • 【例】山坡上有一具大树的残干,据说树龄有 400多年。当初它只是一株树苗,经历了无数次 风霜雨雪的摧残,曾14次被闪电击中,然而却 顽强地成了一棵巨树。可是后来飞来一群小虫, 用微小而不停止的攻击结束了大树的生命。
• 材料中的乌鸦学鹰没有成功,是因为它既不 具备老鹰的客观条件,又不能从主观上认识 自我,材料借助牧羊人的话表明了对乌鸦的 态度。 • 立意:找准自己的位置;要量力而行;盲目 模仿必然导致失败;人贵有自知之明;切不 可忘乎所以;一切应从实际出发等等。 • 但是材料中又说乌鸦羡慕老鹰,不只是“临 渊羡鱼”,而是为实现梦想“拼命练习”, 这一情感倾向又主要借助于孩子的话来表明。 • 据此又有新的立意:要有勇气挑战自己;要 勇于尝试等等。
全国卷高考语文-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全国卷高考语文-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什么是寓言类材料作文所谓寓言类材料,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谕、讽刺的材料。
二、寓言类材料作文特点⑴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明道理;(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⑵多义性: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由果溯因,明确结果,探原因)⑶哲理性:寓言在于讽喻、劝戒、启迪人们,寄予深刻道理。
(由此及彼,联系现实悟道理)三、寓言类材料作文的审题(一)审题原则:1.整体性原则:寓言类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的细节。
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寓言类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时同样要遵循服从材料的整体、观点可能比较新颖、自己有这方面的素材积累等原则。
(二)审题的一般方法:对于一些寄寓性的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1、把握整体寓意具体操作时需要精读材料,提取揭示寓意的关键语句(一般来说,记叙类的找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议论类的找出观点句),明确材料主旨(寓意)。
要从整体上把握寓言的主旨,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般来说,一则材料中所包含的主要的、核心的含义,也就是这则材料的“主旨”所在。
读懂寓言,理解寓意是作文的关键。
2、多角度思考:充分挖掘材料内涵,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3、由果溯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4、围绕寓意,拓展思路,由假托的故事作相似联想,联系现实(人生、社会),根据材料主旨确定立意。
高考语文 议论文的审题立意素材

议论文怎样审题立意议论文,就是用逻辑论证的方法,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从理论上说服读者为目的文章。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先抓好审题立意。
下面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三方面来看议论文的审题立意。
一、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1、悟题意。
不仅要将题目本身的意思理解、分析透彻,还要注意题目的比喻义、象征义等寓意。
一般本意简单、浅显,可是寓意却丰富、深刻。
下面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题目为例说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于《老子》中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三句话的意思是:粗大的树,是由细小的芽慢慢长起来的;高大的楼台,是由一筐一筐土堆积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由脚下一步一步走到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以说,无论走多么遥远的路程,都是从迈开脚下第一步开始,一步一步走下去的。
也可以用来说明事物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进程,即任何大的事物都是从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
认识这一内涵,自然联想到“做”的重要性。
在理解句子含义的基础上,立意时从多方面展开联想:行千里路,要从足下开始,那么,我们的学习、道德品质的修养、成就事业等是不是也要从“足下”开始呢?这个“足下”又是什么呢?进而再扩大一点,由个人想到社会、国家,我们振兴中华现代化大业,是不是也要从“足下”开始呢?这个“足下”又是什么呢?足下就是实践的起点。
联系实际进行推断,就能做出新的判断。
联系到学习,就可以推断出:获得高深的知识,要从基础知识学起;联系到道德品质的修养,就可以推断出:想成为道德品质高尚的人,要从点滴做起;联系到成就事业,就可以推断出: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就,要从基础做起,循序渐进;联系到振兴中华现代化大业,就可以推断出: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要从事业点点滴滴做起。
这种新的判断与题目的寓意都有内在的联系,即有相似点。
比如走路与成就事业是毫不相干的两件事,但是走路必须从迈开第一步开始,成就事业也必须从基础做起,这就是它们的内在联系和相似点。
寓意类作文审题立意

寓意类作文审题立意英文回答:The theme of the essay is "The Power of Perseverance".I think this theme is very meaningful because it reminds us that success often comes from not giving up, even when faced with challenges and obstacles.I remember a time when I was preparing for a difficult exam. I studied for hours every day, but I still struggled to understand some of the material. I felt like giving up, but I reminded myself of the power of perseverance. I kept pushing through, seeking help from my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and eventually, I was able to grasp the concepts and do well on the exam.This experience taught me that perseverance is key to achieving success in any endeavor. It's important to keep pushing forward, even when things get tough, because the reward is often worth the effort.中文回答:这篇作文的主题是“毅力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了解寓意类命题作文审题
立意的基本方法
2、行文时,合理入题
例1:
辽宁卷 题目:肩膀。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 少于800字。
可以在它前面添加定语,如“父亲 的肩膀”,写一曲亲情的颂歌。
审题指导:
“肩膀”是一道含有寓意的命题作文题, 我们要去挖掘“肩膀”的深层次含义— —比喻义、象征义。
方法点拨
2、所给题目是抽象的,应化虚为实
例3:
以“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唐山摸底 考试)
审题指导:
• 风景,既可指自然风景,也可指社 会风景。
方法点拨
3、所给题目范围过大,应化大为小
例4:指,也可以虚指。 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 人物,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抒写动 人心魄的亲情、友情乃至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等。 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 空限制的事物、人物。如由虚处着墨,写想与某位 历史名人握手,想握住某部文学名著主人公的手, 或是握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也可 以想握住“节约”的手、“诚信”的手或“青春” 的手等等。
方法点拨
4、所给题目范围过小,应化小为大
方法总结
借你一双慧眼
化实为虚,化虚为实;
大题小做,小题大做
练一练:
1、上海卷 《必须跨过这道坎》
“坎”,其寓意(比喻义)为“成长、 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 矛盾和不合。如家庭变故、升学挫折、 心理失衡等”。
练一练
2、走在路上
3、提篮春光看妈妈 4、走出这个圈子
寓意类命题作文审题立意及 入题
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发展趋势
年份 试卷总 数
15 16 17
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
命题作文
2004 2005 2006
14 9 7
0 3 4
1 4 6
2007
2008
18
18
4
3
5
7
9
8
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强势重现
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 不要轻易说“不” (广东卷) 2. 关系型命题作文 人与路(江苏卷) 3.寓意型命题作文 提篮春光看妈妈(安徽卷)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27、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 生命才真正开始。 28、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29、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
肩膀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担当、 承受;是用来承担什么的?—— 责任、勇气等。
1、肩膀,“承担责任”
2、依靠,团结协作的象征,“并肩作战” 3、肩膀,喻指基础
方法点拨
1、所给题目是具象的,应化实 为虚
例2: 湖南卷 “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 三个义项:1、意志和气概,如意气 风发;2、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 3、由于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 意气用事。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 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