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各种类目镜的详细介绍与图解
天文望远镜

约翰· 哈德利, 英国天文学家、数 学家
為物鏡焦長與目鏡焦長比。但對 天文遠鏡而言,進入鏡 筒的資訊﹙光﹚為 定值,放大影像,徒然將資訊分 散在較大 的範圍,常無實值的助益,故不是購置天 文望遠鏡的主要考量。以更換不同焦長的目 鏡,來 改變影像的放大率。
* 買望遠鏡的要訣是口徑愈大愈好。
天文的專有名詞
※赤緯(declination)
延伸地球赤道面交天球於天球赤道(equqtor),赤緯 即距天赤道之角距(angular distance),類似地球上的經 緯線。赤緯向北為正,向南為負。
※赤經(right ascension)
經天北極與天南極的大圓即天球上的經線。以春分 點所在之經線為原點,天體隨地球自轉通過子午線與 春分點過子午線的時間差,即該天體的赤經經度,所 以赤經不是分東經、西經,而是分為24時,天體赤經 記錄為Î時Î分Î秒。
罗斯伯爵的直径91 厘米反射望远镜
19世纪末的 比尔城堡大 海怪
罗斯的M1素描图
罗斯的M51素描图
拉塞尔制造的直径 1.22米反射望远镜
球面像差 (反射式天文望遠鏡)
第三種天文望遠鏡 施密特-卡賽格林式天文望遠鏡
經緯儀
赤道儀
分成德國式赤道儀和叉式赤道儀
赤道儀的原理
不同電磁波段所看見的宇宙
微波背景輻射(2.745° K)(COBE的結果)
COBE: 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宇宙背景探測 器) a. 觀測議器:極大陣列(VLA)、 Arecibo望遠鏡
選擇天文望遠鏡的考量
聚光能力(light gathering power)
與望遠鏡的口徑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望遠鏡的口徑愈大, 望遠鏡的聚光能力愈強。 例:人眼瞳孔的直徑約為0.8 cm,一台24cm口徑的望 遠鏡 為人眼聚光能力的900倍。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一、望远镜种类(一)折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折射式望远镜由两个透镜组成:固定在镜筒前端的是物镜(其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的性能);在镜筒尾端可以调换的是目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 90EQ优点:视野较大、星像明亮,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反差及锐利度较同口径的反射镜佳,摄影及高倍行星观测,效果都相当不错。
缺点:有色像差(色差)问题,会降低分辨率。
(二)反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牛顿式反射式望远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130EQ优点:无色差、强光力和大视场,非常适合深空天体的目视观测。
缺点:彗差和像散较大,视野边缘像质变差,操作不太容易, 维护相对复杂。
(三)折反射式望远镜折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星特朗Omni XLT 127综合了折射镜和反射镜的优点:视野大、像质好、镜筒短、携带方便。
有施密特-卡塞格林式和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2种。
三种类型望远镜优缺点对比:(1)折射式:通常小型(口径80毫米以下)折射望远镜具有便携优势,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以在旅行时随身携带。
在拍摄要求不高的情况完全可以满足摄影需求,而且与相机连接简单可以作为长焦镜头使用。
(2)反射式:大口径反射虽然不便携,但比其他类型望远镜有很多优势。
首先,造价低廉,很多爱好者可以自己磨制。
其次,大口径成像效果更好,利于高倍观测,而且焦比较小,适合观测和拍摄深空天体。
(3)折反式:折反同时具备折射式望远镜的便携和反射式望远镜的成像优势,但价格较贵。
三种望远镜优缺点对比:折射式优点:结构简单,便携,成像锐度好,缺点: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有色差、球差,口径大的价格相对较贵光学结构:物镜——目镜结构反射式优点:口径大,成像亮度高,无色差,价格相对便宜缺点:不便携,有球差,镜筒开放维护保养相对困难光学结构: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折反式优点:便携,成像质量较好,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缺点:口径相对较大结构复杂,在同口径其他类型望远镜中价格最贵光学结构:改正镜——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二、常见的天文望远镜光学名词口径:指望远镜物镜的有效直径,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性能。
第三章 天文望远镜简介

Detail becomes clearer in the Andromeda Galaxy(M31) as the angular resolution is improved some 600 times, from (a) 10', to (b) 1', (c) 5", and (d) 1".
科技楼望远镜D=400mm,
δ″= 140″/400=0.35″(理论值)
兴隆2.16m望远镜D=2160mm, δ″= 140″/2160=0.06″(理论值) 由于地球大气存在湍流影响加上望远镜的光学镜面 会有像差,所以实际的分辨本领远低于理论值。 望远镜的口径越大,分辨本领越高,越能分辨 天体的更细结构,则能观测更暗、更多的天体。
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的施密特照 相仪(1000/1620)1972年
Meade LX200望远镜即为施密特-卡塞格林望远镜
§ 4.2、望远镜的性能
天文光学望远镜的性能指标
评价一架望远镜的好坏首先要看望远镜的光学性
能,然后看它的机械性能的指向精度和跟踪精度是 否优良。 望远镜的光学性能指标,主要有六个参量: 有效口径 放大率 相对口径(光力) 贯穿本领(极限星等)
Two comparably bright light sources become progressively clearer when viewed at finer and finer angular resolution.
4)放大率 G:
目视望远镜的放大率等于物镜的焦距 F1 与目镜 的焦距F2之比,即 G= F1/F2 一架望远镜配备多个目镜,就可以获得不同的 放大率。显然目镜的焦距越短可以获得越大的放大 率。但这样并不好,小望远镜用过大的放大率,会 使观测天体变得很暗, 像变得模糊。 常用的目镜的焦距为 10mm左右,用它配在焦距 800 mm 的望远镜物镜后面,就可获得 80 倍的放大 率。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知识讲解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一、望远镜种类(一)折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折射式望远镜由两个透镜组成:固定在镜筒前端的是物镜(其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的性能);在镜筒尾端可以调换的是目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 90EQ优点:视野较大、星像明亮,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反差及锐利度较同口径的反射镜佳,摄影及高倍行星观测,效果都相当不错。
缺点:有色像差(色差)问题,会降低分辨率。
(二)反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牛顿式反射式望远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130EQ优点:无色差、强光力和大视场,非常适合深空天体的目视观测。
缺点:彗差和像散较大,视野边缘像质变差,操作不太容易, 维护相对复杂。
(三)折反射式望远镜折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星特朗Omni XLT 127综合了折射镜和反射镜的优点:视野大、像质好、镜筒短、携带方便。
有施密特-卡塞格林式和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2种。
三种类型望远镜优缺点对比:(1)折射式:通常小型(口径80毫米以下)折射望远镜具有便携优势,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以在旅行时随身携带。
在拍摄要求不高的情况完全可以满足摄影需求,而且与相机连接简单可以作为长焦镜头使用。
(2)反射式:大口径反射虽然不便携,但比其他类型望远镜有很多优势。
首先,造价低廉,很多爱好者可以自己磨制。
其次,大口径成像效果更好,利于高倍观测,而且焦比较小,适合观测和拍摄深空天体。
(3)折反式:折反同时具备折射式望远镜的便携和反射式望远镜的成像优势,但价格较贵。
三种望远镜优缺点对比:折射式优点:结构简单,便携,成像锐度好,缺点: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有色差、球差,口径大的价格相对较贵光学结构:物镜——目镜结构反射式优点:口径大,成像亮度高,无色差,价格相对便宜缺点:不便携,有球差,镜筒开放维护保养相对困难光学结构: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折反式优点:便携,成像质量较好,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缺点:口径相对较大结构复杂,在同口径其他类型望远镜中价格最贵光学结构:改正镜——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二、常见的天文望远镜光学名词口径:指望远镜物镜的有效直径,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性能。
望远镜原理图解

望远镜原理图解
如图所示:
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分为反射式、反射式和折反射式天文望远镜。
顾名思义,折射式望远镜,它采用的是光的折射原理,将光线聚集起来。
早期的望远镜一般采用一片凸透镜,但这引入了一个色差问题。
光的色散,知道不同频率的光线通过透镜之后有不同的折射角度,因此当光线通过折射式望远镜之后,会不可避免的出现色差,具体体现为物体边缘会出现紫色。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采用多种镜片组合来一点程度的减小色差,现在好的折射式望远镜色差已经减小到可以忽略的地步了。
但是因为使用了多种镜片,因此它的价格比较高。
其优点在于成像锐利,利于天文摄影。
反射式望远镜,采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将光线聚集起来。
由于采用的是反射原理,因此不会存在色差问题。
但相比于折射,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除了主镜之外还有一片副镜,这个副镜一般都会遮挡光路。
除此之外,反射式望远镜的成像对光轴和精度非常敏感,镜筒是开放的,因此其容易进灰,需要调整光轴,这个对于新手来说可能有点困难。
但其优点在于价格便宜,口径可以做的很大。
扩展资料
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
望远镜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
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商汉斯·利伯希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受此启发,他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望远镜。
160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伽利略·伽利雷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
天文光学望远镜的类型

• 卡焦(R-C)系统的焦距为 1944cm,视场11”.61,加改 正镜后可达53’,配有 CCD,可直接成像和中色 散的光谱拍摄。 • 折轴系统的焦距为 9720cm,焦平面1mm相当 于天空2”.12角直径,配有 高色散的阶梯光栅摄谱仪。 • 两种系统均采用主镜导星。 • 每年观测可超过270夜
折射望远镜的成像质量比反射望远镜好,可用视场较 大,使用方便,易于维护,中小型天文望远镜及许多专 用仪器多采用折射系统。 折射望远镜适合于测定恒星的位置、运动等以及作为 导星系统用。 目前由于大口径的光学玻璃易受温度、压力影响而变 形,而且玻璃对紫外光吸收很严重,因此,19世纪制造 的叶凯士(Yerkes)天文台口径 1016毫米的折射望远镜 (A=1/19.4)成了最大的绝代折射望远镜。在现代设计 新型下一代望远镜时已不再考虑折射望远镜系统。
§1.5 天文光学望远镜的类型
光学望远镜可按光学部分和机械装置来分类。 光学部分主要的是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物镜是最核 心器件,它的光学性能好坏对于天文观测来讲是致关重 要的。它起着聚集光量的作用,显示着探测天体的威力。 物镜是透镜的叫折射望远镜; 物镜是反射镜的叫反射望远镜; 物镜是反射镜,它前面再加一块改正像差的透镜组成 的望远镜叫折反射望远镜。
叶凯士(Yerkes) 天文台口径40 英寸(1016毫米) 的折射望远镜 A=1/19.4 镜筒至少长?
1.5.2 反射望远镜(reflecting telescope ) 用凹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的主要优点是不存在 色差,当物镜采用抛物面时,还可消去球差。但为了减小其它像 差的影响,可用的视场较小。反射望远镜可以工作在不同的焦 点,就有不同形式的望远镜。 (A)主焦点系统:在物镜的主焦点进行观测叫主焦点系统。 (B)卡塞格林系统:主镜为抛物面镜, 付镜为凸的双曲面镜。在物 镜的中心挖一个洞。 (C)R-C系统:主镜是凹的 旋转双曲面镜,副镜是凸的旋 转双曲面镜。这种系统有较好 的像质和较大的视场。 (D)牛顿系统:在系统中除了 物镜外,附加了一个平面反射 镜将主镜的焦点折出镜外。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

教您天文望远镜基础知识入门一、望远镜种类(一)折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折射式望远镜由两个透镜组成:固定在镜筒前端的是物镜(其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的性能);在镜筒尾端可以调换的是目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 90EQ优点:视野较大、星像明亮,使用和维护比较方便,反差及锐利度较同口径的反射镜佳,摄影及高倍行星观测,效果都相当不错。
缺点:有色像差(色差)问题,会降低分辨率。
(二)反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牛顿式反射式望远镜。
上图为星特朗AstroMaster系列130EQ优点:无色差、强光力和大视场,非常适合深空天体的目视观测。
缺点:彗差和像散较大,视野边缘像质变差,操作不太容易, 维护相对复杂。
(三)折反射式望远镜折反射式望远镜的构造如下图:上图为星特朗Omni XLT 127综合了折射镜和反射镜的优点:视野大、像质好、镜筒短、携带方便。
有施密特-卡塞格林式和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2种。
三种类型望远镜优缺点对比:(1)折射式:通常小型(口径80毫米以下)折射望远镜具有便携优势,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以在旅行时随身携带。
在拍摄要求不高的情况完全可以满足摄影需求,而且与相机连接简单可以作为长焦镜头使用。
(2)反射式:大口径反射虽然不便携,但比其他类型望远镜有很多优势。
首先,造价低廉,很多爱好者可以自己磨制。
其次,大口径成像效果更好,利于高倍观测,而且焦比较小,适合观测和拍摄深空天体。
(3)折反式:折反同时具备折射式望远镜的便携和反射式望远镜的成像优势,但价格较贵。
三种望远镜优缺点对比:折射式优点:结构简单,便携,成像锐度好,缺点: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有色差、球差,口径大的价格相对较贵光学结构:物镜——目镜结构反射式优点:口径大,成像亮度高,无色差,价格相对便宜缺点:不便携,有球差,镜筒开放维护保养相对困难光学结构: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折反式优点:便携,成像质量较好,镜筒封闭维护保养容易,缺点:口径相对较大结构复杂,在同口径其他类型望远镜中价格最贵光学结构:改正镜——反射镜——副镜——目镜结构二、常见的天文望远镜光学名词口径:指望远镜物镜的有效直径,口径大小直接决定望远镜性能。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种类与结构一般来说,目镜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结构:折射目镜和反射目镜。
1.折射目镜:折射目镜是最常见的类型,采用透镜的折射原理来放大观察的图像。
折射目镜分为两个主要类型:正直口径目镜和倒反口径目镜。
-正直口径目镜:正直口径目镜也称为直接口径目镜,是较为简单的设计。
它由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其中凸透镜负责将光线靠近光轴聚焦,凹透镜则将光线散开。
这样一来,目镜便能够放大虚像,使得观察者能够直接看到天体。
-倒反口径目镜:倒反口径目镜也称为倒反目镜,与正直口径目镜相比,它使用了两个透镜和一个棱镜组件。
光线首先会先经过第一个凸透镜,然后经过一个中间棱镜会翻转光路方向,最后再经过第二个凸透镜,形成正立的图像。
这种目镜存在一个缺点,就是由于光线要经过多个透镜和棱镜,会有一定的光线损失。
2.反射目镜:反射目镜采用了反射原理来放大观察的图像。
它主要有两种类型:牛顿目镜和卡塞格林目镜。
-牛顿目镜:牛顿目镜由凹面镜和平面镜组成,其中凹面镜负责将光线聚焦在一个焦点上,然后通过平面镜的反射使得光线改变方向。
观察者通过侧面的入口可以看到放大的图像。
牛顿目镜有一个优点,就是它不会形成色差,即不会出现色彩偏差。
-卡塞格林目镜:卡塞格林目镜的光路设计更为复杂,它由两个反射镜和一个小的次反射镜构成。
通过这一设计,光线将被反射多次,从而形成放大的图像。
卡塞格林目镜的优点之一是它可以折叠成较小的体积,便于携带。
除了上述主要的目镜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目镜类型,如光纤目镜和数字目镜等。
光纤目镜通过将光线传输到远离主镜的位置,使得观察者能够更加方便地观察天体。
数字目镜采用了摄像机和显示屏的组合,通过数字方式来显示和放大观察图像。
总的来说,目镜种类繁多,结构也各有不同,目的都是为了能够放大观察天体的图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鏡的作用是把望遠鏡主鏡的影像放大,雖然一塊透鏡也可以造成目鏡,但為了達至最佳效果,大多數的目鏡都是由二塊或者多至七塊透鏡組成。
目鏡主要由兩組透鏡合成,對著主鏡,接收著主鏡光束的透鏡稱為視場透鏡(field lens),接近眼睛的透鏡是目透鏡(eye lens)。
正目鏡和負目鏡
目鏡可分為正目鏡和負目鏡,正目鏡表示望遠鏡成形的實像 ( real image ) 在目鏡之外;負目鏡則表示望遠鏡的的虛像 ( virtual image ) 出現於目鏡內。
所以正目鏡可當普通放大鏡用,把擺放在目鏡前的物體放大,負目鏡則不可以。
a.出射瞳孔 ( Exit pupil )
由主鏡射進來目鏡的光束,再離開目鏡的目透鏡成為細小光束的橫切直徑,就是出射瞳孔,或稱作藍斯登環 ( Ramsden disk ) 。
出射瞳孔愈大,影像愈光亮。
出射瞳孔最好能夠配合人的瞳孔在晚間的寬度,約
5mm 至 9mm,這樣在黑夜觀看暗星体最恰當。
應該要說清楚一點,出射瞳孔是要比我們的瞳孔細一些,否則進入不到眼睛的多餘光,便給浪費了.
出射瞳孔
出射瞳孔的直徑由入射瞳孔光束的大小所限制,入射瞳孔即望遠鏡的口徑,它們的關係在第一章中己列出。
至於量度出射瞳孔的直徑,我們可以用一張白紙或磨砂玻璃放在目鏡後,量度最清晰的光環。
得到它的直徑後,我們還可以用下列公式求出不知目鏡焦距的值。
例: 望遠鏡直徑 8 吋,焦距 56 吋,由望遠鏡系統量度到的出射瞳孔直徑是 1/14 吋,求自製目鏡的焦距。
出射瞳孔直徑和觀察用途
倍率出射瞳孔直徑每吋放大倍數觀察對象
十分低倍4~7 mm3~6 x寬視野深空星體。
低倍2~4 mm6~12 x常用倍率,找尋星星和觀看深空星體。
中倍1~2 mm12~25 x月亮,行星,細小深空星體,寬視角雙
星。
高倍0.7~1.0 mm25~35 x 月亮,在大氣穩定下觀看行星,雙星,星團。
十分高倍0.5~0.7 mm35~50 x大氣穩定下觀看行星和窄視角雙星。
b.目視距離 ( Eye relief )
目視距離就是眼睛離開目鏡,而又可完全觀看整個視野的寬度。
由量度出射瞳孔與目鏡間的距離便可得到它的數值。
配戴眼鏡的朋友,需要最少15mm 至20mm 的目視距離。
若然寬度太短,視野外圍就會被避擋,形成鎖匙孔現象。
傳統設計目鏡的目視距離和焦距成正比。
即焦距短,目視距離小;焦距長,目視距離大。
不過,新近設計的目鏡無論焦距長短,目視距離也很長,對戴眼鏡的同好來說是一個喜訊。
而且 Vixen 的 Lanthanum LX 系列,Tele Vue 的
Radian 型和 Pentax SMC XL 型目鏡更特別,不同焦距目鏡的目視距離也是20mm長,這是因為它們應用了巴羅鏡設計去增加目視距離。
c. 視埸 ( Field of view )
天文望遠鏡的視野就是可看見景物的視角 ( angular field of view ) ,以孤角表示。
觀看地面風景的望遠鏡視野 ( linear field of view ) 則以平面距離表示,例如我們可以用一個雙筒鏡觀看離開自己1000 碼,而寬度可達至373 呎的風景,視角便是 7.1 度了。
你只要把視角來乘 52.5 便可以用視埸計回平面視距離寬度。
例如視角 8 度的雙筒鏡,它的平面視野便是 420 呎了。
視角愈大,可看見的面積愈大。
視埸和放大率成反比,放大倍數大,則視埸狹窄。
視埸分為實際視場 ( real field ) 和目鏡視場( apparent field )。
透過望遠鏡可見的那片天空稱為實際視場α,在目鏡內可看見的天空稱作目鏡視場β。
目鏡的視場規限於視場環 ( field stop ) 的直徑大小 ( d )。
例 : 一個 25mm 焦距,20mm 直徑視場環的目鏡,求它的目鏡視場。
例 : 一枝 8 吋口徑 f/10 的望遠鏡,應用上述的目鏡,其視場環是 20mm ,求望遠鏡的實際視場。
由上圖可見到,望遠鏡的放大倍數可用入射主鏡光線的夾角(α )和目鏡的夾角(β) 之比來求出。
放大數倍也可以用視場方式表達。
由上面公式,可知要廣寬視野就要低倍率,亦即是說放大倍率低的目鏡便擁有廣大視場。
例: 一枝 8 吋口徑 Schmidt-Cassegrain 望遠鏡,焦距 2000mm ,目鏡焦距 20mm ,目鏡視場50° ,求望遠鏡的實際視場。
目鏡的種類
公元1703年,Christian Huygens 發明的第一隻利用兩塊透鏡片組合式的目鏡,經過三百年,很多新款由電腦輔助設計的目鏡也相繼出現,同時也應用了現代高質素的玻璃,成像質量已遠超越原形設計的目鏡。
其不單擁有大視埸,也大大改進了近透鏡片邊緣像的清晰度。
以往大多數的目鏡都會以發明者命名,而且會把一或兩個大草英文字和數目字刻在旁邊,表示它們所屬類形和焦距。
例如R12 即藍斯登型12mm 焦距目鏡。
普通目鏡框外直徑( O.D. outside diameter )有三種規格︰
a. 各種類形目鏡構造和用途
H型乃經典目鏡。
是第一隻利用二片透鏡組合成的目鏡,它矯正了單透鏡目鏡旁邊緣出現的彩色現象。
但焦平面在鏡內,所以能加十字線。
因為有場曲缺點,只應用在長焦比如f/8 以上望遠鏡。
H 型現在有多種款式,
AH ( 消色差 H achromatic Huygens),和 HM ( 改良形 H)。
Edmund Scientific 牌 RKE 型目鏡 ---- 12 mm 焦距,目視距離 10.7 mm,視場45°。
Vixen 牌 Super-wide LVW 型廣角目鏡 ---- 3.5, 5, 8, 13, 17, 22mm,目鏡框外直徑是1.25",目視距離全部是 20mm 長,這種設計令到它和普通目鏡外型有明顯的分別 ------ 焦距愈長目鏡尺寸愈短,焦距愈短目鏡身愈長。
b. 免重調焦目鏡 ( Parfocal eyepiece )
當目鏡廠商宣稱它們的目鏡是 Parfocal 的,這即是說當我們轉換不同焦距目鏡時也不用重新對焦。
這是因為它們的目鏡焦平面與目鏡肩托是相隔同一位置的。
通常用同一目鏡牌子的同一系列目鏡也有這種特式,但購買時要先查看清楚說明介紹,但不同廠商的產品則多數要重新再調校焦點了。
Meade 牌 plossl 型目鏡 ---- 5, 6.7, 9.5, 16, 25mm 是 parfocal,
最右面 40mm 目鏡除外。
很明顯左方五個目鏡的框至肩托之長度是相同的。
目鏡的選擇
普通的目鏡焦距有 6mm至 40mm ,我們應採用目鏡外口徑 1.25" 和目視距離長的款式,經濟的可採用0.95" 的目鏡。
磨鏡者自製的望遠鏡質素若果不是很高的話,作者提議首先應選購一隻低倍的 25mm 焦距目鏡,其後再買隻中倍目鏡,這時可考慮 12.5mm 的 K 或 Or 式,再高倍的目鏡便要 6mm plossl 式或 Or 式了。
理論上目鏡最短可用到焦比除以 2 的焦距,即 f/8 最高可用到 4mm 焦距。
但短焦高倍目鏡要求高的鏡面質素才能全面發揮功能,否則磨鏡者只能看見白濛濛一片的影像。
磨鏡者選購高倍目鏡時認真要檢定一
下自己的主鏡質素,看看是否可以承受這樣高倍的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