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孙梅云

合集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思想 , 而 我们 彼此 交换 这些 思想 , 那么, 我 们每个 人 将各 有两 激起 学生 的兴趣 。教 师设 计的 问题 要有 利于促 进学 生主 动探
种 思想 。” 学 生在课 堂上 的讨论交 流合作 学习 , 大 家交换 的就 究知 识 , 有利于 集体研 究 , 促进 讨论学 习 , 因此要 精选 问题 , 把
1Hale Waihona Puke 明确分工 。 各 负 其 职 侧重 于对过程 的评价 ,关注 小组 合作学 习 的过 程 比关注结 果
更能提 高学生 的小 组合作学 习的有效性 。②注重 自 评、 互评和
首先要 组织合 作小组 。好 的合作 小组 应保证 每位 成员 都 师评 相结合 ,尽可能 多地 去发现 每个 学生在 合作学 习过程 中
是 这样一个集 众人智 慧的 、 人 人可得 的大成果 。
具有 开放性 、 探 究性 的问题 , 或 趣味性 、 生 活性 的问题 , 或 热点
小 组 合作 学 习是新 的课 程 理念 极 力 倡 导 的学 习方 式之 性 、 规律性 的问题作 为小组合 作学 习的载体 。


合作学 习需要在 一个 良好 的学 习氛 围下进 行 , 研 究 目标 的 3 明确 要 求 。 善于调控 在 小组合 作学 习时 , 要求 每位学 生做 到 , 积极参 与课 堂讨

定 的规则和 要求形 成不 同组 合的小 组 , 按学 习差异 搭配 , 把 导学 生进行反 思 , 帮 助学生寻 找更高 的发展 目标 。③注 重个体
不 同学 习水平 的学生 分配到一 组 , 可形成 帮带机 制 , 实 现共 同 评价 与小组评价相 结合 。教 师既要 重视 对学生个 体的评价 , 又

浅谈小组合作如何有效作用语文高效课堂建设

浅谈小组合作如何有效作用语文高效课堂建设

浅谈小组合作如何有效作用语文高效课堂建设刘红梅泌阳县羊册镇第二初级中学摘要:语文课程要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创建合理小组,分配小组任务,提出有效问题,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并给予及时评价,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小组合作效率,有助于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有效问题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且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基。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又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外延和教学内容广阔、厚重、丰富,有限的课堂教学却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对语文的需求。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鱼,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

那么,如何教授学生常规、有效、多样的语文探求规律与方法,并且最大程度上保留住学生在具体文本解读上的敏感度、自由性、丰富性,挖掘文本自身的价值,成了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当务之急。

兹以为,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是为一箭双雕的捷径。

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在开展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习效果却并不如意。

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使其真正作用于我们的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成了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在多次的教学和摸索中,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一、课堂教学开始前,创建合理小组小组合作,旨在发挥每个学生之长,让每个学生都在小组中能发挥出自己的积极作用,同时又能学习同组同学的长处。

按照语文常规教学,建议4-5人一组,组长轮流,组员各有分工。

书记员,搜集组员的不同意见,以简略的文字形式,如列出简要提纲,对组员意见加以记载,以便同组组员在班级中与其他小组组员针对不同问题交流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五步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五步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五步法”【内容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但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缺乏有效合作的现象,通过实践探索,作者归纳出科学分组、定好主题、多种方式结合、加强引导、及时评价为主线的“五步法”来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主题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辅相成”,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小组内成员与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可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方式。

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小组成员缺乏有效合作;未能做到全员参与;教师的指导不够,难以让学生寻找到学习的最佳切入点等等。

这些不足,让合作学习难以体现出教学效率与质量。

那么,如何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通过实践,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以按下面“五步法”来操作:科学分组——定好主题——多种方式结合——加强引导——及时评价。

一、科学分组如何分组是开展合作学习首先面对的问题。

这需要教师平时对学生仔细观察。

在分组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合理的分组,如每个小组里面既有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也有学习能力暂时落后的,有活泼好动的,也有安静的,学生能力好的带动学习能力差的。

每个小组的综合水平基本相当,这样才便于开展教学。

各个合作小组中还要有明确的分工,让每个成员都能实实在在参与合作学习中。

二、定好主题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定好学习主题,让学生以这个主题为中心展开探究。

主题一:字词合作。

在“认读生字”、“区分平翘舌音”、“记字方法”等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比较省力的完成生字的学习任务,印象也很深刻。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2 0 1 4 - 0 6
课 堂 内外
残 跃 小 组 合 作 学 习在 话 又 课 堂 教
文/  ̄ - , t 云 芳
的 有效 性

要: 新课 改的核心 内容就是让 学生成为学 习的主体 , 语 文教 学也应顺应 改革要求 , 在教 学中让 学生“ 主动参 与, 乐于探 究” 。近
几年来 , 在教 学探 索和 实践 中发现 : 小组合作学 习, 能激发学 生学 习兴趣 , 培养 学生 自主 学习习惯 ,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 小组学 习过 程 中, 教师一定要 时刻提醒 自己只是教学 的组
谢 尾 合
树、 柏树 , 还有 冬青树湿润 的秃枝 和暗绿色 的叶子闪耀出春天一样 个人拉不动大鱼 , 让孩子们用渐强 的力度为我呐喊助威 , 学生的士 焕发 的生命 。 给 阳光一烘晒 , 晨雾 降落下来 , 渗透到泥土里 , 到处 冒 气一下子就提高 了, 课 堂最后我又创设一个 出海捕鱼 的情境 , 全班
有益 的。
提高语文学 习的课堂效率 , 在教学 中发挥它 的优越性 , 体 现它在新
课改 中的新思想和新理念 。
二、 教 师 在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中角 色 的 定 位 1 . 教 师 是 小 组 学 习 的最 高 组 织 者
( 作 者单位
・编 辑
重庆 武隆县 白马 中学校 )
素都要求均等 。( 可分为四人 小组、 五人小组、 六人 小组等 , 一般 一 法 、 态度 , 要 密切关注小组 合作学习过程 中存 在的问题 , 并作 出合 个小组不超过 8人 ) 。在教学过程 中对每个小组 的要求 、 提 问和对 理的解决或调整。 小组 的关 注也要合 理 、 公平, 整 体发挥每一小 组的作用 , 从而达到 共同完成教学 目标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以下是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讨论:
1. 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共同探讨、
研究问题,不仅能够扩大知识面,还能够提高学习效能。

学生在小
组中可以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合作
能力,达到积极的学习效果。

2. 培养同伴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同伴关系,帮助学生
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降低学生之间的隔阂。

同时,也能够培
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其在社会中的相互协
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
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学习
成果,激发了学生的竞争心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

4. 培养团队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发挥每个学生的
优势,整体提高小组的学习效果。

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和自我约束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
的教学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同
伴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全面素质。

提高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和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语言能力和学习动机。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引导,家长支持,学生主动配合,多方共同努力。

提高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组织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合理设置任务。

任务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们感到有动力和兴趣去完成。

任务内容要有一定的复杂度,可以考虑选取一些具有开放性和讨论性的问题,让学生们通过讨论、合作来解决问题。

任务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任务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包括讨论、小组展示、小组演讲、小组合作写作等形式,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提高语文能力。

教师在组织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氛围。

合作是小组学习的核心,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相互信任、尊重、合作、协调和交流,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意识,提高学生们在小组学习中的合作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团队合作比赛等方式,增强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教师在组织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所以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小组成果展示、小组学习成绩评价等方式,促进学生对学习成果的感知和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还可以通过定期的小组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

在组织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地促进小组学习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投影仪、多媒体学习软件等工具,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提高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问题、交流思路和分享学习成果的一种学习模式。

这种学习模式具有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优势。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应该明确告诉学生们本次活动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通过合作解决一篇课文中的难点问题,或者通过小组讨论整理出一份课文的重点概念。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更加有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确定合适的小组成员。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选取合适的小组成员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特点和学习风格等因素,将学生分组。

一个好的小组应该由不同类型的学生组成,有的学生善于组织和协调工作,有的学生善于分析和理解问题,有的学生善于表达和沟通思想等。

这样可以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出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愿意彼此交流和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赞扬和鼓励学生的表现,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认可和重视的。

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团队合作游戏和活动,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凝聚力。

设计一个小组合作的竞赛,让学生们在比赛中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第四,合理安排任务和角色。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学生的任务和角色。

每个小组成员都应该有明确的任务,例如一个学生负责整理资料,一个学生负责发表讲评,一个学生负责总结等。

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工作的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优势进行角色分配,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及时反馈和评价。

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及时给学生们提供反馈和评价。

提高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提高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实际应用能力。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效果成为了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提高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相关问题。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效果。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利用故事情节、角色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也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与语文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并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合作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可以开展一些团队建设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团队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合作效果。

设计合理的小组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小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合理的小组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效果。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水平,设计不同类型的小组组织形式,如随机分组、兴趣分组、能力分组等。

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和任务的要求,设计不同的小组组织形式,如专家小组、角色小组、讨论小组等,让学生在不同的小组组织形式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孙梅云
发表时间:2016-05-17T10:28:24.680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1期作者:孙梅云
[导读] 青海省西宁青藏铁路花园学校合作学习的方式被引入课堂后,改变了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了生动、活泼、创造学习的新局面。

青海省西宁青藏铁路花园学校810006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也是实验教材极力体现的一种理念,目前被广泛的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的方式被引入课堂后,改变了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了生动、活泼、创造学习的新局面,显示出它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

怎样才能更好地在语文课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去做。

一、明确分工,各负其职
1.要组织合作小组。

好的合作小组应保证每位成员都有参与的可能,这样各成员才能促进高级思维技能,实现知识上互补,形成合作的社会行为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师应采取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形成不同组合的小组,按学习差异搭配,把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配到一组,可形成帮带机制,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按性别差异搭配,性别的差异必然会带来知识组成的差异、认知方式和认知风格的差异,合作小组中既有女生又有男生,必然在交流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异性效应。

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分组,可因时、因地、因人和主题而采取一种或多种形式。

2.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

如“小组长”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监督员”要监督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是否都完成了学习任务——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

二、把握机会,巧妙设计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出发,紧扣课程标准,目的明确,选好讨论题目。

问题设计内容要科学,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因为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讨论学习,因此要精选问题,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或趣味性、生活性的问题,或热点性、规律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

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能引起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境,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讨论的热情,使每个学生的高级思维得到发展。

三、明确要求,善于调控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每位学生做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每位学生都应积极参与不同形式的合作学习团体,并且谈话内容应与讨论问题有关,而不是与问题相违背的内容,这样不但有利于目标的获得,而且能保证团体的凝聚力。

积极倾听,适时反馈。

合作学习是一个互动沟通的过程,因此积极地参与合作讨论不仅表现为积极发言还要注意其他团体成员的发言,适时作出合理的反馈。

这既是一种礼仪和教养的表现,同时也使对方的想法和体验得到尊重,甚至可以成为双方继续交流的催化剂。

倾听他人的发言可通过身体语言(如点头、微笑等)和眼神的接触来体现;还可以表现为在适当的时候对他人的谈话做出一定的总结、阐述或质疑;还可以是自己的谈话内容应与他人的谈话有关。

控制自己的谈话时间,每位成员的发言时间不能过于冗长,内容要清晰、简洁明了,以免其他成员丧失倾听、思考、发言和沟通的兴趣,影响讨论的继续进行。

四、反馈及时,激励评价
保证小组讨论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是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而且乐于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

评价机制的建立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比关注结果更能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注重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尽可能多地去发现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讨论中的情感态度以及交流的能力,尽力去捕捉每个成员的潜在优势,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在评价中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寻找更高的发展目标。

注重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又要重视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做到个体与集体的有机统一。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活力和生机。

有价值的合作学习,课堂上反映出的是民主的、和谐的、宽松的、开放的、张扬的教学氛围。

如果合作学习的引入适时、适当、科学有效,课堂教学就能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就从实质意义上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